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国工业,高增长,重化工业,制造业

    构成国民经济的各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存在差异,有的行业增长速度较快,有的行业增长缓慢,还有的行业则处于衰退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接近10%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工业行业)对经济的推动,这些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往往达到20%甚至30%。高增长行业的有无、多寡和增长情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与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增长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整体与分行业增长情况

    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计算了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从图一可以看到,工业增长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波动较大,虽然1978~1990年间,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0.7个百分点,但1981~1984年以及1990年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从1995年、1996年以来工业的增长速度才变得比较稳定。1978~2005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6%,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5%,高于GDP近2个百分点。

    图1:1979-2005年工业的增长速度

    中国工业整体上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工业行业的推动。计算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应使用全口径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数据,但是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并非全部工业企业,在1998年之前(不包括1998年)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998年以后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进行过三次调整,获得工业分行业的可比价格数据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分1993~1998年、1999~2005年两个时间段,利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或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数据,近似地对各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并忽略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客观的方面来看,时间段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1993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而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各行业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当年价格的工业总产值和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总产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各年的价格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价格指数与工业各行业的当年价格工业增加值,计算出工业各行业1990年可比价格的工业增加值,再根据1990年可比价格增加值数据计算出工业各行业在某时间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3~1997年和1998~2005年工业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到,1993~1997年间增长最快的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1%;其次为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1998~2005年间增长最快的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6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超过20%。

    表1:1993-1997年及1998-2005年工业各行业年均增长率

    二、高增长行业的特征

    我国工业高增长行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高增长行业的转变

    与1993~1997年相比,1998~2005年的工业高增长行业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是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8~2005年间,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10%,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多在20%以上;而1993~1997年间,许多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下,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10%。二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993~1997年,重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高于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二者差距不大。1998~2005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近5个百分点。与1993~1997年相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而饮料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退出了高增长行业之列。

    (二)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和制约作用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一般说来,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维度对高增长行业进行划分。由于目前国内的投入产出表每五年公布一回,最近的两份投入产出表分别是1997年和2002年的,而行业增长率数据是1993~1997年和1998~2005年两个时间段,用1993~1997年的增长率数据近似地衡量1997年前后的行业增长情况,为了更接近2002年的增长情况,重新计算了2000~2005年的行业增长率。2000~2005年以及1993~1997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如图二、图三所示。

    图2:2000-2005年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图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从图二、图三中可以看到,无论是1993~1997年还是2000~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绝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大多数高增长行业的感应度系数也较大。与1993~1997年相比,2000~2005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高增长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这些特征变化表现出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并且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

    (三)高增长行业"成群"增长的特征

    我国的高增长行业表现出"成群"增长的特征。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1998年以来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皮革、木材、家具、造纸、医药、金属冶炼加工、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煤气生产、邮电通信、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部门。这些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二类是带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的高速增长明显带动了我国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重新"重工业化"的特征。重化产业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材料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等;加工工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等行业。第三类是能够体现我国资源禀赋或者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主要包括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RCA指数显示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动力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成为推动与改善人民生活有关的行业以及相应的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促进了与出口有关产业的高速增长。

    第一,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影响产业增长速度从而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会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1990年我国人均GDP为392美元,2001年达到1021美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1595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需求提高,自行车、收录机等千元级消费品让位于电视、空调、电脑等万元级商品,汽车、住房等10万元级商品逐步进入家庭,从而推动与改善消费者生活的食品、家具、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设备、电器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二,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6年的43.90%,特别是199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提高。由于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并带动钢铁、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增长。

    第三,低成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丰富、素质较高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不但使我国本土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平台。而"中国制造"能够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与重化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但顺应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趋势,也有利于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了出口导向行业的快速增长。1998~2006年间,我国钢铁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3.2%,机械和运输设备(包括办公和通信设备、汽车产品等)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1.8%。而钢铁、机械和运输设备业恰恰是我国高增长的产业领域之一,机械和运输设备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

