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产业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体育产业和谐社会发展
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丰富社会生活,倡导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的作用就更明显,地位就更重要。我们必须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体育产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关系。
一、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当代,体育产业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国内生产总值(GDSP) 已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 %;体育产业已成为西方各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现有各类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虽然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体育国内生产总值(GD2SP)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目前,我国GDSP占GDP的比例约为0.2%),但是基于我国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老龄化的社会趋势,城市社区化和农村城市化,加入WTO及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等历史机遇和有利因素,我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在近期内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0.5%以上。
在过剩经济时代,开拓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以拉动内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根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 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中消费占58% ,投资占20%,净出口占22%。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的提升及余暇时间增多等原因,体育消费已在我国兴起,并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经过测算认为,1998年全国体育消费总额约为1400亿元(实际数字还可能远远高于1400亿,因为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体育用品的消费额)。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为559.73元,比1996年增加了1912.21元。专家预测,到2010年,体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平均将达到5%以上。
二、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体育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向社会提供了23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33万个间接就业机会。1998年,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数约为158.8万人。体育产业是一种关联面很广的上游产业,它的发展能带动纺织、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电子、通讯、传媒、旅游、广告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新增16万就业岗位,为制造业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为建筑业新增9万个就业岗位。据估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我国提供150万个就业机会。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将可以向社会提供500多万个就业岗位,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万以上。
三、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体育是人类生存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中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体育运动也与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1992 年,萨马兰奇提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精神仅次于体育和文化的第三个方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初,就明确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口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亲水体育”、“亲空体育”、“亲山体育”等生态体育消费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现代体育产业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其与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推动人类生态文明建没。
四、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重大国际比赛赛场空中升起,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在国际赛场空中奏响,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沸腾了,无不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所有的情感都凝化为一个词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发展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体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可见,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产品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行列,这为我们企业立足国内市场、打入五大洲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所以,我们企业应在强化企业内控标准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充分利用产品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稳定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供坚实保障。基于此点,本文通过对企业内控标准的优越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企业内控标准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并提出强化企业内控标准,开拓企业产品国际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内控标准 产品 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必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
笔者任职的杭州唐天科技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糖萜素,是我国首相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饲料添加剂,其核心技术获取了多项国内国际专利,并自主制订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于企业自主制定了较高的企业内控标准,为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从而促使我们企业具备了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内控标准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内控标准的优越性
所谓的企业内控标准实质上就是指企业内部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的质量,而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企业内控标准中规定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性能指标等数值可以高于当时的行业标准和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者在这些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缩小产品的相关各项参数及指标的数值,进行内部制定。企业内控标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企业产品的质量从一而终的保持在较高或超前的水平上,进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及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企业内控标准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进性
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为了使其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超越国内同行业水平,并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制定的一种严于当前现行的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标准,并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国家及行业标准而言,企业内控标准在各方面的指标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灵活性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还是国家标准,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概念,并且也都会有一定的修订周期,同时还不可以任意修改或变更。然而,由于企业内控标准仅仅限于本企业内部使用,也并不需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申报及审批,它的执行只需要企业法人代表批准即可,标准的修改及变更也无需经过大量复杂的程序,从而使得企业内控标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基于此点,企业可按照当前国内外市场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随时制定企业内控标准,这样有利于增强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适应性,企业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实用性
企业内控标准的形式比较多样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企业内控标准不仅能够按照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包括产品所有指标在内的完整标准,也可以制定成仅包括产品重要指标的内控标准,还可以制定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半成品、在制品或是重要工序的内控标准,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
(四)目的明确性
企业制定的内控标准,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从产品的质量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内控标准。
1.为了保证出产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标准适用于某些产品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因素,而易导致在产品储存、运输、检验过程中因某项关键性指标发生微小变化,致使其产品质量等级出现明显差异。
2.为了减少产品质量过剩现象,节约生产成本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这类标准一般通过对某些质量指标的合理设限,使产品质量既符合质量标准,又不致使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
3.为了细分产品的规格,满足不同用户群体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此类标准较为适合在树脂类产品中应用。
4.为了加强技术的保密性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而达到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此类标准可以通过企业在产品质量攻关过程中取得的自有技术成果制定成产品内控标准,借此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并获得技术保密,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双重功效。
