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我国对网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解决方面,对人性化页面的设计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1-2]。那些简单的页面设计己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视觉审美要求,新时期的网站设计者应该以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作为指导,产生设计创意并将其直观地表现出来,使网站具有丰富的内容涵义,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为浏览者创造一种愉悦的视觉环境。
1网站底层设计
网页底层设计是一个具有创意的过程,然而并不是说网页的底层设计无章法可循,完全是灵感之作,它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网页中底层设计的几个阶段:
1)构思阶段
网页的设计首先要考虑风格的定位,而网页的主题内容决定其风格与形式。新建页面就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框架和约定俗成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网页的主题内容,在大脑中进行反复的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我们想到的“景象”画上去,这属于创造阶段。只需用笔在纸上粗略的勾画出布局的轮廓,不讲究细腻工整,不必考虑细节问题,可以多构思几个不同的方案,然后再通过筛选,选取比较满意的方案进行第二个阶段的创作。
2)细化阶段
在构思阶段,我们勾勒出来的是网页的整体框架,网页所要表达主题内容在整个布局设计中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将网页的各视觉元素合理地安排到网页框架中。在编排布局时,要遵循重点突出的原则,将网站中重要的信息内容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增强浏览者对网页内容的理解。网页所传达的信息,营造的气氛,就是要通过这些视觉元素的合理布局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细化阶段,如果发现框架设计不合理,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构思,否则网页最终的视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定案阶段
将方案进行具体化,这时应该考虑文字、图形、色彩等各种元素,对每一个元素所占的比例要有一个详细的数字,以便以后修改。网页的布局是决定网站美观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合理的有创意的布局,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完美的展现在浏览者的面前,而布局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各种构成元素就像洒落的珍珠一样,只有通过合理的布局才能使这些元素成为有秩序的、有节奏感的一个整体。
2网站页面表现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传播信息和沟通,页面的布局编排必须根据具体表达内容的需要来进行创意构思,合理利用一些技巧更能使页面的布局为内容服务。
合理规划、分割页面空间,避免杂乱利用表格和框架技术对页面进行分割,可使页面主题清晰,层次分明,是规划页面空间和避免杂乱的一个重要手段。分割时应注意页面空间比例、虚实、方向及色彩的变化。
构建简洁的视觉流程,根据人的视觉模式识别特点突出重点、引导合理的视觉流程,根据形式美法则,合理安排各视觉元素,使整个页面具有美感。成功的视觉流程安排,能使各种视觉元素分布合理,在位置、间隙、大小上保持一定的节奏感和美感。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在视觉流程上安排太多的内容,视觉元素的拥挤无序会导致视觉空间显得过于狭窄。
页面整体布局的和谐与平衡,注意视觉元素间轻重、大小的比例关系,防止由于比例失衡带来压抑和不稳定的感觉,一般说,视觉元素所占区域的比例越大越重,颜色越深越重,色调越饱和越重,线条越粗越重,轮廓越分明越重。多个视觉元素的近距离堆积,也会使整体产生重的感受,文本与非文本元素靠得太近会产生狭小、压抑的感觉,离得过远则会破坏页面布局的整体平衡,这些都是布局时应注意的问题。
留白的巧妙运用,设计者精心设计网页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留住浏览者的目光,没有内容的网页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信息是网站的核心,是网站设计的依据。但是在网页布局时,如果整个页面布局紧凑,一点空隙都不留,那就会使人感到密不透没有喘气的空间,相反,适当的留白设计会使页面布局松紧有度,给人带来充分的遐想空间,表现出一定的活力。
3网站设计实例分析——摄影艺术网站
整体上使用统一的版式布局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整体感,而且可以使浏览者在浏览时更加方便,不需要逐一熟悉每个不同的版式。网站首页(如图1所示)采用对称布局形式,共分二个区域,顶部是网站的Flas导航区,中间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区,也是摄影艺术网站在版式布局上最富有变化的区域,底部区域是网站页脚区,用来放置相关站点链接、版权信息等。
[论文摘要]本文从探讨在当代中国科学构建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出发,展开阐述了在当今视觉传达美学标准混乱的状况下如何构建更科学、更优良的美学观,在此基础上积极展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我们首先需要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刻而清楚的透视,之后,再根据其实际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修正各种混杂的观念并使其形成体系。
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处于一个假性繁荣的阶段。其“繁荣”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是商业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假性繁荣”则指它是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风格混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取得自身的自发发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味道渐浓,形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形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接受这个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由前面可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界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外来风格的,还有其他自发形成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风格。多种风格并存向来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格局,我们不可能抹杀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个风格类型内部促进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要过多地去扼杀新的尝试和追求,设计界同绘画界一样,历来就是在各种风格的激荡交替中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的。但并不是说要受众纵容和忍让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谓无益的尝试,而是在坚守视觉传达的文化艺术性的根基上,仍然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简化和美化视觉传达的语言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传播各种社会、商业信息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使人们更乐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携带的内在的各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鸦片性质的消费观的传播。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良性诱导,以其内在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清华,来协助创建科学和谐、秩序盎然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三、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之前景
