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物理实验教学的课程目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教师通过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从多维度来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初中物理实验能有效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物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其所有内容都围绕三种要素即逻辑思维、教学表达、实验基础而开展。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规律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了解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唯有此才能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初中物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第二,初中物理具有自己的方法论;第三,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重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第四,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科学,具有严密、定量的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内容更具生活气息,旨在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在进行物理教学时,物理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和探究的学习方法相结合,以此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中学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探究是中学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秘、揭秘的过程中。与物理教学课堂不同的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都化身为“大科学家”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进行实验评估。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在面对相似的情境时,应该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战胜挫折,这样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负责任的科学精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搜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多重目标。基础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在重视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态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科学选择实验仪器,为学生顺利探寻物理规律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可以使实验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在选择器材时,可优先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中进行选择,当实验室器材有限时,就需要物理教师多动脑,通过挖掘身边、手边常用的物品来进行实验,以提高实验效率。实践证明,选用效果更明显、误差更小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学,是实现最佳实验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选择实验器材时,教师不应只囿于一种思维,而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阶段、学生特点来灵活选择实验器材,为学生顺利探寻物理规律提供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苏科版第六章“物质的密度”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运用电子秤来测量,因为电子秤不仅取材方便,数据也较托盘天平更准确。在选择实验物体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通过改变个数,得出体积与个数成正比的规律;通过选择不同材质的硬币得出不同的质量,来推断出质量和材料、体积有关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贴近生活,渗透社会教育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诚如陶先生所言,教育与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于物理学科来说亦是如此。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这一观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加强物理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看来,在现阶段及未来的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通过培养教师的这一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社会及生活化元素来作为教学的佐证素材,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改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认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但又被学生忽视的现象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以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我在教授苏科版物理“温度”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温室效应,让他们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学生在看到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造成空气污染的图片时,还不曾有什么反应,当看到人类乱砍滥伐、汽车尾气排放等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时,则变得义愤填膺。此时,我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后天》这部电影,展示几百年后地球的现状:龙卷风肆虐、冻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此时,我说:“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任由地球的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未来的情景将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又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纷纷发言。在对他们的踊跃发言进行表扬后,我接着说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不断融化。那么海平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这个问题抛出后,我将他们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来进行实验探究。由于前面做好了铺垫,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他们将冰块放入浓盐水中,发现冰处于漂浮状态,此时记录下液面的位置,然后等待冰融化,再观察液面的变化。这样的教学实验设计,更能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看待物体时,知道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发现的物理现象。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知识有机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探寻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我国的研究热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包括一些演示实验,还包括一些探究性实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往往会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来进行,这虽然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现象和结论,却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由于他们无法领会教师设计实验的本质,因此,热闹的实验背后往往是学生的茫然,这不仅不利于其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采用多种方法,如对比、深化等,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兴趣。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准备一把钢质刻度尺,将其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的伸出长度,并拨动钢尺来进行实验探究。为了更快速地得出结论,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合作互助,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为了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都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我问道:“同学们,大家的推理都是正确的,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吗?”为了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评估等。最先获得正确结论的小组将会获得“荣誉小组”的称号。任务下发后,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出谋划策,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完善。如有的小组通过利用吉他的琴弦来研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长度、松紧、粗细的关系,有的小组利用在酒瓶中加水,通过口吹气和敲击瓶子等方式来找到音调变化的规律。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培养了他们负责任的科学态度,是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
