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第1篇

人性是一种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一种最实质的特性,包含人的了心里、情感、纲常伦理以及文化底蕴。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是一种艺术的再造与体现,主要是通过设计的图像来传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信息。“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就是在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需要注入的一种情感,切实的将一些“人性化”元素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以灵魂,给以观赏者以更多更好更美的视觉享受。这种设计理念发展成熟之后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哲学观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认为:“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分别是技术、美学和经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如今第四维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人性。”人性化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所诞生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人的心里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视觉享受。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因此,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注入“人性化”元素之举势在必行。

2.视觉传达设计中坚持人性化的几点原则

目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有价值的作品诞生的先决条件,出于对“人性化”的接受和深刻理解,设计师们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不言而喻就是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身心发展为主导的一种原则,这不仅仅是时展的必然需求、还是历史得以进步的最好的体现。视觉传达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换言之就是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放在设计理念中,从理解和尊重的角度去分析人性特点,分析人的发展需求,目的在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此外,还可以满足不同人的物质欲望,使得他们对生活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

2.1文化背景原则

针对文化的含义,广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生观、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人们劳动与生活的产物,客观的存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设计虽然不分国界,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审美观念却区别很大。当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过久时,有些观念与生活方式必然会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思想或习惯甚至会根深蒂固。然而这些独有的文化底蕴就成为了设计师们解读视觉传达设计的背景知识。 因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应当把文化背景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样才能使得作品的内在文化更好的被人发掘与接收。

3.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表达的具体策略

视觉传达设计在注入“人性化”的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出的作品能否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赋予作品以灵魂和思想的同时感动受众,使其达到共鸣,让受众感受到更多的艺术气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3.1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由于人们先天的生理特征,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选择倾向。譬如人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并且喜好有规律震动所产生的声音;人类肉眼可视光光谱范围在380nm~780nm之间;还有一些特殊的颜色能够刺激到人们,使其心理发生细微的变化,红色极具诱惑,使人产生兴奋的感觉,相关研究证明,人处于红色环境之中,心脏会加速跳动,血液循环加快等等。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实质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尽量使用可以让人感到心灵平静的和谐元素。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旅游宣传标识设计,清颖洒脱的蓝、紫色主色系,开始愈发新潮,流线型的海浪上托起富有代表性的标志景观, 下方是随意洒脱的英文字母。 这一设计可谓是两全其美,既考虑到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又塑造了上海浦东新区既端庄大又轻松愉悦的旅游形象。

3.2充分考虑文化审美因素

文化审美因素是视觉设计作品审美者分析、理解和接受设计作品的重要因素。视觉传达艺术是将设计所需要注入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并借以传达信息的艺术创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之初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审美特性。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该会徽的主体表现特色是其印章,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还融合了运动的特点,然后再通过巧妙的手法,艺术的再造功能将图案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形似现代“京”字的运动人形,极富中国独特的艺术气息,极具有表现力和代表性。这一融合在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了国外的欣赏者,使得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3.3调动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

视觉传达设计出的作品是给予观众以视觉冲击和视觉相享受,但因为人的视觉、触觉、听觉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创造出的作品可以引起人们其他感官的感触,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设计时采用特殊的印刷手法、不同的材质可以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感受,可以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体验作品的内在艺术气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视觉传达设计凭借其独特设计理念使得设计出的作品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生活和审美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今社会,“人性化”的设计已经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门重要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使得作品更具生命力,艺术感染力和潜在的价值观念。使人与设计达到和谐统一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振涛.浅论视觉传达艺术创新[J].科技信息,2008(2)

[2]肖明辉. 视觉传达艺术实践探究[J].今日南国,2010(12)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第2篇

在设计领域其最终的目标几乎都是为了满足与迎合人们的需求,目标可以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可以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社会的文明进行做出贡献,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如此,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对自身的设计因素进行选择,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信息时代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视觉传达;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

在人性化设计的产生发展中逐渐地获得了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引发了设计行业的一股新的趋势,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包含色彩以及编排、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内容,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根据人们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进行分析创作,体现其中的人文关怀,也能够突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人性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可以使其更加充满活力。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呈现形式

