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城市的特征

低碳城市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城市的特征

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土地基;房建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软土地基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情况,其大多是由于水流的冲击、沉淀作用而形成的土体,土质以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较多的土体构成。在房建工程中,地基主要是指承受上部建筑荷载的那部分土体,是确保整个工程后续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房建工程的施工对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但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土质松软、天然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孔隙比大的地基,此种地基即为软土地基。

软弱土地基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及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必须采用一定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和加固,以提高地基强度,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在保证地基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基础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使得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

二、软土地基特征

通常情况下软土呈流塑状态,含水量较大、承载力较低而且压缩性较强,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大,内部土粒之间的缝隙也较大,所以一旦遇到水,很容易形成淤泥。软土的承载能力较差,相对于硬土来说,在受到外部的压力下产生沉降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土质之间很容易产生压缩。所以,如果工程施工遇到软土地基,则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

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性:① 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较强,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如果遇到外力的作用,则会造成建筑物结构本身发生严重的沉降现象:②沉降速度较快,建筑物在软土地基结构中发生沉降的最大速度为10mm/d;③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当软土地基受到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就会逐渐发生变形,而且这种变形具有不可控制性;④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在其没有受到外界压力时,会以一种相对较为固定的形态存在,但是一旦遇到外部压力,使土层受到破坏,就会呈现出流动状态,这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⑤软土地基具不均匀性,由于土质的不均匀,在软土中含有的土粒大小不一,而且聚集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造成了土壤的软硬程度不同,一旦土壤中的土粒发生移动,就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甚至是倒塌的现象;⑥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其本身的含水量较高,几乎可以认为其不透水,如果在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时其通过软土层进行渗透的时间会较长,进而导致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周期也变长。

三、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胶结技术

胶结技术指的是在软土地基中掺入一部分的水泥或者是水泥砂浆等固化物,在地基中形成一部分固体,与其他的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技术中,主要包含几种方法:①水泥土搅拌法,主要是利用水泥、石灰或者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将其与软土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软土逐渐形成硬结,进而形成坚硬的柱体,与原来的软土地基共同形成复合地基,增强地基的强度。②灌浆法,主要是将水泥以及水泥混合物或者是其他化学浆液,利用压力泵将其灌入到软土中,使其与软土形成复合地基,也能够达到提高承载力的作用。③高压喷射注浆法,其主要是使利用钻机钻孔,将浆液灌注到软土中的预定位置,通过高压设备使其形成高压喷射流,将土体进行破坏,当这部分混合浆液凝固之后,再将其与软土地基相混合,以此达到减少地基变形的目的。

2.孔内深层强夯技术

孔内深层强夯法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地基的机理是挤密机理和置换机理,施工一般采用钻孔、掏孔和沉管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由于桩间土被强行挤向四周,桩间土经过挤密得到水平压缩,桩间土地基承载力得以提高。在施工时成孔机应保持垂直,垂直度不应大于孔深的2.5%,成孔中心偏差不应超过桩径的25%,施工桩顶应高出设计标高500-1000mm,填料的种类、数量、锤击的次数应符合设计标准。

3.深层搅拌桩技术

深层搅拌桩主要是利用水泥、石灰等原料,填入适当的粉煤灰就地成桩,将软土地基转变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地基。通常情况下,深层搅拌桩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城市工程的施工,其不需要钻孔桩的泥浆护壁以及水下灌注砼等较为复杂的工艺,所以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同时,对于桩径和桩距等参数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施工起来更加容易。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在施工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也较小,所以尤其在城市建筑施工中较为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应当保证送灰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并且中间不能间断,每跟桩应当保持足够的喷灰量,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成桩质量。

4.置换技术

置换技术主要是利用砂石、碎石等材料对软土进行置换,同时形成复合地基,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常用的置换方法有:①石灰桩法。石灰桩一般被应用在塑性指标较高的软土地基中,在同样的施工环境下,利用石灰桩的固化效果相比水泥更为显著。石灰桩主要是利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机械或者是人工成孔的方式,并且填入石灰形成桩体,通过桩体吸水、膨胀的作用改善桩基周围的土质情况,有利于地基的稳固。②碎石法。主要是利用一种单向(双向)振动的振冲器或冲击荷载将桩管挤入地层并在地基中成孔,然后边填入碎石边振实,形成密实的碎石桩。桩体能够与其周边的土体结合形成复合地基,这时碎石桩在软土地基中起到的是置换作用,其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5.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一般在控制地基沉降和保证地基稳定性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在荷载作用下,利用竖向排水井的科学布置,将软土后中含有的孔隙水逐渐的排出地基,使软土地基中的空隙逐渐缩小,地基的稳固性增强,在承载力和抗剪强度方面也获得增强,从而控制地基的沉降速度。在排水固结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①电渗排水法。主要是通过降低软土的含水量来达到提高地基稳固性的目的,在软土中插入金属电极,通过电流的作用排除软土中的水分。②堆载预压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临时堆载与建筑物相等或者是大于建筑物结构的土石等构件,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预压,能够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③砂井法。主要是在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的砂井,在砂井上铺设砂垫层,以此来缩短排水距离,增加地基的牢固性。

