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建设的成就

经济建设的成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第1篇

: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化、低碳城市、和谐社会。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动力源,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3年的53.37%,年均增长1.02%,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成城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如此大规模和高速的城市化使数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其粗放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压力和环境风险。根据相关数据报告,目前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26%的重点环保城市和17%的地级城市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是缺水城市,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1.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生态危机对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城市人满为患,城市疾病堆积,农村衰败日趋严重,这些社会事实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悖论:一方面,传统的城市化观念带来的只是数量忽视质量的城市化模式,这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居民的关注,甚至间歇性地诱发群体阻力。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开始迫使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在平衡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城镇化率必须保持稳步提升。因此,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城镇也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凹地”。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城市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积极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化发展全过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乡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包括人改造自然和自然塑造人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孕育了原始的“基型城市”,影响了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方向。西方世界的城邦在公元前12世纪诞生于爱琴海周围。由于海岸线狭窄,岛屿众多,形成了以经济交流为核心的离散型城市群。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起源于河流冲击平原和广阔的内陆地区,由此产生的城市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1]另一方面,人类也通过城市建设利用和优化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外部生态。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生态文明始终伴随着其早期成长的各个阶段。然而,随着现代性向世界的大规模传播,与城市的生态文明逐渐被“一切固体消失”条件下的理性工业文明所湮灭。作为一门高度反思的学科,

的长期以来,社会学一直在思考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讨论城市生态,但他们生态哲学中的“最后一顿饭”为当代现实提供了深刻的借鉴。马恩认为,城乡分割实际上反映了资本与土地所有者的分离,也是劳动异化的根源。消除城市和村庄之间的对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键2芝加哥学派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研究对社会群体适应城市环境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它将城市视为一种生态秩序,包括共生与竞争、入侵与继承的性质与过程。然而,人类生态学过于注重使用生物隐喻来观察城市生活,片面地将人类行为视为一种自然适应,并将生物和文化层面一分为二。[3] 因此,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后期,人类生态学逐渐转向文化生态学,但由于功能主义范式的钳制,仍然没有洞察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恶化,早期的城市化规划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的弊端,不仅仅是单一的社区文化失衡或城市规划问题,但其根本原因也是现代性诱发的人为工程对生态自然的持续占领。生态后现代主义深刻思考并回应了当前的城市缺陷。它认为,早期的现代社会理论它不仅让我们通过客观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世界观、还原主义和科学主义了解世界,还将城市和自然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重新理解我们时代被现代性抛弃的自然和场所的概念4]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生态后现代主义为城市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这是一个基于西方社会高城市比率现状的理论综述。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后发现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率在现阶段仍处于中等水平,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生态后现代主义,而必须认识到当地的生态文明和城市化建设有其独特的谱系、任务和困难。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生态文明作为宏观政策方向,这一点最早见于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这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已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最后解释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规划提出“通过改革,释放城市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之路”。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指导也使地方政府能够探索不同时期生态宜居城市的区域化。例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而成都、扬州、宁波和其他地方则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议“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不难发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仅辩证地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存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解决维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的升级。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宗旨,强调人类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它为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制定了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城乡兼容的概念。如上所述,工业化进程撕裂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的城乡关系也有其独特之处形成背景。一方面,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起步较晚,城乡和谐的理念长期规范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了大量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蒂芙尼早餐”。[5] 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城市化模式是一个非常新的《发明》,它始于中国,并找到了现代化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户籍制度的确立是其形成的标志。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城乡之间创造了巨大的“剪刀差”价值,适应了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第一方向,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讲,理想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关联共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环境共享。因此,中国自2008年以来推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带乡以工促农”,打破城乡之间的长期对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于城乡为基础,着力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和宏观脉搏,科学构建城乡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使之更加美丽。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当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强调城乡兼容,就意味着城市化不能只有利于大城市的盲目投资,盲目淘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相反,我们应该把农村文明作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保存、吸收和发扬。更具体地说,城乡兼容的有效路径是努力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既要保证城市污染源不向农村转移,又要加大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