构建科学的美学观,首先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成为有根基、有内在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和行业体系,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视觉传达设计最终要在当代中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与世界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和风格特点,并在世界设计领域确立一枝独秀的地位。
其次,构建科学的美学观,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环境范围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的视觉秩序,消除视觉污染,美化视觉环境。在科学的美学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成为一种优秀的设计门类和行业,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优秀的文化艺术诱导作用,在美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对视觉环境和精神氛围起到优化建设作用。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中国视觉传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取得一个优化、长足的发展,走进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真正繁荣的生命阶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图形设计 自然形态
一、自然形态图形化的特殊性
由于人们长久以来赋予自然形态以情感内涵,自然形态以其自身独有的原始形象比抽象的造形更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自然形态图形化是图形设计领域力图寻找的最迅速、有力的传播方式,应深入了解人们对自然形态经过人为的抽象变化后的具体图形的特殊意义,彻底了解图形设计和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联的特殊性。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受到自然形态图形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是如何培养的等方面的问题。设计者还应该深入理解如何运用自然形态的形体变形规律,怎样利用图形设计的具体的“形式”所表达的“内涵”,通俗地说,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联系。在具体的图形世界里包括抽象化的文字和色彩,这些要素通过人们的观赏传达给大脑,由于人们的生活阅历以及文化的区别进而形成不同的含义,在这些基本的传达要素中,图形是一种特别的传达要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甚至能影响到整个设计作品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设计者所要表达和传达的信息和含义。具体的图形设计也就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向人们传达信息的方式,对于整个设计作品的信息传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时,演说家会用语言,歌唱家会用歌声,文学家会用文字,而对设计师来说,首选就是图形,图形的目的也就是起到说明性的,首先想到要说明什么信息,要向人们传递和表达哪种信息。另外,由于图形的造型要素中包括具体的点、线、面是人们可以感觉和知觉的,因此这些基本的元素组合形成丰富的形体,给人们以想象的空间,是抽象的文字和语言很难达到的。图形有其无可替代的效果,其特殊性已经被设计师所重视,图形设计以其具体可感知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丰富而生动的内涵。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人们需要快速地接受某个信息,特别是以宣传为目的的商品,其包装和宣传单,需要人们看一眼就能记住并形成影响,文字和语言就显得慢了点,这个时候,图形有其特有的优势。图形的发展相应地反映着时代的风貌,也体现着文化观念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设计师对自然形态的图形化表达也是遵循其特殊性,图形化的自然形态能够连接设计师和人们的纽带,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自然形态已有的观念所赋予的情感内涵。经过图形化设计后的自然形态更趋于大众化,在形象上更加简洁概括、更富于大众所接受的形式美感,也就是标准的美。但是,具体到设计的作品的内涵还是通过自然形态本身给予人们的感受,具体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把设计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设计的真正涵义传递给所要接受的人群,使接受者能够真正和设计作品沟通与交流。在图形设计时怎样做到形态和色彩以及材质的完美结合是当今设计师一直在追寻解决的问题,怎样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丰富的表情与涵义,用以来满足现代人们的信息需求。科学地选择材料,让材料的美感和形态完美结合,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到图形设计的视觉效果。材料所具有的质感或者其肌理对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的最终视觉效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图形的视觉传达,材料的选择方便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涵义。
二、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的时代性
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更加丰富的视觉媒体不断地侵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同时也相应地丰富着人们的视觉体验。有一些研究者表示,时代的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样的描述有一定的合理性。现代人越来越依赖视觉文化,人们不管是作为接受者还是传播者,始终都是居于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设计师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图形设计作为传达手段被设计师所重视,设计师努力制造出一种视觉信息环境,将设计信息艺术化地传达给人们,同时也力求得到人们的视觉好感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被符号式的形象图形表达,其被无时无刻地映射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设计师所关注,设计和生活成为了设计的主题。进而自然形态的图形化设计也遵循着这个互动主题,人们所熟悉的形象被设计出让人们乐于接受的自然形态的图形,用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这一主题中,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意愿和想象也是人们所想得到的,人们理解设计作品的内涵能够丰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人们对图形的认知一般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其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是依赖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图形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反应。人们现在的生活空间里,图形和图像随处可见,图形潜意识里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代表某种涵义的符号,也渐渐成为人们的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抽象定位。