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家庭的教育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回归家庭;核心家庭;郊区化;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51
[本刊网址]http://
一、二战后“回归家庭现象”和婴儿潮
出现在战后的结婚潮和婴儿潮是出乎意料的。当时的社会学家预测,在战后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和工作机会的增多,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应该往后推迟,并且生育更少的孩子。而事实是出乎意料的,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1.5岁下降到了1950年的20.3岁,到1956年下降到历史性低点20.1岁。在1960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结婚率达到了四分之三。对于男性来说,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4.3岁下降到1956年的22.5岁,而在马萨诸塞殖民地时期是26岁,20到24岁的结婚率从1940年的27%上升到1955年的51%。这一时期不仅结婚年龄提前,生育年龄也提前,生育数量也在提高。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时间间隔在1955年到1959年只有13个月,而在大萧条初期长达2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生育率从1940年到1957年上升了几乎一倍。
之前由于萧条和战争,平均结婚年龄被往后推迟。战争结束后,这一人群开始进入婚姻和提前结婚的年轻一代形成叠加效应,形成婚姻潮,造成了家庭的在数量上的急剧扩张和“婴儿潮”的出现。
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战后的一个回归家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更注重家庭生活,愿意较早组建家庭,忠于婚姻,离婚率出现下降,愿意较早和较多的生育。在家庭中一般建立明确的性别分工,丈夫外出工作,挣钱养家,妻子一般做全职太太或从事兼职工作,把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照顾家庭和儿女,这种家庭也被称之为核心家庭。这种趋势持续了20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60年代初,相对于他们的欧洲盟友来说美国人的结婚率更高,而结婚年龄也更低。
对于战后年轻人为什么抱着极大的热情回归家庭?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的急剧发展是和平与繁荣回归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的家庭和生育意识很强烈,独身和不要孩子的夫妇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二战后优越的条件使之前被压抑的婚育行为一下子释放出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伊莱恩・泰勒・梅教授从冷战的时代背景出发,考察年轻人回归家庭的现象。二战后的美国尽管结束了萧条和战争,但不久冷战开始,美国国内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危机。美国政府认为,让年轻人回归家庭,扩大和宣传一对夫妻两个以上孩子的核心家庭,有利于缓解国内的隔阂,增强国内凝聚力。以后的发展也确实核心家庭加强了来自各个国家的白人移民,特别是白人中产阶级之间的融合。对外可以通过宣传“美国式生活方式”和“美国梦”来增加资本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在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当中,面对冷战时代的国际国内状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斥着焦虑的情绪,渴望回到家庭寻找安定。“战后的美国人强烈渴求摆脱过去,确保未来。”
二、对住房的需求和选择
新组建的大量家庭造成住房上的巨大需求,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家庭的成立往往要求购买住房,不能像单身时那样去租房,这种核心家庭在选择住房时往往把家庭和孩子当做主要的考虑因素。对于住房,一般要求良好的社区环境,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四口之家的需要,由于孩子数量的增多和孩子在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住房足够的空间,以及周边良好的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环境和社区环境。
以维莱顿卫典型代表的郊区住宅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1951年,美国统计署计算出最具有“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男性,30岁,已婚,2个孩子,年薪3000美元,一个冰箱,一台收音机,以及一套分期付款的住房。这个美国人就住在莱维敦。“最具‘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战后初期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男主人。“住在莱维敦”体现了中产阶级核心家庭对住房的要求。
核心家庭倾向于离群索居,远离父母、亲属朋友,注重家庭生活和子女的成长。要求住宅满足四口之家的生活需要,足够的家庭私密空间、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莱维敦住房高度浓缩了在当时被认为是现代化时髦象征的牧场主式住房。牧场主式住房的间隔约60英尺,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和足够的空间。整套住房的空间很开阔,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莱维敦对牧场主式住房的浓缩在当时被很多杂志称为美国新模式,有一期文章将其题为“浓缩革命”(ARevolution in Epitome)。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还特别注重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人这样形容这一类社区:“这是一个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在操场上、游泳池里、球类场地上都可以听到他们纵情的欢笑声;这是一个父母自愿工作的地方,他们对孩子的爱可以体现在社区会议上,球类运动场上,学校活动上;这是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关注学生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教室里,包括午后2点半后,在体育竞赛和音乐会上,总之,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社区。”
由于莱维敦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当时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需求,而深受欢迎。莱维敦不仅昭示了美国战后居住的主导趋势,还昭示了美国战后家庭的主导趋势。比如在第三个莱维敦的1.2万个家庭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家庭,平均有两个不满18岁的孩子,每6个家庭中不到1个是父母与他们住在一起,65%的男性户主是白领职业。有人这样评价莱维敦:“他是养育子女的理想之地,是一个不断产生希望与信心的地方,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时更是如此。所以,每当有房出售,买主多半是一家有新生儿的年轻夫妇。”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的建造,使大量中产阶级家庭移居郊区,并且推动了的中产阶级居住文化的发展。
