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观 科学发展观 “美丽中国”
我国是一个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维平,庄三红.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生态 文明 伦理 节制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根本性的……经世世代代的积累,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全人类最紧迫的、最严重的问题”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现代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
为此,我国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是顺应世界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在先祖的思想宝库中汲取许多营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节制思想,对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思想
节制是伦理学中的重要范畴。西方伦理学高度重视节制,把节制和智慧、勇敢、正义一起列为“古希腊四美德”。关于节制的含义,古希腊的柏拉图有一个经典的定义:“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②。柏拉图阐述了逻辑严谨的“四元德”学说,他认为,灵魂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就成为肉体的囚徒,经常被激情特别是欲望所支配,因此被分割成理智、激情、欲望三个部分。人的德性来自于灵魂的作用,灵魂的理智部分的德性是“智慧”,激情部分是“勇敢”,欲望部分是“节制”。激情和理智听众理智的指导,使灵魂全体和谐一致,灵魂就拥有了“正义”的德性。在古罗马,节制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西塞罗称:“人是唯一能感知秩序和礼节并知道如何节制言行的动物”。③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的思想。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需求。一般认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去发展生产。因为人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人们就只能生产、再生产。但过度地生产和消费已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使我们所处的地球无法承受人类无限增长的生产压力了,这样,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每一项需求、每一个欲望都是必要的吗,是否应该放弃或降低我们的一部分欲望呢?其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可以通过节制欲望来实现。这也许不符合当今发展经济的主流思路,但资源有限是事实,人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不加节制,人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生存。当然人们倡导节制人的欲望并不是让人安贫乐道,而是不要让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超越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过去,伦理学讲节制主要是说人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在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的约束下节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生态环境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伦理学必然倡导作为自然派生物的人也必须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节制自己的行为,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的节制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儒家思想高度重视节制问题。在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周易》中就有节制思想的萌芽。《周易》第六十卦就是“节”。这个卦下兑上坎,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筑堤坝来节制,故称节。引申为“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亨。苦节,不可贞”(《周易·节》),意思是有节制就亨通,以节制为痛苦就不吉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节制观,以节、克、俭等概念出现,主要是出于道德的要求而限制人的欲望,或出于个人追求心灵的中、和而控制过激欲望。孟子曾经详细论述过类似柏拉图式节制定义的问题。
《孟子·告子》载:“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里孟子的“大体”指“心之官”,相当于柏拉图的理智;“小体”指“耳目之官”,相当于柏拉图的欲望。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容易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种“小体”服从于“大体”的道德就是节制。
儒家的节制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仍然可以在儒家的节制思想中得到思想指导。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儒家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在节制思想的影响下,儒家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论语·述而》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朱熹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中国古人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念不仅仅停留在这些儒家名人的著作中,也体现在具体的政治实践当中。比如唐代名相陆贽在给唐德宗的上疏中就说:“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④这些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节制地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利用。儒家的节制道德要求,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约束世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强本节用—儒家的节俭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节俭是节制的重要内容,节俭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限制物质欲望。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农家,都非常重视节俭的美德。
孔子主张生活俭朴、节用资源,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不追求外在奢华生活的。孔子曾专门论述了节俭美德,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认奢侈是越礼的行为,而节俭尽管看起来简陋,但是与其越礼,宁愿寒酸一些。孔子非常赞赏弟子颜回生活的节俭,他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很重视礼,但他并不看重礼的外在形式,不主张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穿戴许多制作复杂而且过于讲究的服饰,正如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荣华富贵之类孔子也相当鄙薄,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荀子也认为,节俭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而且可以抵制自然所带来的灾害,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普遍养成节俭的风尚。在民间的家训中,教育子弟节俭是重要内容之一。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千古名言。
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⑤也广为人知。倡导这种节俭的美德对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无疑非常有益的。
厚德载物—儒家道德规范中的节制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这是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中的名言。儒家一直把人的道德修养与天地联系在一起。儒家的 “道”、“义”、“礼”、“和”、“仁”、“爱”等道德规范,这些节制思想或节制观念,站在效天法地的高度思考人、社会和自然,对于当前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义节欲。儒家的“道”、“义”都是节制思想,强调要用道义、理智来节制人们追逐利益的欲望。荀子详细论述了道和欲的关系,他说“虽为天子,欲不可尽”(《荀子·正名》),又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认为人的欲望不可能全部满足,也不可能消除,但可以节制。他认为应该用“道”来节制欲望,“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认为人们如果按照“道”行事,则进可以近于尽欲,退可以节其所求,所以他认为对于不可去也不可尽的欲,必须加以引导,从而提出了“以理导欲”的主张。北宋程颢、程颐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重要命题,把私欲和天理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端。南宋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他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⑥朱熹讲明了道德与欲望的关系,他要人们时刻保持道德自觉,不为欲望所左右。除了理欲观,儒家还有义利观。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有“义利之争”,儒家重义轻利,法家重利轻义,墨家义利并重,道家义利全抛。儒家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主流,以义节制人们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是儒者的道德理想。儒家的义利观在孟子的思想里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即后人熟知的“舍生取义”。
