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情感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移情” 概念 研究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围绕它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
关于“移情”的研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移情说”作为西方近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的美学派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它的先驱者是德国美学家洛兹和费舍尔父子。
随后的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舍尔(Friedrich Visher,1807―1887)通常被认为是德国观念美学向心理学美学过渡的关键人物,他在《批评论丛》及《论象征》中,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从而造成“对象的人化”②。他最早明确而系统地对审美移情理论进行了阐述。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1847―1933)。1873年,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由此可见,费舍尔父子已为“移情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移情就是人在体察和了解对象(可以是人或物)时,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外射到对象之中,并为这个对象所感染,使人感到和对象交融合一的现象③。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当艺术家凝神构想,激情澎湃,想象异常活跃的时候,他自己也就往往不由自主地寄情于物。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的反应。在他看来,“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部分构成了认识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来理解“物”,通过内部的知觉来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想要理解“他者的自我”,“移情”是必要的途径。从这个层面出发,利普斯把“移情”也称作“自我客观化”(黑田实郎,1985)④。
同时,立普斯还把“移情”界定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表现出的一种先天的、不由自主的同型(isomorphic)反应。他认为,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明显的步骤,这两个步骤是以快速系列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观察者首先自动地模仿并且他自己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同时发生变化,而在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上只有最微小的变化,利普斯称之为“客观的动作模拟状态”;然后,由此而引起的观察者面部、声音和姿势方面的肌肉组织的变化引起了传入反馈,这种反馈在观察者身上产生与受害者的情感相匹配的感受。霍夫曼将这两个步骤称为“模仿”和“反馈”③。
随后的1909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ehener,1867―1927)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用以替代“Einfuhlung”;在该书中,“Empathy”被描述为“把客体人性化的一个进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到其它物体内部的过程”⑥,这一界定方式强调“反应―投射”和对其他人情感的知觉。
1934年,Mead辨别了移情时的“自我一他人”之间的差异,并把认知成分――一种理解能力视为移情的组成成分(Deutsch&Madle,1975)。与美学中的移情不同,心理学中的移情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1983年,Pao在Sullivan的“人际关系”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移情”是个体用自己的能力来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需求,该行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行为。他认为,“移情”是一个过程,其中存在着两个参与者――希望理解他人的个体和希望被理解的个体――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两个参与者将共同地、逐渐地建立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交流“网络”⑦。
1984年,Reed在梳理、整合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移情”的七种定义:移情是一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内部经验的共享;移情是能力、过程和表达的同时存在;移情是理解与交流;移情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法;移情是模拟他人的情感并能发生共鸣;移情是一种交流和非理性理解的方式;移情是一种特别的知觉方法⑧。
不仅如此,移情还受到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在这些研究领域里,移情被认为是孤独症的决定因素(e.g.,Batson,1987),归因(attribution)(e.g.,Regan&Totten,1975),以及社会性判断(e.g.,Krulewitz,1987)的决定性因素;移情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指标(e.g.,Hofflnan,1987);移情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Greif&Hogan,1973);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的影响(Marshall&Maric,1996),等等。关于移情的如此广泛而密集的研究领域表明,移情是人类交往的基础,是所有心理现象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产生移情,人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彼此的交流更无从谈起。
三、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过移情现象。一言以蔽之,美学理论里的“移情”,是指人们在欣赏周围客观事物或自然景观的时候,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本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事物,似乎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审美活动就是把自我的内心活动移入到对象中去,对对象做人格化的观照,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这是浪漫主义试图冲破人与自然的隔阂的体现。
时至今日,心理学领域里一般意义上的“移情”,指的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别人(被观察者)处于某种情绪情感状态的时候,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简单地说,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观察、分辨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⑨。移情可以使一个人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其情感,也可以受他人情感活动的引导而产生相应的体验⑩。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看,移情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里,其实是相通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几乎是徒劳的。
纵观移情在美学里的发展历史,立普斯的“移情说”其实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他把审美对象和审美欣赏都看做同一个“自我”,即没有自我的欣赏,没有自我的移情,也就没有美的对象。换言之,立普斯认为,离开了人的主观感觉,美将不复存在。这显然是片面的。
由此我们也发现,立普斯的“移情说”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能动作用的同时,忽略了客体的外部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实践作用的分析。移情现象并非任意出现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譬如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极端底下,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具备无限威力、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当时的人们也不可能向大自然移情;而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的认识发展了,人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能力得以增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随之改变,自然不再是异己的、与人对立的,而是变成了可以亲近、可以欣赏的对象了。针对这个缺憾,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既要强调人们的主观感受,又要承认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感,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技术来研究美学中的移情现象。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著.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M].1767:126.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01.