(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初中阶段,除了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实验探究之外,科学思维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基本的概念和公式,还要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如分析综合、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物理教师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一种或多种思维。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它们在英语学习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其中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重要保障。同时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必须靠其余三方面的助推,进而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提升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教师可利用英语语言的美感(如诗歌和歌曲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英语语言的社会价值等途径来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以此启动他们学习英语的附属内驱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目标、设置学习活动障碍等途径都可以被用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但是盲目地提高学习目标可能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挫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意志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当学生受挫时,教师需不断鼓励他们、及时帮助他们、共同分??他们的困难等来进行弥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手”而“不放心”。只要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就绝不干预,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就及时提供帮助,但不是代替他们。“不放心”也不是指不相信学生,而是不放弃关注。最后,合作学习助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后盾。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合作与共享。文化品格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更需要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提高学生开放、包容和共处的意识。总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想象、主动探究、不断创新,还要引导他们大胆尝试、不断反思、积极合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学习者同时又是高效的学习者。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语言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石,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必须要有语言知识的铺垫。语言技能是形成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是语言能力的载体。这四种技能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际活动为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情境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搭建桥梁,以此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实际情境下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创设情境(如互动交流活动和表演展示活动等)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上Unit6 Birdwatching Reading的教学中,可以创设A role play的情境来复述故事。以三人一组为单元,分别扮演a reporter、a bird、a student。通过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展开对话和表演。A reporter: in Northeast China、the most important wetlands、a special place、all year round、go there for a short stay; A bird: make the wetlands smaller、less and less space、fishermen keep fishing、do not have enough food; A student: make laws、study the birds in Zhanglong、need more people、hope、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通过这样创设真实语境的方式,既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运用课本中重要的语言知识,(包括重点词汇、词组和句型),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需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特点,它要求学生对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辨析、分类和概括;建构新概念从而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围绕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文章的导入还是处理文章的细节都可从精心设计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8下U5 Good manners Reading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本课主题的视频进行导入。教师可提问“What good manners can you find in the video?”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进入课文后,教师可提问“How many good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通过浏览文章,学生很快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在处理文本细节内容后,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Just as the saying go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提出“Can you list as many good manners as possible?”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进一步深层挖掘了文本内涵。学生可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入乡随俗”的概念,活化教材的内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发表见解,既能达成学习目标,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深刻性。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需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阅读课,阅读语篇围绕卡通片这一电影类型展开,主要谈论一个为学生熟知的美国卡通形象――米老鼠(Mickey Mouse),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卡通片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根据本单元的话题及单元设计,教师在课堂设计上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更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生词:culture,famous,appear,become, rich, successful, main, reason, common, unlucky, lose, ready, character, simple。掌握核心短语:think of, come ou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such as, was ready to, try one’s best。
2.能力目恕T擞Skimming,Scanning以及mindmapping的阅读策略获取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传递的基本信息和深层含义。
3.文化意识。了解卡通片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米老鼠的诞生和成名过程以及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及短语:culture,famous,appear,become, rich, successful, main, reason, common, unlucky, lose, ready, be ready to, character, simple。掌握核心短语:think of, come ou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such as, was ready to, try one’s best.
难点:运用Skimming,Scanning以及mindmapping的阅读策略获取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传递的基本信息和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 in
1.课前播放《说天下》关于米老鼠的视频,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为学生阅读作好知识上和兴趣上的准备。
2.Tell students:“I bring you a cartoon character, It’s a black mouse with two large round ears,What is it ?”(板书cartoon character,同时在黑板上画出米老鼠的头像)。
课件上出现米老鼠的图片,生动形象。
3.Ask the students:“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ickey Mouse?”播放《Mickey Mouse Clubhouse》视频。(播放视频之前,告诉学生看视频后回答What do you think Mickey Mouse?)
学生回答:I think it’s funny/ interesting/ great.
Tell Students:“We’ll learn more about Mickey by reading the passage on P 38.”
