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9
短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1.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
)
清响(
)
回忆(
)
思潮(
)
【答案】
1.A
2.A
3.漫灭(磨灭)
清响(响声)
回忆(记忆)
思潮(思绪)
第二课时
一、形近字组词
漫(
)
藤(
)
萝(
)
膝(
)
慢(
)
腾(
)
箩(
)
漆(
)
二、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填空。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
(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
(诗句)”。
【答案】
一、漫(漫步)
藤(藤萝)
萝(萝卜)
膝(膝盖)
慢(慢慢)
腾(腾飞)
箩(箩筐)
漆(漆黑)
二、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
困难
挫折
痛苦
3.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三、谢婉莹
现代
一片冰心在玉壶。
10
绿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pínɡ
jiāo
chā
zhǐ
huī
jiào
liàn
(
)
(
)(
)
(
)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_____(
) _____(
)
军 _____(
) _____(
)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
)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
)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答案】
一、墨
水
瓶
交
叉
指挥
教
练
二、蓝
浅蓝
深蓝
瓦蓝
湛蓝
三、安 按(按时)
案(方案)
军 挥(指挥) 辉(光辉)
四、1.③
2.②
第二课时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
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
)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
)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答案】
一、红得发紫
白得透亮
紫得发黑
二、1.②
2.① 3.② 4.①
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11
白桦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huà
máo
rónɡ
rónɡ
xiāo
sǎ
huā
suì
ménɡ
lónɡ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树枝
(
)的枝头
(
)的花边
(
)的流苏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
)的寂静中,(
)着这棵白桦。
2.在(
)的金晖里,闪着(
)的雪花。
【答案】
一、白
桦
毛茸
茸
潇
洒
花穗
朦
胧
二、(白雪皑皑)(毛茸茸)(雪绣)(洁白)
三、1.朦胧
玉立
2.灿灿
晶亮
第二课时
一、辨字组词。
桦(
)
涂(
)
绣(
)
辉(
)
哗(
)
蜍(
)
锈(
)
晖(
)
二、补充词语。
(
)的寂静
(
)的雪花
(
)朝霞
(
)的光华
(
)的金晖
三、缩写下面的句子。
1.姗姗来迟的朝霞在白桦四周徜徉着。
2.
一层银色的光华抹在白雪皑皑的枝头上。
【答案】
一、(白桦)
(糊涂)
(绣花
)
(光辉
)
(哗哗)
(蟾蜍)
(生锈
)
(余晖
)
二、(朦胧)(晶亮)
(姗姗来迟)
(银色)(灿灿)
三、1.朝霞徜徉着。
2.光华抹在枝头上。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选择下列生字的正确读音。
炫(xuàn
xuàn)
怯(qiè
què)
曝(pù
bào)
涉(sè
shè)
二、巧填词语。
踏着(
)
涉过(
)
抖去(
)
曝着(
)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树叶,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的小诗,诗中描绘了
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
【答案】
一、炫(xuàn)
怯(qiè)
曝(pù)
涉(shè)
二、新泥
溪流
水珠
阳光
三、1.拟人
2.比喻
3..设问
《古诗三首》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两首诗和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展现了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清平乐·村居》通过描写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刻画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这三首诗词从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角度描写了农村生活,展现了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乡村风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对于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乡村景色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和导语代入诗的意境、画面和体悟诗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性学习,再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诗词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在读中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三首诗词可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诗和词的形式上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读诗词时眼前浮出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读感悟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看注释和插图,朗读背诵,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三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的生活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梳理生字词,感知诗词大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1.认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的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一、释题导入,初读感知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大胆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4.指名读诗,理解词语。
5.指名说出每句诗的大意。
第一句: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第二句:麦子的花一片雪白,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三句:白天变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门前没有人走动。
第四句: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了你启发?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出了幽静的景象。第四句写“蜻蜓蛱蝶飞”显得门前静悄悄的,以动衬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点面结合,动静相衬)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三、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欣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认读《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理解句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3.联想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初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3.认读“宿、店”。(注意指导学生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解题。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户外广告牌上见过“宿”,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指住宿的客店,相当于现在的旅馆、酒店。)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
那一天,杨万里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了解景物。自由朗读,杨万里在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先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黄蝶”;从图中还能想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黄蝶
(
)的树头
(
)的菜花
2.读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深”的意思;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诗中的意思就是跑。)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树上叶子还没成荫。儿童追赶黄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无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黄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图文对照背古诗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字外却包含着丰富画面。仔细体会,你能想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桌听听。(交流)
2.同桌互背古诗。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宿、徐、篱、疏”。
2.制作“诗画卡”(一首诗,一幅画,制作成可随身携带的“诗画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
一径
树头 菜花——静
儿童
黄蝶
——动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背诵课文。
3.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一边看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你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句子?
2.生交流:
(1)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①古诗词的语言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锄豆”指的是给豆松土或除草。
②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么样?该怎么夸他们?
