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形象理论

城市形象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形象理论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秦皇岛 城市形象建构

1.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三大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的发展与延伸,与语境相结合,依托语篇文本,系统化理论化地揭示语言的人际意义,为受众理解说话人于文本之中所要表达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架起桥梁。评价系统包含三大次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同上),三大次系统贯穿语篇始终并提供说话人向受众传播信息、表达思想的平台。

1.1态度系统

态度是说话人情感、观点和立场的直接表达,任何语言符号都是说话人感情表达的载体,这种感情表达依据语义不同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同上),且每种感情都有肯定否定之分。其中,情感系统是核心,“情感表达的价值在于它可能是说话人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的最明显的表现”(胡壮麟、朱永生等,2005)。判断系统从伦理学角度界定,说话人表达对人及其行为或赞扬或批评的个人态度。鉴赏则从美学领域欣赏和看待人和事物,表达对语篇、过程和自然现象的评价(参考马丁等,2000)。

1.2介入系统

介入系统是针对这种感情在语篇中的呈现方式,即感情表达的手段。巴赫金(1981)认为言语交际都具有对话性,语言使用者不同程度地借用他人已表达的内容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期待受众对此作出反应。

1.3级差系统

级差系统加强或减弱说话人表达态度和介入语篇的程度,它本身并不局限于某个次系统,而是贯穿整个语篇。从语义上说,级差系统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调节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的高低渐变。

2.评价理论中的秦皇岛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通过媒介传播形成和发展,而媒介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语言手段。本文以秦皇岛市市委宣传部制作的城市宣传片为语篇研究,从评价理论三大子系统出发,探讨该语篇资源所建立的城市形象。

2.1态度系统中的城市形象

本语篇中态度三大子系统中鉴赏系统比例最大(61%),判断系统次之(37%),情感系统所占比例甚少(4%)。鉴赏系统阐明说话人对所说事物的评价,凸显所说事物的价值,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欣赏。秦皇岛城市宣传片将鉴赏系统最大化旨在向受众展现秦皇岛的魅力,烘托这座城市的整体价值,以吸引受众并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达到城市宣传的目的。

(1)Qinhuangdao is a city with distinguished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gence of various industries.(反应)

(2)It is a beautiful seaside city with fantastic blue sky, green land, clean sea and golden beaches. (反应)

判断系统分为社会认同和社会制裁两种。秦皇岛城市宣传中,说话人完全依赖社会认同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并赢得他们的认可,为受众呈现了一个独具特色、与时俱进的秦皇岛;展现了秦皇岛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多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蕴藏的潜力,激发受众的好奇以达到与受众取得共识的目的:

(3)Qinhuangdao i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high and new-tech industries...(特殊性)

(4)As a co-host city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t has successfully held the relay of the Olympic flames and 12 Olympic football matches which have attracted the eyeballs of millions of world’s football families. (能力)

2.2介入系统中的城市形象

介入系统在本语篇中以单声系统呈现,因为单声,即说话人自己的声音呈现给受众中立、客观,事实性的效果。

(5)If we compare the Great Wall to a flying dragon, then where Qin Huangdao is located should be called the head of the dragon.

宣传片的目的是向受众全方位展示秦皇岛的城市形象,单声系统的使用则提供说话人自己的立场,表面看上去未容纳其他声音的存在,实为从对话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使构建出的城市形象更易被受众接受。“should be called”单声系统的使用使语篇更具有说服力,更易被受众接受,从而延伸语篇的对话性。

2.3级差系统的城市形象

级差系统贯穿此宣传片的始终,调节说话人构建秦皇岛城市形象的强弱,马丁等(2000)指出,态度意义最重要的特性是等级性,情感、判断、鉴赏都涉及高低、强弱之分。同时,等级性也是介入系统的普遍特征,说话人对事物收缩扩展自身声音或另一种声音以调节主体间态度,因此,级差系统作为三大系统的核心出现频率最高,在本语篇中,级差系统出现49次,是秦皇岛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资源。本语篇作为整个城市的宣传片未使用级差系统中的聚焦是为了给受众传达准确清晰的城市形象,让受众印象深刻,从而接受或认可说话人的观点和立场,这也是说话人大量使用级差系统的目的之一。

语势体现在强化和量化两方面,强化是对强度的判断,是说话人情感介入的标志;量化涉及实体,加强态度或介入系统的强弱:

(6)Qinhuangdao is increasingly active in friendly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强化)

(7)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has successfully held many large-scale cultur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量化)

强化的出现加强了说话人从正面构建秦皇岛在友好交流上持有的态度的形象,较之单纯的情感表达更能引发受众的注意,取得受众的认同,从而达到构建城市形象的目的。量化的使用加深了受众对秦皇岛形象的认识,表明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在文化、体育等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3.结语

本文以马丁等人的评价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秦皇岛城市宣传语篇文本的分析,证明了评价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在分析语篇资源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语篇策略角度探究城市形象构建的语篇方法和途径。

通过评价系统的分析,秦皇岛的城市形象跃然纸上。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彰显勃勃生机与活力,承载文化传承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任,蕴涵无限发展潜力,成为集生活、工作、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参考文献:

[1]Bakhtin,M.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translated by C. Emerson & M. Holquist)[M].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2]Martin,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力系

现代城市设计是二次大战后在传统城市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综合解决日趋严峻的现代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的学科领域。王建国先生所著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剖析比较,从方法论的角度,澄清了现代城市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概念,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多种应用方法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可行性,构件了一个从城市形态到城市设计的分析操作过程,提出了城市设计是一个由“设计探寻”和“参与决策”双重过程共同构成的复合体的重要结论。1 目的规划性形态与自然生长性形态

王建国先生在该书第二章中提到:“在一般意义上,城市形态虽然直观上表现为一种显形形态的存在,但本质上却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等隐形形态的物化载体,‘城市形态总是受着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它是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合理使用的结果。”纵览历史上中外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无非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即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意图演化而来的“目的性规划形态”,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城市设计过程近乎格式塔心理学方法,他为知识和信息所驾驭,是一个整体式的设计,着重体现社会组织的特点和结构的要求,他常常是有少数人制定标准而要求少数人执行,故它更多的体现了理性组织和秩序的观念。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形式好比我们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当然,有法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有道德这个无形的力同样可以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第二种形式,即不按人们的主观意图,没有像设计规划图表达的那样去发展,而是依循自身的社会结构、经济力量、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呈现为有规划和无规划生命交替发展的“自然生长式形态”。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这是一种近乎行为主义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联想、重复和频率的作用或接近性的基础上寻求连续性。即回忆过去的建设经验和特征,反复尝试、逐步改正的随机性,条件反射及按习惯一致行动。

2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的力系同构关系

我们通常把城市形态的形成分为以上两种,而事实上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是及其复杂的,从最初的受自然形态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影响。如何在诸多因素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即合适和恰当的解答正是城市设计者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的。王建国先生在书中精辟的指出:“根据物理学,力具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城市社会诸动力因素对形态的作用同样具有这三要素。它们的综合作用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间共点力系”。生动形象的比喻很好的说明了影响城市形态的各动力因素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所谓空间共点力系即不同方向和不尽同大小的力作用在同一作用点上,而在城市设计中,方向是影响城市形态的各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等,即属于“类”的问题;大小是各因素对城市设计影响的程度,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即属于“量”的问题;而作用点也就是城市、都市本身了。在这一点上,城市设计和力系是具有同构关系的。当然,我们的类比必须是限定在力作用的空间范围内。与物理力系不同,城市形态运动的“共点力系”还有着时间这个第四维度。同样大小和同样方向的力,作用时间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力的大小一定,则城市规模愈大,形态变化所需时间就愈长。时间短,力能大,形态影响变大;时间长,力能小,则形态呈渐进特征;时间长,力能大,多见之于建新城;而力能小,时间短,则看不出形态整体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时间维度在以形态为对象的“共点力系”中举足轻重。

3 城市设计的临界空间状态

我们都知道一个建筑物的结构承受一定的荷载,这些荷载在“类”上是不同的,有来自不同部位传递而来,各部分荷载在“量”上大小也不尽相同,当然,我们最后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它的合力和方向,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来进行设计能够抵挡住这些荷载的构件。在这个当中我们会提到两个有关结构的概念,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此状态一旦出现,后果十分严重,会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机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制的状态,当出现此状态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轻一些,因此对其出现的概率控制可以放宽一些。这将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城市设计中是否也存在或者有必要树立这样的临界状态的概念呢?城市是一个母体,一个作用点,它承受来自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甚至人口、交通各个不同大小和方向的作用力,什么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者是“临界空间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可能是一个范围,但这个范围如同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样一定存在,并且这种临界空间状态是对影响城市形态的诸要素各力之合力作用的结果的解答。正如王建国先生在书中指出: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其结果可以较经济、较有效的利用城市建设中的合力来很好的促进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的综合发展,形成一定条件下相对合理的城市的“临界空间形态”。但也可以因为建设决策失误或设计本身的问题而导致有悖城市整体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不良形态,不能认为一切城市形态都是合理的,有的形态本身就是畸形的。

