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课程;新理念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下简称 《标准》),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度,阐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埋念,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根据笔者学习 《标准》体会,并通过与现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 (以下简称 《大纲》)作对比分析,认为《标准》在课程理念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盲”将不再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化学就其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联系程度,应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课程应服务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现行初中化学课程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重心是“知识点”,教学多是“围点而教,围点而学”,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及发展需要。例如《大纲》的教学内容按知识体系,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4个方面列出知识点,在“教学要求”一栏,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知识的重要程度分四个层次,由低到高有 “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这样的教学要求重视了“双基”的目标,但缺少对学生终身发展更为有利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这种只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发展的需要的课程结构对未来公民的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性。因此,《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义务教育的任务及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化学课程内容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中过于强调“知识本位”的现状,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入手,由近及远,由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内容主题。同时,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既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由“课程是知识”走向“课程是经验”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我国目前仍然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大纲》所强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是知识”的观念的具体表现。这种“知识课程”曾使我国基础教育在知识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却暴露了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能力相脱离的弱点。例如:我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却至今无人获得代表化学发展最高水平的诺贝尔奖。我国的众多学生在面对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只能纸上谈兵,仅从学科角度考虑问题,与实践严重脱离。这些暴露了“知识本位”的化学课程与实际的背离。《标准》以“经验本位”的课程观取代了“知识本位”。明确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明确的提法凸现了新课程的经验本位观,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内容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增设“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学科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由“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由于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引)》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落到实处。《标准》提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见 《标准》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化学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出发”而不是按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出发。以“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关注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习方式的实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由“甄别与选拔”的评价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发展,都需要进行评价,评价是检查教师与学生教学的一种手段。以往的化学教学评价受到现行教育观念和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式及中考制度,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功能过于单一,强调的是评价的竞争刺激作用,强调对“学生在化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学习结果考核评估,而对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未提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发展未能提出真正有效的评价方法。总之,这种评价过于强调客观、标准量化,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给出的一种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功能已扭曲为甄别和选拔的评价。
《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评价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表述等方面,《标准》都凸显了评价的发展。《标准》提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上提倡多样化。如评价方式上可采用“自我评价——学习档案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等,使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在评价内容方面,《标准》强调学习或活动的结果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表述方面,《标准》提出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评价结果的呈现用分数或等级,但不能根据分数排列名次,采用评语或等级结合的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弱化由于定量评价和排队功能而对多数学生造成的不良心理压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成绩的快乐;有利于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明确发展方面和需克服的弱点。总之,《标准》倡导的是为学生发展而评价的理念。
《标准》与《大纲》相比,在课程理念上还有许多亮点,以上仅从几方面作分析探讨。这些基本理念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对教师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具备的教学观念。面对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对 《标准》内容的分析比较,促使自己在化学课程理念上发生质的变化,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本质,把新理念落实到教学中,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走进新课程丛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化学学科观念;CO2气体制取;教学片段;化学价值观;化学方法论;实验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0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4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1]化学教学是让学生识记、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还是以核心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以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面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化学的学习是期待化学知识量的累积还是以化学观念为本的能力提升?答案不言而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2]。
观念是深藏在知识背后的一种思想,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智慧[3]。化学学科观念是学生对化学学科认识的结果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些超越事实性知识的基本认识。内容涵盖了化学学科本质、基本规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等,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它不仅能让学生洞悉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得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统领与整合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处理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生活事情,对化学学科有客观积极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之后,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其科学素养的一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中学生,化学学科的知识储备量的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对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观念与方法的领悟,不能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学习表现为对事实、概念、原理的简单记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思路与方法,这对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将教学重心转向对学科核心知识与结构的深层理解。只有让学生明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应用,才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同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去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本学科中要掌握的知识外,还要帮助他们建立什么样的化学观念?怎么帮助他们建立化学观念?如何通过化学观念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下面结合“CO2制取的研究”的教学片段探讨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及分析
1. 巧设情境,于无声处渗透化学价值观
教学片段1:
【师】[猜一猜]它是什么物质?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大棚作物的气肥;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晚会导演说更不能少了它;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气象学家说它能降雨;而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生】CO2
在初三学生的印象中,对CO2的情感和O2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O2对人和大自然是有益的,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传递正能量,而CO2则更多是与温室效应、窒息等负面效应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如谜语、游戏、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化学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近距离接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始学会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初步形成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认识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于无声处渗透化学学科的观念。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实用性的和创造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上述片段中一些鲜活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了CO2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也让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更清楚了为什么要研究CO2,进而为后面的CO2制取的研究作铺垫。
2.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中体验化学方法论
教学片段2:
【师】[议一议]在已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能生成CO2呢?能用于实验室制备吗?