③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83.
④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M].李季湄编译.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⑤霍夫曼著.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⑥转引自Tichener.A textbook of psychology[M].New York:Macmillan,1924:447.
⑦Sullivan.H.The interpersonal of Psychiatry[M].Norton,New York.1953:152-153.
⑧Reed,G.The antithethical meaning of the term “empathy” in psychoanalytical discourse.Chapter 1 in Lichetenberg.J.Bornstern.M,and Silver.D.(Eds.)Empathy,Analytical Press,Hillsdale,NJ,1984:12-13.
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45.
⑩李伯黍,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6.
参考文献:
[1]立普斯著.朱光潜译.论移情作用[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立普斯著.朱光潜译.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4][英]威廉・麦独孤著.俞国良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71-75.
[5]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李季湄编译[M].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7]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李伯黍,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李醒尘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医学心理学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必修科,但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如何?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医学生反映,在结束课程学习后却不知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理解患者的症状,如何理解患者的情绪及行为,如何协助患者解决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近年来,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及与心理因素相关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医学教育又提出必须以“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疾病观为教学目标”,突显了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医学心理学兼具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生物医学相对医学心理学更具客观性,各种疾病均能在实验室检查中寻找到生物学证据,而医学心理学更关注个体主观体验、感受、情绪、认知、态度,以及这些心理活动对人产生的心理生理的影响,且这些心理活动具有隐秘性、主观性、不可言传的特点。借助于教师直接、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要真正理解与掌握这些抽象概念很有难度。纵观目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及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一直沿用传统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控制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控的地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其二,教学过程以单向知识传递为主,忽视作为学习主体者学生的需要、情感、认知等特点,没有师生双向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一些心理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而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提出并得不到教师准确的解答,其三,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讲授,轻视实际操作与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实习安排时间很少,或几乎没有实习环节,学生在完成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后感觉不会实际应用,不能形成医学生的真正技能。此外,医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更关注传统医学课程,如大外科、大内科等课程的学习,轻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医学模式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建构现代社会一心理一生物科学知识体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以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动机或兴趣,如何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实效,探索和改变医学心理学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与活动”是核心的学习要素,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对话、实践、反思,让“学习活动”与“生活事件”相关联,使学习成为富有“意义”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情感色彩丰富学习内容的教学。有研究证实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心理学及心身医学课程教学中比传统式教学方式更具优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因此,根据医学心理学课程,选择需要主观体验才能更好理解的内容作为体验式教学尝试与应用的探索课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组成实验小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军医大学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
2实施过程