四、结束语:

地基是建筑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地基都必须稳固。地基与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已及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处理方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做好地基的施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任荣常.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J].世界家苑,2011(10)

[2]柯荣臻,金小卫.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

[3]徐子平.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 理论 综述

全球气候变化涉及的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数。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在经历了300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在此背景下,各国相继提出了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新概念。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就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理论,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一、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相关研究

(一)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英国政府认为,针对低碳城市建设,不同城市空间需有相应的规划应对和侧重,并分别从城镇中心,边缘中心、内城区、工业区、郊区县市、大型的新城市伸展区和聚集区、农村地区等7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2004年日本政府与学者开始对低碳社会模式与途径进行研究,2007年2月颁布的《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以日本2050年C02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70%为目标,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低碳社会模式,并在2008年5月进一步提出《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日本低碳社会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二)低碳城市规划与实践研究

英国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政府通过成立碳信托基金会,并依托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首批3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在其提供的专家和技术支持下制定了全市范围的低碳城市规划。Glaeser and Kahn(2008)对碳排放量与城市规模、土地开发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新增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要高于存量人口:而土地开发密度与碳排放量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Jenny Crawford和Will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其认为英国的规划系统对新技术的适应度和准备度是实现低碳未来的关键。抓住这个的关键才能形成将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性优势和地方层面强调权利分散的灵活性优势结合起来的规划系统。

二、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相关研究

(一)内涵研究

付允、汪云林、李丁等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夏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胡鞍钢认为,在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低碳城市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

(二)特征和支撑体系研究

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同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基本支撑体系:1 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和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转变,利于我国减少能源消费,发展低碳经济。2 低碳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需预先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的低碳化。3 低碳城市的消费支撑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4 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和政策,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及手段,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或零排放的决心。

(三)思想基础研究

李克欣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指出“环境和学”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

(四)发展模式研究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哗等认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内涵: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 碳排放量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3 对全球碳减排做出贡献;4 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五)实现途径研究

付允、汪云林、李丁等认为,应从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的低碳化)来发展低碳城市。周国模认为,作为城市当中重要的设施、元素,建设城市森林与它大量的吸收城市二氧化碳是同步的,建设城市森林和建设低碳城市才能实现两全其美。仇保兴认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具备大规模建设生态城市的“后发优势”。如何建设低碳城市,从城市规划建设角度,至少可将低碳城市定义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四重奏。顾朝林、谭纵波、刘宛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将成为碳减排的关键技术。

(六)评估标准体系研究

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中国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4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

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低碳城市;技术创新;实现途径

一、引言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依靠土地、资本、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住宅建设速度随之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会加快城市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迫切需要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构建低碳城市旨在城市化过程中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尽可能使用低碳能源,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系统中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和谐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低碳城市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而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包容。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即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所以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无疑是当前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进行城市发展要素的创新。

二、发展经济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与低碳城市提供物质保证

创新型城市与低碳城市建设都需要对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大量投入,而这些投入最终必须来源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所以,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为创新型城市与低碳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以创新型城市还是低碳城市建设为目的,这种转型都要求把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从单纯的资源、资本、劳动力投人转变到依靠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环境、文化等创新要素上;经济模式从高碳向低碳模式转变;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避免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从城市发展的目标上注重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避免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既符合创新型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无论是构建创新型城市,还是城市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都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进行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培育创新型产业,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实现内涵性的经济增长,从而增强城市经济增长活力,为创新型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物质保证。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能耗总量和强度,也决定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能耗降低,必然会减少碳的排放。因此,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技术领域的创新是创新型城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依靠创新要素的驱动,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在创新要素中对城市建设起推动作用的是经济技术领域的创新,为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技术进步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城市发展中的技术含量,特别是低碳技术的创新,使技术成为促进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摒弃高碳技术,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技术创新同样是关键要素。所以,建立和完善一套既能满足城市创新发展,又不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城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要求。

