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监控、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监测频率

Abstract: in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ach step of the excavation geometry size and space without the support of excavation exposure time, with the surrounding wall body, the soil mass displacement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is all kinds of changes, there are certain relevance,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work can be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use of territories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in control of soil mass displacement of potential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in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is realistic.

Keywords: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monitoring content, monitoring stations layout, monitoring frequency

中图分类号: U67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述

佛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路线西起于连接佛山一环的佛陈路立交、沿现状佛陈路、佛碧路东行、跨越陈村涌、止于连接105国道及广珠西高速路的碧江立交、是连接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陈村镇的城市主干道、也是广州亚运会主通道之一。其中,锦龙路地道工程处于佛陈路和白陈路交接处。锦龙地道设计西起锦龙大道以东K7+760,东至K8+300,下穿白陈路,全长540m,K7+970~K8+100路段130m范围内为暗埋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形式,结构净宽29.2m。

锦龙地道工程周边路段是陈村镇最繁华的路段,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人流车流量大且比较复杂,道路两旁房屋密集,是周边居民、厂房及商业中心的主要出入道路,施工过程中需维持周边道路的通行。在交叉口的四个方向分别有顺联广场、新君悦酒店、苏宁电器、陈村医院等大型建筑物,而且周边地下市政管线比较多。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为了确保地道基坑施工及周边建筑的安全,必须对地道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

2 基坑安全等级

本工程地处城市中心区,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较多,水平位移较敏感,且建筑物和管线比较重要,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支护结构应满足基坑稳定要求,不产生倾覆、滑移和局部失稳;基坑局部不产生隆起、管涌及支撑系统失稳;支护结构构件受荷后不发生强度破坏。

3 基坑施工监测流程

4 施工监控目标和项目

施工监测是设计的补充、延续和深化,是动态设计的重要内容。只有对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动态监测才可能把握施工节奏,及时调整修改施工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本工程在基坑整个开挖施工中,要紧跟每层开挖、支撑进展,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地层移动沉降进行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可能产生较大的水平与竖向变位,由此造成水平支撑所受轴力可能产生重新分布,导致局部支撑轴力超过设计的承受能力,将影响到整个基坑的稳定性及相邻管线、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基坑施工、周边邻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施工监控的目标是精确监测围护结构、钢管支撑、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各项变形或受力变化信息,为锦龙路地道、陈村通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信息化服务。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围护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测斜);(2)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3)支撑轴力监测;(4)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5)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6)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7)周围地下管线沉降监测;(8)格构柱顶位移监测(水平位移和沉降)。

5 监测点布置

采取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法,在围护墙体、支撑、坑外地下水及周边地表、建构筑物、市政管线等位置布设监测点,形成一个立体的监测体系,以便系统地了解所有监测对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变形、受力等情况,起到科学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展的目的;监测点具体布置情况如下:

5.1 围护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为了解因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拟在围护结构内埋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测斜),监测孔重点布置在地道遮光段、暗埋段及泵房区域,监测孔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5m左右。

5.2围护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

在第一道圈梁(围檩)施工的同时,布设围护墙顶位移监测点,间距约为25米。在混凝土硬化之前,直接把圆铁钉埋设在混凝土中,并在钉上刻划“十”字丝,监测点位置与附近测斜管相对应。

5.3支撑轴力监测

轴力监测点布置于支撑的跨中部位(根据实际受力情况亦可设置在端部),并采用钢弦式应变计进行监测。间距约为25米。每组监测点由2个钢筋测力计组成,对每一个监测点于Ф609钢管支撑左右表面对称焊接一对应变计,通过测读应变计的频率推算施加于钢管支撑上的轴向力。

5.4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选用Ф108钻机成孔(由施工单位实施),用 Ф50 PVC管,加工过滤眼并包扎过滤网进行埋设。

5.5地面沉降监测

为了监控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应在围护体周边地面布置沉降监测点,监测点主要布置在新君悦酒店广场、顺联广场、陈村镇政府、锦龙花园及其它建筑物门前广场。在砼地面上可直接钻孔埋设Ф16mm圆头铁钉,在一般地面上宜埋设Ф16螺纹钢筋,长300~500mm,地表用混凝土加固。

