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特征

计划经济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特征

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政策;全球化;能力建设;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理论已形成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古典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产业政策曾一度被视为影响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障碍而饱受批判。然而上世纪末,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在解决拉美经济危机及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无所作为,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希望通过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并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推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政策,使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相关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置,并使资源按照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重新配置,是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目标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传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挑选赢家、严密保护、直接干预三方面。在执行产业政策过程中,政府往往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针对特定产业乃至特定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在对外贸易方面,为改善国际收支,政府往往会制定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通过选择征收高额关税及推行非关税政策对本国市场实施严密保护。早期的产业政策帮助一些国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在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产业或企业产生较为明显的租金,导致政府及其机构出现普遍的寻租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陷危机中的拉美经济是最鲜明的例证。因此,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遭遇普遍的怀疑,这直接导致“华盛顿共识”的产生。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对产业政策的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以贸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终结。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日本、东亚、拉美等国仍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针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直接投资、本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等方面设置种种限制,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的加速,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所设置的限制。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也摆脱了单纯以要素禀赋为标准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转而考虑不同国家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这方面来说,现代产业政策理论也必须克服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着眼于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特定产业升级,实现特定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动态调整,从而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世纪末,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研发与营销等非生产环节成为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在这阶段,创新与研发、区域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这两方面在产业政策理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不断产生的各项新的要求,导致近几年西方经济学中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

三、现代产业政策的新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业政策的拉美国家与东亚诸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的困境,这就把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推向灭亡。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举措,也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的产生。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现代产业政策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现代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创新经济学及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摆脱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方面,欧盟产生之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明确规划了欧盟各国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随后的《博洛尼亚宣言》以在民族国家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更是明确了欧盟各国要通过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确立欧盟各国在国际领域的整体创新竞争力,保证欧盟能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围绕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政策则更鲜明的揭示了能力建设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现代产业政策打破了传统产业政策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传统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挑选赢家的机制,通过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改变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与供给水平,从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在传统产业政策阶段,政府采购固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其更多是满足政府自身的消费需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在现代产业政策阶段,公共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各国政府可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其所占有的知识存量对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期后,就可以明确向各市场主体,也就是公共采购活动的供应者提出其创新方案的具体功能、成本及质 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指明方向,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这样,公共采购就可从需求的角度着手,起到引导创新行为的作用。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许多领域,公共采购比直接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更能激发创新。在目前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时期,利用产业政策手段,从需求角度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各国尽快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

再次,现代产业政策更关注在WTO规则的限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产业政策框架下,一个国家无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往往选择严密的措施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通过紧密的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金融交易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存在已经不再可能。WTO的相关规则也限制关税、配额等传统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就必须在WTO及其他多边或双边协议的许可下,充分发挥全球市场的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集群及区域经济协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一体化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促进具有规模效应的技术交易。同时,欧盟范围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协作能力的加强、公共与私人部门研发行为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全欧洲层面金融体系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像欧盟这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产业分工,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后,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内,政府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直接管制转向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传统产业政策模式下,政府管制的功能往往会使其行为获得巨额的租金,而一旦政府机构的委托机构没能得到合理设置,或缺乏足够的监管机制,就容易诱使普遍的寻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行为的效率,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攻击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主要理由。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并不否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而且在一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还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来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后,政府的功能将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指定具体的保障机制,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为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必须强调对政府公共行为机制的有效监管机制,保证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另一方面,还要更加注重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在科学有效的政府运作机制的维护下,协调发挥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双重功能,最终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第3篇

在中国,被重视的高端科技产品并不像韩国那样是电子产品,而是飞机、人造卫星和高铁等,可见中国的高端产业韩国是无法介入的。此外,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遥遥领先,韩国如果要对中国投资,就要对中国的产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正确地掌握中国市场的动向。

韩国企业对中国贸易投入的特征

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往来在时间上并不占优势,但增长的速度和投入量增长幅度较快。从1997-2001年因受到金融危机,韩国的出口大幅减少,但这只是短时间的。金融风暴过后,韩国的金融业逐渐整顿,恢复正常。中国加入WTO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中国也跃升为韩国出口合作项目最多的国家。韩国企业对中国贸易投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合作及资金投入的项目越来越高端

