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课程改革

前言

“体操”一词来源于希腊语(gymnastik6),即赤膊的意思,因古希腊人在锻炼身体时多赤膊而得名。从古到今,田径、体操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是世界公认的,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体育教育家的重视。体操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自有体育课程以来,体操教学就一直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操,在培养造就一代接班人的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校体育发展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一、学校体操教学理念的转变影响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国的学校体育最早受日本和德国影响,采用兵操等形式教学,接受了军事化体育思想的影响。到了2 0世纪5 0年代通过对旧学校体育的批判和学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起相关的学校课程体系和学校体育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两课,两操,两活动”。体操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在中国的学校体育中早有一席之地。其对中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推进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所发挥的作用与意义都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操是我国现代体育课程的前身。

然而,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中小学校,由于体操项目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加之体操器械缺乏或已损坏,部分体育教师在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和保护与帮助的不当,导致学生喜欢体操而害怕上体操课的现象,有些地方和学校甚至取消了体操教学的内容。究竟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因素。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80年代中期,这些孩子开始入校学习。被称为“小皇帝”的这些孩子集几代人的

宠爱于一身,养成了任性、专横、禁不起挫折和磨练,加之家长对体操理解的片面性,一提及体操他们会立即想到竞技体操比赛时的画面,认为体操是高不可攀的,同时也是危险的运动项目。由于我国的父母教育子女的“安全教育"模式:即什么都为子女准备好了,不敢让子女尝试新鲜的事物。所以当听说或者看见孩子在练习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时,他们会对孩子说:“那个太危险了啊,你身体那么差,你不能去玩那个,去玩那个安全的滑梯去”。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是支持、鼓励或表扬正在练习兴头上的孩子们,而是阻止、打击、消减他们的积极性。学校也本着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活动,只要不出现教学事故的原则,忽略了体操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作用。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中,体操少开、不开已是常规现象,体操实际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迅速,截止200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成为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体育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场重大变革。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6个转变,即改变现行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由于课程理念与策略的变化,促使课程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校体操教学的课程体系发生相应变化。在此次课改中,体操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为目标定向模式,由教师和教学对象自主选择。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推行的结果来看这一改革有利有弊,褒贬不一。好的一面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项和学生的需要,选择体操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缺乏连续的教学计划与必要的时间保障,直接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的异化现象。原有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体现,相反在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遭受了变相的冷遇。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学校体育中体操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的课程教学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再以日本为例,近年来日本体操教学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以跳箱运动为例,他们认为,课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单纯的能够跳过多高的高度,此外还应包括空中的姿态、跳跃的力度以及尝试并展示各种姿态的跳箱方法等。因此,日本小学体操课程体系也正是紧紧围绕这些内容而建立的。体操课程教学中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定量的高度或标准,更多的应该是对课程教学理念的传达,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贯彻与执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理念的改革应该借鉴类似经验,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造性开发作为指导教学过程的核心理念,围绕此中心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设计的设置。

二、对体操锻炼价值的认识影响学校体操教学内容选择

体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等等,合理选择体操项目内容,坚持锻炼,能够全面增强人体运动系统、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为全面和有重点的锻炼人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形态发展的重要的阶段,通

过科学的选择体操内容并进行练习,对青少年正确的身体形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条件、训练水平以及不同的设备条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动作进行练习。

对于成长高峰期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对体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基本形态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发育,提高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各项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在各种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此外,矫正体操内容的练习对那些已经养成不良身体习惯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具有矫正

51。不良身体姿势的作用

然而,由于对体操主体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基层体育教师在如何选用适宜的体操内容进行体操教学上面出现了一定的误区,都选用竞技体操的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竞技体操于1953年从前苏联传入我国后便迅速在各类学校开展起来。多年以来,我国学校体操一直采取以竞技体操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追求的是动作技术的完善性和动作的规格,以完成动作难度的大小来论“英雄”,缺乏对体操健身功能及健身手段的研究与开发,再加上没有对体操健身功能的宣传和该如何选用体操内容来进行正确健身方法的指导,使人们对体操形成一种片面的认识,即“体操难度大、有危险、不易开展”。调查结果显示,99%以上的人都认为参加体操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但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体操活动危险,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没有体操器械,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体操是一个人的舞台,它很难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缺乏娱乐性,所以不好玩。