实施对象:选择处于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阶段并自愿参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学生20人。
实验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5个学时的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容:选择医学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章节中的心理防御概念作为体验式教学主要内容。
实施程序:
第一时段,介绍理论。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提纲挈领重述课堂讲解的防御概念中1一2个防御机制,提供给学生本次课堂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唤醒大脑中相关理论记忆。
第二时段,创建情景。利用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呈现类似生活经历、心理影片放映等方式,创立与本堂课理论相关的真实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第三时段,自由交流与分享。时间为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联想、理解,老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探索习得知识的真伪。
第四时段,点评与总结。学生与教师点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达到提升和强化所获经验与体验的效果,并回忆这个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该实验体验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弹性调节时间安排。
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解本次课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认同概念。然后放映某电影中一小片段。这个片段呈现的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场景。让学生就夫妻争吵情节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结合自己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什么心理导致夫妻争吵行为及争吵使用相同言语表达,而这种心理又是什么形成的?反观自己感受或去觉察自己心理形成的历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反思这一活动,对精神分析中投射认同这一解释人性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具体的、带有感受、情感及行为相融合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利于书本知识的真正内化。
3体验式教学效果调查
自编教学效果表,分别分为医学知识掌握、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调查。
4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几点体会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被广泛推崇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医学心理学部分教学内容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现总结出几点体会如下。
4.1体验式教学能调动医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
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体验式教学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真实或相近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学生要么会产生新的感受与体验,要么曾经真实或相似的体验被激发或激活,与自身感受、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想、情感被激活,学生主动表达、交流的愿望被激发和带动起来,课堂呈现出争相表达自己感受与看法、相互支持与认同、反对与反驳、质疑与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等活跃的气氛,在下课时,学生的提问与讨论还意犹未尽。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认知、情感及行为被引导到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生在做中学,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乐趣,更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及自主性。
4.2体验式教学方式更切合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偏于人文的学科,学生普遍对该学科感兴趣但认为比较抽象、虚无而难以理解与掌握。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某一特殊的与教学目标—致的具体情景之中,教师引导和关注学生的体验与领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必躬行”,由此,加深学生对某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4.3体验式教学能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真实生活环境相近或相似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化学习过程中,课堂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种情境体验中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也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此外,在师生共同交流分享体验中,学生能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能发现吸收别人的不同要素,扩大了学生对生命的好奇、敬畏、感悟与探索。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理解的提升直接会融入到医学生的今后职业行为中,从而提高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4.4体验式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推广的难点及注意事项
对自信心理的研宄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发展加快,己产出了20余篇研宄报告和论文,出版了两本专著,对自信的心理结构以及自信品格的养成做了较系统的阐述。然而,有关自信心理研宄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答,如自信的心理本质是什么,使用哪些研宄方法和策略,如何能产生出有解释能力的研宄发现等。自信系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考察,本文拟通过描述自信心理研宄中的研宄角度以及研宄方法,探讨整合自信心理研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据此提出研宄的建议。