从1998-2007年,在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入的比率大约是81%。1980年以来,韩国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于低端制造业,而进入新世纪后,中韩两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制造业领域也都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于是合作项目开始转向大型企业高端的研究领域。

2.投入资金波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随着中韩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波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中国一些朝鲜民族的聚居地也成为韩国投资的首选,而近年来韩国有意把投资的企业向南迁移。随着贸易额的增长、投资规模的扩大、南方经济产业实力的增强,韩国对中国投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上海、江苏一带成为韩国投资的首选之地。相比之下,韩国在东北地区的投资逐年减少,逐渐转向产业较为密集的南方。

3.单项投资规模增大

在中国和韩国成为合作伙伴初期,韩国不敢贸然大量投资,贸易额非常小。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韩国对中国投资的产业逐渐扩大,项目逐渐增多。1998年单个合同投资项目共为153万美元,虽然在2001年很意外地减少到59万美元,但随后的几年却稳步增长。总体来说,韩国对中国的投入依旧不高,投资额仍然很少。2005年以来,韩国对中国的技术投入加大,机电、汽车、化工、金属等技术的大量引入使中国的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其投资规模也逐渐加大,到2007年,单项投资规模达到158万美元。

4.投资方式以独资或控股为主

韩国对中国投资的主要方式是“把公司的地址搬到中国”,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市场、产业链等实现韩国公司的有效运营,不仅在中国生产制造,而且在中国进行研发,虽然解决了中国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大部分利润都被韩国获得。总之,韩国对中国的经济投入是以利益为先考虑的,目的是以更少的资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中国广阔的未开发的市场和大量闲置低廉的劳动力对韩国来说是可贵的资源,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公司进军中国。2004年韩国在华企业多达298个,其中36%的投资者认为中国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26%的投资者认为市场资源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益处

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由来已久,韩国对华投资有很多益处。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促进韩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两国消费观念的融合。第一,韩国对中国的经济投资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有益。在一些领域如电子制造和高端技术的研发运用上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不仅弥补了两国产业的缺陷,也更好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韩经济的发展。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跳跃式的,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逐渐步入小康阶段,消费需求越来越高,这样对韩国产品的需求也更多,进而对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和韩国是邻居,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人民的消费理念相似,这种种条件使中韩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必然。第三,和中国一样,韩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中韩的贸易往来,韩国发展的越好,对于进出口的要求就会越高,而且这种需求比中国更要强烈,因为韩国国内的消费需求强烈,其程度要远超过中国。当国内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韩国的国民将把这种需求移植到国外,而中国广阔而丰富的市场为这种需求找到了恰当的出口。可见,这种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双方贸易的发展。

韩国加强对华投资的途径

1.使投资种类增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韩国在中国的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因此韩国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格局,重新制定对华投资的战略部署,改变投资方向,调整投资项目,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

2.调整对华投资企业的模式,使投资多样化

中国近几年发展变化非常大,因此韩国不能再以原有的投资方式对华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兴的一些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韩国应认清形势,准确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韩国企业的优势,使投资多元化,抵御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政府要在保证大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扶持小企业及一些私营企业,从而使贸易呈现多样化态势,这样就使韩国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韩国对华投资的服务质量

中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尽量使韩国投资商在中国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尽量维护他们的合法投资行为。韩国相关部门也出台政策扶持韩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只要是合法的,尽量使其没有阻碍。韩方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担保政策,使投资企业家能够放心地出资运营。此外,还有免除关税等一系列宽松的优惠政策。相对于韩国,中国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做法却有很大的不足,为此可以做出以下改进:①繁冗的投资审批制度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投资手续的办理应该简化。还有过于严格的检查制度,也把许多投资企业阻挡在外。②对投资的金融扶持应当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降低税收或提高贷款额等等。③应该学习韩国对投资的态度,支持私营民间企业加盟,使资金聚少成多,不仅方便了企业之间的沟通,也可以使海外投资越来越多。#p#分页标题#e#

