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G115文献标识码: A
1研究背景
1.1机械增长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体
目前我国处于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发展阶段,机械增长取代自然增长,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广义的机械增长包括户籍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增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中的机械增长主要是流动人口,即暂住人口的增加,改变了城镇人口的结构,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城乡人口迁移趋势
根据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逆城镇化现象出现以前(相对完整的正常区域在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前),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是区域城乡人口流动的绝对主流。
但是不管人口如何流动,农村人口在逐年减少,相应的农村聚落的规模和数量也在减少,城镇则恰恰相反,但是农村绝对不会消失。
2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2.1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用到的两种分析方式。
定性分析法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在人口规模预测中,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之间有以下区别。
表1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的区别
2.2定性分析方法的类型
在人口规模预测中,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区域人口分配法、类比法、区位法等。
表2定性分析方法
2.3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1、利用区域分配法预测城乡人口迁移情况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平原地区,区域差异小,人口迁移将呈现均衡发展趋势,各地人口迁移的几率相差不大。在同一时期(近期、中期、远期)内,各村迁往同一地点(县城、乡镇)人口比例基本一致。因此,完全可以根据现状人口现状、规划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对人口迁移规模进行预测。
2、利用类比法、区位法预测乡镇人口规模
根据各乡镇区位类型、经济实力,确定城镇化率校核区间,对城乡人口迁移结论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各乡镇人口规模。
2.4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预测步骤
上蔡县域城乡人口规模预测分为以下5个步骤。
表3上蔡县城乡人口规模预测步骤
3上蔡县城乡人口规模预测
3.1规划前期资料
3.1.1县域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
根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需要,为了准确把握县域人口现状、人口迁移意向,对上蔡县域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数据精确到自然村层面。
表4上蔡县域村庄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汇总表1
对上表进行汇总,如下表所示:
表5上蔡县域村庄现状人口规模、村庄整合意向汇总表2
3.1.2县域规划人口规模
根据《上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河南省上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对上蔡县域、县城总人口规模预测结论进行汇总,如下表所示。
表6上蔡县域规划人口规模汇总表
3.2上蔡县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
3.2.1远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2030年)
按照区域分配法,对远期人口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7远期人口迁移情况分析表
根据远期城乡人口迁移情况分析,城乡人口迁移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
表8城乡人口迁移情况计算公式
表9城乡人口迁移情况计算公式参数
注:1、县城内并入城镇村庄全部为近期并入。
2、各乡镇现状非农业人口一般为本乡镇双栖人口,且数值较小,对人口迁移结论影响不大,因此在计算中忽略不计。
3.2.2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结论
经计算,城乡人口迁移预测结论如下表所示:
表10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结论
3.3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3.3.1预测因素
1、预测因素一:城乡人口迁移结论
表11远期2030年城乡人口迁移规模与远期城镇化率
2、预测因素二:各乡镇综合竞争力排名
根据《上蔡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的分析结论,县域各乡镇综合竞争力如下表示:
表12县域各乡镇综合竞争力排名
将各乡镇综合竞争力分为以下4个层级。
表13县域各乡镇竞争力等级
3.3.2远期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城乡人口迁移预测结论、各乡镇城镇化率预测校核区间,预测各乡镇远期城镇人口,如下表所示:
表15各乡镇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注:①洙湖镇为重点镇,距县城较远,受县城吸引力较小,人口规模适当增大至2.1万人。
②东洪镇为一般镇,距县城较近,受县城吸引力较大,人口规模适当减小至3.5万人。
③由于城镇人口规模精确到0.1万人,因此各城镇人口规模之和比103万人稍大,为103.3万人,有0.3万人的误差存在。不突破县域总人口164万人,按照城镇化率63%计算,总城镇人口为103.3万人的总城镇人口数值。
3.4城乡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3.4.1城乡人口规模
根据城乡人口迁移结论、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结论,预测县域人口规模。
表16城乡人口规模预测结论
3.4.2村庄人口规模
根据人口迁移规模计算公式,对远期2030年村庄人口进行预测。
表17村庄人口规模(以黄埠镇为例)
4研究结论
在实践中,笔者按照类似的分析方法,也对上蔡县域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人口迁移规模、城乡人口分配情况进行了预测,限于论文篇幅,不再详述。
通过《上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的实践,发现定性分析方法在城乡人口预测中是比较适用的,该方法可在区域层面上进行城乡统筹,直接预测出乡镇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规模,对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提供具体指导,对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借鉴意义。
本研究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如对县域内外间的人口迁移未做具体论证。虽然对村庄整合意向、村民居住意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这些意向会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分析模型的参数和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
