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内涵

计划经济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内涵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媒介设计;电视信息设计;电脑媒介设计;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

自美国未来学家贝尔将“第三产业”的文化与发达视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1973出版的书名)抑或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至今,全球“比特”化互动技术不仅使资讯和信道方式由单一的电脑屏幕,扩展到手机、掌上机、传呼机、背投、大型电子显示屏等各个层面,而且也使得社会关系中介化、生产方式艺术化和文化形态感性化。这正如学者所言,当下的21世纪,已步入了一个由“形象服务消费形象”同构的“文化消费” (生产)时代。

不唯如此,就技术进化和目的走向而言,一方面,以电视网络普及为依托的3G化的宽带视频技术在我国业已起步;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科学”范畴之一的视听艺术,特别是以视觉为本、具有语言“民本”功能、同时亦被称之为“视觉艺术”的现代设计,同其他科学文化现象一样,亦遵循历史规则,不断从事着面向“日常生活”的价值转型和生产力提升。其中,针对网络电视“感性技术”广阔而深远的潜力,结合“网络视听传达”前经验――即在电脑网络媒介设计实践基础上生发的以形态语言为本、文化消费/生产为内容的电视信息设计,可谓是这一趋势的又一具体表现。

然而,由于目前电视与电脑、电视屏幕与电脑屏幕的功能对象、器质特性尚各有不同,无论用电脑设计“体裁”模范电视信息设计,还是用电视直接浏览电脑信息,不仅信息传达质量削减、审美效果缺失,而且还涉及暂时难以立刻解决的许多问题。处理不好,不仅直接影响网络的文化品质,而且也影响我国“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考虑到社会在这方面的需要日益迫切,而人们又在概念认识上相对模糊,现对有关问题试以梳理。

谈网络电视信息设计首先要了解“信息设计”和“网络信息设计”两个前提。应该说,前者作为以形态语言为本、诉诸技术与心理双重媒介的语义组织和其直观化的美学创造与表达,是由现代文学与工学聚合出的具有广延力的新的设计理念;后者则是前者对象、范围的具体化和其学科意义上的核心范畴。

网络信息设计的基本形式即通常所谓的电脑“网页”。应该说,“网页”在网络信息设计中,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形态化的组织形式和存在方式,同时还必须理解为是一种受技术性、艺术性和易用性等多要素规定的空间化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那么,什么是电视网页,电视网页与电脑网页有什么异同?我们说,两者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目前我国信息产品分类上看,所谓电视网页,是指针对电视硬件、电视功能、电视人群等特性而设计制作的信息。它在语言要素、技术原理、设计手段等方面与电脑网页一样,都通过IP技术在同一网上通信,其信息都具有可视听、可操作和可共享性。但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概括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用对象和功能定位的不同。这中间既有发生学性质的意义,也有“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现实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作为传统传播理念与技术定位的产物,电视的产生与普及先于电脑。在许多人看来,它不仅实现了视听合一,使电波由过去抽象的听觉符号,一举转变为全息化鲜活的生活现象,同时也消除了电影因时空条件限制而与生活形成的隔阂。可以说,从一开始,电视在人们的心理定位上就被寄予了家庭化生活化的期望。相反,“计算机”的问世和其初始的功能要求与电视就迥然有别。作为“电脑”或“处理器”的别名,它至今仍具有浓重的专业技术“气质”。它的推广,则是伴其技术进化的合目的性规则才日趋生活化的。迄今为止,因其“出身”、既有条件和生活化程度的不同,以及即使今后在某些标准的趋同中所仍有的功能定位的不同,而电视仍将依其休闲性和娱乐性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则仍是注重于专业的和受到一定技术训练的人群的生产性活动(的工具)。这种小同大异,也就决定了电视信息设计首先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与电脑网页有不同的侧重。

