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样的世界文化

多样的世界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字]多媒体运用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就变得越来越多样,这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运用多媒体,直接导入新课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导入环节,用多媒体直接出示课堂教学的内容,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课伊始,意已名”。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海伦.凯勒》时,海伦有坎坷的人生经历,在她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她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和坚强,而这些感人事迹可以在学生的心理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教师可以在开课时,直接出示海伦的个人简介,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第一映像,让学生可以直接去感受海伦的个人魅力,为课文深层次的剖析奠定了“思想基础”,学生也明确了在学习中要感受海伦的可贵的精神,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

2、运用多媒体,讲故事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讲故事导入新课,突出了情趣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去。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时,孙悟空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多媒体出示这个故事,让学生来猜猜这是《西游记》中的那一段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其中的主要人物,感受孙悟空的善于识妖,善于降妖,勇敢机智,感受白骨精的奸诈狡猾、贪婪本性。这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分析人物特点时就表现地非常积极,乐于与别人交流。

3、运用多媒体,直观图片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在导课时可以把课文中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时,对于没见过石钟乳石笋的学生来说,要感悟双龙洞内洞的奇特和颜色各异,有一些难度,教师在导课时可以出示双龙洞的图片,让学生先欣赏双龙洞的独特景色,让学生对石笋和石钟乳有初步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很轻松想象它们的形状,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时,可以在导课时播放《长江》的专题片和歌曲,片中音形并茂,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到长江的气势磅礴,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力量无穷。学生在特定地氛围中感受到长江——这母亲河的无私奉献,这为诗歌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去理解长江的母亲情怀和无穷的力量。

5、运用多媒体,激趣比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导入。学生可以通过旧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通过对比,更能突出教学目标,使学生记忆犹新,也培养了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麋鹿》时,可在导课时,先出示梅花鹿的照片,让学生来说说它的外形特点,然后出示麋鹿的图片,让学生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再通过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来加深理解麋鹿外形的独特之处,学生只要抓住麋鹿的“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它的角总是朝向前方这一特点,就能很容易区分麋鹿和其他鹿类。这样,在导入环节,学生就已经看到了、学到了麋鹿的外型独一无二,很容易掌握了文章的内容。

6、运用多媒体,切入导入法。

切入导入法就是抓住教材的某一重点和难点单刀直入导入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课题出示导入,这样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愿望;可以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切入,加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可以多媒体出示课文重点段落切入,直奔重难点,实行“变序式”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从课后问题切入,在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索,启发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采用哪种方法切入导入,都要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乐的学习。

7、运用多媒体,复习旧知导入法。

复习旧知导入法,是大多数教师喜欢的导入方法。巴甫洛夫曾说:“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复习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就可以开启新知识的窗户,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拓展,只要找到新旧知识的交点,旧知识的复习就可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了。如教学《墨梅》这首古诗时,可以导课时,多媒体出示学生学过的关于梅花的诗句,让学生来吟诵,并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梅花的那些精神,让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过渡到新诗句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诉,教师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语文课堂就会越来越精彩,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研究;述评

【作 者】于,女,广西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 G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454X(2007 )01-0025-005

Review on the Study of Culture Diversity

Yu Li

Abstract: Culture diversity is a preceding issue studied by current academic circl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provided by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about culture diversity, the article makes summary and review on the forming and effects of culture diversity,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ulture, protection of culture diversity and so on.

Key words: culture diversity; study; review

文化多样性理论始于人类学的研究。作为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一直倡导对人类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的相似及差异双方面,及志在阐明人类在何处及如何可以互相合作、互相迁就、互相和合;及在何处及如何必须互相分离、互相尊重、互相放任的科学”。随着学科的发展,人类学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不同集团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尤其是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对不同族群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及其价值做出解释,从而形成文化表述的不同流派。人类学以独特的学科视角,对文化多样性及其价值的理解与尊重贡献了理论。到今天,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人类学的视野,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围绕文化多样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现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及其发展

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我国学者韩民清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根据哲学对人的理解,人=动物+文化,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和独特部分,“人类是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体,文化是人类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①而人的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群之间,都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必然通过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出来。再加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期积淀和传承,以及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的相互作用,文化的多样形态就更加复杂和分化。