一、人格与文化的研宄视角
自信是一种私密性的心理过程,在界定和研宄的过程中,通常是在个体意义上使用的。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自信心理的研宄是否跨越了人格与文化的范畴,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首先,自信是一种人格化描述。“自”即指自己,“信”或表示“信任”,或表示“坦诚”,与自己链接在一起时,都是指向于自我的。在描述某个人自信时,即在人格层面上使用自信。从人格的视角出发,自信研宄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解释个体的自信现象、自信心理过程及自信的形成与发展等。
其次,自信还在文化层面使用。群体士气、群体对于生存及发展模式的信仰,都是文化层面的自信。在社会文化层面,自信虽然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却并不是个体自信的总加或平均。例如,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于信心的强调和宣传,“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在社会心理或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在这里“自”己虚拟为“我们”或“自己人”,不再是具体的个人,群体自信的描述及其规律探宄是研宄的基本内容。
再次,自信的人格层面和文化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定意义上,人格是文化的塑造,并且反构文化。在自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中形成自我的锚定。从符号互动论来看,是个体具备了镜像自我的能力,而后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够发展起来。这个镜像,最早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而后才内化为反观自我的能力。即便如此,个人仍然不能脱离社会过程来形成完整的自我评价,社会比较中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个人与文化设定的互动,仍然是个人自我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参照系。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是二者平衡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然而这个过程却不是线性的,例如在人际互动中,具有过分自信倾向的个体通常不被欣赏,但这种信息不一定能够反馈、接受或理解。虽然社会认知可以看作是自我认知的镜像,二者却是有差异的,有研宄表明,在自信评估上,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存在差异[6。
另外,文化有超越日常社会互动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换言之,仅将社会理解为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会缩小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不仅显性存在,更多的是隐性地存在,存在于群体的无意识当中。这种无意识只有在文化群体之间互动的时候才会明确地显现出来,如近现代中国人自信品格的变迁。文化变迁缺乏实验的可操纵性,却是理解自信概念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格与社会心理的背景。这在方法上成为综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宄自信的挑战所在。
二、情绪与认知的心理内涵
不管是在人格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其成分结构当是知情,或者知情行的统一;把自信当作自我的一部分,也适用于这个成分结构。自我的情感面曾是我国心理学界最早对于自信的定位与阐释。然而,进一步的审视却发现,与自信相关联的概念侧重于表达自信的不同成分内涵。
在情绪方面,自信与自卑、自傲等常在同一个概念水平上使用。这些概念在认知层面较容易区分:自卑是认为自己一定不行,而不自信是认为自己不一定行或不一定不行,自信则是认为自己一定行,自傲是认为只有自己行。然而在情感层面,自信与这些概念的关系则较复杂。自信的情感上限是自傲,如果在信赖自我上走过了头,就会产生骄傲的情感。即自傲包含与成就有关的值得自豪的真实部分(aulhenlic)和与自我夸大有关的自大(u-bri^c)两部分[78],前者表达的是自信,后者表达的是具有自恋倾向的防御性情感。对于自信与自卑在情绪情感上的区别,当前还缺少实证研宄的证据。在一般的理解中,自信与自卑是对立的,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强大与有为,而自卑者相信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并且表现为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与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的对立。个体捕捉到这种情感体验,就获得了二者的区别,也就了解了自信的状况。在己有研宄中,通常侧重于情感上与自信的对立来界定自卑,而没有对低自信与自卑进行区别。
在认知方面,与相信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的概念是自我怀疑和“他信”。自我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时刻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或怀疑自己。自我怀疑是自我评价上的不确定,引致个体自馁;其对立的极端是自大。所谓的“他信”是相信他人、相信物而不相信自己,说明我他关系中的自我评价的不足。关于自欺,则涉及我他关系的另外一个极端,即个体在自我认知中能否克服自我防卫的影响。由于自我作为认知的对象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个体对自己的坦诚从内容到动机也在变动之中,自我信息的充分性变动,这些都给自我判断带来了困难。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积极错觉(posiliveillu?sion)即自信测量结果通常是高于理论中数。常见的三种积极错觉,即不现实的积极自我观、夸大的个人控制感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都或多或少地与自信有关联。因此,在主我与客我关系上,自信是个永恒的主题。
如果将情感体验与自我评价的认知相结合,在多维视角下有可能获得自信心理内涵的准确刻画。然而目前的研宄更多地是关注认知层面,还鲜有研宄将二者整合起来。
三、外显与内隐的心理过程
对于自信外显与内隐的区别,源于自信真与假的追问。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虚假自信的案例,而有关的自我概念研宄也确认了背离客观自我的情况,如积极错觉、虚假自尊等。那么,虚假自信的性质是什么,是意识层面的自我欺骗,是内隐自信与外显自信的分离,还是一种人际表现策略?