人性化的设计的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首先来自其直观性,因为在视觉方面属于人的感官中比较强烈的一种器官,它包含的信息量会比其他的感官更加多[1]。所以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应该对这一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将其与设计材料的不同类型以及文字形式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突出设计空间的直观性,让人们在直接的观看中接收到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使得设计作品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优良,在这种视觉的感受下可以对其中传达的现代信息进行感知。在信息时代图像成为了更加受人们喜爱的信息载体,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应该将人性化设计与直观的图像表现形式进行统一,对其中含有的信息进行呈现,使得人们在设计的欣赏中可以更加全面地感受到其中的信息,有助于设计文化内涵的增加。另一个特点就是大众性,也就是在设计中对大众传媒的利用来对民众提供服务,更好的呈现作品的本质内涵,使其成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态。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1、视觉传达设计中增强娱乐性与趣味性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该结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态,突出呈现人们感兴趣的或者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设计内容,因为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逐渐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设计作品还是延续以前的刻板、单一的风格,就不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而且对于日常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人群来说,再去接受这种让人感觉单调的东西就很困难了,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忽略。因此,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中逐渐走出了原来的那种机械、单调的设计风格,更多的与现实生活与自然相连接,这种设计风格类型通常会使用比较绚丽的色彩以及多样的造型来进行作品的展示,比如通过各种卡通形象来引起人们的回忆与共鸣,视觉传达设计也会因为内容上的娱乐性与趣味性的增强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比如在巴塞罗那一家企业设计的茶叶广告,在消费市场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需要制作出更加具有创意的广告,将茶叶包装设计为白色的枕头形状,产品为红色设置在右侧位置,这样是为了呈现茶叶跟人带来的舒适感,这种设计中的小惊喜、巧思自然会赢得人们更多的喜爱。

2、增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性关怀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人本身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2]。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以及包装等方面的创新来增加产品的自身功能,以便能够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以及生理、心理上的喜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设计的人文关怀,制作出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优秀设计作品。比如宜家家居的产品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因为在其设计中一直都遵循着人性化的理念,例如办公椅系列产品,在设计的材质以及形状等方面都经过了严谨、精确的测量分析,使得不同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感觉到舒适性,这对于现代办公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环节压力的设计,符合人们日常办公的不同需求,也可以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很好的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使用的人可以感受到来自设计的关怀,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也是人性化设计一直追求的本质精神。

3、视觉传达设计中应注重观察和感悟生活

生活是设计的发源地,而设计则是人们对生活的发言和感悟,设计者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让设计能创造性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3]。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就是需要深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工作中去进行观察体验,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真正想法,而不是闭门造车。比如在日本进行的一场日常用品设计展中,有一位设计者将火柴设计成了小树枝的形状,非常具有创新性,这也是设计者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这款火柴可以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引起好奇,而且依靠这种树枝的形状也可以传递环保的理念,由此可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生活中的灵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只有从实际生活取得灵感才能创造出人性化的设计,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

结束语: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可以从提高设计的趣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活体验等几个方面来着重处理体现,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受众在视觉上的需求,在进行作品欣赏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将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信息进行更加明确、有效地传达,人性化设计使人们产生亲切感,凭借视觉传达设计本身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冰.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08.

[2]陈志权.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分析[J].戏剧之家,2015,21:215.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第3篇

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名相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文中记载“失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事业之所以能有稳固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人民为根本国家才能巩固,否则国家势必会危亡。公元前(490-421)中世纪欧洲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及人本主义思潮。人们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权。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以认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对设计对象做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一)设计与文化的和谐

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如果脱离这种背景去设计,设计就会在精神上被孤立。设计与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实践来看,设计应当适应文化,因为脱离了文化的设计产物是无法被人们所接受的;而文化又是设计的产物,纵观设计的历史不难发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包豪斯”院校提出的“由繁至简”影响着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设计变得简化和有趣。

