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移动支付;支付安全;法律法规;行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36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移动支付顺势而生,并逐步渗透传统支付方式的市场,成为互联网支付的主流发展方向。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证明了其在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性,所以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就是允许消费者使用其移动终端(手机、PDA、移动PC等)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移动支付的优势在于其能跨越时间空间的约束,比如在家即可缴纳水电费等。同时极大的节省了成本包括去缴费的路程和时间成本,也免去了找零的繁琐,更加方便、快捷,操作也简单,所以吸引了许多消费者使用。

1.1 国外移动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市场在全球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占比日渐提高。而韩国和日本正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稳步发展紧随其后。

(1)日本的移动服务是世界最好的,市民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出门,即可满足其日常大部分的需要。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第一,日本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最早的国家,日本交通IC卡、商户储值卡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诞生,小额支付IC卡如Edy卡以及东日本铁路公司发行的Suica卡均诞生于2001年,并迅速覆盖日本的小额支付的场景。这类预付费卡为移动支付的电子钱包业务奠定了基础。第二,日本的手机制造业发达,国民手机普及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第三,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产业链完善并牢固,运营商垄断并主导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和相对宽松的管制促使其快速发展。

(2)韩国的移动支付情况与日本相似,韩国手机产业发达、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韩国的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营商和金融业互相扶持,齐头并进是其特殊的产业发展模式。加之政府出台鼓励性政策,如手机近场支付退税2%等,大大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3)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缓慢但创新产品繁多,持续发展的势头十分充足。美国以自驾出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影响了其近场支付的发展,延缓了美国移动支付的起步,但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各大大型企业都根据各自的优势创新发展了移动支付,如Google的NFC谷歌钱包和Facebook基于海量用户群的线上线下模式,还有专门为移动支付成立的Isis公司加速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1.2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

在我国,移动支付起步慢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主要是支付宝与财付通领导着移动支付平台。阿里巴巴和腾讯是国内两个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腾讯CEO马化腾在2016下半年初相关数据表明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移动支付日均交易额度超过5亿笔,并且根据腾讯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在除夕参与红包人数达到4.2亿,除夕当天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次,QQ钱包在除夕当天刷一刷抢红包人数达到3.08亿,互动量达到1894亿次。

《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1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70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34%。2016年10月9日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第二季度》有关数据表明,2016年第二季度,摆脱春节的影响,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增幅回暖,交易规模达75037亿元,环比增长25.68%.行业上半年整体交易规模达134776亿元。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占据市场交易份额前三位,支付宝一市占率55.40%位列第一。在移动支付比重方面,2014年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67%和33.3%,到了2015年则分别为53%和47.1%,直至2016年前两个季度则分别为40.07%和59.92%,移动支付业务比重逐年提高并且超过互联网支付,逐渐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主流。此外,数据研究公司IDC的发表报告指出2017年环球移动支付市值将有望冲破一万亿美元。

现如今,大至大型商品交易,小至超市饭店,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移动支付已经有取代现金、银行卡支付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移动支付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1.3 国外移动支付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放低移动业务准入门槛,放宽限制。(2)产业链各方积极合作是国外移动支付能够推广的重要原因,运营商和金融业双方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发展。(3)鼓励移动支付产品创新,多样化发展移动支付。

2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限制条件

2.1 安全性问题

消费者不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理由有许多,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性问题,消费者是否选择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的考虑占极大的比重。安全性问题不仅是密码、个人信息、通信安全等实际的安全,更有心理上的安全性顾虑。移动支付是把双刃剑,在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同时,也有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消费者往往会因为担心网络黑客窃取信息,而拒绝使用移动支付。

国内的移动支付存在两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其一,手机短信验证,方式单一。目前国内大部分移动支付使用的都是手机短信校验,这种方式缺乏动态风险管理系y,有较高的风险漏洞。其二,风险赔偿机制不完善,出现安全性问题的时候,消费者显得格外无助。因此,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2.2 产业链协调问题

