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98-02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党的十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用24个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是我国高校必须坚决落实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构建核心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深,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受到了国际意识形态的摩擦与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国内外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快,容易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蛊惑,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宣传,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二)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彰显,各种经济与政治问题也逐渐通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凸显出来,不仅表现在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上,而且也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的国内外文化认同和价值冲突等问题上。所以,在我国的社会转型阶段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建设,提升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导向作用,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大学生作为中国的未来,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其价值取向不仅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也将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因为,我们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中来,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由于现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冲突,东西文化对抗并逐渐交融,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多样,使得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任缺失、价值观弱化、功利思想形成。不少大学生忽视理想与信仰,过分关注现实利益,实用主义很强,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大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行为中很难践行,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的差异导致了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出现了困境,这就更需要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我国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相契合,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及管理建设的结合
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思想还未成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将学校教育、学生自身锻炼与社会力量共同结合起来,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校风与班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与影响力,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使身处校园文化之中的大学生在行为规范、思想品德与生活方式上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与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关心并帮助学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与深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大学生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
(四)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现代科技教育的结合
现代科技技术水平飞速发展,高校的教学手段也随之不断变革。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网络已经无处不在,高校成为了互联网的重要结点,网络生活更是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中的价值观多样,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与实际生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健全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防止学生消极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社会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得到加强。
(五)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学校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最近的榜样,作为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负有重要的职责。教师不仅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身为榜样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六)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加强自我教育,通过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自我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起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军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经济管理者,2011年,第4期.
[2]涂成林.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N].羊城晚报,2006年11月5日.
[3]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年,第24期.
就业求职过程中缺失诚信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首先表现在简历制作中的弄虚作假。如有的学生将自己没有而社会上流行的资格考试证书统统写入自己简历,虚构教育背景,虚构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绩;其次是违约。第三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规定和协议置之不顾,在实习时对工作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了损失,极大的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人民的生活以及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浮躁与失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当浮躁与失信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由此所付出的代价时,更促使市场主体做出逆向选择,完全背离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
(二)高校教育制度的制约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不能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三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难以起到好的效果。四是道德教育主体的素质滞后,有的人员甚至将这项工作视作一种差事,应付了事,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家庭因素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缺少必要的磨难挫折,因此难以培养坚毅的性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更注重学习能力培养而忽略优良品格的塑造等都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急功近利,对于长远发展所必须的诚信品质的养成未能正确认识,这也是造成某些大学生诚信程度低下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诚信机制的缺失当前,国家的诚信机制尚未建立,对于个人乃至集体的诚信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对于不讲诚信及信用,国家、社会和学校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律制裁、纪律处分和道德谴责……各种原因致使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
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通过多措并举的有效措施来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把大学校园真正塑造为一块诚信的净土,帮助每一位大学生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创建高校诚信教育的制度环境
第一,高校要把诚信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第二,严肃纪律,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观念。第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
(二)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着力加强教师诚信道德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就属诚信范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教师必须做好表率,达到言教与身教的完美统一。其次,发挥学生骨干的表率作用,带动诚信之风。建立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质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身。从道德主体来讲,学生骨干的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的表率作用关系到高校诚信教育的成效。学生骨干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对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第三,积极开展诚信校园文化活动。诚信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高校应把诚信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营造校园的诚信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诚信示范作用,创新诚信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诚信教育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三)丰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内容
诚信教育的重点在环境氛围,关键是实践,青年大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诚实守信,才会深切地体会诚信的含义。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反复过程中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大学这个小社会走进社会大家庭,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上诚信的一些正反面现象、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同时,适时组织专家学者带领大学生对社会某一热点的诚信问题进行讨论、辨析,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深入理解。此外,还应该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辩论,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进行诚信教育,使诚信教育活动无处不在。高校在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办“无人售报亭”活动等。
(四)拓宽诚信教育空间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条基本特征,既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马加爵现象”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迸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内涵
(一)全面教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这些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二)发展教育观。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布洛克尔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是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三)大众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身教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引。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主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准确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凡是自己不能获得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事,就不愿意干,凡事都先主张权利,却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有危害的事往往也去做,而不是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今天了解日本的价值文化,认为要学日本,明天认识了美国的价值文化,又认定要学习美国,社会上流行韩国思潮就一窝蜂地认定韩国的价值观念是最好的。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观需要引导和培育。
二、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对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不允许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引导宣传他们做的,反而不信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2.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良好的校风、学风,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基础且有力牵引,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和道德相互联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而和道德相背离的价值观,为人类所不容许,要受到人类社会的谴责和限制。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优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便利倾销其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西方价值观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西方价值观念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甚至是糟粕的东西,这些误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长。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各项事业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前进。
三、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堂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露痕迹,不生搬硬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可信、可接受,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职中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心信念,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任何价值观念最终都将表现为人的活动行为,将价值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从小事着手,树立明确的价值标准,长此以往,养成良好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实现知行统一。
4.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社会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局面下,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要求家长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展现积极向上的言行给学生,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与社区、政府配合,积极参加社区、政府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创先争优,树立榜样,激励青年学生健康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创设人人争先的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树为典型,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精神解读,2012(11).
