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沟通技巧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急诊儿科;护理;风险;管理
医疗行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又属于一个高风险、很复杂的行业,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护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重视,急诊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琐,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风险意识、专业素质、沟通能力、责任心,为此尽最大努力降低护理风险,以此为患儿提供及时、安全、高效、实用的护理服务[1]。在为患儿实施护理抢救的过程当中,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很可能会引发事故,给患儿和家属带来痛苦,为了避免以及最大努力降低儿科急诊的护理风险,我院急诊儿科总结护理风险的影响要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儿科急诊科就诊的患儿50例,50例患儿年龄7月-12岁,平均6.73±1.06岁,其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1例。所有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各项资料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根据本组50例患儿的病情实施常规护理,严格跟踪督查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护理情况,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踪记录,对于已经发生纠纷或者事故的事件,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要记录所有可能导致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问题。最后要对护理的督查以及所有记录进行汇总研究,以此来明确分析出急诊儿科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因素,根据护理风险因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尽可能的降低护理风险所导致的的医疗事故。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与操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采取χ2检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我院儿科急诊护理的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儿科急诊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占到了54.0%,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占到了58.0%,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占到了30.0%,风险意识不强占到了34.0%。由此可见:儿科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和风险意识不强四个方面。
3讨论
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儿科急诊存在以下风险因素:(1)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护患沟通不到位是护理风险因素中的重点,儿科急诊中大部分家长心情迫切的要求急诊服务,对于自己病情及医院就诊呈现缺乏认识,此时若无及时有效地交流、沟通,往往导致家长情绪反应,或者出现护理技术问题时容易诱发医疗纠纷。(2)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尤其是夜间急诊患儿,多为急危重症患儿,病情复杂、变化迅速、转归预见性差,只有护士具备了全面的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方可胜任。对于那些不熟悉急诊患儿的抢救程序,无法密切的配合救治,病情观察时对一些重要的具有先兆意义的症状和体征视而不见,无法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变化并报告医生,往往容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病情观察的不及时及用药不当是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内容。(4)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弱,护士缺乏对风险识别、评估的能力,意识不强。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后进行管理应对:(1)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提升沟通能力,培养护士的爱心、耐心、同情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加强沟通,并掌握沟通方法、技巧;提升护士自身的应变处置能力,做到抢救工作紧张、熟练、有效。(2)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要定期开展关于儿科急诊护理内涵、价值、作用的宣传,让医护人员真正了解到自己的服务态度对患者康复的影响,从而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增强责任心。(3)提高风险意识,增强护士对护理因素的预见及防范能力。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儿科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特性、处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讲评,定期召开护理安全教育,分析曾发生过的风险事件,借鉴严重护理差错及护理事件,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意识以及预判及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素品,孙素娟,马素月.儿科护理风险及规避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94.
对于新任护士长来说,不仅是角色转变,同时还伴有环境、人际关系和专科技能的改变,她们经常会面临一些困惑挫折和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势必影响新任护士长的成长及护理管理质量。护士长作为一名医院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能否正确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今后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通过自身体会及与几位新任护士长及跨科护士长的交流,列举、指出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遇到的压力及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案,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新任护士长压力产生的原因及问题
1.1 资历、年龄相近,使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缺乏号召力
护士长来源于基层护士岗位,通过竞聘上岗后,由过去的单纯护士转变为现在的护理管理者,护士长会成为科室同事的关注焦点,会以审慎的目光注视护士长的一言一行。护士长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极易招人议论。同时新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一定的阻力。由于护理组同事间资历,年龄相近或者部分同事Y历、年龄高于自己,难免使部分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不服及逆反心理,从而增加对新任护士长的刁难,与老护士长的工作进行比较,审查和评价,增加新任护士长初期的护理管理难度及压力。
1.2 跨专业,跨科室的新任护士长,业务技术水平与护士相当,在护理管理中缺乏说服力
医院根据科室工作需要进行人力资源配备,导致个别新任护士长跨专业跨科室工作。由于环境、信息、职责等都发生了变化,业务技术水平与护士相当,自身专业技术方面又与新调配科室存在一定差距。且对专科知识的缺乏,对专科疾病的观察重点,病情变化,护理要点没有完全掌握,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无法开展新的技术项目,会对工作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以致在处理技术问题时并非得心应手,进而管理中缺乏说服力,难以服众,从而影响自身护理管理者的形象。
1.3 管理经验不足,使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缺乏感召力,
新任护士长就任初期难以做到敢于管理、善于管理、高效管。特别是新任护士长角色转换过程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从护士到护士长的角色转换[1],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管理问题在等待着你,考验着你。绝对的公平和平均往往稍有偏差。这样也就导致个别护士的不满和新添新任护士长的烦恼。
1.4 正确处理各部门之间人际关系,是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护士长承担着多种角色期待,每天需要用大量时间与各种人员进行沟通,需正确处理好与护士、医生、上级、患者及家属、有关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新任护士长与护士间,由于过去统一战线发展为现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护士心理中产生距离,护士长则力求更新和融洽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各种不同的心态导致新任护士长心里不安,甚至与护士失去原有的默契关系而变得紧张对立。新任护士长工作角色转变后,遇到疑难问题要随时请示科室领导及护理部领导,以取得科室领导及护理部领导的支持帮助。同时工作中也要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和指责,不可唯命是从,也不可固执己见。
1.5 新任护士长初期心理压力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及护理职能的拓宽,要求护士长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等,护士长不仅要完成自身领导、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等工作,还要承担来自护士方面的牢骚,承担由于护士人力、知识、经验等不足所带来的风险,承担护士地位未得到认同所产生的失落感[2],导致新任护士长初期心理压力增大,身心疲惫。
2.应对压力方法
2.1 参加医院组织的新任护士长岗位培训[3],请医院有经验的老护士长、护理主管院长进行授课,拓展新任护士长的知识面,上岗后继续参加护士长系统的管理学习和教育,新任护士长还应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护理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书籍,了解现代护理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管理技巧,培养自己的管理艺术,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技巧。