    第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投资力度加大也是部分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原材料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加工工业的高速增长所带动的。生活资料、加工工业以及住宅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对矿产品和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行业普遍短缺,价格水平上涨较快。从图四可以看到,2001年以来,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工业的价格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采掘、原材料的价格提升带动对钢铁、冶金、建材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迅速推动这些产业的产能扩张和增加值的提高。

    图4:1991-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四、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影响

    工业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1993~1997年和1998~2003年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91%和66.32%(见表2)。从具体的产业来看,1993~1997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有15个,这些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1%;1998~2005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增加到16个,由于这一时期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经济规模较大的行业成为高增长行业,而且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高增长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19%。

    表2:高增长工业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二)高增长行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是行业增长速度差异的结果,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见表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从3.91%提高到7.41%。1998~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进一步从1998年的10.01%提高到16.00%。

    表3: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五、从高增长行业的国际比较看"重工业化道路"之争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即"重新重工业化"的现象,1999~2005年,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的比重从61%上升到69%。围绕我国需要不需要经过重化工业阶段或者说是否可以跳过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以吴敬琏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认为,由于发展重化工业会引起土地不足、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而不是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满足国内需求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阳。

    在此,通过国际比较从各国高增长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美国、日本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制造业增长率大多数时期低于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在1980~1985年、1990~2003年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日本在1980~1990年、1995~2000年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而韩国自1970年以来的制造业年均增速均快于服务业。以往一些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慢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美国、日本早已实现工业化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韩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但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并未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相反,在某些时间段内,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以及GDP增速要高许多的增长速度。

    表4:制造业与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源税;问题;改革;建议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资源为征税对象,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1984年我国开始开征资源税,当时主要是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三种矿产品超过12%的部分征税;1993年国务院对资源税暂行条例进行修订,规定自1994年起,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七类资源产品征收资源税;2004年以来,国家对资源税又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历次资源税的调整并没有对其进行根本性变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现行资源税存在的问题

(一)征收范围过窄

目前我国仅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七种产品征收资源税,土地、水、森林、草场等众多自然资源,至今仍未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虽然资源税税目并未包含以上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却十分普遍,没有对这些资源征收,既不利于它们的全面保护,也不利于它们的持续有效的利用。另外狭窄的征收范围导致资源价格进入市场的成本较低,过度开发严重,对环境有着严重的破坏。

(二)计税依据选择有误

我国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对资源税的课税依据做了如下规定:“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种规定使企业对已经开采而无法销售或占用的资源可以不付任何税收代价,企业在开采资源产品时,无需为开采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浪费付出代价,因此企业既不必考虑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以提高开采效率,又不必考虑资源开采的及时性,从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与积压。

(三)从量计征的调节作用微弱

我国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及资源条件的差异,区别不同的开采单位,实行差别税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资源产品价格已经由计划调节转变为市场供求决定,而资源税的从量征收方式无法体现税款与资源价格变化的关联,阻止了资源税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利润调节功能的发挥。资源税从量计征的方式也使得资源税收入未能跟上资源价格的上升,进而导致资源开采行业利润剧增,增加了资源开采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

(四)资源税税额过低

目前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只是部分地反映了资源的级差收入,这也使应税资源的市场流通价格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限制了资源税税收调控作用的发挥空间,弱化了资源税对资源的保护作用。具体来看,除1995年外,其他年份增长缓慢,近几年国家调整了部分资源税税额后,资源税收入有了迅猛的增长。但即便如此,2007年我国税收总额达到49449亿万元时,资源税收入也仅为261亿元,资源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仅为0.53%,资源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明显偏低,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五)税费并存,相互混淆

我国目前对于资源除了实施一定的税收调节外,还辅之以各种形式的收费调节,形成税费并存的格局。1994年税改后资源税既具有原有的调节级差收入的性质,还具有“资源补偿费”的性质。这种具有相近的性质和作用,却采取不同的征收形式的做法,造成资源税费关系紊乱,严重削弱了资源税的地位作用。

二、资源税改革的理论分析

(一)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明确,并且其交易成本很小,市场有效率均衡与开始时将财产赋予交易的哪一方无关。但现实中运用科斯定理解释外部性问题不一定真的非常有效。

