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职业认知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b)-012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GM-1 (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Methods Altogether 86 cases of cerebr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4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classified as control group,while,another 43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M-1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and classifi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mprovement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0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f 58.13%(P
[Key words]GM-1;Cerebral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Curative effect;Cognitive function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引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病情轻时临床表现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临床表现为痴呆。老年群体中患有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概率高,病情呈阶梯状进展,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病情严重者会完全丧失认知功能[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属于新型的神经功能修复药物,它能够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从而发挥促进神经修复以及神经细胞再生的作用[2]。现对我院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CT等检查被确诊为脑血管病且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40~90岁,平均(54.4±4.9)岁;平均病程(45.27±10.08)d。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39~89岁,平均(56.3±4.6)岁;平均病程(44.81±9.2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循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治疗,将60 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配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次/d。治疗2个疗程,3个月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ADAS-cog评分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ADAS-cog评分比治疗前下降>4分判定为显效;ADAS-cog评分比治疗前下降1~4分判定为有效;ADAS-cog评分比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判定为无效;ADAS-cog评分比治疗前上升判定为恶化[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进行评定,包括内容: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视结构技能、计算和定向、语言、抽象思维[3]。总分为3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认知能力越差,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正常。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内容包括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概念化水平及完成分类数。其中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评分越低,患者认知功能越好。概念化水平及完成分类数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58.1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比较
对照组MMSE总评分为(18.68±4.51)分,观察组MMSE评分为(29.04±4.75)分,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患者丧失认知功能[5]。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属于新型的心脑血管保护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促进作用,参与神经重构[6],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的细胞膜[7]。对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从而减轻脑损伤后脑细胞的水肿;通过对细胞膜上的酶活性进行干预,从而促进神经生长因子恢复,同时调控多种炎性影子,阻断神经细胞的凋亡[8];对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进行保护,纠正患者脑细胞离子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通过内源性途径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恢复,促进神经轴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加速神经支配功能的恢复[9-10]。患者在缺氧缺血时会减少多巴胺含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患者体内可促进多巴胺合成,增加多巴胺含量,并可对患者神经元形态进行改善,进而恢复患者神经功能[11]。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WCST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概念化水平及完成分类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视结构技能、计算和定向、语言、抽象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选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更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脑神经功能,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虹.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中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32-4233.
[2]石福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6503-6504.
[3]程会钦.神经节苷脂治疗精神、感觉异常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75-76.
[4]王静.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29-30.
[5]刘薇,马鑫,㈤,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西部医学,2015,27(6):856-857.
[6]潘阳新,陈健,钟水生,等.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J].广州医药,2016,47(2):38-41.
[7]殷琪,许晋川.尼莫地平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12):1648-1649.
[8]秦进,刘莹.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60例)[J].医疗装备,2016,29(17):79.
[9]闫文翠,于力.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对老年脑血管事件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4,8(9):794-795.
[10]邹蓉,刘朝霞,曲晓宁,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23(7):850-853.
[11]邹湘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2-53.
[12]曾彦,廖佳隆,陈德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0):135-137.
[13]杜家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54.
[14]桂心,谢小红,黄晓霞,等.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9):1771-1773.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育 实践教学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应用也朝着多功能化、行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及将来更好的就业呢?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发现中职学校不同于高中学校,也不同于其普通高等院校,采用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激趣导入目标定向协作探究实践展示总结评价实践延伸。下面以中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ord表格制作”为例,对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略加说明。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两份学生简介:请同学们思考,张×和王×是同班同学,二人同时到一家公司应聘,从他们的简历上看,公司老总会录用谁呢?并说明原因。
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王刚。原因是王×的简历格式应便于阅读,材料的排列顺序布局的合理一目了然,清晰可见。而张×的简历有点乱。
强调:个人简历是求职者自我评价和认定的主要材料。个人简历要做到“与众不同”,并能“充满朝气和激动人心”。一份好的个人简历能使用人单位透过它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也能激起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进一步接触的浓厚兴趣。其实,咱们一样可以制作王×这样的简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个人简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们同学的应聘简历,结合教师激情的情感表达,教师以实例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目标定向
1.目标
制作个人简历表。
2.分析
制作个人简历表的步骤。学生参照王刚的简历表,独立思考后讨论,师生共同定下实践内容及步骤。
初始化Word;添加标题;插入表格;修改表格;输入内容;表格修饰
3.要求
按照学生分析的主要步骤,确定好六个项目,制定出实践时间及交流时间,交流形式。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和利用原有经验和现有资源,安排具体的工作任务。
设计意图:学习内容的选取与目标确定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之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将要做什么,如何做,才能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并为本组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各个项目而积极努力。而实践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实践学习中心中有数。
三、协作探究
1.分组分工
学生参照技能水平搭配分组(每组8人),小组内强调分工明确、合作学习。
2.自主探究
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教师提供的样表(王×简历表),进行自主探究。
3.合作学习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商定完成的程序和步骤,确定组内分工和组员合作方式,通过合作探究逐项完成任务。
教师巡场点拨、引导。注意引导组内和组间良流,要关注学困生,须适当引导学生互助和个别指导。如问学生:你是如何平均分布各列的?修饰表格时,如何单击选定整列等,让学生操作给同桌看,给小组成员看,给老师看。操作的过程也是再实践的过程。
设计意图: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协作学习,探究的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得多。因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许多重点或难点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和初步的实践经验积累。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
四、实践展示
1.即时展示
在协作探究过程中穿插交流展示,每项任务定时(2~3分钟)完成,操作时间后安排展示时间(2分钟),用多种交流形式(抢答、抽查等)请各小组的选手到教师机代表小组汇报演示,投影公示,其他学生检查、矫正、评价,教师点拨,引导。
如项目二中,你在标题下一行是如何添加日期的?