移动支付的环境复杂,产业链横跨多个行业,其中有银行等金融行业,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等通讯行业,而其涉及的移动支付使用者遍布餐饮、娱乐等行业,在各个参与者中,并没有一个可以持续发展,各方利益共赢以及权责分担明确的机制。由此引发的跨行业的利益分配,权利义务责任分配问题都需要平衡与协调。只有靠各方积极亲密合作,协调和整合产业链,移动支付才能健康发展。

2.3 消费习惯问题

由于国人的传统意识较强,有根深蒂固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习惯,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货币,人们更倾向使用现实货币,这一现象在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问题,急需政府鼓励支持,潜移默化的去改变。

2.4 法律政策问题

目前,我国在电子支付方面已有一些相关法规,但移动支付方面的监管政策和法规有许多空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电子支付的各方主体进行保护。国内关于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2015年年底出台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等,但是其中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太广,细节规定模糊,实际操作性不强,现实指导性弱。

2.5 行业规范与监管问题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缺乏监管主体,多头监管现象较严重,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监管部门的建设仍处于萌芽阶段,监管漏洞和问题明显。目前,国内对于移动支付进行监管的部门有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但是部门之间无法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存在交叉监管和监管缺失的现象。移动支付行业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规范,由于移动支付涉及的行业繁多,其中制定法律和行业规范就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每个部门的侧重和标准都各执己见,未能统一。

3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安全保障,重视安全性建设

在手机供应商运营商方面,应当实行实名制,SIM卡实名制,购机实名制,保证每个支付终端都能找到对应的消费者;在信息保密方面,应加强防火墙建设,修补网络漏洞,研发安全技术防止手机病毒入侵,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止客户信息泄露;在支付手段上,加强对加密技术的研发,普及指纹支付或更安全的瞳孔扫描技术等。另外,应当加强用户群的安全意识,开展移动支付安全性教育,普及相关知识,让消费者先知而后行,从而减少安全性问题。

3.2 整合产业链,增强行业合作

银行、运营商、第三方的餐饮娱乐等使用者是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三者在市场上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所以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兼顾其他两者的利益。参与者应当商议协调,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互帮互助,增强行业间的合作,做到“共进退,齐承担”的行业合作发展模式,真正的利用各自的优势,填补各自的缺陷,让移动支付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3.3 培养消费习惯,多样化发展移动支付

面对传统的消费方式,要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对症下药”很关键,这就迫使移动支付也需要有多样化的发展来满足各种需求。譬如通过移动支付充值话费、积分、购物、游戏虚拟货币的方式来吸引年轻人;通过移动支付买卖证券,买卖期货,手机银行服务的方式来吸引金融行业的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在菜市场支付、买卖日用品、管理养老金的方式吸引中老年人等等。

3.4 完善法律法规,立法守法

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稳定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也有益于处理移动支付过程中的纠纷问题。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相关法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改变、完善相应的法律,重视安全性要求,应当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加强责任判断,明确定责任归属问题和承担问题。

3.5 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监管制度

政府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建立完整的监管结构,解决好监管主体缺失和多头管理的问题,避免交叉监管和监管缺失。在移动支付发展的监管方面提高约束力,让移动支付市场规范运行发展。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前景明亮,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受到许多限制条件的约束,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正视并重视这些不足与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和支持移动支付方式的创新,确保移动支付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博.国际移动支付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J].中国新通信,2014,(18):2-3.

[2]张雨辰,杨坚争,王林.移动支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5,(6):47-48,53.

