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1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基本性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壮观的烟花片段。“”盛放。制造时,一般期望它达到最高点时爆炸。那么,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就为,h(t);4,9t2+14.7+18。烟花冲出,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1.2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高考中,数学的价值是无处不在的。情境教学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1.3 拓展教与学的资源,信息时代,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新的课程资源除课本外,还有网络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是对课本的重要补充,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目前,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无疑是网络。

2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这些学习,除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加各种培训外。最适合教师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就是网络学习。高中数学是抽象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学科。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看到教学素材的合理选取,教学方式的变化,更需要体现的是老师与学生的思维、语言以及情感的交流。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不宜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不少教师对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乐道。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学完的内容,“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失去了学生的思考,看似充实的内容,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2.2 不应忽视师生隋感交流,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不加选择地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或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至于这些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具有针对性,则无暇顾及。忽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就无从谈起,数学的教育性就大打折扣。

2.3 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虽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智能形态,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何况,目前很多课件的设计,也来源于一些教师在传统环境下的教学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耍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控 项目教学法 开放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26

相比于传统的封闭性考核机制,开放性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开创性。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改革相应的考核机制就是不彻底的改革。考核机制的改革才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环节,开放式考核研究可以为以后相关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研究思路。根据数控专业的课程特点,确立开放式考核的考核方案和考核范围,开放式考核既是考核学生学习思路的开放性,又是考核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还需要解决如何在摒弃传统的分数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改革的原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彻底摒弃传统的分数论。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方法,因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教学实践中。目前,学术界对项目学习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造成了该项研究出现了研究对象分布不均衡、研究深度不够、有价值的研究不多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研究的发展。

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在国外研究和实践的比较多,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开放性考核方式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影响度,所以这种考核方式在国内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理论。

有鉴于此,在未来的项目学习研究中,研究者应该拓宽视野,着重研究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推动该项研究的发展,使项目学习教学法在我国教学中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服务对象,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研究载体,以项目教学法为研究切入点,以开放式考核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入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基础,明确本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方案和过程,把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纳入研究对象,以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为目标,从方案实施的具体条件和细节入手,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性。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指挥棒,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变传统的表面考核、机械考核为深入式考核,探讨式考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将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具体客观分析职院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并做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

第二,科学分析机械制造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明确项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过程,对该教学方法做一个深入式的剖析研究,明确该教学方法优点和现实的局限性。

第四,确立开放式考核的具体考核方案和考核目标,结合课程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上,确立考核方案的实施条件,实施目标,着重研究影响该考核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鲍蓉芝.“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质量信息,2006,(8).

[2]唐国华.项目教学法在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16).

[3]张振华,吴凯.项目教学法及其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7,(49).

[4]王振兴,董昶.论高职三维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开发和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2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一、教育装备人才现状与需求

2012年3月,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为了准备《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12版)》的编撰而进行数据收集工作,从而向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各个省市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的部分问题是用于了解各省市一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现状的。据不完全统计,在职称方面,各省市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平均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22.30%,中级职称人员占35.81%,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41.89%。在学历方面,平均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6.01%,本科学历人员占49.73%,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44.26%。从职称结构上看,感觉还是基本合理的,但是如果从学历结构上看,就显得学历层次过低了。进一步还了解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经历也显得与教育装备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所学专业较为复杂,其中管理学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稍微多一些;在工作经历方面,从事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占有一定比例但数量不多。在全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教育装备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如凤毛麟角。一方面是教育装备事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教育装备人才缺乏的现状,教育装备人才培养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目前,教育装备的人才需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研发方面的人才;(2)管理方面的人才;(3)理论方面的人才。教育装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所以这3个方面的人才首先应该在教育教学上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不懂教育教学是不具备成为教育装备人才基本条件的。若从学历层次考虑,一般地讲,研发方面的人才应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管理方面的人才应该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理论方面人才应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能够培养教育装备人才的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十分全面而且复杂;除了要懂得教育教学以外,他们应该懂得装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制造,尤其应该具有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设计制造经历,即应具有理科与工科的知识背景。同时,他们还要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化管理(如项目管理、运筹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另外,还要对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有所掌握,如教育传播学、人机工程学、教育技术学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应该在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具有研究造诣。之所以要对教育装备人才提出这样高的要求,是由教育装备的本质决定的,因为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人的头脑、人的心智(详见《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2年11期《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以及主客体关系》一文)。