只有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才能使建设创新型城市获得强大动力。所以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应该以企业为主体,首先企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效益提高,以良好经济效益支撑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政府、企业、企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凝聚起来,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全社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机制。

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第4篇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碳排放不仅来源于经济发展,产业运行过程,也来源于社会的消费过程,所以城市低碳发展也涉及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本文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第一层目标层为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第二层准则层主要是按照输入—输出的路线,从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技术低碳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详见表1。

由表3和上图可知,除深圳外,大部分城市的指数都为-0.6~0.6,各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别。其中,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综合指数均在零点以上,由此看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也略高。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庆、天津、武汉、长沙等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在四个子系统中,经济低碳指数波动最为明显,指数最高的北京与指数最低的宜昌相差近3个点。北京、广州、深圳3个城市的碳生产力水平高,技术也比较发达,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这说明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社会低碳指数和技术低碳指数波动形态相对平稳,重庆市在这两个指标中都独占鳌头。主要原因在于重庆的山城地形复杂和科学技术不发达,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从而汽车的使用量少,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再加之重庆的CDM项目在2008年就达到10个以上,这无疑给重庆的节能减排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此外11个城市中,湖北宜昌除社会低碳指数大于零以外,其他子系统指数均小于零,这与宜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有关,但也由于宜昌地小、人口较少,城市空间不紧凑,绿化比例大,城市的环境质量较高,所以宜昌的社会低碳指数见好。

4结果与分析

深圳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在低碳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国内其他城市的前面。我们发现排在前5名的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碳生产力高,单位GDP能耗低,科学投入强度大,但人均碳排放和每万人拥有汽车数量都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且高校人才济济,科技比较发达,但同时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密度大,绿化覆盖率低,而且资源紧张,环境系统相对较差。发展建议:①从空间、交通、绿地三方面合理规划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绿地面积。②限制外来人口数量,或通过建立卫星城来分流人口。

天津、南京、武汉、长沙4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均在-0.2左右,反映这4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差别较小。但4个城市在能源、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发展状况各有千秋。天津和南京的单位GDP能耗、人均碳排放量都比武汉和长沙相对要高,天津第三产业所在比重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都比较低,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居主位,能源消费偏高,碳排放系数高;二是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绿化面积少。长沙单位GDP能耗和人均碳排放量为四市最低,碳生产率最高,说明长沙市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最高的每万人拥有汽车数量,和最低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又说明长沙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工业的发展以及私家车的数量增长,加大了能源碳排放。

低碳城市的特征范文第5篇

本文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两批低碳试点城市(共36个)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5-2011年间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和人均CO2排放数据总结其碳排放水平,从区域分布、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三个方面分析了全国范围内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现状。通过“十一五”期间碳减排成效和“十二五”期间碳减排目标两个方面分析了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现状,并推测了低碳试点城市2015年的碳排放水平。研究显示,“十一五”期间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和人均CO2排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和人均CO2排放均高于各城市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平均水平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升高。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低碳试点城市中92%的城市的人均CO2排放高于全国水平。而随着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大,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逐渐降低,人均CO2排放却随着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大呈U型分布,其中大型城市的人均CO2排放水平最低。同时通过与同类地区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试点城市的低碳工作成效和减碳目标普遍优于同类地区。除直辖市外,32个低碳试点城市中28个城市2010-2011年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和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高于所在省份。在城镇化速度继续增加和经济总量保持上升的趋势下,到2015年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虽然下降,但人均CO2水平仍呈上升趋势。我国的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关键词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单位GDP的CO2排放;人均CO2排放

中图分类号 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1-0078-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11

2010年,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个省份以及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个城市作为第一批低碳试点省市。2012年又确定了海南省及包括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在内的28个城市作为低碳试点省市。两批试点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人口约占全国的185%,GDP约占全国的33%(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能源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等存在差异,各个城市有自身的低碳发展特征,很难用同样的方法帮助所有的地区实现低碳发展。因此,分析总结各个低碳试点城市当前的碳排放水平,了解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情况,对于开展因地制宜的低碳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1已有研究基础

当前对于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评估主要集中于低碳建设工作总结和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测度两个方面。庄贵阳总结得出低碳试点城市通过寻求地域平衡来获得在同等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并从碳生产力、排放水平和资源禀赋三个方面比较了第一批低碳试点省市的优劣[1]。丁丁等通过研究低碳试点省市的工作进展,总结出当前低碳试点工作取得两个进展和三个不足:建立多样化的低碳发展保障与长效机制和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存在低碳发展认识尚未统一,低碳发展目标不够先进和低碳发展的落实力度不够[2]。在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测度上,刘竹等通过脱钩理论分析了第一批低碳试点省份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得出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仍较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呈增长趋势[3]。刘健等通过STIRPAT模型以第一批五个试点省份为对象分析了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富裕度、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试图总结这些省份的低碳发展路径[4]。曹桂香以低碳城市南昌为例,将资源耗减价值、资源生态退化损失、环境降级损失以及资源环境改善收益等要素加入到GDP核算中测算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经济水平[5]。

