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企业竞争力 局部最优 全面最优

随着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地位日益显著,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又增加了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企业无法在供应链竞争中培育起自己的独特优势,将无法有效地整合供应链资源。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动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体现的重要保证。因而,探讨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对企业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产生发展及基本思想

供应链管理理念近年来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其产业原因反映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传统企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引入了TQC 、 MPRII、 ERP。在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大型企业,依靠内部控制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潜力已经不大,而在供应链整合的模式下,在零部件供应管理和产成品的流通配送环节却有很大的节约成本潜力值得关注,因而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上市周期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些取决于从产品开发周期、采购供应周期、加工制造周期直至流通配送周期全过程的缩短,关注整个供应链上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成为必要。

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促使了协作网络观点的出现。企业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分享稀缺的资源,才能变得更有竞争力。合作关系取代了供应链上原来的买卖关系和交易对手的观念,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开始形成。

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导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一条“链”上的各个企业互相只把对方看作“买卖关系”、“交易对手”,各自只关注自己企业内部的运作与管理。

近年来,SCM一词的运用日益频繁。Ellram&Copper(1990)较早地从理论上探讨SCM的含义和研究范畴,将SCM视为一种理念,提出供应链是“由企业所构成的网络”;Christopher强调了供应链是通过上游与下游间的联合而形成的价值创造网络。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拓展了传统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的概念范畴,关注的是上下游之间的同步协作,是一种跨企业集成管理的新型思想。

从Jones and Riley(1985)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物料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一种综合方法”到Stevens(1989)的“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顾客需求和供应商物料流程的同步化”;从Ellram(1991)的“SCM是企业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通过相互作用来实现产品和服务向最终客户的传输,并且将原材料供应到最终配送等好多联合起来”到Kopczak(1997)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系列实体的管理,包括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批发商,在此过程中贯穿着物流、产品和信息流。

纵观不同的概念,目前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大致是三方面:将供应链管理视为一种系统理念,一种流程管理,以及运作管理的拓展。

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包括的三方面基本思想:双赢的思想,变传统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力为大家都能得到的合作;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供应链产生的前提是消除“小而全、大而全”的观点,合作伙伴都集中于精力和资源在各自的核心能力上,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才有资格加入供应链;系统的思想,各个合作企业在形式上是相互独立的,都有自己的利益,但在围绕市场机会而相互合作时,整个供应链就是一个整体。

供应链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影响

供应链的网络理念观强调了价值的创造。集成的供应链有助于成员企业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加强物流、信息流在原料供应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流转,使得供应链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库存来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这个集成和统一的过程,是企业降低成本、价值创造过程。

供应链管理理念强调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思想。Holcomb(1992)提出“SCM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所有渠道成员运动的同步性来创造顾客价值”。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理解客户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理念推动了供应链成员普遍接受“顾客中心化”的观点,使供应链成员意识到客户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企业服务意识和“顾客中心化”意识的加强。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理念。指导供应链成员在目标和行为统一的基础上,重视通过协调活动来创造独特的、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价值,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通过供应链上多个合作企业的信息分享,可以全方位地对市场情况作出响应,因此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由于各个企业都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可以减少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时间,减少物流时间,实现供应链的及时销售、及时生产和及时供应,将消费者的订货提前期降低到最低限度。

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机会来寻找那些在不同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组成,大多数企业都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不擅长或者成本降不下来的业务采取外包的策略由其他在此项业务上有特长的企业来完成。由于所有的合作者都采取这种策略,都集中精力和资源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就有利于核心能力的发展,从而加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供应链库存的减少和降低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供应链是顾客需求确定后由核心企业组建的,因此整个供应链的活动都是围绕顾客的需求来运转的,最终产品的库存降到最低限度甚至没有库存。其次,通过对供应链整体的合作与协调,产生拉动式的需求与供应,可以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时减少各个环节的库存数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再次, 由于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消除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转嫁,从整体上降低了成本,使得各个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产品的开发与市场的开拓上,从而又为整个供应链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此外,加入供应链后,企业很多业务都采取了业务外包的策略,因此可以精简一些不必要或者实力不强的部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