学生讨论,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后投影展示:
【师】很遗憾,上述反应因为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难控制、原料不易得、价格等原因,都没能上榜。下面,再向同学们介绍几个能够生成CO2的反应,请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后,看看能否找到适合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
[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记录现象,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制得的气体较纯净;反应条件易满足;反应易控制;反应速率适中;原料价廉易得等。综上所述,上榜的应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故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
教育的本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上述片段中“议一议”环节中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能生成CO2的反应思考,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而“做一做”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切身体验控制变量法这一学科思想。控制变量法是中学化学中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当有多个因素影响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综合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讨论,对比实验,及时小结,最终完成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确定因素的完整建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从中感悟到学科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思维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科观念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3. 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化学实验观
教学片段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相信你会思考]
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两种方法,请同学们回忆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O2的反应装置?(2)如何确定O2收集装置?
小结让学生体会并思考实验室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思路?
[相信你会设计]
【师】现给出若干种实验仪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来。愿意试一试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合理的实验装置,也可画出实验装置图。
媒体呈现仪器,学生点击组装。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同时投影学生设计的其它的合理装置)
[相信你会操作]
【师】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包括哪几步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归纳操作步骤。实验步骤:连、查、装、收。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相信你会总结]课堂小结(学科知识、方法论)
[相信你会实践]家庭小实验(课后作业):
制备一瓶二氧化碳。下节课展示你的成果并交流实验方案。
提示:水垢、鸡蛋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最重要特征,实验观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之一。化学实验是根据实验目的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学科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其意义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物质和利用物质,创造和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服务于社会。化学实验也是检验假设和发展假设,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实践基础。上述片段中的几个教学环节中知识与观念的形成如表1。几个环节层层推进,学生拾级而上,实现由简单模仿到灵活选择,再自己设计并解决问题,螺旋式上升,逐渐形成自己的化学实验观。
三、思考与建议
布鲁纳曾指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4]。“每一个知识上都镌刻着观念”[3]。现阶段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通常是侧重学科知识,而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等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较少在教材中注明,这种处理方法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体会,但由于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我们教师尚且不能充分了解学科知识中隐藏和承载的学科观念的全貌,更何况刚开始接触化学的中学生。国外研究表明,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科观念的构建,因此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学科知识背后的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当然学生的学科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不断深化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希望更多的化学老师关注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超越事实的高水平思维空间,让学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学科观念,成为终身学习的利器,提高学科素养,让“叶诗文服用兴奋剂‘一氧化二氢’”等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磊.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 化学教育,2008,(6):7
关键词:化学中考;化学中考备考;中考化学年报
阳春三月,各科教学开始进入中考备考阶段,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及提高教学效果,是中考备考策略的重中之重,有的放矢才能稳操胜券。
我校备课组结合广州近三年中考化学年报,以《广州中考指导书》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纲,把中考化学试题按知识模块把题目、分值等进行拆分,分析命题特点,从数据中获得启发并归纳命题基本趋势。并结合我校应届学生成绩情况,分析学生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中考备考。
一、结合年报分析近三年(2011~2013)中考化学试题
1.近三年试题模块内容、分值分布比例情况分析:(表1)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准确地获知近三年中考题在每个知识模块的分布情况及在总分所占分值比例,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常见物质和化学实验总分所占比例在70%左右,而且这三部分内容所点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它们是中考备考的重点,要立足基础、兼顾选拔、深挖教材内容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学科思想。这类题目量大但核心知识清晰,不需要作过多拓展,关键是指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学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有利于帮助学生从题海和大量记忆中抽离出来。备考要重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如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中: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具有初步的实验条件控制意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元素语言表述处理结果。通过表1,我们也能大致分析2014年中考的模块知识分布及各自所占分值比例发展的趋势:(表2)