二、企业内控标准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
企业的产品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真正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借此将产品转变为商品。如果企业的产品虽然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标准的要求,但却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那么必然会出现滞销的结果,使其无法成为商品,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使企业产品能够在现阶段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成为有价值的商品,企业必须始终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因素,并时时关注国内外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标准,制定先进、合理且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内控标准。
(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实质上就是产品的适用性,换言之就是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程度,产品质量是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这五个方面质量特性综合反映的结果。产品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从而方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鉴定和检测。如果在没有质量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产品的质量也就失去了最有效地保障,生产过程也无据可依。所以,产品质量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倘若没有好的标准,那么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很难生产出质优的产品,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先提高标准水平。企业为了迎接当前市场的挑战,应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内控标准。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自也随之扩大,市场调节的加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市场竞争也逐渐展开,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步,就必须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并根据当前市场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制定先进、合理并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内控标准,借此来提高产品质量,以品牌优势获取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下面以化工产品为例: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化工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化工企业如果不能提高老产品的质量,并积极开发新产品,以便满足用户的需求,必将无法适应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退出竞争的行列。
三、强化企业内控标准,开拓企业产品国际市场
企业应积极采用国标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内控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推进,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从而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抵御大量国外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同时还要力争打入国际市场,基于以上现状,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时时关注国内外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标准,并以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标准为基础,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内控标准,借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档次,生产制作出属于企业自己的精品,为企业创造名牌效应,进而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使得市场竞争成为了标准的竞争,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标准,企业是绝对不可能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的。下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举例说明:海尔集团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对先进的标准采用消化吸收的方式,再将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较之这些标准水平更高的企业内控标准,从而使海尔集团的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海尔成功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对于先进标准的消化吸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若忽视了这一过程势必会影响实施效果。同时,若仅重视消化吸收,而不对其进行创新提高,也会使标准水平始终保持在这一水平线上。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内控标准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防止企业内控标准流于形式,企业还应强化内控标准的实施力度,将内控标准纳入到工艺指标控制、产品检验、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以经济责任制为考核手段,确保内控标准执行的有效性。我们企业在严格执行企业内控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使其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形成了差异化产品的竞争优势,为逐步站稳国内市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英.企业内控标准与核心竞争力.化工生产与技术.2010(2).
[关键词]体育;产业;北京市
[DOI]10.13939/ki.zgsc.2015.46.098
1 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研究体育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对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体育产业近年来对这个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各产业与行业的影响。
总的来看,近年来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平稳。2006―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从60.3亿元增长至144.2亿元,年均增长15.9%。体育产业中制造业行业占比44.4%,服务业行业占比55.6%,服务业行业增加值略高于制造业行业。201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8%,不到1%。
为测算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及行业的影响,本文选用北京市统计局2004―2012年的相应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公式为:
Y=α+βX+ε
其中,X为体育产业增加值,Y为三次产业产值及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ε为随机扰动项。
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由回归分析得到:第一产业β估计值为0.661199,t值为12.21286,R2值为0.955172;第二产业β估计值为26.51459,t值为6.598467,R2值为0.861495;第三产业β估计值为110.4086,t值为10.26986,R2值为0.937761。t值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产值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从β估计值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小,而对第三产业产值影响最大,两者相差超过百倍。可见,在三次产业中,体育产业对发展第三产业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这很可能与北京市体育产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如前文所述,在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的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这在国内各省市的体育产业中是非常罕见的。但实际上,欧美国家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体育产业中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过制造业行业的现象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市的体育产业处于国内各省市体育产业的领先地位。
由于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突出,本文继续测算了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均存在显著影响,但β估计值表明这种影响也存在一些差异。总的来看,体育产业对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影响较大,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影响较小。这似乎说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消费带动能力,发展体育产业可以带动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等消费类行业的发展,而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非消费类行业影响较小。
2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其中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及使用方向和数量。投入产出法的主要参数如下:
2.1 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系数越大,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系数越小,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系数为0时说明j部门对i部门没有直接依赖关系。
直接分配系数表示i部门的产品被j部门用作中间产品的数量占i部门产品总量的比重,该值越大,说明i部门向j部门提供的中间使用相对较多。
2.2 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指第j部门每提供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之和。完全分配系数则指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即反映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通过其他部门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等于i部门对j部门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
2.3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投入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合计。影响力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拉动作用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第j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表示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初始投入时,通过直接或间接关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分配总量,在投入产出表中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的行合计。感应度系数反映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动作用的相对水平。
3 从投入产出表看体育产业的特点
为研究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本文根据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体育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结合其他文献总结出体育产业的以下特点。