对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而言,“道”、“义”就是自然规律。孔子曾提出“畏天命”(《论语·季氏》),这里的天命不是宗教迷信,而是指自然规律,孔子认为,对于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应当有敬畏之心。孟子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认为人只有顺应天命,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弘扬儒家的理欲观、义利观。对于人们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求“利”的这种“欲”,要用自然规律的“道”和“义”去引导。当然,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从自然界中开发生活必需品,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理”;但人们如果为了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求,就是“人欲”,就应该克制。
礼遇自然。儒家的“礼”是一种节制思想。礼是节制人们欲望的工具。礼作为一种仪式,是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对于节制人们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克己”,指的就是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言行。儒家的礼处理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服从礼这种社会秩序。我们可以把这一思想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去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礼貌、友好地对待自然,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依据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要求尊重自然,赋予自然环境以人的礼遇,只有人对自然友好,自然才会回报人类。而如果人不能礼遇环境,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天地人和。儒家的“和”也是一种节制思想。《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主张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不能大喜大悲,更不能无度。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提高到了“天下之达道”即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则的地位。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实现天、地、人的和谐是儒家伦理的最高理想。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包括人、人类社会,都各自有其发展的规律,他们应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⑦,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以天地人和为目标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是儒家的哲学基础,而且已根深蒂固地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人的思想、行为之中。《周易》要求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如果人诚能如此,又怎么会有今天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呢?《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正因为此,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论将对人类的未来作出重大贡献。
仁民爱物“仁”、“爱”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其中也有节制的观念,就是让人们出于良心的需要去主动节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一种互相仁爱的高级境界。当然,儒家的“仁”一般指的是对人的道德,正如《论语》说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对于物,儒家讲的是出于仁心的“爱”,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民爱物”是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北宋大儒张载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的泛爱思想,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自己的手足同胞一样,进而扩大到爱自然万物,这也符合现代生态伦理学要求人类对要自然有道德责任的观点。
长期以来,面对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人类只是过分看重科技和法律的作用,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没有发挥道德的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果不唤起道德良心,光靠处罚办法去解决,就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而倡导像儒家这样的“仁”、“爱”思想,就会使破坏自然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负罪感,认为自己有悖良心。只有全社会树立起对自然要有“仁爱”的道德责任感,才会自觉地保护自然。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启示意义。
综上,儒家的节制伦理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人类不能再坚持“人是万物的灵长”、“人定胜天”的信念,肆意地向大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开采。我们应该弘扬儒家的节制伦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注释】
①⑦张立文:《和合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第477~48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0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77页。
⑤翟博:《中国家训经典》,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629页。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和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财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政策干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指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状况,亦即自然生态。它们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改变了这种自然生态,这就是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各种资源速度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条件,否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根基,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因此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一体”来概括,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当生态不文明时,民众生活必受影响,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