提高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质量。供应链各企业都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各自的核心能力,就可以在各自的业务上购买最先进的设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更新工艺方案,开拓新产品。因此各企业都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核心企业可以很好地整合供应链资源,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较好的同步协作。SCM中包括多个不同的企业,他们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各不相同,为了实现企业的高绩效以及供应链的高效率,企业必须通过具体的管理实践来实现该目标。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被作为供应链构建中的主体而存在。在供应链竞争中,核心企业将承载供应链组织者与协调者的功能,他们选择供应链成员伙伴,协调供应链网络中不同企业间的行为,挖掘供应链潜力并实现集成优势。没有核心企业的作用,供应链竞争难以维系。核心企业之所以能够承担供应链的资源组合与集成功能,源自于它在合作竞争中形成的企业权威。所以参与到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必须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供应链绩效的优化,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活动,也依赖于参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长远竞争优势,因而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较好地构建高效的供应链,整合市场中的有利资源,同时在构建供应链中,可以依靠其强竞争力的信誉获得有市场竞争力的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强强联手构建具有强竞争力的供应链,并通过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协同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优化。

供应链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供应链管理引起企业界的很大重视,但供应链管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最薄弱的环节。

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益分配。由于供应链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利益,但在企业运作中对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每个企业对利益的长远估价可能存在不同,运作时间的不确定性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维护。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组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市场机会的变化以及各成员的发展情况随时作出新的调整。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可以同时是几条供应链上的成员,他们在各个供应链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这里没有强制的制度来强迫其实施供应链管理,只有利益驱动他们来维护供应链关系。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太完善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非为完全竞争,市场也是一个动态的市场,供应链合作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有拆分的可能,这样供应链的维护就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

供应链的信息沟通。供应链是产业分工的再一次分工,是一种合作的分工,各个上下链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目标,同时也有自己的商业秘密。而供应链的合作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但企业本身的赢利性又使得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供应链中的非信息对称的博弈过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双方希望的结果。

因而针对以上问题,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把握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供应链基础上的合作模式,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在供应链合作上选择有实力的伙伴,与供应链上下链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承诺的长期稳定关系。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供应链各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否则难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率货物流动。供应链各成员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构建一个沟通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同时企业要善于把新的信息技术用于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减少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价值损失。达到整体最优,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荣秋,周水银.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丽文编著.生产运作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企业运营

引言

供应链管理理论进入我国时间较短,我国针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管理思想着重整体供应链的效率与经济效益,关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以便让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可以获得更高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快速的走进国际市场。

1.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供应、计划、物流以及需求[1]。供应链管理的指标思想是兼顾同步化与集成化的生产计划,同时以各项技术作为支撑,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平台,围绕供应、生产作用、物流等环节的需求来实施。供应链管理包含着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至用户的产品与相关信息。开展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用户体验,降低整体交易成本,并且在最大程度的优化上述两个目标的平衡。

2.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2.1互相信任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跨越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将各个主体连接起来,需要树立其合作互助的精神[2]。企业要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掌握自身的核心优势,与其他企业展开积极的合作,一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让企业合作方之间能够形成充分的信任,建立其信息共享与传递机制,一同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所导致的供应链企业信息闭塞的问题,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上得到共享,一同联合挑战市场上的竞争者,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扩大挑选范围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搭档,并且就合作过程中的各项明细进行协议化处理,最大程度避免相关商业纠纷。所选择的合作搭档应该拥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能力,拥有与自身相同的企业价值观与战略理念。

2.2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需要拥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就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技术基础。当前供应链管理的载体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以及网络系统,甚至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实施。要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使用企业资源计划软件[3]。企业资源计划即为ERP软件,其能够平衡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给企业提供多种计划方案。使用ERP软件能够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员工、客户开展无限制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相关信息来做出商业决策。ERP能够优化客户服务,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另外还可以针对ERP软件进行优化,可以通过与即时化管理结合、融入供应链管理内容等方式来对ERP软件进行优化。