5.6周围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考虑到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对锦龙地道工程周边主要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包括房屋裂缝调查、房屋沉降与倾斜观测,观测内容与方法如下:

(1) 房屋裂缝调查:在基坑开挖之前,同业主及相关单位一起对沿线建筑物(基坑中线向外延伸直线距离各方向各100米)进行裂缝普查工作,对普查范围内房屋的现状及已有裂纹进行描述与拍照或录像,用读数显微镜或游标卡尺记录裂缝的最大与最小处的宽度,测读精度为 ,留存档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继续对已有裂缝和可能出现的新的裂缝进行跟踪测量。

(2)房屋沉降与倾斜观测:沿房屋外墙以及房屋承重构件或基础的角点布置,高架道路监测点布置在桥柱上。观测各测点处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根据相对沉降量计算房屋倾斜量。

5.7周围管线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

对基坑挖土深度3倍影响范围内的高压线塔座基础、地下给排水管道进行变形观测。高压线监测点点位可布设在塔座基础或电杆上,地下给排水管道监测点点位可布设在窨井盖、阀门上、管线附近的土体中。

5.8格构柱顶位移监测

对部分格构柱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测,可在格构柱顶选择易于观测点,用油漆标识清楚。格构柱的监测数量约占总数的1/4,即每四个格构柱布置一个测点。

陈村通道各监测项目数量统计表

序号 监测项目 测点数量 备注

6 监测周期与频率

6.1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2组,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6.2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为见下表

施工监测频率安排表

7结论

在不同支护方法的不同部位,其稳定性是各不相同的。一般地说,稳定性差的部位容易失稳塌方,甚至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应将易出问题而且一旦出问题就将带来很大损失的部分,列为关键区进行重点监测,并尽早实施。上述地道施工监测方案为初步研究,需结合施工工地现场情况,进一步完善监控项目、组织机构和预警机制等措施,最终完成可指导锦龙地道工程施工的监控方案。

参考文献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造加铺 沥青混凝土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43-02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机场跑道建设中最为常见,因为其施工较为方便且造价低廉,路质质量较好,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要选择融合性较强且易于利用的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从而将路面改造的工程建设质量全面的保障。以下我们就以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和实施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基础,从而确定路面工程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有效价值。

1 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

1.1 是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

我国最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的重力压强作用,促使道路的路面被严重破坏,而且道路作为经济建设联系的纽带基础,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道路的平整高质量,所以实施的路面改造工程要从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原有道路施工中利用的材料特质要进行分析,沥青具有融合性高且粘合性强的特点,能够针对混凝土的特质进行贴合,在工程建设中铺加沥青能够有效的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交通通行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实施路面改造作业中,沥青混凝土能够促进沥青混凝土的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针对性全面的保证道路工程改造的质量。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就是依据道路工程的修建质量而开展的,所以当前的道路工程改造作业还是采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刚度较大、扩散荷载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养护费用好、抗滑性能好等特点,所以道路改造工作才会有效地展开,我国的总体道路工程改造作业质量才会有保证,从而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才会更加全面的被实现。

1.2 促进道路改造的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会随着施工进度和现场道路的损害程度进行方案研究,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进行分类,统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来适应不同路面的改造作业,而且道路改造的工程操作手段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路面施工作业中将施工工序进行完善和改进,另外面对混凝土路面已破损的情况下,加铺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也有要求,至少为15~20 cm,以预防裂缝和接缝反映到沥青层上。

重视的道路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具有施工手段和施工方式全面配合的特点,也只有将施工作业结合施工建设的要求才能够将施工作业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工作表现方式也会随着施工建设的要求进行创新,例如:结合式加层、部分结合式夹层、隔离式加层、从而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式也不断的进行改造,将道路改造工作有效地开展,促进工程改造质量的全面提升。

2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具体步骤

2.1 设计处理旧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建设时间较久,利用程度也较深,所以路面被破坏的范围较广,形成总体上的路面坑洼,所以要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技术就必须要将对于旧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把治理措施进行分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接缝处理,在水泥混凝土坑洼现象较为严重,或者有积水的地方,要借助修路工具或者清理路基的工具将缝内或坑内的积水或者杂物进行取出,将内部的灰尘吹除干净。