3.1 与第二、三产业关系更为密切
从直接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0.0768%、49.552%、50.3711%。这说明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是不同的,对第二、三产业的直接消耗明显要大于对第一产业的消耗,表明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要比与第一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行业看,体育产业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达到0.0531,说明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产业中制造业占比仍然偏大,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很多行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关系还不够紧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完全消耗系数看,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分别是3.398%、68.0799%、28.522%。这说明体育产业对第二、三产业的完全消耗明显高于对第一产业的完全消耗,同样反映出体育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周毅(2005)的研究,199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的完全消耗占比分别为5.85%、70.55%、23.6%。与之比较,在10年之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对三次产业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中仍然是第二产业最高的态势。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经过10年的发展,但体育产业中制造业的比重仍然偏大,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但从数值上看,体育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均有所下降,而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占比则有所上升,说明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虽然滞后,但还是取得了一些发展,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存在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同时也说明,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大,促使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不断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最终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北京的情况看,由于北京市体育产业中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体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可能已经超过与第二产业的联系。如是,北京市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也应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2 影响力和感应度偏低
从影响力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影响力较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916362,数值小于1,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带动力较弱,还无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874632。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已经有所增长,说明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是有所增强的。李遥远、李森(2010)根据中国2002年和2007年12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数值为1.18和1.47,均大于1。如是,则表明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行业带动性,并可以成为支柱产业。由于本文采用的是2007年中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与李遥远、李森(2010)使用的数据不尽相同,因此结果也存在差异。但从其他文献与实际情况看,本文仍然倾向于体育产业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结论,认为体育产业的行业带动性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强,但还没有能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感应度看,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属于感应度偏低的部门,其影响力系数为0.343896,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偏弱。根据周毅(2005)的计算,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38674。比较而言,在10年后的2007年体育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不升反降,说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推动力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依然没有发挥出来。
综合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要大于感应度系数,表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要强于其推动作用。以往的其他文献也都验证了类似的结论。从体育产业的性质来看,体育产业是一种最终消费性产业,以提供生活服务产品为主,具有非常明显的最终消费性特点。这个特点或许可以解释体育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大于感应度系数的现象。同样或许是由于这个特点,体育产业在很多以消费为主要手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外需萎缩、产能过剩的阶段,发展内需、进行经济转型正在成为新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典型的最终消费性产业,体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转型中很有可能最终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李遥远,李森.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7).
[2]周毅.中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我国的体育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因此在选择体育产业和培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进行选择,本文对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体育产业的培育和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区域优势 体育产业 培育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因此对我国区域优势中体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区域的资源,结合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政策的支持和促进,可以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针对不同的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区域优势,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考虑,更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在进行优势产业的选择过程中,产业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产业的优势也是相对的。因此,进行体育优势产业进行选择时,要遵循相对动态的原则,要注意产业的适宜性。
(二)稳定性原则。整合区域资源选择体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区域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选择,区域资源进行相对的优势,然而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只有结合区域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点才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
(三)竞争优势原则。在进行区域产业选择时,区域需要具备比较和竞争两种优势。其中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不同区域同一产业进行比较时所表现出的优势特点,也就是指某一项体育产业在同区域内的相通产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市场导向对于体育产业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行体育产业的发展时,要保证与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具有发展前景。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
我国体育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1.体育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体育经营企业多达5万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其中体育彩票成为了体育产业的领头产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2.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3.体育竞赛表演与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观赏性高的竞赛,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4.体育用品市场逐步成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的社会化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不断的成熟。
(二)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的市场机制不成熟。虽然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但是作为公共事业,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因此体育产业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不断受到限制。另外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的投入量减少,投资产业较为单一,虽然政府对于体育的投资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体育产业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占得比例较低。
2.体育产品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体育用品的生产及销售。虽然全球中65%的体育用品源自我国,但是其中高科技的体育用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较低。
3.完善体育产品政策。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体育部门的多方面的关注,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关注力度,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对体育用品部门进行相关的综合管理,从而保证体育产业相关部门的顺畅运转。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入
产业虽然是由市场引导的,但是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入并不是指政府需要进行全过程得参与,而是需要政府推行一定的相关政策,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
(二)整合资源
对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体制改革,从而在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资源主要包括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以及竞争性资源的整合两种。