4.为海外贸易企业提供风险担保

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第4篇

在笔者了解的市场中,某省级商做销售售后服务上竟然没有自己公司的专门服务人员,由此产生的一切售后服务不论大小都由厂家的服务人员来进行,有时为了换一个减震器常常是驱车来回数百公里疲于奔命,弄得厂家工作人员疲惫不堪,无心开展其它工作。而由于配件供应周期上的原因(经销商没有充足的配件储备库),造成配件等待时间过长,用户怨声艾艾,这样的市场销售状况如何可见一斑了。

售后服务作为经销商利润的重要来源,常常被商家忽视。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和财富,同时为商家的品牌推广和宣贯是精明的商家做摩托车的一条捷径。在某市场,经销商根据当地销售情况早在1997年就开始进行服务建设工作,建立当地规模最大的服务中心不说,还在当地率先开展上门维修服务(开始因市场不规范,经销商采取会员卡的形式,对每一位需要此项服务的用户采取有偿上门服务,很是挣了一笔。后来,因消费者协会干涉改有偿上门为免费上门服务),此商家在当地名声由此响亮,消费在购车时评论该店的服务时竟然将其与“海尔的服务”相提并论,而选择此店的商品也是很大程度上看中其服务的完善。

此外,一些商家除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外,还有一套独特的服务管理方式,那就是针对购车人建立用户档案。如在某地市场经销商为每一位购车的用户建立“星级服务用户档案”,除了贴有用户车人合影的照片外,还详细记录了用户的姓名、电话、地址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在用户登记栏下面是服务记录,详细记载用户车辆维修保养时间、内容,公司服务人员定期查阅档案,根据用户上次检修时间判断出下次保养日期,并通过电话联系他们及时进行车辆维护,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磨损。至于为何要登记用户的出生日期,就是想知道他们的生日在哪一天,到时经销商就有专人向用户赠送生日礼物带去对他们的问候。

由此可见该经销商的营销意识的前瞻,为公司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怎样做服务营销,我们会在后面专门介绍,这里先不做赘述)。

不过,商家在进行维修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值得注意是服务维修店的位置的选择。有些商家为了节约成本或是图在维修上的方便,往往与销售店距离的很近,甚至是一墙之隔。一些用户在进行保养维修过程中闲来无事,常会进入销售店逗留,于是销售员在卖车的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谈好了价格,却见顾客向修车的用户问价,知他买车的实价比自己少时对销售员失去信任,很让销售员尴尬;或是顾客询问用户车子的使用情况,而用户由于个人原因,对车子的评价失去公正客观,让原本打算买车的消费者望而止步,甚至离开,使销售外夭折。

因此,通常考虑周全的经销商会把维修店建得离销售店远一些,让消费者看不到机车的维修过程,从而产生对某品牌“返修率“的主观臆断。另外,一些因质量问题在调解中产生的纠葛也不会被其他消费者看到,从而影响正常的销售工作。

小资料 :某一线品牌针对销售店售前、售中、售后的要求:

1、售前服务

售前准备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完成产品现场销售的前提条件,是品牌营销思路的综合体现,如何建立宽松的购物环境,激活销售气氛,公司统一要求:以至上的经营理念、统一的形象、专业的销售人员、独特的销售技巧,配合合理的产品搭配、美感的商品陈列,树立正规的、有实力的企业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环境清洁

展示区域及周边环境要持久维护,严禁在此区间抽烟、食物、娱乐、闲聊,杜绝有灰尘积落(墙体、装饰物、展台、产品等)、积水及杂物未予清扫等现象发生。

陈列品清洁

严格要求以至少每日三次的频率保持陈列品的光泽度、清洁度和箱、柜体表面、机器背、面板、单元凹凸处等处的清洁卫生,做到无浮灰、无污渍,以手摸无脏迹为检验标准。包括POP的整洁。