第二填缝作业,将沥青或者填缝材料加热至灌入温度,滤去杂物,然后再倒入填缝机内天分,在填缝的时候要将搅拌的工具进行利用,充分的将填剂物进行均匀抚平工作,增加填充物和缝壁的黏结和填缝的饱和,所以填缝材料才有坑洼和路面的持平。

第三对于破碎面板的处理,要将破碎的面板进行整理和更换,有裂缝的面板也要及时的更换。

第四,旧路基的处理措施要讲究高效适时,挖除现有破损严重的沥青混凝土路基,将松散的颗粒物进行清除,检测地基的承载力,从而针对性的将基地进行夯实或者填换,对于旧路中的复合面路基要将其视为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进行对待,将上层原有的沥青罩面层视为应力吸收层及调平层,例如:当路面表面清晰干净晾晒后可以直接的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罩面工作。在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时,针对裂缝的大小可以直接的灌注沥青混凝土。将裂缝进行黏合。

第五注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过程。不能损害相邻的路面和路基基层,混凝土路基破损的地方及时的清理混杂物,将混凝土的接缝传荷能力进行修补,或者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增设连接钢筋,以固定水泥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同时为促进修补混凝土面板的强度,在混凝土的掺拌作业中要将早强剂适量的掺加,建议量为30%,因此在新旧混凝土的接缝连接过程中周围的接缝才有可能对齐,从而将路面的完整度进行保留。

第六在旧路面的坑洼处要进行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时,往往旧路面由于长期的受到不同重力的挤压导致路面材料沉降,所以可以利用铣刨工具对于路面的沉降处进行刨挖,再进行粘层沥青的施工建设。

所以旧路工程的改造工作所利用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符合实际的,也更能够将道路工程作业的质量进行全面的配合,因为旧路改造工作选择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符合实际的道路改造的要求的,能够将施工作业的路面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和部署,有设计施工方案再加上施工建设步骤的有效开展,从而旧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才会有效的展开。

2.2 针对性的将沥青混凝土的加铺程序落实

第一,分析施工条件。家谱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原有道路的工程在新加铺作业后能够继续被运用,将工程道路的作业进行全面的利用,所以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建设要把最主要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将加铺作业流程进行规范,一般沥青工程作业要求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保证沥青能够及时的干透,即使在路面作业车辆的通行下也能够将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稳定。另外还要求路基的干净整洁度要有保证,能够将灌浇的沥青及时的抹平摊匀,保证道路的平整。同时还有对于交通路况的要求,沥青的特质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走行变样或者拉裂是较为常见的,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在施工作业中要封闭交通,待沥青干裂后才将道路打开。

第二,分析施工工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建设主要是利用在旧水泥路上的加铺作业,所以选择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是较为经济和实用的,沥青能够满足道路规范的建设要求,而且也有很多的例子表明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面的快速、经济优点,因此沥青层面的改造利用方式也较为全面。简便的沥青施工流程主要是,水泥混凝土的清扫完毕再将自来水井调整好,再刷热沥青,进而再摊铺沥青混凝土,之后就是对路基进行碾压,检查平衡度,最后再试开放交通,同时要注重对于李庆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设计,从而完善施工工艺。

第三,科学的拌制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在旧路工程的改造作业中,一般主要是机械班制,并能够监测沥青的温度,沥青必须要有热度才能对混凝土的融合具有针对性,将混凝土有效地融合进去才能够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予以控制,因为沥青的温度过高会影响与集料的粘结力,将沥青的混合料拌和时间进行设定,所有的矿料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从而将沥青混凝土和路面改造的贴合效果全面的进行融合。

第四,注重运输效率,施工技术。一般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所以要预防李庆和车厢板的黏合,车厢应该干净同时车厢侧板和底板应该涂抹水油混合液,防止沥青黏合车厢,运料车的上部要注意防尘和防土。

第五,检查路面的施工作业质量,实施交通疏导。在沥青施工建设后要将路面进行摊平,可以实施分工合作,在尽快的时间内将沥青混凝土进行摊开平抹,高低变化差别要有控制,施工后还要检查侧壁沥青粘层是否有保护隔离,沥青混凝土的平面要紧密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同时沥青易于变形,要将施工作业中的交通进行管理,待沥青干透后再进行交通的放行。