从自我意识的程度来看,自信过程有内隐与外显的差异。自信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觉知以外,一方面,自信自动激活的过程不受个体控制;另一方面,个体无法完全察觉到其思维、情绪和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影响来源。如果将自信界定为认知过程,从信息的搜集到概念表征的完成,主要是无意识的自动加工。而对个体自信程度、自信模式意义的评价,则主要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将自信界定为情绪,也会产生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分别,从情绪的酝酿与产生到个体的意识与解释,可以是认知驱动的,也可以从生理的层面开始萌发,最后为个体所捕获,也可能未被捕获。
从主我与客我的关系来看,自我可能为了避免焦虑的体验,而装出具备某种能力或者对成功的非理性预期,这与自我防御非常接近。自我还有可能对环境和自我的关系产生错误判断,例如自己对于环境的改变无能为力、成功并不取决于自我努力等,从而表现出另一种非理性的自信丧失。这两种情况可能是完全无意识的,也可能是自己部分意识到,甚至可能完全处于清醒的认知状态下。
从人际过程角度,自信的表露与否,可能都是一种经过计算了的策略。不分场合的谦恭和过分自信都会引起人际障碍。自信表达的是否恰如其分,在各种文化和情景中都有其规定性。如果能遵照情景的定义,对交往各方自信情况、自信表达策略做出评估和决断,并按规则进行自我调节,把握自信的量与度,则是成熟自信的表现。
在自信发展及养成研宄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自信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自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自信评价中的参照框架选择及其意义将更多受认知理性的指导,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自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形成自信的品格,有利于适应。
显然,在不同层面区分自信的内隐和外显都是有意义的,这不但有利于了解自信产生、成长的机制,还有助于理解复杂社会情境中自信行为的确切意义。
四、状态与特质的领域划分
自信的状态面和特质面很容易被观察到,在特定任务(如体育竞技)中,人们总是喜欢询问“有没有信心?’在众多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很容易看到被描绘为自信的人。自信特质甚至在大学生叙述的优秀品质中出现的频次超过了10%。
关于状态与特质的划分,与两个研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其一是经典的人格心理学传统,重视特质的研宄;其二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宄,重视特定的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人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还是情景决定的,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主题。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与情景的争论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后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些争论中,研宄者更多地认同发展一种整合的理论模型的重要性。由于状态与特质的争论,使得我们有参照系来理解作为人格特征或个体社会性的自信。
从状态与特质整合的角度,自信研宄目前建立一种整合模式面临着更多要做的工作。假使承认中国文化心理中自信具有其特殊性的话,那么,还没有对这种特殊性作出清晰的刻画,即尚不清楚自信作为一种特质,它处于何种水平,是中枢特质还是边缘特质,是首要特质还是次要特质,在个人精神生活中是可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以及,自信的品格是如何在一定的情境中被建构、维持和被认知的,是如何表达的,人们又是如何遵循生活中的自信法则(如何从这些表述中获得指导行为的灵感)等等。如果在整合的水平上刻画自信,面临的不确定性将更多。另外,对于特质与状态整合的研宄策略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如Roberts&Pomeranlz分析了发展心理学框架中情景与特质研宄带来的经验[11'指出了研宄中的分析水平、时间与年龄、不同类型的连续性与变化及其过程等都会对这种整合产生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给自信的整合研宄带来诸多具体的研宄问题。
五、生理与心理的内在机制
心理学研宄自然要关注心理机制。而受心理是生理功能的哲学指导以及生命科学的整合式发展趋势的影响,更多的心理学主题正在寻找生理学的理解,自信研宄也需要考虑其中的可能性。
自信心理机制的探宄是自信研宄的核心主题,既涉及研宄取向、研宄方法等外部问题,也包含自信的成分、结构、运作过程以及相应的功能等内部问题。特质论倾向于描述个性,而不倾向于解释,因此,对于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运作过程,更多地将由社会认知取向来完成,而与之关联的功能机制则可采用多种研宄取向。
自信生理机制研宄的可能性有多种理论依据,包括特质论、情景论以及神经心理学理论等。特质论承认特质的基因基础,这是行为跨情景一致性的主要依据。从情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情景本身不仅仅是特定时空下的存在,它受生理也受心理的制约如时间限定性,情景是蕴含适应的建构,这个结构正是在生理基础上塑造的。诚如不同物种对于同一物理情景的反应不同,生物进化使得情景建构成为生理反应的一部分。从神经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由于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研宄中确定自信心理结构的特异性非常重要,这是进一步探测自信的过程特征和机能的基础。
自信的生理研宄存在几种可能,首先是发展的视角,即生理成熟(主要是脑成熟)对自信的影响。其次是亚文化的视角,即特殊的生理特征对自信及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建构所激发的脑区模式可能不同。再次是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即生理唤起在自信中扮演什么角色。生理唤起会直接影响注意、也会间接影响动机和学习,并进而影响复杂的社会行为乃至心理疾患的易感性。由自信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过程可以探测与之相关联的生理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自信在形成(涌现)和表现的不同阶段的生物特征。第二代认知心理学可能在整合生理与心理的意义上对此作出回答。
