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素质教育 实施

素质教育应当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会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得到良好的体能锻炼,学生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与看待方式,对于生活的理解也会慢慢变得立体起来。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自身的教学思维,从各个方面与各个层面逐渐展开对于学生的引导,这会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一、体育教学中融入美育因素

首先,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融入相应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这会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体育精神。体育教学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理解上的只有锻炼学生体能的效果,学生要懂得欣赏体育美,欣赏体育中延伸的那种竞技精神和运动精神,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内容。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还可以有其他的体现范畴,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懂得充分对其展开挖掘,并且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这样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才会逐渐拓宽,体育课堂上的素质教育也能够真正体现出来。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身体美和运动美。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上,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让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体育课堂上渗透美育因素,这既是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一种激发,也能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维度认识与了解体育,会让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更加浓厚。

二、注重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体育课堂上同样可以展开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渗透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多体育训练、体育活动以及运动项目中都可以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极大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与调动自己的思维,在运动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有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总是一成不变,教学的引导方式、课堂上的活动内容都让学生觉得乏味,这显然不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过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这些陈旧的教学方式,融入更多创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其中可以体现的素质教育的维度也十分丰富。在体育教学中想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的创造性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学生体会到课程乐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样重要

素质教育的渗透中教师要明确,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展开中,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大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都会更加关注于学生体能与身体素质的训练,这也成为了体育教学的核心。这并不是不可以,但这不应当成为体育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的疏导与调节能力,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素养,甚至会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教师一定要让两个方面得到兼顾,只有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有效锻炼,素质教育才算真正得到了实践。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素质教育的体现形式有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观念。体育课程中有很多项目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乒乓球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一些渗透的方式,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只有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处在一个较好的状态,这才是真正健康的体现。实现二者间的协调与平衡才算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落实。

【参考文献】

[1]王娴.培养中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途径[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09(Z1).

[2]何磊.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体育素质教育初探[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03).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体育;教学策略

前言

素质课改是国家针对素质型人才储备和培养要求所提出的全新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发展定位。在素质课改的大环境下,高校在教育工作方面呈现出全新发展趋势,开始侧重于创新教育为思想核心,注重于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创新。而体育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决定大学生体能强化建设,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规范性建设的重要学科载体。因此,在实际授课期间,教师需要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积极更新体育课教学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学习环境,将体育课的育人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教育,是教育领域为顺应素质改革发展趋势所提出的一种全新思想方针,是为满足人才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要求而提出的重要核心思想。具体指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基调下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进行全面创新,以满足人才的素质建设要求。创新教育下,体育教师要树立生本思想,重点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原则,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更新。而为了实现创新教育的深入落实,体育教师先要意识到当前教育机制存在的滞后性,针对新环境所存在的教学挑战展开分析。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分析

1.教育思想滞后

创新思想导向下,大学体育趋向于全新的目标方向发展,教师需要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的授课思想存在一定弊端。以往,教师在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时,通常以灌输讲授,以及自由训练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活动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课程木目标为考虑重点,而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感受和素质建设要求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导致学生对待体育课程不够认可,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情绪,致使其课堂参与性明显受限,创新思维和能力养成也因此而受到明显局限。

2.教育方法单一

在大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领域,教法新颖与否是决定学生兴趣、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创新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法的贯彻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以往,在开展体育课教学期间,教师所贯彻的教法比较单一、落后,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也比较的枯燥。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表现比较被动,学习参与积极性也比较薄弱。归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待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认知不够准确,在教学创新方面缺乏投入力度,导致学生素质整体建设明显受阻。

3.教育渠道匮乏

教育渠道宽泛与否,也是影响体育课育人功能成效的主要原因。然而,就目前来讲,体育课在进行授课期间所依赖的载体主要以课堂为主,而在其他载体的拓展方面缺乏思想重视,所投入的行动执行力也明显不够。一味依托课堂开展体育课教学,忽略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载体应用和贯彻,是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空间明显受到局限的主要原因。同时,单一、匮乏的教学环境也会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4.教学评价落后

