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图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职技术教学作为一个培养职业人才为目的的教学体系,中职学校在招生上实行了多元化的原则,所以学生的整体差异比较大。机械制图教学不仅理论抽象,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这就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1.机械制图中的常用教学方式
1.1 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就是在制图的过程中运用实体模型、实物、图像等直观可见的东西进行教学,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的表达,具休直观的解释,使学生可以看得见,碰得到,容易学习,记得牢固。如:在组合形体分析的课程教学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棱柱等图形,用实体的图形来讲课,让学生熟悉这些空间形体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实体的转换,帮助学生从复杂的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以后的识图和图形组合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直观教学的实践得出,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投影仪的规律,认识到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使图像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解图的能力,让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般条件稍好一点的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它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手段,它利用计算机和投影机等先进设备将教学所需要的图像、数字、声音等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学起来更直观,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手段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形象,表达方法更为生动,效果更加明显。它能使一些复杂抽象的东西,用生动的图画显示出来,把复杂难懂的问题并按一定比例绘制成简单且容易掌握的图像,这样就使那些较为难理解的繁复的教学问题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而且容易理解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教学也省力,减少了教学中空乏的讲解。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
1.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的积极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是老师以提问为主,以讲授为辅,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只讲关键的东西,剩下的由学生发挥,这样更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听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积极思考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学习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提问请教师来解答或者是请其他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如此互动式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与学当中。
2.《机械制图》的教学原则
2.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所指的就是知识的概念要清晰,语言论述要准确,论据要真实,要准确。例如在讲几何作图时,不要把“近似正方形”讲成“正方形”。“思想性”是指要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绪论的时候,除了要讲专业课程要讲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的形式,社会发展情况,行业机遇等,都要进行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这些规律安排课时,使教者容易,听者受益,便于学生掌握。各项学习技巧和基本技能,德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很好的融合,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2.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理论的东西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理论中走出来,又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之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个过程很重要,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会学不会用,是纸上谈兵,试想一个再优秀的理论强者,哪怕是一高材生,如不进行实际操作,那么,在实践中有可能还不如一熟练技工。所以说,我们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运用。《机械制图》这门很强的基础技术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然后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如作图,生产服务等等。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落实这一原则,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生产服务,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加强。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激趣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纽带,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实践。因此,如何上好《机械制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1.课程介绍,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对于新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课程。课程形式、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都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文化课程。为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学习《机械制图》,从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1介绍中国制图的发展历史。如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等著作,说明智慧的先人早就结合实际归纳了大量图样,为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是古人对制图认识的最好阐释和完美体现。
1.2介绍国外制图的画法标准。1799年,法国学者蒙日发表《画法几何》著作,自此图样中的图形开始严格按照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绘制,统一了绘图方法和标准,为社会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3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作用。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其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今后在生产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理论的热情。
1.4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机加工车间。通过设身处地的学习和交流,学生对竞赛和生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知道机械加工是离不开图纸的,并参观一些竞赛及产品零件,从直观上提高对学好《机械制图》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想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空间想象力较强的课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差的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局限于教案、黑板、粉笔,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直观教学。
2.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运用语言描绘、实物操作、模型展览等手段,帮助学生看清零部件的外形或简单的内部结构,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2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图形与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其图形和实物均可真实反映,学生感受到精彩的画面和实物的具体形状,能增加感性认识。如采用AUTOCAD软件,通过投影仪把点线面位置确定、组合体应用、剖视图绘制、尺寸标注等在教室中的大屏上进行现场“直播”;还可以把投影变化、相贯线、截交线等投影问题制成三维动画,在屏幕上演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投影的变化过程、三视图的形成过程,降低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3每画一个图,就要给学生一次观摩的机会。画的次数越多,学生观摩的次数也越多,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制图的理论知识,掌握识图、绘图的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总结识图、绘图的规律,提高识图能力。
3.启发教学,开拓学生思维
