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体系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商品流通体制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流通格局,在商业经营主体更为多元化,商品流通渠道不断多样化的今天,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集团、连锁化、大流通、大市场作为我国流通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流通企业 发展趋势 大流通

商品流通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专门组织商品交换,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企业,包括各种性质的商业、外贸、粮食、供销、图书发行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企业是商品实现交换的媒介,通过其经营活动,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商品流通企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商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水平、竞争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

我国流通体制的现状

(一)流通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我国流通业近年来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整体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仍难尽人意。中国的流通业所呈现出来的“低、小、差”的现状,使其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个体上都难以形成同国外流通企业相抗衡的竞争实力。中国的流通资源尚未得到认真的梳理和科学的组合,中国流通业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从近20年国外流通业的发展看,其发展始终伴随着大资本、大企业的成长,始终围绕着建设大企业主导型的流通格局。我国流通业虽然在企业数量增长、硬件设施建设、业态创新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加强流通的组织化、规模化方面滞后,这在整体上阻碍了我国流通业的前进步伐。

(二)流通业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流通产业的技术革命提出了新的要求。物资流通配送企业分散,缺乏统一规划,未形成统一的物流配送网络,物资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缺乏特色,同国际化城市物流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的引进和发展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创新,电子商务发展不够成熟,在经营管理、服务理念、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改进等方面工作有很大差距。我国流通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有一定差距,缺乏能够提供外语接待服务能力的流通企业,适应现代化消费的国际化通用信用卡结算还未完善,这与国际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流通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流通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流通速度低。据测算,我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2.3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流动资本周转次数年均可达到20-30次。库存率高。社会库存总额占社会商品销售额的比重也反映了流通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1.14%-1.29%。我国2004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占其当年销售额的比重为6.37%。

(四)流通对经济发展的前导作用尚未真正形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流通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日趋严重。市场需求不旺、销售疲软的情况已持续了很长时期。而流通在调整生产、引导消费方面的作用却不明显。流通产业不仅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节奏和速度;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社会上对流通产业的认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对流通产业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农业。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日趋深入,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尚未建立,在流通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的区域分割和市场保护,区域间的贸易障碍使得全国统一市场难以形成,从而也阻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种社会环境当然与流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不利于流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势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改善这一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流通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打破区域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不仅是中国流通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前提。

思路决定出路。加快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路应是: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这一切意味着在经过30年左右的改革历程之后,中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必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的改革将促使中国的流通业进一步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大集团

与外国流通企业相比,中国流通企业总体营业规模都偏小。2008年我国“零售百强”商品销售额合计为12069亿元,约合1766亿美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1%;2008年美国零售业百强销售额为17963亿美元(包括在美国本土以外市场的销售),占全美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0.7%。2008年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销售额(包括全球销售额)为4056亿美元,相当于同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由此看出,虽然我国流通企业的规模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一流流通企业相比,规模还是太小。企业规模小,就不能享有规模经济所特有的降低成本的优势,造成企业经营效率低。

所谓“大集团”是指通过新一轮的流通改革,将形成一批资本规模和销售规模庞大、市场覆盖面广泛、并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全国性的流通大企业集团,并以这些大企业集团为主导来促进全国流通业的发展,规范流通市场秩序,提高流通经济效益。政府要运用WTO的规则更好地促进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努力实现低成本扩张,促进流通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市场集中度,减少市场无序竞争,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育出几十家可以和外国流通企业相抗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我国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二)连锁化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连锁化是成功商品流通企业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水平不到国外零售巨头平均水平的3%,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为17个,与4688家分店的沃尔玛、10400家的家乐福、26000 多家的伊藤洋华堂等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相比,差之甚远,这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

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通过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方式,加强流通网络的建设,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高效稳定、覆盖面广的流通网络,能够使流通企业全面实现同自己的所有门店、主要供货商及主要客户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获取低成本优势,增强竞争力,使中国的流通业真正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发展连锁经营,可以改变我国商业中陈旧的经营观念,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为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流通