三、结论

经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与改革研究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体操是许多国家认定为教育学生的重要资源。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一直将体操列为中小学的必修内容,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0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也把体操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中对体操重要性的认识欠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教

育理念理解程度不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选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体育师资结构中专业体操教师和女性教师偏少,这些因素是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开展不力的客观因素。

(二)体操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场地、器材的缺乏是制约体操教学开展的主要原因。

(三)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内容仍集中在单双杠、技巧、跳马等经典内容上,未能考虑到体操内容的广博性,更没有考虑到如何将经典体操内容进行改造利用,体操教学内容存在着呆板性。

(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部分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在学校引进教师时刻意减少体育教师的名额,而让毫无专项的非体育专业的教师兼带体育课;班级学生人数的增多(有些学校班级人数突破80人大关),均制约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的教学。

(五)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确实促进了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它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选用内容时广大的中小学育教师还有很大的困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执行有待操作理论研究的加强。

(六)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传统评价方案,尽管不少学校制定了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但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给出了评价目标方案,并没有具体评价方法,加之体操属于主观评分性项目,这给体操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体操教学评价体系尚未能够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吻合。

四、建议

(一)增强人们对体操内容的广博性、锻炼身体的全面性、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体操教学的必要性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育精神的认识;我们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部门建立新型的体操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体操教育人才;体操界的专家、学者重新审视中小学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充分开发体操的健身功能并编排出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的指导性教材。

(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基层学校的资金投入和器材供给,地方学校也可以采用一些互惠互利的商业性政策增加体育经费和器械,使其满足体育教学需求;在器械的添购上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要过多用钢筋、水泥制作的“冷器械”而选用塑胶制作色泽明亮的“暖器械”。

(三)学校体操教学的研究者,从事学校体操教学、训练的教师、教练员和体操学习者加大对体操项目进行改造利用,使经典的体操教学内容向健身化、娱乐化、社区化、平民化转变。

(四)提高体育在中考时所占的比例,增加体操项目的动作,并用编组的方式在中考时随机抽取,以促进学校的体操教学;适应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特别是女教师的人数,可以归定每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体操专项教师不少于1名,女体育教师不少于2名;减少班级授课的人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五)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基层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六)体育教育主管部门注重落实体操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使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加强,为评价体系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主编.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主编.人文体育一体育演绎的文化[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3]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武汉体育出版社,2002

[4]吴维铭主编冲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罗时铭主编.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6]谭华主编.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5.

[7]李春光等.我国体操科研论文选题现状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8:26—28.2006.6:98.101.

[8]李佐惠等.中美学校体操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J].体育学刊,

[9】李丽等.美国体操走强的若干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80.85.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强国;高校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62 — 02

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我国要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思想”。〔1〕由此,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体育强国的建设,体育科学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2〕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原动力,学校体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家强。〔3〕高等学校体育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应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优势,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加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1.体育强国与学校体育

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体育发展能力和竞技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指群众体育体育发展普及的程度,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水平,学校体育的完善程度,体育产业的发达程度。〔4〕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学校体育的竞技水平、完善程度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是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强国的基础又表现在学校体育人才强国和体育教育强国两个方面。学校体育应该承担体育强国排头兵的重任,因为每名青少年都要接受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人群的素质,关系到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世界体育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

2.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优势分析

2.1精英人才的优势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生力军,这些精英人才将是实现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高等学校是体育专家学者的摇篮,这里聚集着众多的体育教育的精英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投身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并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群参与科学的体育健身,达到为体育强国培育适应性强的体育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养成参与体育活动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建设者,是体育强国的践行者。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实现终身体育的能力,对身边人群的积极影响,是确保体育强国早日实现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对体质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对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掌握较快。通过高校的体育教育使大学生们都成为体育人群,都成为社会体育的指导者,都成为科学健身的引领者,将是高校体育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竞技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应是竞教相结合,利用高校优质的体育人才资源,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这既能提高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也能为实现体育强国提供保障,即能弘扬奥运精神,又能贯彻科学发展观,竞教相结合的推进,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2体育场地、器材的优势

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保障。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在我国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完善,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多。这对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体育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身的特长,挖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潜能。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培养多方面高校竞技人才的基础,为大学生的竞技训练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

2.3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的优势

高等学校具有完善的的体育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对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科学健身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科学健身能力为终极目标,体育与竞技相结合,达到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为群众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应具有自身创新的能力、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为体育强国培养竞技体育和民生体育人才。

