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职业技能

计算机职业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职业技能

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是中职学校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检验自我的平台,我院每年都积极的筹备大赛,并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每月一小赛,每季节一大赛的模式,为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赛,精心选拔、储备和挖掘人才,这就说明了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计算机职业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有促进的作用,还有引领的作用。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总工会《关于山西省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晋教职〔2013〕7号)精神。1.学生组。比赛项目共设八项:“奥派杯”电子商务大赛;“神州数码杯”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络布线;工业产品设计(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投影片制作;动画片制作;图文混排与电子图表。2.教师组。比赛项目共设二项:“神州数码杯”网络搭建及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限计算机课程教师)。由此可见,全国的职业学校都十分的重视技能大赛,这也说明技能大赛起到了重要作用。技能大赛大多数都是以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和任务的形式来进行的,其本身就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教学的很好体现。

一、以赛促教,保障技能教学

技能大赛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比赛项目,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只有及时跟踪研究,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才能更加面向技能和就业,学校也要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技能大赛促进我校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我校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改革:1.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我校也不例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深入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师生都受益。和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教学方法多样化了,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方面引起了一定高度的重视。2.考试模式的改革。我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进行过改革,由最初的“笔试”改成了现在的“机试”,虽然起到了计算机教学要“考验”操作技能的目的,但最后还是由“分数”来决定一切,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已经不能真正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现在职业院校在考试模式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目前我校采用的是“三三四模式”。“三三四模式”为:过程考核:(30%)平时作业、学习态度职业操守、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学习参与终结性考核:(70%)理论知识考核:笔试(40%)操作技能考核:技能考试和技能过关(30%)这种模式实现了“笔试”+“机试”。不仅考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主要还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3.评价模式的改革。在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同时,评价的模式也在随着变化而变化,现在的教育教学,老师已经起不到主导的作用,学生是现在教育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故此,老师的评价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才会起到正真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通过以下的三大相结合来完成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必须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技能大赛与技能考试结合相起来,成为现在我院计算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以赛促新,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说明的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只有及时跟踪研究,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才能更加面向技能和就业,学校也要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技能大赛是面向社会、企业和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突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技能大赛的项目来源于行业,来源于企业,这就更能说明目前社会在这些方面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我们就要根据技能大赛提供的项目分析和总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增补。

三、以赛促用,优化技能教学

三三四模式中“笔试”+“机试”,通过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或任务,对于实训设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要求,比如:1.要完成FLASH动画的制作,实训设备必须满足条件,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实训设备的建设。2.为了在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分必要的条件就是要与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赛上所使用的设备一致或相匹配,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实训过程中就可以对比赛的设备得以充分的了解,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将能力发挥到极限。

四、以赛促学,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当前“微课”的使用及普及,说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计算机教学早就进入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阶段,如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教学等都已经广泛使用。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各个职业学校必然要研究大赛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制定奖励政策,千方百计争取在大赛中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

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第2篇

关键字: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6

本文著录格式:[1]袁晓曦.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导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软件,2013,34(8):149

0 引言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促进全国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行业、企业广泛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技能人才的评选和职业技能的认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是广为或目标任务为要求,综合体现职业岗位对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在专业体系结构内安排了而合适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活动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如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导设置教学活动,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在选拔过程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最后形成良好的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学习氛围。

1 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趋势

1.1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特色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多,实践操作难,发展速度快。

计算机类专业需要培养理论基础知识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电子电工、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技术基础,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另外也注重全面性、多样性的特色方向,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比重大;注重自主性实践设计环节,上机实践贯穿于基础学习中,通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将实验实训与科研融入教学过程。

1.2 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指向性就是充分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培养的人才的目标要以就业为基本导向。服务行业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依靠行业指导,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职业技能竞赛能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根据行业的实际操作技能设置比赛项目,由各相关行业把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为各种比赛提供专家、行业技术规范,提供相应的设备。以技能竞赛为纽带,为行业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通过竞赛促进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设备越来越与生产实际对接,解决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和企业真正对接的不多。通过竞赛,职业院校可以考察一下与行业的结合度,从而调整办学思路,更新专业设置,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从而解决职业教育面向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需求。