Key words:two-way flow ; village ;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0(4)
1 前言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吴江等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杨重光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当然,不同国家城镇化模式不一样。张占仓指出,西欧代表的是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美国则是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日本采取的是集中型城市化;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则是“过度”城镇化,表现为在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政府调控乏力,城镇化大起大落。针对我国的城镇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思考。仇保兴指出城镇化不是城市单方面的作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张占斌指出,能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取决于一系列公共政府的集合,更取决于改革难题的突破。陆大道等人从城镇化进程的角度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过快也将引起一些问题。从20%到40%城镇化率的经历时间: 英国120年, 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前苏联30年(1920―1950),日本30年(1925―1955),我国是22年(1981―2001)。然而,根据国情、城镇化人口总量以及产业支撑等分析判断,我国没有条件支撑这么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过快将衍生出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口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城镇化让很多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然而,单纯的农民工市民化,单向城镇化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城镇化进程上,我们可以效仿德国、法国的一些做法,引导城镇居民向农村转移也将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贺军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顺应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化进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另外,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有制度因素。目前,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制度不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驱动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比如拿到农村户籍后,可以拥有农村土地、林地的承包权(如果是长期承包,相当于变相拥有产权)。农村宅基地也存在制度改革的前景,如果未来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宅基地能够上市进行产权交易,将会赋予农村居民一笔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还能够刺激数量可观的城市资本下乡。国内目前数量极为可观的小产权房,就是城乡土地制度落差的畸形结果。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应该是中国讨论逆城市化应该考虑的一个焦点,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严重带后,跟不上形势发展。如果在制度改革上突破,中国的逆城市化并非坏事,对于推进资本下乡、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实际上大有好处。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类似,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扭曲。如果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并借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逆城市化现象完全可能成为助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
2 当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两化”互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提速。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90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27%。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于2015年指出,我国城镇化率从17%多提高到52.6%,仅仅花了30多年时间,使总共有7.1亿人口进入城镇化进程,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以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为例,经初步测算,截止2012年末,城镇人口达3515万人,城镇化率达43.53%,“一核、四群、五带”(成都都市圈发展极核,成都平原城镇群、川南城镇群、攀西城镇群、川东北城镇群等四大城镇群,成德绵广、成雅西攀、成资内自、成遂南广达、成眉乐宜泸等五条城镇经济发展带)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初步成型。而根据《四川省城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8%左右,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总人口将达4000万人以上,城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将得到显著提升。
3 农村人口入城的“单向”城镇化后继乏力
到目前为止,城镇化几乎完全是农村人口进入各类城市(镇)的单向运行,当城市后续空间(特别是土地)容量较大时、当入城成本不高时、当农村适城群体(能换业、有消费承受力)较大时、当政府能承受较大投入补贴时,这种城镇化尚能得以维持甚至呈阶段性快速进行。但当城市土地空间越发有限(自然空间、政策限制、成本高企),当入城成本因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水平而相当高昂从而限制农村人口入城、甚至让已入城人口备感艰难,当农村因单向城镇化不断凋敝、入城人口迅速衰减,当政府因经济形势和财政能力影响再难大举补贴、投入带动城镇化。这样单向的城镇化一方面因庞大人口缺少疏通“停滞、拥堵”在城镇,另一方面因缺少新生主动入城人口,从而越来越显得后继乏力。同时,一部分“厌倦”城镇的退休、准退休中高端消费人群,有着强烈的回归乡村愿望,尽管他们在城镇已基本完成人生使命而不会有太多新的贡献,但当其能从容、优雅的回到乡村生活后,其相对于农村还有巨大潜在剩余价值的知识优势、专业技能、文明经验、工商业意识,能很好的低成本、大面积、持续化的辐射、润泽、服务其回归的乡村,不知不觉间就能靠这些回归乡村的城镇人口消费拉动乡村发展,靠这些人口的知识、文明辐射提升农村文明素养,当然也间接的为未来持续的城镇化做出潜在巨大贡献。但当下政策体制、环境对城镇人口回流乡村的阻隔却让这一切不能发生,导致城镇化变成农村人口单向挤入城镇、城镇不断臃肿而排挤新来人口、农村不断流失而陷入凋敝的双输型、不可持续的境地。
