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Skiing is a physical course requiring highly quality and skills of learners and response capabilities . At the same time, the sport's age section chief is wide: long or less time learners, large age span. For the large number of ski learners, it is not easy to carry out individual education.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s, snow and ice eduction such asskiing has some risk.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iscuss contingency plans and security systems of juvenile ski education.
关键词:青少年;滑雪教学;应急预案;安全保障体系
Key words: adolescent; ski teaching; emergency plan; security system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49-01
1应急预案的内容结构与安全保障体系
1.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界定标准。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时突然发生的运动损伤、意外伤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灾难事件。
运动损伤:在冰雪体育教学活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功能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意外伤害:是指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事件:雪暴、地震、风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它分为非致命损伤和意外死亡。
公共卫生:是指重大的传染性疾病、突发性疫情、群体性食物中毒等。
社会安全:是指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火灾、交通事故、建筑质量等,以及重大治安案件和其他事件。
1.2 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①设定指挥室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基地所在地点的“单位法人负总责”,统一领导学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行使决策指挥职能,并对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②设专门的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应对突发事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备灾救灾工作;负责与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指导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管理事务;协调有关科室掌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负责收集和传递突发事件基础信息,掌握危险源、危险场所和地点、危险人物等基础信息,建立应急管理信息运转流程,及时掌握和统计、分析信息,为领导提供突发事件管理的决策依据。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应对突发事件,实施相应的救援行动;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和应急计划;突发事件发生后,视不同种类的突发事件,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增加与本类型突发事件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力量,是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主要行动力量。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监督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监察和督办工作,落实责任制情况,调查处理有关责任事件和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等问题;承担本系统安全管理监察职能,负责应对突发事件人、财、物的储备、调动、协调与保障;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宣传和新闻单位接待工作,包括防灾救灾宣传、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事宜;确定依法应对紧急事态的法治原则,解决突发事件处置中法律纠纷等问题。
1.3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教学与训练基地所在省市教育职能部门、各类各级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行使核心领导、指挥协调职责,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行使突发事件协调和救助职能,包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灾害分析,给领导做科学决策的依据;协调公安、消防、交通、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安全生产及紧急抢险部门,实施紧急救助联合行动;协调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媒体报道和宣传工作等。
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指挥中枢,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应急状态期间,各单位必须保证通讯网络24小时畅通。
2安全救护的原则与保障
2.1 高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安全救护的原则。诊断抢救应及时准确,情况通报应全面到位,事故报告应认真核实,是学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突发事件安全救护的三大原则。
2.2 高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安全保障。积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减少伤害的主动预防保障策略和措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设计和完善有关学校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突发事件安全保护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训练,以抗拒风险和减少不安全因素。