应该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必然形成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紧凑、动态、节能、与自然和谐的聚落6]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实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强调在资源从城市生产生活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生态城市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探讨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现阶段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第二,必须把土地利用的性质和质量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而不是片面强调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式。在政策、法规或市场的交换中,我们应该自觉地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刺激土地使用质量的城市规划,合理地规范和追求市场效益和《野蛮生长》。三是完善城市生态调查指标,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大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注重环境层面,而不包括在相关政策实际执行和相关机构运行监督的考核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将政策的执行水平纳入评估范围,使指标组更加完整。第三,实施

城市集约化建设布局。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的本质是一种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形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生态文明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当前的城市化,城市建设的布局就必须放弃短视的可见性增长,着眼于长期的生态效益,积极思考城市的集约化布局。实施这一布局,必须充分利用生活城市存量土地,减少盲目空间扩张,加强现有社区改造,尽量缩短生活区与就业区的距离,减少基础设施的分散,从而减少住房建设和通勤成本的消耗。与此同时,根据用地规划《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说法,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城市闲置土地的潜力,特别是那些闲置、废弃和污染的土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土地的性质或增加科技投资,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此外,集约型城市应注意维护“零存整取”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重要开放区,将其用作生态功能区,提高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居民服务的配套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当然,密集型城镇的布局也需要防止局部地区过度拥挤。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优势叠加形成的“最后一餐”,这将加剧资源的不平衡。第四,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目前,中国城市化正面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从理想类型来看,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以地为本》之间的分野城市化进程中。前者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福利,后者只关心城市商业用地的存量和增量,以创造最大的交换价值。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不再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乡土”。土地作为一种商品形式被过度消费之后,它不仅逐渐从自然的基本属性中移除,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从根本上错位了人与物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彻底打破“蒂凡尼早餐”和“以地为本”的旧模式。总体而言,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在城市发展中展现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格局。首先,我们需要在城市化战略中具体落实关爱和尊重人的宗旨,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赏需求,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动的良好生态系统7。第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群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愿望。只有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关注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行动。总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和“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道路和增长模式。相反,我们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需要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当前难题的解决才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为深化实施提供了具体空间。

换句话说,生态环境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了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实现生态文明也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和最终目标。因此,从方向上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结合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步骤。

是的,我们应该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加快消除体制障碍,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如果马恩从劳动异化和阶级矛盾的角度讨论城乡分离的危害,那么霍华德1898年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从城市规划和概念塑造两个方面进一步描述了城乡统筹的道路。“城市和乡村必须结婚,这种幸福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8]霍氏所谓的“新的文明”目前,中国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下,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制度,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和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布局排石县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和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的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的第二条道路是走促进四化同步的道路,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实现一体化、同步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当今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它们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基础。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随着工业革命升级到信息革命,如果将城市化等同于工业化,它将必然形成滞后的城市建设观念,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9]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机遇,继往开来,造福于社会《拐点》,走弘扬四化同步之路,从精神内核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对接,有效推动中国城市化从“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生态驱动"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和收费工业对环境的消耗程度,降低生态成本,建立基本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核算和收费标准,初步完成环境资源价格改革,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建设环保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生态信息互联互通。