二、教育装备学科建设历史与经验

2002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开始建立教育技术系,并于当年9月份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入学,专业为教育技术学,共计1个班31名学生。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年初,北京市各高校开始申报新专业,教育技术系也开始考虑建设新专业问题。2002年年底,教育技术系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为新建专业进行策划。在祝智庭教授的建议下,教育技术系决定申报两个新专业:教育装备技术专业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其中教育装备技术的名称为祝智庭教授所起,并提议逐步建立教育装备学学科体系。2003年9月份教育技术系招收2003级本科生78名,教育装备技术专业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各一个班,每班学生39名。自此,全国第一个教育装备本科学科(3级学科)正式建立起来,专业定位为教育装备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方面。

教育装备技术本科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在教育技术领域从事教育教学装备的设计、开发、管理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各种教育设备开发公司、各种教学仪器公司、各大专院校条装处、政府机关设备管理部门。”确定的培养规格为:“(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2)系统掌握教育装备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掌握计算机、电子电气、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具有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与职业有关的科研工作。(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了体现知识的教育性与交叉性,同时还开设了教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实验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于2002年开始申报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获国家学位办批准,9月份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共分为3个研究方向:教育装备研究方向、智能教学系统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研究方向。2003年招收研究生总数22人,其中教育装备研究方向研究生共有6名,该方向研究生专业定位为教育装备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上述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外,2003年由首都师范大学统一招收的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共计30人,他们的课程设置中有相当部分内容属于教育装备学。

研究生学段的教育不同于本科生,他们不是以完成规定课程为主,而是在学习期间主要学会问题研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训练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2003年秋季入学的教育装备方向研究生,在2004年7月的“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和该方向教师一起有12人分获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如图1所示)。其中,研究生的《教育装备管理浅析》一文荣获一等奖,《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体制初探》和《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获得二等奖,《教育装备的发展特点分析》和《教育装备技术再认识》获得三等奖。

图1 教育装备方向师生获奖证书

三、教育装备理论发展历史与趋势

2003年到2009年期间是教育装备学科建立、建设、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内教育装备理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到2009年则达到了该时期发展的顶峰。其特点是人们开始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大量属于教育装备管理方法的文章和著作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测量方法、预测技术等方面。除此之外,这个时期还有很多专题会议出现,期刊文章水平也大幅提升。

国内外主要期刊上发表的教育装备相关文章在这段时期(2003年至2009年)内的总数已经达到2万多篇。从2003年全年正式发表1173篇发展到2009年全年正式发表7637篇,提高了近6倍,图2反映了这个时期教育装备期刊论文年发表量的趋势情况。除了数量以外,论文质量也大幅提升,相关文章开始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其中各种重要索引期刊文章的发表数量见表1。

表2开列了从2003年至2009年教育装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情况。从论文题目上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内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是科学管理与政府采购问题。

四、教育装备学科发展建议与预测

从2003年全国第一个教育装备专业建立起,至今教育装备的理论发展已经历了11个年头,在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历史观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发展方向与模式还存在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育装备技术本科专业已于2008年开始停止招生,该专业停办;但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该专业仍然保留。通过对上述专业创办和经营经历总结,为我国高校教育装备学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教育装备人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复杂性,在本科生阶段开办教育装备专业是不合适的,建议从研究生阶段再开设本专业。

(2)教育装备硕士研究生专业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理工科背景,这对今后理解教育装备的工作原理和研发过程都是十分有利的。研究生阶段以学习科学管理理论为主,特别是在管理科学方法上的研究应加以重视。建议由师范院校开设该研究生专业,并为在读研究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具有教学经历,懂得教学。

(3)如果能够进一步开设教育装备博士研究生专业,则该专业应该重点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应该具有理工科的本科背景,管理学的硕士背景,这对于成为真正的教育装备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教育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市场教学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加快教育市场教学资源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

>> 基于积件理论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 基于积件思想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积件库设计 积件库与电工课教学 关于“积件”思想的网络课件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积件库的构建 浅谈基于信息化教学需求的职教积件库建设 积件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关于职教积件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积件思想在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积件――教学软件发展的方向 基于积件思想的GMP网络模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积件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信息化教学需求的职教校园网积件实库建设的研究 移动学习教学游戏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积件模式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CAXA实体设计在“通用零件设计”中的教学研究 基于Flash的积件式课件的设计 通用网络教学评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朱家诚,《用于CAI系统的积件技术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398-401.8;