样车摆放

规范、统一、美观,突出主推车型高品质,阵容强大的产品形象。

宣传品检查

各类宣传资料是否齐备,要予以跟踪。讲解前或后选择性派发相关产品资料,各类灯光角度及亮度也要随时注意检查和调整。

个人仪容检查

遵照《导购员行为规范》执行。

2、售中服务

欢迎顾客

当顾客进入展示厅后,导购员应以热诚的态度上前主动与顾客打招呼,使用文明用语:“先生(小姐),您好!”“欢迎光临!”,并出邀请的手势,表示对顾客的欢迎。

热情待客

注意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应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给顾客带来压迫的感觉。整过个程都要保持眼神的接触和友好往来的微笑;严禁冷待顾客,姿势僵硬,表情严肃地直视顾客;更不能对顾客评头论足。

制造气氛

以语言、形体语言、效果演示等方式,结合展示厅各种POP物品,随时注意保持现场气氛的渲染。

良好沟通

顾客提出疑问时,首先应认真听取,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简明扼要地向顾客解答,切忌和顾客争论。一定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对于顾客提出的问题观点,首先要肯定,再慢慢进行讲解,争取达成共识。

诚实待客

在没有把握圆满地解答比较专业的顾客提问时,营销人员应说“对不起,请稍候,这个问题我会请我们的技术指导来为您解答。”不可不懂装懂,敷衍顾客。

主动交流

主动地从提问、观察中去了解顾客的需要,尽量表现出细心和耐心,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向顾客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协助:包括介绍公司背景、展示产品、回答问题、提供服务等。

耐心等待

营业时间就要结束而仍有顾客时,应该说:“您不要着急,还有时间,请您慢慢挑选吧。”不要急着收拾物品,使顾客感到紧张。不催促顾客,有耐心地接待好最后一位顾客,不可因为即将下班就懈怠、懒散。

礼貌送客

导购员应热情送别顾客,面带微笑地与顾客道别:“先生(小姐)慢走,欢迎再来。”无论该顾客是否已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严禁卖完产品就转身离去不理睬顾客的错误做法。

推介产品

导购员应按照《产品导购》内容介绍、演示、讲解产品。

3、售后清场工作

清理场地。在顾客离去后,马上将店铺恢复原样,清理废物,收拾书刊文具,清洁桌椅等。

跟进事项。将要跟进的事情安排妥当,包括交款、送货安排等。

记录资料。将一切在销售过程中得到的资料,妥善存档。

检讨得失。把整个销售过程,重温一遍后细心地加以分析,找出可取或不足之处,留待下次改进;亦可与同事分享经验,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案例赏析:

内蒙古临河市大富豪摩托车销售公司郅建军1994年开始摩托车销售,各种品牌几乎都做个遍,而销售重庆某品牌车却是从1999年开始的。最早该车在这里并不出名,由另一家公司时一个月卖不了几台车。但郅总从这家企业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力量,他断定,此品牌不可小窥。于是他费了许多周折终于从那家商手中争取到该摩托车的权,大刀阔斧地销售起来,半年的时间他就销售了近四百辆。

“当时也没有什么宣传资料,我们手中只有一本介绍企业发展历程的小册子,逢人买车我们就让他们看,时间长了,次数多了,那本小册子被翻烂了,最后用透明纸粘好继续宣传”。

其实光靠一本宣传册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大富豪公司在临河能把这个品牌树起来,自有他的一条“终南捷径”——那就是服务。

在整个巴彦淖尔盟,大富豪公司是最早实行上门服务的,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数年的时间里,“随叫随到”就是大富豪的服务宗旨。

巴彦淖尔盟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区域,地广人稀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有时驱车数百里也看不到人烟),但大富豪公司却能把服务做到这般细致周到不下一番苦功是无法达成的,为此公司花大投入购买了一辆依维柯做为专门的售后服务车。另外在下面的销售网络公司营造合理完善的服务体系,目前大富豪公司在全盟拥有3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使服务网络区间保持在20—30公里(最远的服务网点离临河近500公里),可以让那些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热情周到的售后服务。

有了这样的服务网络,下面的经销商售车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并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个经销商与朋友喝酒,席上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电话就能把维修人员叫来,于是二人打赌,拨通了服务电话,结果不到半个小时,上门服务人员就赶到了这个经销商家中,他的朋友见此情景这才彻底信服。

