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语课程论文

外语课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语课程论文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1.1设计理念《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课程设置紧贴贸易流程,教学内容紧贴岗位能力,教学情景紧贴工作环境”的课程开发原则,采用“仿真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创设虚拟的外贸工作环境,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外贸函电的撰写能力和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下进行外贸业务流程的操作和商务谈判能力。

1.2设计思路《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从具体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和职业分析入手,按照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归纳核心能力研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的流程来进行课程开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如图:

1.2.1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内容的遴选紧密围绕典型的外贸业务活动来选取和组织,从职业工作出发,通过解构职业工作能力、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来重构课程学习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共设计了六个能力项目和相应的子项目,具体项目内容如下,项目一:开发客户;项目二:磋商交易;项目三:达成交易;项目四:支付贷款;项目五:履行合同。

1.2.2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设计学习情景《外贸英语函电》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坚持“工作过程、校企共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仿真式项目——实务、实训、实战”教学体系,创设虚拟外贸工作环境场景,采用“任务导向”和“情景体验”教学方法。实务: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贸易理论、专业术语和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实训:课堂仿真模拟、外贸实训平台及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实战: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实地观摩外贸平台;利用外贸实训平台,设计仿真的贸易交易过程,将平时所学到的理论转化为技能,而且通过综合实训和赴湖南HEG观摩并操作外贸平台,更加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惯例和操作规则,培养学生的外贸操作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1.2.3以教学任务来选取教学方法《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英语技能训练课,每一堂课均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任务导向、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集成于学生的“能力实训过程”。

1.2.3.1任务导向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Task-oriented)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个具体任务,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现场,再现任务情景。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活动都以教学任务为中心。

1.2.3.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去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去感受教学内容,并在最真实的模仿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

1.2.3.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关于申诉和索赔的内容时,教师先提供以下案例供学生讨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利用当前的国际贸易案例和经济类报刊杂志的国际贸易等真实的外贸情景,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这样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需求。

1.2.4以实践性为原则开拓教学资源学院的多功能语音室配备了交互式英语平台和外贸实训平台等特色软件,有效地辅助了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创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开发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包与大学城空间共享案例、视频、练习文件、学习资源链接等,进行师生互动交流,保证互通信息和高效交流。

1.2.5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从根本上摒弃传统考试的弊端,以考核学生处理外贸业务环节的动手能力为主,综合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和过程考核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分为知识考核(占40%)、素质技能评价(40%)和学习过程综合评价(20%)三个方面,其中根据给定的情境撰写相应函电、填写相关单证、撰写合同,采用口头和笔头上的虚拟实训来进行综合评定。

2.课程设计突出的优势

2.1对准岗位设置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根据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提取岗位能力、分解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以重构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依托,以工作项目为引导,每个项目均设若干个子任务,分步骤地呈现在单元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各项目的学习和训练目的更加明确,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2以“实务、实训、实战”为教学体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企业协助建设的真实职业环境,开展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外贸业务全程实践模块的“实务、实训、实战”的教学体系,即熟悉国际贸易中所包含的每个流程、依据国际贸易流程所设计的实训项目、赴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实地观摩外贸平台和我院电子商务协会注册的外贸公司的运作,在教学过程当中贯穿了TAPS教学理念。

2.3以实践性、开放性、先进性为原则,创建科学的学习资源平台我院是国家信息化大学试点校园,这给《外贸函电》课程的多方位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课程充分利用了本校数字化校园的优势,运用了多媒体、电子书包、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相关教学计划、课件、教案、校本教材、实训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都已上网,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此外,还建立了商务英语院级精品课程网站,语音室配有交互式英语平台等特色软件。

3.结束语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5 课程测试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语课程;课程设计;基于设计的研究;快速原型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81―05

引言

课程设计问题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与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内在机制密切相关,囊括了课程目标的制定、学习经验的设计、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课程结果的评价等诸多环节,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对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不敏感、课程开发过程不规范等,其中比较突出地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偏重于理论探讨和概念分析,而与真正实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距离较远;另一种是仅仅给出了过于具体、局限的经验描述,而不能提高到模式和规律的水平,因此难以应用和推广。

在外语课程设计领域,夏纪梅等将外语课程设计界定为以计划、实施和评价作为主要环节,并系统地解决外语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的一环扣一环的程序设计。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显示国内对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研究论文数量不多、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外语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外语课程大规模实践的要求。徐海铭对1976年至2004年近30年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的变革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设计不够重视社会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因应社会对“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如何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并使其对社会和学习者等需求保持敏感、解决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从而最终构建一个基于具体教育情境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语课程设计框架模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基于设计的研究