教学评价是整个体育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也是实现教学反馈,促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支撑载体。然而,就目前的教育领域,体育教师所贯彻的评价思想,以及在评价指标和方法的设定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创新思想和素质革新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心理建设。在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设置体能测试的方式进行运动水平考察,缺乏学生自主性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在评价活动期间缺乏师生双向互动,导致学生被动地位突出,评价结果所存在的片面性特征较强,给教学革新造成不利诱导。

5.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创新教育的全面落实给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若想实现体育教学素质革新,体育教师就必须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体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领域,高校在体育师资建设方面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未能够根据师生比合理引进体育教师,在教师专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导致体育课执教能力存在着一定的桎梏性。因此,面对上述挑战,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提高整体重视度,并对应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教学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的革新策略分析

1.积极树立生本全新教育观

为了实现创新型、素质型人才规范性建设,体育教师需要以创新思想为导向,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针对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所表现的兴趣需求以及能力拓展需求,进行教学创新。重点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站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就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教师要立足于大学生体能训练和品格塑造等不同方面的素质建设要求考虑,对体育课程内部结构和课时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合理设置基础训练、拓展训练等不同教学环节,注重体育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加强体育精神的宣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根据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实际需求,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保证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和训练空间更加充足,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运动水平。

2.立足市场,更新课程内容体系

在进行体育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创新思想为核心,加强内容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首先,教师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全面了解,掌握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以及所预设的教学效果。之后,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调研,搜集当前社会领域比较新颖并且具有一定传承价值的体育项目。将一些经典的传统民间体育项目合理的引进到课程当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传承责任感。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将蹴鞠、踩高跷等传统项目进行改良,设计成符合大学生运动需求的游戏项目。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开发全新的运动项目,根据学校体育资源将滑冰、游泳等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引进到课堂上,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撑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体育训练,提高整体运动能力。此外,教师需要侧重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发掘,并根据学生的素质培养需求就具体的拓展内容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活动体系。比如说,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众人翻墙等拓展训练,在实现学生体能素养全面训练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品格素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基于兴趣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实施领域,教师需要侧重于教法的全面创新。以激趣为思想核心,全面调研和考察学生在体育课方面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参考依据不断的调整活动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构架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文化感知、情境体验以及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对待体育课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认知,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以更加规范的行为参与到体育课的深入学习活动当中,从而保证学生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下实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建设。首先,教师需要侧重于体育文化的导入。在实际授课期间,向学生具体介绍体育项目的衍生历程,介绍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排球为例,可以将中国的女排精神和国际赛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渗透给学生,让其能够端正体育认知,提高民族认同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游戏活动的方式,他调整体育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的运动要领,提高学生整体在体育课上的参与性。以足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合理设置颠球、运球等游戏活动,夯实学生运动技能基础,为学生今后规范有序参与足球训练提供基础支撑。再者,教师需要对训练方式进行积极创新,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体育训练。比如说,教师在围绕篮球开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鼓励学生以模拟对抗的方式参与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模拟对抗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战术意识的规范性训练,并根据具体的运动规则进行战略方案合理设定,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运动能力。此外,教师在组织体育课教学期间,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训练方式,积极贯彻和强化落实以赛促学思想,让学生在参与运动比赛的过程,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参与和正式比赛的过程中就自身的运动思想和战略思想进行系统的更新,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战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储备基础条件。

4.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渠道

在体育课教学领域,教师需要树立准确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利用学校内部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载体,对体育课的教学渠道和载体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更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充沛的学习环境,也能够保证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支撑下,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课程深入学习当中。首先,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就传统的演示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围绕具体的体育项目,将比较重要的动作技巧以动画视频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学习。例如,在针对健美操展开体育教学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动作反复练习,而针对难点动作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循环播放功能进行反复观看,重复练习,直到完全内化和吸收。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专门设置微课视频,将健美操教学进行视频录制和资源整合,以便学生可以在课下对运动技巧进行自我巩固和强化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支撑下自主下载与健美操有关的运动资料和视频,并融入舞蹈动作实现健美操的自主创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5.基于素质主线,创新教学评价

