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

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

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转化;能量守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中,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能量无处不在,能量转化无时不有。

一、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内容

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又称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灭定律,它是指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初步形成

19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对蒸汽机“出力”作出理论上的分析。所以热与机械功的相互转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埃瓦特(PeterEwart,1767-1842)对煤的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由此提供的“机械动力”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建立了定量联系。丹麦工程师和物理学家柯尔丁(L.Colding,1815-1888)从事了摩擦生热的实验。俄国的赫斯(G.H.Hess,1802-1850)在更早就从化学的研究得到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1836年赫斯向彼得堡科学院报告:“经过连续的研究,我确信,不管用什么方式完成化合,由此发出的热总是恒定的,这个原理是如此之明显,以至于如果我不认为已经被证明,也可以不加思索就认为它是一条公理。”至此,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已初步形成。其实法国工程师萨迪・卡(SadiCarnot,1796-1832)早在1830年就已确立了功热相当的思想,他在笔记中写道:“热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动力,或者可以说,它是改变了形式的运动,它是(物体中粒子的)一种运动(的形式)。当物体的粒子的动力消失时,必定同时有热产生,其量与粒子消失的动力精确地成正比。相反地,如果热损失了,必定有动力产生。”“因此人们可以得出一个普遍命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动力,在量上是不变的。准确地说,它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实际上,它只改变了它的形式。”

三、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

1807年,英国的托・杨首次把活力叫做能量。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作出明确叙述有重大贡献的,首先要提到三位科学家。他们是德国的迈尔(RobeaMayer,1814-1878)、赫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hz,1821-1894)和英国的焦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规律之一。恩格斯对这一规律的发现给予崇高的评价,把它和达尔文进化论及细胞学说并列为三大自然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这个全面的名称就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完整的数学形式则是德国的克劳修斯(Rud-oflJuliusEmanuelClausius,1822―1888)在1850年首先提出的。w.汤姆生(WilliamThomson,即开尔文,LordKelvin,1824-1907)在1851年更明确地把函数u称为物体所需要的机械能(mechanicalenergy),他把上式看成热功相当性的表示式,这样就全面阐明了能、功和热量之间的关系。1852年,w.汤姆生进一步用动态能和静态能来表示运动的能量和潜在的能量。1853年兰金(w.J.M.Rankine,1820-1872)将其改为实际能和势能,他这样表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宇宙中所有能量,实际能和势能,它们的总和恒定不变。”1867年在w.汤姆生和泰特(Tait)的《自然哲学论文》中将上述实际能改为动能,一直沿用至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不是一个科学家的成果,而是几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指导和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进行各项新的研究,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四、能量转化的方式

某种能的转化是通过相应的力做功实现的,具体的能量转化方式为: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重力做功实现;动能的变化是通过合外力做功实现的;机械能的变化是通过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实现的;电势能的变化是通过电场力做功实现的;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内能的转化是通过摩擦力做功实现的;电磁感应中通过感应电流受安培力做负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在纯电阻电路中转化为内能。

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

有两种思路:一是弄清楚系统中哪些形式的能发生了变化,增加的能量和减少的能量一定相等;另一个是弄清系统有哪些物体能量发生了变化,一些物体能量增加了,其他物体能量就一定减少了。

谈谈对工程热力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1 原子物理部分的知识点及高考考纲要求

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Ⅰ);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Ⅱ);氢原子的电子云(Ⅰ);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Ⅰ);放射性污染和防护(Ⅰ);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Ⅰ);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Ⅰ);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Ⅰ)。

2 对教材的处理

笔者的做法是将“原子和原子核”放在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一跨度为100年的背景上审视这部分内容,将其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不变更其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突显这部分内容在方法论上的价值,对“原子和原子核”的复习安排从三个维度展开。

2.1 知识维度 “原子和原子核”按从大到小,从外向内,采取“剥葱式”的方式展现知识网络,具体线索为: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基本粒子核技术和核能的应用。

原子结构的知识脉络:汤姆生枣糕式原子模型卢瑟福有核模型玻尔模型(经典理论基础加上量子化的模型)。这一层次以玻尔模型为重点,作为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台阶,在研究和解释某些现象涉及到原子结构知识时,也以玻尔模型为依据。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变的、可分的,使传统的自然观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一部分让学生知道原子核的衰变、人工转变、核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及相关的应用。

原子核能――尤其是通过裂变和聚变这两条有效途径获得核能,是当前解决能源问题中大家关心并积极研究的大事情。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进展情况,何况高考也有这方面的要求。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复习中,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科学美。你看E=mc2是如此简洁、完美、真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径直揭示出宇宙的奥秘。