3.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发展途径

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竞技人才的资源库,学校体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育出竞技体育品德兼备的人才,储备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学校体育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助推器,学校体育已由“应试教育”走进“素质教育”推动体育必修课与课外体育、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已经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与发展。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发展途径应为:

3.1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都知道运动健身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应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教育,发挥体育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广大学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广大的青年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水平,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能自觉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大学生面临就业等多重压力,心理负担较重,最终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应系统的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欣赏、体育文化、体育健身理论等等科学健身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体育的目的,积极参与到科学健身之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民族自豪感等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走向是会后,始终保持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3.2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已经有重点发展竞技体育转移到重点发展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建设之中,重点发展民生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建设是体育强国的基础。〔5〕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促进和实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引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体育中进行组织管理、锻炼指导、技能传授的体育专业类人才人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支强有力队伍。高等学校聚集了我国的精英人才,他们的生活习惯将对身边的人群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系统的体育教育,享有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加上积极先进的思想觉悟,他们必将成为体育强国的建设者和实现者。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优秀的社会体育的实践者和引领者,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

3.3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

要加快体育强国的进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必须要高度重视体育场地的设施建设,丰富竞技体育项目,改善体育设施,促进体育改革的创新。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学校体育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体育设施是确保高等教育培养健康体魄合格人才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体育强国的发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应在保障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率。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优质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可以解决现阶段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问题。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科学健身的行列,接受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最终实现体育强国这一根本目标。

3.4加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是以体育资源为载体,以社会主义体育制度为框架,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融合互动,相互交流探索,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缩影,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侧面反映,时时体现社会体育发展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首先加快体育人才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拥有大批知识丰富,竞技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社会体育拥有大批有经验,掌握新兴体育竞技项目的体育指导员。这些高素质体育人才的融合,可以有效发挥其拓宽知识结构、挖掘创新能力,为体育强国培育适应性强的体育人才;其次促进体育设施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除了上课教学、训练使用,其余时间(周末及假期)都被闲置。社会群众体育则都是在街道、社区、公园等非正规的体育材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将体育设施合理地融合配置,提高了其使用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强体育观念、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而社会体育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二者的融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又发挥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学校体育具有竞教相结合的体育学习氛围,社会体育拥有趣味性强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活动,学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即拓展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技能,又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体育强国奠定基础。

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强健体魄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必将提升群众体育健身的科学性、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效地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进而进一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参 考 文 献〕

〔1〕.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董翠香,茹佳,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88-92.

〔3〕王庆环.学校体育 圆中华民族一个强国梦〔N〕.光明日报,2008-08-20.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终身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个关键时期,它不仅是初等教育阶段的延伸,还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发展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着力培养中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步入社会以后都能拥有强健的身体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一、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具有教学创新思维

中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自体育教师的引导。体育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进行教学与交流的,所以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素质、运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所以,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课上学生遇到不懂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自然要找到体育教师寻求帮助。

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还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信息化进入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如练“健身操、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等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针对中学生而言,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运动能力是关键,教师要利用上体育课的时候组织班内的小竞赛,如:“足球赛、健美操表演、跆拳道演练”等,让其他的学生当拉拉队和观众,在轻松愉快课堂中,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心里得到了放松。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实施“开放型”教学

“开放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运动目标并且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提高主体接受能力为根本任务。“开放型”教学在思想上要求教师对学生放心;在体育活动中要求教师思想放开,对学生体育成绩放宽,教学方法放活。首先,改变师生关系,和学生们做朋友,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其次,在成绩评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努力情况。如,应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作为成绩评价的标准;最后,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同时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制定的目标个数。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开放型”教学的着重点就是要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准备活动不必每次都绕操场跑,可以用体育游戏代替准备活动或者安排“螺旋形”“蛇形”“障碍跑”等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愿,使学生感受到超越自我的胜利感,又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动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锻炼,非常有利于中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的养成。