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突发事件的物质保障。在学校组织冰雪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作为组织实施者应有考虑周详的安全措施,作好缜密完整的训练计划和充分的物质准备。有关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必须确保各种信息渠道通畅;急救物资特别是医疗救护物资要及时到位;提供一定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多种资源落实安全和急救措施,以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伤亡事故,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学到位和学者自觉性是滑雪运动中安全的根本
3.1 教学上必须做到详细解说。
3.2 学员们应该具备一些滑雪的基本常识:①视力不好的滑雪者,别戴隐形眼镜滑雪,因为跌倒后隐形眼镜如果掉落,找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尽量配戴有边框的由树酯镜片制造的眼镜,即使万一受到撞击也不易碎裂。②不怕摔就怕撞是雪场上的一句老话。的确,意外的冲撞很危险,如果眼看就要撞到人、树或者其他障碍物,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自己摔到,摔倒后不要随意挣扎,尽量迅速降低重心向后坐。一般情况下,可以举手和双臂,屈身,任其向下滑动,要避免头号部朝下,更要避免翻滚。③如果要进行高山滑雪,那么在滑雪之前应该首先仔细了解滑雪道的高度、宽度、长度、坡度以及走向。由于高山滑雪是一项处于高速运动中的体育项目,看来很远的地方一眨眼就到了眼前,滑雪者不事先了解滑雪道的状况,滑行中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这一点对初学者尤其重要。④另外,需要清楚地滑雪索道的开放时间,在无工作人员看守时切勿乘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参考文献:
1.我国小学安全应急教育时间相对不充足
大多数小学教师都表示过,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小学应急安全教育果活动时间逐年递减,并不会受到校方重视。随着学生年龄段和学校人数的不断增长,小学应急安全教育时长成逐年下滑趋势,换个角度而言,就是说小学生年纪越高,其所受到的应急安全教育机会和时间就会不断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学校和县城学校二者进行小学应急安全教育课程开展时间比城市小学应急安全教育时间要低许多倍,大多数小学教师都迫切希望每周开展小学应急安全教学课程和活动等。
2.我国小学应急安全教育灾害预防演习课程较少
当前,我国小学进行安全应急教育普遍较少,甚至有的小学根本没有开展过此类课程,更不要说是小学安全应急教育活动演习了。众所周知,对小学生加强应急安全教育和预防灾害演习,可以在保证小学生拥有良好预防灾害意识的基础上,当真正灾难发生时能够学会自保和选择合理防灾方式等。从各个学习阶段角度而言,我国小学开展应急教育预灾妨害演习活动频率是全国学校应急安全教育预害防灾活动演习中最少的,而从城乡小学应急安全教育活动演习角度来说,具体预案并不应该是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而应该是在事前主动实施应急安全方法防范策略,同时,预案被缉拿并不是空头文件,必须要被每个学生熟记于心。还应该了解到,预案不是较为普通的理论性文件,是实际性相对较强且可操作能力显著一种自我救助技能。
3.我国小学应急安全教育城乡差距大
我国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广泛,大多数教师会经常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饮食安全教育课程和法制教育课程以及运动安全课程等,此时,我国小学应急教育城乡差别极为明显,其中交通安全教育课程是城乡小学中皆要进行的应急教育课程和主要安全应急教学内容,城市教育在小学应急安全教育方面主要重视消防意识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等,但是农村小学应急安全教育只是单纯注重饮食安全教育和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上述特点明显体现出了农村小学应急安全教育和城市小学应急安全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
二、我国小学应急安全教学主要实行措施和相应应对策略分析
1.加强学校应急安全预案制定工作和学校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我国教育部已经对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作出过指示,小学学校应该制定出灾害防治预案和传染性疾病预案以及意外伤害事件预防预案等,之后在此基础上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根据小学生本身年龄段特点对其进行良好有效的安全教育,并在做好预案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小学应急安全教育策略的实施。
2.加强小学生应急安全教育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应用
一、前言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当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更加重视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况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通过采取管理和控制网络的技术措施,保证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保护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使用性。其内涵包括两部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其目的在于阻止非法用户使用或破坏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点
安全体系的完善是净化网络环境,做好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的基本途径。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如下特点。
1)网络安全体系化。主要表现在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的体系化。构建系统化的安全防范体系对于日益复杂及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
2)网络安全多元化。表现在网络安全隐患的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在如今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为应付多元化的安全隐患,正在形成多系统多技术的安全模式。