Step 2 Reading
Task 1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kim the passage,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_____
A. What people think of cartoons.
B. Mickey Mouse, a famous symbol in American culture.
C. Some cartoons with Mickey Mouse.
设计分析:此任务的设计,既是对学生Skimming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也是对生词的教学进行“用中学,做中学”,体现了对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
Task 2 Scan para 1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
1.How old is Mickey now ?__________
2.Who created Mickey Mouse ?_________
3.What’s the name of the first cartoon with sound and music? _____________
4.Walt Disney has made 87 cartoons with Mickey. Right or wrong ?______
设计分析:此环节,既是对学生Scanning 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也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更有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
点评课:
党会芳(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本节课教师采用了before -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 -reading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Skimming,Scanning以及mindmapping的阅读策略获取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传递的基本信息和深层含义。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0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三维目标”后又一个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1 再释“三维目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有两处提及“三维目标”。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描述中有所提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中有所强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人们将此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15年之多,学术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对“三维目标”实施尴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认为:相对于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是与时俱进的超越和进步。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建构的,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什么是值得学和学什么”视角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怎样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视角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通过此过程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视角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准确表述是“在正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并践行这样的理念:“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载体,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需要“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融合的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抓手。因此,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荡涤应试教育的一帖“解毒剂”,“三维目标”落实之时,就是应试教育崩溃之日。
在学术界[2~5]对“三维目标”进行争论的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三维目标”瞬间在全国成为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三维目标”的学科教学。但是,诸如“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关于如何将笼统的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章节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基于“三维目标”学科教学与“能力立意”的学科考试有效对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并用“三维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成为难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建构与实践,始于21世纪来临之际。进入21世纪后,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何才能应对当今世界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 认识“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纷纷讨论这样的问题: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经多方研讨和论证,于2003年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其中,“Key Competencies”意思椤肮丶的”、“必不可少的”的“素养”,简称“核心素养”。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了核心素养清单(见表1)。
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召集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至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见图1)基本建构完成。
综合分析比较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公布的“核心素养”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存在侧重点、视角、内涵的表述差异,但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称21世纪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格。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更是面向人人的,是一个人在21世纪获得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最为重要的“共同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中的高级、关键素养。
其次,核心素养是跨领域、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数学、人文、科学、体艺等)教育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可以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科技生产、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未来个人成功生活、社会健全发展和职业世界不同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7]。
再次,我国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汲取了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时展对人的需求,体现了21世纪对人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学生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而建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8]。
3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3.1 “核心素养”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走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21世纪的世界正在步入知识时代,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为知识经济,与之相应的社会是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为了商品,工业时代的常规工作类型将会逐渐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类型和岗位数量将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如何才能够在新型的社会化中受益,并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字科技对人们认知发展、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怎样合法地、有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怎样才能与他人联合,全面地搜集、分析、综合信息?
21世纪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人类生活越来越成为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个体如何有效管控和适应不同价值观、、情感、观点、利益、人际关系等的冲突?如何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以适应变化莫测的未来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共处使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中,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使用言语、文本、符号的基础,使用数字、科技、信息的基础,互动并理性地使用“工具”的方法基础,才能创造性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具有全球化公民意识,能有效进行群体互动、合作和交流等,才能在全球化社会过上成功的生活,并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自主发展”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乐学会学,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和反思能力等,才能适应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9~11]。
3.2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提升
“核心素养”与过去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形象地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描述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欧盟将“素养”界定成“公民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因而“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得成功、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所必备的、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为一体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2]。
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和载体。没有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但知识与技能并不等同于素养。建立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事实性知识、理论原理性知识和学科观念性知识构成的。学科观念凝聚着所在学科思想的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的衰减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但学科观念或思想却相对稳定,学科观念也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舍弃无法穷尽细小的“知识与技能”的点,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就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还要看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获取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形成核心素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学科特征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三维目标”强调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三维目标”聚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聚焦教育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并获得成功所需要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时展对人的需求,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体现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核心素养”指向多学科、跨学科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贡献,“核心素养”更强调不同学科融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3.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教师、课程、资源如何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认识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本质特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贡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如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自然)课程,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和特殊贡献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分析研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内涵、要素、表现和素养水平评价体系。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地将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课堂教学目标中”。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活动),需要建构和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上承着宏观目标,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等有关内容要求具体化;下启着课程实施实践,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既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仅会涉及中高考制度改革,也会涉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结果性评价的改革。研究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其校本化,分解和细化到课程模块、单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既能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深化学科教育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T].人民日报,2016,(10):2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3]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释[J].全球教育展望, 2006,(3):57~61.
