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字:电子商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实质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就是指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

2.供应链管理的实质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在高客户服务水平与系统成本之间谋求平衡。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使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加值最大化,并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供应链网络上的各组织或部门具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基础上的管理,它将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系统管理的思想。

二、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突破传统的计划、采购、生产、分销的范畴和障碍,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有效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以适应新竞争环境下市场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运作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一场由技术手段飞速发展而引发的商品运作模式的革命,它改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生存基础、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因而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的协调提供了机遇

供应链管理要通过联合预测与规划来实现协调,前提是要在供应链内建立协调合作关系,必须要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供应链上的波动,保证各阶段决策的基础数据如销售量、需求量和库存量等的一致性。事实上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一直面临挑战。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业务环节信息孤岛的连接,使业务和信息实现有效的集成和共享。同时,电子商务应用将改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影响范围,改变传统的供应链上信息逐级传递的方式,为企业创建广泛可靠的上游供应网、大幅降低采购成本提供基础,使许多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供应链联盟中。

2.电子商务使供应链模式由推式转变为拉式

在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可以对所需要的商品提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设计要求,生产商和相应供应商组成的虚拟联合体会依据消费者的要求,共同完全产品的设计,然后组织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时的网上新产品信息机制,以更低廉的方式吸引顾客,提高消费效率。此时,销售模式由生产者推动型转变为消费者拉动型,供应链模式也由推式转变为拉式。

3.电子商务消除了供应链上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电子商务是在由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系统构成的网络中实现的。通过Internet,生产商可以不经由分销商或零售商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了运输和销售费用等。此外,利用Internet进行零部件和产品的订货、发货,能够合理安排库存,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库存和营业费用。

4.电子商务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电子商务的要求首先就是网络设施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起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在企业之间建立外部网络(Extranet),使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连成一个整体,这样,供应链上的信息才能得到共享。此外,条码、GIS、GP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使得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电子商务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优化和整合, 提高了供应链运营的效率,使得供应链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竞争是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吸引、保留现有客户,要为其提供更快捷、成本更低的商务运作模式,保持与发展和客户达成的密切关系,使供应链提供新的业务增值,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保留现有客户。而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沟通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可以与最终消费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保持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系统内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同时,供应链中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促进各相关企业的业务发展。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核心业务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保留现有客户,而且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业务,必然吸引新的客户加入供应链,同时也带来新的业务。本质上讲,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产生新的业务增值,降低成本,实现“双赢” 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各个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市场变化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能为供应链中各个企业提供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实现全球市场和企业资源共享,不断降低运营和采购成本,提高运营绩效。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交易设计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让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电子商务使得企业间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更有效的达成,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关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与其他它企业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成栋.电子商务[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1-96.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第2篇

    1.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增长势头较为缓慢。笔者于2006年上半年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检索,从1999年到2005年共有26篇(见表1)。另外,笔者利用Dialog、Inspec、EBSC0等外文数据库和Yahoo、Google等国外著名搜索引擎工具,以"electroniccom mercemanagement"、"e-commercemanagement"为关键词,检索到较高相关度的文献数量也很少,仅有几十条。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成果较少。从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研究

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侧重于以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变:革方面的影响为出发点,来研究适应电子商务环境新的管理理论与管方法。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创新问题,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法、营销管理方法与策略、企业战略管理方法、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方法、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流管理、信息流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

从总体上看,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⑺。在国内,大连理工大学杨德礼教授指出了当前值得研究的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若干问题:(1)电子商务引发的管理变革研究;(2)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与保障体系研究;(3)裉据电子商务引发的管理变革,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创新以及管理学科发展的有关问题;(4)研究基于电子商务的经济系统描述(建模)分析、评价以及监控问题。2001年,杨德礼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他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等12个方面全面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全局性地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也就是说,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另外,目前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没能深度触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趋势建立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新型管理理论与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政府的行为和作用以及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宏观调控等。

1.2 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从2000年起,国内外学者探索性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化研究。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美国,RaviKalakota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以大量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践案例指导企业应如何从事电子商务活动;MartinV.Deise等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SandeepKrishnamurthy通过对著名公司或成功或失败的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帮助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借助于整合的商务模型、市场和因特网技术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管理过程;BrendaKiena探讨了企业如何规划和维护网站,从实务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国内,程大为研究了电子商务运行的经济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黄建康则探讨了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与战略的原理、内容和方法。