[3]王美艳.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和策略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4,(20):1.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65-01

自欧元诞生以来,欧盟特别是欧元区支付一体化日益加深,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支付市场,对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欧盟宣布欧元区范围内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将于2014年建成,届时将对现有零售支付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对于完善我国零售支付市场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欧元区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是贷记转账、直接借记、银行卡、电子和移动支付,但各类支付工具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一)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

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是泛欧洲支付体系下的核心支付工具,即欧洲支付委员会颁布的SEPA规章内以欧元支付的交易。贷记转账指由付款人主动发起支付指令,付款人将支付指令提交给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接收后根据指令要求将付款人资金转入收款人银行。直接借记是指由收款人对付款人的银行账户发起的事先由付款人授权的借记支付指令。

(二)银行卡支付

银行卡是零售支付中最普及和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支付工具。2010年,银行卡支付交易量在零售支付领域位居第3。目前,欧洲使用中的银行卡共7.26亿张,人均1.45张,平均每张卡消费2194欧元。

(三)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支付,通常包括3种方式。一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银行卡交易;二是支付者通过网上银行身份识别,在网上银行转账和直接借记,这种方式目前只可在一国范围内实现;三是通过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商支付。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支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指支付数据和支付指令通过手机发起、传递和确认,可应用于在线或离线购买服务、数字或商品。移动支付主要分为2大类:一是远程移动支付,通过Internet/WAP或SMS进行支付。目前,大部分通过Internet的远程移动支付基于银行卡;二是近程支付,通常在销售点直接发生。

二、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未来发展目标

近年来,欧元区零售支付市场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一是单一欧元支付区逐渐形成;二是各成员国零售支付基础设施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三是新的SEPA工具,如卡支付、贷记支付、直接借记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四是部分基础设施发生重大变化,如单一欧元区证券结算体系(T2S)建设。

(一)是促进公平竞争性。基于共同的、开放的标准,服务供应商可在多国提供支付解决方案,扩大业务平台,推动创新,带来支付服务成本和价格同时下降,并对新进入者或其他成员国竞争者的市场准入提供便利,以此促进公平竞争。

(二)是促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性,并增加透明度。支付者可从更多的、有竞争性的支付工具中选择最适合需要的支付方式。同时,支付市场更透明,将引导消费者使用最有效的支付工具。

(三)是促进业务更具创新性。市场一体化可带来更多规模效益,对现有参与者而言,意味着节约更多成本或增加更多收益机会,且新进入者创新热情会更高,创新地域范围也会扩大。

三、欧盟培育和促进欧元区支付一体化的措施

(一)对电子货币机构和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

欧盟规定各成员国应对电子货币机构和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确保遵守审慎监管原则的机构才能从事此类业务。市场准入业务包括跨国收购服务供应商、发行联名卡、信用卡支付方案、电子签名认证服务市场准入、依赖银行卡交易支付的付款机制等方面。

(二)增加支付服务透明度

目前,支付服务的真正成本通常是不透明的,特别是在信用卡方面透明度缺失严重,将给消费者、商家和欧盟经济带来更高的支付成本。欧盟鼓励通过利用综合返利、收取附加费等手段,使用消费者能够使用最有效的支付工具。

(三)对协议、接口、应用、服务等方面实行标准化

欧盟鼓励对银行卡、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实施标准化:一方面银行卡应遵循SEPA标准,即任何SEPA国家的银行卡,能够在其他SEPA国家的银行卡终端上使用;另一方面,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需要银行卡部门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实施统一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确保完全的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以适应消费者流动使用需求。

(四)加强支付安全和信息保护建设

―是欧盟从1990年起就开始实施银行卡EMV迁移,即将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二是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切实做好数据保护,客户信息无论是在处理还是存储过程,都应存放在安全支付基础设施中;三是支付交易认证机制从设计开始,就必须包括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符合数据保护需求。

四、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以制度作保障,加快建立非现金支付法规制度

一是推动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银行卡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业务规范和管理,促进发卡、使用、清算、收单等各环节业务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业务管理办法,夯实支付体系法律基础,有效防范支付风险。

(二)以规范促发展,加强对新兴电子支付业务的监管

一是建立健全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体系,尤其是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组织开展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规范其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风险监管,包括运行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法律风险、欺诈风险等风险防范与处置。

