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营养学论文

植物营养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植物营养学论文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规律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是一门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园艺学、农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中重要课程之一。

植物营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该科学与其他相关科学如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科学、资源科学及信息技术科学等紧密结合[1],具有与多门学科互相联系、彼此交叉、互为渗透的特征。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改革必要性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为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旨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一改革的必要性

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各种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植物营养学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或者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等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新陈代谢,以此来提高植物营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因此,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对于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农林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农林类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就必须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广泛的探索和与深入的实践[2]。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植物营养学相关理论与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正确掌握,增强学生利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及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对“植物营养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课实践教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有用人才。

二教学现状

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然而传统的植物营养学教学受到旧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植物营养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来讲,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过于传统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植物营养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主要参考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制订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来制定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上个世纪的植物营养教学大纲已经远远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很难适应当今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实践性人才的需要,而根据这种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社会需要。此外,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地域特色、不考虑学生异同,不能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与多样化要求。

2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使用的植物营养学教材上的内容以理论知识居多,练习农业生产的实用知识反而不多,这些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仅仅知道一些理论,无法把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导致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不深刻,到了现实情况面前又不知所措。还有一些肥料生产工艺及原理是上个世纪的生产工艺,不符合现在社会的生产现状,不具有实际指导性和操作性。

3实践教学弱化

植物营养学实验课没有国家统编教材,而现有教材中的实验指导有些实验陈旧、方法落后,也没有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的脱节现象对实验教学有着不良影响。此外,这门课程的课堂学时过多,实践学时偏少,而且大多数的实验课和实践课只是对相关理论的简单验证,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实践,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不能帮助学生利用理论进行实践创造。

4考核评价单一

从目前的各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来看,大多数采用笔头试卷的形式,这些试卷大多由一两位任课教师独立出卷,很难准确把握试卷的信度与难易度。甚至有的任课老师为了方便自己批改试卷,所出的大部分试题为选择题或者纯记忆性内容,缺少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的试题类型。这样的试卷容易导致学生只在考前重视对课本中植物营养学理论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深刻领悟其内涵及其在实践农林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也很难准确检测出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对课程掌握的程度。

三改革的措施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中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非常显著地促进了植物营养学科研究的高速发展。然而,就目前的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现状而言,与其他相关课程如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相比,总体来讲比较落后。为了使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考核方法与评价指标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学科应该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这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促进植物营养学的教学。

1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植物营养学原理与理论的认识与研究在不断地深入。随着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因此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完善植物营养学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同时还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重大改进,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优化教学内容

社会和科技都在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信息要不断更新,符合社会实际,而不是上个世纪的陈旧的方法,保证学生能和最新的科技和信息接触,学到真正适用的技能。此外,当今社会的新兴学科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课程将会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新兴学科的风向标。所以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符合时代要求,将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交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具有的极大的地域性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类型、土壤类型和植物类型,因此不同地区的教学内容应该和当地独特的地域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的、突出的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建立起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建立起一些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课堂,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合起来[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显著增加学生对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认识到其在农林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得以提高。另外,在具体实践教学安排方面,考虑到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与实习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可以将实验与实习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实习综合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同学们更全面地认识与掌握实验实习项目,更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考核评价多元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对学生评价还是不够全面,大多只重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而对于学生平时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关注都不够。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综合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要求教师用发展且区别的眼光和尺度来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学生。而这种发展性评价的中心问题是一定要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非常注重与强调给学生多次考核与评价的机会,特别要重视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好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考核评价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并给予学生再次修正、改正、完善以及提高的的机会。为了使植物营养学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进行实践与改革:(1)改革笔头测验试卷形式与内容。改革层面主要包括试题类型、题目选材、试题结构、回答要求、评价标准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改进与完善现有题目来增加其灵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使试卷题目更加灵活多样,更富创造性。(2)丰富考核评价方法与指标。除了笔头测验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应该同时采用其他的一些评价方式,如课堂大讨论、撰写小论文、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出一些明确与合理的规定,使教师和学生在考核和被考核的过程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使这些评价方式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总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学人员只有根据社会和科技的变化,不断地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植物营养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孝彬.外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周鑫斌,刘峰,赖凡,黄云,习向银.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32): 18504-18506.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图片提供/刘 帅

荞麦是不含麸质的谷物替代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可提供大量的单宁酸、儿茶素,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可溶与不可溶纤维素。

荞麦所含最重要的两种营养物质是D一手性肌醇和芦丁,荞麦是D一手性肌醇最大的天然来源。D一手性肌醇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芦丁则以其抗炎和抗血小板凝结作用而闻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荞麦可有助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过敏和肥胖症的防治。

荞麦的营养价值

尽管叫养麦.但它既不是麦子,甚至也不是谷物,而是可用作谷物替代物的草本植物的种子。但荞麦的独特营养配置使得它的营养价值甚至比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其他一些谷物还略胜一筹。

荞麦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大量的赖氨酸。正因为如此,养麦是丰富蛋白质的天然来源。与其他一些谷物不同的是,荞麦不合麸质。