2.3实施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实施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强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强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熟悉供应链管理运作流程,拥有探索精神的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等应该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其在理论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优势,一同推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2)落实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基于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应该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避免利益相关者涉及其中。减少供应链管理重复工作,实现供应链综合功能的优化[4]。

2.4重新优化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

企业通过审查核对自身的核心业务与企业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正确意识到自己的核心业务时就能够全身心的集中精力来投入核心业务的开展,将非核心业务交由供应链管理的其他主体完成。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该重新优化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使得业务流程更加合理化,增加流程管理中员工的自主决策权力。为了满足业务流程重建的需要企业还可以重新建立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转变为便于员工相互沟通、交流,能够最大程度释放员工天性与创造力的网络结构,进而提升企业业务流程运作的效率,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利用IT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应用IT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捕捉、处理、分享信息的能力,并且利用IT技术还能够实现优化组织内外流程的效用,对于全面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还可以使用供应链管理软件、电子应用软件、数据库、大数据技术等来优化供应链流程,实现供应链的沟通,进而全面提升供应链的敏感性与敏捷度[6]。

3. 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方式,其传遍了传统模式下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倾向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强调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创造出最大的客户价值。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企业提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剑.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48-51.

[2] 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02):83-87.

[3] 林涛.福建服装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模式构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137-141.

[4] 缪朝炜 , 伍晓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体系与绩效检验[J].经济管理, 2009, (02):174-180.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目标;供应链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传统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应链的管理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的资源配置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归功于整个企业结构的持续改善。无论是任何类型的供应链,无论供应链的规模大小,作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作者提出如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精髓。本着这些指导思想,在构筑企业的供应链和加强供应链管理方面期望有着积极的行动指南。

(1)“7R”。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总结为一句话: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价格、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7R”,并使总成本最小。

(2)以客户为导向。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供应链管理,任何供应链都只有唯一一个最终收入来源:顾客。所以为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管理要进入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按时保质保量向客户交付产品或者服务,以确保客户满意已成为决定当今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

(3)“双赢”。供应链节点的企业之间虽然是“需”与“供”的关系,但是在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思想中,这种“需供”关系必须以“双赢”作为经营理念,供应链节点的企业之间要结成长期的、稳固的和互惠互利的共赢伙伴关系。

(4)协同合作。供应链管理不仅强调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关系,同时也强调建立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协作是供应链优化项目向前推进必须建立的元素。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合作和企业间的合作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信任是协作的核心。

(5)资源共享。参与供应链的企业要敢于向自己的合作伙伴开放内部运作,要敢于向他们授权,通过双方的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对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稳定性起积极的作用。

(6)同步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同步化运作能使计划的修改或者执行中的问题能在整个供应链上获得共享和支持,同步化需要企业之间建立供应链信息集成平台,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共享窗口和交流渠道,同时保证了供应链企业同步化计划的实现。

二、国内传统企业供应链管理目标分析

供应链管理的短期目标为提高产能、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及减低产品销售循环所需之时间;而其长期目标主要为提高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收益。供应链管理之改变不仅改变了企业经营的态度,亦对企业之文化造成了变革。

企业对企业之合作关系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感,供应链管理之关键促使上下游的厂商在互信的基础上合作,也促使厂商彼此形成一个动态性的交易网络,彼此分享产品生产计划和各项信息以满足顾客需求。企业对企业间之关系也从传统的依序性的信息传递,演变至今日的共同合作计划与协调供应链上之各项工作。

多数厂商未能达致顾客满意之主因为供应链管理失当,部分未能随着时代进步之厂商完全忽略供应链管理之重要性,最终则难逃电子商务竞争之淘汰。过去二十年来,由于计算机与信息科技之发展,顾客对于产品服务要求度之提高,企业供应链间之复杂度以及供应链中所花费之成本所占产品之比例也日益增加,供应链管理也愈显重要。