第一,产权无法明确地加以界定。例如空气这种资源,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产权具体分派给哪一方;有的资源的产权即使可以明确界定,但由于社会、文化、道德的不一致性等问题也使得无法消除外部不经济的状况。

第二,已经明确的产权不能保证总是合理转让。交易的过程涉及到信息是否充分、交易双方是否达成一致、交易成本是否过高等问题。

第三,明确产权的转让同样有可能实现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产权的转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产权的实际转让量与理论最优值不相等的状况。

(二)庇古税

环境经济学家经过研究表明,环境恶化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环境恶化程度较小;经济发展的中期,环境恶化严重;到了经济发展较高的阶段,环境状况将逐渐得以改善。这一假定被环境经济学家们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我国目前尚还处于经济发展中期,即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状况将恶化,这就给资源税的调整和深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资源税是将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的手段,而负外部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污染。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在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庇古税收理论,最早提出政府可用税收调节环境污染的思想。庇古认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是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主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外部性问题,即通过“庇古税”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适应。

但是“庇古税”也存在自身的不足。税收本身并非中性,税收增加必将导致一部分社会福利损失;另外,实施“庇古税”,需要政府具有充分的信息,准确的度量负外部性的大小,而这并不容易做到。

三、现行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想和“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基本要求,确立资源税的应有地位,对照前述资源税现存的各种问题,对现行资源税改革做如下建议:

(一)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为解决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太窄的实际状况,我国应该大幅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不仅应该把不可再生的资源全部列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之内,还应该把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土地资源、沙漠资源、地热资源、滩涂资源、海洋资源、燃料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也全部纳入资源税调节范围,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大资源税”概念。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选择以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主要调节对象,同时还可以将土地使用税、水资源费等合并,使之成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所有权性质的生态物质资源税制。

(二)完善计税依据

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资源税调节功能的发挥,本着简化税制的原则,将资源税计税依据从现行的按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改为按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实际产量计征,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资源税的调节功能。计税依据的改变,一方面能体现国家对资源的调控和保护思想,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物质利益刺激纳税人合理开采,使企业积压的资源产品也负担税收,引导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珍惜与节约国家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减少积压和浪费。

(三)计征方式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资源,资源税的课税依据应改为按应税产品的开采或生产数量的市场价格计税,而不是按照现行的从量计征的方式。从价计征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税,其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明显,与征税对象的数量也有紧密关系。通过从价计征的方式有利于通过资源税调节产品利润,提高资源进入市场的税收成本,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以更好的开发利用。从价计征的方式也能更好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自由变化的情况下,税收和价格之间的联动性,防止由于价格的大幅度变化而引起资源税功能的弱化。

(四)提高资源税收入比重

一个税种地位高低,除了受到税收立法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看这个税种所带来的收入量的多少以及这些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高低。现行资源税不受重视,与其税收收入太少,资源税税率过低,组织收入的功能弱化是分不开的。要想提高资源税的地位,必须需要提高资源税收入总量,使之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得以加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资源税的税率。但是提高资源税税率并不能将所有资源一视同仁,不加区分,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较为稀缺,而且其开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负外部性,因此对于这类资源就应该要大幅度提高其适用税率;对再生周期较长的耕地资源、原始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滩涂资源、海洋资源和相对稀缺的水资源,从保护这些资源本身出发,也应该大幅度提高其适用税率;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等资源可以实现循环使用,但其开采过程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这些矿产资源本身也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对于这些资源的适用税率应该提高,但不宜提高幅度太大。

(五)清费立税

通常收费的理论依据是公共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特定服务和特定设施而收取的经济补偿,收费适用的是利益报偿原则和成本补偿原则。但从目前的资源品税、费负担来看,过多的收费严重地侵蚀了税基,弱化了资源税的调节功能。且许多对资源的收费,从其性质看是应该属于税收范畴,本身就应该通过资源税来征纳。因此,从清费立税、减轻负担、强化税收功能的角度出发,全面清理现行资源各类收费项目,并逐步将这些收费转变为税收是强化资源税调控的重要环节。目前,可首先将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改为矿产资源税,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等,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通过对这类费改税的试点,逐步推进并完善这项工作,既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又能保证政府的权益,还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东.资源税制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3).

