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语文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界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更多体现为实施的路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言语性。从言语性出发,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言语中,“我”的存在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笔者理解为,语言是静态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规范性、常识性;而言语则是动态的存在,表现为运用性、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言语”,把握语言的基本规律、感受言语的个性风格,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对语言、节奏、形象、情感的感悟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言语系统。既然是自己的言语系统,显然有“我”的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这里的语言其实是作为言语来理解的。阅读过程中唯有“我”的存在,才能够对作品、对人物、对事件、对语言进行对象化,才能获得对语言的生命化理解。所以阅读教学,应是探索之旅、发现之旅、误读之旅,不能拘泥于标准化的理解、参考答案,而应该向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全方位打开,阅读的主体地位由此获得。写作教学也是如此,“我手写我心”,这是对自我生命意识的唤醒和勃发。当下的写作教学最大的诟病,就是指导得过多、过细,严重挤压了学生“我”的存在空间,于是写作兴趣、情感逐渐被消耗殆尽,写作教学成效不佳。
言语训练,就是以“我”为本位的理解和表现。薛法根老师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W,就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理解高原柳,他没有先让学生圈画出关键词,然后用演绎的方式得出其特点,而是以“如果高原柳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把柳以对象化的方式置于学生面前。“老女人”“女汉子”“男子汉”“老男人”“伟岸的男人”“宽广的男人”,这些个性的理解在课堂上飞扬。有了“我”的存在,言语变得如此的形象、生动、传神。
有了对“我”的尊重,自然就会生发出自我意识、责任意识、认同意识。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失去自我,而是重建自我。当大写的人站立起来了,语文学科教学也便站立起来了。
二、言语中,“美”的慰藉
言语的美体现在内容,也体现在语言、结构和方法。学习语文获得内容的理解是欣赏式阅读,这和正常的休闲性阅读没有本质的不同,真正具有教学价值的阅读应该是解读式的阅读、专业化的阅读。管建刚老师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倡导语文教学的“专业化阅读”,就如看魔术表演一样,不能光去欣赏,还要想想这个魔术表演奥秘何在,又是如何做到吸引人的。从语文阅读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作者怎么把这个事物写出来的,即“怎么写”的问题。好的文学作品总会有美的言语和结构特质。
《水》,言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明明水是喝的,可作者马朝虎偏偏写“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明明缺水是渴坏了,可作者却写“你们真的饿坏了”;水窖是可以锁上的,可作者非要把“我们对水的渴望”也一并“锁住”了。这奇怪的、陌生的言语难道不美?缺水是苦的,可作者偏偏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得水之乐,用语言画出了两幅图,一是雨中狂欢图,一是勺水冲凉图。很显然,这两幅图带给人的感觉是快乐的,但是这是一样的快乐吗?第一幅图的快乐是体现在肢体动作上的,第二幅图的快乐则是表现在内心的感受中。同样是乐,却有着不同的韵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带给读者的最终表现为强烈的美感。
《月光启蒙》是经典课文,其文字中,美也是无处不在。月下环境之美自不用说,母亲的圣洁之美也不用说,“芳香的音韵”传达了母亲声音的魅力,就是那流传下来的一首首歌谣也令我们怦然心动。歌谣的美体现在内容上,“瓦屋”“高楼”寄寓着多么美好的生活向往,言语的节奏感同样带给我们非同一般的审美享受,打着节拍,在“快”与“慢”的交替中,情有了,趣有了,美有了。
审美情趣,理应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语文是人文学科,审美教育责无旁贷。语文教学不能在“工具性”中沦陷,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更需要我们关注。如果语文教学仅仅从语言学的角度百转千回,那永远只是僵化的知识;而从审美的视角切入,发现语文课程的美,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切关注。窦桂梅老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座田园,更要给学生一座花园,一座精神的秘密花园。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和初心。
审美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终极追求。钱文忠教授说,“我不相信学习是快乐的”。这里的“不快乐”与美并不矛盾,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经历过磨砺、挫折、寻觅、探求的学习,永远不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心理体验。徐州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春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不是要求高了,而是要求低了。笔者深以为然。到了中高年级之后,阅读、写作教学还是重复着低年级的事情,不断重复,机械操练,没有深度学习,没有审美体验,这样的语文教学不教也罢。
要寻觅言语之美,就要有“读者”“作者”“文本”等多重解读视角,多运用推想、类比、分类、辨析等学习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审美间性。
三、言语中,“会”的追求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时展的必然。对于言语发展来说,言语品质极为重要。言语品质是感觉、动机、情感、思维和意志的整合体,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语感能力。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对语感的概念、分类、培养策略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这种无意识的对言语的感悟能力,深刻地影响着言语品质的水平和质量。
我们不否认言语的习得,在实践性的言语活动中进行培养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下很多的言语活动与解题训练几乎混为一谈,学生的“主动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的“学讲行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在追求着“会”。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会”表现为一种学习能力,也就是“言意转换”的能力,即阅读是由言到意的转换,写作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这只是“会”的目标,实施的凭借和策略在什么地方呢?