在国内,最早系统性地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王学东教授。2001年,王学东分3个部分系统地论述了构建面向企业应用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明确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演进发展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原理,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运作流程,并应用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内容,即宏观层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主线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随后,王学东于2005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同与和谐的观点,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确了电子商务管理的性质、职能、对象与体制,架构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

从2003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研究。2003年10月,由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支持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电子商务管理问题。这次国际会议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地将电子商务研究引入管理领域,这次会议所倡导的从管理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掀起了电子商务管理研究新的。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仍然没能形成一套成熟的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

1.3 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尝试着将协同思想引入电子商务管理领域中,开始研究电子商务管理中的协同问题,并出现了一些就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管理协同”、“协同管理”问题的研究。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试探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协同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模型。2001年,王学东应用系统和协同的观点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中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理,构建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协同互动的五大平台。高维娜将网络企业、项目管理、协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网络企业中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s的网络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李灵运用了协同学、系统科学、博奕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了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机制。(2)探讨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问题。王硕探讨了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企业各要素非线性关系,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目标函数。荆琦给出了虚拟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如层次管理、阶段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盟员管理等"。王学东针对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冲突,对虚拟企业中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协同管理体系。

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由国际著名的商业零售连锁店Wal-Mart等5家公司联合研究提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HauLee和Anderson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_。2000年,Ito和Salleh指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协同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系统基于电子黑板的协商问题。2003年,R.Mclvor等人研究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支持oAkkermans和Paul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_现协同的重要影响1231。在国内,有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李勇等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协同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张翠华等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3个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个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与和谐理论和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籲合起来,也没有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

2.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 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2) 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3) 直接借鉴国外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落后且缺乏经验。因此,国内学者大多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理论研究为主,没能:结合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践的特:点,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

(4)微观的研究较多,宏观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大多专注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管理变革的研究,而很少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政府宏观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供应管管理的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供应链定义为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具体说来,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将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以及仓库和配送中心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这五方面基本内容,其目标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在正确时间,按照正确数量、正确质量和正确状态送到正确地点,使总成本达到最小化。

供应链电子商务是指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供应链交易过程的全程电子化。供应链电子商务可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平台帮助企业快速的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同时,利用供应链电子商务可以把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企业、经销商、客户等进行全面的业务协同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的资金周转。供应链电子商务还可以帮助企业从传统的经营方式向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方式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网上交易习惯的逐渐形成,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需要相应转变,借助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分享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商务协同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从而解放了企业资源、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应该突破较为传统的计划以及采购,还有生产以及分销方面的范畴和障碍,重点把企业内部还有供应链节点各个企业之间开展的不同业务当作是所有功能的体现,并且通过高效协调供应链管理当中的信息流以及物流,还有资金流等等,能够做到把企业内部的所有供应链以及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进行有机结合,目的在于能够适应当前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以及管理运作方面提出更高柔性以及更高质量方面的要求。

(一)电子商务为协调供应链提供了机遇

加强对供应链的关系不仅仅要加强对联合预测以及规划做出协调,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创建供应链基础之上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实现各种信息共享以及降低供应链上出现各种波动,尤其是应该保证在不同的阶段做出决策方面的基础数据。例如,销售量,还有需求量以及库存量等相关数据都应该保持一致性。电子商务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业务环节上的信息孤岛进行连接,使得业务以及信息实现能够更加有效的共享以及集成。而且,电子商务能能够改变供应链的影响范围以及稳定性,并且能够改变较为传统的供应链上所有信息的传递方式,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更加广泛的供应网,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二)电子商务使供应链模式由推式转变为拉式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能够对其所需要的商品给出更多个性化以及差异化的需求,还有生产生活以及供应商之间组成的联合体也能够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成对产品进行不同需求的设计,再经过组织生产,能够不断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还能够在网上进行新产品相关信息,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来吸引顾客,全面提升消费效率。而且,销售模式主要是由生产者逐步推动的进而转变为由消费者拉动的形式发展,并且供应链模式也可以由之前的推动模式转变为由消费者拉动的模式。

(三)电子商务消除了供应链上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建在电子商务基础之上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网络,生产商不需要经过分销商以及零售商就可以直接把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而且能够有效消除当中存在的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有效节约销售费用以及运输费用。另外,利用网络也能够实现产品订货以及发货,能够对库存做出合理安排,有效地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纪实性,并且全面降低了库存以及营业费用