三、利用竞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中学生身心发育较完善,对事物都有好奇心,好胜心,并且拥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所以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比赛与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根据中学生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一些有趣味性和竞赛性的体育项目,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所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比其他方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都更为深刻。学校应多组织各种体育项目的竞赛,教师也应多与学生沟通,知道学生的心理需要,适时的举行一些校内体育比赛,促进学习积极性,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四、开设体育选项课,促使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每个人爱好的体育项目各不相同,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乒乓球,武术、舞蹈等等。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来开设选项课,学生的选择性多了,锻炼的乐趣也就有了,并且能学会更多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今后走出学校,步入社会,也可以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这更有利于终身锻炼。但是学校开展的基础体育课上所教授的基本技术动作还是要认真练习,因为走、跑、跳、投技术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只有把基本技术动作掌握好,把身体素质提高了,再练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才会有坚实的身体基础与基本的运动技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学生锻炼的硬件设施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第4篇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展望、部署今年全市教育工作。刚才,赖菡局长回顾了2006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我都赞同。回顾2006年,我市的教育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取得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骄人成绩,开创了良好的教育工作局面。继思明区、湖里区之后,去年海沧区和集美区实现“双高普九”,厦门十中、北师大附属海沧实验中学、松柏中学和湖滨中学通过一级达标校验收,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优质教育资源不继扩大,约40%学生在一级达标校学习,70%学生在达标校就读,高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展现了良好教育教学质量;外地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我市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就学比率有较大提高,我市区域性教育中心的辐射作用更加凸显;积极吸纳台湾学生,扩大对台交流,使我市教育在对台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批优质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项目基本完成,职业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全面启动,全市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集美文教区、翔安文教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高等院校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等等。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师和全市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教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全体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2007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07年的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发挥我市在全省经济建设大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引领作用,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保持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势头,扎扎实实推进教育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平稳地向前发展。刚才赖菡局长已就今年教育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点意见,待会儿市政协主席、市委教育工委陈修茂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

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是关系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问题。怎样办教育也历来有争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统观国家历来的教育方针,分析我市的现实情况,回顾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我们有必要总结、重申当前我市开展教育工作应当坚持的相关原则,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共识与合力,一心一意推进全市教育事业跨上新台阶。

一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这一点从思想上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关键在于持续性的坚持和行动上的落实,在于建立起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因此,希望我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清醒头脑,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切实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岛外各区在大开发、大建设的同时,千万要牢记教育的发展有先导性和周期长的特殊性质,再困难、再繁忙也不能先担搁教育工作,坚决避免出现经济发展了教育在后面追着赶或教育现状明显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特别要注意解决好留足教育配套用地和确保资金保障两大问题,努力为教育发展留足空间、积蓄后劲。

与此同时,大家还要清醒地看到,相比于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热潮,我市总体教育还处在相对滞后状态。特别是随着做强做大经济特区战略的逐步实现,随着我市人口的剧急增长,商品房开发密度的加大,随着各大工业集中区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引进的人才、外来投资者、外来员工等对教育的渴求现象会不断出现,教育发展跟不上需求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加剧。因此,希望大家要牢牢坚持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放眼大局,放眼发展,放眼群众的迫切需求,主动跟踪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等现象,树立适度超前规划、适度超前发展的意识,努力增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能力,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原则。

同志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素质教育是个“老大难”问题,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加强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对扩张规模的学校,要加大质量跟踪力度,确保原有并逐步提升教育质量。

去年12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将在三年内使85%以上的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再只是一个梦想。《奥林匹克》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阐释是: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核心是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奥运精神启示我们的,第一是青少年的健康,第二是让青少年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第三是通过了解体育所蕴含的哲学和精神,在体育中进行德育。应该说,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体育专业人才和优秀运动员,同时向社区开放中小学体育设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不平衡,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平衡,毕业年段和非毕业年段的不平衡。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今年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坚持“健康第一”,强健学生体魄,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均衡性、公平性原则。

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为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法律保障。教育公平是人的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全体社会成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项社会事业,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应该说,近几年来我市在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从2004年起,我市大规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建设,连续4年。农村学校121项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的有100项,累计完成投资3.38亿元,经过这一轮建设,我市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校舍和教育教学设备大为改善。2006年,我市一级达标校增加了4所,二级达标校增加了5所,三级达标校增加了4所,许多城乡学校通过开办优质学校分校进行合作办学,4个区实现了“双高普九”。今年要力争使同安、翔安通过“双高普九”验收,使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双高普九”目标。从今年春季起,我市在去年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基础上,将在全省率先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19.7万名小学和初中生直接受益,每年免除学杂费3700多万元。应该说,我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全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科学、合理、均衡的分布,我市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是,客观分析,我市十五期间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量集中在岛内和优质教育资源上,而对农村和薄弱学校投入相对比例还不够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仍然客观存在,并可能有加大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教育原则,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一步缩小各类教育差距。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要强化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市区两级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办学基本标准。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努力推进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教师配备的大致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要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要鼓励优质资源学校向新区和岛外农村延伸,同时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统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办中小学校要积极想方设法,增容扩班,提高招收农民子女就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今明两年,我市将集中财力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1所中小学,增加991个班级4.46万个学位,基本满足我市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需要,基本解决在厦农民工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的问题。