3 结语

实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事业的有效和有序,能够将道路工程改造的更加完善,同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有保证,从而保证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俊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张伯焕.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1).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 改造工程 施工组织 安全文明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大修及改造也就成为必然。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场地处于场地小、交通量大的环境中。施工过程中除按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对质量严格要求外,必须制定严谨的施工组织计划,还要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及时施工方案。全面的施工组织方案对道路施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受既有周边建筑及水务、热电、电力、燃气、通讯等管线的制约,无法单一的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同时,封闭道路还会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周边小区居民的出行。为减少对社会的影响,工期要求紧凑。上述等因素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改造施工的特殊性。

二、编制完整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对设计文件与图纸进行会审,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技术标准及范围,理解设计意图,并对不清楚或不明确之处进行解决并及时提交书面报告。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的掌握将所施部位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等,对施工范围进行放样。

组织相关管线单位召开管线会商会,将施工范围及方法告知管线单位,了解管线单位的管线位置、埋设情况以及埋设计划并现场标注记录相关情况。结合工期、图纸、施工现场、管线情况、交通情况及周边环境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计划。组织周边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居委会、交警、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会商会议,将施工范围、工艺及组织安排告知相关人员,并进行意见讨论。根据会议内容,适当调整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及劳动力、机械、材料计划,制定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突况的应急方案。将施工组织设计报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审查调整,最终确定完整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

三、做好工程告知及安全文明施工

工程开工前三天在媒体(新闻字幕、报纸、手机短信等形式)做出公告,将施工内容及计划印制后,送发给周边居民及有关单位。

开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用围挡进行全封闭,保证施工场地及行人的安全,不能全封闭的要制定合理安全的交通方案,例如分段封闭、半幅封闭或预留专用通道。工程的一端设工地大门(沥青罩面工程除外),大门内设车辆清洗池,门两侧分别设有工程简介、公司简介、居民一封信、管理制度、技术要求、交通导向图、禁行及绕行牌等相应标示牌,施工场地各方向临近路口处设置工地施工绕行牌,及时提醒车辆及行人,配合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证交通通畅。施工现场要做好降尘工作,进出车辆要蓬盖,尽量降低对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影响。

四、工程施工的准备

按施工组织计划配备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配齐工程所需的各种设备,配全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对机械设备提前进行检验修整,以满足工程需要,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及机械操作规程。所有使用的材料要及时报验,检验合格才可使用,部分材料还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明。审查管线单位的改造方案及准备工作,确保各方面工作准备充分。

五、工程改造施工

管线工程中,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管线单位先行施工,影响较小的弱电管线工程可随人行道施工时开挖埋设。为保证进度,道路施工与管线改造同步交叉实施,如旧路面的挖除调整、旧人行道的拆除、新雨水管的埋设、路槽整平等工作。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养护工作要注意沿线路口临时通道处的保护工作。沥青混凝土施工要全封闭至温度降至50摄氏度以下才可开放交通。工程改造施工要严格遵守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严格执行试验检测控制标准。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施工;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会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以环境保护为原则,追求更为高效、绿色的工程施工管理,坚持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确保施工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兼容。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是针对城市内的道路桥梁、排水以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城市面貌的改善目的,能够促使城市生产建设发展,并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出行便捷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是为了群众服务而建设的,是政府主导工程施工。相比其他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涉及的管理范围以及施工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施工环节较多,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在区域内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因此,需要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管理,重视绿色施工的实施,完成环境保护的措施应用。

2完成市政道路工程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意义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是将绿色生产科学合理地布置到道路施工中。通过绿色施工技术,促使市政道路施工保持先进的施工建设理念,并且规划施工中的重点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完成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能够减少道路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在道路施工中的大型器械应用、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能够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和理念,调整施工现场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编制施工技术操作,科学有效地减少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随着低碳环保理念逐步深入到城市建设概念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就是对环保理念的深化和实现,同时也是对于城市的环境保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3.1扬尘问题