生边操作边说明:在标题下一行30字符处“双击”鼠标,输入文本“填表日期”。这是利Word的“即点即输”功能,它能从我们指定的位置按我们指定的对齐方式输入文本。这里是在30字符处插入一个“左对齐”制表位。
追问:插入表格时,你的“典雅型”样式是如何选择的?
学生操作说明:打开“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在“表格样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典雅型”样式,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插入表格”对话框,完成。其他样式的选取,方法相同。
追问:修改表格时,你将鼠标指针停留什么地方?指针变为什么样的形状才能拖动边框?
学生操作时说明:将指针停留在两列间的边框上,指针变为“ ”,向左拖动边框到合适的宽度。
设计意图:通过各组选手演示和台上台下的交流,学生已开始了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宽裕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地理解、讨论、感悟,高效率地达到目标,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2.集中展示
各小组汇报实践成果,挑选最优成果由其他小组评议、质疑。并找出每一小组实践成果的亮点。
设计意图: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展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正面的引导与刺激。
五、总结评价
1.提交作业
将本小组的实践作业提交到“作业公共文件夹”内,全班互赏作品。
2.师生评价
教师对学生协作探究和学习小组的表现情况做出归纳小结和肯定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演示,强化技能。
3.成果评优
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评估和强调示范,加深了学生对正确的认知结构的印象,修补了原有认知结构的错漏之处,保障了学生认知结构转换的正确方向。
六、实践延伸
在欣赏其他小组作品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作品进行加工处理。如在自己制作的简历中,进行插图、背景、艺术字标题、自选图形等个性化的修饰和完善。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课堂延伸能让学生按自己的意图对成果加以修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再一次巩固和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肖衍,龙娟.市场需求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J\].天津: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0).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元智能; 语文; 计算机; 教学融合
身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引起教育界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紧随信息化步伐,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改革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校园教学平台愈加清晰地出现在高职教育的视域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笔者做了相关探索,构建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双向整合的教学模式。
一 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要以此为指导。
语文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应强调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即工作能力或辅助工作能力的培养教育。高职语文应当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专项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通过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职计算机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考试形式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操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二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各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应用计算机的素质,是文化教育、基础教育。无论是语文还是计算机基础的学习,都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多重思维训练的过程,涉及多种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化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他认为每个人虽然拥有多种智能,但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情况各不相同,且个体之间、个体内部的智能也存在差异;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发展和加强其智能;各种智能之间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作用,通过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即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与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息息相关。祖国的语言文字伴随每个人终身,语文的学习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表达思想,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
2、学生某一智能的发展需要其他智能的协同,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手段,设计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语言文字智能为基准,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迁移,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
3、语文课程通过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多方面协调学生的智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以深刻的思想、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陶冶情操,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容忽视。
三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学科不可能单打独斗,都会与相关学科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正说明人的多元智能并不是孤立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智能相互结合发挥作用,以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以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主训练语言文字智能,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多元智能的训练拓展空间。
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核心,嵌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理解感悟的同时将计算机基础的技术应用进来,以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为主,应用计算机技术为辅,从而更有效、更牢固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一个人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专业技能应用到更有用、更广阔的地方;运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将语文学习的成果沉淀稳固下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内涵修养。在这样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语文的审美教育,也增强了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学生不仅知识广博,有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从而进行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四 教学示例
教学内容: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利用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
教学条件及设施:多媒体教学软件;机房等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常识,在学习求职信、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理解“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能够借助范文设计个人简历框架。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动手操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计思想: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能力通过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使用Office办公套件完成一般文案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文化素质。
智能目标:
语言文字智能:学会使用简历中的关键词语,如个人简介、教育经历、求职意向等;撰写个人简历的具体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同学解说自己的简历。
数理逻辑智能:能够正确地组织自己的信息,形成个人简历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内容。
视觉空间智能:利用教学软件为 学生讲解简历的格式与写法;演示简历制作中文字编辑的技巧。学生在电脑上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时,训练眼手协调能力,增强文档的视觉美观度,以显示自己制作的独到之处。
身体运动智能:学生当众讲解简历时的体态语言。
人际交往智能:能够与老师、本小组同学共同合作讨论。
自我认知智能: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过程摘要:
1 教师在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基础上,向学生简要讲解个人简历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结合范文分析简历的各个组成要素,教师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简历主要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以自愿结合为原则,促使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个同学根据教师的讲解,先各自在电脑中运用WORD文档编辑个人简历,要体现简历的格式特点,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求职面试的语境。
3 小组内部交流简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每组推选出一份优秀简历进行
展览。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当众讲解自己的简历,小组之间交流写作经验,要体现写作的思路。介绍WORD文档编辑的技巧,如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段落左、右缩进及首行格式;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行及段落(前、后)间距等。注意表情、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4 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历和讲解,并视具体情况补充学生没有涉及的东西;点拨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成长历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总结简历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结构、语言表达、文字编辑技巧等;
5 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示范、总结,在电脑上修改完善自己的简历,然后提交作业。
6 教师批阅评价学生的简历作业,及时反馈给学生。
7 拓展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小组同学进行面试的情景训练,将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文案运用到虚拟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求职面试的相关要求。
