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在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实施优质的教学工作,还要提升公共外交观念,以此拓展其国际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能力,培育出更为优质的人才。本文分析汉语国际教学中公共外交观念的影响,明确其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以此为其实际工作提供依据。
一、汉语国际教学中公共外交观念的重要性
公共外交理念是由美国埃德蒙・格里恩提出的,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提出的外交,而是国家依据影响国际民众行为的外交活动提出来的。因此,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中的公共外交观念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中的公共外交有利于提升国际的综合能力。二十一世的竞争和发展主要是依据文化实施的,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展现了这个国家的整体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学工作增加了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中的展现和传播,以此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能力和综合水平。第二,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中的公共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对中国了解的并不多,随着我国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很多国家对于我国的看法和观点各不相同,甚至对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而汉语国家教学有助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依据语言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方向,以此认同和肯定中国的发展方向。第三,发展公共外交已经成为提升外交能力的主要形式。现阶段,多数国家都将公共外交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而重点工作就是推广本国的语言[1]。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公共外交观念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们已经明确汉语国际教学工作中公共外交观念的影响力,但是受到制度、传播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外交公共观念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展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系统不全面。我国在高等教学系统中设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业培育人才,但是这一方面的人才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需求,响应的综合素养和外语能力还要不断的提升,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第二,传播系统不完善。汉语的发展和传播工作需要依据有效传播系统,构建优质的传播系统,但是相关工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和平台的不断推广和创新,现代传媒技术在汉语教学工作中得到突显。然而,因为现阶段汉语传播系统不完善,无法依据网络系统和技术等实施教学工作。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汉语国际教学工作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完善,形式需要不断的丰富。现阶段的教学知识主要集中在我国文化理念中,学习其发展的历史、宣传的观念以及现代社会发展情况等,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些知识需要不断的拓展,从而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促使汉语国际教学工作在公共外交中更好的发展。第四,不关注教材的构建。汉语国际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展现其具备的公共外交作用,构建优质的素材更是重要的教学工作。但是现阶段素材的构建和应用明显不足。没有满足时代的需求,教材知识也不全面,影响教学工作的实施。
三、构建全面的汉语国际教学发展系统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各个部门自上而下,全面管理,一起努力,构成专业性、完善性、系统性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系统。语言的拓展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间断的宣传和学习。在长时间中,全国上下要统一发展的步伐,实施有效的汉语国际教学工作。政府要提升资金的投资,为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将汉语国际教学工作设为政府工作实施。第二,孔子学院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汉语国际教学工作实施的重要形式,更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随着汉语教学工作的实施,全世界已经拥有六百多家孔子学院和课堂的构建,并且受到了各个国家人民的欢迎和支持。同时国家应该支持那些非政府机构孔子学堂的构建,从而降低政府的主导能力。第三,多样化实施汉语国际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国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影响因素,促使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多方面地了解中国,熟知中国的文化,从而与中国和谐发展[2]。
结束语
因此,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公共外交观念具备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对其增加关注和认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需求,设定优质的解决方案,从而促使汉语国家教学工作更好的实施,以此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摘 要: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礼仪是体现个人素质的形式,礼仪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对礼仪的重视不可小觑。然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些情况反应了现代中国社会对礼仪有一些误解,造成误会甚至隔阂,我们应积极应对并解决这些不必要的尴尬。