在实施体育课教学期间,体育教师需要以创新思想为支撑,以素质培养为主线,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首先,教师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做出及时的更新,认识到学生的主观体验对整个教学效果的影响。树立全过程理念,针对学生在体育课全过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围绕学生的运动态度、观念建设、动作夯实和团队配合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其次,教师需要对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更新,为保证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学生运动表现进行直观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认识自身运动不足,并规范改正。同时,教师需要侧重于评价主体的丰富。强调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评价。让学生通过互动和反思的方式进行运动总结,或者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就体育课规划设计进行交流,明确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6.加强师资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在创新思想支撑下,学校有必要针对体育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全面建设,从而保证体育课教学更加具有专业性,也能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首先,学校需要根据师生比例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引进,从而保证师生结构更加合理。保证课时安排的充足性以及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让学生拥有更加充足的空间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需要重点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培训,本着创新发展的原则构架完善性的教育体系,通过组织知识讲座的方式向广大体育教师渗透创新教育的核心思想内涵,并积极组织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教法创新展开教学研讨。学校需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引进专业的教练员实现双师型队伍的有效建设。让学生既能够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条件,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进一步夯实自身的实践技能奠定良好的空间基础。

结论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基地;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32-04

【作者简介】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教师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出炉,使“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年度“热词”。籍由对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的广泛深入讨论,世界教育改革的时展潮流被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意义也被再度挖掘,对“未来人才形象”和“新时代学习”的科学描绘,更让我国实施30年的素质教育有了一条明确路径,尤为重要的是,由此催生并凝聚出了一股课程改革“热望”,那就是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生发,并推动我国学校课程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然,任何一个教育改革“构念”的落地与成长都要有一片适合的“土壤”。江苏省教育厅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激发活力的政策空间。作为百年名校的江苏省锡山高中,有着数十年“努力让国家课程方案成为学校一级生动实践”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和实践经验。近年来,锡山高中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的总设计师――唐江澎校长带领团队,以省课程基地为助力,时刻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创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新样态。

但是,毋庸置疑,鉴于“核心素养”的“新鲜出炉”以及支持核心素养的“学科素养”还没有正式出台,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注定会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艰辛路程,好在这个探索之路的开端有省课程基地这一重要的支持,因此,无论对于锡山高中,还是省内已经拥有或即将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来说,如何让省课程基地助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践逻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首度界定的“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概念。

钟启泉教授认为,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核心素养勾勒了新时代新型人才的样貌,是学校课程的DNA,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需要更明晰的概念框架,我国“核心素养”及其形成的概念框架获取可以设想为四层构成的同心圆结构:以价值形成(含信仰、责任、诚实、协作等价值观)为核心层,其外是以关键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反省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内层,再外以学习领域(如语言学科群、数理学科群、人文科学、艺术和跨学科领域)为中层,最外以支持系统(体制内外的政策性、技术性支持系统)为外层。

崔允t教授认为,作为课程与评价概念的核心素养,是“从学习结果界定未来人才形象”的类概念,是教育目的和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只有将核心素养建立成从教育目的到学科目标再到教学目标的目标金字塔或目标树才能实现其意义。

2.“核心素养”的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作为既是目的又是证据的“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灵魂,发挥着凝聚利益各方协同实现育人目标的作用。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以此落实核心素养是当下得到认同的课程逻辑。但是,这一以学科实践为主线的课程逻辑如操作不当则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比如,虽然“学科素养”是支撑“核心素养”实现的“构件”,但是,在长期分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本位情况下,核心素养怎样真正得到学科课程的合力滋养?如果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不转变,那么学科课程是不是有足够的效能来支持“核心素养”培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所指出的,普通高中课程及其实施方式不足以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由此可见,只有从整体上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才能让“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落地,具体而言,就是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教育哲学,以学校教育哲学来统摄学校课程,紧紧围绕“人”来构建课程体系;树立大教育观,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向,明晰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科学习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提供什么“养料”,并形成逐级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建立大课程观,从“学科课程”向“素养课程”转向,凝练学科本质素养,打破课程僵化边界,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实施“素养为本”学习,共同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框架和实践逻辑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在实践层面上都必须具备整体性,不能仅仅靠某个局部的突破来实现,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校层面又确实难以一下子实现整体变革,往往需要借助某个着力点、突破口或学习领域来率先以“核心素养”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整体变革,而省课程基地建设就能够发挥这样的效能,成为学校探索“核心素养”培育的“试验田”或“特区”。

