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境教学的核心

情境教学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境教学的核心

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景;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这里,课堂教学中的环境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有助于高中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而好的学习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数学教师的巧妙构思,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我在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使课堂教学气氛明显改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提出了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的对策,希望能够与业界同仁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不会对所需内容产生抵触,始终充满注意力.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环境是调动广大学生认真听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该方法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设置悬念、做游戏等,利用这些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算法语言”这一堂课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好切入点,可根据大多数学生均非常喜欢玩游戏这一现实状况,在新内容中导入这一共同的兴趣点,教学过程中以人机对话为核心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钻研程序框图向算法语言转化的具体流程,最终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算法语言的热情.

二、激发矛盾,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引导学生,使他们主动思考疑难问题,使他们通过探疑发现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有所创新,因此,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课文内容及其具体的特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的矛盾与障碍,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质疑求真,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妙,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比如,让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几种方法进行求解,当其获得的答案不一致的时候,学生通过总结,就能够找出其中的矛盾,彼此对问题形成了分歧,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使他们充分发挥思维,这样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他们养成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他们养成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多与生活进行结合,为学生营造生活教学情境

新课程中重新编写了高中数学教材,其中增设了一些和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这属于教学改革的一个特点,同时还充分体现出知识来源于实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现阶段,高中数学新教材里面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联,包括存贷款问题、住房以及环保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多从我们身边的事例切入,同时充分考虑课文中内容,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教学情境,使他们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与生活事例进行结合,让他们认真思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还原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具体运用的情景.

四、利用各种操作性活动,为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课本的具体特点,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自己动手,为他们产生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动手制作数学模型,这样尤其能够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亲自操作还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讲授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可引导他们首先制作各种几何模型,通过这种方式,将课文问题形象化,同时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模型让他们展开思考,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在纠错中创设教学情境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当在最短时间内为他们创设纠错情境,为他们提供帮助,使他们通过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使他们发现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使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还可以自己进行改正,在纠错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周密、严谨,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精神.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及时摆脱平面几何的干扰,这样他们就很难理解立体几何内容,经常会犯错,为使他们理解立体几何的内容,教师应当通过几何画板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为他们创设纠错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他们积极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为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第2篇

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创新意识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好奇心可以唤起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动机,推动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好奇中主动探究、质疑,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1.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增强,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唤起创新意识。

2.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数学课堂上,教师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需要。在教学时,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记得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3,4,5;5,12,13;7,24,25;9,40,41……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三、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创新精神是指能敏锐地把握机会,并勇于付诸探索实践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

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素材重视学生以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感受教学的创新兴趣。”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生理特征,我在课的一开始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空间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先出示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把计算问题和情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算法和想法,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教师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老师一样或是更为简便时,他们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我用“变形金刚”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我给每一个学生一套立体图形学具,学生接到后只不过是一些药盒、易拉罐、皮球等,如此而已,有什么巧妙之处呢?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更加强烈了。这时,我不急于讲授知识,只是引导学生像玩“变形金刚”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创新,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次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同学们的想象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现实的到虚拟的,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个学生竟把全班同学的学具集中在一起拼出一个“美丽的大森林”可见,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创新、发现。

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第4篇

一、教育与教学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专家指出,教育就是在学校内教师所教的知识中被学生所遗忘的一些知识,但核心素养是永远不会被学生所丢失的.化学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为了迎接大型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一项措施.这样做,常常会造成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不理解.我们要懂得作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学科,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知识虽然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知识的所得,关系到学生人生的前景.由此看来,教师应该认真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等等.

二、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情境设计和选择方向.因为情境设计和选择方向,不仅是对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操控,也会影响到学生人生的未来前景.从目前现状来看,有些教师忽视了情境选择的关键性,在新课教学中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与这节课相联系的化学内容.其实,准确来说这是一种不被认同的情境选择.这仅是为了让学生的焦点集中到课堂上,却适得其反地让学生形成一种恐惧化学的心理以及产生厌恶化学的情绪.假如化学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个与实际相符并符合常理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在社会生活中面对问题时学会把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并构建出一种化学始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的学科观念.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思考与研究.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生活有利,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知识点,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单一的、无用处的.另外,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化学课堂的教学情境要注重实际,以及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其连续性.教师需要做到不为达到化学课堂目标而盲目教学,只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努力.

三、准确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发现,无论是从实验地位上分析,还是从实验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上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都难以在实验中体现出来.有些教师只是把实验当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设计的实验演示过程都是依据实验论点进行的实验论证.有些情况下,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所得出来的现象和结果与所设计的不同,又难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草草地糊弄过去,让学生似懂非懂,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令人不敢想象的.这样,教师给学生带来对这门学科的知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低的.如果教师连什么是化学也搞不懂,就不用说对化学实验的准确认识.其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是通过不断地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来对化学进行准确认识、了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验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科学哲理、学习思维、化学理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这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

四、教师应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知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学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很多知识点都具有发展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当下的教师不要局限于大型考试,而要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把具有发展性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授予学生.要想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状况,开阔自己的眼界,并把“教”、“学”以及“研”相结合,让自己迅速地成长,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

总之,在科学进步的当代,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不只是在考试分数上.当代教师应考虑的重点是: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在传授化学知识点之外培养学生的高贵品质以及综合能力.这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情境教学的核心范文第5篇

【摘要】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基础。本文就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做出初步的探索,建议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来巧妙地引出生物核心概念;借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深化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关键词 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想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掌握这门学科的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加强核心概念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实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现象,掌握生物活动规律,为学生接受更高级、更系统的生物知识学习做好支撑。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建构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做出探析,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景,巧妙引出生物核心概念

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中,教师只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创设出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并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积极性。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惑是思考的源头。只有学生对认知产生疑惑时,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才会被激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比如在《合理膳食》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人只要吃饱了就可以吗?”“怎样才能吃饱又吃好?”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水到渠成地引出合理膳食这个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为全家人选购三餐食物”的体验活动。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些新鲜的食材,提供一个多层的金字塔形的篮筐。学生分工合作,按照三餐摄入食材的多少和种类不同,将食材放到篮筐的不同层面上,小组交流展示选好的食物篮。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反思并修订食谱,从而自主归纳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这一节课中,老师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自主建构生物概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要想更好地掌握生物核心概念,必须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生物概念而言,其内涵反映的是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本质;而外延则体现了生物概念适用性,包括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因而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仅了解概念定义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内涵与外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解才行。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其本质的最完整体现,在对概念的区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教师先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判断不一定准确。接着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制作好的生态瓶,并归类记录各种成分。然后再将生态瓶中的成分与其他几种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比较,指出相似的地方并归纳出各种成分的作用,明确非生物成分与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得出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即概念内涵。在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由于区域的大小、生物或者非生物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扩大了概念的外延。通过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让学生再次判断新课导入时老师给出的图片是不是生态系统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不能浮在浅层的识记的水平上,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运用对比教学方法,区分易混淆的核心概念

在每一门学科的概念中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很容易将这些名词、概念或术语混淆,初中生物概念学习也不例外。而这些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往往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常考的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将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生物核心概念的各种属性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就其关键属性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掌握。比如“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此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教学,学生能辨析并理解“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能正确运用上述概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基础教学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最抽象、涵盖面最广的核心概念教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系统化的生物学习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不断的研究与革新,灵活使用适当的策略来提高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实现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增强,真正提高生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