1.3 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类专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趋势是怎样以及院校应对的策略一直是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参与院校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计算机类专业技能竞赛来说,从项目设计来看都体现着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对参与者来说要求开看重职业综合技能;从举办的目标来看旨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是要拓展科技领域,重视巩固传统技术和项目赛事,积极探索向新兴技术拓展,项目设计上要突出软件设计、网络发展和跨行业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参与对象上要注重拓展企业所处行业,不断提高活动社会参与面。二是要深化活动内涵,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三是要营造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大力选树各类计算机技能人才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四是要促进团队建设,把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与加强团队成员的合作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不仅选出技能型人才,也要选出有技能、能合作、会创业的团队。

2 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改的成果有反过来用来提升竞赛成绩,充实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与技能竞赛相一致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能有效提高技能实战水平的的教学模式;最后实现技能竞赛比赛成绩、技能人才培养的双突破。结合当前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标准,可以研究出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方法,并为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而教师通过自身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辅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了解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关系,熟悉本专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促进转变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通过自身参与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在职业技能竞赛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还应实时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考核和评价则需要由竞赛组委会抽取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专家根据最新技术、材料和企业规范进行评价改变以往教学评价手段与方法,并得到更合理的考核结果,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3 小结

我们应以计算机类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促进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研究的融合,各方面相互影响,融为一体。针对技能竞赛,针对学生实际,构建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对接技能课程体系,探索适应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针对技能提高,科学实施与学科体系和技能体系相一致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专业建设目标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实训教学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0)

[2] 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 教育与职业. 2010(03)

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第3篇

摘要:时下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办学,坚持“高技能培养、高质量就业”,以职业技能大赛来推动职教教学改革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本文浅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改革

一、 引言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从2010年至2013年,国家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有效地调动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展现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检验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实训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二、职业技能大赛反映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大赛在展现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专业课程模块之间缺乏联系

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单一、割裂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三个模块中的课程关联性不强,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而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赛前培训过程中发现,像“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这样的比赛项目中,既存在交换、路由、防火墙、IDS等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技术,同时还兼有服务器配置方法,甚至还包括网络综合布线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分属于原有教学体系模块中的多门课程。由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对网络的整体构架概念模糊,进而很难将不同课程中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日常教学中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选择技能大赛参赛队员的时候,我们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挑选出自愿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大赛。然而在后续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平时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表现的非常突出。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传统的“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水平、解决问题的本事。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需加快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促进职业院校培养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施实践教学的场所,是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平台,是校企合作的载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以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存在如下问题:

1、校内实训基地设置片面单一,实训设备无法跟上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实训校内教学需求;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强化技能学习的作用。

2、验证性的实训内容较多,而开放灵活性的实训内容几乎为零,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发挥出来。

3、学生的宝贵实训时间大半浪费在写实验报告上,而不是用在真正的实训内容上,学习效果差。

三、 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技能大赛开阔了老师眼界、提升了学生水平

以往各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况很普遍,老师们认为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是市场上所需的知识;学生则觉得自己所学到的能力,就是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然而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所谓的“金刚钻”,并不能真正做好“瓷器活”。

对于老师而言,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与兄弟院校老师交流的机会,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将原有的教学经验和新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所教即所用”,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强化了专业技能,而且还能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真正使学生达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二)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观念和课程内容的转变

老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尤其是比赛前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指导,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督促老师们自觉转变观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老师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提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现多开设以实践操作应用为主的应用型课程,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无论是《网络综合布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还是《信息安全与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网站建设综合技术》等课程无不是在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锻炼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内容的淘汰、更新,实现了从以理论教学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以技能认证为重点的考评体系。

(三)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把理论转化为技能的平台,所以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的产品和技术上市几个月之后就被淘汰。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整合Cisco思科系统公司、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HUAWEI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资源建设了十二个“校中厂”式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日常专业教学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增加实训工位,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情境。同时与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集团公司、ASUS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Vcom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建立联系,建成二十多个“厂中校”式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办学局面,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技能大赛就像一个风向标,引领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改革,使它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举行成为职教教学风向标,[N].中国教育报,2008(6).