六、结构与功能的优先度
自信的结构主要涉及自信的内容、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而自信的功能则涉及自信在整个自我、人格结构中的地位,自信对认知、情感和自我调节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自我和谐与社会适应。目前关于自信结构的研宄主要围绕内容展开,关于自信的功能研宄则主要涉及健康、成就动机等方面。
从内容角度,自信的结构研宄己发现了社交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才智自信等领域自信。对于自信心理构成成分,则很少有实证研宄涉及。在一个没有发表的研宄报告中,我们曾经尝试将自信确定为四个成分:目标价值、能力素质、行为倾向和自我悦纳。其中目标价值指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有价值的,相信自己的选择;能力素质指肯定自己达到目的的条件,包括素质能力和各种策略;行为倾向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以及出现困难挫折时的应对偏好;自我悦纳指目标达到的知觉和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性情感。我们以237名大学生为研宄对象,以内容领域和心理成分两个方向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矩阵结构,即目标、能力、行为、自我悦纳四种心理成分在总体、学业、人际、身体四个自信领域中都存在,且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率。同时,该研宄也发现,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内容领域总是优先于心理成分出现在结果中。这个研宄提示,通过分析开放式访谈建构的题目和问卷,不能直接解离出自信的心理成分。对于自信心理成分及其结构的确定,尚需要新的研宄视角。
由于自信心理成分不确定,目前关于自信功能的研宄主要在不言自明的背景下进行。即以自信的操作性定义(测量工具)为内容探讨自信在学习、健康、成就、人际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这种研宄可以独立于自信心理结构,而自信心理结构的探索无疑有助于这种功能的探讨。
七、科学方法与人文研宄方法的整合
在自信的研宄中,不管是使用实验的、统计的归纳法(科学的方法),还是描述的、诠释的归纳法(人文的方法)均能得到有洞察力的发现。科学的方法是指在研宄过程中遵循严格的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一演绎、假设验证的方法;人文的方法乃是指在逻辑实证主义视角之外的、源于狄尔泰关注理解和意义的人文主义学术传统。
科学研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研宄的主流,这是学科的历史也是该学科的现状。科学研宄的核心主张是以方法为中心,将科学方法视为心理研宄的不二法门,使得广泛的社会智能群体在心理研宄上无处置喙。执著于科学的研宄方式,各种“标新立异”的研宄在实践中将难以得到重视,例如质化研宄。己经有美国心理学家注意到了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科学哲学带来的局限。Arneu在回顾6个主要的APA杂志后发现,其作者、研宄样本、编辑均是美国人主导的,这些研宄可能忽略了世界上95%的人。隐藏在这种现状背后的逻辑是“科学强调基本过程而忽略或除去文化背景”,这引起了广泛讨论(参见《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⑴9年第6期的一组文章)。
仅遵从科学方法研宄自信问题,容易忽略有关文化独特性的内容。科学主义主张寻找通则,故而亚文化特殊性只是一种可能的变量,这就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经验意义以及经验意义表征的差异。对于自信的研宄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局限。并非西方心理学未涉及自信,而是无法克服先入为主的视角对异文化中自信研宄内容的阉割。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对应自信的概念分别是自信(selfconfidence).自我概念(elfconcept).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的自信主要是应用在临床领域,表达的含义与自我效能感相同;自我效能感主要表达的是能力信念,是任务情境中个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与任务对象关系的积极认知;而自我概念关注准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与自己的真实情况相符(这与行为金融学中过分自信研宄的出发点相同)。这几个概念用以表述我国文化背景中自信现象时,会发生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内容上,“自信人生二百年,直挂云帆济沧海”、“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情怀无法在这些概念中找到对应的成分;在表述习惯上,自我概念是中性的,因此在表达自我概念“高”、“强”时会产生语言障碍;在性质上,这些概念力求中性地反映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无法体现出心理事实对于个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缺乏积极心理学的特质与关怀。另一方面,我国所有对自信有过思考的学者,几乎都给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界定。寻求通用的心理学概念体系是合理诉求,然而将某种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概念体系指称为通则,则淡化了诸如东方文化心理学发展理论和概念的使命。
自信研宄既需要研宄通则,探求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研宄发现,与此同时,也应当承认自信在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个体或群体的特殊性,需要研宄、展示这种特殊性。前者需要科学的研宄范式,而后者却更需要尊重人文传统的研宄,重视现象学、话语分析、叙事分析等方法。从研宄实践来看,归因理论所强调的朴素心理学家(naifvepsychologisLs)经验在解释行为中的作用己为广泛接受,而对这些经验的诠释离不开人文的方法。