的第三条道路是走生态环境建设之路,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走生态环境建设新路,不是要割裂自然环境与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更加注重环境与城市社会的互动机制,深入贯彻“环境中的人”的核心理念。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反映生态环境要求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奖惩机制文明对生态脆弱的发展受限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区域GDP评估。第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建立健全严格监督各类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对生态环境破坏责任人严格执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电、水、气阶梯价格体系,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要防止“不接地气”的生态建设脱离群众的需要,努力杜绝将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成形式主义或《面子工程》,走上盲目功利的《伪生态建设》的错误道路,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强化生态风险意识,借用价格调节杠杆。城镇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集生态、经济、政治、道德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转型离不开居民道德的培养,道德的有效塑造需要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从《生态》到《蒂芙尼早餐》的反思性超越。古典时代的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沃思在他的文章《都市中的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曾深刻指出:“彼此缺乏情感联系的个体紧密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培养了一种竞争、扩张和自利的精神。”11]随着城市消费模式的突出,这种城市精神所导致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高能耗的生活节奏。因此,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会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工作目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并不能为新型城镇化创造长期健康的运行条件。只有合理地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演员的主要基础。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传达环保的“正能量”,将低碳生活和绿色旅游塑造成时尚的城市生活方式,鼓励社区建立环保自组织,通过所属群体内部的合作监督和竞争,形成长期、日常的绿色生活。其次,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强化居民对生态危机的风险意识,宣传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自觉”。第三,利用税收和价格杠杆,对非环境消耗品和不可再生资源征收或收取阶梯性税费,以改变居民。

的第五,走建设人文城市之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包含着自然环境的因素,还容纳着人文情怀的关怀。因此,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牺牲其长期积累的人文精神和城市个性。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地的城市建筑大多参照了西方模式,大广场的建筑模式、宽阔的人行道和高楼层同时出现,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异化。究其原因,是规划者忽视了当地城镇的文化遗产和独特功能,造成了大多数城镇有工业却没有生活,生活却没有质量的局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是重塑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的过程,从而提升城市文明和精神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好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保护好当地城市文化的根基,而且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先进文化艺术,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化不仅是使聚集在城镇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实践工业化进程的真正含义,即关注于城市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大众交通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象征性文化积淀。同时,我们必须从后生态主义和后工业主义的角度来合理地看待和设计其功能为了平衡居民的需求和保护自然,[12]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建筑设施和文化景观,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发展差异,

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防工程口部设计环境设计平战结合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人防工程概述

人防工程是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讯、掩蔽人员等免受或减轻核、化、生武器和常规炸弹杀伤破坏而专门建造的防护建筑。地下室、地道、坑道等均可改做人防工程。它在战时与平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像地铁,平时它是城市的重要交通于道,战时又是理想的避难所。就是平时的住宅,经过战前加固改造,在防空袭和防震等灾害面前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口部由出入口和防护设施组成。出入口是人员和设备、物资的进出通道,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出入口一般都安装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等设施。主体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位于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一般设有人员休息室、工作室、会议室等,在掩蔽室周围或一侧,一般设有卫生间、水库、伙房、进出口气孔等。供人员生活、工作和休息使用。人防工程口部是防空地下室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对于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指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除尘室、滤毒室和竖井、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二、人防工程口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的问题

我国的人防建设从六十年代后期大规模展开,修建了以简易工事为主的大量

人防工程。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我国的人防建设也从单纯强调战备效益,向经

济、社会、战备三效益统一发展,强调了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及人防建设与城市

建设相结合,及时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在我国不少城

市的旧城改造中,人防工程建设是在置换(拆旧的简易工事,建新的等级工事)的基础上发展。

三、人防工程口部建筑设计途径

(一)已建人防工程的口部建筑平战功能转换的建议

人防工事口部结构的抗压力要达到预定等级要求的标准,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应该设计应急加固方案。

我们先讨论一般等级工事中的分坑道式工事和土中人防工事两种类型。

坑道式工事一般是指建筑在山体中的工事,这类工事常有面积较大的通道,而且多拱形直墙结构,在负荷作用下,拱形结构的一般破坏形式主要为裂损,严重时表现为塌陷。这种通道式结构的应急加固技术,可选用锚喷(网) 支护,原因是因为锚喷( 网) 文护抽作时所需设备简单, 可迅速施工,易于在临战状态下使口部通道快速达到预定的抗力要求。