2.2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培养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2]
护士长工作除了上级领导给予的职务权力外,还要树立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利用人格魅力对护士产生积极影响,新任护士长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为护士树立榜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公平、正直、诚实、守信、工作作风严谨,顾全大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在护士中树立较高的威信。
2.3对新的科室充分了解,注重人际关系的沟通,正确分析处理与同事间的冲突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指挥系统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与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的直接指导任务[3],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士长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沟通知识,注重语言沟通技巧,才能够正确分析处理与同事间的冲突,与同事建立有益、愉快的合作关系。
2.4 找到自己最主要的压力源,及时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头人,时时刻刻要为护理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要学会倾诉,不要把压力隐藏在心里,更不要把压力转加给护士。
2.5 多方共同努力,减轻新任护士长心理压力
拒绝急于求成、一时的热情。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加强锻炼,增强自信心。
3.小结
新任护士长在由一名护士向护理管理者角色转变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所承受的多方面压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通过自身坚持不懈努力,任何挫折和困难都是暂时的。新任护士长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问题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处理,均能一一加以解决,不仅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和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现已能够很好的做好本职工作,胜任护士长岗位。
参考文献
[1]郎玉玲 PDCA循环在新任护士长角色转换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6A):1473-1474
[2]隋树杰 护士长心理压力调查[J]. 护理研究,2005.19(8B):1524-1525
关键词 初中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14-01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刚进入到青春期,其心理容易叛逆,而这也使得其容易和教师、其他学生或者家长之间产生矛盾,久而久之,不仅容易使其心理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使其学习效果下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与质量降低。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工作不管是对学校和学生,而是对家庭或者社会,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及时且正确地发现自身所有的优缺点,推动其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也成为了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沟通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由于不同学生,其自身个性特征与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在沟通过程中不可采取统一对待的方式,基于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还可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发展。
第二,全面性。在沟通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以及沟通,同时还应结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和学生沟通,教育学生,以此达到教育全面性的目的。
二、沟通技巧
第一,换位思考。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以此使沟通更为容易。比如当学生和父母吵架,使得其正常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时,班主任可让学生处在父母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这件事,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明白父母苦心,并且在此基础上,缩短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继而使学生更好地听取教师的意见。
第二,环境渲染。环境渲染法通常适用于教育全班学生,即当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时,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氛围,通过环境来感染学生,继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安全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营造一个发生火灾或地震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安全的意义,经过沟通后产生一种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第三,个人魅力。即班主任借助于自身的魅力以及能力,充分发挥榜样和带头的作用,从而使沟通更为高效。比如当班主任和学生在讨论价值观或者人格等方面的问题时,班主任必须要注意自身说话的表情以及方式,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班主任真挚的情感,借助于自身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继而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式之前,首先班主任自己必须要具有良好生活习性、较高素质以及素养等,这样在沟通的过程中,所说的话才更加有说服力和威慑力,才可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继而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第四,善于倾听和表扬。当学生在诉说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耐心倾听,借助于倾听,及时予以学生相应的心理辅导以及指导,有效缓解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以及情绪,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此外,由于初中学生,其自身的自尊心以及好胜心较强,若在沟通过程中,一味地进行批评,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导致学生自信心降低,继而影响并阻碍其健康成长。对此,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还应予以相应的表扬,并根据其所存不足或者缺陷等给予相应的建议,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对建议的接受,同时还可使其及时改正自身所存不足或者缺点。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阶段,班主任除了要加强知识的沟通,同时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心理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注重其自身的良好形象的构建,主动表扬学生,基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抓住工作的重点,采取合理且科学的沟通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以此达到沟通的目的,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66-02
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知识的逐渐掌握和日渐增强的法律意识,使患者不但对院方的医疗条件和医疗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对于诊治后的医疗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准,减少护理过程中的护患纠纷,风险管理[1]已经成为高效而可行的最佳实施方法。下面将对2012年12月-2013年10月进行风险管理的患者与以往收治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比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实行风险管理的患者中,其中女患88例,男患112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4.62±10.43)岁;疾病类型:糖尿病34例,脑血管疾病63例,呼吸系统疾病25例,心血管疾病72例,其他6例。对照组中200例患者中,女患76例,男患12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4.42±10.32)岁;疾病类型:糖尿病38例,脑血管疾病57例,呼吸系统疾病21例,心血管疾病78例,其他6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内患者性别、年龄、与自身疾病类型统计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通过调查将采用风险治疗的小组,与日常内科[2]普通护理小组的治疗满意程度进行比对,并且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护理办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成立风险管理护理队伍
由护士长担任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下设服药护理[3]小组、文书质控小组、消毒隔离小组、输液护理小组,首先对各小组风险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护士长针对风险管理标准和制度,每周对护理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指出以往不足,讨论应对策略,并提出新的护理目标,以此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1.2.2 风险管理实施
1.2.2.1 识别护理风险
结合护理风险总结结果,结合患者护理反馈,对风险予以识别,主要是由于患者病情重、急、危以及医院护理人员手法技术良莠不齐、监护治疗管理的仪器存在漏洞、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所造成。