流通产业是创造价值的。按国际的经验数字统计,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一般为40%-50%,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15%以上。而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这说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新一轮流通体制的改革,形成社会化的大流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大流通”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流通管理上的含义,要求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彻底打破系统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流通活动方面的相互融合,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需要来组织、监管和协调社会化的商品交换;二是流通功能上的含义,必须高度重视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特别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的先导地位,明确现代化的大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从根本上改变“重生产,轻流通”、仅把流通看作商品的销售环节的传统观念。

大流通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重组批发业、培育大批发企业、推进品牌和分销系统、提升专业市场、建设配送中心、促进会展业、发展电子商务等等;运用现念、信息技术,吸纳世界先进经验,将设计研发力量汇聚到一起,将电子商务引入实体市场,将产供销融为一体,将拍卖、直销中心、导购中心等新颖方式与传统市场形态相互衔接,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相互融合;多种经营方式的组合:出租经营和自营的结合、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现货和期货的结合、主体功能和服务配套的结合等等。大流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全方位地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它有以下三个特征:流通区域广,不是局限于一省、一国的小范围,而是整个全球的大商品交换;参与行业多,有形商品的交换是大流通的基础,但不是它的全部,还应包括各种无形商品的交换,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全过程,离不开制造、餐饮、房地产、国内贸易、外贸、金融、信息、教育、科研等众多行业与部门的有机配合;社会化程度高,因为流通状况既是社会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反映,又对经济运行直接施加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在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下,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有可能使流通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效率等达到最优化状态,真正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

(四)大市场

市场是实现不同商品生产者和劳务提供者之间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商品交换和商品价值实现的场所。市场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先决条件。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的载体,是市场功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而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一整套工具。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

“大市场”主要是指全国乃至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即在充分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上,在全国乃至全球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打破了各种市场壁垒和障碍的、商品能够按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和合理顺畅流通的市场。这就要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统一市场法规和政策,打破各种关卡和封锁,排除各种市场障碍,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性畅通的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反映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大趋势。从发达国家来看,由于本轮区域一体化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一方面,全球化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要求,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张,而充当其中载体和推动力量的是跨国公司,这使得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流通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自利益的存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在上世纪中叶独霸世界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从而形成了今日世界经济“一超多强”的格局。因此,发达国家企望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来保证自己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大市场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目前我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情况比较严重,各地区产业重叠的现象严重,区域间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的过度竞争迫使各地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相互设置区域贸易壁垒。而区域贸易保护的结果,实际上是限制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了落后,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正是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主要特征。显而易见,这种市场体系,是发育成熟的现代市场体系。尽快促进我国市场体系发育,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程敏等.流通产业迎接全面开放时期到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

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第2篇

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记 者:首先,请您谈谈负面清单概念的含义,其对发挥市场作用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刘世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是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全会作出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意味着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完善市场体系的一个重大创新性举措。所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领域清单,即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这是市场准入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但其意义不仅限于此。其更重要的含义是,它反映了政府管理经济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负面清单相对的,是正面清单。所谓正面清单,就是允许和鼓励的目录,也都要列出一个单子,要经过政府审批。

可以想象,在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经济中,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创新社会中,能够开展的项目范围非常不确定,谁能说得清楚?不仅每年不一样,每个月甚至每一天都不一样。比如,卖商品,你是在百货公司卖,还是在大购物中心卖?是在实体店卖,还是在网上卖?是通过一般的网上支付,还是通过最新的微信支付?现实的市场销售方式变化得很快。如果一定要让政府管理者先点头,经过一系列的审批后才能搞,一定会把许多有希望、有前途、有竞争力的项目和企业排除在外。所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给创新留下了空间,给不确定性留下了空间。也就是说,给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决定性作用留下了空间。