简单地讲,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消费不具排他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或者市场可以通过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免费搭便车”享用其成果,导致投资成本难收回,投入效益难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失灵必然压抑社会投资,造成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介入,主要调控手段就是财政税收政策,也就是说,必须由财政税收政策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文明的外部性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这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阐述。正的外部性,实际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决。然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100多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30年内出现,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发期。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许多资源已接近枯竭的边缘;在20世纪,人类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一次出现自然资源全面紧缺的问题,第一次出现增加农业用地的障碍;生态危机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北京长期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天然草原退化……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负外部性”带来的惨重代价。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在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表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引人关注,令人振奋。同时,“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这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机制,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900多亿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还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税收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税务部门一方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完善现行税制,包括改革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另一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税政策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从财政角度看,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生态方面的预算投入、推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建设。但目前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还不够健全。如财政补贴数额相对有限,补贴环节较为单一,不仅直接奖励补助较少,而且环保设施没有财政运营补贴通道,存在环保设施建成后因运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无法发挥环保设施应有的效益的现象。
(二)税收政策方面
从税收角度看,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保持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收制度改革显得滞后。1994年实现分税制以来,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环境税,仅仅只是开征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间接税,大体有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的缺乏,不仅制约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资金来源,从而减弱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财政手段与税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态环境投入。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国(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间,美国(1998)占1.6%,而我国不足1.5%。还有的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适量国债的发行,利用财政支持作用,实施BOT融资、贷款担保形势等。另外,对需要巨量资金支持的大型节能项目,美、日等国都以提供金融债券或贴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鉴的。税收政策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就有支持节能和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方式,对“三高”产品提高税率档次,从多角度优化本国税制的绿化水平。税收激励性优惠措施从只注重能源供应方的调节转向更注重消费方的调节。如美国以税额抵免的方式对纳税人的消费动机进行调节,引导纳税人的消费动机和行为。
总的来说,金融、财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许多方面具有税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对特定优先发展项目的扶持,需要较强的能效评判标准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税收手段则在调节产品价格,干预节能产品市场方面具有普遍适用的优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整合资金政策,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着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着力健全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应当在充满挑战和制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财税的只能作用。
(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发展新型建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强化排污费征收,扩大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推进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绿色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启动一批水资源配套和绿化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支持推进整山连片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宏观上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应重点打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带;发展联系紧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选择宜居宜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的规模较大的经济区;建设有较大规模、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统筹、东中西互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不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需在总结我国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和生态税费体系、种类、结构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总量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进一步完善税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动力。
改革资源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改革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资源价格,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含量,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节约意识。因此,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征收范围和税率,既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也可为资源丰富的地区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环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设置环境保护税包括对污染大气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收费制度改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山石、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以及游览等自然保护区开发和使用行为征收生态保护税,以环境污染者自行负担控制污染的成本,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具体来说,应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税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纳税人。同时,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
参考文献
[1]连家明.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郑志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3).
[3]齐玲.有关生态补偿的财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0).
[4]唐英.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J].生态经济,2007,(05).
[5] 刘丽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探讨[J].新会计,2009,(07).
[6] 钱水苗.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2).
[7] 王梅.浅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J]. 科技传播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8).