三、联邦政策的推动
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冷战的考虑来解决住房问题。哈里・杜鲁门在接任总统后不久,就直言不讳地宣称:“在我们证明在我们的民主体制内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体面的住房之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美国政府把支持的方向放在了郊区。通过大力发展郊区住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庭的住宅需求,而且推动的美国人向家庭回归,从而营造了50年代“美国梦”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联邦政府除了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以支持郊区发展外,还推行住宅抵押保险制度和住宅补贴制度鼓励家庭到郊区购买住房。美国政府对于购买住房进行补贴,对首付、利率和偿还期等方面施行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明显向郊区倾斜。比如20世纪40年代联邦住宅管理局对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的保险比率为4:1,50年代这一比率为7-1。而在中心城区往往只能租房或寻求高利率的贷款。
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住房面积一般相对狭小,家庭生活空间难以跟郊区的独户住宅相比,城里的公寓还不欢迎带小孩的家庭入住。而这一时期在郊区大量兴建的独户住宅是为核心家庭而设计。莱维敦是当时最普遍的郊区住宅,这种房间数量较多,除了夫妻的卧室之外,家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厕所。由于家庭强调集体生活,各种为全家一起活动的家庭起居室增多。这种郊区住宅既强调了团结与和睦,又不失个性和隐私。
随着汽车的普及,已经发展了20多年的郊区化浪潮使得郊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郊区的教育水平也明显优于中心城区。而人口的移出和黑人、贫困人口的城市化使中心城区出现衰败的景象。从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考虑,到郊区居住和生活是父母们不二的选择。
【关键词】家庭伦理观;和谐社会;市场经济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社会”一词的定义为:“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由定义来看,广义的社会是由无数小的社会团体组成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可知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充分发展各个小的社会群并体组织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形式中,最普遍的社会就是“家庭”。家庭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社会最小的一个构成单元,更是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泛,对社会中的个人影响极其深远。所以说和谐家庭的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之路,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随之产生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思想的转变和交往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在家庭这个小社会单元中,旧时封建的婚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伦理道德观方面的变化表现尤为明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家庭伦理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家庭结构趋于单一化,家庭成员人际关系趋于简单化
古代中国经理了漫长的农耕时期,传统的血脉延续观念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一种以联合家庭为主体的家庭结构组成方式,即老年夫妇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夫妇极其子女组成的联合家庭。但是自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导致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解体,伴随而生的就是家庭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从人口增长、家庭结构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市场需求看,我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和核心家庭化进程。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为3.10,较1982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4.41降低了1.31。家庭规模的持续缩小首先是受到1979年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其次,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普遍素质得到提升,家庭观念趋于合理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拥有的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数由1982年的615上升为8930。核心家庭已经占据多种家庭结构的主导地位,即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人家关系趋于简单化。在传统的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中,家庭成员由于数量众多,扮演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妯娌、连襟等;同时每个人往往扮演多个角色。但是在现当代的家庭中,随着人口的减少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消失,“2+1”的家庭形式促使人际关系的简单化,家庭成员之间不再需要在众多身份中转换,相对减小了压力,缓和了矛盾。但是同时,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简单化促使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复杂的网络化的人际关系,也就体验不到较为全面的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