坑道式工事通道内的挡墙, 一般分为防护门和密闭门的门框墙。它们一般都已达到预定的抗力要求,如果需要加固,也可采用锚喷(网) 支护技术,辅以适当的构造措施。

而对于已经建设的,并未达到抗力要求的而主要是用来发挥平时效益的大型平战两用人防工程的功能转换问题,我们必须针对此类型人防工程研究合适的应急口部设置技术。而这类技术,在实践中应该选用装配式横梁(横向和竖向)板,支撑墙应急拼装设置技术。而其中的配装式梁板的作用,则是形成承受动荷载的正面受力墙。装配式支撑墙应该设置在于正面受力墙相互垂直的方向,以此为正面受力墙提供足够的强劲支撑。对于其长度,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进行确定。而对于防护门的制作方法,则应该另行设计。

(二)人防工程口部建设防护门设置的应急技术

人防工程中的防护门重量一般都比较大,外形也较为复杂,预埋件比较多,制作以及安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些因素造成防护门在短期内施工制作比较困难。所以,一般而言,防护门应该预先施工完毕,这样就避免了临战状态的手忙脚乱,记得节约时间。

防护门应急设置技术是指在应急受力挡墙上设置应急防护门的技术。这一类防护门又应该选用能在现场快速施工进行制作的预制构件拼装式防护门。这类防护门除了满足预定的抗力要求以外,,这在设计中还应是易于迅速拼装与安装的防护门。同时与目前常见的防护门相比较,为了达到其外形雅观程度与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允许适当放低其难度与制作工艺水准。应急防护门的结构形式,可选为预制构件拼装式梁板体系。鉴干人防工事的抗力标准适当降低, 防护门的没计荷载也宜适当降低,在设计中, 应同时考虑门扇的开启方案与安装方案。

(三)人防工程通道与设备口部的密闭应急处理技术

人防工事的密闭应急处理,宜与应急防护受力挡墙及防护门的设置分开考虑。

使工事通道达到密闭要求的有效措施,是在防护门以内适当位置上设置密闭隔墙。坑道式工事的密闭隔墙一般由密闭肋、整浇式分隔墙以及密闭门三种组成。这类工事的密闭应急处理技术,可选为设置功能相仿的应急密闭隔墙。其中密闭肋的设置要求,宜与一般常见形式相同。并宜事先修筑应急密闭隔墙可选为以水泥砂浆砌筑的砖砌混水墙,密闭门改用经错皮包封加固并设置密闭胶条的木门。这时应予注意的, 是必须严格掌握的头缝等部分的施工质量。同时用以应急的密闭隔墙也可以设置为两道,来保证人防工程的安全。

而对于口部的应急密闭处理,应该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的口部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其中电线管孔、穿墙水管以及建筑排水的水封井等,应事先设置通风道的进出口。如果没有设置消防系统,则在应急情况下应该暂时封闭。待警报解除以后才可以再行开启。因此, 在穿越密闭墙的部位, 风管应采用达到一定强度的钢管, 并设有密闭阀门。应予指出的是由于人员在工事内需掩蔽较长时间,风管上的密闭阀门在空袭后仍需开启。因此,对进风系统研究简易滤毒技术是及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童林旭著.地下建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国际语言环境 软实力

1966年,英国城市学家彼得·霍尔(Peter Hall)最早在《世界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条标准。199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萨斯基娅·萨森教授提出以主要生产业的集中程度划分世界城市。1997年美国城市史专家卡尔·艾博特(Carl·Abbott)提出了国际城市分为国际生产、通路和交易事务型城市三类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对世界城市尚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是公认的四大世界级城市,其具体特征表现在国际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对全球事务产生巨大影响的城市。

当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之际,中国成为全球稳定经济社会、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在成功承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迈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为顺应我国国情国力变化的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要求,继续提升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次,2009年北京市政府为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任务适时提出了分三阶段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世界城市”作为北京建设的远景目标定位,是首善之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是北京顺应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后的新选择。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基础上逐步演化出来的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从本质上讲,世界城市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是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也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不但要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着眼于完善城市硬件条件,提高北京在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软实力涉及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对外政策、价值观和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其中,国际语言环境是世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建设国际化语言环境不仅有利于增进地区或国际间的交流和了解,增进互信,提高国际影响力,还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经济投资环境,进而为提高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务。