党的十报告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作为生态大省的四川,应根据四川省情展开资源环境保护、高效节能减排、生态恢复补偿等生态文明重点建设,将生态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提到更新更高的地位,突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四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当前,需要破解生态发展的种种矛盾,并围绕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套具有四川特色、四川风格且能引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制度和政策框架。
四川生态资源禀赋
众所周知,四川是具有世界知名生态资源禀赋的中国西部大省:它是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维管束植物9254种,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占全国总数的39.8%,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76%以上。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7个,总面积达到9.0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比例达到18.6%,并已初步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但是,近年来四川在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超过生态和自然承载能力而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瓶颈、生态恶化等问题,同时,人均生态占用空间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生态赤字矛盾也长久地困扰着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更上层楼。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必将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
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建成美丽四川的前提条件。建设生态文明须先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不仅需要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力倡导和先行示范,更需要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整体行动。
各级政府要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土地整理、生态修复、环境评测等方面出台强有力政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支撑下落到实处。
各企、事业单位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生态公益性,切实降低生态污染、生态破坏、生态失衡的现象在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比率。
建立保障民生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形成人性化、个性化、严谨化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框架应注重保障民生。四川的生态禀赋和民生现状决定了建立“人性化”、“个性化”和“严谨化”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框架刻不容缓。从“人性化”角度看,一些生态问题的民事赔偿,特别是外部性所造成损害的补偿和责任裁判,既需要灵活变动――即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又需要不断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从“个性化”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体系需独立于现行法律之外,该体系要综合当下现实的民生问题与环境,体现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可借鉴于各种环境法;另一方面在法律体系建设时必须注重和民生状况改善形成互动,切忌抛开民生就生态环境论生态环境。因此,这就要求该法律体系要“周全,灵活”且具有对民生的包容性。只有当民生受益于环境,民生又促进于环境,两者良性循环,才能有效通过该法律体系为政策的推行“保驾护航”。从“严谨性”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还必须尽量减少各种空白和漏洞。比如,法律上设定的行政处罚上限太低,致使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一事不再罚原则造成生态违法漏洞等等。这些容易造成“钻法律空、取生态利”的法律制度漏洞都是不符合四川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发展导向的。
构筑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框架
构筑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框架重在转方式、促激励和有补偿。
一是应将粗放型经济转变为节约型经济,注重“开源节流”。要从提高工矿企业设备性能、培训工人学习新兴技能以及改造企业生态化生产经营流程等角度鼓励各类企业走上“绿色生态工业”的道路;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模式,使一部分企业率先成为行业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开创良好的风气来带动其他企业,尽早实现四川的“生态工业革命”。
二是用税费等经济杠杆奖励生态环保型企业,抑制排污型企业。这种经济上的激励约束,有助于使社会充满保护和发展生态的“正能量”,让各个企业有信心、有底气去发展环保型的、低能耗的生产模式。
三是制定广泛及时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当前应加快建立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出台征收有利于生态利益补偿的资源税政策,通过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间接成本,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尽补;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与重点对象,按照“谁保护,补偿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界定清楚补偿的对象和范围,并特别注重以受损的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态弱势地区作为重点补偿对象;应制定标准化的生态补偿体系,该补偿标准的核心是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和人员队伍,确立环境资源的评价体系,制定不同情况的生态补偿价格。
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型经济社会结构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形成四川特色、四川风格的生态文明型的经济社会结构。应在政府考核评价机制中增加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标,并把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污染、生态发展成果等指标具体化,使之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政府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地资源等的环境动态保护制度,并且这种保护可以“包保到户”于相关居民个体,增加生态保护的普通居民激励机制;应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拓宽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融合式发展,创建四川特色、四川风格的生态文明型经济社会结构。
“十”对生态文明问题的着重强调昭示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突出,就越是突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持久、艰难的任务,必需通过扎扎实实地走四川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去实现建成生态文明型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美丽四川的目标,并以之引领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浪潮。
(本文第一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作者成员:吴垠袁程炜周希桐)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报告集中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1,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作为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重庆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重庆直辖后被定为重庆市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南川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适宜,“旅游度假城”、“生态宜居城”、“开明开放城”是南川区在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目标。本文以南川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这一重要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释义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在中国,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王秉洛等将城市绿地系统概括为:“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概括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同时将此系统同自然山系、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人民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2。