(三)以推动促普及,引导新兴支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银行卡产业发展,继续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改善受理环境,全面促进银行卡应用;二是优化政策和信用环境,促进移动支付、电话支付、预付卡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加快农村地区电子支付普及,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设施,推动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开展。

参考文献: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信运营商 移动支付 线上支付 线下支付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24.016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24-0078-04

1 引言

自进入4G时代以来,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网速、覆盖面的提高和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移动支付渗透率快速提升。移动支付的引入既是对传统支付行为的重大创新,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成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必然趋势。

支付方式的发展是人类消费方式的转变,从“物物交换”到“以金银为媒介的交换”,从“金银等价券”到纸币,从借记卡到移动支付,交易支付的载体一步步从实体向电子化转变,从一对一的现金、卡片向一对多的移动终端转变,并日益颠覆着传统支付产业的格局。

2 关于移动支付

从广义上看,移动支付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的一种支付方式;从狭义上看,移动支付特指应用于线下场景,并基于移动终端所发起的支付行为。

移动支付可简单划分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涵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支付场景。具体如下:

(1)线上支付的场景实现方式完全基于应用(如支付宝、微信支付、PayPal),关键的支付信息都保存在云端,不受账户资金额度限制,其安全度相对较低。

(2)线下支付场景一般是依靠硬件去实现支付场景(如Apple Pay、Google Wallet、Samsung Pay),目前限于小额支付,安全度较高。

3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3.1 整体行业发展强劲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革新以及消费者对快速、便捷支付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移动支付正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投资的热点,并持续保持高位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据Gartner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达6170亿美元,亚太地区将成为移动业务交易最多的地区。

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势头同样迅猛。2016年初,央行所的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052.34亿笔,金额2506.23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

3.2 多方主体融合竞争

移动支付是对传统金融服务深度的有效拓展,对于大众消费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强有力的催化剂,拥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移动支付所具备的特质可为各参与方带来不同的附加价值,有潜力为通信运营商(以下简称“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三大主体及产业链上其它成员带来营收,形成了多方主体融合竞争的局面。

3.3 O2O落地的现实需求

就现阶段而言,由于相关业务布局的缺乏,移动支付给运营商带来的价值仅在于提升交易手续费收入或增加用户粘性。而对于互联网公司,移动支付不仅在于促使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生态闭环的形成,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所产生的数据价值。支付业务承载着庞大的交易数据,互联网巨头通过精准营销及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的方式,构建从搜索、下单、支付到提货的消费场景,互联网巨头逐渐从用户之争走向场景之争。如何占据更多的线下用户场景、提高服务渗透率成为互联网巨头关注的焦点,由于支付服务具备刚需、高频特征,使其具有天然的获客优势,因此成为互联网公司积累用户数据最重要的入口。

4 通信运营商面临的移动支付困局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都成立了支付业务子公司,将移动支付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以期尽早完成移动支付业务布局。然而,移动支付与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运营商很难发挥自身的既有优势。

4.1 商业模式相似

从商业模式来看,三大运营商提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在应用平台、支付方式及使用场景上均具有较强的同质化趋势,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亮点,难以提升竞争门槛及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具体如下:

(1)战略层面:中国移动坚持打造互联网入口及整合已有的手机钱包和手机支付,中国电信采取“通信+支付+理财”的互联网模式,中国联通则倾向与互联网巨头和金融业的跨界创新。

(2)平台层面:功能相似的开放式平台,主要是基于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打造开放生态体系,从而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应用,包括生活缴费、话费充值、手机购票等功能。

(3)推广层面:中国移动采取给予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手机补贴的政策,中国电信主要采取赠送流量的方式,中国联通则采取手机营业厅支持第三方支付的方式。