供应链管理涵盖之范围甚广,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运销至终端顾客为止均属供应链管理之范围。惟供应链管理虽可大幅提高企业之生产力、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品质与增加顾客满意度,仍有几项困难有待克服。首先,不同企业间之经营目标不同,各自拥有不同的经营设备与经营目标,导致整合困难;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随时调整之竞争环境,商业伙伴间之关系随着市场上之变化而有所改变,长期互信之合作伙伴关系难培养。

三、传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探讨

1.强化供应链管理的理念[3]

现代供应链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传统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接近市场的完全竞争,因此,传统企业与其上、下游的关系是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许多企业彼此在价格上进行博弈,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极力以其商务伙伴为代价,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这种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换具有短视效益,不可能使其获得真正的成本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企业仅依靠本身的竞争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供应链整体,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传统企业优化整个营运流程,达到改善企业竞争力和盈利的最终目的。

2.面向用户需求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与运作模式是以客户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对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以较低的经营成本实现产品的零配件在生产企业之间,产成品和服务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高效率流动。传统企业必须认真面对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企业的需求,使企业的运营规则从传统的“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式”。在现代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市场以买方为核心,企业关注顾客服务,从战略高度重视满足顾客需求。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传统企业准确面对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3.突出优势与特色

随着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存在较大的灵活优势,能够较快的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大型企业所不具备的。在供应链管理日益被产业界所重视并付诸实施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明确自身的核心优势与特色所在,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现代供应链管理要求链上的各个企业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关键性业务,并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受益。提升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是中小企业吸引供应链联盟伙伴的基础和源泉。

4.提升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

现代的供应链管理是以信息共享作为基本前提,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而使供应链高效率反应市场的需求。传统企业之间在供求信息相互封锁以及据信息为私有的做法,必然导致信息失真的“长鞭效应” 和为搜寻信息支付额外成本。传统企业应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为依托,逐步构建和发展自身的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传统企业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企业依赖供应链整体获得竞争力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也就是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进行完整地实现。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最有力的优势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调整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等相关活动,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供应链结构向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集中精力管理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物流的集成思想、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思想等的出现,供应链机构出现“网络化”的趋势。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三、企业生产敏捷化、柔性化

上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形成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而柔性化是指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调整生产的能力,该能力越大企业活力就越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供应链管理带了发展的机遇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不同:

1.物流管理的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物流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顾客进行基于传统形式的批量式空间移动,货物的运送通过集装箱、托盘或其他包装单元来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可见性是有限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使得客户在任一给定时间都可以沿着供应链追踪货物的下落。

2.物流的目的地不同。传统供应链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商品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出现信息不及时等情况使得物流只能实现集中批量化运输和无差异性,从而使得物流的目的向集中运输方向发展。而电子商务供应链完全是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来组织各种物流活动,这种物流不仅要通过集运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也需要借助差异化的配送来提高服务,其目的地是分散的。

3.顾客的类型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能够明确掌握顾客的类型及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和商流方式,顾客是未知实体,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产品订购。

4.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同。传统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商流和物流都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商流、物流、资金流都是围绕市场展开的,物流为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

5.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一致。传统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物流过程的稳定、一致,否则物流活动就会出现混乱,任何物流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波动和变异都有可能造成上下游企业的巨大损失。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却不同,由于其物流需求本身就是差异化的,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增值活动,因此,物流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季节性和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管理物流活动中必须按照及时应对、高质服务以及总体成本最优的原则来进行,体现“个性化、专业化”。

6.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采集、传输、汇总,信息具有单向性,供求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单机系统,至多是一个局限于内部网络的局域网络系统。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的采集可以由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采集,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对称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供求双方开放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系统,信息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资金结算方式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结算大都是通过现金、支票或转账方式进行;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因交易都是在线进行,以在线电子支付为主要结算方式。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同时他最大化地以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大大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千里:供应链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物资管理 关系 特点