3)网络复杂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客户端的联网方式多样化,网络安全的外界因素不断增加并延伸到互联网的许多方面。因此,为适应复杂的网络并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也要不断的发展完善。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隐患及攻击形式
1、计算机网络硬件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是互联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硬件设施本身就有着安全隐患。电子辐射泄露就是其主要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就是说计算机和网络所包含的电磁信息泄露了,这增加了窃密、失密、泄密的危险;此外安全隐患问题也体现在通信部分的脆弱性上,在进行数据与信息的交换和通信活动时,主要通过四种线路,即光缆、电话线、专线、微波,除光缆外其它三种线路上的信息比较容易被窃取;除上述方面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与硬件组成的脆弱性,也给系统的滥用埋下了隐患。
2、计算机软件漏洞
无论多强大的软件在设计之初都难免存在缺陷或漏洞,操作系统软件也不例外。系统主机之间互异的操作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样性质的漏洞,也会由于操作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攻击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造成主机瘫痪、重要资料丢失等,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黑客攻击
这是一种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系统脆弱点或系统漏洞,由于网络系统同构冗余环境的弱点是相同的,多个系统同时故障的概率虽小,但被攻破可能性却大,通过拦截、窃取等多种方式,向系统实施攻击,破坏系统重要数据,甚至系统瘫痪,给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4、计算机病毒攻击
网络病毒发病和传播速度极快,而许多计算机用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不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造成网络病毒泛滥,病毒程序轻者降低系统工作效率,重者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不仅严重地危害到了用户计算机安全,而且极大的消耗了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给每一个用户都带来极大的不便。
5、各种非法入侵和攻击
由于计算机网络接入点较多,拥有众多的公共资源,并且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比较薄弱,使得网络成为易受攻击的目标。非法入侵者有目的的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窃取数据,非法抢占系统控制权、占用系统资源。
四、网络安全防范相关技术
1、入侵预防技术。现在有很多针对入侵进行检测的产品,但是这些入侵检测产品只是被动的进行检测计算机网络有无受到攻击,甚至有时也会有些误检测引起防火墙的错误操作,使之影响整个网络系统。这时我们需要更高一级的入侵预防技术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入侵预防技术与传统的入侵检测程序最大的不同就是入侵预防技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防范规则,以此来判断哪些行为是可以通过的,哪些行为是带有威胁性的,并且一旦发现有可疑的入侵行为,入侵预防技术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拦截或清除此系统行为。入侵预防技术安全地架构了一个防范网络安全的应用软件,它加强了用户桌面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从入侵预防技术的特点来说,入侵预防置于服务器前面,防火墙的后面是最佳选择。
2、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技术。计算机病毒具有的隐蔽性强、复制能力快、潜伏时间长、传染性快、破坏能力大、针对性强等特点,应用的主要技术有“后门”攻击、无线电、数据控制链接攻击、“固化”的方式,针对这些特性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技术操作,我们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装有层次级别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措施。第二、对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中的内容进行防毒杀毒措施。第三、对从网络上下载的文件资料或邮件进行病毒查杀。第四、定期升级病毒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杀。
3、采用防火墙技术。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可以与其他安全防范技术相配合使用的一个技术就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用于加强网络与网络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非法授权用户访问内部的网络信息的应用软件。防火墙的主要工作就是扫描所有经过它进入的外网网络通信数据,过滤具有威胁性的攻击信息数据,并且关闭不开启的端口禁止数据流的进出,同时封锁木马禁止可疑站点的访问,防止非法授权用户的入侵,并且监控网络的使用情况,记录和统计有无非法操作的行为。它主要是用来逻辑隔离计算机网络的内网和外网,所以通常安装在连接内网与外网的节点上,所以防火墙又有防外不防内的局限性。网络管理员通常是把防火墙技术和其他的安全防范技术配合使用,能更好地保护网络的安全使用。并且防火墙设置上要冗余多变,单点设置易使网络出现故障,如果内网与外网出现连通故障,则会严重影响网络的交流通讯。
4、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的主要技术有Ping扫描、端口扫描、脆弱点探测,OS探测。它们根据要实现的不同目标运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通过Ping扫描来确定目标主机的IP地址,通过端口扫描来确定主机所开启的端口及该端口的网络服务,并且用脆弱点探测和OS探测进行扫描,所得结果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所提供的漏洞库进行特征匹配,以此确定有无漏洞存在。这种漏洞的特征匹配方法必须对网络漏洞扫描系统配置特征规则的漏洞库进行不断的扩充和修正,即时更新漏洞库,让漏洞库信息完整、有效、简易。