(4)银行连接层面:两种移动支付模式并存于三大运营商。一是“间联接入”银行模式,运营商首先对接银联的集中交换平台,然后由银联与各银行对接,能够快速地把银行集中到同一平台上;二是一对一的“直联”模式,通过省去银联交换环节,能够有效地缩短流转路径。

4.2 使用者不愿承担成本

一般而言,移动支付体系当中最直接、最受益的p方即消费者与商户,移动支付更多的是线下场景下消费者与商户的连接工具。然而,根据移动支付网调查数据[1]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消费者不愿承担NFC手机更换成本,更有超过70%的消费者不愿意额外付费。由此可见,移动支付给个人消费者所带来的便利性并不足以驱动个人消费者为之支付过高成本。而商户端关心的是移动支付能否获取更多客流以提升销售额,至少在关键的支付网络建设初期承担建设成本的意愿并不强。

4.3 难以平衡多方利益

运营商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目的在于拓展其增值业务,避免移动支付管道危机。其优势在于用户群体广泛,加之在业务运营和推广上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具备开展移动支付运营和管理的能力,但是由于在终端、内容和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运营商开展支付业务时必须与其它厂商合作,而不同厂商之间利益的权衡,尤其是与银行之间的分成问题,成为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再如,消费者的手机与商家POS机均由终端设备生产商制造,终端厂商对分成拥有的话语权也逐步提高,终端厂商既可以选择与某运营商合作,也可以与银行合作,将自身分成收益最大化。

5 通信运营商如何走出移动支付困局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崛起。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高活跃度的用户群体,有着将现有线上业务延伸至线下的强烈需求,因而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动力十分充足。目前以阿里支付宝、腾讯支付为代表所推出的移动支付整体解决方案颇受用户认可,对运营商和银联的市场份额形成巨大冲击。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摆脱当前管道化处境、解决效益下滑等问题,拓展新型业务、寻找突破口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移动支付业务能够为通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一旦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场景日臻丰富多元化后,用户粘性将提高,平台效应会增大,届时运营商将面临边缘化与管道化的风险。因此,运营商面临各方挑战,需迅速掌握机遇扭转局面。

5.1 运营商的优势

面对强势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公司,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仍有以下优势:

(1)用户群体数量庞大:三大运营商的总用户数接近13亿,3G/4G用户也已经突破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有利于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

(2)产业链逐渐成熟:随着NFC的逐步成熟,产业链各参与方支持力度提高,运营商将成为受益者。

(3)政企市场优势:除了个人业务之外,运营商也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提供集团服务,在企业移动支付场景的建设上更加有资源与影响力。

5.2 以用户为导向,打造全行业应用场景

差异化的应用以及应用的多寡决定了使用的意愿与频率,无论是运营商自行搭建还是透过开放平台合作,必须以用户为导向。从目前来看,运营商的应用无论是在质或量上均有所欠缺,难以转化用户,如何增加平台用户数量是运营商所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因此,如果运营商想聚集用户,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应改变以合作方为中心的着眼点,转向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从而抓住消费者的“痛点”,增加应用领域和开发创新支付产品。

使用移动支付的动力来自三大因素:支付流程快捷、安全可靠、应用种类多。在移动支付应用的布局上,运营商可采取全方位系统性的出击,使应用场景与支付环节能够无缝隙连接,让用户拥有良好的支付流程体验。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各行业的洞察,妥善利用数据分析精准选择消费者的“痛点”行业,打造用户所期待的支付场景。此外,在用户越来越依赖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和金融服务的同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多年来培育的强大技术实力,升级系统平台以提升其安全性,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5.3 提高用户让利红利

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首的打车软件价格之战,充分体现了移动支付激烈的博弈。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军企业的补贴之战不仅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与培育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也是为打通线上线下的通道,进而将货币支付交易进行移动化。

面对竞争,运营商至少需要思考以下两个方面:

(1)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场景的拓展是否会出现运营商现有用户被转化到其它平台的可能。若是,是否考虑以持续补贴的方式与其抗衡,保有存量客户群,避免付出更高成本以重新获得客户。