(二)设计与宗教的共生

现代设计源于欧洲,同时也源于欧洲的艺术和工业大生产的糅合。世界很多高端的艺术都源于宗教,如文艺复兴使其的教堂壁画及中国敦煌的壁画等。最高尚的艺术源于信仰和自我的人性释放,因此设计为了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必然进入以人为本的高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藏传佛教经过了在中国若干年吸收、融合、发展和变化,如今已经发展为极具中国特色一种藏传佛教的装饰艺术。藏传佛教通过许多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无论是与佛教教义相关,或是有只为纯粹装饰目佛教装饰纹样,都使得设计作品成为村求代表本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风格的突破口,都为现代平面设计增加了新设计元素。如今流行的装饰图案“宗教几何学”也是为满足人们个人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的一种装饰纹样,而这种装饰艺术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启示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体会。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一件事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每一次的改变事物的现状都可以称之为设计。设计的出现是体现人的思想并创造出合理的生活服务对象,设计的完成也是人类合理规划的范畴。“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客观决定的必然。由于人的个体化差异,人的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人的需求、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原因,使得不同的人对“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正确的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加以区分。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需求又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两种。不论在建筑设计还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客户所传达的需求有时是设计案例所依托的实体必须存在的理由,如包装设计必须依附于色彩和结构;建筑设计必须依附于材料和空间划分,这些都是客观需求。但往往设计师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还要考虑客户个人对宗教等精神层面的所带来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意识,设计中的任何目的与结果都不单单是直接性的为人服务或完全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是从设计目的和设计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性目的的满足对象需求,在设计目的结构中,最终都会落实到对人的某种需求的分析与满足上去,最终都会以人类的“存在需求”为中心。

三、“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所解决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大道至简”的包豪斯美学标准至今影响了很多伟人,比如乔布斯认为,简约化设计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让人能直观地感觉到它的简单易用。设计上的简单并不总能带来操作上的简易。有时候,设计得太漂亮、太简化,用户用起来反而不会那么得心应手。不论是苹果产品的外观还是界面设计都遵循了“从简”的理念,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产品并没有因为简化而在操作上带来麻烦。反观当下的很多的设计作品一味追求形式化而忽略了包装设计的基本保护功能,这种设计应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一些极端的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是设计的全部,因为形式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力的主要因素。但是他们只看重了形式却忽略了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反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在设计中及时纠正形式主义错误,重新建立起设计带给人们的便利。我们现在所推崇的“设计以人为本”,当然也不应只注重产品功能而忽略或轻视产品外形,而应该从设计的原始目的也就是人的需求这种深层次的元素出发,对设计的各种层面、各种涵义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者在分析对象的需求时,要考虑兼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层需求,要有人与物和谐共存的意识,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因素,能真正做到“设计为人”,一方面,要将设计品与人类划为一个生存空间进行思考,形成一个人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的客观需求和主管情感等因素,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作为载体来表达出来。脱离了人的设计是不可能存在的,设计最终体现出和打动人心的是设计的人性。

四、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第4篇

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随着媒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前,媒体市场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适应媒体的变化特点,创建出符合媒体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结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特点、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展开教学,通过校内工作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提高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一致性,进而实现项目、工作室、专业课程教学三方面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应紧密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并加强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 项目+ 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体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三大部分,同时还包括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相关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当以专业的教学内容为导向,并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制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以项目为指导,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项目教学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的周数、岗位的专项能力、工学结合的能力、项目教学的方案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考核等几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和职业岗位的特点要求学校需要具备科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以及工作室的建立要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参考,以其职业领域、行动导向和工作环境为基础,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在校内,可以根据专业以及课程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或工作室的管理方面,也应当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室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和设计,实践教学应突出典型设计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模拟。工作室的环境应尽量真实,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和教学。也可通过社会培训、员工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专业导师的培训。工作室的管理采用企业化管理,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工作室管理当中,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室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以及学校的管理需要建立工作室管理制度,由导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工作室的管理当中,并根据教学以及企业生产的需要对教学管理的方案进行调整,让教学服务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项目工作室教学

在专业教学中,导师要把握市场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入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当中适当提高项目教学在整体教学当中所占的比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上对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将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

新兴媒体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传播的方式简单且速度极快,在社会当中具有较强的舆论力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可以引进企业的设计项目,由导师引导学生组成设计团队,根据学生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完成设计方案。在方案的设计当中,引导学生适应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并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在品牌推广阶段,学生可以与客户进行沟通,预算成本之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除了传统的主流媒体以外,还应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品牌推广的内容需要涵盖电视、电脑、手机和iPad 等几大终端,让学生接触到新技术、内容整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个领域。通过全方位的方案设计,结合丰富的市场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设计创意、设计造型等教学内容,导师则更多地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设计的构思、修改、推广、应用等内容都需要依托市场来完成。

工作室平台的搭建

以实训基地及项目教学为依托,搭建科学的符合教学需要的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加入真实的项目进行教学。在实验室教学当中以具体的项目或是创新方向为目标,完成项目教学的工作设计,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完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此外,还可以跟区域内的职教集团等建立良好的户主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对接、资源优化等,提高设计专业教学的效率。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人才培养、人才的实训等安排相应的计划,促进资源共享。高效利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视觉艺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企业当中,提高企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另外,企业的品牌推广、技术创新、信息收集、交流合作的推进等都可以在校企共建的平台中展开。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支持,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共同搭建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教学培训任务的实施,促进产品的开发和品牌的保护与推广。结合实训基地、工作室、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1.市场调研