由Collins和Brown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又称设计研,是一种讲究实效的研究方法论,旨在促进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够真正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深感教育教学研究常常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一种能够直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就应运而生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沉寂了一段时期以后再次得到关注并开始逐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相关领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常被用于课程领域的革新,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基于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相关论述多见于教育技术领域。张建伟等在2005年的专著中曾较早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此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宄》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陆续刊登了杨开城等一批研究者的文章,从早期对相关基本概念的介绍逐渐深入到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视角下,实践层面上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与理论层面上对学习机制的理解是“连接的、同时的、交互的和整合的”。基于设计的研究主张理论的建树和设计原则的确立是对自然教育情境(非实验室情境)下教育研究的理论升华,要能够指导和提高各种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和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把对教学干预的设计活动作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强调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迭代循环、逐步改进的方式,把最初的设计成果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教育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理想而有效的设计,同时在设计活动和实际运行中获得相关的理论解释并阐明有效的设计原则。

Anderson和Shattuck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研究起源上,关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焦点上,强调有效教学干预的设计与检测;研究方式上,注重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为基础,使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成设计和分析设计,可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周期上,重视迭代的干预与修正过程,且对研究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因此研究周期一般较长;研究目的上,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一般理论的建构并重,强调研究的适度可推广性。

二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

1 设计流程的基础

外语课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外语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外语教学模式要求不断创新等特点决定了外语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从而加剧了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基于设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困扰外语课程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原型的设计和运行置身于真实情境,其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也符合外语课程设计的生成性的内在属性和建构性的认知方式。

乔治亚大学的设计研究网站总结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一般有下列实施步骤:

(1)发现具体教育情境中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2)研究者与实践者(课程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

(3)整合教学理论:在现有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实施和不断修正而获得理论的完善。

(4)通过文献调研与需求分析提出研究问题。

(5)设计教育干预,使教学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得以具体化。

(6)实施、检测和多轮修正干预。

(7)收集数据以评估干预的效果。

(8)迭代循环研究过程,形成适用的设计和可靠的理论。

(9)相关的研究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实施步骤并不完全是先后关系,有些步骤可以同步进行,有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结合外语课程的特点,对上述实施步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出了一个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整个流程由课程设计原则、需求与条件分析、课程(干预)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成果推广等模块组成(参见图1)。

2设计流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1)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原则强调可用性与实用性,主要来源于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对前一轮设计研究的归纳和提炼。这些原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Barab和Squire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的发展,以发现、探索和确认理论的适用性。Cobb等主张理论要为设计服务,而一般的教育哲学理念尽管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很重要,却常常无法对如何组织教学提供细节上的指导。由此可见,与其他的宏大教育理论相比,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更加讲究实效的理论。

一个设计周期的设计工作从现有的实用设计原则入手,最后又对原有的设计原则进行修正或扩展。发展后的设计原则又用来指导下一周期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这些设计原则并不是脱离具体教育情境而独立存在的原则或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大理论,而是反映当下教育情境的适用原则。这种实用导向的设计原则符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根植于现实的具体教育情境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原则运用时的盲目套用和绝对化倾向。

(2)需求与条件分析

回顾课程的发展史,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导向,即学科导向、学生导向和社会导向。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组织课程,主张学生适应课程,认为教育就是传递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学生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倾向,主张课程适应学生,认为教育是教师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本位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要以对社会的分析为基础,主张课程为学生适应或改造社会服务,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导向本身都各有其合理之处,在课程发展史的不同阶段都曾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通常是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则处于从属地位。现实中的课程编制往往也是以某种设计取向为主,同时吸收其他设计思想的合理元素,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本模型依据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取向,将需求分析相应设定为三个价值维度:社会、学科和学生。

技术因素是当代教育的基础。虽然传统教育中也有技术的存在,但在当代教育领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己得到大幅提升。陈坚林教授指出,外语课程的构成范式己从传统的“2+1”模式(理论、方法+课程或教材)转变为“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或教材),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外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促成了外语课程要素的重组,技术条件分析成为当代外语课程设计的必要步骤之一。分析以技术条件参数为主,综合考虑包含课程资源在内的各种教学支持系统。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以及条件因素四个维度的分析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先后顺序,可以同步开展。需求与条件分析模块既是整个设计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又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图1中用虚线框表示),因为需求与条件是历时变化的因素,对它们的分析一般在课程实施前、开始初和进行中实施。