当前对低碳试点的现状分析,多集中在对低碳规划的总结、低碳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上,以城市为单位、有大量数据支撑的研究都还十分缺乏。本文基于36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分析评估碳排放现状,摸清碳排放基础,为政府下一阶段的低碳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撑。

宋祺佼等:中国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现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期

2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水平分析

本文在总结36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三个角度对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

21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碳排放水平是城市低碳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清晰、准确地把握我国城市宏观层面碳排放特征对我国政府出台低碳发展规划决策和地方制定低碳城市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根据国家和各城市公布的2005-2010年的GDP数据、单位GDP能耗数据以及城市常住人口数据,“十一五”期间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 CO2排放的平均水平为322 t CO2/万元,高于全国306 t CO2/万元平均水平;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人均CO2排放的平均水平为996 t CO2/人,高于同期全国596 t CO2/人的平均水平。单位GDP的CO2排放平均水平和人均CO2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低碳试点城市地域分布平衡,具有示范性

不同地区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低碳发展情况,碳排放评估需考虑地区差异,与同类地区比较更具有参考价值。以2011年为例,对东中西部的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平均水平和人均CO2排放平均水平与同地区省份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地区生产总值按2010年价格)。东中西部的低碳城市2011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分别为196 t CO2/万元,282 t CO2/万元和327 t CO2/万元(见图1),均高于各低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东中西部低碳试点城市的人均CO2排放2011年分别是1334 t CO2/人,1143 t CO2/人和1202 t CO2/人 (见图2),均高于各低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差异较大,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升高。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我国当前的区域能源供需现状相关。东部地区能耗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东部地区进口了大量的隐含能。也就是说,中西部的能耗高是由于它们生产了大量的高能耗产品,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是为东部地区服务的,从经济发达区域到经济落后的地区呈现“碳转移”现象[7]。

23低碳试点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人均CO2排放与全国情况一致

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划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按2010年年平均汇率折合1人民币约等于667美元计算),人均收入小于28万元为低收入城市,大于等于28万元且小于86万元为中等收入城市,大于86万元为高等收入城市。可以看出,在人均GDP收入高中低的城市中均有低碳试点城市的分布,人均GDP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万元/人)的低碳试点城市有26个,除景德镇人均CO2排放为667 t CO2/人和温州人均CO2为666 t CO2/人,其余24个城市的人均CO2排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 tCO2/人)(图3)。

图1分区域低碳试点城市2011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情况

Fig1CO2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of lowcarbon pilot ci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2011

图2分区域低碳试点城市2011年人均CO2排放情况

Fig2CO2 emissions per capita of lowcarbon pilot ci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2011

图3按人均收入低碳试点城市2011年人均CO2排放情况

Fig3CO2 emissions per capita in lowcarbon pilot cities

in

2011 based on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24在不同人口规模城市中均有低碳试点城市分布

我国当前尚未对城市规模在立法层面有清晰的界定,根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即城市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为小型城市,50-100万为中等城市,100-300万为大型城市,300-1 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 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城市[8]。以2011年低碳试点城市常住人口数据划分城市规模,其中小型城市只有金昌,占低碳试点城市的28%,中等城市有大兴安岭和济源,占低碳试点城市的56%,大型城市包括池州和南平等共7个城市,占低碳试点城市的194%,特大城市包括秦皇岛和武汉等共18个城市,占低碳试点城市的50%,巨大城市包括深圳、北京和重庆等在内共8个城市,占低碳试点城市的222%(表1)。

从表2可以看到,随着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增大,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小型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均值最高,为464 t CO2/万元;巨大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均值最低,为188 t CO2/万元。而城市的人均CO2排放却随着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增大呈U型分布。大型城市人均CO2排放水平达到最低值,为1021 t CO2/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城市的单位GDP CO2排放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城市的人均CO2排放并没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降低。