4 城市设计的延续性

大多数城市是“长寿”的。我国许多城市都已有一千多年甚至两千多年的历史,今天还在不断更新,延续着他们的生命。城市不像一栋建筑那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建成,城市建设的时间跨度往往很长,而且始终处于新陈代谢之中。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师与建筑师不同,城市设计师要求具有更为长远和前瞻的目光以及良好的预见能力。在方法上,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同时,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因为城市设计以多重的委托人和当地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地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远远超出功能、造价、美观等内容。其主要领域是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空间,它研究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同时起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作用。各个时代、各个年代的设计者,建造者一代又一代地塑造着城市空间。城市好像一部有许多作家合作撰写的长篇小说,一章接着一章延续着。如果把城市比做一部交响乐,每个时期的设计者、建造者都为它谱写新的乐章,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对整个城市是如此,对局部的建筑群也是如此。

5 总结

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在受力这点上是同构的,只不过城市形态是力系作用导致的最终结果,而城市设计则是具体承受这个力系,并指向特定的城市形态理想一个干预过程。亦即城市形态是社会诸力作用多棱折射后的成像,而城市设计就是这面棱镜,它起一种能动地过滤中介作用。同时,它比形态更加现实具体,也更先一步受到社会诸系统合力作用。由此可见,从历史上城市设计活动的受力情况分析入手,进而探寻城市形态的受力状态,特别是临界空间状态,将是一种具有显示意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转型;资源要素;市场需求;城市功能;外部开放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01

理论综述:

一、资源要素理论

城市化与产业转型两者相互作用的微观基础是资源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是联系城市化和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城市化本身就是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迁移的一个过程(,2004)。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各资源要素的供给需求、内部结构都将发生变化。而区域产业结构是建立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基础上的,产业转型实质上是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各产业间重新配置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为更好地研究新型城市化影响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首先需要对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进行研究。

随着城市化深入推进和产业经济发展,所谓资源要素的集合在不断扩充,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以外,知识、技术和信息变成更为重要的资源要素(陈建军,2009)。据此,资源要素可以分为两类(徐竹青,2010):高级生产要素和初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是维系经济运行必需的基本因素。高级生产要素,是相对低级生产要素而言,指技术、知识、信息等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初级生产要素不同,高级生产要素并非天然产生,而是通过大量、持续的投资逐步创造出来(周星,2000),而且也往往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形成,也比较容易集聚到城市中。

二、市场需求理论

从需求的组成考察,需求构成包括不同方面,可以按照用途的不同,总需求可以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等三大类。其中,投资需求往往是消费需求的引致需求,不同阶段需求波动较大,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一般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国外需求即净出口,一般而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小,大多是直接用于国外消费的;在上述三类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而且具有较为稳定的刚性,一般不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持久。

从需求的层次考察,需求在不同层次逐步提升,可以从两个纬度来分析。第一个纬度是借鉴参照马斯洛需求理论,需求共有三个层次,包括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三个层次,无论是哪个需求主体,都按照这一层次逐级进化满足。第二个纬度是按照需求的形态进行分析,包括硬件需求、功能需求、服务需求。硬件需求、功能需求、服务需求三个需求也是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先满足硬件需求,再形成功能需求,最终要靠满足服务需求。

三、城市功能理论

目前,现有城市功能理论,对城市职能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向:

第一种研究方向,是从区域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内部功能组成及区划,重点是各种城市功能如何在城市区域内部分布,如M.Anronsseau(1921)从城市在国家职能中的总体定位来分类,将城市功能分为六大中心,包括行政中心、防务中心、文化中心、制造中心、交通港口等六大类;国际建筑协会于1933年发表的《雅典》中,从城市对居民发挥作用的角度,将城市区域功能分为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四大功能区域。