另外,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政府鼓励搞的行业和项目,往往也有很大的后遗症。目前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如光伏发电、精品钢材等,都是前几年受到政府鼓励的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搞鼓励类项目,往往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制造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认定政府比市场更聪明,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远见,看得更准确,政府当然对投资项目也应该更负责任。如果这个前提能够成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了多余的,改革也就成为了多余的。事实上,就是因为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政府计划出来的那些行业和项目,最后搞不下去了,才催生了改革。政府有关部门感兴趣的所谓鼓励类项目,有的企业也感兴趣,因为拿到批条、路条后,就可以搞到银行贷款,搞到别人没有的优惠政策。其结果是破坏了公平竞争,客观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加剧产能过剩的后果。对政府和企业都没有好处,不是双赢多赢,而是双输多输。

与负面清单相关的,还有一个负面标准。也就是说,以什么样的标准、规则为依据开出负面清单。这样的标准、规则应当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说得很清楚,就是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不是所有制性质,不是公有、非公有,不是企业规模大小。这些“负面标准”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问题,是市场本身解决不了,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符合这些标准,所有市场主体都要受到保护,不符合的,不论国有民营,不论企业大小,都要受到惩罚。企业发展或出局,要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来决定。但从实践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比如,现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还是用行政性办法,要减去的产能,或明或暗地还是以所有制和企业大小划线,没有把负面标准作为主要判别尺度,对产权保护考虑不够。用这种办法搞结构调整,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完全背离的,也不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减少自由裁量权就是进步

记 者:有人说,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反腐倡廉方面也能发挥出正能量。上海自贸区试验有这样的效果吗?

刘世锦: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减少自由裁量权,相应地也减少了寻租和腐败的机会。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后,有表扬的,也有不少批评,说基本上是过去审批清单上禁止限制类项目的翻版。我认为还是要表扬的,因为毕竟单子变短了,允许、鼓励类的没有了。清单短了,自由裁量权就小了,寻租、腐败的机会就少了。另外,与允许鼓励类相比,禁止限制类的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小,这也是一个进步。当然,负面清单的长度以后还应逐步缩短。即使是负面清单,也要有审批时限的要求和透明度的要求,其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政府审批或不审批的理由是什么,都应该让大家知道。

“负面清单”已经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下一步关键是如何落实。今后政府对市场准入审批制度的改革,思路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这方面的改革,不应再是减少了多少项审批,而是还剩下多少审批事项,这些审批是否属于负面清单,保留的理由是什么。可以说,这项改革的方向和方法都是明确的,不必再等,每个地方都可以先试点,然后大面积推开。

通过竞争降低成本促进创新

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第3篇

举例说明,在采用利率微调调控市场基准利率时,如果商业银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就可能越过央行设定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其不会在拆借利率低于央行存款利率时存款于央行,也不会在拆借利率高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位置时,增加拆出资金的供给,那么市场均衡利率将偏离央行的目标利率,利率微调效果也大大削弱。

(二)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备程度较高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实质上是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动实现资金的自发重组与配置,资金的优化配置又促进着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在金融市场体系发达的国家,金融市场已成为政府实施宏观政策,稳定经济和避免通货膨胀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中央银行采用市场化工具来影响利率政策的操作,到利率的变动最终对企业和居民行为产生影响,都是借助于完备的金融市场来保证完成的。就此而言,金融市场是衔接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企业和居民行为的介质和导体。金融市场正是通过利率作用及其传导机制把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企业和居民行为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率微调的作用效果,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备程度是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金融市场完备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利率政策一旦决策并加以实施,就能通过金融市场这个统一体,把利率政策调控意图逐级由金融体系传递和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影响到企业和居民的投入与产出活动,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央行保持利率政策操作的可靠性与透明度市场经济主体对央行政策预期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央行赋予政策的明确和稳定程度,如果政府提供的信号是模糊的和不稳定的,商业银行的预期水平再高,也难以做出符合市场和央行要求的反应,这就可能造成市场利率的无序波动。就此而言,随着利率政策调控手段的日益成熟,中央银行要想更多地发挥导向性信号作用,就必然要增强其政策操作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以便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充分实现利率微调的政策效果。利率政策的可靠性表明一种信用,即中央银行承诺在利率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体现一种可信度。具体说,就是指中央银行利率政策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函数关系,从而使得政策符合理性预期标准。在自然利率状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具有信息优势,利率政策和经济变量指标会对所有的波动产生影响,缺乏对私人部门预期的控制会使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如出现资本外逃、货币投机的冲击。为此,中央银行应该及时对私人部门的预期做出反应,保持利率政策的可靠性,否则利率政策的效果必然会受到限制。央行保持利率政策操作的可靠性,既是保障利率政策调控效果的基础,更是提高利率微调实施效应的关键。