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课程基地内涵及其功能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创。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提出,“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来审视课程基地的内涵及其作用,我们不难发现,课程基地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构成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支持系统。

首先,课程基地的“有形”“规定动作”,为“核心素养”培育奠定了规约基础。课程基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与“核心素养”相一致;提出的学习环境创新为有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倡导的学科教学,既支持单学科挖掘学科本质之美,聚焦学科关键能力来培育学科素养,也支持学科边界的软化和学科之间的融通,形成“学科群”或“跨学科”勾连的综合课程。

其次,课程基地的“无形”“发展空间”,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创造留白。课程基地鼓励学校基于自身发展特色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课程资源,发挥课程开发的创造力和活力,不拘一格创新课程样态,给学校以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空间和物力支持,大大激发了学校课程领导活力。

三、以课程基地为助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锡山高中已经建成和获批在建的课程基地共有五个,分别是人文课程基地、“想像・创造”课程基地、“云学习”课程基地、巅峰体育课程基地和胡雨人自然科学实验课程基地。在基地建设中,锡山高中始终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统摄,从学校教育哲学、课程体系建构、课程领导制度、学习方式转变、倡导真实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发挥课程基地优势,从整体上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1.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清晰描述核心素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层级体系,逐步落实在课程基地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使之反哺核心素养培育。

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思考,那就是清晰描述素养,构建核心素养层级体系,为后续的课程设计与评价展开提供概念框架。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上述表述,那就是唐江澎校长一直秉承的“让教育的终极价值光芒照亮每一个教育细节!”

结合学校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教育主旨和十大训育标准,吸纳当前“核心素养”的内涵,唐江澎校长提出了“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16字的学校人才培养规格,这一育人目标以“人的成全”为旨归,让学校教育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并理解自己的努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例如,在锡山高中语文学科组看来,“智慧卓越”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终身阅读习惯”这一重要素养,为此,语文组把“培养终身阅读者”作为“学科宣言”,并以此为价值统摄,开设阅读课程,组织读书活动,制订了“三年不低于600万字阅读量”的学科质量标准,也以此作为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期建设中,把图书馆搬进了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在每个教室建立小书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书房阅读,为了方便学生利用闲暇零碎时间阅读,在图书馆底楼大厅建设浅阅读区,学生只要踏入图书馆不用履行节约手续,就可以随手翻阅期刊、报纸和书籍等,新华书店也办进了校园,在阅读空间开阔的书店里,学生可以只读不买;二期建设中,建造了国学馆和西学馆,让学生能沉下心来,在具有东西方不同风格的典雅环境中,与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为伴,含英咀华,品味经典对于人精神成长和智慧启迪的重要作用。

这样一来,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指导,因此而建的基地环境也有力支撑了核心素养落地,使核心素养在学校中可以被理解、被传播,能落地、能实现。

2.兼顾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课程基地所具有的综合性平台作用,建立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有分担又合力支持的全新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层面上的“核心素养”培育虽由学科素养分担完成,但要兼顾好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关系,打破学科本位,实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结构体系。

借助课程基地所具有的综合性平台作用,在“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建设中,打破课程边界的藩篱,构建了涵盖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课程,其中,为培养“情感丰满”的人,锡山高中提出“激情・美感・创意”的综合艺术学科宣言,开设了校园微电影、合唱、服装设计与表演等综合艺术课程,这些融合性强的综合课程为核心素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微电影课程,就走出了因体验而热爱、因热爱而逐渐把电影制作升华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如2016届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夏成刚同学就是其中的典型。

3.满足课程基地承载核心素养培育的建设需求,激发课程领导活力,完善课程领导制度体系。

“核心素养”培育和课程基地建设为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新情境和新挑战。如何把课程基地的丰富资源转化为可被学生享有的高品质课程?如何应对课程门类复杂、师资来源多样、学生“走班”管理、设施设备维护?这些都是课程基地管理的新问题。