1.2.2.2 护理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护理小组对已经识别到的护理风险做出评估,结合患者护理效果反馈,将潜在及现存的风险进行系统排序和划分,做出相应且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1.2.2.3 护理风险管理控制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产生率,树立完备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在护理过程中,从院方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同时,做到规范实行护理方法,保证医护设备、仪器正常运作。另外,提升医院护理人员的风险护理意识也尤为重要。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院内学习,以法律知识指导、基本业务训练为主,护理沟通技巧、护理理念、安全意识教育为辅。在此基础上,对以往风险管理护理中总结的经验进教训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考核制度也是一项高效而可行的实施办法,为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制度,在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制度的执行更加高效。结合医护的技术与患者对风险管理实施的建议与要求,对风险管理条例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加强。
2 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较之前相比,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护理理念、安全意识都有所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日常内科护理当中,不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了下来。建立完备风险预防体系,对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进推广。
3 讨论
风险管理指的是院方将可能存在于医护人员、探视者、患者之间的潜在风险,进行划分、识别、分析和衡量,通过风险管理进行高效处置,从而将风险规避,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高效管理办法。
1980年,“风险管理”由欧美管理者引入到了医院管理当中,从而风险管理在医院诊疗效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改善作用。由于临床护理具备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因此护理风险在护理当中极易发生,从而引发医患及护患矛盾。在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办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患、护患矛盾发挥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尚冰阳.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求医问药[J],2012,l(7):745.
[2]Aufseeser Weiss MR,Ondeek DA.Medication use risk management:hospitalmeet home care.J Nurs Care Quid[J],2001,15(2):50-57.
[3]李晓燕,翟丽,刘一,等.风险管理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J],2012,16(4):455-457.
【关键词】优质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4-01
优质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护理安全为宗旨,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规范临床行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与管理体制[1]。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落实护理工作责任的必然要求。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四年多来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出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具有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及程序性原则。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患者接受教育、进行实施的可行性;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做到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及患者家属,避免其身心受到伤害;应随着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而动态变化。根据患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应按照程序有序进行。
2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2.1 组织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洞察力及组织能力。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详细、准确地落实内容,组织好各个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确保健康教育优质、有序进行。
2.2 主导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执行人,在健康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2.3 监督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监督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
2.4 桥梁作用 护士要担任协调者,与医生等其他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和协调,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架起一座传授知识和矫正不良健康行为的桥梁。
3 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
健康教育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来进行,这五个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对健康教育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时,若发现问题,应该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1 评估及诊断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评估内容为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理解能力、体力及运动能力、有无了解健康信息的愿望,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疾病的态度与相关行为表现。评估方法:收集患者信息、观察患者生活方式、阅读患者病历等;根据评估所得资料,做出健康教育诊断,列出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3.2 计划 健康教育计划的核心是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认知目标,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二是情感目标,健康相关态度的形成或转变。三是技能目标,掌握和运用某操作技术的能力。
3.3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健康教育的原则,护士必须具备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等。良好的沟通技巧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帮助患者认识与自身相关的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3.4 评价 一是由专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在调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问卷中问题及填表要求[2],评价健康教育信息、措施是否能满足患者需要。二是各科室制定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表,考核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4 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4.1 护士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慨括起来主要有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两种。知识传授包括语言交流、文字教育法、形象教育法、电话教育法、综合性教育法;行为训练包括自我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康复能力训练。自我能力训练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洗脸、穿衣等。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包含了患者住院期间有利于疾病康复的一系列行为的训练,如腹式呼吸,引流等。康复能力训练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如骨关节功能恢复。
4.2 健康教育职责划分 我们将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职责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医院层面、科室层面、个人层面。医院设立咨询中心,提供咨询电话,专家门诊咨询,提供各个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科普读物、卫生宣传画、小册子、报刊,电子显示屏,定期组织同病种的病友会等。科室则通过每月的工休座谈会,科室宣传栏,主管医生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个人层面是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针对患者需求和病情发展,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提供完整、动态的健康咨询指导。
5 讨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健康教育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情况。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明确职责,把握健康教育实施原则,掌握健康教育程序及正确的实施方法,设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质量评价标准表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有效措施,能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22-128.
[2] 陈舜玉,章快芳,张璇君. 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 14(4):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