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策

(一)供应商管理的电子商务化

针对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而言,针对供应商管理模型对我国企业在产品需求以及候选供应商方面都应该做出十分明显的界定,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对不同的供应商提出的不同的信息化要求以及双方信息沟通方面的标准,尤其是应该更加关注一些关键性的资源供应商其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平台搭建情况。在网上进行供应商招标或者是商务招标的方式,从一方面来看,可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界限;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可以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

(二)生产任务外包业务的电子商务化

对于企业而言,主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以及服务上,因此,企业未来的生产和发展方向应该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以及通信解决方案,还有更多优质的客户服务,尤其是在生产任务方面应该逐步实施外包是未来扩大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随着外来外包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将会加大对管理以及协调方面的难度以及复杂度,因此需要利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管理以及协调外包业务。

(三)库存管理战略的电子商务化

通过对供应商以及企业协商,还有对库存进行联合管理,不仅仅要考虑到市场方面的需求,平抑因为市场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影响,更加应该考虑到当前供应商具体的产能状况以及让供应商及时了解当前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并且做到调节产出,尤其是应该在电子商务这一手段的支持下,由双方实现对信息以及资源方面的共享和风险方面的共同承担,加强对库存实现良性管理。

(四)需求预测和响应的电子商务化

企业的库存风险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库存管理模式,其二市场预测的偏差大,这也是造成库存风险的根本性因素。强化市场研究、减少需求预测偏差势在必行。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可从研究范围、信息来源、反馈时间、成本费用等提高市场预测的水平。从近期而言,可通过骨干网专线的延伸或Internet,建立公司内部ERP系统与分公司、专业分销商之间的电子连接,同时将有关产品销售或服务合同的审查职能下放至各大分公司,使市场需求在合同确认时即能参与企业ERP运行,同时在需求或合同改变时企业ERP系统及时响应,调整整个供应链的相关信息。

三、总结

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电子商务使得企业间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更有效的达成,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关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与其他企业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尼尔・乔普拉(Sunil Chopra,彼得・迈因德尔(Peter Meindl),陈荣秋,等.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供应链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戴维 A.泰勒博士(David A.Taylor.Ph.D.),方德英.供应链管理:缔造神话的根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区;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111-03

一、社区电子商务概述

(一)社区电子商务

社区电子商务是指以成片的社区为服务单位,针对社区住户,依托数字化网络平台和社区电子商务网站,以“集成消费为经营理念”,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社区业主更方便廉价的购物、轻松愉快的休闲以及家政服务等,同时实现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上更大的市场空间。

社区电子商务的功能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社区对内部提供的服务,用于社区的内部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各种信息和资讯等;二是外部商店通过社区对内部提供的服务,外部商店通过社区的网络,让社区居民能够在线购物。

其整个流程如图1所示

(二)社区电子商务的优点

社区不是由一个人组成,对于商家来说,它是服务于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中的人又有着相互的联系和共同的爱好,同时,这些人又有地域范围的限制,另外,社区电子商务又为我们准备了完善的网络平台,基于社区的这些特点,我们不难分析它与普通电子商务不同的地方。

1.物流配送瓶颈的问题,众所周知,传统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一直是一个瓶颈,但是在社区电子商务中,这一问题不复存在。

2.商家可提供的服务品种增多。

3.商家可以利用社区已存在的网络平台,从而降低了自己的建设网络的成本。

4.商家可以提供多种服务的方式。

5.便于解决售后服务的问题。

二、社区电子商务供应链

(一)供应链的概念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简单说: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结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所以,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缘何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供应链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的全新的流通方式。

2.加速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它的不断完善和水平的提高加速了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

3.改变现代社会竞争的方式。现代的供应链管理使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社会竞争从企业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核心是组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是现代信息技术更高水平的竞争。这将导致这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4.导致企业机构和供应链的重构。在企业外部要进行供应链的重构,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规范联系的程序和技术,并对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承担。

5.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供应链的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特别是供应链的各企业的地域分布更广,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

(二)社区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特点

社区电子商务供应链在原有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环节中加入社区组织。其结构如图2所示:

它具有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所有特点,同时,在整个供应链中加了“社区”这个环节,从而似的整条供应链无论在效率还是在成本上都要更胜一筹,并且更有助于供应链上高层与低层的沟通。