自然形态也就是自然界里的原始物种的原始形态,也是人们生活之中常见的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人们对这些原始的自然形态并不陌生,还具有一定的亲切感,这种原始的自然形态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以自然形态为基础的图形创意设计中,设计师要做到的是怎样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怎样来正确表达自己的设计内涵、怎样让人们能够从自然形态的图形中感受到其要表达的内涵。设计的原始素材很多,就是设计的理念要如何表达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如何把自然形态转变成图形,如何表达出来是个难点。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更新,设计师都会迎合人们的生活,紧跟时代的潮流,寻找符合这一时代的表达方式。如今,有很多的设计师在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尝试,人们也在乐于接受新的表达方式,自然形态图形化表达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受到整个时展的影响。现代人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促进图形设计的表达方式的变革。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的提升和现代技术的创新以及改进,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与以往的时代有所不同。尽管时代大趋势相同,但每个人的审美观点还是有所区别,设计师的设计也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审美需求,相应来说,设计只会满足某个群体的欣赏,被某个群体所接受,想达到这一点也不太容易,因此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三、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的未来展望
现在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对丰富,信息的传达是依靠多种媒体的并存,是多种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在这种商业社会里,人们每时每刻都面对众多的视觉信息以及频繁的媒体宣传。作为设计师对视觉的培养要敏感一些,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要采用图形符号来表达其设计的内涵。人们也乐于接受越来越频繁的信息交往,更依赖于紧密的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超越语言的视觉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图形设计的形象可以使人们直接感知,使人们对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涵义心领神会。在现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中,自然形态的图形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媒体宣传比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自然形态比较直观、生动,以其独特丰富的自然造型,使设计的作品在人们的视觉画面上就更具有吸引力。然而,被人们所熟悉的自然形态的形象,在设计作品中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够很准确地把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让一部分人很快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也使设计要表达的内涵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也相应提高。现代图形设计和生活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的表达也在发展。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是以信息的表达为目标,进入数字科技时代,电脑和人的大脑的联系更紧密,电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和数字技术以及电脑紧密联系,以往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许多。信息载体的丰富多样,信息的传播通过网络媒体的速度之快,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快速,怎样让人们很快找到和接受要传递的信息需要设计师认真考虑。未来电脑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图形设计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电脑,设计软件在逐渐更新换代,设计形式也在多元化发展,设计师要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对传统的设计模式要有大胆的创新和改进,这样才能够接受和适应未来的时代。未来的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是怎样的?人们现在也许无法预测,但对其探索的行动会一直在进行。
结语
分析图形设计与自然形态的关系,能够让我们反思对设计行业的责任。通过对自然形态的图形化设计的思考,感受自然形态对设计的意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消费者也是传播者,只有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设计传达的信息才有意义。展望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形设计,分析自然形态图形化设计的优势,在多种媒体并存的同时如何让自己的设计被人们所接受,就要不断发掘自然形态的内涵。设计师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思考是其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对设计师能力的一种考验,设计师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更高的艺术素养,因为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够谈设计创作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谈作品对于企业和人们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洁.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朱熹.设计形态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韩巍.形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徐恒醇. 设计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本民族的文化展示在当今的主流思维格局中是处于弱势的,看似繁荣的设计市场在视觉冲击的外表下掩盖了许多深层文化的不足,以至于影响了整个社会人群的判断和思考。当整个设计市场的风气都过于注重视觉形式感而忽略了设计主体内在的文化底蕴,就从一个侧面表露了这个社会价值和审美取向不受理性精神的推动,而是流于表面。长此以往,无论是设计者还是读者都会丧失自主文化选择的判断力。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成熟有利于设计贴近市场需求,实现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市场文化整体上是以一种即时性的消费文化作为主导,与学界传统文化内涵有所差异。这个现象冲击着中国设计者的文化心理,进而影响整个业界理念。这是装帧设计走向文化弱化的深层原因。