关键词: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意义 对策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教育公平应该包含教育机会的公平,体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三方面。
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公正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公平,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从长远来看,它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今天,“教育公平能够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日益显著。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往往把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培养自己或下一代的教育上,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平和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技术功利主义学派也认为,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变迁和个人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能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手段的熟练劳动力;教育的公平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而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再分配的重要杠杆,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与补偿政策,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的巨大潜力,可以有效地改变落后地区和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
(三)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教育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公平,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培养更多数量、更好质量的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以家庭出身论阶级成分的教育公平已经从根本上消失了,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的加速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差距的扩大,教育公平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并且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败笔和障碍。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受先天的素质、性别、家庭环境、经济水平、教育规模与水平、生活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一个人开始其受教育生涯的机会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不均等的现象。”总的说来,教育机会可分为非社会提供的机会和社会提供的机会,其中非社会提供的机会,主要是指家庭提供的机会,这种代际转让机会是我们无法自主选择的。然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教育规模与水平、生活环境等条件也阻碍了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特别是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经费的投入、教育内容和受关注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使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近年来,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由于政府在对各个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一些所谓的重点学校,这拉大了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随后虽然教育部明令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但是,取而代之的“示范学校”却仍然笼罩着各种光环。这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丧失了获得成功的潜在机遇,伤害了纯洁的孩子们对社会公平的信心,在尚未形成健全人生观的孩子心中播下了金钱万能的种子。
此外,由于我国近来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过大,使发展昂贵的高等教育挤占了基础教育的资源,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多数人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的权利。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别和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现阶段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教育结果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思索
教育公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教育公平应该是最现实且可行的选择。
(一)加大国家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将投资的责任过分集中在县,这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县级政府的实际财政能力,无法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现。对此,国家应对教育经费做出统筹安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教育拨款体系: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制教育,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二)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改革人才流动机制,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的配置都坚持着“城市取向”的俗定思想,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为此,我们的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树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同时改革目前的人才流动机制,提供经济上的优惠待遇,吸引城市中的优秀教师向农村及落后地区流动;建立有效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满足人们平等的教育需求和地区教育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将有力地改变长期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局面,对于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改革不利于当前教育发展的制度
目前,各地都存在的重点学校制度是颇具争议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之一,从教育公平的标准来看,现行的重点学校政策违背了受教育的质量公平原则。当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搞特色学校,并不会影响教育公平,但是“重点学校享受了特殊的不公平的教育政策,如选择生源、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的优先权等,使自己变成了教育中的‘特殊利益集团’,导致了学校、教师和学生间的不公平,践踏了教育公平”。
(四)改革现有的高考招生制度
现行的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公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实行国家统一命题,真正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的同时适当地给予西部地区一定的招生名额和政策倾斜的办法,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高考录取和继续教育机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