而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则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差异性或特殊性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文化的本质。她认为,人类文化具有不同的模式,这是因为人类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种群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并演化成对自身社会有价值的风俗、礼仪、生产、生活方式,而这一系列的选择,便结合成这一族群的文化模式。各种文化模式是不相同的,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每个社会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显著文化特质,这些特质由该社会的所有成员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② 杜威・佛克马也认为,“文化多样性……强调的是种族上和文化上有着差别的族群的独特品质”。③

文化多样性的观点在现在成了解释众多社会现象的工具,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比较有代表的是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他在《文化差异的历史与地理政治学分析》一文中对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他认为,文化多样性到今天已经逐渐变为表达众多矛盾的现实与立场的广泛用语,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用这个概念来证明他们为维护各自利益所发表的言论,并使其合法化,而许多跨文化组织也以它作为其抵抗全球同一模式的依据。他认为这一概念的多义性揭示了要透过权力关系体系来审视“文化多样性”话语。

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直有不同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多样的文化之间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多样的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对冷战以后文化冲突研究影响较大的亨廷顿认为,文化既是思想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们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冷战以后,世界政治的一个主轴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而未来世界的对抗将主要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之间的对抗;人类最大的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未来战争发生的根源。这种观点在很长时间有相当多的拥护者。④

而大多数学者则不这样认为。比如,法国学者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指出:“全球文明从来不应该是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联合,每一种文化都应该保持其创造力。……为了认识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必须从其他文化的观点来观察它,使我们的习俗和信念与其他时代和其他地方的习俗和信念形成比较。”“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越来越小时,文化多元发展对世界和谐与稳定的作用也就日益突出和重要。”美国学者罗杰・M・基辛也认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去除了文化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虽然若干政治整合的问题得以解决――就可能会剥夺人类一切智慧和理想的源泉,以及充满分歧和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演化性适应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多样性,……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到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维持世界秩序并保存文化多元化的问题,这就是一个我们面临但仍想象不出解决办法的问题”。这无疑是对人类文化多样化现象的一种明达理性的态度。⑤

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的全球化角度来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后果。如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本土和全球之间始终有一种对立,一种延续不断的对立。”“文化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消亡,而文化本土化则会造成对文化全球化的阻碍。”在这种观点看来,维持文化多样性会对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不利。很显然,这是对这两者关系的一种误解。其谬误根源于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两者内涵的认识不清。⑥

当然,大多数学者都对文化多样性的现象及其影响采取辩证态度,认为,一方面人类文化的多样化会因各种文明间的"误读"而产生各民族相互摩擦和冲突的可能,另一方面,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文化发展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

三、一元化还是多样化:关于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

虽然对于现阶段世界民族文化发展存在多样性这样一个观点学者们没有异议,但是,在对未来如何发展的讨论中,学者们则有不同意见。一些学者提出继续维持文化多样发展的观点,也有一些学者坚持文化的一元化发展方向。

图雷纳、戴维・赫尔德等人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文化出现,宣称民族文化差异的消失为时过早,“要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一种持久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在如欧盟这样的政体内建立一种持久的世界主义,这已经被证明是很困难的”。拉兹洛也提出:“在多样性受到重视和至关重要的地方,没有必要追求一致性。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和在文化上多样化的社会正在有意识、有目的地为促进一个整合的局面打好基础。统一性不能与一致性混为一谈,统一性只能补充而不是损害多样性。”A・罗杰斯指出,“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政治,对于公正是有益的”。S・C・杜布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尽量设法缩小经济上的不平等……文化差异甚至可以尽量扩大”。M・卡斯特则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信息化、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征,正出现在各个非常不同的文化的脉络之中,出现在北美、西欧、日本、‘中华圈’、俄罗斯、拉丁美洲,以及遍及整个地球,影响所有国家,并且导向多文化的参考架构”。

总体上看,主张文化多样发展的学者大多是从文化的价值和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认为文化的历史是不可割断的,它具有传统性、累积性,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而不是绊脚石;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文化的独特品质是地域、民族特征的反映。“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方式是证明其在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从平衡发展的角度讲,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是自然的产物。正如拉兹洛指出的:“各种文化无所谓谁好谁坏,只有区别,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所摧毁,正如一个现存物种的消失一样,是令人不快的。”即便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这个快速的全球化过程,也不应破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应支持这种多样性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世界文化的整合,实现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在共处、共享、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对话与合作。文化多样性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世界文化整合的基础,整合统一不是一致和同一。整合是在平等、公正、有序的基础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共存,整合是文化、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形式的发展和进化。