建设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1]
3、南川区绿地系统现状及问题
3.1建设现状
南川建成区域河流、水库多,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条,均属长江流域,多属乌江水系,;截止当前,南川区建设水库共达14座;中心城区现状绿地共有649.04公顷,绿地率达到36.4%,其中公园绿地共有379.12公顷。
3.2存在问题
区域生态绿地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树种单一;防护绿地缺乏,基础设施隔离带绿化树木比例低,隔离效果较差;中心城区花山、两江及半溪河缺乏城市生活岸线,城市山水景观特征不突出;旧城区缺乏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公园绿地,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尚不能很好满足市民游憩需求。
4、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4.1规划布局构思
区域绿地系统由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山体廊道、水体廊道、重要交通干道廊道等绿地组成。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廊两区多心”。形成东部、南部重要生态屏障区为核心,以山体廊道为纽带,以各类众多生态风景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生态斑块为支撑,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匹配的绿地系统。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布局形成以城中心的花山,贯穿城市的两江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的“一核两带五射多点”的结构模式。
4.2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①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保护两大生态屏障区,其中东部生态屏障区是以山王坪景区为中心包含鱼泉乡、水江镇东南部及三全镇东部等连片区域组成,南部生态屏障区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及金山镇、德隆乡等连片区域组成。
各种生态景区、生态保护区等散布的斑块主要包括金佛山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山王坪风景区、神龙峡风景区、鱼跳峡水库保护区、楠竹山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斑块。
南川全区的绿地系统应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依托南川区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建设的众多风景区及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整个南川区域的绿化率应达到5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应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从而努力实现整个南川区生态环境中的碳平衡目标及生态产品贡献。
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与区内的开发建设进程相协调,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平衡,逐步向创造市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过渡。
图2南川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1)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采用区级综合公园、片区级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六种基本类型。各个公园和开敞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绿地类型,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并应积极吸纳和创新各类新形式、新题材,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园绿地类型,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建设环境及人文背景相协调。
公园绿地建设,到近期2015年增加228.5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9平方米。到远期2020年,公园绿地达到851.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1.29平方米。
表1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统计表
图4南川区中心城区公园分布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2)生态绿地规划
南川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主要由郊野公园和带状生态绿地组成。
本次规划确定4个郊野公园,总面积为1125.65公顷,分别是花山郊野公园、李家沟郊野公园、明阳郊野公园、岩坪郊野公园。其发展导向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郊野公园发展指引
3)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地效果。
图5南川区生产防护绿地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按此要求,南川区中心城区生产绿地远期必须达到99公顷以上,而目前中心城区生产绿地仅有北固片区及隆化片区两处,面积为5.3公顷。因此,本次规划中对生产绿地做了较大的增加。至2020年,规划生产绿地达104.65公顷,苗木供给率达100%。规划建设生产绿地2处。
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至2015年,规划防护绿地200公顷;至2020年,规划防护绿地556.43公顷。[2]
4)绿地景观规划
根据南川城区以花山为核心,两江一河绕城的地形特点,规划重点控制花山、龙岩江、凤嘴江、半溪河等山体、水系线,从沿江绿化景观带、城市景观大道、城周森林屏障控制与保护、绿化景观视线走廊、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加强规划区内的绿化景观控制。同时依托两江一山建设城市观景步道,构建观景、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南川中心区慢行系统。
图6南川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图7南川中心城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图
资料来源:《南川区绿地系统规划》
5、建设目标及实施建议
5.1建设目标
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净化城市环境、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小气候、减弱噪音、保持水土及改善水文条件等方面。通过本次规划应严格保护城区中部的花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心。建设城北大道、三环路、城西大道绿色生态廊道,让各片区之间有绿带相隔,使绿色生态走廊成为连接中间绿心与城市周边环境的绿色轴线。在城市环路以及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绿化防护林体系。提高南川区的公园绿地受益率和亲密度,充分利用山、江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以低碳化发展,生态产品贡献为主旨,着力保护南川区区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构建和谐的山水、林地及动植物生存环境。
5.2建设实施建议
①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社会公众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②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于城市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③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生态文明的核心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前者需要的是市场激励,那么后者更需要文化激励。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流渠道作用,长期规划、策划,运用各种公益节目、公益广告形成持久的舆论氛围。
6、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重庆在最近几年来表现的尤为突出,其来势之迅猛、速度之迅疾,是史无前例的。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危机总是相伴而生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高速的发展形式就会带来越来越复杂、破坏性更大的城市问题。城市绿地系统是一复杂的、动态的复合系统。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区域,或更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从结构出发,运用现代的规划建设思想,以生态为先导、协调发展为目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