4 城乡人口互迁的双向流动为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农村的人口单向地转移到城市里来,这种城镇化的规模有去无回单向流动的城镇化的模式是没有弹性的。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驱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考虑城市跟乡村这两者是应该相互交融、相互流动。使农村中有意愿到城镇且能在城镇生存发展的人口流向城镇,使城镇人口中有意愿、有条件离开城镇归回农村生活的相关人群流向农村。这样的城镇化让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地流动的、弹性流动的,使得城镇化呈现出一种交互式、有回路的合理、自然、持续化地尊崇市场经济规律,跟从人们生活阶段追求的变化的人口从容流动,方能一方面避免大城市化的系列问题、困境,另一方面避免农村人口的断崖式流出而导致农村的凋敝、窒息。根据相关的调查,农民在城市里面进行工作,到了55岁90%的人愿意、渴望回乡养老,所以说农村将来是一个非常廉价的、而且符合国人心理的养老场所,同时城市里有相当比重的退休老人、准老人渴望回归乡村颐养天年、追寻田园生活。在杭州、上海这种现象近年来已非常明显了,退休了的一些人,就去农村租一个房子,然后在那里养老,而且种一些生态蔬菜可以避免城市的污染空气,也减轻了城市的压力。所以这种弹性的城乡互补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伴随的城镇化,是城乡都可以相互伴随、相互支撑的稳健、可持续的,这种模式对减轻老龄化的压力,城乡的互补的发展以及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度弹性是非常有用的。
双向城镇化,就是让有意愿回到农村的部分城市人口,在尽量减少顾虑的情况下方便地回流到农村从事养老、田园生活体验、创业等。城镇化也因打通了人口流动的回路而形成持续动力。据笔者对成都地区55-65岁范围内健康群体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近45%有离开繁华、喧嚣城市回到、找寻适合的农村田园享受生活的意愿。这部分城镇人口在统计上不会因流向农村而降低城镇化率,而这种人口流向趋势会在如下3个方面极大地促进新的城镇化:(1)置换出相应的城市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就业机会,降低城市生活成本从而降低需要入城农民的进入门槛。(2)让城市部分消费(对城市是累赘、对农村却珍贵)直接释放到农村、带动农村相关流域发展。(3)在农村引发相关产业跟进、人口聚集,从而拉动区域内农民无需离乡、离家而就地逐渐城镇化。
5 双向城镇化关键在于打通城市人口流向乡村的通道
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村土地在地方政府的控制、支配下可以成批量地陆续变身为城镇工商业、建设用地而驱动关联人口入城,加上城镇在政治地位、设施供应、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福利配套等方面的先天绝对优势地位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农村人口的到来。但城镇人口(从农村流入城镇的非常住人口也尽量不愿离开城镇回农村)往农村流动的空间却极为狭窄、通道几乎没有打开,相当一部分城里人特别是退休或接近退休的、渴望回归乡村享受那份安静、从容、简单、自然的、有较强消费能力的“望乡”族们,集聚在该群体身上的客观消费没法释放、守着几十年为生活、工作所限制的已经熟悉得有些麻木的城镇热闹生活工作场所,不能实现自己本来力所能及的“魂归田园”乡村生活梦。这极大的限制了城市反哺乡村的那部分优质消费回流乡村,也因为这些退休、准退休中高端消费人群不能离开都市而部分堵塞了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的空间从而限制了城镇化的稳健、可持续推进。
相对于农村人口入城而言,目前城镇人口进入农村(长期留下来、不是偶尔观光体验)的通道尚未开启,而打通这个通道的关键在于:“农村资产产权(当下主要是使用权)的合法、受保护、有威信、能放心的交易、置换”。其实农村庞大的庭院、林盘、田园、山水对于当地相对贫穷、急于改变、习惯麻木的农民而言无甚价值,而对于渴望回归田园、寄生山水、享受庭院的城里“有钱人”特别是中老年人而言却是无价之宝,偶尔蜻蜓点水式的郊游看到艳羡的田园被别人“糟蹋、弃置”时却只能叹息、难有作为。因此,如果能让这些对部分城里人来说宝贵的农村资产使用权合法交易,如果还能激活这些城里人在城里的相对低效使用甚至闲置的房产用于交易、置换和入乡投资、消费,城镇人口进入乡村的通道就会被开启。
6 打通城市人口流向乡村通道的对策建议
6.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让村农村生活具备基本的物质支撑
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城市(镇)辐射地区农村,其良好的生态条件、田园风光、淳朴乡情、稀疏人口、低成本生活(相对于城里)等都是部分城里人特别是接近退休和已退休并渴望回归田园的城里人非常在意的,一旦这些他们中意的农村地区具备基本的水、电、气、路、信息、医疗等公共基础条件,这部分长时间生活、工作在拥挤城市(镇)并已对此有些麻木而的城里人,将逐渐尝试用自己在城里拥有的相关物质条件去交换自己看中的农村田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同时也就把自己那部分城市(镇)生活空间交换给了渴望进城的农村人或外地人。
6.2 调整相关地方法规,让农村部分产权(使用权)可以与城市(镇)产权市场化置换
正是因为农村巨量的房屋、林盘、庭院、溪流等对于城里人来说非常珍贵的田园资产在当前的法规限制下不能参与市场置换、交易,才使得这些部分城里人魂牵梦绕、渴望拥有的农村资产却被广大渴望脱农入城的农民视若敝帚、无心打理、随意荒废。如果能够通过调整这方面的地方法规,解除相关政策限制,让这部分农村产权使用权能合法的进行市场化交易,能与城里人的城市资产进行市场化置换,开启城乡人员、资产、消费、生活的双向流动通道。一方面把渴望归乡的那部分城里人引入乡村、释放其消费于农村,并因其生活消费而带动身边农民就业、习惯身边城镇化元素(培育潜在城镇化人口);另一方面释放城市(镇)部分资产空间为新入城人口提供空间,减小单纯城镇扩张的压力。
6.3 对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免除流动的城乡人口的后顾之忧
通过改善、优化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管理和服务,建设城乡统筹、异地无缝对接、便捷使用划转的服务体系。对接城乡不同区域、不同人口群体、不同政策标准的公共福利分享,让流动入乡居住的城里人可就地领取、享受自己应得福利,让离乡入城的农民也可就地无障碍获得自己的福利,免除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带来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关联政策跟随担忧,轻松、合法、自由的参与分享城镇化带来的选择性成果。
6.4 加强城镇社区与农村对接,促进城乡互动的基层平台建设
城乡互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也需要对接平台。当前城镇最活跃的基层就是社区,以城镇社区为启动平台,加强与相关农村地区的对接、交流、互动,为农产品入社区、农村劳动力入社区、社区消费下乡、社区人口下乡、社区农村对接互动等提供支撑平台。逐渐开启城镇消费下乡、城乡人口互动、城乡产权置换交易、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新型城镇化通道。
2、人口增长;
3、家庭户人口;
4、性别构成;
5、年龄构成;
6、民族构成;
7、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8、城乡人口;
9、人口的流动;
10、登记误差。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因子分析