也有一些学者对未来文化会继续维持多样性发展方向提出质疑。M・努斯鲍姆认为,“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旗号下……一种新的反人文主义观念已不时地冒头,这种观点以一种不加批判的方式弘扬差异,否认可能存在的共同兴趣和理解,甚至否认对话和辩论……”。D・德里克认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使得文化分割具体化,并在不利的形势下转变为致命的文化冲突”。 L・罗伯森认为,“‘纯粹的’文化多样性,可以视为与‘纯粹的’全球功利主义的重商主义相类似”。他们认为,过分强调多样化会强化差异,“否定共同兴趣和理解,甚至否定对话和辩论的可能性,并把人们带到自己的族群之外”。多样文化是以特殊性反对普遍性,而多样文化的存在,又是造成分离和冲突的可能因素。过分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可能会强化一种民族主义的狭隘立场,对文化的发展没有好的影响。显然,这种意见是在强化对异文化的排斥态度。

尽管两种观点存在对立,但是,他们都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和它在民族国家中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

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关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保护的问题,二是如何保护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要保护的问题,学术界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的重要前提。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长处,同时也有其缺陷。一种文化要想在不利于自身存在的条件下获得生存的机会和可能性,就只有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优势因子以取长补短,来迎接挑战,积极地适应环境。就人类文化的整体而言,如果离开了所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整合,就有可能将一种文化的缺陷放大为整个人类文化在总体上所普遍具有的共同缺陷,从而危及到人类文化的持续存在。法国学者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外部多样性的衰退,保护和维持由不同群体和亚群体构成的每个社会的内部多样性就变得迫在眉睫,因为所有这些群体和亚群体都在发展它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差异。因此,通过维护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至少应该是可能的,就像植物种类的基因库被创造出来以防止生物多样性的枯竭和地球环境受到伤害一样。如果我们要维护我们社会的活力,我们必须至少要保持不能取代的习俗、惯例和技能的活的记忆,它们不应该被允许完全消失。其二,文化多样性的存在还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化实现类似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杂交优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存在还为特定文化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而对新的可能性的尝试和探索,恰恰是创造性与活力的重要表现。”拉兹洛指出:“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不同文化的人所信奉的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观念只要互不对抗,就能使当代世界增添丰富性和活力”⑦]文化多样性所要求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多元关系,成为各种文化之间的张力结构赖以保持的可靠保障。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恰恰为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关于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学者们也认识不一。

英国学者约翰・斯多雷对当今美国的强势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损害表示了忧虑。他在《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有关全球化即文化美国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深刻指出,全球化是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成功内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功地操纵了文化产品,毁掉了本土文化,将美国社会方式强加给他方,这给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难题。这一观点让我们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层面重温了英国文化研究传统关于“文化与权力”的理论表述。

另一位英国学者格雷厄姆・默多克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流动的消费主义”正在借助资本的力量扩展着文化边界,使文化接受资本的控制,与此同时,原教旨主义企图划定边界,拒绝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面对这一矛盾,他提出构建“世界公民性”的设想,让每一文化区域的人们都成为世界公民,在自由、开放、多元、对话的环境中建立世界文化的公共论坛。这一观点无疑比较符合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也有学者对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努力提出质疑,比如美国学者特德・梅杰认为,赋予文化以权力,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看似极具吸引力,但要作为合法条文是有缺陷的,因为无论作为符号还是实践,文化天生就是集体表现,支持文化多样性的努力可能会夸大个人的跨国界传播权。

我国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复旦大学学者童兵认为,不能把强势文化的传播简单地看作是“文化侵略”,应充分肯定西方国家政治文明的积极功能。他同时提出,这种传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国家构成挑战,又有可能促进多样文化之间的交流,拓展文化创造的空间。这实际上表达了当前我国学者对于文化多样性问题所持的学术态度。

杨倩认为,应该在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中提炼世界文化的共性,把世界文化的共性融入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和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矛盾,推动着文化的不断前进。只有既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追求世界文化的共性,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⑧

何星亮则提出通过创新来进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他认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保守应该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守。⑨

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十六字的概括。他在1990年日本东京“东亚社会研究国际讨论会”上的发言里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他后来解释道:“‘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这是处于分散、孤立状态的人群所必然具有的心理状态;‘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这是不同人群接触中要求合作共存时必须具备的对不同文化的相互态度;‘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 归结起来,就是“文化自觉、和而不同”的原则。