大富豪公司的客户除了一般的消费者就是各旗县的摩托车经销商了,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在一般的消费群体中,郅总又将消费者分为农村消费群体和城市消费群体,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销售对策,如将每一位购车用户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都备案在册,随时打电话联系用户,询问车子的使用状况和讲授日常保养常识,几年前的老用户还经常保持着联系。

不久前,有一位女士领着亲友来买车,她说自己在这里曾买过一辆车时,销售人员马上就说出她的购车时间和保养记录,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看了的三年前的购车档案后,她十分感动,二话没说又买走了一辆车。用她的话说“有这样的服务,在这里买车能不放心吗?”

巴盟地区城市人口只能算一小部分,全盟200万的人口,临河市只有20余万人,因此广阔的销售区域在农村,在与农牧民朋友朝夕相处的岁月里,郅总适应时展以变应变,服务从最初的送机油开始到今天更前卫的文化营销。在一些旗县及乡镇,大富豪公司出资在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冠名当地的那达慕大会),另外公司多次赞助一些学校的困难学生,给学校里的三好学生、优秀教师发放学习用品及力帆的奖品,在当地影响十分强烈,大家都知道“大富豪”,也都认识了郅建军这个人。

计划经济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北京市 冬季雾霾 颗粒物 化学组分 粒径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188-02

近年来,一进入冬季,北京雾霾事件的发生就会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而强雾霾的发生,与一次气体污染物向颗粒态转换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该文对北京市冬季雾霾天气的颗粒物浓度进行了采样分析,以便结合天气变化对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和来源进行有效分析,继而为雾霾的控制提供依据。

1 研究实验

1.1 颗粒物样品采样

为了研究北京市冬季雾霾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需要在民楼顶进行采样器的架设,以便进行颗粒物样品的采样。而采样点距离地面约为25 m,向北约850 m,向东约350 m。使用的采样器为13级低压撞击器,可以对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样品进行采集,采集流量为10 L・min-1,滤膜为25 mm铝膜。采样时间安排在每天13点到次日12点,从1月1日开始,一共进行了为期13天的连续采样,获得了10组样品。在采样期间,共经历雾霾、雪、多云和晴这四种天气[1]。污染状态有4种,分别是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和六级严重污染。

1.2 颗粒物样品分析

在对膜样品进行分析时,使用了百万分之一的微量天平进行铝膜的承重,取得了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在分析样品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含量时,使用了型号为ICS-2000和ICS-1000的离子色谱仪。在分析样品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时,使用了DRI Model 2001这一热光碳分析仪[2]。但是,由于颗粒物表面不均匀会对仪器使用产生影响,所以利用石英膜同步采集的样品中的OC、EC、OPC比例对得到的分级样品OE、EC值进行了校正。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对不同天气状态下的PM10、PM2.5和PM1这三种颗粒物 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雾霾天气下各中粒径的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最高,最大值分别能够达到691.8 mg* m-3、522.2 mg* m-3、190.4 mg* m-3,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69.4±223.9 mg* m-3、299.6±175.8 mg* m-3、128±49.2 mg* m-3[3]。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二级浓度限值则分别为150 mg* m-3和 75 mg* m-3,所以雾霾天的PM10和PM2.5日均浓度均超过了规定的标准[4]。而多云天、雪天和晴天的PM10、PM2.5、PM1日均浓度如表1所示,晴天浓度相对较低。但无论是哪种天气下,PM2.5/PM10的比值都大于74%,所以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为细粒子。同时,雾霾天PM1.0/PM2.5的比例为47%,虽然相较于其他天气较低,但是PM2.5/PM10的比值不低,因此,1.0~25 mm仍然是导致雾霾天颗粒物污染的主要粒径段[5]。