5、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是用于保护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数据不会被他人恶意的篡改或截取,防止被人看到或破坏。目前运用的数据加密算法有对称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两种。对称算法是指加密密钥可以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或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同。对称算法速度快,但管理密钥要非常严密,密钥的传送途径必须安全。而公开密钥算法与对称算法完全不同,不仅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一样,并且从加密密钥中也几乎不可能反推出解密密钥。这样对公开密钥算法的密钥管理要求不严,但是加密算法复杂,速度慢。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过程中,为了加强网络通讯的安全性,适当地给网络建立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主动防御,使网络运行更加安全、有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因此,一定要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防范技术。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medical program of Android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different w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ARM-Droid framework is superior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is article shows some of the code and bytecode Dalvik of Android application under this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the I-ARM-Droid framework, and to rewrite the application of Android application related tools to play a role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关键词: 安卓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拓展框架
Key words: Android application;security testing;development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TN91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62-03
0 引言
安卓程序的应用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经历着日新月异的改变。目前,就安卓系统来讲,其中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多达百万种,因此,对于安卓系统来讲,如何进行安全防控和安全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1]。正因为这样,诸多带病毒的相应软件从安卓漏洞当中出发,使得众多用户自身的隐私遭受到了损害。研究者针对安卓手机用户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开发多种形式的拓展框架 (Framework Extension)为其中重要程度很高的方式,在这当中,I-ARM-Droid(In-App Reference Monitors for Android Applications)框架承担着重写重任[2],其突出的优点便在于用户不必更改安卓系统的中间件和Linux内核,只需要关心应用APP就可以对自身电脑进行安全防范。之所以使用框架,目的是最大程度上以自定义的方式消除当下安卓系统当中的相应安全隐患。
1 拓展框架的安全防控原理
拓展框架通过确定目标方法的应用程序建立引用监听,如此目的有二:其一,用户自主性较强,可自主就Java源代码进行编写,之后进行编译,得到Dalvikbytecode拦截目标;除此之外,对于用户来讲,原有apk(安卓应用程序)若以反转编译方式得到Dalvikbytecode并进行修改,使用期调用用户编写的API,将修改的Dalvikbytecode和用户创建的Dalvikbytecode集成一体,用户签名创建验证修改的apk。需要注意的是,在安卓系统中通常用证书的形式验证程序开发者,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拓展框架成为关键一点,用户不必更改安卓系统的中间件和Linux内核,只需要关心应用APP就可以添加安全控制措施。并且,通过测试证明修改后的部件运行性能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1.1 确定目标方法
拓展框架进行采用的时候,第一,用户应了解相应的目标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框架为例,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Dalvikbytecode当中,标识方面应以全名进行认可,详细来看,即所有方法在全名当中都含有多个方面,比如返回类型(returning types)、包名(package name)、和类名(class name)[3]。这种方法在用户需要拦截两个同名目标方法时不会混淆,尽快两个方法的名相同,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它们在不同的包内。
1.2 创建Stub/Wedge Java API
当得到相应的目标方法后,对于用户来讲,即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定义,所以,就自定义状况进行阐述时,需要分析Stub和Wedg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在Dalvikbytecode中有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构造方法(Constructor),实例方法(Instance method)三种主要类型可供调用,在I-ARM-Droid框架中,用户可以通过静态方法添加用户的自定义行为,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Stub方法。具体而言,静态方法是在其方法声明时添加Static标示符,而Java支持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所以静态方法在被调用时需要与其类名一同,并不需要提前创建这个类的实例。举例来说,I-ARM-Droid框架当中应就“java. lang. Math. Sqrt”方法进行拦截,用户方式,则可以同样的返回种类与名字进行设计,也就是 “pkgprefix. java. lang. Math. sqrt”。然而就实例和静态两种方式来讲,其是完全不同的,实例方法便不需要标识符,在被调用时,用户只有就实例类型进行创设才可使用相应的方式。举例如下:
ClassA classA=new ClassA();
classA. instanceMethodName()。
图2当中展现的为被拦截实例方式。
“android. app. Activity. setContentView(int)”。