阮炜在他的《文明的表现》一书中阐述了类似的思想,他认为,文化是人类为了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应该多元并存、东西互补和共同发展。用某一种文化去“统一世界”搞所谓的“西方文化优越论”,或认为“世界的前途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将是不现实的, 而且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要通过交流和对话来达到“和”的目的,这样各种文化才能共生共荣。事实上,这种表述已经相对明确地把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联系起来了。那就是,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当前这个多元文明并存和多彩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尊异、取长补短、互补共生,在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中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①韩民清:文化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②[美]R・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③ [荷]杜威・佛克马:重建现代中国文化[J],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第1页。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⑤ [美]罗杰・M・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⑥ 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⑦ 欧文・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1页。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第3篇

和谐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理想和目标, 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它是对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反映。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漫漫征程中,一方面使外部世界发生着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实践创造中获得自由,在自由中完成新的创造, 这是对和谐文化的基本定位。尽管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体现着人的实践创造目标所在。以为指导,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进一步贯通与整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构建当代文化,这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文化的实践定位

文化是人们实践创造的产物, 对文化的本质内涵的理解也将随着人们的实践进步而不断发展。和谐文化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更是在一个新的历史实践起点上, 对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功能的解读。

文化体现着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人们在实践劳动中,将自己的目的、意图、理想、激情,通过劳动工具转化为改造客体的物质力量,在被改造的客体对象中,人在观照着自己的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创造在不断实践和观照中,代代相传,得以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哲学就是人的哲学。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 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 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动物不可能产生文化, 因为动物不存在一个有目的的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更不存在一个自我观照和总结的过程。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获取了自由。“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当然,这种解读有可能将对文化的理解泛化,因为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 历史上人们为谋生或其他目的所生产的东西比比皆是, 如是都冠以文化, 当然有些牵强。从人学思想来理解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在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铸造在客体中,才能使客体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反, 在一种扭曲和不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 人是不可能有创造的前提的。卡西尔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 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引渡出和谐文化的概念, 其哲学内蕴值得我们去深究。

在人类实践创造中所形成的和谐文化, 其定位有三:

(一)在多种文化样态的交汇中铸造进步的文化理想

现实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尺度, 但这绝不意味着和谐文化就是接受各种文化样式,不讲是非,不分善恶。事实上,和谐文化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贯通各种文化,使其相互吸收营养,构建面向全人类的进步的价值目标。如何去判定和谐文化的先进文化方向呢? 这当然就需要我们从唯物史观里去寻找答案。对先进文化的认定, 有两个基本标准:

其一,看这种文化是否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反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系统,其先进与否,可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也可能在就文化讲文化的话语语境中也说不清。这就要求放到时展的平台上, 放到生产方式的参照系上。如果能在根本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 代表先进的制度伦理, 同时能动员和激活人民的精神意志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这当然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就是游离于时代与历史进步之外的文化样态。

其二,是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也是文化成果的受惠者。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丰富人的知识结构、提升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高扬人的文化品格方面有所作为。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 和谐文化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和谐文化、实现先进文化的过程。先进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着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是以和谐文化的实践品格而出现的, 因为只有将先进文化价值渗透到我们当下的和谐文化建设中, 在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 积极探寻符合时代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因子,才能使之弘扬光大,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历史选择, 就需要我们将先进文化有效融入到和谐文化的建构中。

(二)在和而不同、尊重多样的祥和氛围中构建

和谐文化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对文化理解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 把充满创造性的文化精神理解为一种准军事的纪律刚性规范。任何一种有个性的文化样态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大加讨伐, 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的文化指向,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中西文化的智慧路径。认为,文化多样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规律, 是各种文明形态得以发展的前提, 也是人类在社会文化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法则。孔子早就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也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005 年9 月,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天下大同”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如何达到“天下大同”? 这就必须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来逐步实现。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就指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在相互汲取中不断丰富人类文化精神

文化体现着人类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品格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不可能天然地成为普世价值让其他民族文化去效仿。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双向互动过程。善于学习,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积极价值并为我所用,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把“和合”作为内在精神,在儒、道、佛的相互交流过程中,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能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正体现着中国文化善于学习、讲究和谐的优秀品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的过程, 也是中西文化在一个新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应对自身的文化认真研究,弘扬光大,同时也要避免文化浮躁和过度张扬,警惕以一种“愤青”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大势,要以平和的心态学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一种不平衡的状况,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价值过度倾销之嫌。有材料显示,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生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但电影流通量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作品的比重更是超过了70%。这种文化话语权的不平衡,可能会带来某种文化价值的过度放大,而使得文化的相互学习格局出现失衡。为此,我们需要在指导下,倡导中国“和合”文化,由和达礼,高高弘扬世界文化之“礼”。这种“礼”就是一种有序的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合作规范。