与此同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区发展20多年来积累的物质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确保弱势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因此,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制度,实行外来务工子女一视同仁政策,实施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免费制度,保障女童和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基本学习费用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困学生免收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四是教育公益性、以公办为主的原则。

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教育原则,陈至立同志指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一项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决定了教育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我市发展教育的重大前提是保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强调了政府办教育的应有责任。教育的公益性不分公办或民办,但从现阶级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坚持好以公办为主原则,强化政府办教育和提供教育服务的职能,这既是教育公益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从现阶段来看,我市各级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教育以公办为主的要求,忽视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根本责任,从而更好地坚持好教育公益性、以公办为主的重要原则。教育的公益性要求我们要确实保障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针对我市实际情况,今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必要时要适度减轻学校负担,减轻学校基建经费贷款压力,为学校能全身心加强学校管理与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当然,各级种类学校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力行节约,勤俭办学,防止浪费,用好每一分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是特区教育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特区的灵魂,厦门要建设“教育之城”,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创新,敢于先行先试,探索新的实践,特别是从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要通过教育体制与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增强全市教育发展的活力。通过改进管理教育的方式,努力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建立具有特区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通过努力构建具有特区特色的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新体制,促进教育健康良性协调发展。

六是促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原则。

随着我市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几大工业集中区的超常规推进,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各类人才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高等教育必须在提供人才支撑和构建城市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创新思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以更大的投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使我市高等教育成为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创新型人才聚集平台和科技研发基地,努力实现我市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七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原则。

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已经将来更将需要一大批实用型技术工人,这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十一五”规划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我市职业教育又迈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三大根本任务。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素质、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特区抓职业教育就是要抓特色建设,抓品牌建设,努力扩大我市职业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今年,职业教育中心校建设应当是教育系统重中之重的建设项目,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应是教育工作的突出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推进,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以及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的根本需要和必然要求。

二、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措施,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教育工作也要树立效益观念,对所采取的措施要扎扎实实、认真细致地落实,要让每一项教育措施和任务的实施都产生较好的效应,增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今年,要按照“重在持续、重在运作、重在落实”的要求,着重落实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㈠继续抓好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我一直强调和希望大家树立“基础设施先行”的教育发展理念。基础设施建设是学校办学的基本保障,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发展好学校基础设施。大家要认识到,教育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源,才能有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的平台。近几年年,我市投入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较大,其中教育占很大的比例,建成了一大批新校园,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并仍然还有一大批教育项目正在建设或谋划开工建设。希望大家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努力确保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与水平。今年特别要挣分夺秒地抓好岛内中小学扩建设、新建设项目,高质量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实解决学位不足的重大问题。对岛外可能出现的学位不足问题,特别是开发区学校配套建设问题,也要尽早谋划,留足空间,做好规划和前期工作。还要突出重点地抓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关项目的建设,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㈡着重提升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的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制定各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和实施办法,采取国际国内相结合、学历非学历相结合的办法,多途径、多形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业务的培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大对教育人才的投入力度,增加部分资金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和对质量的提升、内涵的建设上。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校长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加大学习、培训、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长们的才干和积极性。校长队伍建设好了,才能有力地推进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与专业化,才能为建设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要建立校长队伍培训提高机制,实行定期培训、考核绩效计划,明确校长上岗资格,实施后备校长培养、培训工程,从政策上、投入上加大校长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㈢确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查找原因和不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麻痹思想,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对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要坚决排除各种危害师生安全和影响学校稳定的隐患,着力解决交通事故、溺水、校园周边暴力等影响校园安全的三大突出问题,把历次校园安全工作会提出的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广大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保证广大师生员工在平静安全的良好环境中工作学习。还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切实加强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维护学校稳定。

㈣积极推进对台教育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随着台胞子女就学数量的逐年递增,少数台湾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要求进名校,导致学校的招生压力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希望大家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历史性贡献的高度,继续做好招收台湾学生来厦门求学的工作,进一步扩大厦门教育对台湾学生,特别是对金门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对台教育交流还应进一步有所作为,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对台教育交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对台教育研究,扩大对台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两岸的教育和谐和祖国统一大业作更多贡献。