其次,硬件不同。这包括:1.刷新频率不同。与电脑屏幕通行扫描相比,受技术成本、消费水平及基本功能定位等现实影响,目前电视屏幕仍以隔行扫描为主,存在着高闪烁低速率问题。这决定了电视网页设计既要更多的考虑其色彩/明度对比的视觉调谐问题,又要努力解决因图文负荷不同所带来的显像速度的不平衡性。2.分辨率不同。目前一般电视屏幕像素尚低于电脑像素,使得电视网页在同等条件下,精细度、清晰度比电脑低,因而在文图处理手法上相应也要有所不同。3.操作器不同。与电脑键盘功能的复杂多样和要由经过一定技术训练的人来操作相比,电视观众则更习惯于通过比较简便、自然的遥控器操作,这也要求电视网页设计和设置不宜复杂。

最后,技术依托不同。与电脑相比,目前普通电视机技术框架尚未与网络对应(网络与艺术电视正待大批量化),其信息存储/处理能力尚还有限,附加改造后,“本地化”处理能力也有局限(国内外正在解决中)。因而,这就决定了电视网页在设计编程上,尚须减少终端方面的能动度。此外,与电脑多任务信息处理要求相比,电视尚以单任务即刻回应为主,因为电视的文娱性,使其必须更高地适应人在自主空间中的随意性。

表面看来,电视网络信息设计暂时限于电视现有的硬件条件,一定程度上不如电脑强势。但电视上网,本身就有着电脑所难以比肩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就其优势讲,首先,目前电视远比电脑普及,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技术和文化的人群限制,因而拥有最大的人口基数;其次,比电脑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性。与电脑的“生产性”特性相比,其大众化“消费性”的生活定位,决定了它在家庭、在人的日常中的优势地位。也决定了它在技术走向上更高的易用性发展;同时,又兼具了网络化的优势。

就其作用讲,缘其上述优势,使各种信息、各种社会资源,通过集快捷实时、广泛交互、可选择可检索等各项功能于一身的方式,得以多快好省的传达配送。这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通过相应的链接收发、模糊搜寻和自动检索等功能,再次延伸了人的“肢体”和能力,使其眼睛更开阔、耳朵更聪敏、手脚更长远、思维更活跃;其次,由于其深入到每个家庭的可选择性和互动性的“自由技术”,使这一传媒单向度的传统局面得以突破,前端与终端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使经济交流、知识学习、文化传播更准确、更有效,社会成本更低廉;同时,作为新的、庞大的社会“消费”机制与途径,构成了社会生产链的新的重要环节,从而在因果关系 上成为一种特殊意义的生产力;并且,作为新的历史意义的生产方式和作为这种方式的产品的自由流通,还将促进大众文化素质、审美趣味和信用意识的不断提高。

就其意义讲,电视网络信息设计缘其“自由技术”的支持,对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民主以及由此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行为规范等现代性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其交互性看,它将进一步荡涤传统传媒连带的精神意义上的“垄断”性和“封建”性;从其快捷性看,它与传统惰性机制相抵牾,促进简洁、高效、直奔目标的现代社会建构;从其民主性看,它与任何形式的国家主义、家长体制相悖背,培育人的批判精神和法制观念;从其艺术性看,它与小农意识、假冒伪劣相对立,扶植前瞻创新、个性超拔、追求完美等社会所必需的理想主义想象力;而从其生活性易用性看,它则包孕了上述事物后劲十足的前景与未来。

同时作为对现实的反观或是“在场”,什么样的电视信息网页设计算是好的设计,又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对此,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