(3)课程(干预)设计与实施

设计是目的性明确、创造性鲜明的活动,干预的设计应源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课程问题的识别应考虑最新的文献进展、现有可用的设计原则、需求分析以及对当前情境的考察等方面。这里的教育干预可以指学习活动、评测方式、教学管理活动和技术支持等,可表现为项目、产品、材料、程序和过程等,对干预的选择和确定应由研究者和教师一起完成。设计工作通常是随着在真实情境中教育干预的制造与检测、迭代精制和持续演进而不断进展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认为所设计的干预措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达到理想要求,也并不要求在运行中不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在设计和随后对之进行的多次评估及再设计过程中就有改进的空间。

课程干预完成初步设计后,下一步就进入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干预应用、评价和修正的迭代循环。如图1所示,课程实施阶段中的设计研究由研究者和教师合作,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从课程干预的实施开始,经历数据的记录分析与评价、干预的修正改进,到获取较精制的干预为止可以看作一个阶段内的微循环。一个微循环结束则进入下一个微循环。同时,整个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大循环,既包括阶段内的多个微循环,又涵盖各个研究阶段,形成大的迭代开发路径。

(4)课程评价与成果推广

从课程设计的启动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的意义在于“找出能够解释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够引起变革、改进、创新的行动的东西”。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评价则不仅要注意好的方法和好的效果,而且更要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干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导致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因素,从而为下一轮的改进提供证据。

基于设计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形成性研究,与形成性评价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关注过程,都是在真实自然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设计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做出评测和反馈,以便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而证据即来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客观详实的记录;同时,评价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规模小而数量多的决策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这些决策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师快速判断此前的干预设计是否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当前教学情境中遇到什么问题等,还可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清晰完整,在一个设计周期结束时为总结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证据。

最后,以各种形式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周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进一步提炼得到可用的课程设计原则,推动理论的建构;同时得到面向情境的可推广的课程设计方案,促进当前情境和新情境中课程革新的发展。设计研究成果的推广是基于情境的推广,需要考虑情境的独特性与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度。通常在推广时必须根据新的情境进行新干预的二次设计,也就意味着设计研究开始了新的循环。 三 快速原型法与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的构建

1 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最初出现于机械制造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在机械制造上,快速原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制造技术,可在无模具和刀具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产品设计数据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或模型,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在软件开发领域,快速原型法是开发者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开发过程启动后,对用户需求进行简单和初步的分析,尽快设定开发目标和方向,在最短时间内构造出一个原型系统并提供给用户试用,在试用过程中收集用户评价和反馈、不断对原型进行漏洞修补和功能完善,直到最后完成系统的成型。

Tfipp和Bichelmeyer的研究是有关快速原型法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方面最常引用的文献,一般认为是快速原型法在教育领域的发端。近年来,快速原型法在课程和教学设计领域受到一定关注,有望成为影响课程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法。快速原型法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在课程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快速开发课程原型产品、通过一系列在自然教育情境中的运行与修正的循环,直到最终制作出合格课程产品的过程。借鉴快速原型法进行的课程设计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有不少相通之处:一是原型的构念与制造通常都使用原型的设计方法;二是迭代性,二者都强调多轮迭代循环的方式:三是过程性,都主张设计者与用户即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程参与设计和使用过程,都选择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设计和使用进行记录、评测和反馈,摒弃只重输入输出与前测后测的黑箱模式,注重过程理解和改进设计;四是应用性,都主张设计的价值通过其对用户在真实情境中的适用性来检验。

上文的论述说明,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相似,在各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运用快速原型法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课程设计的诸多弊端,两种设计思想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多数设计者面临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高质量产品的压力,而快速原型法可以提供一个缓解这种压力的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迭代循环周期过长的弊端。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借鉴快速原型法对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进行了改造,得到一个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见图2)。