[3]吕振 张家年,以QQ群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及其教学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

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 应用专业技能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应用技能是专业学校的根本特色,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是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学科,中职计算机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立足学生实际,结合社会发展和计算机进步,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创新,把学生的应用技能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中职计算机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立足职业教育特色,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以造就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深入企业研究,做好市场调研,积极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理论,真正培养他们的硬件安装、维修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职业教育特色,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和发展需要,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发展后劲,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学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有更为全面深入的把握。课程设置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中职计算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好优化。首先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实践操作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组织和操作技能,在反复训练中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在不断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安排好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让学生能够在校内有足够的学习和实践时间,奠定较好的应用基础;给学生有充分的校外实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和企业环境中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真正掌握最新的技能,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技能制约着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影响着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的实训教学素养和实习指导能力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加双师型教师比重,确保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更能够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能够对学生校内实训教学,又能够对学生进行实习跟踪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就业和工作发展所学的综合素养。中职学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激励更多的教师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习指导能力;以考核促进更多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指导经验。派遣更多的教师深入企业,一方面能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与企业用人要求一致,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获取更多的企业经验,熟悉企业用人环境,制定更适合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又能对学生进行实习跟踪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得到教师更为有效的指导,真正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培养专业应用技能。同时,引进更多的实践性教师,聘请一些企业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直接的指导,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3完善教学应用设施,建设现代化实训室

学生应用技能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在功能全面先进的现代化实训室强化。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需要完善的教师设施和设备。为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将更多的资金向教学倾斜,购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购买最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配置信息化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求,服务现代化教学需要,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技能奠定物质基础。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企业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添置先进的实训设备,购买最新教学模拟软件,让学生能够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应用计算机,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室,实现资源供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能够缓解中职学校资金不足问题,引进最新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拉近和用人单位的距离,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应用技能。

4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最佳实习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中职计算机教学深入开展校校企合作,搭建最佳的实习平台。中职计算机教学和企业展开合作,由企业结合市场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用人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人才培养标准。企业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围绕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和岗位性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确保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合乎岗位特点。派遣优质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规划指导。与企业合作,依托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真实能力,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掌握最新技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早日熟悉工作环境,缩短与社会的距离,练就过硬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中职计算机教学从实际出发,立足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职业技能范文第5篇

中职计算机 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各院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笔者所在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笔者就本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进行以下阐述。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近年来,从社会反馈的就业信息看,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学生就不了业,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关。这就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即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

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特点,中职教育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计算机或计算机相关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操作技能、拥有较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适应用工市场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1.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创新教学手段

(1)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体现职业能力教育。计算机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首先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出发。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模块化阶梯式课程模式,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改革基本思路,对接职业标准、市场标准、企业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并依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增开设《职业能力培训教材》《企业文化》等特色课程,将企业文化纳入德育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促进学生在能力行为上得以提升。

(2)创设仿真的职业教育实训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强调实用,还要面向学生,面向未来,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才,转岗能较快适应。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在教学中要构建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各方面的训练和熏陶。

笔者所在院校计算机专业全部在一体化教室中授课。这样的教学环境,教师能够很好地将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在教学手段上,笔者积极进行改革和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是案例分析法。结合企业项目或典型案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利用企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结合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点,详细给以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基本知识、设计步骤以及企业运作等。

二是分组讨论法。假如现在要建设一个小型的局域网,要求学生接受该任务,设计一套最科学最优的建设方案。那么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内部研讨形成建设方案,然后采用分组汇报的形式,讲解各自的设计方案,教师听取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最后教师总结和点评解决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同时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不仅培养了专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职业素养。

三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法。按照企业开发项目的流程和要求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就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在老师的引导、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吸取项目涉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师生共同努力实现项目的开发,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构建团结协作意识及讲求工作效率的风气,为适应就业铺平道路。

四是角色扮演法。假如现在要建设一个饰品电子商务网站,教学可以采用虚拟顶岗操作的方式,教师是本项目开发经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是项目组成员,上学即上班,上课转换为做项目。将岗位工作任务分解到课堂教学中,同学根据个人的特长,在各个项目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分别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与人合作、与人沟通、语言表达等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在参与了不同的工作项目后,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并生产积极的下一次再成功的动机,使技能教学在学生取得成功,教师的期待中不断向前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专业活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和途径,但若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活动,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将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笔者院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针对专业特点,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类似工作室),以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为主开展活动。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学生以班为单位分组构建公司团队,建立了计算机维护工作室、图文实践工作室、电子商务实践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工作室”,将小型项目的产品进行网络或实体销售,使同学在校学习期间不仅熟练掌握公司企业的工作模式,更拓展其自身创造力和动手协调能力。

(2)搭建科技艺术节平台,开好技能运动会。每年的11~12月是笔者院校的科技艺术节,开展活动丰富多样,有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优秀学生作品展示、校企合作、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等。借助这个平台,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技能、赛技能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