(四)央行保持利率政策调控的市场化手段央行的利率调控可以采取行政手段,也可以采取市场化手段。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行政手段固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效果,但在长期则会导致利率体系的扭曲,不利于充分发挥利率政策的调控作用。故而,央行最终还需采取市场化手段来进行调控。所谓市场化手段,就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利率政策调控的市场化手段即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在此种情况下,利率由各个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和央行的指导性信号,自主地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央行只是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借助货币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向金融机构传导央行的信贷、利率政策信号,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二、中国利率政策操作的环境考察

利率微调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一种“适轻量”、“精确”的调控,要求一国具有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即经济体制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来看,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基本上能够在我国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反映,这就使我国市场主体对资金的价格———利率的敏感性逐渐增强,从而使得利率的每一次微小的变动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政策效果。

(一)我国基准利率体系不断完善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即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决定其它利率的变化。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市场化。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2)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3)传递性。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具备了基准利率所应具备的所有特征:它反映和影响着金融市场上银根的松紧变化,制约或主导着整个利率体系中的所有其他利率;它是货币市场上的一种市场利率;特别难得的是,由于央行是整个金融系统储备资产唯一的最终提供者,央行无论是通过国外净资产或国内信贷哪一条渠道向金融系统提供储备资产,都将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超额准备金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央行具有很强的控制力。②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同业拆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初期(1986年)年拆借累计发生额只有300亿元,到2011年23145.85亿元。同业拆借市场也从过去市场分割严重、利率波动幅度较大到当前同业拆借利率不仅与央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以及再贷款利率逐渐形成了合理的利差,而且于货币市场上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利差,即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已日趋合理。这为我国实施利率微调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金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资金由过去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增强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的意识,改善企业利率“软约束”状况。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增强了经济的活力也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有利于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随着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及其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建立,各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兴起,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建立了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而证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创业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公众的预期逐渐成熟,这些都为央行实施市场化调控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此外,经过十多年的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一定进展。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开始,经过十年的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200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启动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SHIBOR从2007年1月4日起正式运行,尝试为金融市场提供1年以内产品的定价基准;二是2008年11月24日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法定贷款利率的0.85倍调整到0.7倍,扩大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价空间。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中国利率微调操作基础的条件

阙如从市场机制的宏观层面来看,利率政策的有效实施与利率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核心。但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央行对市场利率放任自流,而是“利率形成在市场,调控在中央”。利率微调正适应了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采取市场化手段加强利率监管的要求。它与传统的调控方式不同,是充分运用市场力量实现央行调控目标。在利率微调操作方式下,央行只需根据经济运行要求变动央行基准利率,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利率调控目标。但总体而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利率的制定权还主要掌握在中央人民银行手中。与最终目标相比,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还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管理的模式,利率政策依然很少考虑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去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金配置,因此还未能完全实现与利率宏观调控目标相协调的决策机制与传导机制,从而阻碍了我国利率宏观调控效果的发挥。此外,利率政策的有效使用与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利率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一的利率问题,而是从属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中宏观金融调控信号变换和信息反馈的载体,对发挥利率机制在宏观金融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虽然我国四大银行基本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但其国有企业背景仍未改变,它们的经营常常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