2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

原型的设计有助于设计者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初步确定产品的最佳可行模式。课程设计中采用快速原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缩短完成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时间周期。快速原型法加速设计进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通过对原型的及早评估使得对设计产品和程序的修正可以不必等到项目后期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开发工具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原型构造、提高了效率;以团队合作方式同步进行开展设计活动。其中前两项特征也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显著特征,第三项特征则对基于设计的研究形成了互补,为外语课程设计模型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融入快速原型法思想的设计框架模型仍然以研究者与教师的全程合作为基础涵盖整个设计周期,变化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三大模块以并行加工方式组织,以模块内和模块间的微循环和大循环为特征的迭代改进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本模型将课程设计工作、课程产品实施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并行处理的三个模块,以贯穿始终的形成性评价作为联系设计与实施的桥梁,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设计及实施提供修正的依据。由于持续进行的试用一反馈一修正成为整个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制造、使用和评测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既有传统的线性特征,又有同步并行的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复杂交互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课程原型的构建、审查与修订工作既可纳入设计阶段,视为问题与目标确定之后的步骤,原型中包含对内容、策略与支持系统的设计;也可纳入实施阶段(图2中用小虚线框表示),即在需求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和在现有可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参照已有的类似情境的设计方案直接建立一个课程原型,在后续的使用中再结合问题与目标等进入迭代改进的循环。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定为教育的重点之一。我国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何为思辨力?从苏格拉底开始,对其概念的解释就不尽相同。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把思辨能力界定为一种“反思性思维”。Paul和Elder 认为思辨能力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思维的思维”艺术[1]。总之,思辨能力是对他人的观点或假设的理性的反思,反对盲目崇拜,体现批判性和创新性。 

国外思辨能力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语界在90年代末起也认识到外语学习者思辨力的欠缺,黄源深就曾在1998年和2010年两次撰文谈到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思辨缺席症”[2-3],为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敲响警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思辨研究领域。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英语专业开设的如英语写作,演讲辩论,阅读等课程方面,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外语课程也多围绕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较少涉及其他课程。另外很多文献都提到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具体如何操作,只是给出一些常规方法,较少有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 

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在学校的情况,就如何在大学英语中培养非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谈几点思考。 

Tsui研究了不同类型课程和教学方法或模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发现包括写作课程和外国语言课程在内的九项课程和学生思辨力的发展呈显著的正关系,这说明写作和外语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4]。文秋芳等也强调,“大学外语课程应该成为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5]。笔者所在大学自2002年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新版《江苏理工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15)》中提出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拓展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为主,而不是仅把拓展课开设成培养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变体。故笔者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开设“欧美童话”(暂定名)的设想。 

二、拓展课程概述 

“欧美童话”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中开设还是首次,没有现成教材可以使用,所以教师将收集整理资料自编教材。该课程将面向非英语专业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二学生。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已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能力,鉴于童话故事简单易懂的特点,他们在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点不会存在问题。

(一)教学目的与考核方式 

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使学生掌握童话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定义与特点。以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了解童话的起源、发展与传播。(2)使学生了解当前主要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并借助以上方法多角度比较、分析童话文本。(3)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主题,写出简单的评论文章或进行口头发言。每周2课时,整个学期16周,共32课时,2学分。 

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成绩以学生出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业和学期小论文四方面为主要依据,四者分别占10%、20%、30%、40%。作业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针对某个话题,小组成员共同收集材料,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最后用PPT在20分钟内向全班展示。学期小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程,自选论题,独立完成材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最后用小论文形式呈现研究结果,中英文不限,全文约500字。 

(二)教学方法 

童话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已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语言理解的层面不会遇到困难,基本无需教师对语言知识点进行讲解。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英语文学知识的基本了解,没有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让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所以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另外,Tsui在对影响思辨能力发展的七种因素所作的分析中发现,“文章评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课堂口头报告、论文写作考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6]。基于Tsui的发现,本课程中会穿插上述活动。 

三、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第五讲将围绕当代《灰姑娘》的改写,分析安妮·赛克斯顿、欧尔佳·布罗玛斯、罗尔德·达尔、坦尼斯·李的再创作(以上作者的文本会在自编教材中给出):赛克斯顿以辛辣的讽刺揭示《灰姑娘》中将女性物化的社会现实;布罗玛斯用第一人称让以灰姑娘为代表的广大女性大胆地发出要摆脱男人的束缚,回到姐妹中的呐喊;达尔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塑造出主动追求幸福的灰姑娘形象;李更是颠覆了邪恶后母、善良王子这些传统形象。笔者以该讲为例,借用文秋芳思维能力层级模型(参见表1)[7],将培养思辨能力细化成一系列培养目标(参见表2)。 

表1 文秋芳思维能力层级模型 

四、拓展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专业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堂虽然不再需要对单词和句子语法的讲解,但学生首次接触分析英语文学文本的方法和技能,“独白式”的传授作用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对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有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的引导,因此为人师表,若自己都无法掌握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脉络,又如何去肩负起引导者的角色呢?另外,如前文所言,本课程需要学生分组完成相应任务,用PPT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也要求教师在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局限于 类似“good”这样笼统模糊的评价,需要比学生技高一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学生发言中的不足,看到更深层面的东西。 

(二)教师应具备开放思维 

教师要放下“架子”,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开放的氛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自由、平等和尊重,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看法,质疑同学甚至教师的观点,倡导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思维能力的提高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可以让他们日后在工作领域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是通过一个学期一门课程就能快速见效的,只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外语教师更是要利用自己在语言上的优势,中西结合,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Paul,R.& Elder,L.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Best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 席”[J].外语界,2010,(1). 