2、张捷.我国资源税改革设计[J].税务研究,2007(11).

3、孙刚.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税务研究,2007(11).

4、计金标.略论我国资源税的定位及其在税制改革中的地位[J].税务研究,2007(11).

5、陆宁,彭毓蓉,甘家武.资源税改革的公共经济分析――基于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5).

6、安体富,蒋震.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J].涉外税务,2008(5).

7、杨志安.现行资源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偏差及其矫正[J].税务研究,2008(11).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3篇

富贵比金

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使用。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在自然界,银和金也经常相伴而生,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形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被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量约为20%。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

在经济史上,金和银都长期作为货币使用。同为重要的贵金属,白银却一直活在黄金的阴影下,主要是因为“金子太少”,而“银子太多”。银在地壳中的含量要比金高(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由于它比黄金活泼,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白银的发现要比黄金晚,一般认为发现时间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由于古代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最初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前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两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随着人类采矿分离技术的提高,超过市场流通所需量的银子不断注入市场,使得白银持续贬值,并最终退出货币舞台;而黄金因其产量稳定,依然作为硬通货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

尽显神威

除作为装饰品和货币外,银因其具有的诸多独特物理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例如,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因此,银常被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在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中,各种设备上的接触点大都是用银制作的。这些接触点平均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而银完全能满足这些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其性能更为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比原来延长好几倍。

银的化学活性比金强,但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然而,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化合成黑色硫化银的缘故。在我国古籍中,记载有“银针试毒”的故事,这种手段是通过观察银针变色来检验毒药——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是否存在。在这个过程中,银针真正试出的“毒”其实是毒药中的含硫杂质。由于自然界的砷大部分存在于硫化物矿物中,灼烧矿物制取的砒霜多少会掺有硫杂质;因此,当用银针试毒时,银与硫反应,生成“银锈”——硫化银,砒霜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改善银的抗硫化性能,也是通过合金化的手段,如添加金和钯,降低硫化银膜生成的速度。另外,金属元素如锰、锑、锡、锗、镍加进银中,也可以改善其抗硫化性能。

银和很多金属之间能以任意比例相熔。银基合金就是以银为基与其他金属组成的合金。

银铜合金常用来制作银饰。这是由于,100%的足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在做首饰时,要在银中加入7.5%的铜。这种含银92.5%、含铜7.5%的合金,在国际上称为标准银(925银);在英国,则称为英镑银(sterling,史特令银)。

银汞合金也是银的著名合金之一。汞,俗称水银,由此可以看出与银关系之密切。银汞合金之所以出名,在于它塑形期柔软、成型后坚韧,为牙医提供了一种极好的镶牙材质。

新的天地

银基钎料:钎料是钎焊(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和焊件一同加热,使钎料熔化后润湿并填满母材连接的间隙,钎料与母材相互扩散形成牢固连接的方法)时用做钎缝的填充金属。钎料的熔点必须比焊接的材料熔点低,适宜于连接精密、复杂和异类材料的焊接。钎料按熔点高低分为软钎料(熔点低于450℃的钎料),硬钎料(熔点高于450℃的钎料)。钎料按组成分软钎料有锡基、铅基、锌基等钎料。硬钎料有铝基、银基、铜基、镍基等钎料。其中,银基钎料是在银铜基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其他合金元素形成不同系列的钎料,这类钎料具有优异的工业性能,熔点不高,湿润性能及填缝性能良好,强度、塑性、导电、耐蚀等性能优异,可用来钎焊除铝、镁及其他低熔点金属外的几乎所有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银基钎料种类繁多,但常用的钎料几乎都含有铜。为降低熔点和减少银含量,通常加入锌、镍、镉等合金元素,构成三元或多元合金。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高频感应钎焊的方法,以添加铬粉的银铜合金作为钎料,实现了金刚石与钢基体间的牢固结合。