二、在贯通整合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是将不同的文化样态进行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文化相加,也不是一种文化样态吃掉另一种文化样态, 而是需要以为指导, 在明确文化的民族特殊性和世界一般性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参照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根本标尺,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历史功能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态。中华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实践历史的反映,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综合反映。

其一,凝聚力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愈挫愈坚,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一种打不烂、摧不垮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既是本民族的人从理性上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更从情感上认同这一文化,愿意为本民族的文化理想而奋斗。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的背景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实践交往中,形成了共同文化的价值理念, 这种价值理念已经渗透到民族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一旦触发了人们文化心理的这根神经, 就必然会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就会唤起人们的民族忧患感,强化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二,历史传承为中华文化厚重之所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历史事件总是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具体的, 但人们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思想提炼和文化概括,形成的一个民族文化走向,却是在历史中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文化体现着人的激情、理想和智慧的表达,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中华文化的大气磅礴,正是中国一代代人的精神追求的历史描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实践和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在历经曲折磨难中得以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面对任何风险和困难,只要我们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其三,善于转换为中华文化智慧之所在。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能成为中华民族应对各种考验的精神航标, 就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善于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 并将这些文化成果转换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 不断充实完善本民族的母文化。中国有56 个民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平台上, 不断实现内部语言、价值、表达方式相转换的结果,这种转换使得中华文化更加充实,更有活力。同样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吸取其长处的过程中,通过文化转换,构建民族文化的襟、大手笔。

(二)进一步厘清世界文化的基本定位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一花盛开不是春,世界文化的春天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之花的竞相开放。相对世界文化而言,文化的世界性具有以下的特点:

其一,普适性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础。相对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言,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所组成的。世界文化在各种文化交往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些共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共同财富。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着环境问题、共同发展的问题、反恐问题等等。当然,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绝不是指它已经包含着人类文化的绝对标准, 这种普适性也并不能简单照搬某个概念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中,并强行要求所有民族都按照这种文化价值去实践。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

其二,共生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联系的缘由。世界文化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机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每种文化形态都有鲜活的生命,而且各种文化形态都是根根相连,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化生态。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用一种文化去占领甚至消灭另一种文化,只能带来世界文化的大灾难。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必然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必然会与整个世界的文化进步紧密相连。

其三,对话性是不同文化相互吸收的条件。世界文化包含着不同文化的对话性。应当承认,不同的文化形态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尽管世界文化的普适性可以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文化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各种文化之所以能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得到延续,就是世界文化有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它能为各种文化提供对话的渠道, 能够促使不同文化通过对话形成和谐文化的状态。

(三)坚持指导,构建具有活力的和谐文化

如何整合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从和谐文化走向和谐世界,走向和谐的世界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文化问题的认识:

其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要清醒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内容和当代价值, 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文化自觉是一种对世界文化格局的总体性认识,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定位的总体性把握。面对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文化的交往, 我们需要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如何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和谐文化的提出,也正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一个最显著的表现。

其二,面对不同的文化形态,树立正确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必然是开放的,可以为人类所共享的,也是应当得到全世界所尊重的。要构建和谐文化,我们首先要有宽广的视野,有包容的胸怀,善于发现并吸取不同文化的长处。文化一旦封闭,其创造性精神魅力就会失去。因此,在文化问题上,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人为地分出文化的优劣,以某种文化形态独尊,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第4篇

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多样的世界文化范文第5篇

文化是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仅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说,人们便可窥见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的形成过程必然与当地的人文脉络发展密切相关,彼此有差异,却又有相通、相融之处。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捍卫文化多样性和保护文化传统,而且对于我们当代文化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化基础建设。在当前这个全球文化“百花齐放”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保护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怎样汲取中外经验,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而中国企业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方面,应当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值得进行思考与研究。