随着施工的进程,建设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加上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为露天进行,风力的影响会造成建筑施工附近区域的严重扬尘问题。除此以外,车辆的建筑材料运送、施工现场的材料搬运和加工,混凝土的搅拌以及土方填筑、挖掘等过程都会造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扬尘控制,对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和施工区域周边的居民来说都是严重的污染隐患。

3.2噪声问题

噪声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加工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同时为了缓解建设工期紧张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会全天不间断地施工。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以及车辆行驶的声音,造成了周围严重的噪声污染。

3.3水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建设会产生大量废水,而这些废水的排出,是主要的建设处理手段,一般不会进行二次处理措施。如果这些污染废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水源,会严重影响周围水源的水质,造成水源破坏。3.4建筑垃圾问题建筑垃圾和正常的生活垃圾不可混放,在清运过程中,需要单独处理。然而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较快,造成了清运不及时,大量建筑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同时,在施工结束后未进行最后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可能进一步的影响城市环境,给附近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1针对环境影响问题的保护措施

4.1.1扬尘保护措施首先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所导致的扬尘污染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完善的洒水防尘机制,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干旱天气进行洒水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内的湿度适宜,能够降低扬尘污染问题。同时采取施工滤网,进行现场地面的覆盖。通过滤网阻绝地面扬尘。重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在材料加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防护隔绝,确保形成安全运输,密闭加工,减少对周围区域的扬尘污染。也可以通过化学抑尘等创新保护措施,实现施工现场的抑尘管理。

4.1.2噪声保护措施加强工程内部对于噪声污染的管控,尽可能采取密闭施工方式,以及分段施工方式,进行噪声的分散和控制。并对施工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作息,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时间规定进行施工安排。选用先进技术中噪音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完成相应的养护工作,降低机械设备异常产生的噪声。通过维护机械设备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在制造厂内完成设备预制,提前完工再运送至施工区域,降低施工区域内的制造过程噪声。

4.1.3水污染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避免直接排放至区域内的水源。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完成污水净化。对于实行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二次应用的标准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降低资源浪费。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源保护,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进入。

4.1.4建筑垃圾问题的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首先要完成废弃物的分类,明确建筑垃圾的类型。详细划分其中存在的化学垃圾、有害垃圾,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依序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对于其中可以二次利用回收的垃圾,要进行能源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要建立完善的清运制度,执行相应的清运要求,不可随意填埋、随意堆放。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垃圾站进行及时的清运处理,同时规定垃圾堆放的位置和分类要求,快速完成清运和处理工作,避免长时间大量的垃圾堆放。

4.2绿色施工措施

4.2.1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绿色的环保材料,能够进一步从施工技术角度出发,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保证符合环保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过程中,要确保材料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优质特性,同时要确保材料能够减少施工环节,节约施工能源,避免产生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采购环保材料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环保性能的检测,并且要采用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合理并布置材料的使用范围,确保材料能够展现最大的性能优势,同时不产生过度的资源浪费。

4.2.2科学组织施工,提升施工效率通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提升施工效率,能进一步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管理,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干扰。组织施工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行优化和提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期,要考虑周边市民的出行及生活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和施工工序,规划施工分段,调整施工流程。二是要根据施工进程的安排,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安排设备的进场时间、离场时间、施工时间,并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护理,实现机械效能的最大化。三是将人工、机械、材料、技术方法和环境保护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综合的考虑,完成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四是考虑到建设道路的线路及走向,要符合设计方案,完善施工规划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绿色植物。

道路工程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基础,其对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都有很大影响。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更是与城市的各项建设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对城市经济的发展需求,国家在不断加大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投入,随之也加强对施工技术和人员的管理要求。

但是,道路工程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政府对施工质量监管力度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带来工程质量隐患,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甚至危及人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监管工作意义非凡。

2、市政道路工程控制的特点

(1) 开工仓促、工期要求严格。市政道路建设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为尽量减少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往往需要施工单位紧急开工,并且对施工周期严格要求,这就难免造成工程的计划会有疏漏。

(2)施工现场小,拆迁安置量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对象大多是市内的巷路街道,施工场地小,并且需要大量迁动民房,严重施工地的日常交通和生活环境。