银基触头材料:电接触材料是各种高低压开关、电器、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工业领域和民用工业的各种交直流接触器、断路器、转换开关等,其性能直接决定整个电器的通断容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电触头亦有100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使用纯金、纯银、纯铂做触头材料,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银铜、银金、银铂等合金,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了多元贵金属合金和特种贵金属复合材料。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变;评价

1 1978年-2008年新疆的经济发展

1.1 1978年新疆的基本状况

过去的新疆给人们这样深刻的印象:新疆地处祖国边缘,是多民族聚居区,资源丰富而开发程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商品经济及与之相关的市场体系和金融、信用关系不发达,企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工艺陈旧,管理粗放,经济素质和效益都不高。农村工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人民温饱问题还未全部解决,财政吃紧,资金匮乏。

1.2 1978-2008年新疆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根据1978-2008年新疆年鉴及统计年鉴数据可得出以下的结论:

1)在1978-2008年这30年中,在新疆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加,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2)在1978年前后,新疆的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远远落后于第一、二产业,即出现所谓的二元产业结构;

3)20世纪90年代前后,新疆的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较为接近,甚至在1991年出现了均分的情况;

4)1994年出现小波动之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三产业逐年增加。

2 新疆经济产业结构的现存问题

2.1 新疆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新疆2003年第一产业GDP比全国同年水平高近7.4个百分点,但是2009年新疆第一产业GDP仍然比全国2003年高出3.2个百分点,说明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省区,但是农业效益偏低。新疆的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个百分点,即使是2009年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仍然低于全国7.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新疆工业化的基础薄弱,程度低,且发展速度缓慢。第三产业由于灵活性大,低成本高效益,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也是最“年轻”的产业,虽然新疆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重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不协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发展很快,但是科学研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所占比重是小之又小,发展缓慢。因此,从整体上看,新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等特点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差。

2.2 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地。

新疆第一产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水平低,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再从土地利用方面情况看,新疆在农业方面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开垦农田之前没有进行合理规划,致使土地出现浪费,农田占用林地,牧地等其他用地的现象。同时,由于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生产结构不合理使新疆农业一直处于落后水平。

2.3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

新疆的轻重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这是因为,建国以来,在新疆的农业和轻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在新疆建立了一批重化工企业,以及钢铁厂,火力发电厂,炼油厂等等能源和原材料的工业企业,由此形成了新疆偏重型的工业结构。以原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比重大是新疆工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这一重型工业结构决定了新疆主要产业产品大多数属于基础产品,再加上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满足最终市场需求的能力低。从轻工业内部结构看,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占绝大多数,因此,轻工业的发展过于依赖农业的发展及农业资源的转移,受影响的条件变动大,影响因素多,长此以往,轻工业发展缓慢,致使轻重工业发展相互脱节。

2.4 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按类别来分,大致可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新疆第三产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新疆国民经济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开拓就业门路,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但是,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政策差异,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严重失衡,阻碍了新疆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新疆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关于新疆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3.1 调整产业结构

3.1.1 加快农业的综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新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许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例如,与国内其他棉区相比,棉花生产优势在于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单产水平高,比较效益好,是我国唯一出产优质长绒棉的省区和彩棉主要产区。新疆是西部重要的牛羊肉、牛奶等畜产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细羊毛生产基地,牛奶,牛羊肉、细羊毛是新疆三大畜产品,现代畜牧业的国际化发展势头良好。特色林果业和特色农业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许多特色林果产业和农产品,如葡萄、红枣、杏、核桃、巴坦木、石榴、哈密瓜、库尔勒香梨等,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挖掘新疆特色资源“绿色牌、名优牌、特色牌”,积极开拓市场,正逐渐成为新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1.2 对工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1)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例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基础能源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加工炼焦业是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配套的下游产业;新疆是商品棉基地和细毛羊基地,有丰富的动植物纤维资源,而纺织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强化发展重点产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作为需要强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潜在竞争力、显著的资源竞争力以及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3)查明资源,合理安排产业。新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的竞争力都较弱,且有不断下滑的趋势。该产业属于问题产业。此类产业应当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迅速查明资源,构建起良好的资源储备,以适应这类产业后来居上的发展需要,使其成为新疆工业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3.1.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要深化服务业领域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培育大型服务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市场监管,强化服务功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发展要立足于用好现有资源,要通过深化改革,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解决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3.2 抓好国家西移战略的机遇