③练习朗读。
(2)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①亡赖。
从“亡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②“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
④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子该怎么读出来呢?
(3)感悟景美。
师点拨:
①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想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③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④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4)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①“翁媪”分别对应图中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什么?(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②理解“相媚好“。
③理解“醉里吴音”。师相机讲解“吴音”,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悟结合
1.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边读这首词边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词情
1.浏览资料幻灯片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宋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却遭受奸臣排挤,被贬到偏远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到这里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乡村之景,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直到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来读一读。
清平乐·村居
景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3分)
1.
(6分)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富饶________(ráo
rǎo)
海参________(cān
shēn)
涨________水(zhǎng
zhàng)
宿舍________(shě
shè)
胳臂________(bò
bei)
海滨________(bīn
bīng)
2.
(9分)查字典,完成练习。
苏宁爱看课外书。遇到“鸢”字不认识,她就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遇到认识的字“闻”,她想了解字义,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出名,有名望。请给下面划线的“闻”选择正确的解释。
听而不闻________
默默无闻________
闻见香味________
3.
(12分)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________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横溢
重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泪________眶
________
________其来
________
________长辞
4.
(3分)写出近义词
永久—________
粗壮—________
繁衍—________
5.
(4分)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激动的泪水夺框而出。________
②在这一刻,我真正领语到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________
③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增了他的眼睛角膜。________
④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毫!________
6.
(4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捐赠________
眼眶________
屡次________
遵从________
7.
(5分)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手打着拍子。
②缩写句子。
从琴弦上飘出来的声音完全破坏了老人平静的心情。
③给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您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8.
(5分)口语交际。
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想必心里会很难过。此时,如果有人安慰一下,心情肯定会好一些。小丽的家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她马上就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了。可她不想搬走,不想离开好朋友。作为小丽的好朋友,你要如何安慰她呢?
9.
(5分)修改下边有毛病的句子。
①他愉快而高兴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
②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③她的碧眼仍然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10.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酷爱
②栩栩如生
11.
(4分)选词填空
喜爱
酷爱
敬爱
①温迪自幼________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
②邻居家的小毛毛既聪明又淘气,全院人都十分________他。
平静
安静
清静
③这是我参赛第一次获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
④场里突然________下来,几秒钟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12.
(5分)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酷爱:
栩栩如生:
13.
(5分)修改病句。
①他愉快而高兴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
②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③她的碧眼仍然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14.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膜________
尊________
淌________
赠________
模________
遵________
倘________
增________
15.
(8分)给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永生的眼睛》一课________使我感动,________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②父亲________死去了,________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________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________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④________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________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16.
(5分)改写句子。
①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改为反问句)
②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感到自豪!”
(改为转述句)
17.
(5分)读完课文《永生的眼睛》,从下面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18.
(5分)抄写词语。
闪烁
移植
勇敢
19.
(5分)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不明白父亲居然回答“同意”。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2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不是冲着父亲哭喊了吗?
②多得些知识难道是坏事吗?
二、阅读题
(共5题;共34分)
21.
(5分)《永生的眼睛》中提到,父亲给“我”上了最重要的一课,是指什么?
22.
(5分)概括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
23.
(5分)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
24.
(4分)我能选择正确的词语。
①我正在长时间地(观赏
欣赏)________着这条大鲈鱼时,却听父亲(平静
安静)________地说:“把它放回湖里去!”
②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胜任
信任)________的神情,我又(断定
判断)________他不是那种人。
25.
(15分)课内阅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莫过于:
(2)父亲认为自己的死怎样才是有意义的?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5题;共34分)
21-1、
22-1、
23-1、
24-1、
25-1、
一、巧用提示语,找准学习着眼点
有些“小泡泡”中的提示语,大有统领全文之势,教师可以以它为教学着眼点、切入点展开教学,使教学主线清晰,学习更有针对性,以提高课堂效率。如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文中的第2个“小泡泡”提出:“想不到,这项研究成果竟然和童年的疑问有关。” 四年级上册《猫》中的第1个“小泡泡”提出:“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我要好好体会体会。”这些“小泡泡”中的提示语,都是针对课文的重难点提出的,有提纲挈领的功能。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以它为着眼点切入教学,不仅能紧扣文本的教学重难点,还能实现人文熏陶与语言学习的很好结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执教《猫》时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认真读读“小泡泡”中的提示语,看看咱们的学习伙伴在跟大家说什么?
(生齐读“小泡泡”中的提示语)
师:你知道“古怪”是什么意思吗?