㈤大力推进教育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教育要特别讲究“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的规则,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法规性、规范性制度来加强教育管理,从严治教,使基层和学校有章可循,把各项管理落到实处。今年要特别加大严格贯彻《义务教育法》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义务教育法》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要重点准备起草有关校园安全、教育经费使用、教育队伍建设、招生入学政策、制止教育乱收费等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努力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㈥努力解决目前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全面、均衡发展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比较突出地存在学前教育、外来员工子女就学、民办教育质量三大薄弱环节。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集中精力突出加强上述三个薄弱环节,努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关于学前教育,在坚持以公办示范为主、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办学机制下,要学习思明区将其作为准义务教育延伸的做法,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办比例和教育层次。关于外来员工子女就学,要借助岛内新一轮中小学扩改新建的机遇,努力让更多的外来员工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享受本市子女的同等待遇,同时要特别关注岛外工业区外来子女就学问题,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学位发展准备在先,充分做好岛外公办学校更多接收外来子女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于民办教育质量,要把公办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与民办教育的特色相结合,把对民办教师队伍的管理更大程度增加与公办一视同仁的做法,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的督导、指导和管理,努力为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志们,2007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教育工作任务繁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让我们认真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社会学分析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省域内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及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均衡,初步实现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当前,在湖北省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情况比较明显。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纷纷出台了政策或举措。诸如湖北省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布局调整着手,撤并了部分中小学,创新办学方式,如鼓励、支持优质中小学办分校,这些举措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湖北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问题,但对中心城市(特别是地级城市)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难以突破,导致在湖北省域内一些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呈越来越公开化、扩大化的混乱趋势,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理解湖北城市义务教育的择校现象,本课题对省会城市武汉和两个中等城市(宜昌、黄石)中小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湖北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生人数为总人数的25.9%,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就择校现象和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择校行为的动机:教育选择是向上社会流动的基本条件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其社会地位变更的过程。即由一个社会阶层移动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个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发生了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实质就是其个人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流动是人类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对于个人或群体而言,如果移动后的社会位置高于移动前的社会位置,是向上流动,即社会地位上升,反之,就是向下流动,即社会地位下降。对于社会而言,一个时期内向上或向下流动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进步或倒退,如果社会是在进步的,其向上流动的频率必定会高于向下流动的频率,如果社会是倒退的,其向下流动的频率必定会高于向上流动的频率。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选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自己拥有向上流动的机会而不希望面临向下流动的危机。虽然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未知的,但向上流动的条件是已知的,这个条件就是知识、才能和机会,只有那些具备该条件的人才可能上升。因而,向上的社会流动就会更加关注的是人们在获取财富、权力和声望等资源方面能力的变化。[1]为了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许多社会成员认为要获得高学历就应该从小抓起,导致了在基础教育领域就不断地出现选择教育资源机会的现象,正因为教育是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手段,也是能否实现这个愿望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条件,教育选择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平等的水平,也可以维持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变化。1998年,有学者对湖北省汉川市社会阶层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汉川市社会分层多元化:社会成员大体上可分为9大社会阶层、27个亚层和1个群体。对1068位城市居民调查,1978年至1988年流动率为20.09%,1988年至1998年的流动率则达29.21%[2],调查数据表明汉川市社会流动加速化。21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中国继续推进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重要时期中国社会流动进一步加速。领英在2014第三季度对中国职场人士的一项大规模调研显示,约20%的被调查者表示正在主动寻找新工作,在中国职场“主动求职者”的向上社会流动已成为一种常态、习惯。与此同时,改革以来中国工人阶层也发生了分化,主要表现为体制分化和收入转化,究其分化原因,经济体制转轨为直接原因,经济知识化则为重要的深层原因。就工人阶层的体制分化而言,工人从体制内单位流向体制外单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即主动流向体制外单位。这类流动或分化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流入单位一般是对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有较高要求的单位,或是知识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或行业的单位;二是,流动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曾有学者1996年对武汉市的千户问卷调查发现,主动流动主体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为56%,高中或中专以上占87%。另一种是被动型,即被迫流向体制外单位。被动型流动或分化也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流动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这些被动流动者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82.7%。二是,流出单位大都正值产业升级或设备更新。无论技术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代替技术简陋的落后设备的设备更新,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升级,它们都会对工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愈来愈高。[3]以上表明,社会地位与教育程度有着较高的正相关性,社会成员越来越青睐学历、文凭这种特殊的“身份标签”。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对高学历人才的刚性需求信号,许多用人单位会为了招揽到高学历员工,会自行设置一定的学历或技能门槛,诸如名牌大学的高学历背景、高级技能证书,尤其是一些高薪行业或科研部门,比如,许多高校人事招聘都明确要求,第一学历必须为“211工程”或“985工程”院校,甚至国外名牌留学或访学经历,专业教师还应持有相关行业高级技能证书,如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等。这些人才需求的硬性条件不仅直接刺激了社会对“高学历”、“名牌学历”的盲目推崇,而且刺激了人们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择优教育以增加实现向上流动的起跑机会,超前追求“名牌效应”。[4]因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名牌学校”、“示范学校”等成为了社会的必然选择,择校现象处于“白热化”的状态。