2.2 方法维度 人们对原子和原子核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科学研究的途径: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人们在不断修正错误中逼近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1895年发现X射线,1896年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1897年发现电子,连续出现的三大发现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给整个物理学界带来了困惑和论争,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彭加勒、路・乌尔维格、意大利的奥・利希、奥地利的马赫,甚至革命导师列宁也加入了这场讨论,马赫将这称作为“原理的普遍毁灭”(原子的不可分割、不变性被打破了,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规律受到新的检验等等)。唯心论者认为“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我们用今天眼光审视过去,不难发现,物理学在这些发现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们认识原子的历程中方法论的因素非常丰富,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新理论毁灭了旧理论的成果,而是新理论既指出了旧理论的优点也指出它的局限性,从而使我们能把自己的理念提高到更高的理论水平。不仅原子和原子核理论如此,任何物理学的变化,无论看起来有怎样的革命性,都是如此。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 100年来,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历史,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贝克勒尔、卢瑟福、玻尔、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夫妇、约里奥・居里和伊利芙・居里夫妇、查德威克、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李政道和杨振宁、王淦昌等等。掸去灰尘,打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闪光名字背后鲜活的科学事件。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性怀疑意识的建立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1909年卢瑟福在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发现大约有八千分之一的α粒子发生超过90°的大角度散射。卢瑟福后来提起这件事时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件。这就像您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弹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地不可思议。”这促使卢瑟福去思考他的老师J・J・汤姆生原子模型的正确与否这一问题。本来,汤姆生为β散射建立个一个多次碰撞的理论,可以解释大角度散射。但当用到α粒子散射时,由于α粒子比电子质量大得太多,故两者多次碰撞几率趋于零。而实验结果却是八千分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

一边是恩师的理论,一边是千真万确的实验结果,卢瑟福陷入了极其矛盾的境地,经过长时间思考,1910年底,卢瑟福终于作出决断,放弃汤姆生模型,承认原子有核,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发展奠定了最主要的基础。

批判精神的核心是理性怀疑精神,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坚持真理。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作为自己的校训,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是批判精神的写照。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反思、怀疑、批判、求真、求美,求新的一部发展史。从光的微粒说、波动说到波粒二象性和光子说,从古典力学,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力学,从热质说,热力学到能量说,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就量子力学是否完备发生的长期争论等,都是让学生体悟批判精神的生动素材;对物理学史的阅读、听讲、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培养批判精神的过程。

在复习教学中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提升,一定量的训练是一个重要手段。

3 高考中的“原子和原子核”的问题聚焦

注重考查近代物理,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命题者往往将这部分知识和现代科技进展联系起来,考查应试者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考物理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鲜明时代特色,“原子和原子核考点”因而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现选择部分习题,以供参考。

3.1 与原子结构模型相关问题

例1 [2001年上海物理卷]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ACD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围绕着核旋转

3.2 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

例2 [2004年江苏物理卷]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他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去,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84Po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

3.3 电磁场中的核衰变问题

例3 [2003年全国理综新课程卷]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与Rπ-之比为21。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答案:C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A.11 B.12

C.13 D.16

3.4 与守恒定律相关的的综合问题

例4 [2000年全国春季理综卷]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衰变,α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α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试求在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答案:Δm=M(qBR)22c2m(M-m)

3.5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问题

例5 [2006年广东物理卷]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C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0n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

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2

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 E=12mc2

例6 [2006年江苏物理卷]天文学家测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约为25%。有关研究表明,宇宙中氦生成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宇宙诞生3min左右生成的;二是在宇宙演化到恒星诞生后,由恒星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1)把氢核聚变就简化4个氢核(11 H)聚变成氦核(42 He),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01e)和2个中微子(νe),请写出该氢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并计算一次反应释放的能量。

(2)研究表明,银河系的年龄约为t=3.8×1017s,每s钟银河系产生的能量约为1×1037J(P=1×1037J/s),现假定该能量全部来自上述氢核聚变反应,试估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根据你的估算结果,对银河系中氦的主要生成途径作出判断。

(可能用到的数据:银河系的质量约为M=31×1041kg,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g,1u相当于1.5×10-10J的能量,电子的质量m=0.0005u,氦核的质量mα=4.002 6u,氢核的质量mp=1.008 7u,中微子νe质量为零。

答案:(1)411H42He+201e+2νe;

ΔE=Δmc2=4.14×10-12J。

(2)氦的含量 k≈2%。

(3)由估算结果可知,k≈2%远小于25%的实际值,所以银河系中的氦主要是宇宙诞生后不久生成的。

除上面几种类型的问题外,还有半衰期等问题,限于篇幅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