现今,各地涌现了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也拥有一批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其经营机制相对四大国有银行而言,利润最大化的约束力较强。但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也都有政府的背景,其众多的政策选择仍受政府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还缺乏足够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交易品种或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市场间分割严重,交易不活跃,导致利率机制传导缺乏速度与效率,直接影响了我国现阶段的资金供求难以通过利率变化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使得真正的市场利率难以形成。再者,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跛行”现象:在金融市场中,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迅速,货币市场则比较缓慢;在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发展相对迅速,债券市场则相对滞后;在货币市场中,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国债回购市场发展相对较好,而票据贴现市场发育不足。这些不平衡状况间接地影响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整做出的准确判断。从市场机制的微观层面来看,利率政策的有效实施与决策机构的独立性也联系密切。现行中央银行是否应该保持制度上的独立性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分歧的问题,肯定者否定者均有之。中央银行是否应该独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不能从其本身来考虑,而必须结合是否有利于央行有效地实现其货币政策调节职能,特别是是否有利于货币稳定来分析。基于这样的认识角度,我们认为中央银行至少在理论上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受政府其他部门的影响、指挥或控制。具体分析,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中央银行目标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可以自行决定利率政策最终目标;二是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自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独立性既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在实现价格稳定方面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加强其实施稳定的政策的能力。但就我国而论,在我国利率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只有相对独立性,而不具有完全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其一,虽然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以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包括了来自政府部门的任务和压力,如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这种利率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多目标与法律所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相违背,不仅会削弱中央银行对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还会影响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其二,由于在法律地位上,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利率政策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国务院手中,利率政策的决策通常表现为中央银行与财政等多个政府部门谈判、博弈的结果。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利率微调政策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以市场体系建设为基础和支撑平台。为此,我国仍然需要将注意力继续集中在推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上。基于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此为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微调政策制定和执行创造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具体看来:一是既要确保宏观经济发展目标长期稳定,也要做到顺应形势、合理安排,以为利率微调手段的合理运用打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2012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重心逐渐从“控通胀”向“稳增长”转移。以此为基,我们认为,下一阶段,适应我国实行利率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都将进一步凸显。而利率政策的“稳中微调”也将能助推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二是要大力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具体要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以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

(二)加强对微观市场主体的打造利率微调政策的有效实施,除了要理顺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思路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微观市场主体的打造,使之成为确保利率微调政策效果发挥的中介与目标载体。对此,一要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商业化运作机制,确保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变动的有效传导。商业银行要在接受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和金融监管下,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各自的业务特点、资金用途、贷款方式、借款者信誉程度、资金组织的成本费用等因素,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二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利率政策发挥实效的目标载体,如果企业不具有依据利率变动而调整其经营决策的动力,利率微调的政策意图必然付之一炬。为此,打造利率微调的微观市场主体,还需以制度的形式从根本上解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有企业的束缚。使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经营决策权并具有自己的经济利益,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国有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以对市场利率等价格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三要拓宽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正规融资渠道,增强其对市场资金价格的敏感性,使其能对货币当局的利率调整做出及时的反应;最后,还需规范资本市场运作,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以此来增强居民的货币需求弹性,进而加强居民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度。

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一体化;环渤海地区;“价格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2-0076-05

市场一体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因此,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既是建设全国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并用“价格法”对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与比较,然后对市场一体化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与本文的政策含义。

一、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背依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和多个老工业城市,是我国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地区GDP总值为7651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31.02%。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环渤海经济圈以来,环渤海地区一体化进程缓慢,区域内市场分割很严重。

(一)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1986年,天津联合大连、青岛等13个沿海城市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这一区域合作组织。从此,推进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序幕拉开了。在这曲曲折折的20年里,根据其发展速度和特点,将环渤海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86-1997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环渤海地区的独特优势、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引起许多专家学者关注。为适应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1986年在天津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一个区域性、开放型、松散式、推动经济联合的一种区域合作组织,并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合逐步向高级、紧密型的方向发展。从此,环渤海区域市场一体化便又增加了一个区域合作组织的推动。在这个阶段,总体上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还是处于探索与萌芽阶段,地理联系大于经济合作,区域合作没有实现预期的腾飞与发展。