《机械制图》是一门思维开发性较强的课程。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3.1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细加工,做到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并要根据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
3.2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置“悬念”,激趣。例如,在讲解零件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首先,可根据给定的实体轴测图设置问题,如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析方法、三视图的遵循法则。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思维灵敏的学生,应及时肯定;对于“标新立异”的发问与回答,不论正确与否均应予以鼓励,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3采取小组讨论、比赛的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补画不同的视图,让学生相互判别正确性、说明原因。可见,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不能随意,而应紧紧围绕讲授内容的要点、难点,针对学生易产生片面认识、模糊认识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轨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精讲多练,提高绘图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能力
0引言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看见机械零件时能够联想到它的平面图形,再联想到它的立体结构,对职高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职高学生生源较差,理解能力较薄弱,近几年来,学校一直尝试改革教学方法,希望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课堂互动,它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学生学的行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是相当多的。下面就简单谈谈笔者常用的几种课堂教学方法。
1改革教学
1.1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见内部结构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课堂讲授和课件播放的有序结合,把教材的静态知识变成课件的动态画面,把书本上分散枯燥的概念变成立体生动的实例,大大方便了学生的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还可以借助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清零件细节部分,以及各个角度的零件形状。甚至我们还可以将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图,自己观察哪里有线条,哪里没有,甚至可以探索到零件内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此外,教师应该经常给自己“充电”。“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把握制图课上的生动形象,除了要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还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如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金属热处理等等,这些知识在制图的零件结构,加工方法等方面都需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举出生产中的典型实例,让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操作人才。
1.2引导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学习中,学生由“疑”到“悟”,无限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螺旋式地上升一个层次。教师的主导,就是要引导学生由不会发问到会发问,由提出一般性问题到提出经过自己思考的有质量的问题,并由此逐步培养出一种探究的氛围和学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做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形成学习氛围,逐步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
1.3实体模型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拿实物模型画图和根据投影三视图做模型实物,它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这种方法主要有两个环节;(1) 先发给学生实物模型让学生照实物画平面三视图,然后收起实物模型,让学生根据所画图想模型;(2)给学生指定投影图形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胶泥、萝卜等辅助材料做出实体模型,之后相互交换实物分别再画出投影图形。通过大量的由图到物和由物到图转换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读图、绘图能力。
1.4开展制图趣味题和一题多解题,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制图趣味题和一题多解题让学生进行实践,鼓励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充分展开想象和思考,努力把自己的构想表达出来。例如组合体视图内容,由于组合体视图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环节,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模型、实际零件等进行演示,同时选用一些能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例子。选用这类题目时,可邀请多位学生于黑板上作答,要求给出不同答案。通过解题过程,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思维体系,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同时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1.5合理调节课堂教学和学生练习的比例关系,做到精讲多练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说,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对于一些理论的讲解不可重复繁琐,免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所有学生推广,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例如重要的理论做一个重点的讲解以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配套的课堂练习,可以让一些掌握好的学生到黑板上来作练习,然后再根据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找出自己的思维与老师思维的差距,及时调整听课方式。
2总结
总之,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于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优化出来的,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
1项目教学的要素与特点
1.1 项目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的内容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非预测性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总是包含着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内容呈现在复杂背景之中,就要求学生在不同观点之间发现学科间的联系,努力去克服任务本身包含的模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完成项目带来的困难。项目教学的内容通常是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项目总是体现着现实世界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项目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内容应给学生以深入探究和钻研的空间;项目教学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战性,才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投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现象关注上。
1.2 项目教学活动
项目教学的活动主要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如计算机)和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探究行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面对挑战,学生首先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获得资源支持,如现成的资料、可以利用的技术和教师的支持等,再从专家资源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观点,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这些观点的反馈信息,最后自主建立起不同观点间的联系。因此,项目教学的活动具有挑战性特点,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序化的习题,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他们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和尝试,才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技能和新的情感体验。在项目教学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建构并生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选择,将新获得的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丰富度和意义的连通性,并根据自己体验,对信息进行深刻地加工和批判性的评价,实现知识的建构。
1.3 项目教学情境