抓住投资机遇,搞好重点开发。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因地、因时制宜,围绕市场与资源选项目,进行多层次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苏斌.新疆经济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外汇储备 目前形式 对外投资 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经济实力的增长,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更趋频繁和活跃,这是一种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同时,外汇储备也随着中国贸易顺差不断的增长。由此一来,为了更好的加快国民的经济发展,要不断的鼓励和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中国政府化解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压力的政策性考量。由于中国政府已经做好各种准备,所以这对于仍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而言实属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采取的一些策略,注重策略的有效性,避免减少无谓的损失。

一、将对外投资风险牢记心上,努力规避投资风险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市场是一片大好景象,其中有很多自身的特点。针对全球的市场经济来看,其表现的总体特点是大市场、大流通、大融合的经济金融格局。这就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的密切,同时,使得世界各国几乎融为一体(除政治差异外),投资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对投资越来越重视。

然而,世界又是不统一的,出发的角度一定是以本国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由此,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国际经济金融市场上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操作,这些手段使得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充满变数,甚至有时出现剧烈波动。从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发生的事件很鲜明的显示出这种观点,二战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金融动荡或危机(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此次美国次债危机及全面金融危机、拉美经济金融危机等)。如果忽视对外投资市场的实际情况,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要认识到国际投资市场并不平静。谨慎操作,稳扎稳打,切实了解实际情况后,努力规避投资风险,保证国家外汇资产的安全和不受损失以及增值。

二、对外投资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专业顾问的选择

对专业顾问的选择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聘请专业顾问对拟投资项目或目标公司展开尽职调查(通常包括财务会计、商务,市场、法律、税务、环保等方面),顾问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必须以了解东道国或地区的具体政策、法律法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拟投资项目或目标公司展开尽职调查已成为跨境投资、尤其是并购项目当事方的普遍实践。

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形式背景,所以在选择中国专业顾问时,要具备全面知识,一方面,需要由其处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所涉及的中国法的合规性问题;另一方面,其在跨境交易中往往也可以起到“把关”和“桥梁”的作用,各个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容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传达中国企业的商业意图,进而更好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2、排他期间的设定

一旦锁定目标公司或与境外项目有关方开始较为正式的磋商,不能随意的更改相关的计划,把项目的排他性作出书面且具有约束力的安排。也就是要求目标公司或项目有关方承诺,不能违反相关的规定,并且在约定的排他期间内,坚决杜绝与第三方就项目进行任何形式的磋商,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要严格的按照条约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

3、尽职调查的重点

尽管对目标公司或潜在项目的尽职调查工作主要由专业顾问负责完成。但是这种直接负责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中国企业而言,如果能对尽职调查工作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尽职调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是团队顾问的工作效率提高,并且使其更加的精准。但通常来说,环保(比如污染情况)、专利(比如核心技术是否涉及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税收、劳动人事(比如是否有较重的员工薪酬福利负担)等方面隐藏较大风险,如果不加重视,考虑问题不全面,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应当特别注意。

三、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

到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存量达3125.6亿美元,其中,矿业直接投资所占比重23.7%,矿业所包含的项目有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开采等,有这些数据和开采的项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应当积极主动地利用对外投资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广泛的利用资源,争取掌握资源的开采权和定价权,如果这些都有很好的控制,那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一种助推型策略。一方面通过在境外收购油气和资源和矿产资源,有效的稳定资源供应渠道,使其安全。另一方面资源类或采矿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企业带来丰富的经验,是对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有效流出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成长中更稳定。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清晰的了解中国特有形式下,对外投资的有效途径,国家要不断的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赴境外开展投资并购,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稳定的增长。并且在开发对外投资的途径的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开拓创新更多有效率的新方案。

参考资料:

[1]李东阳、周学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1(01)

[2]张茉楠.中国外储资产应“去美元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1(05)

相关期刊更多

世界电影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影家协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市教育局

临床肿瘤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