例如,为培养“生命旺盛的人”,锡山高中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追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素养,建设了巅峰体育课程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体育课程,而学校也面临着新建成体育场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管理维护、要开设课程缺少体育师资和专业教练、全体学生在体育场馆选课走班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撑等问题。为此,唐江澎校长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源换课程的思路,以租赁方式用场馆换取课程以及场馆管理维护所需要而学校自身无法支持的巨大成本,为学生提供了游泳、击剑、瑜伽、跆拳道等丰富和优质的课程,保障了基地的正常运行。在原有的课程领导制度框架上,建立课程基地领导管理运行机制,设置专门负责机构进行课程基地的课程管理和设备设施管理等。

4.以课程基地为依托,创新学习环境,变革学习方式,实施“素养为本”学习。

“核心素养”是整合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需要调用的所有东西,并能够在特定的具体情境中发挥和运用,因此“核心素养”代表着新时期的学习,有学者称之为“素养为本”的学习,这种学习并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情境相关联,强调生活体验、问题解决、实践探究和协作互动。锡山高中一直以来倡导的体验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就是素养为本的学习,而这些学习方式则需要学习环境的有力支持。

例如“想像・创造”课程基地的各类功能教室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展实践和探究,在2016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上,学生们在“创客”课程中的“基于物联网科技的远程控制矿井专用救生车”等三个作品获得金奖,评审专家认为:“学生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编程、工程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5.立足课程基地,建立专业社群,开拓以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新路径。

随着“核心素养”培育的逐步深入,在课程基地中开设课程的教师们,已率先开展共同思考,那就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学科观和课程观,怎样开发课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以合力实现核心素养,因此,一些教师开始自发酝酿和成立专业社群。

“想像・创造”课程基地的学科教师、课程管理者、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出于共同的专业愿景和专业兴趣,成立的STEAM教师专业社群,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学校课程,打破分科主义、消解碎片化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合力研究如何形成STEAM课程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胡雨人自然科学实验基地的老师们,在课程基地申报之初就已经形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专业社群,他们共同研究新版课程标准,合力研究自然科学实验带给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形成实验室建设方案。

6.倡导表现性评价,逐步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需要从聚焦于“学习即习得知识的量”的评价中转向,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开展与之对应的“真实性评价”,也就是表现性评价。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不断地改革,已经成了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对角色进行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逐渐产生变化,体育教学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对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尽快地适应这种需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诉求为己任,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课程中得以落实,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身体素质

    体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了体能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各方面也应有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练习,还要坚持在课外的辅助练习,这也是保持稳定运动技术、技能的需要。

    (二)知识素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荐的今天,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交叉融汇,不同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影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为密切的接触学生,各方面交流也更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顺应时展的新知识的储备、新教学理念的执行、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以积极的影响,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心理素质

    相对智育、德育,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学校对体育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训练条件差、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不能撂担子、满腹牢骚、一蹶不振,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使命,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差、社会认同感不强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最核心的体现是意志力。教师的意志自觉性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上,工作态度的明确上;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中突况的处理;意志自制性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而且学生以群体的方式接受长时间的室外教学。也正是由于体育教学有这样的特点,突况、外界干扰较易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得按照教案机械得进行授课,导致遇到问题毫无对策,而应时刻保持警醒,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突然问题。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开阔视野多学习、多了解。

    (二)教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能力;2、基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教法、全面的运动技能、正确的示范、组织竞赛、裁判等;3、参与比赛、指导训练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分析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临场指导的能力。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课堂身心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要通过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用这样的理论再去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受到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更注重的是评级、评职称。因而,教学研究反而成为教师投入较少精力的方面,以致教学研究室的基本职能缺失,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更注重自身积累,使高校体育教学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监控等课题大有学问可做。加强教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学士以上,但学历只能说明专业素质的水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完整,大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广泛的学习的知识,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质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四、总语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新课标的执行者,需要不断的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业务素养,始终走在体育教学知识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