(三)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
通过政府的引导,加大体育赛事产业的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配套的服务以及优惠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得为赛事的发展服务,从而展示出政策的优势。在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区域内的发展优势,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建设体育产业基地。
(四)体育文化的推广
体育健身可以作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推广体育文化,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熏陶,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以及发展。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以及体育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只有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发展体育事业,才能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人文社科类,课题编号:2013RWSK03。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3
1 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概述
1.1 体育产业的基本含义
现阶段的体育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其逐渐演变为经济效用和价值更高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及基础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各项体育产品及服务的活动,加上和种种活动相关的活动集合。一般来讲,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它们的产品通常包括体育精神产品以及体育物质产品两种,具体可分为运动用品、体育服务和有关的劳务产品。《体育及有关产业分类》中表明:体育极其有关产业可分成核心层、层及相关产业层三类。其中,作为体育产业本体产业的核心层主要是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和健身娱乐活动场馆的管理活动等;层主要是指以体育产业服务为宗旨所提供的各项产品及服务项目;除此之外,作为体育产业物质基础的相关产业指的是凭借生产及营销体育产品为依托的行业。众所周知,迎合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是体育产业的最重要目的,其内在动力则为同体育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体育消费者。目前,人们对于体育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体育运动已经转变为一项特殊的、可供休闲娱乐的消费项目。所以说,和其他追求简单经济效益的产业不同,体育产业起着增强社会大众健康素质及精神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也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全面展现其社会效益。
1.2 国内体育产业的特点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巨大,再加上本行业内市场情况的变动及体育消费品供求利益的作用,除了和另外一些国民经济产业项目具有一致性外,体育产业还具备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拥有非实物性的特征,它的利用价值一般表现于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其产品在生产环节中需要消费者的直接参与。该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双方互惠互利、相互影响。其次,每个人均可以变成体育消费者,体育产业能够贯穿人的一生。再次,该产业具备极强的行业整合性。由于众多的类目、很高的行业交叉性,体育产业渗透到了服饰、视频甚至机械等领域;此外,体育产业还具备强烈的社会效应。其最早的目的即为增强人们的身心素质,由于人类对于休闲娱乐的追求不断提升,具备此社会功能的体育产业慢慢转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认识的持续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2 国内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
2.1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间所具有的联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最近,不少专家学者从侧面对我国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关联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比如:闻扬对四川绵阳市体育产业和各经济指标关联程度的研究。其提出,地区性体育产业总量和该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44;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604;和第三产业从业者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745。再比如说,李国强等人借助对京津唐地区体育产业总值和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研究,这些人提出:体育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819;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则为0.701;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3312;和金融行业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7112。
综上所述,国内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指标间关联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有很强的关联性,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2.2 体育产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体育的产业化及社会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吸引企业的投资、拉动消费的增长、扩大内需和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等等。下面我们从这些具体方面进行论述。
2.2.1 吸引企业的投资
体育产业对于企业投资的拉动在上世纪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比如说,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日本富士胶片企业是当时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此届奥运会落幕后,日本富士公司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出了惊人结论: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富士胶片在美国的销售数量比四年前整整提高了一倍。作为全球各国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世,它的影响范围广泛深远,参与其中的公司知名度肯定会迅速扩大,而后获得意想不到的经济利益。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吸引企业进行投资,给企业创造商机,这也体育产业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具体反映。
2.2.2 拉动消费、扩内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市场经济迅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物质消费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国民消费结构开始朝着精神文化领域转变,像休闲运动、体育健身所占的比例更大。总体上看,国内人民日常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比例每年都有上涨,尤其是那些沿海城市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迅速提升,其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在总体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也会继续上升。
2.2.3 提高就业率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给大众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例如,耗资4亿美元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吸纳了两千多名人员的就业,除了给这部分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外,也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北京奥运期间,当地投入了超过七百亿元用作体育设施建设,同样给社会大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可见,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就业机会的增加具有关键的作用。
3 国内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3.1 培育体育市场,健全体育产业的市场机制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培育体育市场,同时以此为主线继续推动体育机制的改革,推动体育资源的整合及市场化进程,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而释放结构效益,借助这些举措激发体育消费的潜力,拉动体育消费。此外,还必须进一步健全体育产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增强和传媒业、旅游业等的协作,为现代体育产业市场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3.2 推动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要想同世界接轨,更好地融入到国际体育经济这个大环境中,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当前这种“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现象,以市场为向导,以产权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加快对集团化企业的构建步伐,努力实现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突破传统体育经济发展的束缚,最终达到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3.3 推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程
因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东西部体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为了转变这种体育经济发展失衡的状态,不仅应当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应当推动西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步。像赛马、摔跤、弓箭等传统体育项目,应当重点扶持,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增强上下产业链间的整合,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西部体育产业的迅速进步。
3.4 加强有关人才的培养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目前情况下,我们应当借助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同其他国家地区体育组织的沟通合作等手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体育机构同各高等院校间的联合办学,建立起多渠道、多途径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3.5 加快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进程
体育市场的法制化管理是我国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做到统筹兼顾,互相协作,职责明确,除了进一步细化管理法规及准入机制外,还应当简化审批程序、规范监督行为。经由对有关法律规范的调整和健全,进一步增强体育市场的管控能力,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体系,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人们对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体育产业的关注,对体育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更好地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发挥其社会效益,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