[4]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5]崔允t.追“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98~104.
[6]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9]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3~23.
[10]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11]周平艳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22~28.
关 键 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品德课程;品德教材修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32-06
2009年,以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为标志,日本正式开启了“学生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型能力”)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品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率先进入改革实施阶段,而品德教材作为学校品德课程的内容载体,是品德课程创新这一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不仅体现着品德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更是具体化的品德教学大纲并以之规范品德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的分析,探究日本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课程改革基本思路与特征,以期能为我国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及教材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品德教材目标重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
2009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该研究旨在“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1]。基于“未来”视角,围绕“整个教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这一根本问题,项目组在分析社会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及日本教育政策动向,提出了21世纪日本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即“21世纪型能力”(见图1)。
如图1所示,“思维能力” 是由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构成,居于“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地位;支撑“思维能力”的是“基础能力”,即在语言、数量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包含调整自我的行动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生涯规划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参与策划构建社会的能力、伦理道德意识和市民责任感等各项能力,它限定和引领着“思维能力”的应用和发展。三者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具备适应21世纪生活的日本人,从而建立以自主、合作、创作为轴心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三大核心能力中,与学生品德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包含“自律活动力”“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参与计划能力”三大亚核心素养。从关系视角切入,它们与个人、他人、集体、社会文化、生命、自然等六大领域相互关联,构建起了相应的“能力”与“价值”教育目标,继而形成了主导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这也是本次品德教材修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同时兼顾各年龄段学生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特点,实践能力为本的品德课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四个阶段: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以及高中段。限于篇幅,在此以小学高年级段为例①,如下表所示:
实践能力核心素养通过细化与阶段化,直接引领着新一轮的品德课程改革,更直接引领品德教材的修订。
二、品德教材内容重组:以核心素养形成规律为本
基于上述目标体系,日本文部省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品德教材――《我们的道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我们的道德》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紧扣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且严格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形成的规律,选用多层次、多维度的范例教学内容,将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合并编写。
首先,教材内容的选择严格遵照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目标。以“自律活动力”为例,这一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了生活习惯、健康体能、计划执行力、自我认识等七个方面,因此,教材在选择主题、内容以及编排的时候,全面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如表2所示:
其次,教材遵从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具备连续性的特征,采用了年级合并编写的方式。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他们,无论是获取概念观点还是养成行为习惯,都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7]因此,修订后的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把两个年级合并在一起编写,让学生在两学年里学习同一本教材。如图3:《我们的道德》部分内容截图所示的两幅图:左图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二小节“下决心做的事要坚持到最后”,该小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划执行力。为了深入贯彻此目标,本教材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让学生三、四年级分别设定一个目标,记录下设定目标的理由及达成目标的简要历程,以帮助学生理解计划执行力的内涵;右图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三小节“要有勇气做正确的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写下三、四年级鼓足勇气做的事情模块,引导他们思考鼓足勇气做的事情之间的联系,通过时间与事件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如此,对于同一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学生在两年内将得以巩固和强化。这切实保障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延续性,注重了品德教育的实践效果,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第三,教材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原则,采用以范例为主的内容呈现方式。范例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学到学科的系统思想而不是系统材料,要求在教材中设计范例性的课题,让学生在每一个课题上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使他们能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牢固掌握,学以致用,最终使学生能面对问题情景而展开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9]整体而言,《我们的道德》每个主题的教学,都先用学生个人的范例引出章节主题,再选取社会生活中的范例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探索,最后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经典范例让学生对该主题再次思考(如表3:《我们的道德》内容呈现形式)。此种呈现方式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道德》中的每个主题都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都必须予以重视。
三、品德教材理念更新:走向“学材”为本