总之,以科学方法研宄中国人的自信是有前途的,人文的研宄方法也是诠释自信心理学殊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类方法,仅能获得此种方法独有的洞察力,若单纯追求以科学方法为核心,自信研宄就可能会囿于既成的话语核心,对于自信的完整理解,需要综合各种方法的长处,互为补充,才可能实现。
实施过程
实施程序:第一时段,介绍理论。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提纲挈领重述课堂讲解的防御概念中1-2个防御机制,提供给学生本次课堂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唤醒大脑中相关理论记忆。第二时段,创建情景。利用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呈现类似生活经历、心理影片放映等方式,创立与本堂课理论相关的真实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第三时段,自由交流与分享。时间为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联想、理解,老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探索习得知识的真伪。第四时段,点评与总结。学生与教师点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达到提升和强化所获经验与体验的效果,并回忆这个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上为该实验体验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弹性调节时间安排。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解本次课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认同概念。然后放映某电影中一小片段。这个片段呈现的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场景。让学生就夫妻争吵情节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结合自己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什么心理导致夫妻争吵行为及争吵使用相同言语表达,而这种心理又是什么形成的?反观自己感受或去觉察自己心理形成的历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反思这一活动,对精神分析中投射认同这一解释人性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具体的、带有感受、情感及行为相融合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利于书本知识的真正内化。
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品牌依恋;品牌至爱;品牌忠诚;消费者;品牌关系
当今是一个品牌的时代,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会经历由弱至强的不同层级及强度的变化过程。品牌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也愿意选择自己信赖的品牌简化决策过程和表达自我身份认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和依恋,更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和品牌资产的形成,因此,品牌忠诚、品牌依恋、品牌至爱等高级阶段是企业品牌关系管理期望的终极目的。品牌依恋(brand attachment)是联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是品牌情感和品牌关系领域的前沿课题。i鉴于品牌依恋理论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合,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新视角。
1、研究品牌依恋的作用
1.1对企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对他人依恋程度很高时,人们会甘愿做出牺牲和个人投资来维系关系。依恋会产生各种强烈的行为并通过产品线及品牌延伸实现企业的有效增长,提升品牌资产,形成竞争优势,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高,就越乐于付出付出更多的自我形象和可自由支配的资源(货币、时间、精力等)来得到品牌,越愿意溢价来购买品牌。因此,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依恋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顶点和强势品牌资产形成的基础。
1.2对消费者个体。品牌依恋能帮助消费者快速、正确的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有效减少由于现在众多品牌选择和品牌之间高度的竞争导致的消费者决策疲劳,简化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1.3对学术界。依恋理论可以为关系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研究尤其是推进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交叉创新提供新鲜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2、品牌依恋的理论渊源
2.1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心理学家Bowlby及Ainsworth在母婴关系领域完成的。Bowlby认为,依恋是个人(主要是婴儿)与特定对象(母亲或照料者)之间一种充满情感的独特的纽带关系。1989年,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在辛辛那提大学完成了题为《个人-所有物依恋的实证研究》的博士论文,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心理学领域进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之中。