(3)城市地下环境复杂。在城市道路下面埋藏着很多供水、供热、供电、电力等管线,这些管线可能位置不明,在施工时就会出现挖断管线的情况,造成附加的经济损失,并给施工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4)原材料使用量大。在道路施工建设中,原料使用量很大,其费用大约占工程造价的一半,所以做好原料选材工作是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关键之一。

(5)质量控制难。在施工时往往会有为了赶超进度不求质量只求施工方利益的事情发生,这就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带来的难度。

(6)需要考虑地质环境。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排水措施,一般都要考虑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 人为因素

人是工程实施的必要因素,所以人的行为决定着工程质量。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一,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的要求影响着工程质量;二,项目的计划单位、实施建设单位、质量验收单位等这些组织的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2)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决策因素和组织因素。决策因素主要是有投资方的项目建设的决策和施工方进行施工时做出的技术及管理决策。组织因素为实施工程的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管理组织由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构成,各部分进行有机结合,运行各个管理职能。任务组织就是对工程实施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合理分配及监察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由此可知,整个管理系统的合理规划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3) 技术因素

主要影响工程控质量的技术因素有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包含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后者包含工程的检测及其实验等技术。对于施工质量的保证,我们要对这些技术合理优化、综合运用。

(4) 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说的是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施工的质量及作业环境。这些环境因素造成了工程的难以确定性和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4、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材料检查中采取的措施

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材料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材料的性能指标很多时候成为了工程的使用及其寿命的关键因素。原材料及构件的质量与工程的质量密不可分,所以选好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监管部门对材料的监管要贯穿整个施工工程。由于建设材料的来源复杂多变,所有材料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试验和质量测试,而对于施工单位自购的建设材料要保证有“三证”,并经过严格抽样检测达标后,才能实施使用,否则一律退货。负责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的人员,必须做到对材料的供应源严格控制,对抽检工作认真负责,做好严格把守材料质量这一关,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4.2现场施工前期采取的措施

(1)设计最优施工方案: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包括其规范性、合理性和准确性。要设计最优方案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例如供排水、电力、供暖等地下管路系统的分布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管路与道路建设的冲突进行大量的管路改造或调整等情况。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要工作人员,实行责任承包制度。对每项事情对到清晰可查,对每个人员合理调度。在做到这些严厉制度的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做到奖罚分明,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要时常进行培训及考核,保持其良好的技术水平。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根据国家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的监察,加强施工质量的细节规范,使工程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人性化。其次严格要求每个建设环节,完全按照施工程序办事。相信科学仪器,用真实数据说话,严防凭经验实施工程。监理工地试验室,坚持相隔一定时间就对检测数据进行复核检查,以避免返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4.3现场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工程控制的控制重点应放在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上。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每项工作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测,达到质衡定标准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一般验收过程包括施工尺寸数据测量、实验数据检测、抽样检查等。有其在赶加施工进度时,更要把好质量检查这一关。

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我们要复检路基和沟槽的中线及边线,并在现场验证水准标高,它们的复测都要求达到合格标准,才能实施开工挖土。挖土时要注意挖掘机不能在沟边上碾压行走。挖出的土还要及时运走,对基底清理后在进行填筑操作。挖掉树根、杂草,清除垃圾和可种植的有机土,最后压实原基底。填筑时不仅要选配好填筑材料还得严控填充材料的含水量。土方路基与沟槽不能混合填筑,要先分层(分层是要保证每层厚度在20cm以内),然后同层才能够采取同材料填筑。路基的边坡填筑时应与路基同步,还要在边坡接连出挖台阶,坡脚和坡顶要做合理排水措施。

(2)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措施:首先设计好混凝土的搅拌配方,合理调整材料的实际用量,提高混合后混凝土的质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实时的变化混凝土的水灰的比例,做到合理调节。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检测混凝土质量,保证其强度达标,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4.4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工程核查的中心。施工过程是建设形成产品质量的核心阶段。所以我们只要对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就能达到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而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要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自检自查,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面的施工工作。并且要求验收工作要严格,以保证施工质量。

5、结语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与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所以要想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并不容易,基于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9)

[2] 李国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0)

[3] 吕超,吴凯波.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 企业导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