日本著名学者高仓翔教授曾提出,教科书作为“学材”,具有五大功能:(1)唤醒学习的功能;(2)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3)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4)促进学习个性化、个别化的功能;(5)巩固学习的功能。[11]这五大功能构成了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我们的道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同时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材设计理念,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材”。
首先,“学材”要想唤醒学习,就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及情意方面的特点[12],对于品德教材而言,适应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是关键。《我们的道德》共四章,从前到后依次是:自我提升――与人相处――感受生命――和大家联系在一起,先从学生“自我”出发,再到“社会”,最后是“国家”。根据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三、四年级的学生大致属于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处于前习俗阶段的儿童,或是从能否引起快乐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性,去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即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评判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的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即处于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评判标准已经开始从自我主义转向社会集体。[13]基于此,《我们的道德》在内容编排上符合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转向关注社会集体的道德认知特点,具有使学生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崇敬,并产生学习热情的魅力。[14]
第二,“学材”要提示学习课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个别化,就需要做到不仅提示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而且提示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多种选择方向,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15]《我们的道德》中每一章下的每一小节的标题都是对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的提示,而在每一小节里面都会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目标和课题的内涵(参见表4)。这使得新的品德教材既照顾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又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本书的习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不设置正确的答案,允许开放式的学习结果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这更进一步地凸现了品德学习的个性化。
第三,“学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提示学习的方法,即教科书应该具有培养学习方法、思考方法等元认知能力的功能。[17]《我们的道德》在目录之后特别呈现了本书的使用说明,介绍了学习此教材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1)自学:读书并思考,写一些自己的看法;(2)讨论法:和朋友讨论各自的看法;(3)调查法:听一听小区人们的心声、试着和家人聊一聊写一写;(4)重复实践法:《我们的道德》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反复利用的一本书;(5)反思: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以发挥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同时,教材中每个主题的编写包括任务的设置等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品德学习方法。
四、对我国品德教材修订的启示
(一)品德教材目标应紧跟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启动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自十之后,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内含9大指标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一核心素养体系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关涉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反映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文化修养”三个板块的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发展包含“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大核心素养,社会参与包含“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大核心素养,文化修养则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三大核心素养。整体而言,这些核心素养均具有跨学科性,且跟学生品德发展紧密关联,因此,建议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出发,通过指标内容的细化以及学段的具体化,进一步构建我国未来的品德课程改革包括品德教材修订的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核心素养”转向。
(二) 品德教材内容编排应遵循学生品德发展规律
在我国,“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性质而言,它是知识、能力与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因此,必须要整合各类课程,建构综合情景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参与类的核心素养,与品德联系最紧密,它的形成必然以儿童的生活实践为基。因此,在编写品德教材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并设置融自然、社会与人文为一体的教育范例,让儿童在范例的学习中不断感悟、体验,进而联系自我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来予以反思、实践。
(三)品德教材设计理念应转向“学材”为本
过去数十年,应试教育一直处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地位。尽管近年来一直提倡教(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但以升学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应试教育依然处于主流。此教育大背景中的教材设计使用的也是最有助于实施应试教育的设计理念:“知识中心式”。在此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是帮助学生学习某一门知识的辅材料,也仅为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服务。而以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品德教材,其在设计上必须使用具有连续性、实践性、多元性以及开发性的教材设计理念,与具有开发性、指导性、多元性、连续性、实践性和巩固性等特点的“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相呼应。因此,品德教材如果在设计编排上摆脱传统的教材设计理念使用“学材式”理念,将会使品德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去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3: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研究_k事例分析等からの示唆[R].2012.
[2]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15.
[3][4][6]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94-95.
[5][16][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8-130.
[7]吴风岗.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J].天津教育,1980(4).12-16.
[8][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24-33.
[9]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64-68.
[10][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