1 从美学角度讲,判断一个事物美与不美,通常有两个条件一个原则。所谓两个条件:一曰合规律性(真),二曰合目的性(善)。前者是看这一事物的存在是否合乎客观规律;后者是指这一事物是否合乎人的主观需要。所谓一个原则,是看这一事物是否同时是两者的完美统一,亦即“真”通过与“善”的一致而成为具体的真;“善”通过对“真”的卺合而成为“合法”的善。固然,简单的“1+1”还不能直接等于3(美),但至少在大方向上还是比较接近了。这种关系对应到艺术上,一般被称之为是“内容”(思想性)与“形式”(艺术性)和内容与形式的具体统一。具体到艺术设计层面,则又可谓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和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特定统一。好的电视网页设计也是这样,既要符合技术规律与视觉规律,又要符合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的需要;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合理性和设计上的实用性,还要考虑结构形式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就像是一道好菜,好看好吃、还要有营养。“营养”是目的、内容,“好看好吃”是结构手段、形式。手段既要技术又讲艺术。正像好的厨师,既能掌握不同原材料形、色、味和其营养的特点,又能根据其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上技艺和灶上方式,做出色、香、味、营养俱全的佳肴,从而由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同一。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实施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育理论者和教师通过对理论及时间的研究发现对话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独立思考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可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任务。因此对话式教学逐渐成为了很多教师关注的热点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但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高的教学智慧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意义。因此对话式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很多教师将对话式教学理解为“问答式”教学,并未能真正体现对话式教学的实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并未搞清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本文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着重阐述了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并分析了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硬件及软件环境,以求教于方家。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从字面上理解“对话”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主体就某一问题进行谈话或商谈,其本质是基于各方拥有各自观点并进行平等的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或多或少体现着对话,但由于其并未完全在各自拥有独立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不能将其称之为对话式教学。最早将对话引入教学并明确提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应为“对话关系”的是巴西教育学家弗莱雷,他批判传统“讲授式”教学,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教师填塞只是的容器,学生被“填塞”的知识越多,其自我批判发展意识就越少。因此他强调使用“对话式”教学取代“讲授式”教学[1]。之后很多教育学家延续弗莱雷的思想,不断完善“对话式”教学理论。

笔者认为对话式教学应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分享各自独特的见解,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教学活动中。第二,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关系,它否定了传统师生之间主客体关系,着重强调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第三,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认知,它主张知识是在频繁的师生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不断被建构和创生的,其中学生是建构和创生只是的重要成员。综合以上概念可将对话教学概括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社会性对话为保证,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及个性的学习活动[2]。

根据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可发现具备三个典型特征:第一,共享智识。在教学对话中,每一个主体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思想感情、人生经历和体验,他们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感受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话,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达成教学主体间的智识共享,实现每个教学主体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和人格精神的提升[3]。第二,促进理解。教学对话的目标并不是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在各自的观点阐述过程中不断促进对话双方相互理解及自我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第三,创生意义。教学对话“不是复制性的、机械性的,而是一种生产性、创建性的过程”[4]。它是教学主体共同致力于创生和建构新的课程意义的过程。

二、对话教学的环境创设

(一)对话教学的硬环境

对话教学的硬环境指课堂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和班组人数等。座位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生是否参加课堂活动及参加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排放呈行列式座位编排,即我们常说的“秧田式”,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下前方。课堂教学建立在强迫灌输基础上而不是学生主动参与上,是把抉择强加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此应将“秧田式”改为“马蹄式”,因为“马蹄式”设置可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为师生更方便的交流提供物质条件。对于班组人数来讲,太多与人数太少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人数太多。教师照顾不周。难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人数太少则不利于学生在群体中成长。

(二)对话教学的软环境

对话教学的软环境主要指支持对话教学进行的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气氛、习惯和规范等。这里重点探讨平等、信任、谦恭与互爱和对话情境与氛围。

弗莱雷认为教学对话应建立在平等、互爱、谦恭、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平等、互爱、信任,对话也就不会发生;如果没有谦恭,对话就不可能持续。因此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过程中应将平等、互爱、谦恭与信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对话情境是指对话进行时的具体环境,理想的教学对话的开展首先应创设良好的对话情景。“对话情境是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创设一个理想的对话情境,教学对话也就成功了一半。正是对话情境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的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因此,要开展理想的教学对话,就应善于创设对话情境。”[5]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最高目的,既注意引导学生向书本学习间接知识,又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人际交往的体验和学习情境的感悟。它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意识、独立思维,清晰表达、虚心包容、批判创新等一些列素质。这些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因此在明确并实施对话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6):57-60.