第二种研究方向,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主要指的是产业功能,如CD. Harris(1943)将城市功能分为制造业、零售商业、运输业、娱乐休闲等十大类 。

第三种研究方向是从维持城市自身管理运行的角度研究城市运行功能,如包红玉、李诚固、曹传新(2005)从经济、管理、创新、生态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新时期城市功能体系,这一功能体系的综合等级,将取决于以上四个方面的系统集成水平 ;再如,张强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中,从组织管理学角度,对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组织功能进行了研究,分为经济、社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等五大类。

现有城市功能的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城市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演变之中,随着城市发展动态调整 。王晶在《大连市城市功能扩展研究》一文中提出,城市功能在不断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在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城市功能以统治管理为主导,然后向第二阶段的生产功能为主导演变,再向第三阶段的服务功能为主导演变 。城市功能会不断叠加,从最初的单个城市功能逐渐拓展丰富到多元、成体系的城市功能;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不断拓展,最初的单核心圈层会不断向裂变,最终变成多核心网络布局。城市功能的演变是从单一至多元、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新出现的城市功能会叠加到原有功能上,新旧功能叠加会成倍的释放城市综合能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外部开放理论

在开放条件下,城市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在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中开始城市化,其城市化进程和路径深受开放经济的影响 。

研究城市间开放互动的理论主要是城市群理论。随着城市化逐步推进,城市配置资源能力逐步增强,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与周边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城市群理论,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其本身首先是个经济圈的概念,城市群是由一个或数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共同组成,最终成为一个经济体;其次也是一个空间地理的概念,在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是中心和关系,即一个或者若干个中心城市,周边还有一些中小城市 。城市群的形成过程,是在开放条件下各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过程。城市群区域,各个城市之间互通有无,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的交换,克服了自身资源和市场不足的局限性,提高了区域资源的整体配置。如果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能够协调经济发展的秩序,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就可以产生单个城市不能媲美的规模经济效益。

研究国家间开放互动的理论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国家贸易理论。经济全球化,使得城市不再受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限制,等于是生产函数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国际贸易,通过产品和服务交换,将全球的资源要素放到某个城市中重新配置。从某种角度上说,开放互动跟城市化一样,是实现资源要素在空间地理和产业领域间重新配置的方式。

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使国内企业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挑战。在竞争过程中,种种不当竞争手段导致的诚信问题暴露在人们面前,企业诚信危机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建立品牌战略,建立企业诚信形象,才能使企业获得社会认可,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当前,品牌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谁拥有卓越的品牌,谁就拥有顾客、市场和未来。

关键词:品牌战略企业信用危机商业信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种矛盾和冲突在利益面前暴露出来,企业的诚信问题逐渐被关注。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即诚实守信,讲信誉。狭义上,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以按时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以企业为主体授受的直接信用,主要形式是以商业票据为工具的商业信用,以债券为工具的企业债务信用和以股票为工具的企业股份信用。近年来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信用危机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

一、企业信用缺失及其表现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所谓信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某种预先约定为基础、以偿还或增值为特征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企业再生产过程是企业资金流、商品流和要素流有机统一,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要求三者之间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不断从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要素形态和商品形态,最后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然而,在企业经济运行当中,却经常会发生资金流、要素流或商品流的中断,其原因除了经营状况恶化之外,可能还有以下几个客观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波动性和供给均衡性矛盾,当需求处于谷底时,可能会由于供给过剩而造成资金的短缺;二是供给波动性和需求均衡性的矛盾,当供给处于谷峰时也会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资金暂时短缺;三是生产要素采购波动性与生产均衡性矛盾,如有些原材料生产具有季节性,需要一次性采购而供常年使用,大量采购原材料也会造成资金的暂时短缺;四是生产规模扩大而又无法通过自身积累加以实现,也会造成资金短缺。这时为了防止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就必须通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或资本信用补充暂时短缺资金,等待资金丰裕时予以偿还。因此,信用本质是弥补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经济波动性所造成资金暂时短缺,促进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顺利进行。