【关键词】语文素养 诵读 质疑 思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8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就说明,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习的综合性,进行自主活动,以此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的实施为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教师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角色应由过去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应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求知者。因此,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应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应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一句话,自主、合作、探究。
一 诵读中陶冶情操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部分,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于一炉,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加强情感指导,使学生对文章有着深切的感受,就有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被动诵读变为主动诵读,把机械性诵读变为创造性诵读,就一定能够让学生穿过语言的雾障走进作者心灵,理解诗文之美,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二 质疑中获取知识
质疑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质疑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写作技巧提出独创而新颖的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保护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突破人云亦云的束缚,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勇于标新立异,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权力,营造课堂教学的宽松氛围。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用了不少叠词,读上去朗朗上口,听上去如鸣佩环,思之心旷神怡,真是妙不可言。如果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叠词,并按照不同的形式分类,学生就不会有多少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问:“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里的“曲折”与“曲曲折折”互换可以吗?为什么?就不会那么容易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联系上下文,经过思考和讨论,不但明确了不可以互换,而且还理解了运用叠词的作用,它不但能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还能增加某种意义,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了语言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
三 思辨中创新知识
华罗庚说“人之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的思维也称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就是在不断地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运用新颖独特的角度和方法,通过科学的转化去寻求新的答案和成果,所以说,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要求人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思维尽可能地向各方扩散,进行发散的、逆向的、辨证的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创新打好基础。
第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领域提出多方设想,或者采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成果,一切创造产生于发散思维。以往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以培养学生单向思维为主,学生的思维大都被禁锢在一个范围内,譬如用原则性的语法去套活生生的言语,拿“比拟”修辞格来说,只是教会什么是“比拟”,什么是拟人、拟物,然后能够辨别某句子是不是比拟。再说复句,只是指导判断复句关系,用固有的概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单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过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给一个言语现象,一个精彩的语句,一首小诗,让学生对照创造,让学生用表示微妙关系的关联词去表达关系微妙的语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所在,在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有不可小视的指导作用,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能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统一和相互转化的一面。
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走出“故步自封,循规蹈矩”的小圈子,启发学生对成定论的观点、见解、格言等生疑、质疑,在正中求反,同中求异,提倡争论,从而触发灵感,发现新意。比如,在我们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和尚”与“撞钟”的这一议题时,一般学生的理解是批判那些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进而,进行更进一步的启发后,学生便提出了“暮鼓晨钟”是和尚的职责,只要做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这种恪尽职守的精神同样值得肯定的看法,在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运用辩证思维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角度对问题提出质疑的思维方法,但现实中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习惯 地认识事物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若能运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势,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新颖独特的发现。人类动机研究者布莱恩说过,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懒汉,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愿做。这说法虽不免偏颇,但却包含着某种道理,由于“懒得做”而改进工作程序,这往往就是发明创造的根本动因,布莱恩先生正是运用逆向思维探究人类动机的。
事实上,这类议题多的是,如“开卷有益”“求异可得”“开卷未必有益”,强调读书时要重视选择;“近墨者黑”求异可得“近墨者未必黑”。通过教学中逆向的诱导,学生便能在逆向思维中寻求新的领域。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5-02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读书,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引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事例的探究中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应用化学,让生活引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
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与我校开展的问题法教学不谋而合,生活化问题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以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生活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化学的作用,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意义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个科学小故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入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有利于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让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如食品、保健、化妆品、药物、环境等,拓展生活视野。同时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前沿,如介绍载人飞船的船体材料、火箭燃料的助推剂,介绍最新研究的有机光伏技术等。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式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时代背景和侯德榜先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如对氯气一节的教学,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某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①为何发生氯气泄露时,人应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露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的元素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新课程增添时代气息的源泉和活力,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活化问题教学思想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它不是简单的回归生活和生活概念理解,而是借助于“生活知识”这个载体来容纳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架起知识点和应用能力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探究作导向,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整体框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语文教师;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2;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28-01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型。培育出怎样的新一代,取决于教师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取决于广大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学科教学必然呈现“新常态”,立足学科,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必然趋势。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概述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灵魂。当前,语文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堂主问题得不到准确的切入,教师不能有效把握某篇课文的真问题、重难点,以致课前导学单不能规范地设计出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科素养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关键在于勤学乐学,勇于实践。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专著,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理解具体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对于学科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深谙学科内涵。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要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品格和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本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科素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着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验一位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曹冲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别人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称象的第一个方案,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但“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因而方案不可行。方案二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这个方案也不可行。曹冲借用方案二“化整为零”的思想,形成合理的第三个方案:先把大象赶上大船,看船身下沉多少,沿水面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至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石头重量即知大象重量。曹冲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即从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加上新的思考,形成新的合理的方案。又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没想到”展开文本的叙述:“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经过“愧疚”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才“突发奇想”抱母亲,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体验浓浓的亲情,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文本解读缺乏深度、语言表达有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忽视表达中的人文情怀。这些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也反映出学科素养的低水平状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照着做”“我以为”“找问题”,是一个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据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着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于永正老师说,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注重锤炼教学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感,有效促进学科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表达能力、文学审美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理解认知思维。想要使学生具备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且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保证学生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标准,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品质。教师在设计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力图能够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转型。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要依靠对文字和知识的理解来完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正是由于语文核心素养影响着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在中职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中职学生学习、获得专业技能的关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转型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一些中职学生存在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学习习惯较差等问题,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注重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调,与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充分考虑中职语文教学特殊性,并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中职语文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师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教师个人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了解、吸收时代前沿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改进教学内容的手段,让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体会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其教学效果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耐心,因此,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才是真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育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的初衷。为了使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中职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挑选合适的信息技术,这就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特点,要以刺激中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目的,将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有选择的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探究,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营造交流互动的氛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氛围里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这有助于教师设计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最终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效率的稳步上升。第三,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中职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课堂氛围不积极、课堂问题回答不踊跃的情况,教师无法获得及时的反馈,学生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低,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在保证知识教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激起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意识地再思考,实现学思结合,而且能够显著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是实现课堂情景交融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设计上多加思考琢磨,使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课堂结合更加自然巧妙,推动中职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发展。第四,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中职语文教学的设计,将信息技术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课堂的实践性,进而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在设计信息化中职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以某一主题为设计核心,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呈现语文知识,打造氛围轻松的自主学习课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表演式课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表演效果,增强中职语文课堂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作式语文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既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又增强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2]。
参考文献
[1]熊瑶.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状况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