本文为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C630022)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区域分工中的功能演变,人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优化配置,使产业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及思想意识差距。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到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在适宜的经济格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接近城市水平;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对于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选取
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人类生活、生态空间等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科学、全面和目的性原则,以能够反映城乡一体化的真实水平,又能体现城乡一体化动态进程,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9年的数据,就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保证指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可比性,优先选择信息量大、特征敏感型的9个比值形式的结构性指标: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比(X1)、城市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比(X2)、人口城镇化率(X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4)、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X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差异度(X7)、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8)、二元对比系数(X9)。
二、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发现,KMO值为0.72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小于0.5,拒绝原假设,认为适宜于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因数据类型不同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使数据无量纲化,利用软件SPSS16.0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本文选择前三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4.843、2.064和1.2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01%,说明前三个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指标。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就能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信息。
将因子载荷矩阵除以系数i为第i个特征值,i=1,2,3),得到各公因子的线型表达式的主成分系数和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分析,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数F1、F2和F3:
F1=0.404ZX1-0.335ZX2+0.393ZX3-0.173ZX4+0.364ZX5+0.369ZX6+0.340ZX7-0.148ZX8+0.368ZX8
F2=0.236ZX1+0.366ZX2+0.191ZX3+0.520ZX4+0.265ZX5-0.247ZX6+0.433ZX7+0.408ZX8-0.135ZX8
F3=-0.167ZX1+0.227ZX2-0.331ZX3-0.251ZX4+0.283ZX5+0.349ZX6-0.116ZX7+0.636ZX8+0.358ZX8
根据各主成分系数(利用SPSS16.0处理后主成分得分矩阵)及他们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函数:
F=W1F1+W2F2+W3F3
W1、W2、W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权重,等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分别为:0.591、0.299、0.158。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河南各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判断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发展演变。根据河南省各年统计数据得出1990~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与上文中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城乡一体水平共同绘制图1。可以看出,河南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并在2004年城市化水平指标达到28.9%以上,河南省开始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系数波动较大,说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构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波动较大。结合三个指标的数据演变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课题将河南省1990~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1、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1993年。二元对比系数从0.237降到0.168,二元经济结构大幅度恶化,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上升态势略微加速,河南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得分从-2.340升到0.173。在此阶段,由于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促进作用较小,农村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城市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城市化速度放缓,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而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先抑后扬的作用下,工业化率急剧上升。河南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上升在大幅变动中恶化,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但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河南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初期的发展,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2、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程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缓解,城乡一体化形势先急剧恶化后又有所好转。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从0.181升到0.231。但粮食的连年丰产,使其价格也迅速下降,“谷贱伤农”。尽管随后几年内,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利益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增加,城乡一体化水平也降到1996年的-1.753。1996年以后进入城市经济的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98年河南非农业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7.6%,平均每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也使河南的城乡一体水平在波动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