由表4可见广州中考的方向,既要实现初中生毕业学业水平考查要求,又要满足各校之间对学生进行筛选的选拔性需要。在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上,保证了学生的基本分,因此对中小学生来讲,保分就是要严抓基础,做好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常见物质和化学实验的复习。并从选择题中确定立足点,保证选择题均分在38分左右,具体细化到: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科素养。而从这三年较难题的分值分布,明显在较难题上增加了分值,要让优秀学生从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较难题拿分是培优的突破口。教师从大学科观的角度培养优秀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让学生学会灵活调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课堂上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知识迁移,体现书本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结合我校上学期期末区域统考综合分析学生(500人)现状
对我校学生考点得失分情况分析,从数据统计每个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再结合表1、表5,我们做出对学生物质分类、微粒观、化学计算三大知识要点侧重复习的有效指导。如,微粒观的知识点主要在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方面的认识以及读图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微观、宏观和粒子符号之间的联系,明确宏观是指可观测、可感知的事物,是大量微观粒子及其行为“汇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的性质,尝试学生自己画原子、分子、原子团及化学变化等微观示意图。
三、2014中考备考策略
1.部分目标
2.具体措施
(1)整体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结合五张分析表,有所侧重地复习各大知识要点,把握好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教学比例。
(2)研究学生,分层辅导
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层层落实,人人过关。例如,在练习中重视化学用语、物质分类、微粒观、化学计算等,控制好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比例,促后进生合格率,增尖子生优秀率。对全体学生提供教师自编选择题,冲刺38分;对年级前一百名的学生,另外提供自编套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备考后期,专门为后进生提供专项
辅导。
(3)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区域性的模拟考来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3.阶段性成果
在区域性第一次模拟考中,以超区域均分15.81分排区域第一名,我校学生(500人)化学成绩情况:
四、分析总结
从区域性一模成绩来看,我校中考备考策略是有效的,可见有效的数据分析对备考方向指导的重要性。
但我们也从学生知识要点细分得分的情况分析(按以上五张表的模式统计),又看到不足与改进的方向,我们再次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下一阶段的复习。
从不断复制的模式中,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中考备考可量化,从中体验数据分析的魅力。
参考文献:
复习过程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使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薄弱知识环节得以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因此,复习过程不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简单重复,也不是老师划定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针对以上情况,在迎接新一年中考到来的复习过程中,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强调运用
总复习时,我们以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本、以《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纲,不超出《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不随意拓展知识的深广度,也不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重点。教科书是学生复习的蓝本、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之。只有在基础知识已经夯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问题研究透彻,才具备解决一些比较复杂问题的基本条件,才能做到做一题会一类。因此,复习的关键首先是过好教科书关,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要求学生重视阅读课本,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去理解巩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教材内在的规律,逐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二、建立学科基本观念,注重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科基本观念是在学习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那些在未来生活中最有用的学科思想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给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熟悉如文字、图形、图像、表格等常见信息的表达方法,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背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培养严密的审题能力,独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规范表达信息的能力,学会科学地认识、观察事物,多分析、思考和探究有思考价值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注重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感悟解决问题的化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建构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并最终转化为学习能力。
在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做到既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又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注重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化学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第一,要切实做好化学实验,注意对比、归纳、总结常见仪器装置的使用原理,了解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特点和规律,通过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和拓展,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培养实验技能。第二,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第三,利用学生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理解实验的化学原理和设计原理,懂得“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同时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动手操作意识、规范化意识、实验安全(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定量意识、质疑与创新意识。第四,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从以下四个维度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对实验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对实验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对实验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操作的问题)、对错误实验操作所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
四、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高素质