[4]Tsui,L.Courses and Instruction Affecting Criti- cal Thinking[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9,(2). 

[5]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 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外语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2-01

1.专业外语教学的困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本科专业外语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课程,在所谓的市场化教育、面向就业的教育,或者称为更加功利化教育趋势下,专业外语越来越失去吸引力,逐渐成为“鸡肋”课程,学生不下功夫学、教师也懒得教,不会花大力气在这种“不重要”的课程上花太多时间。专业外语也从必修课转为选修课,进而课时数不断被压缩,最后的结局,专业外语课程也从很多学校、学院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消失了。

一般来说,传统教学计划下的专业外语课程常被安排在本科三、四年级,这期间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或者公共英语的训练,在学习专业外语的同时,学生也开始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的学习转变。在面向国际化、现代化的目标之下,现在很多专业课程已经采取双语教学 , 甚至个别课程全部的外语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外语课程从最早的重要的衔接、桥梁性的课程变成夹缝中的课程,生存出现问题其实是必然的。

2.专业外语教学的特点

2.1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教学的结合

长时间以来,专业外语教学目前的定位还是相当的传统、甚至落后,就是注重专业文献阅读、翻译、科技论文写作,但这些都是基础公共英语的教学重点,区别只是专业术语多少,句子结构常用表达方法的不同。

2.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殊性

计算机专业有着更为特殊的特点,就是行业变化迅速,技术日新月异,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O2O等新兴技术、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概念目不暇接,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材编写、出版、教师准备、上课这个流程来进行授课,必然学生接受的从信息量到新鲜度都会大打折扣,相应的兴趣度也会降低很多,结果是授课内容总是落后的,永远也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3.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与专业外语的特点相适应,一直以来都有这种争论,专业外语重点在“教专业”还是“教外语”?

强调专业的人认为,既然是专业外语,重点肯定是专业,否则和公共外语教学无异。强调语言教学的人认为,语言本身才是重点,把语言本身学好了基础打牢了,需要的时候,只要再花些时间精力补充一下相关专业词汇就可以了。当然也有的老师认为“淡化专业”的同时也要淡化传统的读写为主转变为“更注重表达”,流利、顺畅、准确标准地通过口语或者书面语表达科学概念、自己的见解、思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目标模糊的情况,导致各个目标都想兼顾,实际上等于没有目标,结果就是每个目标都达不到,没有特色,学生也没有兴趣学习,教学效果很差。

3.2 教学思维落后

虽然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教学思维是落后的。虽然广泛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了所谓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的多种手段或其组合,但是这些对于学生并不能产生更大的、持久的兴趣,因为这些手段学生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能带来持续的兴趣意味着有限的效果。这其中反映出来的是教学思维的落后。

3.3 考核方式落后

公共英语过于注重四、六级通过率,这种导向下,学生通过了四、六级,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专业外语没有什么重要性了。与过级一致的考试方法、形式,而缺少了相应压力的专业外语自然而然的不被重视,提不起来兴趣。

4.关于专业外语教学一些建议和想法

4.1 课程设置过程中重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与统筹规划

整个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不是仅仅外语能力相关的课程之间需要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各个课程群之间也要有机地进行组合,既不能覆盖不全,使得知识缺失、能力训练不足,、更不能有所重复,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尤其在理论教学课时数大幅度压缩,以换取实际工程应用训练时间增长的大趋势下,重复的内容学习、能力训练效率会极其低下。

专业外语与其他课程应进行统筹规划、定位、衔接。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很多专业课都采用了双语教学,那么并且已覆盖主要的专业方向,专业外语授课时应该讲授那些没有覆盖到的内容,并注重基础性、注重实用性的。相反,如果采用双语或外语教学的课程较少,可以注重覆盖更多的方向,介绍相应方向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2修订讲授课时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精心选择讲授精读文章、例句,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使用地道专业外语的方法,培养运用专业外语的能力,这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这同时也要求教师的素质相应提高,专业素养、英语水平、实战经验、授课能力都不能忽视。降低专业术语的学习时间,变为自学为主,讲授为辅。学习并进行摘要的书写练习,并在考核中加以体现等等。

4.3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注重趣味性、实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