如图2,其展示的即是用户将I-ARM-Droid框架当作基础进行拦截的相应“android. app. Activity. setContentView(int)”。在这当中,用户有对返回种类与名字进行相应的创设,差别及是新方式当中的参数共有2个,其一即是被拦截方面的相应实例。和上述方式存在差别的是,所谓构造方式,属于Java创建类当中的一种实例,特征即是定义和方法存在相似性,区别即是类名和构造方式间是相应的,其中没有返回类型。ClassA classA=new ClassA(args)。图3中便是拦截的构造方法。
观察 I-ARM-Droid框架能够发现,所谓Wedge方法,即是用户就目标方法进行拦截的相应方式,举例来讲,若用户想就“android. app. Activity. setContenView”进行拦截的话,首先应建立的是Wedge类“pkgprefix. wedge. android. app. Activity”。其中,能够就setContentView进行整体囊括。对于用户来讲,需要做的即是将全部承袭 “android.app.Activity”均改为继承“pkgprefix.wedge.android.app.Activity” 类。图4即为拦截的“android.app.activity” 类。在图4中,相应的用户拦截方式是对为“android. app. Activity. setContent View”进行的相应调用,其中Weage整体名称是“pkgprefix. wedge. android. app. Activity. setContentView”。在此基础上,即可在更改MainActivity的前提下得到Wedge Activity。
1.3 更改原始安卓apk
将Wedge与Stub当作基础拦截目标的方式,用户方面,即可在对原有的安卓系统应用程序当中的相应目标方式进行引用,在此基础上,重写名称的调用情况,通常来讲,用户能得到apk文件,在这时候,apktool会因为反编译的方式得到Dalvikbytecode。命令操作即是“apktool d APPNAME. Apk DESTINATION FOLDER NAME” 。下述内容是详细对Dalvikbyte code拦截方式的阐述。①以Dalvik bytecode方式为基础,对静态方式进行更改;②以Dalvik bytecode为基础,更改其中的实例方式;③在Dalvik bytecode中修改构造类型;④在Dalvik bytecode中修改 Wedge 方法。
1.4 新的未签名的apk文件由Dalvik bytecode编译
用户方面,若之前的Dalvik bytecode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同时划分成两类Dalvik bytecode。则用户的做法即是最大程度上将其进行合成,而apktool工具即能创设相应的apk文件,一旦命令成功执行之后,新的apk文件便创建在apktool\simpleApp\dist上。
1.5 签名测试安卓应用程序
若安卓系统当中有没有签名的相应apk,则用户的证书即会验证直白,所以此基础上可以signapk.Jar为基础,获取apk文件。概况而言,Stub和Wedge两种方式拦截了要传递给目标方法的参数,适宜I-ARM-Droid用户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监听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2 基于安卓程序安全视角的I-ARM-Droid拓展框架分析
在不同的包中创建Stub和Wedge方法,并不能用行内添加自定义代替[4]。这是因为,将其放在不同的包中,能够极大有利于开发者减少代码量,并且新的方法只需要进行单次添加。换句话说,这样可以减少代码冗余,并且管理代码十分方便。同时,本文选择用Dalvik bytecode代替javabytecode植入也颇有深意,这是因为诸如dex2jar等类似的相应编译工具,均是可通过Dalvik bytecode进行转码的,之后得到Java字节码,却无法保证可以把javabytecode更改为Dalvikbytecode并保证其安全性能。
2.1 拓展框架的局限之处
以Stub与Wedge方式当作基础进行创设,最关键的即是相应的开发人员在安卓应用程序开放上拥有经验,就算是I-ARM-Droid可维持安卓系统当中的相应中间件层,然而开发者方面,仍旧不能很好的就不一样的目标方法的安全敏感性进行明确,因此开发者便无从判定,需要向拥有丰富开发经验的大公司求助[5]。很显然,这对安卓应用程序开发而言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同是,当开发者不能维持源代码准确性时,即会得到全部危险目标方法,特别应注意的为, Stub与Wedge两种方式均需要开发者就原有的相应程序代表展开变化,举例来讲,采取Wedge方法时,开发者方面,应就原有的子类进行变化,承袭其中含有Wedge方式的相应类,若类在安全测试上没有通过,那么程序的正常性就会受到威胁。
2.2 拓展框架的优越性能
比较而言,I-ARM-Droid的框架是安卓全扩展形式的“便携式”体现,这是因为此框架存于应用层当中,优势即是和中间件与Linux内核方面的距离较远。若框架在进行修改的时候关系到此两方面的话,那么安卓系统的平台代码全部都得更换。在此状况下,这种更换要比单纯的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更改的步骤与内容更为繁杂,然而,即使是整体进行修改,同样应获取root权限[6],而这即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安卓系统平台在安全方面受到威胁。所以, I-ARM-Droid优势是较高的,对其来讲,需要做的即是对应用层进行部分的更改。另外,在注入了stub和wedge API后,对安卓应用程序性能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以最大程度上展现验证性能为目的,本篇在进行试验的时候,采用的为Stub方法,对象即是“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String str)” 调用过程,首先创建了静态方法,如图5所示。在此案例中,本文完成相应的调用目标方式是“java. lang. StringBuilder. append(String str)”10 000次。原有调用的相应时间是68μs,纳入Stub后,调用时间增加到了75μs。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几乎每一次的相应调用时间会维持在0.0007μs左右。如图6所示,Logcat所展示出的是纳入stub方法之前与之后,在调用时间方面的状况(“pkgprefix. java. lang. StringBuider. append(java. lang. StringBuilder sb, String str” )。概而言之,重要性是I-ARM-Droid框架的重要特点,无论是哪种目标方式,其源头都是Android SDK,或是Java SDK。除此之外,所有安卓应用程序当中,对象用户均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拦截目标方法,保证安卓应用平台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3 结论
本文通以I-ARM-Droid拓展框架展示了部分代码和工具,并通过安卓应用程序改进测试。本文研究在对目标进行明确时,挑选的是难度较低的方式,就Stub与Wedge两种方式进行了创设,同时展出了Dalvik bytecode反编译(改正后)的相应方式。就本篇来讲,谈到的2类方式都可以对参数进行拦截,所以用户即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可以相对明确的方式就目标方法展开监控。
参考文献:
[1]夏宏利.云应用安全测试技术探索[J].计算机与网络,2014(23).
[2]张超永,邓迎君,李松合,李国杰.对搭建企业源代码安全测试云平台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09).