企业信用作为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与相关主体所形成的信任关系,包括银行信用、资本信用、商业信用和产品信用四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反应了金融机构、投资者、供货商和商品购买者对企业的信赖关系。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授给企业的信用,其主要形式是银行信贷,帮助企业解决临时性流动资金短缺。资本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进行融资行为,以帮助企业获取长期资金。商业信用是指商品销售过程中的延期付款行为,也称为赊销。产品信用是指消费者对企业商品、服务质量和信守合约的信赖程度。上述四种信用形态呈现一种环型链状结构,并且通过影响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制约着企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以诚信为准则,积极履行信用合约。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造成企业无法履行信用合约,称为企业信用缺失,包括产品信用失信、银行信用失信、资本信用失信和商业信用失信等。如企业无法按期还本付息造成银行信用缺失;无法按期偿还赊销货款造成商业信用缺失;随意更改投资承诺、挪用募股资金,侵害投资者权益造成资本信用缺失;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造成产品信用缺失等,都是信用缺失的具体表现。

二、从信用缺失的传导会引发企业信用危机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信用缺失会传导、积累和不断放大,导致企业从单个信用环节发展到所有信用环节失信,从浅度信用风险到深度信用风险,最后有可能造成企业资本循环周转中断,导致企业信用危机爆发,称为企业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则是信用危机的最高程度。

企业信用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传导、累积根源于企业信用和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会导致企业信用需求的过度扩张,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会导致社会信用供给过度萎缩。

信用缺失引致社会需求萎缩现象可以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和心理预期的相互反馈机制中得到解释。所有企业失信的信息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社会征信系统,这些信息在进入社会征信系统和由社会征信系统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断强化、放大。收到这些信息的相关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主动采取行动,在早期,这些行动可能是温和的,但是在后期就有可能变得激烈。如果这些信息被证实,通常而言,消费者的反应过程是:减少对企业产品的购买,自己不购买,劝说他人不购买。银行的反应过程是:减少对企业的信贷,停止尚未发放的信贷,提前收贷,降低企业的银行信用等级,拒绝给企业提供信贷。资本市场的反应过程是: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谴责,停止公司增资扩股,直至摘牌停止下市。商业伙伴的反应过程是:提高给予企业商业信用的门槛条件,减少停止赊销业务,催收所欠货款。当然由于不同债权主体具有不尽相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信用收缩行动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差异性。一般而言,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收贷行动较快;而供应商所采取行动则较为迟缓,具有一定时滞性。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信用缺失程度的加深,必然导致现金流短缺,管理者通常会采取减少现金流出或增加现金流入的措施,其中最为简便方法是扩大信用规模,为此企业往往通过粗放经营和盲目扩张,粉饰财务报表,制造虚假业务繁荣,降低业务透明度,用以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供货商赊销和资本市场融资额度,而粗放经营、盲目扩张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导致现金短缺和信用需求饥渴,进而加深对外部资金依赖,并刺激新一轮信用规模扩张。如此循环,不断往复,使得这类企业信用需求具有强烈的自我积累和自我扩张效应。

企业信用需求的过度扩张和社会信用供给的过度萎缩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致企业信用缺口不断扩大,资金循环受阻,企业再生产中断,引发企业生命系统全面危机,直至崩溃倒闭。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缺乏信用,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频率、交往深度,使商品交换减少或者延缓交易,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信用关系被破坏,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信用不足还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工具难以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不只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技术、诚信、职业道德总体形象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技术和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无限的。因此,企业如何解决诚信危机,建立良好的品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品牌建设对企业的信用建立的重要性

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所谓企业品牌就是在企业文化环境下,通过服务、经营管理与就客户忠诚等要素在社会上形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比如:医院从事的是医疗、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劳务产品,作为与其他医院相区别的标志,名称可视为该医院的品牌名称,每所医院的名称中都包含了它能向社会提供怎样的劳务产品及提供这种产品的一贯性保证。口碑极好的医院,它的名称就是带来患者健康的保证,进一步说,还包括了它的消费群体、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品牌策略成功与否,与一个医院的命运直接相连。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企业品牌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企业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才能培育消费者的信誉认知度,企业的产品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品牌建立是指确立企业品牌的理念,建立代表企业品牌形象的商标及企业标识系统和其他的广告宣传品,整合企业品牌传播系统的过程。只有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企业才能与其他企业明显地区别开来,才能增强顾客对本企业的忠诚度和可信度,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通过品牌战略改善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的建议

品牌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谁拥有了诚信品牌,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企业应通过品牌战略来解决信用危机,改善信用状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发现客户需求特别是潜在需求的能力