3、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稳中有升,二元经济结构呈波动恶化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加剧转换,二元对比系数从0.19降到2003年的0.14,又升到2009年0.191,表明河南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显著时期。但在这期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0.965上升到2009年1.833。由于国家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城乡关系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河南这一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河南省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基本判断。首先,按上述分析,河南从1999年以来,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但处于一体化发展的较早期阶段。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09年底达到2,765万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城乡基础建设和规划统筹程度不高,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间不能合理有效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自发流动状态。虽然,在1995年河南提出了“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后,河南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发展、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其次,河南城镇化发展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1990年城镇化率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城镇人口增速加快,年均增速为6.44%,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98%的速度,城镇化率达到37.7%。9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66%,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为8.89个百分点。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9的城镇化率与安徽省相差4.4个百分点,与湖北省相差高达8.3个百分点;最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特征显著。2.99的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和0.191的二元对比系数都表明河南省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二元特征对立明显,经济结构整体上仍是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标志着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3,012美元,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转型跨越对于河南经济社会的长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
[2]徐明华,白小虎.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评估结果及其政策含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城市与农村也渐行渐远,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层层深入,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二、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现状
目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体上已经进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008年,呼和浩特市确定了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构想,由市中心区域与武川县、土左旗、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县域共同组成的呼和浩特市城市圈。随着多年来的发展,呼和浩特地区城乡一体化有如下特征。
(一)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0-2009年呼和浩特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九年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一,平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2010-2011年也名列前茅。近10年来,呼和浩特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在加大旧城改造的同时积极推动新区的建设,并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依托五个旗县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人口、资源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草原大都市已初具规模,旗县已形成“卫星城”雏形。
(二)优势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大力发展,呼和浩特已形成以伊利、蒙牛两业为依托,以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以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发电为新能源企业的优势产业。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方面,产业空间已经形成市区三产、旗县二产的合理布局,成功打造了“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截止到2009年,三产比重为4.7∶36.1∶59.2,第三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批发零售和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物流和金融业、保险业以及医疗业等第三产业为优势发展,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