一、物资管理的概念

传统的物资管理概念: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总称。它主要包括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物资的订货和采购、物资消耗定额的制订和管理、物资储备量的控制、仓库管理、物资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供应商的管理等。

现代的物资管理概念: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按照系统思想和管理科学原则,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对企业向顾客提高服务的过程中所需物资进行管理,其目标是实现顾客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可以说,物资管理的涵义是随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供应链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工作流的管理。根据定义,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五个主要领域:需求(Demand),计划(Plan)、物流(Logistics)、供应(Sourcing)、回流(Return)。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

物资管理是内部供应链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这种以生产为核心的企业物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当前新形势,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企业运作,把生产看作整个供应链的一具环节来考察,即把原料供应、运输、仓储、生产制造、产品运输、客户及客户需求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实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柔性,改善客户服务,提升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三、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企业物资管理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把企业物资管理置于全球网络供应链中。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物料控制和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涵盖了由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过程。

2.强调和依靠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说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竞争力,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双赢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赢和输的关系。

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地是要求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统筹控制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将企业内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进行整合,对供应链中采购、制造、分销、消费等功能优化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功能过程,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5.库存概念发生了变化,它不一定是必需的,而是起平衡作用的最后工具。库存管理不再是简单的物流过程管理,而是企业之间工作流的管理。

6.快速的响应需求。其内涵不仅包括对当前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并且包括对未来需求的快速适应能力。

物资采购是企业产品增值的起点,是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始端。更深一步理解,物资采购不仅仅是简单的从市场购买所需的原材料,而是把一个组织的制造能力扩展到外部资源,即供应商身上。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采购处于企业和供应商的连接界面,它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为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生产合作交流驾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是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运作效率的关键环节。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订单而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重视外部资源管理

传统物资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就是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准时化采购思想出现以后,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增加和供应商的信息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合伟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

一方面,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不能得到实时的响应,另一方面,关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控制,这些缺陷使供应链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为此,供应链管理采购模式的第二特点就是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外部资源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上述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集成。从供应链企业集成的过程来看,外部资源管理是供应链企业从内部集成走向外部集成的重要一步。

(3)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第三个特点,是供应与需求的关系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向双方建立战略防作伙伴关系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需求企业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此无法解决一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而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采购方式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条件。这些问题是:

第一,库存问题。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应链的各级企业都无法共享库存信息,各级节点企业都独立地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决策,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信息的扭曲现象,因此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得不到充分提高。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通过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与需求双方可以共享库存数据,因此采购的决策过程变得透明多了,减少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

第二,风险问题。供需双方通过战略性合作关系,可以降低由于不可预测的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比如运输过程的风险、信用的风险、产品质量的风险等。

第三,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为双方共同解决问题提供便利的条件,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可以为制定战略性的采购供应计划共同协商,不必要为日常琐事消耗时间与精力。

第四,降低采购成本问题。通过合作伙伴关系,供需双方都从降低交易成本中获得好处。由于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手续和谈判过程,信息的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

第五,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消除了供应过程的组织障碍,为实现准时化采购创造了条件。

(4)信息集成和共享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石。供应链网络结构上的节点企业要协调彼此之间的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他们就需要能够访问反应供应链状态的准确和及时的信息。因此,所有合作伙伴企业对供应链上各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程度,成为提升供应链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要保证供应链是真正地由消费者需求来驱动,那么信息共享是关键。我们知道消费者需求信息是会经常失真的(著名的“牛鞭效应”理论),信息共享是我们在处理信息失真问题时的一个有效措施。当供应链上某一节点企业根据局部信息制定需求预测,并且将之传达到上游合作伙伴时,往往就出现了信息失真。而且这种信息失真在供应链中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企业传递时会被逐级放大。因此,信息失真是降低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有效避免“牛鞭效应”的方法是增加需求信息的透明度。需求信息的透明是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基石,需要参与供应链整合的所有合作伙伴共享销售数据、存货数据、生产调度数据、需求预测数据,以及配送计划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