2.2 北京冬季雾霾颗粒物粒径分布

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成图分析可以发现,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谱呈现出三模态分布趋势(如图1)。在图1中,质量浓度高峰值处在0.31 mm的位置,低峰值分别处在0.76 mm和5.13 mm的位置。而随着雾霾的发生和加强,整个图谱呈现细模态和单模态的分布特征。在污染持续的状况下,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峰值粒径却开始向右移动。到了12日,颗粒物质量浓度快速增加。在雾霾最严重时,峰值粒径到达了1.22 mm的位置[6]。而自13日以后,雾霾渐渐消退,颗粒物粒径也随之向左移动。17日之后,空气质量恢复到二级水平时,峰值粒径则移动到了0.48~0.76 mm的范围内。

2.3 北京冬季雾霾颗粒物化学组分分布及来源

2.3.1 水溶性离子的分布及来源

根据采样数据可以得知,不同污染程度下,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并不相同。在这些离子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为SO42-、NO3-、NH4+、C1-和Ca2+。在空气质量分别为二级良和六级严重污染时,SO42-在PM10中的离子浓度含量分别为20.1%和40.2%,是含量最高的离子成分。而随着颗粒物污染的加重,其他离子含量也将随之增加。其中,SO42-的粒径分布呈现出细模态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细粒子中。在空气质量出现轻度污染时,该离子的浓度峰值将出现在0.76 mm的位置上。而NO3-的粒径分布同样呈现出细模态分布特征,出现三级以上空气污染时,离子浓度峰值同样右移至0.76 mm处[7]。在不同污染程序下,PM10中的NO3-与SO42-的比值并不相同。具体来讲,就是随着污染程度的逐渐加深,二者的比值越低。而分析离子的来源可以发现,大气中排放的硝酸盐较少,而盐酸氨与硫酸铵这两种标志性的大气污染产物主要来自于气态前体物的气粒转化。具体来讲,就是采暖燃煤会进行SO2排放,机动汽车运转会进行NO2的排放。在高湿、稳定的天气状态下,这些气体会逐渐转化和累积成高浓度的SO42-和NO3-污染。如果NO3-与SO42-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更多。此外,北京地区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等物质主要来自于土壤和扬尘,但是这些排放源对冬季污染贡献较小。

2.3.2 含碳组分的分布及来源

通过分析发现,颗粒物样品中的OC、EC主要富集于细粒子。在粒径分布上,二者都呈现出单峰结构粒径分布特征,而OC峰值在0.76~1.22 mm范围内出现,EC峰值在0.48~0.76 mm范围内出现。相较于OC峰值,EC峰值的粒径较小。在不同污染程序下,二者的粒径分布与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谱分布相似,并且拥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在雾霾发生时,OC峰值与雾霾发生时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变化一致,所以OC应该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成分之一。在六级严重污染状态下,OC浓度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所以,其粒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四级中度污染发生后,伴随着PM10浓度的降低,OC的浓度也逐渐降低,而EC浓度却有所提升。所以,在雾霾爆发一段时间后,主导污染源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通过研究发现,OC与EC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但是,EC具有较强稳定性,所以主要来自于一次排放。而OC可以由二次化学反应生成,所以除了来自于一次排放,还应有其他的来源[8]。因此,如果OC/EC的结果小于1,说明二次有机物的本地生成能力较弱,而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一次排放则为雾霾发生做出了主要贡献。

3 结论

总而言之,分析北京市冬季雾霾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可以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化学特征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了解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和其不同化学组分对雾霾的贡献率。而通过该文的研究发现,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了SO42-、NO3-、OC和EC浓度的增加,为北京冬季雾霾产生做出了主要贡献。因此,相关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便对北京的雾霾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 刀,张霖琳,王超,等.京津冀冬季与夏季PM_(2.5)/PM_(10)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区域性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化学,2015(1):60-69.

[2] 周瑶瑶,马嫣,郑军,等.南京北郊冬季霾天PM_(2.5)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与消光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2015(6):926-934.

[3] 王剑,徐美,叶霞,等.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5(13):17-19,54.

[4] 樊晓燕,温天雪,徐仲均,等.北京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粒径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J].环境化学,2013(5):742-747.

[5] 黄怡民,付川.我国PM_(2.5)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3):105-109.

[6] 赵晨曦,王云琦,王玉杰,等.北京地区冬春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环境科学,2014(2):41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