[2] 钱建芳.师生对话式教学及相关环境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刘小红.教学对话:内涵、特征与表现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第3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思潮,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教育理念更新,并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同样需要进行专业化建设发展。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辅导员个体层面,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诉求,面对这种诉求,就需要我们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深刻内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

1.独立和全职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应该与非专业进行区别,强调的是一种全职的职业。因此,高校的辅导员要想成为一门专业,就需要保证在专业成员之间拥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和技能,并且在全日制工作的基础上,从事着与教师、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社会行业工作人员有区别的职业活动。只有保证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一化,才能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组织、制度建设完善

作为一种专职职业,应该建立相关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确保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完善的组织和制度,首先有利于高校辅导员自觉执行相应任务;其次,有利于专业辅导员视野的拓展;最后,还能够与相近的专业形成良性竞争,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本职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专业独立性,建设符合高校辅导员行为的规章制度,从而对辅导员进行保护。

3.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按照社会学理论观点,一个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主要是由“关于这个专业的知识”和“为这个专业的知识”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指从事这个专业所具备的核心知识,应用到高校辅导员领域就是高校中某个单一学科的领域。后者是指从事该项专业应该具备的一些辅助理论知识,是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延伸。高消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还意味着其应该从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专职的教育者,从而缩短辅导员专业化工作的适应期。也就是需要将辅导员专业化进行一个界定,然后形成一个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科体系。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

1.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归属

高校辅导员要想实现专业化发展,首先应该将职业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改变过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辅助、兼职角色,明确辅导员的专业化意识。此外,还要做好辅导员队伍内部的层次划分工作,保证不同层次的辅导员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和资格要求,从而切实保证高效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在招聘辅导员时,应该从应聘者的学历、专业和受教育背景综合进行考察,提高人才招聘的质量。

2.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协会组织

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协会组织,可以显著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建立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组织协会已经成本时展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我国很多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积极尝试建设高校辅导员专业组织协会。但是其建设的范围通常局限于本校或者本地区的几所高校,还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织。在未来建设全国性的协会组织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国性的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织,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实时共享,切实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

0 引言

当今我们社会文化艺术得到高速的发展,城市建筑技术以及城市建筑艺术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新时期里作为环保科学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环境艺术这门重要学科,在今年来也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如今我们城市建筑设计艺术环节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对环境艺术的研究和探讨,城市建筑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环境艺术设计恰恰就是以“人”为中心,它结合了民族文化、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建设需求以及其符合人们审美和实用等多个方面需求,环境艺术不只单单体现了城市环境的特色特点,并且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趋走向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慢慢地由经济上的发展转移到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上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最初的影像就是通过对这些城市建筑设计艺术、文化风格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开始变得更加重要,这不仅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手段,而且这种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意识观念,因此认识和了解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

1 城市建设与环境艺术关系

城市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其目的是以带给人们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城市建设是环境艺术的表现者,而环境艺术又是城市建设的必需品,所以说,环境艺术的变迁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变迁是同步的,两者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

2 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与改进

2.1 对城市建设科学的规划

近年来很多城市在不断改善城市建设,但是有很多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在现有环境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很多的城市建设在初期进行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更为长远的环境艺术等因素的需求,因此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并且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科学的规划,不仅能够节省很多的资源和时间,而且也是促进环境改善的一种方式,因此科学的规划中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

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科学和完善的规划来实现对于文化内涵的表述。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当地的人文景观、风俗文化等融合进去,要综合地考虑历史的延续需求和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保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还要体现出一定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2.2 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知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质的项目,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涉及包括但是不限于艺术、设计、建筑、人文、生态、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其构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一个单项的学科知识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表达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对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进行深入的考察。

现代城市形象之间的竞争,并不单纯的是对经济和基础设施之间的竞争,而且还涉及文化内涵的竞争,因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对具体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了解,就这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人员知识覆盖面很广,不能仅仅是精通于环境景观的设计或者是建筑的设计,这就要求更加专业和知识面更广的人才的介入。

2.3 对城市建设与设计的高效管理

尽管我们强调的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缺少高效的工作管理,就会让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很多城市建设的案例中,有很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景观和建筑等,最后都会因为工作效率的原因,让很多的人期待一降再降,最后耗时很久才做出来的项目,已经不被人们所看重了,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意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科学的统筹的方式,让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变得更加的高效,在设计中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并要保证在高效的工作之外,这项设计本身的安全性是能够承载起很多市民的安全需求的,是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会出现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