荞麦对健康最有利的影响源自于其丰富的植物营养素。荞麦高含量的D-手性肌醇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荞麦中含有的儿茶素和单宁以及丰富的芦丁和槲皮素,这几种营养素以抗自由基和抗炎症而闻名。

荞麦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有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3)、磷,锌、铁、钙、钾、硒、铜、镁和锰,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铜可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镁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还是许多种酶的辅助因子;锰可保持骨骼和皮肤健康。

荞麦可提供纤维摄入.极大地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对于维持血糖水平平衡极为重要。荞麦所含纤维素的含量是藜麦的300%,而藜麦的纤维素含量也大大高于全麦和大米。

荞麦的健康益处

除控制血糖之外,荞麦中的纤维素还能提供许多额外的健康益处,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和排便正常、降低痔疮和大肠憩室症风险、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炎症。有证据表明,荞麦可通过促进肠道毒素的排泄,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直肠癌。

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荞麦含有的多种营养对心血管健康大有好处,包括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水平。能够带来如此多好处的重要原因是,荞麦含有丰富的芦丁。科学家发现,芦丁可防止血液凝块形成,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哈佛研究人员对4900种化合物进行测试后发现,芦丁是最有效的抗凝血化合物。芦丁还有助于降低血压,荞麦中还有多种有助于降低血压的其他元素,如镁和丰富的纤维素。此外,荞麦中的高纤维含量还可通过减少炎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从而促进心血管健康。

中国的研究人员对国内某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了荞麦(还有燕麦)摄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他们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称,经常大量摄入荞麦的饮食习惯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总胆固醇相关。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荞麦可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芦丁常被推荐用于治疗静脉曲张,以促进血管健康。有人猜测,饮食中缺少芦丁,可能是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芦丁还可强化脆弱的毛细血管壁.改善静脉功能不全症状,包括痔疮和视网膜出血等。预防糖尿病

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表明,经常食用荞麦面可改善糖尿病和肥胖症症状。加拿大科学家对荞麦改善糖尿病症状的能力进行了调查,他们给患有糖尿病的老鼠服用荞麦种子提取物,分别于90分钟和120分钟测量血糖水平。服用安慰剂的一组老鼠血糖水平没有变化,服用荞麦的一组老鼠血糖水平降低了12% N19%。研究认为,荞麦的这种降血糖能力归功于其所含的化合物D-手性肌醇,这种化合物被认为在葡萄糖代谢和细胞信号传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他研究也已表明,D一手性肌醇可能令细胞对胰岛素更敏感,有可能通过模仿胰岛素活动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

养麦中的D-手性肌醇对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也有所帮助。这种因激素失衡导致的疾病在生育年龄女性中很常见,通常与胰岛素抵抗增加相关。研究发现,荞麦中的D-手性肌醇可帮助PCOS患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激素,增加排卵频率。另有一项研究表明,D-手性肌醇还能帮助PCOS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抑制关节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

荞麦中丰富的芦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炎和其他炎症相关症状。巨噬细胞是免疫反应过程中炎性介质的主要来源,一项发表在<关节炎研究和治疗》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证明,芦丁能够修改人类巨噬细胞的炎症基因表达。试管实验发现,芦丁可减少源自人体巨噬细胞的炎性介质。动物实验还发现,芦丁可以抑制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另一项研究发现,口服芦丁可以减轻结肠炎等炎性肠道疾病症状。

抑制过敏反应

禾本科植物中的某些谷物含有的麸质蛋白,可引起易感个体消化道不适和腹泻,其中包括脂泻病等较为罕见的疾病,症状包括头痛、腹痛、腹胀、肠胃气胀、抑郁和皮疹等。荞麦完全无麸质蛋白,是谷蛋白不能耐受者的理想替代食物。

荞麦还有抗过敏作用,发表在《国际免疫药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指出,荞麦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荞麦具有抑制组胺释放以及阻断肥大细胞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能力。

抗癌活性

有证据表明,荞麦有可能帮助抑制癌症的发生。《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荞麦蛋白质提取物可通过减少细胞增殖,为实,验鼠抵抗结肠致癌作用提供保护;研究中还发现,荞麦含的一些化合物可减少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扩散。

荞麦作为健康食品,虽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因其热量较高,应计入日常饮食总热量中。链接一:荞麦的保存与食用

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的荞麦可保鲜几个月,但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荞麦酸败变质。

植物营养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与王艳玲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感性的人。她喜欢用“夹缝中生存”这几个字来形容自己当前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因为自己”不上不下“的年纪,工作整10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考虑和顾全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专业研究。置身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学校很多特色优势学科相比,她所致力的农业生态科研,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资助和资源供给中一步一步“突围”、前行。

如水流淌 持之以往

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家喜欢用水来比喻女性的性格。王艳玲就是这么一个如水般淡泊的女子。1997年,20岁的王艳玲考取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此与农学结缘。在此之前,她坦言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儿”,从未曾试图对科学有过深究。在她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的象牙塔攀爬历程里,一种特有的“顺其自然”的女性思维,其实一直相伴相随:

本科毕业在即,因为几位舍友都准备要考研,成绩还不错的王艳玲决定“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就考上了;硕士毕业时,原本想直接工作,但看到周边的同学有在尝试考博,她决定再“试一试”,结果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专业的选择亦是如此,从最初的土壤与农业化学到植物营养学,再到土壤研究,“一切都像命中注定了一样,遇上了就安心地去做吧”。而这样的懵懂,在她开展博士研究之后,有了彻底的转变。

进入中科院攻读博士之后,当王艳玲进一步走入科学研究殿堂,埋首科研,对其精妙有更深领悟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科学名家大师,聆听他们的报告,同时感悟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执着所求。渐渐的,她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

从2001年考入研究生之后,王艳玲就一直从事土壤磷素的环境行为研究,2012年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物物候方面的研究。她将前者称为自己的“主业”,而后者是“副业”。在她心中,主次分明。“我一直觉得科学研究就应该‘术业有专攻’,然后以关注的焦点为中心,去发散思考。”在这一思维的影响下,埋首耕耘十多年,即使周边专注土壤磷素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少,因为磷素本身是一个变化不是特别多的元素,很多人都不会只选择这一元素作为研究对象。王艳玲却一直在“固执”地坚守,从没动摇。但坚守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建立在“深耕细作”基础之上的创新,让她有了异于常人的收获。

因为提出的科学假设新颖、超前且具有科学实用性,王艳玲成为团队第一个拿国家青年基金的人,在此之后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中英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项目等。

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团聚体既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载体。施肥制度是当前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也无可避免的会对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趋势以及土壤磷素的储供能力产生影响。在“施磷改善红壤结构的机理及其保水功效评价”的研究中,王艳玲及其团队首次提出了以施磷为“因”,土壤结构变化为“桥”,保水功效为“果”,探讨施磷旱地红耐啪劢峁辜巴寥辣K功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磷可以显著改善旱地红壤团聚结构组成,调控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外源磷施入土壤后形成的胶态磷酸铁、磷酸铝具有重要的“胶结作用”,是外源磷改善土壤结构与调控土壤水分功效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对红那防治季节性干旱,制定提高土壤磷素肥力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么多年,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科研,就是‘走走停停,。我自愧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突出科研成果。虽然我是团队里第一个拿青年基金的人,而且陆续得到了一些支持,但直到现在,我有时候还觉得举步维艰,平台建设、学科梯队等跟不上,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有余道不足的王艳玲习惯了在困顿中寻找光明。“所以我感谢那些给予我的基金及支持,它们最重要的不是让我能获得多大成果,而是让我觉得得到了肯定,从而有信心能够坚持走下去。”

如水般淡泊,却也如水般坚韧。虽然周遭纷繁复杂,“倔强”的王艳玲依然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地走下去。不会去刻意追求,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而沮丧,她信奉一句话:“尽力之后,顺其自然”。

静水流深有容乃大

虽然常自揄为“土博”,但王艳玲也有两段出外的经历:先后于2011年和2015年到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环境未来发展中心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生态系统中心做访问学者。尤其是在美国名人辈出的“伍兹霍尔”,这个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影响的海洋生物实验工作站带给她的感触直触心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薯”,那里没有豪华的办公室,但却有实力超群的实验室;没有繁冗的琐事杂务,却有完备的育人机制;没有“高大上”的管理者,只有静心埋首的科研人……那里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科学巨匠,或和蔼可亲,或严谨可敬。是他们,让王艳玲感受到一种摒弃浮躁,静心做科研的独特魅力。

国外的科研极大地扩展了王艳玲的科研视野,最重要的是让她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而这也是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顺利承接下中英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项目的原因之一。利用之前在水土系统方面的研究积累,她带领团队成员对水文过程驱动下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物质迁移的转化规律展开了分析。整个项目研究为红壤区水土资源管理以及合理化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在这一项目中,通过与国际领域多个团队成员之间静心合作,弥补短板,他们实现了试验效果的最优化,而王艳玲也在合作中不断收获着成长。“我喜欢与优秀的人同行”她说。事实上,这一路良师益友让她获益良多。

“我有一个,忘年交,他是我的人生及科研导师――鲁如坤老先生,老先生80多岁依然奋战在科研战线,他对科研的专注刻苦和坚持执着已经潜移默化到我身上,让我在土壤磷素的研究道路上越发坚持与痴迷”;

“已故的何园球先生是我国土壤农业生态的专家,他是我的博士生导师,读博期间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经常帮我分析研究方向,百忙之中第一时间帮助我修改论文等”。至今,何老师“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学问“的教诲犹在耳畔”:

“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她是我的‘娘家,,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与避风的港湾”;

“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需要感谢的人,有无偿给我们提供免费测试的同事,有在科研基金上给予过我资助哪怕只是肯定与鼓励的专家学者……因为有他们,我走走停停科研之路才不至于戛然而止。”王艳玲相信“静水流深,有容乃大”,榜样的感化和同伴的携行是她留在科研净地静心向前的动力及因素。而如今,同为学生“良师益友”的她也希望能给予后人这样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