3同类地区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分析

31试点城市的低碳工作成效普遍优于同类地区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始于2010年,测算2010-2011年间低碳试点城市和所在省份的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评估其政策执行效果和低碳工作成效并进行比较分析。除去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其余32个低碳试点城市2010-2011年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普遍优于所在省份的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32个试点城市中有28个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高于所在省份,占总数的875%。其中景德镇,遵义,乌鲁木齐,武汉和大兴安岭分别比所在省份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高出2447%,2043%,1944%,1912%和1817%,而金昌,晋城,保定和呼伦贝尔分别低于所在省份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的909%,033%,018%和003%。

32试点城市减碳目标普遍高于同类地区

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各低碳试点城市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等文件,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和所在省份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除4个直辖市,大部分低碳试点城市(28个)的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高于所在省份,占32个城市的875%。其中金昌、南昌、深圳、南平和昆明分别比所在省份公布的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高出10%,7%,4%,3%和3%,镇江,广元,保定均低于所在省份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的1%,而厦门则低于福建省目标的6%。

4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各城市“十二五”规划中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设定,以2011年为基准年,计算2015年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和人均CO2排放的情况。到2015年,低碳试点城市单位GDP的CO2排放平均水平为220 t CO2/万元,比2010年平均水平降低了063 t CO2/万元。所有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均较2010年有所下降。2015年36个低碳试点城市中北京、深圳、广州的单位GDP的CO2排放最低,分别为100 t CO2/万元,104 t CO2/万元和121 t CO2/万元,济源、乌鲁木齐和金昌的单位GDP的CO2排放最高,分别为438 t CO2/万元,429 t CO2/万元和371 t CO2/万元。

根据低碳试点城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测2015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情况。到2015年,同“十一五”期间城市本身的单位GDP的CO2排放相比均有下降。结合各低碳试点城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城镇化速度,在国家战略统筹GDP年增长率为7%的速度下,2015年低碳试点城市的人均CO2排放均上升。尽管各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逐步下降,但是由于经济总量保持上升趋势,人均CO2排放仍呈上升趋势。低碳试点城市2015年人均CO2排放平均水平从2010年的1157 t CO2/人增长到1358 t CO2/人,其中赣州、广元和大兴安岭人均CO2排放在36个城市中最低,分别为291 t CO2/人,479 t CO2/人和640 t CO2/人,济源、乌鲁木齐和苏州人均CO2排放在36个城市中最高,分别为2453 tCO2/人,2848 t CO2/人和3037 t CO2/人。

5总结和展望

首先,36个低碳试点城市“十一五”期间的单位GDP的CO2排放和人均CO2排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低碳试点城市分布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均GDP收入水平分布于低、中和高三个层面,人口规模分布于小型、中等、大型和特大及巨大五个类别。低碳试点城市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其次,低碳试点城市2010-2011年的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幅度和“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的CO2排放节能目标均普遍优于同类地区。低碳试点城市的低碳工作成效在同类地区呈现出先进性。最后,在城镇化速度继续增加和经济总量保持上升的趋势下,到2015年低碳试点城市的单位GDP的CO2排放虽然下降,但人均CO2水平仍呈上升趋势。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庄贵阳.低碳试点城市低碳发展指标比较[J].中国建设信息,2010,(21):36-39.[Zhuang Guiyang Comparison of Low Carbon Pilot City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in Carbon Pilot Cities[J] Information of China Construction, 2010,(21): 36-39]

[2]丁丁,杨秀.我国低碳发展试点工作进展分析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3,(43):92-96.[Ding Ding, Yang Xiu Analysis on China’s Lowcarbon Pilot Cities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J] Economic Research Reference, 2013,(43): 92-96]

[3]刘竹,耿涌,薛冰,等.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11,(4):620-625.[Liu Zhu, Geng Yong, Xue Bi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for Lowcarbon Pilot Provinces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11,(4): 620-625]

[4]刘健,王润,孙艳伟,等.中国低碳试点省份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56-62.[Liu Jian, Wang Run, Sun Yanwei, et 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h for Lowcarbon Pilot Provinces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03): 56-62]

[5]曹桂香.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GDP核算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Cao Guixiang Research on Green GDP Accounting of Lowcarbon Pilot Cities[D]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2013]

[6]谭峰.低碳城市规划: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探索[J].环境经济,2011,(6):68-69.[Tan Feng Lowcarbon City Planning: Exploration of China’s Lowcarbon Cities’ Development[J] Environmental Economy, 2011,(6): 68-69]

[7]Qi Y, Li H, Wu T Interpreting China’s Carbon Flow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2013, 110(28): 11122-11221

[8]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2010)[M]Beijing: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10]

Study on Present Statu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Lowcarbon Pilot Cities

SONG QijiaoWANG YufeiQI Y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