关键词:礼仪;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原本的礼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同化,但普及的程度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很多尴尬和误会。但礼仪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都很难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只要内心真诚,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对方都可以感受到。因礼仪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礼仪有所差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各自礼仪所体现的文化有根本的不同。文化差异也造就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是增进大家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形式。古语“民以食为天”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饮食的重视。很多社会交往是在饭桌上进行,例如很多商业洽谈、政治交往都已高档宴会作为场所促进双方事业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大家喜欢高谈论阔,说话声音比较大,营造热闹的气氛,显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如果餐桌冷冷清清,少言寡语,在中国人看来是彼此不太熟悉的朋友才会交流比较少。餐桌文化中也少不了酒文化,宴会的主人一般通过劝酒、多喝酒的方式以体现自己对客人的热情。
但与中国文化有很大不同的西方文化来说,餐桌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中讲究就餐的环境,以安静,干净为最重要的就餐环境因素。就餐中低声交谈体现自己的高雅,饮酒时多以红酒为主,不讲究劝酒,讲究自身就餐的舒适度,并且西方文化中就餐时比较避讳谈论工作,多以朋友的身份聊天,品酒,享受生活。
这种餐饮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运用的不好就会造成误会,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尊重自己文化的同时要多多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礼仪,禁忌避讳,当然也不必完全按照对方国家文化传统进行,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不忌讳学习对方文化礼仪并遵循,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并不可能完全避免,差异的程度也深浅不一,解决的方法应是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礼仪,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二)礼仪受到不同国家历史宗教因素的影响
礼仪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宗教影响,历史影响,这些无疑都是和本国社会历史相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宗教的不同导致很多礼仪是不在本国生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因为不了解这些禁忌而犯下了错误,就会影响交际交往,也就达不到了解对方文化的目的了。
例如在泰国,因为人人信奉佛教,认为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泰国,是不可以随意触摸孩子的头部,但在我国,摸摸孩子的头表示疼爱喜欢的含义,这与泰国礼仪就有了冲突。
穆斯林国家,因为信奉伊斯兰教,教义之别避讳男女有身体接触,并且对女性有很多的限制。这对于美国等开放的国家地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对人权的侵犯。此外,猪肉是绝对不可以触碰的食物,饮酒也是禁忌。所以如果去穆斯林国家,一定要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同步的礼仪文化,不要触碰对方的底线。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的影响,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对隐私的定义范围比较广,例如工资、婚姻、年龄、工作等,如若问道其隐私,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侵犯。但在中国社会不同,朋友见面问的越详细表示对其越关心,并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含义。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礼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13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13。中国文化中因为“4”与死发音相似,所以避讳4。手机号码、车牌号码、楼层等都避免使用“4”。
韩国人日本人见面都要鞠躬以示尊敬,鞠躬的弧度越大表示对客人越尊敬,如果对方向你鞠躬而你没有回应的话被看做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和藐视。韩国人的酒文化也相当浓烈,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小辈面对长辈喝酒是一定药侧身饮酒以示尊敬。这种礼仪文化并不是现当代才产生的礼仪,而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礼仪,也是对方国家最典型最标准的礼仪。
对于中国文化中最令西方国家把握不住的是长幼尊卑的称谓问题。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分化的非常详细,通常英文中一个单词可以对应中文的很多称谓。西方社会崇尚自由平等,所以喜欢直呼其名,多以“先生”“太太”作为称谓,比较笼统。但是中文用称谓来显示不同的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区别彼此的关系。如果在中国直呼长辈姓名被看做是最大的不敬,甚至在给晚辈起名字的时候都要避讳长辈所使用的字。
这些礼仪的差异我们还是要从尊重的角度出发,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对方的文化之中,尤其是因为宗教、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礼仪,是不可能被轻易打破和更改的。在做到了解对方礼仪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回应对方的礼仪。
(三)我国礼仪之退化
我国的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国民素质也显著提升,但与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相比我们的礼仪却在退步。我们时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这样那样不文明行为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出现在国外报纸新闻的头条,这实在是让我们这个以崇尚礼仪而文明的五千年文明古国为之汗颜。