“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是一个城市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是城市语言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的尺度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进行交际活动的有效工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话语权的前提。打造世界城市必然离不开语言作为沟通不同群体的桥梁。营造国际语言环境,不仅仅在于多少人会讲通用外语,关键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外化,语言环境实际上是文化环境,是中外文明相互融合和多元文化彼此交流的平台。只有营造通用的国际化语言环境,人际关系才能更和谐、和睦、融洽,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良好国际形象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必然成为北京着眼“世界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外事工作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在2011年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正式了《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2011年—2015年)》为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与支持,为进一步做好北京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2011年—2015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市民外语应用能力、对外交流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化意识大幅增强,城市国际交往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水平显著提升,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语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的总体目标。

过去的十多年来,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市民讲外语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从312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550万,2006年,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被国际奥委会列入人文奥运遗产。此外,为迎接北京奥运会,截至2008年,全市累计新设和更换英语标识牌82.57万块,1300余家餐饮、饭店企业的英文菜单得到规范。自此,全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北京已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奠定了打造世界城市的一定的基础。但从国际化程度来看,区域性国际事务协调中心的功能并不凸显,北京的常驻外国机构与外国人口并不多,以外语与国际友人进行友好交流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仍亟待提高。

营造国际语言环境不但是提升城市软环境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世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发展必将贯穿和服务于首都现代化、国际化的全过程。因此,要提高北京市民的外语应用能力、对外交流水平,增强国际化意识,营造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文环境,除了有必需的政策支持之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不仅要继续借助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加大双语新闻的报道力度,还要拓展新媒体功能,借助手机、互联网等为双语知识的获取搭建平台,提供双语信息服务的职能,进而增强首都北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离不开人和物两个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不同人群对外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提高城市不同人群整体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吸纳一批素质高、外语技能强,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加入到“首都国际语言环境改善工作志愿者”队伍中,以便提高外语服务的能力和持久性。第二,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社会外语培训和活动。为市民搭建更多元化的外语学习途径和对外交流平台,提高普通市民的日常外语交流能力,提高市民的对外交流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积极在学校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改革及多语种教学试验。增强师资力量,更新教学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施行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系统外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将学习语言知识与涉外礼仪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第四,以交通、公安、旅游、邮政、银行、卫生等领域为突破口,建立外语服务标准,提升窗口服务业的外语服务水平。第五,培养一批能够与外国专家和专业机构直接交流的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涉外服务和涉外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对外公务交往水平。

“物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外语的应用范围和规范程度。首先,继续推进医疗、景区、地铁等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的普及化和规范化,提升首都的国际化程度。其次,规范全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及餐饮、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场所菜单的英文译法。再次,建立多语言的电话、网络咨询服务系统,第一时间将城市法规政策、经济文化动态、生活服务信息等最新资讯以多种语言的形式到互联网等媒体上,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完善语言自助服务设施,打造语言生活的无障碍城市。最后,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中心,在外国游客聚集的景区提供免费的双语咨询服务和包含景点介绍、地图、时刻表等在内的多语种印刷品。条件成熟的旅游名胜景区可提供多语种自助导游服务,满足来自不同国度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着眼世界城市建设,即要建成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宜居之都。国际城市建设和首都和谐社会发展是今后很长时期的城市发展需要,也是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的服务宗旨和根本目的。创建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增强人们的国际化意识,提高市民整体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流水平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国际化和综合宜居水平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建设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语言环境是北京市的一项创举,是北京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自身特点和需求开展的一项致力于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建设语言友好城市的系统工程。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的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必将全面提高首都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政府外办.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2011-4-11.

[2]赵会民.创造国际语言环境.人民日报,2010-05-13.

[3]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展望.http://.cn 2009-10-26,10:13.