二、择校行为的形成:教育层化与个体发展需求

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由于教育活动本身具有分层或分化的作用,不同的社会成员会获得不同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成就,而不同的教育文凭或教育成就又会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在传统社会中,教育活动的外部特征决定了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程度,这些外部特征的主要信号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阶层地位、家庭经济条件、性别身份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为内在的特征,这种内在特征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过程,获得不同的教育资格证书或文凭,这些不同的证书或文凭不仅代表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或过程中的不同结果、水平或成就,还代表了受教育者在整个社会交换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应社会地位,如经济、政治地位、社会参与能力等。[5]许多人常常认为学校之间的类型、层次和等级等方面差异,必然会导致人们所获得的文化身份差异,而此文化身份恰恰是获得向上社会流动机会的重要因素。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与作用原本只体现在重点大学需求量增大的高等教育阶段,但现在已经被倒挂延伸到了增加对优质中学教育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为满足这种需求,择校现象会因此加剧。教育层化是影响择校现象形成的外在因素。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则是影响择校现象形成的内在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人都有自我实现或自我发展的需求,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即发挥个人最大潜能的需求,实现理想和抱负。一方面,家长是子女的监护人,具有为孩子择校的权利,通过调查发现,从主观角度来看,主要因素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考虑择校后自己工作、子女上学是否方便,而客观因素大相径庭:年轻父母中有66.7%为子女择校的第一因素是因为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仅三分之一的家长还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社会声誉等。中年父母为子女择校考虑的客观因素较多,除了考虑师资、办学历史、社会声誉外,还会对比教学设施、升学率等客观因素,但师资是重要的择校因素。有53%的中年家长表示择校首先要看学校的师资水平,中年父母为子女择校的其他客观因素从主到次是升学率、学校声誉、办学历史、教学设施等,比例分别为18.4%、12%、11%、8.6%。62%的大龄父母也表示在为子女择校时主要考虑学校的师资水平,其他的客观因素也是综合性的,但主次序列有所不同,从主到次依次为升学率、教学设施、学校社会声誉、办学历史,所占比例分别是20.5%、9.5%、6%、2%。[6]以上数据表明,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了解和支持程度、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家庭育人理念和氛围、以及家长的人才观等,都是影响择校现象形成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在同次调查中,孩子主动择校的虽然为数不多,但他们择校因素更具体,主要包括与作业量、朋辈群体、体育文娱活动、周边环境、竞赛机会、创造发明等相关的需要,其中朋辈群体因素所占比例较大。根据人类社会学理论,朋辈群体价值标准与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一致有利于群体成员积极行为,反之则反。优质学校中的现有朋辈群体对学习提高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等正向需求,反映了学生们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对择校生的个体认知发展、精神追求、情绪表达、行为塑造和支持系统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而这些发展条件的需要正是知识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