教学小结: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始终以语文的写作能力为主,WORD文档的编辑能力为辅,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对象,后者是前者得以有效呈现的平台。在以语言文字智能为主的多元智能的训练中,达到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
五 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实践环节中的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两者的融合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意味着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语文课程,多渠道、多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学习方式,既能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即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升学生对生命质量的体验。通过融合,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积淀下来;通过融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自然行为,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成为信息社会开展学习活动的自然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自觉利用当下的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展智能学习,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对本学科有厚重的感悟,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要以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
参考文献:
[1]蒋丽清,薛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以文化变革为视角[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140-0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会操作及简单计算机的维护。《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笔者现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看法。
一、教学形式:以前高职计算机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也就越大,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上的通俗易懂。1、选用合适的教材。选择时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以前曾选用过本科院校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抽象性强,容易产生枯燥感。由于高职教育是近几年崛起的,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市面上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在教学中应采用由高职学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2、实用的教学。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对于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3、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所欢迎。4、培养自学能力。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就可以享用一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章节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在平时也会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操作: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实验题则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验任务之中。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授课课时为1:1,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掌握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每次上实验课时应该采用实验课记成绩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验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每次上机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能更好的使学生高效完成任务,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四、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可成两部分:笔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30%,实验成绩考试占70%。
五、考证促学:没有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也没有明确定位教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不同老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甚至很多学校最后考试也是自己教自己出试卷,试卷质量不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我们采用等级考试的教材,明确规定我们的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必须通过某一项社会资格考试,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目标就很明确。等级考试分笔试和上机考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小结: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1980-),女,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助教,研究方向:机械CAD/CAM。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高晓梅.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2(5)
一、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方案
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在实训质量方面评价、控制和提高的体系,应关注实训过程和实训效果两个;以过程控制为关键,以此保证实训教学环节过程的有效性,使实训教学质量切实得到改进,提高学生自身和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满意度。
建立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实训教学环节的实际状态,并通过对实训教学环节质量的评定,把实训教学环节隐藏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第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全面、有效,以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为最终目标。
应以方案共订,搭建校企融合机制为原则。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对口率和稳定率却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低,达不到相应岗位的从业标准。在实训方案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兴趣和今后的就业方向,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训内容。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目的。实现学习标准与岗位技术标准的融合。将学校的实训纪律要求与生产纪律统一起来,加强统一管理。
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实施方案
现代教学质量评价不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实施过程的评价,不仅重视教师及专家评价,也注重自我评价。科学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全方位的控制,大量收集素材的基础上。
(一)实现全方位评价。
1.组建实训小组,实现自我评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由5-6名同学组成一个实训小组,由学生中的班干任组长,定期记录实训情况,交流实训心得,向教师反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除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外,还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情况,实训表现情况,疑难困惑和思想状况以及实训条件保障,组织管理等信息进行记录、疏导和管理。同时将其他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也进行如实记录,实现评价。
3.填写实训记录,实现制度监控评价。每名学生发一本实训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书写实训日记,每月撰写实训小结,并规定将其作为学生实训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这项制度,让学生如实记录实训过程和点滴收获,实现了制度监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收集到了学生从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到纪律表现等较全面的情况,为我们真实客观地进行质量评估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实践证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不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认知和教师改进,只有综合性的实训质量评价能将评价的教育功能渗透在整个实训评价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评价误差,并及时改进提高,真正促进教学相长。
(二)建立多元考评机制
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职业能力。因此,评价其质量的高低固然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更要对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是结合实训方案的要求,以岗位知识能力提高为核心,以岗位技术标准为标准,由校企共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实施。
1、举办岗位知识竞赛,检测专业知识情况
由学校和企业专家根据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岗位知识、企业的文化知识共建职业知识题库,举办岗位知识大赛。
2、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检测学生动手能力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取实训单位的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比赛由学生自主分工,自己讨论制订行动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比赛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考评小组,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核,并按岗位标准对比赛成果进行检测。检测的成绩成为小组成员的基础分,再结合每名成员的表现酌情加减分。这种比赛,在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测评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进行了评估。
3、召开作品分析会,综合测评实训成效
顶岗实训的学生,我们要求上交实训作品附上相关说明(设计理念等)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作品分析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对学生的实训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校企紧密结合较全面科学地检测到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情况,当然,在检测过程中要把握好标准,要注意将实训方案和岗位技术标准作为检测标准,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实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