2、发展阶段(1998-2004年)。1997年11月6日至7日在天津市召开了第八次联系会,成员市(地、县)增加,参会地区范围涵盖广泛,包括了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并提出建立特派员办公会议制度。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港群优势,共同推进对外开放;要共同培育区域性大流通体系。期间联合举办了环渤海科技博览会、环渤海建材交易会、环渤海发展中心大厦建设招商、环渤海地区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渤海地区医疗协作行动等系列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合作,成效显著。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地域范围广泛、合作范围拓展、远景规划加强、声势浩大,但声势大于实际行动,缺乏实质保障机制。

3、加速阶段(2004年后至今)。自2004年后至今,环渤海地区合作进入加速阶段,地区经济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主要标志是一些重要会议的召开和重大协议的签订,包括“廊坊共识”、“北京倡议”、“廊坊框架”和“天津倡议”等。这些会议与协议将推动环渤海地区各城市间在交通、能源、产业、科技、环境、旅游等全方位的合作,促进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的优化组合,消除行政壁垒和市场障碍,共同培育和发展环渤海地区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个阶段的特征,区域合作取得实质突破,但由于地方权益的协调、转让与补偿机制缺乏,区域合作保障与协调机制乏力,具体操作措施依旧缺乏,产业链难以扩展、规模效益弱化。

因此,20多年来,环渤海地区经济整合依旧步履蹒跚,市场一体化程度缓慢。从发展阶段看,根据区域合作总体特征与市场一体化特征,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还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一般将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与成熟阶段),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着力推进。

(二)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测度

1、市场一体化的测度方法回顾

市场体系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系统性风险;含义;建立防范风险机制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分析的定义

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1.金融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形式是因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全行业崩溃。

2.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一特定行业存在或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3.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

二、金融系统性风险分类

(一)货币市场的风险

我国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相比,其深度和广度不够,货币市场的内在功能还有待于提升。一是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过于单一。二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三是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集中度偏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四是票据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违规经营票据业务的现象屡禁不绝。

(二)资本市场的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转轨时期的体制问题与新兴市场的基础缺失相互关联,影响了市场稳定运行。一是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二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者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风险。三是市场融资功能萎缩,产品结构和监管制度等存在缺陷。四是市场交易和结算制度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和控制风险的需要,缺乏对投资者直接保护的制度。五是监管机构缺乏管理经验而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进行不正常干预而造成的证券市场的震荡。

(三)保险市场的风险

目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风险。一是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较低。二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不高,保险公司诚信状况存在着不少问题。少数保险公司培训和管理人不严格,存在唆使。误导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三是保险产品的结构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措施

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调控,强化监管,改进服务,优化环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内部的法律体系,理顺银行业和证券业信托业的法律边界,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进一步简化对创新的审批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从各国的相关实践来看,资本账户的开放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渐近模式”和“激进模式”。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除了外汇储备充裕,对外贸易自由化可在未来几年内基本实现外,其他条件均未充分具备.因此,需要继续实施“渐进模式”的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

经济金融界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国可以通过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纪律约束来减少波动,我国目前开放经济的特点是准固定汇率制度.这些特点的组合造成了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我国为了保持内外政策的平衡,除了采用传统的财政,货币和外汇政策外,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一些政策工具用于政策组合。

(四)完善市场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将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工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

(五)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进行研究和开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其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预警显示四部分组成。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

(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特别国债,原有股东增资,新股东出资、以及中央银行再贴现和有担保的再贷款等途径,开辟多样化的救助资金渠道。

参考文献:

[1]马威,冯丽.基于新资本协议构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5,(2)

[2]黄达.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出版社

[3]中国金融业总体风险分析与对策[M]

[4]周国文.公共服务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理论导刊,2007,(7)

[5]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8)

[6]高培勇.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五大理念[J].当代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