我们经常忽略的体育礼仪是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在竞技场内其实也有很多的礼仪需要我们去遵守。在08年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在最后一局中一举拿下高分,现场观众欢欣鼓舞,大声喧哗,但是比赛并没有结束,观众的吵闹影响了后面的选手发挥。体育礼仪承载着体育精神,我们不应只为本国选手加油助威,应看到每个选手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再如现在流行的高尔夫球网球运动,都属于绅士运动,对运动时所着服饰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穿着简单随意的衣服,而是要穿带领子的运动服,不可穿拖鞋、皮鞋入场。观赛时要保持安静,不可随意喝彩,更不允许喝倒彩。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对着装方面没有西方国家讲究,直到近几年才看到高档酒店门口会竖立“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牌子。夏天经常看到有些男士赤膊上阵,背心拖鞋就随意出入公共场所。或者可以看到有些女士穿着皮裙或穿着过于暴露等这些在国际礼仪中被视为不体面的穿着出现在公共场合。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在某些特别正式的晚会现场,也可以看到我国观众着装随意随便,坐姿懒散,这些在国际礼仪中都是特别忌讳的。但看一下国外颁奖典礼或晚会的台下观众一般都坐姿笔挺端正,女士着装端庄,男士着装正式,对晚会很重视,体现了自己对晚会准备人员的尊重。
总论
礼仪存在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文明程度和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目前出现的很多关于礼仪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对礼仪缺乏重视、对礼仪缺乏了解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应提高国民对礼仪的重视,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其次应多了解与自己接触的环境不同的礼仪,尊重差异。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就可以代表我们对不同文化所体现出的礼仪的态度。我们遵守礼仪尊重文化的最核心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和了解,促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礼仪是传递真诚的桥梁,我们通过礼仪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传递给对方,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友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建红.论礼仪的本质及其修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8.03
寒来暑往,夏去秋至,不知不觉,转眼之间,离开韩国又松大学已近八个月了……
偶然翻看学生们自己创办的系刊“又松走天下”,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又松,眼前禁不住图画般一连串浮现出一幅幅清新而又熟悉的校园美景,一次次往返于学校、宿舍之间令人陶醉的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还有活动其中,我那永远让人羡慕的阳光内心、甜蜜笑脸和开心工作的优雅倩影……
一、美丽校园与教室环境
窗外的景色剪影般不断地变化着,而喜欢凭窗伏案工作的我,却依然还是一副老样子。时常喜欢品着从北京带来的茶,望着窗外,漫无目的地回忆那些值得纪念与珍藏的往事!享受那份追忆的快乐,品味那些启迪生命的哲理,在心中虔诚地感恩曾经给我带来喜悦与感动的人和事,那一时分将是我这一天最感欣慰的时刻。
明媚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照进房间,窗外的微风吹来阵阵清爽的秋风。抬头眺望远处的青山蓝天,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了远方……
记得那是2008年3月,正值韩国最南端美丽的济州岛樱花烂漫的时节,我带着几分好奇和满怀的希望,从中国的北京乘机到达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又就地转乘旅游大巴,大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午夜时分来到了韩国著名的中部城市大田市。漆黑的夜晚迎接我的是系办公室小郑老师那双温暖的双手和亲切的问候,是她送我到HRD宿合安顿下来,也是她在我登机不顺的情况下,几次往返于大田――仁川之间等候,直到现在,我的眼前常常闪现小郑老师寒夜中等候我的身影,让我至今为之感动!
好像是在四年前吧,在济州大学校通译研究所任教期间,就曾从我的学生那里得知大田的物美价廉、夏暑冬寒、补习班多、学生的活动也多……可当时并无机会亲眼看看大田。真的很想知道大田是什么样的城市?那里的学生是如何学习汉语的?他们在学习中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曾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而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也许这就是有缘吧!不曾想济州工作期满回国两年后,我又再次来到了韩国,而且是早已耳闻的大田市的又松大学,这真令我欣喜!
清晨时分的校园,美丽而宁静。当你步入学校的正门,永远都有一位身着制服忠于职守的值班男士,最先迎接你一天工作的开始。进了校门往右拐,过了停车场,不远处的学生宿舍附近,总是很准时地有两三位阿姨,在认真地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和星星点点的垃圾。也许是经常在那里、在那一时刻见面的缘故,我们彼此都会很自然地用韩语问候早晨好,每天如此。有幸的话,还能看到学生宿舍前,一位阿姨正在专心致志地用清水冲刷楼前的台阶,有好几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默默地站在一旁,欣赏她的工作,我觉得晨曦中她的工作神态最为美丽!
走进又松大学,沿着蜿蜒而上通往中国学系的板油马路,随处可见一排排正在成长中的松树,听说又松大学每年都要种植松树,每次有什么奠基仪式活动,也总是以种植松树作为纪念!那些松树青青的,并非高大苍天,但却给人一种茂盛生长的感觉和遐想的空间……
绕过操场,展现在眼前的是两座灰白色的建筑物,其中高层的建筑物是留学生宿舍大楼,三层的建筑物是国际交流大楼,中国学系的系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以及学生教室就在该楼的二层。大楼里各层楼梯走廊干净整洁,地面上没有一丝的灰尘纸屑。大大的玻璃窗总是以它明亮干净的面容迎接太阳的光芒,随时随处可以看到的辛勤清扫的母亲们,总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宽敞的楼道变得更加敞亮。