2.2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Fournier(1998)认为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建立在品牌拟人化基础上,消费者是把品牌比拟成人,比拟成伙伴的,研究也发现消费者通常会赋予产品某种人的特性,比如通过广告代言人的塑造,品牌就具有了与代言人匹配的人格特点。较高的依恋感会呈现品牌和消费者之间较亲密的伙伴或朋友关系。
2.3自我一致性理论。自我一致性是指消费者具有偏爱形象与其自我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的特性。。Ahuvia的研究证明了,消费者通常通过消费来维持自我身份和定义与他人的关系,即品牌形象越体现消费者自我身份认同的表达,消费者就越对品牌有依恋感。
3、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
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表明:(1)依恋的形成和个体消费经历有关(2)依恋具有一种自我表达功能(3)依恋强弱与消费对象提供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价值大小相关。Mugge、Schifferstein和Schoormans在设计心理学领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了大学生对自行车进行精力投资,以及自我表达和产品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精力投资对自我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表达对产品依恋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研究指出,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精力投资,使产品个性化;个性化过程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了一个更具人格化的产品,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要,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向别人展示自我;自我表达又会对产品依恋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借鉴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Thomson提出了消费者对名人品牌(celebrity brand)依恋的A-R-C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自主(autonomy)、关联(relatedness)和发展能力(competence)的需要,人们就会对它形成较强的依恋。从已有对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看,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对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依恋对象成为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时,它就与消费者自身关联起来。
4、品牌依恋的行为特点
MacInnis和Park对品牌依恋量表的幅合效度进行检验,发现品牌依恋有四种行为特点:(1)接近保持原则(proximity maintenance),(2)接近能提供安全感并能促进成功应对环境,(3)环境应激事件诱发对依恋对象的搜寻,需要依恋对象作为庇护和应对应激,(4)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会产生焦虑。
5、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5.1品牌依恋与品牌忠诚。对品牌忠诚基本的定义现在仍没有定论,但大多数研究中都采用重复购买的行为或承诺作为操作性定义。它较强调情感和情绪之外的因素(特别是外显行为),而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则聚焦情感和情绪要素。另外,品牌依恋强调关系的强度,而品牌忠诚更注重关系的持久性,品牌忠诚是品牌依恋的一种结果。
5.2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笔者认为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有很多相似之处,在Carroll和Ahuvia的品牌至爱定义中依恋也是很核心的概念。他们的不同可能就是程度上存在差别,依恋中包含爱,但并非仅仅包含喜爱这样一种情感。品牌至爱程度上可能会深于品牌依恋,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现在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希望以后的研究可以涉足。
6、研究方向和建议
(1)科学界定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品牌依恋的概念定义尚不统一。而且对品牌依恋和品牌至爱等概念的区分也不是很明确。(2)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目前关于品牌依恋的研究和量表多是国外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情境性差异比较大(西方文化表现为低情境性,亚洲则呈现高情境性文化),因此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本土的品牌依恋测量量表。(3)深入发掘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4)研究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的相关关系。(5)对品牌依恋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对品牌依恋弱化和品牌隔离的现象进行研究。
注释:
i 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参考文献】
[1]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06-617.
[2]张立荣,管益杰,王詠.品牌至爱的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7, 15(5):846-851.
[3]许晓勇,吕建红,文.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46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