二、家庭核心关系由“亲子关系”转为“夫妻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极其重视孝道,许多经典名家都对孝道做过不同的阐释,但无一例外是将“孝”摆在首位。清朝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对孝做出的解释为:“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道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经久不衰大行其道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对亲子关系的重视。《礼记》上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明确指出,男女的结合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为家族延续后代。婚姻的主体不是夫妻,家庭的主体更加不是夫妻,而是年长的父母或长辈。夫妻间也没有私有财产,家政财产权利归于父母。《礼记・内则》记载:“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家事统于尊也。”在权利和财产上的不自由使得传统家庭中存在着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和交往的不平等现象,“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古代人视为理所应当的家庭伦理关系实际上融入俩人等级服从因素,是对人的自由个性的禁锢。黑格尔说:“人唯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理性而存在的. 唯有人格才能给予对物的权力. 人格本质上就是物权。”近代社会由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子女成年婚后大多选择独立生活而不再与父母同住,无论是在年长的父母家庭还是在年轻的夫妻家庭,经济财产等家政权利主要由该家庭的夫妻掌握,因此夫妻关系逐渐取代亲子关系成为家庭伦理关系的核心。这种家庭伦理关系核心的转移代表着人们针对家庭方面的价值观趋于合理化。
三、家庭成员间血缘关系与非血缘关系之间矛盾有所缓和
现代家庭关系中血缘关系是指亲子关系,非血缘关系指夫妻关系,祖孙关系,父母与子女配偶的关系。理论上,在和睦的家庭中,无论存在多少关系,他们之间都不应该存在矛盾,但是中国的传统家庭中一直存在着司空见惯的各种矛盾,如夫妻感情不和,婆媳矛盾,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教育冲突等。其实产生这些矛盾最根本是由自古以来的封建家庭观所致。因为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的核心地位使夫妻关系沦为配角。这种模式导致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这必然促使家庭产生两个最常见的问题:一是恋子情节或恋母情节严重;二是婆媳关系糟糕。男性的封建思想使女子嫁入夫家后被当做外人看待,她在这个家里不占有财产,没有受到尊重,使得她心理上缺乏对家庭的融入感,在这个家里只有孩子是她自己的,因此会演变为对子女的依赖远远超出对丈夫的关心。待她老去后终于掌握家庭权利,也会同样对待自己的儿媳妇,将自己当做家庭的主人,干涉夫妻生活,因此爆发了我们最常见的“婆媳大战”。
新型的“2+1”模式不但使夫妻掌握了在家庭中得主导权,也使得夫妻双方在感情交流上排除他人干扰,促进了夫妻关系的和睦和家庭的稳定。夫妻婚前家庭是以各自父母的夫妻关系作为轴心的,婚后独立生活,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夫妻关系轴心家庭,双方父母不再参与其中。这种较为简单化的家庭人际关系促使夫妻在决策时更加有效率,在决策结果上更容易达成统一,有利于家庭和睦,防止血缘关系的畸形化发展与非血缘关系的矛盾产生。这种与旧时相比较为合理的家庭结构广泛存在于城市之中,农村依然有大部分家庭延续着联合家庭的传统。
四、夫妻关系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导因素
随着家庭伦理核心从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后,生育观首先发生了变化,许多人越来越重视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养儿防老”的古旧思想逐渐淡化,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少、优生、优育”,甚至在重视子嗣的广大农村地区,“挣钱养老、少生快富”等观念也开始普遍为人接受。更明显的变化是代际伦理关系由以长为尊向下转移至以儿童为中心,夫妻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以往在联合家庭中,夫妻由于忙于工作,大多将子女交由自己的父母管教,而老年人对于隔代子孙的感情往往存在纵溺心理,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核心家庭大多采取夫妻双方共同教育子女的方式,这样一方面强化了夫妻双方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责任意识,一方面也能够为子女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使子女自然形成正确的家庭观。但是伴随代际伦理关系重心的向下转移,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家长过度重视孩子,造成子女唯我独尊的思想形成,塑造了一大批家庭的“小皇帝”。
新时期,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为中国家庭观的转变提供了巨大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植了人的独立人格,赋予人以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正是这些对自由个性的激发才引起了家庭伦理观的变化。这些变化总体来说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上文分析,它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针对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构架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应从以下几个着眼点出发:
首先,确立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任何一个家庭都必须以此为家庭轴心,一旦脱离这个轴心,家庭必将出现各种问题与矛盾。因为促使家庭产生的原始动力是婚姻,夫妻双方才是婚姻家庭中的主体,当夫妻关系在家庭中被其他关系替代,那么维持家庭的动力就会扭曲,导致整个家庭向不良方向发展。新婚夫妻尤其要学会处理血缘关系与非血缘关系,婚后应当将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置于从属地位,将夫妻关系置于主体地位,加强家庭人际关系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努力营造和谐美满、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
其次,加强责任义务观念。成年人婚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变化,原先在家作为父母的子女身份较为单一,婚后必须开始逐步适应作为配偶和父母的身份转移。身上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增加,不止要对年迈的父母尽到孝顺的责任,还要对将来要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伴侣和年幼的子女负责,不能随意将照顾父母和家庭的责任推给伴侣,也不能将抚育子女的责任强加于父母,更不能抱着“啃老”的心态继续依赖父母。婚后的夫妻双方应独立自主,相互扶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对待子女不只是养育,更要教育,以理智的、无私的、富有崇高道德精神的爱赋予子女,不溺爱,不虐待子女。同时应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善待和关心老人,在构架新型家庭伦理关系的同时不忘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最后,创造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无论是联合家庭还是核心家庭,亦或是其他的家庭,都应该积极创造和保持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我们在摒弃封建礼教中不合理不科学的家庭观的同时,应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成员之间共享平等,互敬互谅,互信互助,寻求家庭与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同时,不忘关心集体利益,以小家庭的和睦带动大社区的和睦,维护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 牟建斌.浅谈婚姻伦理[J].重庆邮电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4] 李桂梅.中西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特点[J].深圳大学学报,2008(02).