文化多样,和而不同

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约翰・G・赫尔德首倡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不是关于普遍人性和精神价值的规范,而是多样性的具体生活方式,也就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每一民族的表象方式都有深刻的特色,因为这是它特色的,与其风土关系密切的、从其生活方式产生的,由其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在外人看来惊讶万分的,它都认为可以极清晰地把握;外人觉得可笑的,它却对此异常认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日益成为一个联系更为紧密、差异可能缩小的整体,各种特殊文化(民族的、国家的、地域的和社群的)以现代传媒技术为支持,在全球规模上持续、深入地交流与互动,相似性在增加,差异性在削弱,认同外来文化、外来价值观越来越有超越本土文化的趋势。

正如人类已经觉悟到必须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人类也正清醒地致力于保持文化多样性。在此背景下,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那么,怎样在保留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国有句佛语“一多相容不同门”,是指佛学里各种法门彼此有别,但是任何一种法门都能包容其他法门。好比说花园百花盛开而各有花香。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经过独立思考分析,也可以与周围不同观点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在中国,“和而不同”是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全球化所造成的民族与文化界限的不断交叉,不断重构的现象,客观上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更大的宽容性前景和自由生长的空间。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个性表达权和演进选择权的充分承认与理解,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这是一种文化伦理和文化修养。

文化史表明,只有文化间的相互宽容和承认,不同文化之间才能把自我相对化并容忍“他者”,学习异己,也才能丰富和提升自我。理想意义上的多样性,是在全球化时代而不是在其他时代才能真正被建立,也只有经受了全球化时代的洗礼的多样性,才是值得我们向往的多样性。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承非遗,文化留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只有文化得到了传承,人类的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被体现。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流变,薪火相传,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文化资源最丰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样性的国家,这与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文化状态息息相关。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其文化样态从远古时期开始便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轨迹。如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没文化、大汶口文化。四大古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而其他文明几乎都已中断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借用生物学的一个观点,某个生态系统物种越丰富,大自然的基因库也就越丰富,许多物种在生态位和功能上具有互补甚至替代性,因此,整个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其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基因,这些丰富的文化基因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统一到中华文明这样一个文化库中。从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一直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中华文明通过容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吸收、发展、进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明的未来同样还将继续萃取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的多样和共通融合,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范例。

但是,我们也看到,快速发展的全球工业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无形,口传心授等传承制约,使得现代化进程对其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国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样性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中国也进行了积极实践:

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最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2006年起,国务院规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积极调动社会特别是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开始在科学自觉保护的道路上迈进。

目前,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全面普查;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国家、省、地、市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国家级传承人名录公布制度;设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指导方针,科学有序地开展着非遗保护工作。

保护非遗,产业助力

当前很多传承人都面临的窘境:传人渐少,技艺濒临失传;地处一隅,技艺不为广大民众所知;数十年墨守成规,市场信息不足,缺乏现代创意思维和元素,产品少人问津;艺术创作和市场营销顾此失彼,将本应用来创作的大量精力放在了寻求市场上。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更显任重而道远,在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团体、机构和文化企业也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文物的原生型保护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发展性保护、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探索,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优势,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增加传承人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为当地传承人带来切实利益和幸福感。生产性保护成为非遗传承、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国内有企业,已经结合当下“互联网+非遗”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借助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园区优势互补,作出推动非遗产业化,保护非遗多样性的行业引领举措。搭建互联网垂直电商和实体非遗博览园双轨运营平台,推广非遗文化,营销非遗产品,破解非遗产业困局。例如,线上互联网平台可为非遗传承人及企业构建全方位推广、营销服务,让文化消费者感受网络带来的交互交易体验;同步在海内外建设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将中国异彩纷呈的文化代表性项目推向国际。集合文化旅游、演艺会展、培训交流、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产业集群,构建集定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服务优势、人才优势综合体现的文化生态环境,融通中外优秀文化,充分体现非遗技艺的多样和融合,并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

另外,线下活动体系也是需要考虑筹备的方向,定期组织召开年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端论坛,将其打造成文化领域的“达沃斯”,形成高标准、高级别、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盛会,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通过O2O模式,将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非遗园区、论坛会展立体联动,多元结合,最大容量地聚集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借助线上互联网、线下非遗园的平台优势,以产业化发展形式整合非遗行业资源,带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规范生产、经营、流通,促进全国非遗资源传播互通,增加中国非遗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影响力,保护中国非遗多样性传承,让非遗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多相容,和而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享性、本真性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随着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入、对非遗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展,企业的力量也会在各非遗保护机构的支持下,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和谐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