生■:“古怪”是跟一般情况很不同。
生■:“古怪”是非正常,让人觉得诧异的意思。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样让人难以捉摸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如此利用“小泡泡”来设计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感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到猫的性格古怪,认识到这是一只集极端矛盾于一身的猫,从而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巧用提示语,落实语言训练
学习和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在新课标高度重视“语用”的视野下,如何落实文本之中的语言训练呢?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发现语言的训练点。“小泡泡”就应是其中的一个注意点。如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中的第三自然段,有个“小泡泡”:“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有效地落实语言训练:
师:谁来说说课前你通过查字典知道了“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生:比喻事情已经到了眼前,十分紧迫。
师: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紧迫?请读出来。
(生读有关句子)
师:情况多么紧迫啊!咱们像他一样读一读。
师:这么多危急的情况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你会给“迫在眉睫”换个词吗?
(生的答案有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烧眉毛、十万火急、刻不容缓等 )
这样教学,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还让学生感悟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感悟到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不仅体验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还扎实地进行了语言实践。
三、巧用提示语,点拨学习方法
许多 “小泡泡”提示语,以商量的口吻在温馨地提示学生,学习文本的关键词句或段落时,应采用哪个方法来更有效地学习,以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中“‘慢慢地滑过’中的‘滑’字用得真好”;三年级上册《掌声》中“从这两次掌声中,我体会到……”等,都是在提示学生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进行研读,品词析句。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声音》中的“联系现实,我读懂了这句话”,是在提示要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鱼游到了纸上》中“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提示了联系上下文及自主感悟的学习方法。三年级上册《开天地》第二个“小泡泡”:“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是在提示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感悟文本,加深体验,再交流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谈谈对开天辟地的感受。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中的“小泡泡”:“这是我搜集到的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的图片”,是提示学生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外,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的许多“小泡泡”,都旨在提示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
四、巧用提示语,开展课外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间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一些“小泡泡”的提示语体现了这些理念。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的结尾,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例如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后的“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课后的“我想和几个同学合作,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后的“我要再找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此类“小泡泡”意在拓宽语文学习实践的领域,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课外纵向延伸,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整体素养。
关键词 工具性 文本解读 教学策略 训练设计 创新
现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地位相差甚远,“人文性”越来越重要,被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而“工具性”却显得低迷,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被忽略了。因此,本文为“工具性”寻找正确地位,并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一、深入解读文本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前提
文本解读被称之为是“主体间”的一种对话,也就是说教师(阅读者)和文本这两者都是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被认定是一种互为主体、相互沟通和相互解释的关系。文本解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评价以及创新并获得文本信息。解读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媒体,同作者产生联系和隐形的交流,达到心灵的交汇并得到灵魂上的回答。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出现了知识内容教授不当,或者教学方法有偏岐、语文工具性不突出等问题。这都是由于教师没有进行深入地文本解读,教者完全不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学生该怎么样学才最有效果”;也没有去思考文本中所表达的内涵是否和教师所教授的一致;更不会去想这篇课文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或者学生在这篇课文中能学到哪些语文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是不尽如人意的。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某位教者把课文的重点设计为让同学们认识到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而笔者认为这篇课文是要让大家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因斯坦。不同的文本解读,让我们对爱因斯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到学生到底如何把握课文内容,如何正确分析和描述一位人物。这位教者对爱因斯坦的认识相对片面,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语文的工具性上有了缺失。同学们在以后介绍人物的时候也许只会单方面对人物进行介绍,使人物形象单调化,不够丰满。所以说文本解读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事关重大。
我们可以采取“总分总”的解读方式进行文本解读。首先,从文本的整体着眼。课题本来就是文章的一个总的概括,可以称之为文章的文眼。解读了本文的课题之后,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熟悉作者背景,掌握文本的大体内容,在这一系列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开始对整个文本的大体框架建构出来。其次,从小处入手,抓住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来逐步分析,从细节上更透彻地把握文章的精髓。由文章的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标点来体味文本所要渗透的思想感情。最后,再回归文本,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文章内涵传授给学生。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把握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文本的内容。
二、明确教学策略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基石
教学策略包括如何设立目标,如何设计媒体,如何确立方法,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反馈方法,如何评定成绩等。可以说教学策略是一种系统决策与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也集中体现了教者在设计时的思想和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选择了这样一种教法:先了解人类的“老师”到底是谁,再分类了解课文中鱼类、鸟类、苍蝇、蚊子、蜻蜓、鲸、鸡蛋等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在教学中再穿插一些相对应的图片或者视频。这堂课的工具性没有有效地体现出来,可以说学生在这堂课上没有学到语文的技能。
课堂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是对语文能力的一种把握,换言之也就和提升语文的工具性密切相关。至于如何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就要知道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不仅要继承以往优良的传统,更要求我们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新式的教育理念,同时综合运用有效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联系我国当今教育的实情,开拓进取,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为提升语文的工具性奠基。
三、训练点的选择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关键
扎实而切合实际的训练点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关键所在。语文从它的工具性角度来看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语言是交际方面的工具,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进而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一堂语文课必须要重视它的工具性。而语文的工具性也体现在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选择训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