根据家庭软环境的范畴,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深刻的基础的影响,从这三个方面选取家庭暴力、儿童养育模式以及家庭生活方式作为这三方面的具体代表,来探索儿童社会化历程的足迹。
儿童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均处于极不成熟阶段,家庭是幼小心灵的唯一归宿。家庭暴力使儿童遭受强烈的受挫感、恐惧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走上非正常的社会化历程,甚至导致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
儿童养育模式直接制约儿童社会化的具体过程,由于这一制约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不易被人注意,因而与教育观念相比,养育模式对个体身心的影响更潜在,也更深远。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或者在他们的父母指导下,或者在书本和医生的指导下养育儿童,基本处于传统模式之路,而且我国儿童养育模式极具传统化特点。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方法,父母更习惯于用使儿童听话的方法来化解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些问题。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的推动下,家庭软环境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儿童社会化历程,产生变化的社会化结果。
关键词:毕生的发展 家庭 影响因素
一、毕生发展的观点及人的毕生的发展
毕生发展观产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代表人物是以巴尔特斯为主的一些德国心理学家。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是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发展的,具体包括四个理论要点。第一,个体的发展是毕生的,即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发展。第二,发展是多维度、多方向的。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维度。发展的多方向性是指发展包括成长和消退,发展在同一领域的变化也是多方向的。第三,发展是可塑的。毕生发展观强调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高度可塑的,同时这种可塑性受个体差异的影响。第四,发展的环境影响具有多样性。这种环境包括成熟、历史时代和非常规因素的影响。
二、家庭生命周期与个体毕生发展
潘允康在其《家庭社会学》中将家庭生命周期定义为:“是指一个家庭的诞生,以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至瓦解消灭,被新的家庭所取代的过程。家庭生命周期显示了一个家庭自身的发展变化,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角度,其中晏红所做的基于家庭教育的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最能体现家庭在个体毕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将家庭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阶段:未生育子女家庭期、0-3岁子女家庭期、入园子女家庭期、入小学子女家庭期、入中学子女家庭期、青春期子女家庭期、结婚成家子女家庭期、隔代子女家庭期、老年空巢家庭期。
一对夫妇登记结婚就标志着一个新家庭的开始,虽然这时家庭中新生命还未诞生,但此时的准父母已经开始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了。怀孕之后的父母会为未出生的胎儿提供营养、抚摸、音乐等各种刺激,以保证胎儿在宫内健康发展和成长
从胎儿出生到其3岁期间是婴儿期。此阶段的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因为其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父母耐心、细致的照料对于孩子将来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孩子达到3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幼儿园接受最初的社会教育,幼儿园阶段是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环境的过渡期。从此,父母将其对于孩子教养的主导作用让位于学校。当然这种让位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父母积极主动的一种让位,它承载着父母对于子女的无限的期望和理想。同时父母也会为孩子的学校的成长发展提供各种保障。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时,此时的父母大多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而立之年”,这时父母一方面要在事业上努力打拼,谋求事业上的成就,同时也会为让孩子练好“童子功”,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当孩子开始上中学并进入青春期,其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的第二次发育,是一个“暴风骤雨”的阶段,需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发展尤为关键。同时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面临着是进入社会还是继续升学的选择。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会为孩子提供极大的经济和心理上的支援以帮助,以极大的心血来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服务。帮助孩子顺利地升学或者平稳地步入社会。
当孩子开始结婚成家时,家庭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家庭开始收缩,当然在原来家庭收缩的基础上新的家庭又开始出现了。如果说家在孩子未成家之前主要是为个体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的话,那么这个阶段家则为我们个体背后所承载的新家而服务。此时的父母会帮助子女建立新的家庭,教给做父母的经验,为新家庭的发展贡献力量。比如参与新的家庭经济活动当中,帮助抚养孙辈,完成家务,调节家庭冲突等等。家的最后的发展是终结阶段,家在完成了其整个生命周期的伟大贡献之后,最终以夫妇双方的死亡而宣告结束。
三、家庭要素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1、家庭所在环境
无论农村的社区还是城市的社会,其独特的社区文化对于社区内个体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环境这一媒介来实现的。杨丽珠认为家庭体系存在于一组更大的体系(邻里、社区和广阔的社会)之中,这些体系通过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教养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
2、家庭的功能