三、社区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

(一)社区物流及它的优点

顾名思义,社区物流就是在普通的物流的概念上加了“社区”的限定,社区物流就是把社区作为中间体的从供应到消费的过程。很显然,这时候就会把整个物流过程分割成两个部分,从供应到社区,从社区到社区居民。

社区物流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社区进行统一的配送,从而具有以下优点:

1.能降低成本。不需要物流公司挨家挨户的去送,就相当于又多了个中转站,只要把小区所需要的所有物品送到小区就行了。即省时,又省力。

2.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小区里面一般都具备着某个共同的联系,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的爱好,所有把握好小区居民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能够有效的反馈信息。小区居民集体把意见送至小区物流中心,这样公司可以统一收到居民的意见,能够有选择的集体进行处理。

(二)社区物流的模式

对社区中的人群,如果不利用社区,那么采用的物流就是普通的电子商务物流,充分利用社区就采用了社区特有的物流模式,这也是本论文物流方案设计的重点。下面就从这两方面来介绍社区居民可以采用的物流模式。

1.没有社区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不建立社区物流配送中心,那么这种物流模式就是普通的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从目前来看,在B2C电子商务物流中,主要有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并且两者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究竟谁好谁坏,不可一概而论。

(1)自营物流

一般情况下,自营物流是为了保证配送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配送质量,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也希望借此能控制相关的费用,比如如果委托第三方物流收款,回款时间相当慢,甚至可能达到1个月,一旦销售大到一定量级,占有的资金规模就非常可观。

然而,自营物流系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这都是电子商务企业首先应考虑清楚的问题。并且,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电子商务和物流是两个不同的业务领域,电子商务企业去搞物流的话,是否专业?物流配送网络如何合理建设?以及物流部门如何具体的运作?这都是需要认真筹划的问题。

(2)第三方物流

B2C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也并非完全令人满意。许多第三方在宣传上或对客户承诺时,都是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但是,真正将客户当作“上帝”来对待的少之又少。物流服务如果不能及时跟进,往往会拖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后腿”。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自营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配送模式,对于国内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似乎更加实际。尤其适合那些拥有一部分物流资源,还不能满足商务扩展需要的公司――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投资太大,资金不足;对市场估计不足而害怕承担太大的风险;配送体系建设周期太长,不能满足自己的盈利期望等等。

行业有关人士指出,电子商务是未来的主流商务模式,而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当如何处理好配送系统的问题,将是决定其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底是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目前只能说,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2.有社区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从供应商到社区的物流就相当于普通从供应到客户的物流,只不过这里的客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客户,他的需求量肯定大于单个人。

对于第一阶段,不同的供应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物流,第二阶段我们用到的物流其实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关键是谁来建立社区物流配送中心。

通过对社区物流的特点进行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它跟普通物流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之后,它确实就是普通物流+社区物流配送中心,只不过是在物流上增加一个环节而已。

具体的配送模式见图3。

所以社区物流模式实质上是社区物流配送中心与普通物流模式相结合的物流模式。

那么社区物流配送中心到底由谁来建立呢?

社区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它的功能主要有:

(1)保管功能

(2)倒装功能

(3)拣选功能

(4)运送功能

(5)信息管理功能

但是由不同的单位来建立,它在功能的细节上都会有差别。

(1)供应商建立社区物流配送中心

依托供应商建立的物流配送中心业务量很小,它只承担该小区居民需要的并且是从该供应商购买的商品的配送业务,供应商增加了自己的投资,但是节约了自己上级物流配送中心的成本,时间以及增加了配送效率。对于居民来说能享受到的便利有限。

(2)社区建立社区物流配送中心

若社区物流配送中心由社区来建设,那么它肯定是面向所有的供应商,业务量的规模也很可观,但是商品品种繁多,不便于管理,供应商不仅不需要增加自己的投资,而且也可以节约自己的物流配送成本和时间并且也可以增加配送的效率。居民也可以享受到这种便利,但是这种投资最终还是由社区的居民来承担。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法范文第5篇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厂,山西 太原 030053)

摘 要:毫无疑问,网络电子商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弥补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的缺点;因而,建立基于电子商务之上的现代物流和树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管理理念,对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内部管理工作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现代物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10-02