国际交流大楼每层楼道的阳面为教室,阴面全是很大的玻璃窗。阳面教室内摆放着一排排干净的桌椅连体课桌。不同功能的教室,面积大小有别,上课所需的黑板也不同。小教室的前面一般都是使用白板笔书写的白板,大教室的前面才是需要粉笔书写的黑板。不同的教室,桌椅的数量和颜色都有所不同,有的教室是蓝色的桌椅,有的教室是黄色的桌椅。不管教室面积大小、桌椅数量与颜色有何不同,每个教室前边,都有一个统一颜色与样式、可以自由移动的教师小讲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灵活地移动小讲台,就好象随时可以展现不同的情景教学一样,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室前面进行着不同组合的会话练习,整个情景画面充满动感,十分有趣。
二、课程设置与学生特质
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基础实践课与专业研讨课两大部分,中韩任课教师也有明确分工。一般而言,中国教师主要担任会话、听力、作文等语言实践课;韩国教师主要讲授语法理论与翻译课,如汉语语法、基础汉字、阅读、翻译、中国经济的理解、中国现代小说、论文指导等。平时教师自己决定如何设计每一堂课、如何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何启发学生参与教学,遇到需要反映和商量的具体问题,中国教师可以直接和系主任取得联系。此外,还有固定时间,中韩教师一起交流教学工作,商讨教学问题,决定教辅活动安排等等。
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值得一提的是,该系新近推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汉语学习氛围的改革措施,除正常授课外,课后还有中韩教授共同配合组织指导的四个社团活动――歌唱社团、话剧社团、读解社团和杂志社团。此外,从去年开始,该系还制定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成立了针对留学和HSK考试不同需要与等级要求的各种强学籍管理;每年5月定期举办口语演讲比赛,一展学生汉语口语表达之风采。生动严谨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汉语学习范围,增设了不同内容教学情景,延长了学生韩国语环境下说汉语的时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与开口说汉语的兴趣与热情,使该系的汉语教学充满了勃发生机。
要说中国学系最为闪亮的一道风景,还是那些充满朝气、满怀理想与远大志向的学生们!他们热情奔放、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富有挑战意识和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他们尽情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挥洒打工的收获和快乐,开心于每天上课师生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和那记忆犹新的欢笑。他们之中,不乏有聪明智慧者,善良仁爱之人;也不乏有善于学习与思考,有望成为未来优秀人才的研究学者;苦学多门专业、立志成为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的男儿志士;以及愿为中韩两国的友好发展和共同强大做出自己不懈努力,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的优秀学生。应该说,经历了紧张而痛苦的高考学习,刚入学的韩国大学生,主观上一般都有松口气的想法,喜欢以玩的方式,加倍享受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但部分优秀的学生还是非常努力刻苦的。不过,由于汉韩两种语言所属语言类型不同,特点各异;加之,中韩两国教育体制、教学理念不尽相同,韩国学生较少愿意主动问答老师问题,特别是不习惯在同学面前开
口做各种口语练习。因而,在汉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上,还需中国教师某种程度的指导帮助。适应了中国教师讲课方法之后,学生们不仅大胆地与教师一起探讨学习汉语口语的方法、准备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策略、在中国找工作的途径,而且,还会就学习内容,与老师交流中韩文化方面的见闻,其中包括恋爱婚姻、饮食服饰、汽车住房、留学信息等等。由于韩国语环境下汉语学习确有一定困难,所以,在韩汉语学习者能够通过HSK高级考试的学生并不太多,很多学生都是来中国学习以后,顺利通过HSK考试初级、中级乃至高级的。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及外贸公司对汉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早些来中国留学、哪怕只是为期一个月短期旅行学习的学生逐年增多,正为此,汉语国际教育在韩国很流行,每年来华留学的韩国学生也最多。
三、展望未来与研究思考
随着中国当今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地位影响力的日益发展与提高,学习汉语已成为韩国学生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一种趋势和最佳就业选择之一。掌握汉语,会使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会为他们精彩的人生更增七色光彩!为此,又松大学中国学系紧跟形势,在巩固、发展以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多所高校校级交流、
“2+2”、
“3+1”合作项目以及短期留学共同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宣传,并于今年,在教学管理与国际市场开拓上,又实施了一项海外联合教学的新举措,将一年级中文系的学生,只要自愿,全部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课程设置与授课分别由中韩双方老师担任,一年以后,学生回国继续完成其本科学业。此举之目的,是使学生尽早接受中国本土汉语教学,在真实的汉语语境与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感受中华文化,学习纯正道地的中国语。这一留学策略不仅为韩国又松大学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留学之门,铺垫了一条理想之路,而且更为该校提高其韩国境内的知名度,扩大招生、广增生源,做了一次强有力的造势宣传。学生们从这一教学新尝试中得到多少实惠,获得多少收获,留有多少遗感;我们中国教师在此过程中面临何种挑战,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何种问题,从中受到多少启迪,拥有多少思考,目前尚无确切的研究显示,不得而知。但我希望并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会使学生们学有所成,满载而归。无论在韩国任教,还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工作,作为国际汉语教师,我都衷心希望每位学生能够好好把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次课上实践,努力学好汉语。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去过新加坡、泰国等亚洲不同国家和港台地区,也游览过欧洲英、法、德、荷、比利时等一些发达国家,与那些摩天高楼与繁华相比,我更对韩国独特的生螃蟹等海鲜饮食、济州岛的桑拿温泉、大田的烧烤与冷面情有独钟!更对又松大学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与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国际商学院的总体设计和教学规模、以及中国学系师生每天融洽相处互教互学的情景,记忆深刻!更对韩国母亲们的善良真诚、勤劳认真和追求美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衷地敬佩!