每年中考都会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为审题不慎、表述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而严重失分。这与考生的智力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平常养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纠正,没有得到严格训练。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平时测试评分时可考虑扣卷面分的措施。第二,强化对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归纳常见错误,归纳错因,标本兼治。第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审题、析题、答题习惯。平时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准确。第四,抓住试题评析这个关键的环节,讲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讲评不宜逐题讲,应选择多数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和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失误的特征,找出错误的根源,防止重犯。要讲深讲透一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切不可就题论题。要善于结合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将原题改头换面,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考查学生,注意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去联想。
另外,学生在总复习阶段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都会增加其焦虑感。教师应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多一些鼓励和正面暗示,帮助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
人才的培育,在于平时课堂内外一点一滴地学习与付出。只有平时夯实基础,付出努力,才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材 科学探究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台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未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而是自然与生活科技中的一部分,其中《自然与生活科技 2 》(康轩文教事业出版)涵盖了初中化学课程内容。本文分别选取课程改革后两地使用的化学入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自然与生活科技 2 》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节为例做如下比较。
一、教科书的比较
由于教材内容的差异性,为方便比较,现选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节,从内容设置、栏目设置、配图、课后练习几个方面对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化学教科书进行比较。
1.内容设置的比较。人教社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放在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中,在学生分散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物质的构成、溶液等)之后,从知识体系上该部分内容是前一课题“常见的酸和碱”的延伸,符合认知规律。而台湾版将这一内容放在《自然与生活科技 2 》下册,针对国中二年级学生,按照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来编写,在这一节之前学习了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常见的酸与碱,再来探索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两种编写方式各有千秋。
教材内容的结构和组织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人教版对知识点的安排比较简单、直接。从探究实验――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借助指示剂的变色说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再重点介绍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从酸碱角度引出溶液酸碱度――pH及其应用。其知识重点落在中和反应的应用上,内容编排上从易到难,重点突出。台湾版则注重学生的体验来逐步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先安排学生实验,从三个角度来认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指示剂的颜色改变、反应前后液体的温度变化、加热反应后残留物。这时再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接着再通过探索酸碱中和产生水揭示酸碱中和的实质――H+ + OH- == H2O,然后简单介绍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讲解盐以及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硫酸钙、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
从这两种教科书对内容的组织来看,人教版对化学知识的要求比较低,仅局限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对酸碱中和的实质不作要求,而且对酸碱中和概念的把握比较狭隘,仅局限于酸和碱的反应,对于盐的认识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酸碱反应后会生成盐,而将其作为下一独立单元做详细的阐述,这种内容安排让这一知识体系突然中断。而台湾版则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从实验中体验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再给出相关知识,酸性与碱性溶液混合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叫做中和反应。之后再深入反应的实质,这也是由一个探索活动来完成:往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冰醋酸和无水硫酸铜,观察之后,再加入少许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来说明酸碱混合后生成了水,从而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再接着介绍盐。整个内容组织一环扣一环,连贯性地展开,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栏目设置的比较。两种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非常丰富的栏目,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具体见下表:
大陆的九年级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升学的压力在客观上促使化学学科的教学严格按照考纲把知识点通过考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所以就不难理解人教社版的习题量比台湾版的大。在台湾,国中修业期满后,毕业生可自由选择继续升学或投入职场。如果要升学,毕业生可以依在校成绩参加免试入学,或是参加6月举行的基本学力测验,依考试分数申请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基本学力测验内容以生活化为主,比较简单。相比之下,大陆九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比台湾学生大,花在解习题上的时间要多出许多。
从习题类型统计来看,问答题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说明两地都重视培养学生“表达个人的思想或观念、情感,善于倾听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的素养。习题选材与生活联系紧密,如人教社版教科书的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宏观世界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台湾版教科书的在野外如被某些昆虫叮咬时,若在患部抹氨水可以减轻疼痛,其原因为何?台湾版教科书的习题有一个很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关注:在习题后标明该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页码,便于学生知识的巩固。
二、对两种教科书比较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大陆与台湾两地应用的教科书根据各自的课程目标编写并能较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各具特色。
从知识方面来看,台湾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台湾的“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与培养科学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科学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需素质。通过培养,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领悟科学的能力,能与朋友交谈和沟通有关社会各方面所涉及的科学内容。而大陆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从化学的角度使学生初步了解:1.化学的本质和价值;2.化学的发展历史;3.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即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看来由于两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民素质所具备的化学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减少这一差距,还需大陆的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