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教育的核心

人文教育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教育的核心

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用

一、人文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教育既尊重了个体自身情况,又可以较好地满足自我发展与实现之愿景。纵观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在人文精神方面有着较为强烈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人文教育凭借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多共同之处对他们开展教育,并满足其人文精神需求。对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人文教育这一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需求,而且更重要的一c在于可以有助于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人文教育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情况下提升其成效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从实际工作分析来看,由于受到传统灌输式教育形式影响,目前部分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呈现出呆板僵硬化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情况,这不但会使得大学生感觉到无趣而提不起学习兴趣,而且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发挥,如此一来势必会致使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培养受到影响。

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看,要想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良好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构建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还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进而为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三、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补充

在高校中开展人文教育发挥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以为例,该指导思想不但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知识与精神,同时它也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存在着极高的贴合性。此外,以人为本、人类解放、发展以及自由等核心与最终价值目标也和人文精神追求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

对此,高校在开展人文教育时除了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还需要适当采取人类文明史上有关知识作为教学扩展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精神以及有效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人文教育成效。

四、人文教育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人文教育可以有效培养人们国家与民族荣誉及认同感、社会责任、正确思想道德,容易受到人们负面情绪的干扰,产生不利的后果。另外,随着当前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以及计算机互联网应用日渐广泛,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这一网络重要群体思想情感等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民族认同及复兴等方面极为关注。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情感所具有的矛盾性,如果不借助于人文教育,不但无法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各高校管理者务必在充分认识人文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情况下,借助于完整系统、健康鲜明、至真至诚的人文教育对大学生开展教育,这样一来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情感,进而准确认识实际情况,自觉地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一、教师首先要克服“技术至上”的思想弊端,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

人文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为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与热情,更是指内心情感体验和心灵的触动。要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方便、快捷、准确获取信息资源得心应手的工具,成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杠杆。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标准,除了考虑所有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应该检验学生“怎样应用工具”和“用信息工具干什么”。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以及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赋予教学内容以人文精神的内涵

正如课标所说:“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教授学生技术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道德规范教育与品行教育,所以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价值观,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比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活动,在多媒体作品制作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以“我爱我家”为主题,作品中要体现父母之爱、子女之爱、家庭之爱。学生的热情很高,在作品中看得出他们所倾注的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在作品交流中,许多学生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另外,笔者还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演示给父母看,要让父母知道孩子也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在完成了这样的教学内容之后,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博客上发表了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感言,一个学生说:“我毫不费力的一个小作品,让爸爸妈妈感动得哭了,我从没有见过父母落泪,谢谢老师,让我知道什么叫‘爱’和‘报答’。”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教学设计,会有如此之功效。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加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与充实感,这才是我们教育应该体现的价值。

三、教学中要推动和谐互动的发展关系,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个性获得和谐的加速发展

古语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爱换爱,以情激情是培养师生融洽关系的根本途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强调人文精神,转变师生关系的理念至关重要。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学习技术最直接的影响者,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以亲身行动、言语激励等方式感化、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笔者在介绍声音媒体信息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欣赏自己录制的《雨巷》配音朗诵,笔者富有激情地朗诵,一下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要求录制自己的演唱或是朗诵。在热烈的朗诵比赛中,学生不知不觉被技术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建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信息的交流。

学生除了积极主动参与掌握知识技能训练之外,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操作比赛、演示、讨论、通过网上查阅和处理信息,完成任务和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等的交际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而且更能加深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再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笔者给出一个总任务: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

又比如,在学习Flas制作软件中的文字渐变动画时,笔者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或自行创作若干爱心标语或励志格言。如,“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又如,“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多一个微笑,多一点爱心,让世界更温暖”等等。上课时就用学生自己采集的标语,作为素材来进行文字动画的学习与制作。接下来的课堂就具备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情境,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被这些语句的意境所感染,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完成Flash这一章的综合任务时,笔者要求学生制作一套公益动画广告,内容可以涉及爱国、环保、教育、敬老、爱心、助人为乐、励志等题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广义的道德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尊严感、同情感、友谊感以及人道感等等。通过综合广告的制作,学生又一次经受了一种健康、温馨、崇高的情感冼礼,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一、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高效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学中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采取多元性的发展评价,承认学生差异,使学生有期待的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无疑应成为核心的切入点。教师指导学生“三个突破”来突破体裁,高中语文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等,对于不同的体裁文体,从教到学往往有一定的操作方式,常常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裁文体的樊篱,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当然,在突破体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须注意对体裁的区别,不同类型的课文之间存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有的重在发挥联想和想象,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要注意寻求适应的引导方法。对体裁的相通性,要竭力去挖掘,甚至也可以突破体裁的固定思维而寻求逆向的思考,对比性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切忌“学科本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不能把问题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否则,划定了“势力范围”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求知欲、进取心,更无法使学生成为自主选择、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独立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应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掘问题,把语文学科变成“普遍联系”的一环和一个引领问题的起始,与其他学科互补互动,为学生学习创设开放的问题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高中语文课程比较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学生对语文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将固定组合与自由组合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可相对稳定,也可随时变化,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爱好”或“特长”的不同。这种合作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处理、利用信息,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

    三、锻炼思考能力,延伸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无疑是主渠道,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理解性、探究性、应用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课内外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等,延伸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思考,使这种思考能向纵深探究和发展。二是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的互享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平台,使这种思考极具可比性。这既有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的思考,更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而产生出的“问题火花,这对“问题”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

    四、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融合;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2]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人文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知识学无止境,教师当与时俱进!目前,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就是“轻负、低耗、全维、高质”,而信息技术有其独到的作用,能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一个新载体,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理解与认知。

一、信息技术掌握与运用对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1.让沉闷的课堂“动”起来,动感十足

人获取信息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多种感官器官刺激,其中视觉器官是最重要的认知器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灵活穿插具有直观性和美感的设计,如动画、视频、图片等,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我们可先连续播放一段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必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情绪瞬间升温,激动与兴奋之后,再来研习课文,自然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让平淡的课堂 “味”起来,妙趣横生

学生面向平淡的教材和呆板的黑板,难免有枯燥乏味之感。利用信息技g,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东西,就可让平淡的教材变成有生命、有声音的物件。电子白板在师生的调控、点击下妙趣横生,往往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下课前又点击乐曲《春天在哪里》,这样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学过程妙趣横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让有限的课堂 “宽”起来,穿越时空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可以解决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观看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地欣赏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归航偷豆等情节画面,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就拉近了文本内容与学生心理的距离,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很好地理解了“我”的思乡之情。之后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对课文精髓的理解和重点的把握自然水到渠成,实现了教师讲读与课件展示的互补,既增加了教学信息量,让课堂“大”了、“宽”了,结果内容也更丰满,教学更精致,三节课要讲完的内容两节课就完成了。

二、信息技术掌握与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教学中,我们知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个使用误区,就是把本该属于辅助地位的多媒体展示平台,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变成课件的解说员与播音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优质高效”的竞赛课堂变了味,本末倒置,“主导人”被辅助教学的物件牵着鼻子走。要知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是活生生的人,能洞察课堂中的问题,及时输送、反馈课堂教与学的信息,教师可以对制作好的课件及时进行调整、改进,甚至大胆跳过、舍弃一些内容,教师和课件服务的始终是主体学生。一切要围着主体转,如果教师的作用只限于“授业”层面,围着课件转,生搬硬套,就谈不上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其知识水平与课堂驾驭能力就无法体现,高效优质的教学自然无从谈起。

当然,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话题,有许多人极有见地地评论过。以上看法不过是笔者的肤浅之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教师,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课改的探索过程中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J].教学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