书籍与一般产品不同,很多产品往往在实现了功能性的基础上才去发掘审美因素;而书籍在形式上来说既是物质的,从内容来说又是精神的。当书籍装帧形式大于内容的时候,形式就会流于表面;而当形式不断重复时,形式就会陷入浅薄。归根到底,封面设计的任务就是要使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文化上的高度统一。书籍的种类繁多,包括社会中所有现象和思维,这既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记录,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改进。设计必然要考作者简介杨易欣(1984-),女,广东湛江。研究方向:书籍装帧。虑到这一特点,并根据书籍所透露出来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设计,使之既能匹配书本内容,又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文化传达和沟通。除了考虑其功能性之外,设计者注入主观审美因素和设计理念,这既是对文化的诠释,也是对文化的理解再现,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一种文化创造。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种体现文化底蕴的特殊艺术形式,设计者必须两者兼顾,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来实现功能和视觉的结合。这种结合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在于它要将书籍的文化内涵提炼和转化为审美表现,并通过设计者对文化诠释的二次创作,将其物化为可见的视觉作品和符号文本。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具有完美的构图、和谐的色彩、清晰的信息等有效的视觉表现力。就这点而言,现今在市场上的大多数书籍的装帧设计都能基本达到关注形式感和画面构成感。第二,要表现出文本的意境和精神意义,多数情况下,书籍内容中最深层的文化和精神内涵难以在视觉形式上表现出来,但是视觉叙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第三,设计要表现出文化含义及特质。这是实现设计的文化传承最重要也最难实现的一点,需要设计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视觉元素统筹把握的能力。而且,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缓慢的,要挖掘深层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视觉形式对文化底蕴的表现和转化。
文化选择本身是一个不断向前行进的状态,一个人类向前演变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的背景来谈当代文化选择。如何传承优秀文化成果,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去伪存真及主动发展。我们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应该学会探索把新的、现代的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展本民族的设计文化。当然,文化选择是个大命题,还需整个社会的逐步认同和努力。但是在把握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在视觉表达中尽可能地传达出民族的审美倾向和文化态度。笔者展望在未来的书籍装帧中,设计者能更好地思考把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合二为一的问题,并用视觉形式表现在具体的书籍装帧设计上。
作者:杨易欣 单位:岭南画派纪念馆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大学定位系统与校园文化、建筑和景观特征相联系,从而为高校指导系统的亲和力语言提供了一种形式。许多高校将校园定位系统设计环境和校园文化相协调,给更多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它也反映了校园的生动形象,也提高了游客对大学形象的信任。空间环境和校园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分析了大学指导系统设计与校园空间建筑风格、大学文化背景和校园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其次,分析了这些连接的原因,以及系统设计的特点和设计语言的变化。
在大学指导系统设计研究中,我们应该寻找新的视角、新的理论工具和观点。在高校指导系统设计的影响下,探讨了人性化设计,分析了语言符号与导向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校园文化与公共引导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对公共引导系统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高校校园相关内容的视觉引导系统,包括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导向系统的内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校园人性化设计元素的视觉引导系统分析中,挖掘校园视觉引导系统中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在实际的大学校园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指导,许多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同时,它也反映了校园的生动形象,也提高了广大师生对大学形象的信任。空间环境和校园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分析了公共识别引导系统设计与校园空间建筑风格、文化背景和校园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联系的产生原因,以及公共艺术身份体系设计的特点和设计语言的变化。
二、高校视觉导向公共艺术标识的论述
例如,功能不强,系统的缺乏,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特点,缺乏美感,单调,和不规范。因此,研究高校视觉导向的公共艺术识别系统的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上,本文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视觉引导标志系统在国内外的实例对比分析和基本理论的研究,总结了各种大学公共艺术的视觉引导标志系统设计特点、设计原则和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在高校公共艺术视觉指导符号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培养优势和规避弱势,不仅学习了以往的设计,而且在高校中建立了初步的公共艺术视觉引导系统设计的优势。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创新的结合,总结了结合功能,艺术,文化,系统的设计原则,本文通过对视觉元素和表单元素的分析,并总结了定位、颜色、文本、图形、采光、指导指导造型,指导材料的设计原则和指导过程中,公共艺术的视觉引导标志系统设计为高校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分析现代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高校公共艺术视觉引导系统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技术和技术创新提出了设计原则。希望为今后视觉导向的公共艺术识别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高等院校、校园、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进一步论证,强调可行性和行为标准和标准综合设计的视觉认同。实践价值。
三、校园视觉导向系统人性化研究
在人与视觉导向引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可以体现人、信息、行为和环境的四个方面;根据不同的大学校园导向系统设计的特点,应该考虑自己的特点,例如,在街头设计时考虑使用视觉识别系统模型,各专业学院设?其形状和校园文化,新路标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倍感亲切。学校的性质和特点更容易传达,不仅能感受到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能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阅读到通信的引导系统,空间特征。颜色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校园定位系统的设计使校园环境信息的结构和清晰性。设计者也一定要赋予了教师和学生的象征活力和焦虑,同时加深了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结构上的理解更加突出。
教学功能是指高校校园视觉引导系统的视觉传达功能,它可以通过抽象符号图来表达其解释性和解释性。指示功能需求导向符号准确传达指令,因此,符号设计必须是标准化、简化,包括图形符号建模、颜色、符号识别等要素的使用,以加强指导,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它的指导信息。经验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是温柔的,这样人们在找到这个过程后仍然可以回忆起这些经历,这是理想的水平。充分调动人员、信息、行为和环境,创造一种情感体验,为传递环境信息提供一个持久的记忆指导系统。交互设计的出现扩大了空间信息传输的通道。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通过视觉引导系统与人沟通、定位,如果有良好的互动设计感,就能快速有效地引导观众的位置、深度和持久的形象。
四、校园公共标识视觉形象导向设计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