(2)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尚未进入的领域上,运营商能否采取让利红利的方式,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让消费者由试用到愿意使用其服务。

要解决上述问题,运营商需要拥有完备的营销能力、稳定的预算保障以及稳固的合作伙伴等多方支持。

5.4 深化与金融机构协作力度

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整合移动用户与手机终端的能力,而金融机构的优势则体现在支付系统上。若由运营商负责构建移动支付平台场景及导入用户、金融机构负责布局商户端和支付系统,双方采取整合协作的模式推进移动支付,才能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展开竞争。

以上海地铁为例,由中国移动、浦发银行、上海地铁共同打造地铁全网手机支付,率先在全国推出了融合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以及地铁出行于一体的应用服务,揭示了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具体而言,上海地铁全网手机支付采用的是银联标准与浦发银行的技术,同步支持中国移动NFC手机支付。运营商与银行在该闭环场景下所提供的移动支付服务能够为其带来垄断性收益,有利于浦发银行客户快速增长。此种模式较好地平衡了金融机构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使双方走向利益同盟。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支付业务有助于运营商实现从通信管道业务向服务平台业务的转变,并将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与收入机会。面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强势竞争,运营商需要加快步伐,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从一站式服务能力的建构、营销预算到完整的应用生态系统进行多方面的投入,形成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卢婷,赵国进. 软件及服务、技术硬件及设备[R]. 北京: 中金证券研究部, 2015.

[2] 中国人民银行移动支付技术标准课题研究组. 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报告[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3] 方腾. 中国移动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 侯珀,钟昀泰. 走出移动支付的迷宫[R]. 北京: 德勤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研究部, 2015.

[5] 舒文琼. 海水与火焰:移动支付两大阵营差距扩大[J]. 通信世界, 2016(4): 33-34.

[6] 胡霞. 4G时代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 技术与市场, 2015(1): 153.

[7] 吴恒亮,张巍巍. 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服务商的信任维度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4): 101-106.

[8] 帅青红,芮婷婷,黄涛. 移动支付市场三大服务商博弈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5(10): 262-265.

[9] 中金C券研究部. 移动支付催熟O2O商业模式[J]. 大众理财顾问, 2014(8): 93.

[10] 德勤. 2016年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报告[J]. 上海国资, 2016(4): 92-93.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第4篇

貌似这个产业的前景无限、潜力巨大,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有一步之遥,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行体系,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家对于移动支付都有过自己的雄心和尝试,但谁也没办法将这个涉及众多产业链环节的服务独自推广做大。

谈及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向,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握奇)产品经理刘峰认为移动支付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业内已把移动支付看作重要战略趋势,市场机会巨大,而在老百姓中还未普及,当务之急是要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产品并进行推广普及。他指出,移动支付的全面推广、实现需要上升到一个社会化的高度,因此,全方位协调金融、通信、商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默契,已经成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商家的共识。

渐入“标准化”时代

因为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诱惑”,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一直在“七国八制”的标准之争、不同行业的利益纠葛之下徘徊行进。随着中国移动、中国银联携手推出基于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系统互联的移动支付平台,以及NFC“手机钱包”正式上线,通信、金融两大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合作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貌似国内移动支付标准之争已尘埃落定。对此,刘峰表示每一个新技术产生,它的标准都在不断升级,现在的标准可能也只是一个组织或者几个组织分别制定的,那么这个标准也很可能不是统一的,在这种情况下,握奇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设计和生产产品。标准会对握奇有产品规划方向的影响,但产品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要看客户体验和用户感知。

至于标准不统一,将会对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刘峰认为,各地会因为当地实际、合作情况的不同,而各有差别,移动支付能否普及,最终取决于用户。