家庭在满足个体成长发展上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的组织,家因其家庭功能的发挥而存在。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ogburn,w,f.1886-1959)把家庭的职能分为经济(生产)职能、社会职能和心理职能三类。其中社会职能分为保护、娱乐、教育、宗教、地位五种。杜瓦尔(duvall)则认为家庭的社会功能包括再生产,孩子的社会化,遵守法律,承担工作责任。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分析,家庭除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还可以帮助亲友以满足更高层次需求。后人考察了许多社会学家关于家庭的论述,简要地总结出家庭的八种角色功能:①抚养孩子;②孩子社会化;③亲友;④性;⑤安慰;⑥娱乐;⑦生活资源提供者;⑧家务。
毫无疑问,家庭功能的发挥对于个体毕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家庭为个体成长提供包括衣、食、住等的保障;同时家庭还是个体最初的社会化场所,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家庭还是个体温暖的港湾、情感的庇护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首先想到家。可以说家的每项功能的发挥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而家庭功能的缺失或者家庭某一方面的功能没有发挥好都会对个体毕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亲子关系
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会形成相应的家庭情感氛围,同样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也有好坏之分,不同类型的亲子间的关系也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与子女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孩子与其看护者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体毕生的心理健康、个人成就、人际交往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中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种与母亲(或主要抚养者) 之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如果依恋能被合适地形成,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建立与母亲的良好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的不可靠的成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此外,安全依恋的儿童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较低,社会适应更加良好。在人格测验中,安全依恋的儿童其社会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同时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
4、家庭结构
家庭的规模、结构等也是影响个体毕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家庭”和“扩展家庭”两种类型。简单来讲,“核心家庭”是指子女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扩展家庭”是指代数超过两代的家庭成员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类型会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吴凤岗就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合群性、聪慧性、情绪特征、自尊心、文明礼貌及行为习惯九个方面,比较了两代人家庭和三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1)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水平高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2)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的九种品质均要好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九种品质中,有七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独立性、自制力、行为习惯的差异特别显著,而合群性和聪慧性则无明显差异;两种类型家庭均以合群性和文明礼貌的发展水平较高。(3)两代人和三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在三岁阶段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4岁以后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异扩大了。(4)三岁幼儿除独立性外,其他各项两代人家庭和三代人家庭均无显著差异,从4岁开始个性的诸品质才明显地暴露出来,体现出不同家庭结构的不同教育与影响对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制约作用。
另外一种家庭结构——缺损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上存在的滞后、缺陷也说明了家庭结构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除了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更加独立和坚强意外,一般认为单亲家庭孩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发展容易受到消极影响。缺乏母爱的儿童会缺乏细致、内敛、富于同情心等,缺乏父爱的孩子则会缺乏刚毅、坚强、果断的品质等。同时单亲家庭孩子的性别社会化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他们对于性别角色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不如完整家庭的孩子。
5、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价值观念来抚养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存在质量高低之分的。抚养质量高的父母是耐心、敏感的。权威型或者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被认为是最好的,其次是专制型和放任型。鲍姆令特(d.baumurind,1967)研究认为权威父母对儿童既高度控制、提出合理要求,又积极鼓励儿童独立自主,尊重儿童人格。这样的儿童有能力,有责任心,独立性强,自信,善于控制自己,爱探索,喜交往。专制父母对儿童缺少理性控制,滥用家长职权,不尊重儿童的看法,较粗暴专制,温暖、慈爱少一些。这样的儿童有中等能力,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弱一些,往往易忧虑,多疑,不喜欢和同伴交往。放任型父母对儿童随随便便,缺乏管教,任其发展。这样的儿童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善于自我控制,遇事易紧张或退缩。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较好。
中国学者曲晓艳等做的研究也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情感的温暖、理解维度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几个人格维度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过多的惩罚、拒绝等不良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内向、退缩的人格特点,并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不遵守规则和秩序。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心理的毕生发展观[j].教育科学讲堂,2008(12):24—25.