(三)现代农牧业、设施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自从2000年呼和浩特市郊区被更名为赛罕区以来,该区就成为呼市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进行蔬菜基地建设,并为呼市提供了60%以上的蔬菜。同时,2008年武川县建设中棚1500亩,总投资1800万,为自治区生产了大量的无公害蔬菜。另外,依靠蒙牛、伊利、华欧淀粉、奈伦等加工业,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2009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比重已达到59.2%,对拉动呼市经济的增长起到重大的作用。
(四)辖区内五个旗县经济增长迅速
根据统计2009年呼和浩特旗县GDP总值达46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1%。自1999 年以来,各旗县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园区,并很快构建成以龙头产业引领的县域工业支柱产业,如和林盛乐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乳都核心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土左旗金山工业园区利用紧靠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区的地缘优势,重点发展乳业(伊利新区)、化工、机械装备、包装、物流等产业,增长势头迅猛。清水河、武川县工业园区也都有了立县产业。
三、影响和制约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背景下,城乡的二元结构严重地影响了城乡之间资源、信息、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差2.7%,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差14595元。同时,县及县以下,旗县一下分别占全市总消费的11.9%和3.6%,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十分巨大。农村居民缓慢的收入增长,使得农民消费不足,农村市场不活跃。
(二)农村公共服务落后
近年来,呼和浩特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对农村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市区相比仍然很少。2009年,呼和浩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80.2亿元,但用于农村的投资为2.4亿,仅占0.3%,远低于全区1.5%的平均水平。因此,资金的不足使得农村公共服务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生活质量低下以及阻碍农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医疗卫生条件不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相对落后。
(三)现存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存在问题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特别是土地制度。随着城市的扩张,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伤害,征地补偿制度与市场机制不适应,加剧了城乡收益分配的失调。同时,土地的征用使得农村剩余了更多的劳动力,但有关部门只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但技能的缺乏使得他们的从业面十分狭窄,有的只能靠征地的补偿度日,使得他们的生活日益窘迫,造成社会稳定的失衡。
(四)生产要素流动的失衡
生产要素具有趋利性,城市比农村更能吸引生产要素,尤其是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由于城乡间的差距,使得生产要素单向流动,不少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农村流向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滞留人口的素质远低于流向城市人口的素质。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投资意识,他们将在城市工作所获的工资,基本都存入银行,通过金融机构,被投资者贷出重新用于城市建设,而很少用于农村的发展上。
四、促进呼和浩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
(一)统筹城乡人口,加快城乡人口一体化
城乡人口一体化意味着城乡居民流动和居住不受户籍限制,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城市的规划设计师,应当有效发挥协调和宏观引导作用,促成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流动和有效回收。一方面,向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输出一般劳动力,以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注意吸引外地高素质人才开发农村,同时也要鼓励拥有一技之长的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从而缓解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有效推动农村整体发展。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达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和实现程度。经济一体化表现在城乡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首先表现在城乡资源配置上。其次表现在城乡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市质量和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条件。最后表现在具体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上,对于呼和浩特来说,可以依靠蒙牛、伊利、华欧淀粉、奈伦等加工业,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优化社会各项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会一体化
城乡社会一体化就是要求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城乡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如加快呼和浩特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城乡教育事业一体化,加大城乡社会保障的投入,达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四)加快制度改革创新,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
十指出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形成,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关键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构建城乡统筹的科学体制。因此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运行,融和共进,加快向城乡一体化目标迈进,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制度创新上,包括对呼和浩特地区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3.5:19-20
[2]盖志毅,史俊宏,张永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2:10-12.
[3]陈伯君.城乡一体化—成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2006.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