“握奇坚持生产出符合当地客户具体需求的好产品,这个产品不一定需要符合所有标准的要求,但一定要可以在市场中使用,让客户满意。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标准的慢慢升级,握奇会参与制定产业标准,标准不会影响握奇近期的市场方向,但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大家需要达成一种共识:新的产品若是要让市场接受,首先要让这个产品的用户接受,其次才是行业内各方之间的竞争”。握奇希望与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部门去制定统一标准。

移动支付安全引担忧

目前,移动支付逐渐成为金融、通信、交通、电商、移动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焦点业务,但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担心安全问题。

有业内专家表示,如今国内的移动支付依然处在萌芽阶段,手机支付面临安全性的考验,智能手机与支付账户、银行卡联结,将包含更多的个人隐私,如何有力地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成为摆在手机支付市场上的一道难题。在刘峰看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金融IC卡、移动通信SWP卡、SIMpass双界面卡、SIMpass-SC全卡等卡产品是最佳的安全载体,相关公司会加大对于移动支付卡类产品的研发。

据了解,握奇相关的移动支付产品所采用的均是国外芯片,国际安全认证等级可以达到EAL5+,同时通过了VIS/MasterCard等认证,这种产品完全符合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中的应用。刘峰介绍,目前握奇积极配合银检中心、住建部、电信运营商等方面的检测,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认证。不管是SIMpass卡产品,还是其它智能设备,都围绕着一个词,“安全”。

移动支付的技术支持

近几年,移动通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完善,引发了电子支付领域的巨大变革。随着3G的广泛应用,“移动支付”技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刘峰表示,移动支付技术目前分为四种:一是NFC手机,GoogleWallet和中国移动曾经推出过这种全终端的方案,移动支付的安全模块需要看具体放在哪个部分,如果是全终端方式的话,就是把SE放在了手机上,手机厂商比较喜欢这种方案,他们能够掌握安全模块,也就掌握了终端客户,可以相应地做更多增值服务。而运营商很难接受,若是这个手机厂商足够强大,它足以推动整个产业链为它做事,那么运营商就只能沦为管道,进而失去了对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权。

二是将SE放在不同位置,SE放在什么载体上决定什么样的载体形态,例如:NFC-SWP,相当于是把SE放在SWP卡。如果单独把SE放在了手机卡上,这样SE由运营商进行管理,这个方案是许多行业用户,包括中国银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力支持的一个方案。虽然这是一个挺好的趋势,但目前还没有普及,只是将一些城市作为试点,而且由于成本较高,拥有相匹配的手机的用户较少,终端限制较多,普通老百姓还是接触不到。未来几年,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这或许会成为比较好的方案,握奇也将持续关注这个方案。

三是SIMpass双界面卡,将SE、天线、非接触前端集成到一张SlM卡上,同时符合13.56MHz银联的标准,也和国际的很多标准对接,这个方案在国内已有1200万的用户,而在海外,如泰国、东南亚国家也在发售。该方案的升级版已经去掉了“辫子”,我们称为SIMpass-SC“全卡方案”,这种方式会让维护、推广方便很多,目前全卡方案在国内正在进行试点,握奇预计最近的一两年,全卡会是比较好的移动应用支付解决方案。

四是贴片卡,该方案属于临时移动支付方案。

移动支付扩张尚需努力

相对于发展较成熟的国家,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虽然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但眼下仍处于起步阶段。业界认为国内的移动支付产业并不太占优势,甚至可以说并无优势。但对国内移动支付企业的存活以及未来发展,刘峰却认为优势是多面性的,如国内的SlMpass产品,是全球销量最多的,欧洲用NFC-SWP并没有大规模用在移动支付的产品上,而是用于点对点模式或读卡器模式。

“如果按现有移动支付用户来说,中国反而是走在前面的,我们可以在移动支付上,进行弯道超车。现阶段,希望行业内的所有成员,持续关注产业趋势、技术发展、市场导向、合作模式等方面,不要仅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要先把这个行业做好,不能让用户对移动支付市场失去兴趣。”