2.4 设计理念秉承以人为本观念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载体是人,只有生生不息的人才能够将人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因此无论城市的建设从什么样的角度进行考察,其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落脚点应该要回到人本身来,只有在设计中体现出充分的以人为本的观念,才算是真正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设计。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总体上来说,应该要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要在一般结构性的功能上对其进行满足,在精神文化内涵上对其进行拔高,只有这样,才算是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城市也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城市。

3 结语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其中的文化内涵是核心,而不论是参与设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还是城市文化活动载体的市民,都是作为具有思想的人而存在的,因此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上来。

参考文献:

[1] 果策.我国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建设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2] 殷国祥.关于城市建设的微观细节思考[J].金山,2011(07).

[3] 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1(05).

[4] 王思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浅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4).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第5篇

“哥特式”是12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盛行整个欧洲(除地中海古典文化)的一种艺术风格,这段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全新、独创的艺术时代。

一、生活的忧郁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在一个分散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当时,欧洲大部分还极不稳定、阴云笼罩,人类整体上毫无外部世界的知识。正如1860年一位研究中世纪的历史家所说:人类的意识那时处于梦寐或半睡半醒状态,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缺乏独创精神,愚昧无知的教士控制着社会。这个时期人们精神运作的特征是力图给每个概念以特定的形式,满脑子的系统安排的图像和形态――所有这些都在艺术中的到重视。喜欢表现线条相互交织、混合,点、线、面,后来发展的曲线、圆环形、旋涡形、曲折形、S形等装饰。

二、神学的梦魇

当时欧洲虽然在政治和领土上没有统一可言,各种矛盾也十分激化,但以宗教为基础的联合体却把整个欧洲联系了起来,人类注定不得不面对宗教重新组成的一个更为广大的宗教神学世界。整个中世纪欧洲大教堂充满各阶层的男女群众,在那里人们能够见到骚动与恶臭、希望与痛苦、它是人世纷扰的一个横切面。12世纪起,中世纪心灵的宗教开始倾向基督受难的悲惨一面。魂灵,魔鬼和吸血鬼等都被打上毒害无穷的精神实体的烙印。还有古代绘画中那些奇特的动物、植物和原始人物等不易察觉的形象源泉被遗传下来,逼真的宗教人物形象与可怕而狰狞的巨兽或怪异的植物就这样混合了在一起,成为艺术家取之不尽的题材,使那些异样病态压抑的直觉感受发展出难以言喻的艺术永恒。从丢勒创作的版画《骑士死神和魔鬼》可以看到一个注定受死亡咒语永无安宁日的逃亡者,主题沉默晦暗。

三.死亡的阴影

12世纪,哥特式绘画艺术开始正式大胆地表现死亡的主题。从未有哪个时代有这样如此看重死亡,这种对死亡的可惧情感是经历了漫长的心理历史的演化过程: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几乎都不超过40岁或更短,暴死的危险,病态的刑法,大规模的瘟疫,黑死病周期性的发作,夺去上百万人的生命,幸存下来的人也陷入精神颓废状态。过分压抑的情感和统治者的残暴控制,在人们对基督教提出质疑后意志开始松懈,取而代之的是恐慌不安和行为的异常。一旦这种心理找到发泄的对象,撒旦、死神和地狱就会趁虚而入,完成整个妄想的创造过程。那一时期,这一原初的恐慌一次次的爆发,愈演愈烈,淹没了整个理性的尝试,死亡的忧虑紧紧揪着活人的心。

四.的幻想

从12世纪起,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慰藉,欧洲开始流行情人的风尚。中世纪的青年,16岁就有了充足的性经验,而且关于性的观念,基督教会采取三缄其口的政策,即不说、不听、不问。由此造成婚外通奸的盛行,包括国王也很难抵御这种的诱惑,现实中的情感生活粗暴得令人惊讶。13世纪,骑士理想普遍流行,对的骚动在艺术中成为实现优雅爱情和伦理愿望,并贯穿整个时期。借助这个传统的幻念,幻想不断涌现,激情的灵魂迷醉了充满憧憬的心灵,性的主题总是隐藏在图像主题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