优秀的品牌总是有比其他品牌更强的发现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并能够引导客户的消费需求,并且,笔者将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建立品牌的第一项基本步骤。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对现实的需求进行真正的把握,并了解这种需求的可实现的变化趋势;(2)了解行业技术变化趋势,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全新需求,这种能力更加关键。

2.建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在掌握了客户需求,4以及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后,第二步就要建立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有的客户需求谁都明白,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提供这些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在产品提供方面,可以是自己的生产线,也可以是整合外部资源来满足,例如,找外协厂加工,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提品,必须注意:产品质量一定要符合、产品的技术有档次、产品外观一定要时尚、产品包装比较吸引人、产品成本一定要比别人低。

3.想尽办法让目标群体了解你

有了好东西,就要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才能卖出去,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让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比如:做一套最基本的VI系统、建立企业的宣传网站、做一个你的业务人员能够拿出去的基本的宣传彩页与名片:并想办法让目标消费群体看到;根据需要投放广告等。

4.让消费者能够在比较方便的地方买到你的产品

光让别人知道一个企业的产品好还不能建立一个品牌,还要让目标消费群体能够在方便的地方买得到你的产品,形成足够大的现实消费群体。因此根据企业的产品类型建立渠道体系,就成为建立品牌的第四个关键步骤,以便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方便的为目标消费群体提品(或者服务)。方便客户的购买而不是方便厂家,在方便厂家与方便客户两种选择的成本与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到什么程度就必须是综合考虑,主要考虑双方博弈的实力了。

5.树立好的口碑,建立企业良好行象

将产品卖给了消费者只是建立品牌的漫漫征途走完第一步,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关注客户对你的产品的反应,随时为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当然,这里的成本指送到客户手中的总成本。建立好的口碑业要要求企业也回归产品的价值,而不是蒙蔽消费者的思维的方法。消费者讲给亲朋好友的有好的一面,更有坏的一面,正所谓“坏事传千里”,如果让消费者告诉亲朋的是好的一方面,就必须对消费者是诚信的。

总体而言,企业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更应看清形势,摆正心态,迎接挑战,才能有效的解决诚信危机,共创企业品牌建设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翁向东:《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缺失的根本原因》,中国营销传播网,2004-12-31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第5篇

关于宏观工程伦理的界定,不同学者做出了解答,马丁与辛津格在《工程中的伦理学》中提出微观问题会主要涉及到个人与公司所做的各种决策,而宏观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则是更总体性的问题,例如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应该运用某些法律工程职业写好以及消费者团体的集体责任等等。在工程伦理学之中,围观问题与宏观问题两者都是相当重要的,并且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而Ladd“根据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是个体工程师和客户、同事与雇主的关系,还是职业的集体社会责任,把工程伦理分为微观伦理(micro-ethics)和宏观伦理(macro-ethics)。 微观伦理集中于职业内在的内容,宏观伦理关注工程师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下的职业责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逐步从工程的微观伦理向宏观伦理转变,这一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工程伦理的转向。 其中美国的工程伦理转向尤为明显。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将宏观伦理作为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工程师与雇主之间,以及工程师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作为重点而是将社会与自然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作为重要的工程伦理目标。这一宏观伦理教育目标的建构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导向 

2010年我国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强化并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高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意识,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工业界、企业界的密切联合,重视国家工程人才的培养,提高工程学生的综合实力,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符合社会的需求。李培根院士曾说过“经过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科交叉的能力,专业文化学习能力,宏观思维的能力,协同创新的能力。” 

我们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不仅是希望工程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扎实,工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主要的目的在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中国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本来就比发达国家起步晚,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关于工程伦理教育方面有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我们还是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育,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在工程伦理教育领域中的后起之秀,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例如: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我们国家转型期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中都含有与伦理相关的问题,而目前作为工程大国的中国,面对西方工程伦理宏观方向的转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更应该整合工程伦理与科学,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的需要也是当务之急,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关于工程伦理教育在总的学科建构目标方面倾向于微观伦理教育,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的建构转向宏观伦理,宏观伦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作为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了解工程对整个社会潜在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的影响跨越地域界限,以更为宏观的眼界去评定工程专业。而这一积极的目标转向也符合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和视野的界定,作为工程师不仅需要拥有精良的技术还要有宏观思维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构建一个更为宽广的蓝图,真正的做到为人类社会造福。 

二、 大工程观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