项目教学的情境是指支持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情感氛围。项目教学是在与项目活动相配套情境中,而不仅仅是单调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的(比如有些项目是在社会或社区中进行的),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参与探究性的团体活动或进行学科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在这种情境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相互依赖和合作。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人际冲突,还有助于化解人际之间的冲突,同时也为学生与他人分享成就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构建了一种没有竞争的,高度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2机械制图课程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
2.1 项目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决策和规划。为保障教学目的的达成,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项目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学设计,而由于项目教学更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更注重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互动和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使得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具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具体到机械制图课程“零件图”这一章的内容,就是将零件图测绘分为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三个项目的测绘,在测绘过程中,将零件的结构分析及表达方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围绕项目为中心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通过项目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再如,可以通过拆装减速器、零件测绘、CAD零件测绘和三维建模、减速器装配图绘制四个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组织协调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标准、遵守标准的行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兴趣的基点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而是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以往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所要开展的项目活动的主题产生的认同感。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活动应为学生获得和提高行为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推进行动与思想的结合,促进计划到行动的转化,使学生学会根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学会为达成目标而开发和利用各种活动资源,学会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等等。
2.2 项目教学情境的设计
项目教学的教学情境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营造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疑问,也可以是一个包含了多方面因素的任务。项目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经验范围,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可以感知的,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将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经验与自己在生活环境中所积累的经验联结到一起,而且这种联结是以自然的、而非人工的方式形成的,这种联结即不是进行科学的系统分类,也不是按学科方式进行归类,而是将新旧知识融入学生的经验体系之中,使学生的经验获得不断增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机械实训室,让学生现场进行制图训练,并加以指导,定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在项目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所积累的经验可以被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对学科知识系统进行补充和拓展,并且因为项目教学具有超越学科界限的特性,可以使学生所获得的认识整合进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之中。学校和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情况以及课程标准的不同,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获得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三维CAD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一、前言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围绕提高产品设计制造的创新能力,三维CAD/CAE/CAM等现代设计制造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管理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创新能力,带动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制造技术的创新和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机械制图的现状
受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制约,传统机械设计、制造都是依据二维投影视图开展。然而设计构思开始于三维构形,制造的结果又是设计构思的三维实体再现。在设计的“开始”和制造的“结果”之间,却依靠二维投影视图特定的工程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指导 “三维”实体的制造,二维图的表达信息极不完整,而且绘图、读图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进行,这实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翻译”。在这样的信息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表达内容抽象不具体、非专业技术人员看不懂,传递信息不准确,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多义性、欠缺性等差错。
三维CAD技术符合人的设计思维习惯,整个设计过程完全可以在三维模型上讨论,能够让我们在平面显示器上构造出三维立体的设计模型,直观形象。而且三维CAD技术可以保留设计过程的中间结果,便于开展优化设计,进行应力/应变分析、质量属性分析、空间运动分析、装配干涉分析、NC编程及可加工性分析、二维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外观造型效果评价等工作。因而三维CAD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三、三维CAD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三维CAD技术,以“设计为指导、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不再以二维平面绘图为核心,增加特征技术、尺寸约束、参数化、变量化等三维建模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利于学生尽快掌握三维CAD技术。
如何将CAD技术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传统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具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奠定基础,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之中,对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内容与三维CAD技术之间在名词术语、理论方法、空间思维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等问题进行联接和整合。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探讨与实践:
(一)实体的二维投影平面与三维CAD坐标面的不一致
实体的二维投影视图,是根据投影规则形成的实体轮廓的平面视图。一个实体根据不同的投影方向有不同的二维视图,这些视图与实体模型的建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三维CAD技术中,将前、俯、右视面的三个投影面与X-Y-Z坐标面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该技术强调的是以这三个坐标面之一为基准面,按照实体在该面上的投影视图作为特征操作的基准轮廓,开展造型设计。因此应以坐标面引出投影面,使学生正确选择能够反映出实体特征的投影面,掌握特征建模的技术,加深对投影面的理解。
(二)传统尺寸的定义与三维尺寸约束的不一致
机械制图中的二维图形是通过确定基准、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来定义图形的,可是在三维建模的二维草图中,利用尺寸约束的概念进行尺寸标注,尺寸约束具有驱动几何图形改变的功能。
将形状和尺寸结合起来,通过变量化技术,改变尺寸约束实现对几何模型的形状控制,这是三维CAD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平面绘图工具所不具有的。但是在导出二维工程图的时候,必须按照制图规则,依据加工工艺的要求,准确定义基准尺寸、定形和定位尺寸,避免与尺寸标注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绘制的尺寸违背加工工艺的要求。
(三)形体分析与特征草图的不一致
机械制图的形体分析,是将复杂实体模型视为基本立体的叠加和挖切,而在三维建模的形体构成分析中,复杂实体模型基于特征操作完成的,比如通过拉伸、旋转、扫描、放样等特征操作,再经过布尔运算完成模型的建立。特征草图必须以完整的尺寸参数为出发点(全约束),不能漏标尺寸(欠约束),不能多标尺寸(过约束)。
四、总结
三维CAD 技术主要包括二维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绘图不仅仅只是利用绘图软件临摹、绘制出二维工程图纸的“甩图版”的工具,还要让学生通过三维软件的学习与应用,掌握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