[3]Davis B,Sanders B,Khodaverdia A,et al. I-ARM-Droid:A rewriting framework for in - app reference monitors for android
applications[C]/ /In IEEE Mobile Security Technologies(MoST),San Francisco,CA,2012.
[4]Hornyack P,Han S,Jung J,et al.These aren’ t the droids you’ re looking for:retrofitting android to protect data from imperious applications[C] /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ACM,2011.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表对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表。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表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治疗后安全感,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恢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19
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高佩书: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福田区科研项目(FTWS20130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极易导致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被不完全阻塞时,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1-2]。目前在临床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主要治疗方式,由治疗结果看,传统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一般较为有限,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仍是常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疾病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症状以及术后并发症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不良并发症状,导致病情的再次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增加患者的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抑郁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更好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后的安全感,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我院尝试将全程健康教育表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58.12±3.72)岁;其中前壁梗死18例,下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7岁,平均(59.72±3.84)岁;其中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16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经过排查,两组患者无1例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有明确细菌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者;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各种原因致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周围血管性疾病或栓塞性疾病者;肌炎/肌病、肿瘤进展期患者。经检验,所有患者均无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停用低分子肝素12 h内患者以及房颤或静脉动脉血栓形成需长期服华法令抗凝患者。入组患者术前均累计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9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我院对两组患者统一进行临床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模式,用药采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表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表现症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3个方面的内容。
1.2.1表现症状
1.2.1.1内容(治疗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早期并发症状较为普通,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因此在全程健康教育表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表现症状应该作为首要健康教育的重点对患者进行宣教,以便引起患者的注意,尽早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1.2.1.2形式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症状,主要采取集体宣教的方式,以宣传册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发放,并以病房为单位,由护理人员进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症状讲解,并辅以个别辅导,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使讲解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2并发症
1.2.2.1内容(治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治疗后极易出现临床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如再发心肌梗死、中风(缺血性、出血性或类型不能确定)、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使患者产生较大的不安,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刚住院时就应该加强患者的预防意识,特别是在经过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基本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式,并给予适当安慰劝解,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并发症症状,应立急治疗。
1.2.2.2形式在患者刚入院时建立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仍以集体讲授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在日常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监护,一旦发现不良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有专人每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目前的病情,并给予适当指导,并叮嘱患者以及家属继续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2.3注意事项
1.2.3.1内容(治疗后)在宣传册和集体宣讲时,护理人员要重点宣教指导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在日常饮食时,尤其是出院后,要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纤维素的食物,少食甜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烟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家属应常伴左右。
1.2.3.2形式除了发放健康教育表以及电话随访外,我院主要采取光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根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症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由护理人员录制光盘,分为“饮食篇”“运动篇”“病症护理篇”,护理人员从3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教学。在光盘中护理人员还录制了一些代表性的饮食制作过程、锻炼方式对患者进行具体范例指导,保证依从的连续性,以图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全程宣讲。
1.3观察指标在不安全感方面,我院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进行测评,将测评得粗分×1.25=标准分,标准分>50分者即可以确定为焦虑状态或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越深,不安全感越高[5-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表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较急,危害较大,极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发作不到1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6周死亡率为3.2%,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负面情绪,极大增加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因此,帮助患者掌握疾病早期症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院有针对性的将健康教育方式融入患者的常规护理之中,借以此影响患者行为,消除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疾病,保证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在患者不安全感方面,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极易复发,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表现较为痛苦,因此在术后,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滋生不安全感,极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如表1、表2所示,试验组患者在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表的护理模式之后,术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消除不安全感,重新树立乐观的态度以及恢复的信心。
全程健康教育表以认知疗法为基础,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以此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8]。从本次研究看,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全程健康教育表主要包含3个方面,即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时间从患者住院开始直至出院,有针对性、有重点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健康宣教,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而且为患者出院后疾病的继续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使患者做到有据可依,较传统护理,不仅更加体现护理的连续性,而且使整个护理过程以及宣教方式更加富有人文气息,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尽快建立安全感,为患者的连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以及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力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纠正患者的负面态度和信念,保证医嘱用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对患者的长期恢复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燕春,张阳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37-1238.
[2]袁海珍,杨水秀,李侠.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1):108-109.
[3]范玉兰,徐晓.急性冠脉综合征352例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521-522.
[4]马先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抢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28-29.
[5]武翠凤,潘玉印.阶梯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2-303.
[6]覃琼芬.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成人AIDS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3-14.
[7]杨丽娟,隋捷,刘晓波,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39-41.
[8]林晓华,杨平,林静宜,等.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围术期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