移动支付市场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移动支付 商业银行 对策

上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国内支付交易渠道的创新,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网上服务平台,此后更是随着网上支付平台的推出,崛起了一批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随着移动技术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3G 技术的演进以及市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iphone手机对客户生活的影响,国内将迎来移动支付领域的下一个浪潮。

本文将通过对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各方主导的移动支付应用模式进行分析,预测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移动支付的新浪潮。

一、移动支付现状

1.与传统互联网支付的差异

传统互联网以信息为中心,而移动互联网则多以个人为中心,它强调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提供。移动性、即时性、广泛性、私密性、用户识别性,是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非常明显而又可以深度挖掘的特征,这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更加贴近用户、更生活化,它带来的是随时随地、场景整合的信息和应用互联。

正因如此,移动互联网将继电子商务和个人网银后带来全新的模式——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移动商务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处理任何事务,降低了办公时间和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它能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用和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移动生活是指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办理各项金融业务,同时这些业务可以很好的同社交、生活,甚至是娱乐结合在一起,而非死板的金融业务。移动金融作为基础环节,例如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等,是移动商务和移动生活发展的根基。其中手机银行更是作为移动金融的基础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将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带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客户生活中,因此备受青睐。

2.市场空间

截止2011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逾8亿,其中已开通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为3.03 亿户,占全部手机用户的37.8%。2010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26.9 亿元,同比增长45.8%。随着3G网络的建设,各家研究机构一致预测,中国将于2011 年起进入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时代。例如,艾瑞咨询预测中国手机支付交易额将于2011 年达到300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5500 万,整个用户增长将达到92%,移动互联网总体收入将于2013 年突破6000 亿。中国移动预测称2012 年以后手机支付将超过网上支付;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Analytics 认为,2011 年全球将有360 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来进行交易支付。

3.市场参与者

如图所示,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银行卡组织、第三方支付、商户、移动终端制造商等,它们共同构建了移动支付的产业链。目前参与各方都已开始探索手机支付的适用模式,加紧布局,争分市场。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用户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佣金、资金沉淀的价值,以及银行提供信贷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的收入,其利润获取模式类似于网上支付的收益模式。但与网上支付不同的是,移动支付拥有更广泛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且更易形成规模效益,因此,移动支付将成为商业银行在新支付领域的又一个良好的发展通道。把握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又一次发展机遇是银行必须尽快规划好的战略课题。

二、国内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金融产业链相对复杂

如上文所述,移动金融产业链涉及到手机软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诸多的利益群体,产业链相对较为复杂,各参与方都试图能够在产业链中抢占主导地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运营商主导、金融机构主导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导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因为各方互不相让,很难协调好各方立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

但从总体上来说,银行在主导权争夺战中还是具有一些相对优势。首先银行拥有金融服务牌照,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更为突出,对客户而言也较容易接受;其次,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小额支付,因此购买商品的种类受到限制,而大额的账户管理则需由银行来管理,对购买商品的种类限制较小,故能带给用户更大的效用。

2.软硬件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影响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安全性。对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来说,首要关注点是安全要有保障,必须避免账户资金被他人盗用及财务信息泄露。而目前手机的加密能力较低,而且因较长的产业链,在手机支付时信息将在多方流转,从而导致信息被拦截和泄漏的可能性提高。另一个因素是易用性。目前手机软硬件系统种类较为繁杂,银行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发匹配各种设备与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且经常跟不上系统更新的进度。同时,无线网络带宽和速率等方面难以让人完全满意,交易时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问题就是慢,这些都给用户体验带来了显著的障碍。

3.需建立兼容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通用平台

手机支付市场各参与方的位置决定了其局限性,难以独自主导整个产业链。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缺乏独立运营的第三方式的移动支付通用平台。这个平台应包括将手机第三方支付与各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B2C 电子商务网站连接,并且使用户的手机号码与其银行帐号捆绑,使其更符合场景应用,才能给予用户快捷便利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