[2] 晏红.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教育阶段论[j].教育纵横,2009(1):43—44.
[关键词]“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产业;社区居家养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51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我国“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需求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而城市由于经济技术发达、医疗水平高、人口的出生率比较低,老龄化问题也比较凸显。城市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带来的影响也渗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这其中“90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已经有30多年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他们内部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逐步大学毕业,有的甚至组成“四二一”模式的家庭(“四二一”模式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1个孩子的家庭压力)。其父母将逐步步入中老年。从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问题可以预想,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不在少数。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接受网络和信息技术非常快成为“90后”的特点。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年龄主要集中在40~55周岁之间。从居住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父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经济状况来讲,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绝大部分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比较爱护,孩子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年龄推迟,对家庭的责任感不高。目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有的临近退休,具备工作能力,且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尚未步入老年阶段。但是,目前的“85后”和“90后”是从小成长在核心家庭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很多人受到父母家长的呵护多于责任的承担,所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没办法真正独立,无论心理层面还是经济层面都会有些依赖父母。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通常会选择动用自己养老储备的资金帮助子女买房结婚,并不求子女经济上的回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减少了自身养老储备,产生代际之间的经济负担,对其晚年的养老选择以及消费造成影响,降低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特殊之处在于子女人数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易“阻塞”。在面临困难时,主要依靠家庭力量进行解决,直接影响他们养老时所能够获得的帮助程度,同时也给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从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与社区关系来看,两者关系较为疏远。联系不紧密也是养老社会化“阻塞”的原因之一。另外,养老的支持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父母具有自我照料的能力,并且配偶之间相互照料,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子女对父母的照料能力以及意愿无法有效体现出来,而且独生子女从小成长在相对特殊的环境之中,其照料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 我国城市“90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于以上的养老需求和社会现状,当前养老措施该怎样调整和发展,而社会各界又该怎样做呢?
2.1 提倡社区居家养老
基于中国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很多人还不愿意到专门的养老机构去,一些独生子女也想让父母在自己的身边养老。但现实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90后”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婚姻和养育子女的责任,倘若对父母事无巨细地照料,会压力过大,甚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此,目前在中国新兴的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老人可以住在家中,有家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到社区参加具体的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社会。
2.2 发展养老产业
目前,很多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养老计划的提出主要依靠政府层面,就社会而言,适当的发展一些老龄产业也是很好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已经有所突破。社区照顾首先在英国应运而生,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也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这些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有经济能力去发展这些产业;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也会有一批专业的社会服务和工作人才,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地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是属于起步阶段,产业的项目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结 语
“90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可以采取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养老产业,比如: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这些新型的养老方式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解决独生子女因工作繁忙不能对父母进行事无巨细的照顾的问题。虽然,这些方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未来,这些方式是适应发展趋势的,有非常好的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