工作室平台搭建完成以后,需要发挥其在项目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工作室的负责人可以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骨干导师,负责完成课程中企业委托的项目。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围绕企业项目展开。在项目教学当中,导师通过启发、讨论以及提问等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工作室项目实现的过程当中,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设计项目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为推广做前期准备。学生应详细记录调研结果,将资料进行统一汇总,并组织小组讨论,对客户的心理进行分析,进而理清创意和设计的思路,设计出满足客户心理需要的作品。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市场,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室的项目设计当中,导师应注重对学生与时俱进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设计出具备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在项目教学当中,学生应当把市场调研当做一个专门的课题来完成,通过市场调研把握设计的方向,了解市场的需求。在项目设计当中,学生可以对多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尝试和借鉴,并对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2.信息采集与交流

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注重信息的采集。学生通过采集到的信息能够激发灵感,并将信息作为创意的素材进行应用。在工作室当中,可以开辟一处专门用作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素材的区域。学生也可以自行建立信息采集手册,收集的内容可以涉及字体标识设计、媒体设计、空间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教学当中,导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各种想法,根据共同的项目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工作室当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便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潜能。在工作室中学生和导师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为依托,便于实现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其创作和学习的效率。

视觉传达设计认识范文第5篇

0引言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广告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在现在,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坐车出行,随处可见的是广告牌或者电子广告。这些大小形式不一的广告也就是属于艺术类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不得不说这类设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盛宴。目前社会的市场发展是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但是实际上却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为了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员,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设计人员的培养教学,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就很值得人们去展开探索了。

1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的介绍

在对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之前,首先,需要清楚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教学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教学。所谓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是着重训练学生敏锐的信息传递思维,敏感的视觉认识,敏智的图形表达语言,以及敏达的色彩提炼能力,以适用不同媒介但共同必需的设计要求。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要求所学的人员对设计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设计(绘画和色彩等)和创新,做出一个让其他人看起来觉得新异、美好、有视觉冲击的物品。?术类视觉传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报刊杂志、招贴海报以及其它印刷宣传物的设计。

2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合理设计课程

对于一个学科的改革发展,首先要从课程的安排和设计着手,只有合理的设计安排课程,才能事半功倍的开展学习。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课程设计,首先因为它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习的知识所覆盖的领域也比较多,从素描技巧的掌握到色彩的认识、立体构成以及乐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等知识的学习,因为学科涉及的内容多且泛,如果不能很好的接洽融合的话,教学也就不能取得有效成果。第一是要将课程整合,把一些类似的课程并列到一起,加大课程的开发利用率。

另一方面,要优化整个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课程可以适当缩短课时以及降低课程的难度。必要性的根据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特点,结合实际,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重要知识学习的课程,这就需要根据每个不同专业细分的内容特点,来进行不同情况的教学。因为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学习的学生大多都有缺乏空间联想力的不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适时的拿出一些模型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并且详细分析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需要合理开展课程的就是针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因为现今包括设计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而设计方面更是需要掌握PS技术和绘图等技术,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技术都是没有接触不了解的,并且要完整的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学校需要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和学习要求。

2.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二个大的方面,不仅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面开展,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也提出来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如果不加以实际的操作练习,过不了太久学生就会遗忘,因此,这一点是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像有的学校会通过开展一些艺术类设计的活动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到实践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创意创作能力,同时也通过培养学生动手建造模型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空间想象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类似这样的设计创作活动比赛。慢慢的与社会企业结合,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比学校里的实践更能锻炼学生,也能直接知道社会上所需要的设计人员要具备的能力和技术。

3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考

因为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是后来兴起的一个学科,因此,在今后的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的改革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究的。但是不论如何深究艺术类视觉传达的改革进行到什么地步,本质上还是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理念和创意的认识,只有从思想上对设计的认识提升了,创作出来的艺术设计才会引起人们心里的共鸣,才能真正起到作品的设计意义和作用。为此,开展师生以及外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能使得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学生之间交换想法,从而打开学生的设计视野和思维,不在禁锢于定式思维,才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设计。这些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改革上都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