关键词:中国;韩国;大学生;礼仪教育;启示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等精神内涵的外化,体现着人们的道德修养,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所以,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决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充分发挥礼仪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韩国与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亚洲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相似之处,且在全球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文化的冲突。[2]但是,在西方价值观腐蚀到处蔓延时,韩国却充分发挥礼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因此,学习韩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礼仪教育的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一)礼仪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3]。”礼仪的含义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礼”和“仪”两方面解释。所谓“礼”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是指人们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4]。
(二)礼仪教育
礼仪与教育的结合构成了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是教育概念的一个重要分支。礼仪教育的具体内涵是指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礼貌、礼节、交往程序等,学会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活动[5]。
二、中韩两国礼仪教育的相同点
(一)注重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古代统治工具的儒家经典,也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主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韩国和中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一员,其文化也受到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点的影响。在韩国,早晨长辈上班前,晚辈要鞠躬说“再见”;吃饭时,长幼有序,年长者落座动筷后,年幼者才能动筷吃饭;各种宗教都有人信仰,但是儒家文化却是他们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社会生活中,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长幼之间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关系的阶级组织,则反映出对老人的尊敬、对教育的渴求、对死者的祭祀仪式和继续扩大家庭的影响力,忠孝思想仍然是教育儿童的基本道德。[6]尽管后来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侵入韩国社会,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依然是韩国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并且更加强调儒家文化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也熟悉他们提出的代表性理论。
(二)注重实践活动
中韩两国的高校进行礼仪教育,把礼仪理论教育和道德实践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手段,认为理论学习和观念掌握都必须通过行动和实践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利用录像、图片、录音等形式图、文、声并茂地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体验式和技能训练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小组评价等途径体验礼仪行为,再加以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礼仪技能,明辨事理,培养良好的品行。[7]不仅如此,有些高校还创造机会在课外进行训练,比如到公司、宾馆、酒店、商场等进行实地学习和训练,使教学意义更为深刻。
(三)开设礼仪课程
中韩两国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针对社会的道德礼仪问题展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礼仪自觉意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还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校园礼仪、面试礼仪、涉外礼仪等,目的是榱伺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规范学生的举止言行,树立朝气蓬勃,文明礼貌的当代大学生新形象。
三、中韩两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不同点
(一)礼仪教育的方法不同
我国高校的礼仪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来进行,采取正面、直接的教育模式。而韩国高校则更为注重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接受礼仪教育,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方面,韩国高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方式更为隐蔽和深入。在课堂教学中,韩国非常重视通过公民社会课程以及历史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的实际践行能力。
(二)礼仪教育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韩国学校礼仪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为了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礼仪教育,韩国的教育部门制定大学礼仪教育的内容,并把礼仪课设为必修课,而且鼓励各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师资状况开始礼仪方面的选修课。中国的大学虽然也开设礼仪课程,但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教学内容多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缺乏统一性;从小学到大学的礼仪教学内容也会出现重复的现象,不能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了《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在内容上就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况,甚至还有雷同的地方。
>> “一带一路”面临的认识纠偏 “一带一路”下的文化融合 “一带一路”下如何建设港口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问题浅析 "一带一路"战略税收问题研究 看!义乌在“一带一路”淘金 浅析在“一带一路”战略中 “一带一路”的国际态度 “一带一路”上的兵团力量 “一带一路”的冰与火 “一带一路”的使命承托 “一带一路”的PPP模式分析 “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 的“一带一路”足迹 “一带一路”中的云南角色 “一带一路”中的国际政治 “一带一路”的时光华章 “一带一路”释放的中国机遇 “一带一路”的真实含义 “美美与共”的“一带一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3-03.
[9]谭青钦.泰国高校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曼谷北部大学教学实际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4):13.
[10]江傲霜,吴应辉,傅 康.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情况对志愿者培训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5):86.
[11]李志厚.为新世纪而学――泰国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12]李 静.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9).
[13]杨红娴.赴泰国做汉语志愿者[J].世界文化,2009(6).
[14]陈艳芝.泰国汉语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3(8):66.
[15]丁 峰.中泰签订协议合作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EB/OL].,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