三、择校方式的实质: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

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定的资本,主要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三种形式的资本。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实质就是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个资源集合体与某些持久的社会网络是紧密相关的,社会资本是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而且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和获取方式与社会资源基本一致。林南认为,个人除了具有可支配的财富、知识、禀赋、地位、体魄等资源外,还具有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相关的社会资源,比如权力、声望等。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推断出,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密切相关,个人资源是社会资源的前提,社会资源是个人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个人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社会资源获得性的程度。因为社会资源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社会资源的先在性决定了个人或家庭要想获得其所需的社会资源,必须遵循其中的社会关系规则,进行有目的的行动。[7]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其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必定不同,但每个家庭择校的目标是基本相同的,即希望优质教育资源未来能带来更好的升学机会、教育利益的回报、以及更高的职业地位。因此,决定或影响家庭择校行为的重要因素是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根据社会选择理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方式可分为直接择校和间接择校。直接择校是通过规定某种入学机会的限制条件,如对学校捐资、捐款或其他突出贡献为子女获得优质学校的入学资格、建校费等,直接将某些群体的成员排斥在这类学校之外。直接择校过程中许多优质学校通过各种分配形式设定了一定的准入条件或资格,形成了生源的社会排斥,是社会公众意见最大,却只能默认的一种择校方式,所需缴纳的建校费需要学生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本课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职业决定了家庭收入来源,家庭择校行为发生率与家庭收入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偏向于使用家庭的经济资本,兼用其他家庭成本,为子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导致这些家庭的择校行为发生率也相对越高。间接择校通常是指以考试制度或特长选拔形式(如奥数、体育特长生)或其他普遍认可的选择媒介(如“学区房、户口迁移”)获取优质学校的入学资格。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资源分配制度所实行的“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由计算机为技术媒介进行资源分配,这意味着重点中小学改变了入学依据、入学门槛,不再是以学生个人成绩为主要准入条件,而是以电脑程序随机派位的方式来分配入学机会,虽然这种随机派位的概率是很难人为操纵,也是无法预料的,但重点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优势和升学优势并没有因为这种随机派位的方式而有所改变。[8]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并不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唯一环节,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就近入学”原则使中小学的入学、升学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考试就很难起到选择的作用。通常人们把考试视为一种社会选择机制的媒介,由于这种媒介的利用率失效导致教育公平性监督在义务教育领域中容易被忽略,一些具有优势社会资源的家庭获得具有向上流动意义的优质教育机会就容易得多。当被派进普通学校时,一些城市家庭就会想尽办法跳出派位圈进行跨社区择校,择校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考试选拔、迁移户口、买学区房、托关系、建校费等五种方式。在调查中发现,湖北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以买学区房的方式为子女择校,有六分之一多的家庭以转户口的方式进行择校,还有七分之一多的家庭选择托关系的方式,由此可见,迁移户口、买学区房、托关系是择校方式中最常见的,无论是哪一种择校方式,都需要家庭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总之,以上情况表明,湖北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直接反映出来了择校行为方式的实质是一个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这些家庭为了给子女谋取优质学校的入学权利或非常规入学机会,不仅破坏了义务教育领域的管理制度,也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择校行为的反思:理性认识与对策建议

任何国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系统本身都会有差距,因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同形成所谓好、中、差等之类的不同档次,即“分层”现象。随着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需求的增强,当前在许多国家义务教育阶段都存在择校的现实选择,但因管理制度的不同,择校行为的发生率会弱化或强化。在教育发达国家,因师资质量、校园文化传统、社区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导致学校的教育质量“分层”,存在一定的校际差距,以致也存在择校行为。但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公平”制度理念的制约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没有偏倾,制度上更不会对学校冠以“重点”与“非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9]在教育欠发达国家,由于教育管理制度上有偏倾,制度分层保持甚至加强了现有的教育质量分层。我国《义务教育法》已禁止把中小学区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但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政府将教育经费向少数公办学校(主要是优质学校)倾斜,造成不同学校间经费、师资、校舍、设备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正是由于政策的导向使教育分层现象有增无减,虽然国家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又提出“就近入学”的政策,但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获取更佳的成才机会,会极力谋取优质学校的入学机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主要是区域、城乡、校际和阶层之间的差距所致,要降低择校发生率必须积极面对差距,减少这些差距,要以义务教育的公平为基础,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努力缩小这些差异,而不是消除差异,更不是搞平均主义,不能搞“一刀切”,把高水平的拉下来,限制发展。总之,要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低下的区域和学校提高质量和水平,改造某些地区的薄弱学校,同时对发展水平太低的学校要酌情取消,以鼓励优质资源的发展。[10]

[参考文献]

[1][8]那木罕.教育社会学视域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简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12.

[2][3]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3;309.

[4]冯莉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

[5]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9、316.

[6]郭雨辰,祝志芬.湖北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4):74.

[7]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9]明庆华.亟待关注的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