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关系

    一、两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原城市群是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客观上形成的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落和经济隆起带,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在两大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城市上海和郑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上海和郑州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建设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所以该地区的城市建设也朝着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上海市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85.7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5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82.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454.87亿元,第二、三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其中,金融类机构加快聚集,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3家;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市还非常注重创新城市的建设,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2005年R&D投入经费2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4%,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也逐渐提高

    2.郑州市城市建设。首先,郑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2010年,郑州市以“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72亿元,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供了基本保证。2011年郑州还要拿出300个亿,用于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郑州市还很重视生态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2003年度被世界银行评价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随着郑州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和人口大幅度增加,在城市地域迅速扩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城市生态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影响了将郑州市打造成国际化商贸中心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在武汉、长沙、太原之后,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城市学习能力、集约化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以及城市可持续能力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和长沙之后。

    (二)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在该地区的城市中独占鳌头,自1992年以来,GDP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金融、邮电、信息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第三产业产值体现了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新产品产值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突破,新产品产值较大,体现了上海在国家战略创新指导下,高新技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R&D经费占GDP比重、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对也较大,表明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力度方面的支持以及能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成为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全方位的产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使得郑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2∶63.3∶16.5调整为2008年的3.2∶55.2∶41.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2008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3%。经济指标显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为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十五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2006年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GDP总量分别为6068.41亿元和10296.97亿元,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仅为2590亿元。这说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上海与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管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总存在着或多或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基础。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反作用。例如,重庆市抓住作为直辖市,加上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要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局面。把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筹资,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发行市场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3.研制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理及养护技术,以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规划要贯彻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方针,运用科学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承载力研究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规划为互动环节,综合分析规划区域内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从长远来看是统一的。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内外资金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大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所有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城市创新体系的协调、整合能力。因此,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城市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训城市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城市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城市是实施创新战略的载体,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也决定了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适应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城市既然要经营,就必须发展品牌经济,必须有自己的响亮品牌。城市品牌既包括城市所属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也包括城市自身的品牌。品牌战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品牌缺失的情况下,品牌展览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的品牌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战略的高度观察中国的品牌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因此要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改善品牌发展环境,提高品牌竞争力,发展品牌经济。

经济建设的成就范文第5篇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cing the 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direc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How to train th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urgent problem that we need to solve at pres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talent training standard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spect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产业升级;工程监理;课程体系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project supervision;cours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28-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工程监理行业也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服务密集型方向的转型。新时代的产业升级,必然要求与之相对应的高职教育培养方向的转变。原有的课程体系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产业升级模式下的监理行业,必然需要大量服务于一线工作的懂技术、会操作、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助推器。

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省份,兰州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城市的飞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然是日益增大的,对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1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的工程监理行业,大多与建设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无多大差异,专业方向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课程大部分的雷同,往往只是在工程技术专业课的基础上加几门监理专业的课程,从而造成学生专业概念的模糊以及专业施工能力、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不精。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程监理行业,必然要求学生的能力向应用型、服务型方向转型,这就要求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向实践型转变。工程监理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实践能力为手段,以工程管理及协调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定位。培养适应工程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工程现场监理、施工、工程造价与管理、工程质量监控、安全生产监控、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现代化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着手。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依据工程监理专业中的监理员、施工员、预算员等岗位任职的要求,同时参照工程模板工、测量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工种的职业标准,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工程监理、施工、管理及设计等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整理出相应的工作任务,再根据工作任务是否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性质是否相同,对应行动纬度是否一致的原则,并结合相关职业标准,整合相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行动领域,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同时结合学生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构建以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建设项目管理等学习领域的课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该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并进行课堂设计。教学中,不断进行改进,同时将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其中,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通道,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顶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实习。

5 结语

在产业升级背景下,监理与市场互动的灵活、开放、同时适应高职教育的的工程监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把握。要培养一个会施工、懂管理、善协调的实践型监理人才,不仅需要课程体系的调整,还需要具有“双师型”能力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教材重构等一系列的配套过程,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修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世超,等.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整体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