1、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缺陷

(1)储备。①储备定额缺乏科学性。储备定额的制订只是在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压缩、降低,而不是随着物资市场的内外环境的改变,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储备定额,有些物资已没有必要储备,但定额降低未完全到位,使储备资金的目标管理与考核缺乏激励作用。②储备不实。虽然国有煤炭企业资金今年来有所好转,但是以物易物现象仍然存在,有些物资不能及时验收入库,已经消耗的部分物资尚未按规定估价入帐,致使帐面出现红字,储备资金虚降,导致储备不实帐物不符,表面上储备资金平均占用逐年降低,实际储备资金并未减少。

(2)库存。煤炭企业虽然加强管理,但是粗放经营,材料成本控制仍然没有完全到位,对现有库存结构调整幅度不大,长线物资仍有较大库存,积压、待报废物资所占比重较高,还存在老的积压未处理、新的积压又出现这种不良现象。使企业大量的资金沉淀,一方面资金匮乏,制约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资金沉淀,影响资金周转,更加剧了资金的困难局面。

(3)采购。无合同采购,或采购不符合规范仍然存在,各种采购方式的应用并没有达到要求。

2、建立基于电子商务之上的现代物流

煤炭企业的各类物资消耗总额大约要占原煤成本的40%左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进程安排,我国的经济必将融入全球化,以降低成本为核心,以电子商务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思想,必将迅速渗透到煤炭企业。在电子商务中,每一笔交易过程都包含着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因此,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有物流系统的支持,现代化的物流是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商务对物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子商务给煤炭企业物流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之具备了新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引起了物流管理的变革。主要体现在:(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商品的信息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因此,条形码、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在物流系统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物流系统借助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从而实现对商品信息的控制,进而提高服务的速度和质量。(2)网络化。物流系统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煤炭企业物流的网络化已是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否则就很难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3)智能化。在煤炭企业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如库存水平确定、运输路径选择等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问题,都需要借助知识才能解决。因此,通过专家系统,提高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管理理念

(1)供应链管理。所谓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依次通过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交付到最终用户的手中,这一系列活动即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全部过程。供应链管理是对跨越多个企业的供应链的设计、选择、优化和管理的过程。供应链将多个企业连接而成一个有共同利益的集合体,每个企业都不必承担过大的投资风险,而又可以实现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品的全过程。通过供应链,企业可以形成如下优势:①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全方位地对上下游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应,实现即时销售、即时供应,减少物流流通时间;②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③企业容易集中力量,形成核心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4)集中供应链企业各方力量,可以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共同面对竞争。

(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管理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交互式Web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方式,也带来了供应链结构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功能逐步为电子商务所取代。因而,在煤炭企业内部形成的业务和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企业内部供应链,以及在煤炭行业中,上下游企业形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模式的产业供应链将转变为现代网络供应链,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体现的是一种交互、透明的协同工作环境。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网络供应链对煤炭企业供应管理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价值链变革。随着电子商务的运用,面向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逐渐被以客户为中心、面向过程的管理方法所代替,从而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消除了煤炭企业内部的重复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变革。

②企业供应链的变革。电子商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煤炭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居于同一供应链的厂商之间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双赢。

③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在企业供应链上,信息、物质资料、资金等要通过流程才能流动,流程决定了三大流的流速和流量。为了使企业的流程能够预见并响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必须要求流程的再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个变革已不仅限于煤炭企业内部,而是要把供应链上的所有关系企业与部门都包括近来,是对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流程再造。电子商务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套件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整个产业系统的供应链,并且与其他企业、产业的供应链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真正做到了降低煤炭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煤炭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④电子采购。电子商务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煤炭企业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准时交付产品和服务,并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才能取得竞争优势。电子商务带来的企业采购模式的电子化变革,降低了企业采购产品的价格,缩短了盯单处理周期,能够反映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⑤交易流程管理创新。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煤炭企业改革现有的企业交易流程管理,形成新的企业交易管理流程模式,提高煤炭企业管理的效率.电子商务下的企业交易流程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改革了以往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煤炭企业交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实现了煤炭企业交易方式创新。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各方以电子方式而不是通过直接面谈方式或服务的交易,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实现了煤炭企业交易流程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实时化和规模化。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互相沟通和交流。采用网上货物跟踪系统,使客户和贸易伙伴直接进行查询以获得有关货物状态的信息,从而减少了货物的库存时间,降低了产品的库存成本。

参考文献:

[1] 梁纯华.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系统的现状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01,(06).

[2] 杨明英.浅谈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