[4] 袁琪,冯萍,《基于网络的远程积件教学系统》,《计算机工程》, 2005(18)。

作者简介:罗一鸣(1978.01-),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上饶人,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网页设计;哈乐( 1982.10-),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景德镇市人,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信息技术;黄华(1981.7-),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人,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基础教育工作岗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5-02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推进数字媒体在实际教育教学领域的灵活应用以及培养一线教师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成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培训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明天的教师,高师院校的在校师范生更应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为走向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做好坚实的前期准备。

1 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的价值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师范生适应就业需求,提高社会竞争力 高师院校应将培养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基础,进而将其作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考量要素。当今社会,教育领域信息化发展相当迅速。基础教育领域需要大量有知识、会操作新型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技术型教育人才。因此,同等条件下,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毕业生往往会被优先录用。在师范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进行数字媒体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教育综合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即为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高规格师范人才。高师院校应重点关注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它是师范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融入基础教学领域,引导他们快速地适应教师角色。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强调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了“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行统一”。培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作为明天教师的师范生,其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影响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高师院校师范生应具备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

数字媒体设备的应用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由教向学转化,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也是教师更新知识、自我提高的主要工具。因此,高师院校师范生应具备灵活操作如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仪等数字媒体技术的能力。

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技能 教学软件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使用数字媒体技术为平台开发的,用以展示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与数字媒体设备一起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使用数字媒体设备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软件,是师范生在以后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师范生应重点学习如何根据现代教育系统设计原理,灵活使用现代数字媒体来制作实际教学所需的课堂教学软件。

教学系统设计技能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评价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课程整体性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字教学媒体的使用功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实现教学目标改革。因此,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3 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现状

所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落后,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撑 当前,我国大多数传统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类课程设置学时占其专业总学时比例较低。以北华大学为例,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及实践课程总学时数所占全部课程总学时数比例不足10%,课程内容设置相对薄弱。另外,在已开设的教育技术基础课程中,课程内容陈旧僵化、缺乏针对性,与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极不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此方面的知识理论薄弱,导致在校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教育技术应用观念不强,教师缺乏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积极性 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虽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年,但迄今为止也还有不少教师不善于或不乐于接受新的教育信息和教学方式。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自身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相应就缺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导致对信息教育整体重视不够。

学校数字媒体设施建设不足,妨碍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的提高 当前,我国很多师范院校的数字媒体设备建设不完备。虽然一些高师院校也组建了一定规模的学校校园网络,兴建了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数字媒体资源,但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

一是供学生上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等教学器材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经常是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课程不能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授课;使用网络教室时,多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设备,不能做到人手一台,随学即用。

二是对数字媒体设备使用理念缺失,对数字媒体设备的应用不足。许多教师不愿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字媒体设备,使得部分师范院校自身的数字媒体信息化进程在某些程度上还比不上一些发达地区的初、高中,进而也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4 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途径与对策

促使学生更新学习观念,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论思想 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在校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需要从根本上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要使得学生主动建构获取知识意义,进行教学观念更新。因此,在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首先需要为学生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论思想,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在以后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而确立其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观。

改革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增加数字媒体技术能力训练内容 为了实现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既定专业课程规划进行相应的改变。适当增加教育信息技术实践类课程,使学生确实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全体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与此同时,在各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中也应加入有关信息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使未来的教师能自觉地将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念融会贯通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满足基础教育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需要。

调整数字媒体技术能力训练课程的实践学时与学分,确保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以北华大学为例,目前针对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失调,授课内容过多而实践学时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非常不利。首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授课特点重新规划调整授课内容。分析文科类课程与理科类课程授课特点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区别,针对不同专业师范生设置与之以后教学工作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其次,增加数字媒体操作类实践课时数,使学生在学过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后能够马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真正掌握好数字媒体技术技能。再次,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不同类型、多种多样的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如举办教育技术能力大赛、课件大赛、教育信息技术教法大赛、微格教学方法大赛等多种形式校园竞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来培养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与监督,将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为学生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 加强数字媒体设备的经费投入,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并不被其他项目占用。积极协调各方工作,为师范生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实习基地,保证在校师范生的在校教育技术实践活动能顺利并有效地进行。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增加硬件投入,在师资、环境、资源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例如:增加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等的开放时间并完善使用制度;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场所和必须的活动资金,充分挖掘师范生的潜力,提高其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冰,于海英,王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唐加军,舒波,雷代勇,等.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孙莹莹.教育信息化探索及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