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教育理念

特色教育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色教育理念

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一、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对本土特色的充分认识

教师是幼儿园特色创建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教师对特色创建必要性及特色创建内容的充分认识显得非常重要。在创建过程中我园每位教师都在思考: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怎样创?我应该为创建特色幼儿园做哪些事情?在实践摸索中,我们认识到农村幼儿园创建本土特色走的是一条适宜的道路。首先是园长要提高对幼儿园本土化特色创建的认识,结合本园实际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其次教师要结合学习、培训、研讨,提高自己对本地优秀教育资源的组织运用能力和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到具体行动上的能力。

(二)幼儿积极的参与——对本土文化的不断熏陶

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人,是创设本土化幼儿园的主体,只有幼儿亲身体验、积极参与才能不断地熏陶本土文化,获得发展,才能达到创建特色幼儿园的目的。我园幼儿在积极参与创建本土特色幼儿园的过程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和家长之间互动。

(三)家长的支持帮助——对本土特色的深入挖掘

在创设本土特色幼儿园的过程中,只有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会显得力单势薄,只有家庭、社区同时参与,实施效果才会令人满意,才能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地挖掘。我们的家长来自农村,对于本土自然材料的收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本土文化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让他们和孩子一起走进田野去收集材料、去观察发现家乡的美景、去体验农村的变化、去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见识,还增加了亲子的感情。我园为了调动家长参与我们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各班的门口,绘制张贴了“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表格,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统计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的数量,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创设洋溢本土气息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我园有4个大厅和两条长廊为公共区域游戏场所,我们对这些场所进行了本土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了开展本土性游戏的全方位环境,让环境发挥特殊的、潜在的影响作用,成为“不说话的教师”。我们分别从不同意义、不同内容、不同层面上布置了不同风格的公共环境,但他们在材质上是和谐统一的,并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立足本土是相一致的。如叮叮厅是以沙、石、泥、木、竹为主要材料的区域活动场所,于是,我们就用竹子交叉布置成竹子墙,悬挂一些竹制品;用有树皮包裹的木头涂上颜料组成彩色的树林,穿上衣服的稻草人漫步其中;木头的框架上,一件件泥塑、木工、根雕作品琳琅满目;蓝花布、竹匾组成的人物惟妙惟肖;竹子、木头做的劳动工具,增进了孩子对劳动工具的了解,孩子们操作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渗透民俗文化来丰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传承发扬中获取快乐

我园地处江南小镇,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如以前结婚时新娘坐独轮车出嫁,我们将独轮车引进幼儿园,让孩子在参观的同时,坐上去感受一下,大家一起来推一推独轮车,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和满足。

在我们农村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我们动用教师、家长、社会人员等人力资源对其进行了挖掘和创新。像“切西瓜”“老狼老狼几点了”“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踩高跷”“翻绳子”等游戏,教师对它们进行了区分和取舍,舍去了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吸收了其中有益的成分,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锻炼了体质。这些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民间游戏,培养了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也让我们在民间游戏教育目标和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同时,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立足地方资源来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经验

我们将周围的自然资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搬进课堂,融入主题活动中,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使幼儿与环境之间是互动的,幼儿与教师之间也是互动的,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造,真正体现了主体性的内涵。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开展主题活动,向幼儿传播和渗透这些活生生的本土文化的:

第一种是在我们使用的综合主题教材中渗透本土化教育,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展本土化主题活动的。

第二种是将本土主题教育内容分散在学期教学计划中进行,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长期的教师预设活动,如:主题活动“丝瓜” “有用的山芋”“好吃的南瓜”等。

第三种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本土化主题活动,这是一种零星的、较随意的本土化教育,要求教师有强烈的本土教育意识和善于捕捉教育时机的教育机智,例如:我们在组织春游时,幼儿对开得灿烂的桃花很感兴趣,教师就以此进行了“家乡的桃花”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体验家乡美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第四种是结合时令、季节进行本土化主题活动,比如:春夏秋冬时结合我镇的特产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一种主题突出的本土教育活动。像我们开展的《有用的稻草》,就是在稻子收割的时节,结合我们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对孩子进行本土教育渗透。

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一、培养教师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一切困惑

教师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做,确实很辛苦,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功臣――班主任老师。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应该引导教师舒缓其心理压力,培养教师平和有定力的心态,从而面对新区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一切困惑。

二、制订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结合教育前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审定各学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制订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就学校而言,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教学管理常规、学生一日常规等是最重要的。学校必须根据学区制订的学校制度总规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校一系列制度章程。

三、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行为习惯、人文素养等价值观。习惯包括听、说、读、写的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视力习惯,运动习惯,健康习惯,思维习惯等,我们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这些习惯。

四、将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命运的著名影视作品用于课堂教学

我们往往认为,看电影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好的。我认为影视作品有助于孩子自发性的感悟,助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少不了老师们的精心选材及在影视课堂上的指导。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部著名影视作品《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天堂的孩子》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孩子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的责骂以及上学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了。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终于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情景,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而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位少年的心情。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打满水泡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影片到此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哪位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们身边有多少个像阿里一样的孩子呢?在美妙的音乐中游向阿里的小鱼们不正是我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关爱吗?

五、将体质健康各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必掌握的基本技能

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体质健康也是教育部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学生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困难。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纳入班级文化

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一种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思想、文化是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来确定的。学校领导层要有定力,哪怕教学成绩差也要坚持自己的本色,坚持不懈,必将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之前,我们学习了不少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由于实施后久不见成效,就丢弃了。这其实是我们的不足,教育教学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定力,我们的一切努力将会徒劳。有了自己学校的思想及校园文化的框架,我们就能把这种思想及校园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中,通过一系列相关活动去践行。

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基本理念;实践探索;体会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26-04

2009年,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汾小”)建校。新校创办之初,确立了“文化切入”的整体思路,提出了“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的核心理念,逐步地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学校发展框架,形成了具有汾小特征的行为方式,“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初具雏形。

一、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基本理念

命名某种教育,就是选择某种视角来理解教育。我们的基本主张是:教育即促进成长,并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感觉。我们因此将学校特色文化命名为“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构建以“成长的感觉”(the feeling of growth)为核心的理念系统(idea system)、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保障系统(support system)。简称“GIOS模式”,扩充意译为“growth is ok”(成长是美好的)。

1.成长教育的理念系统

成长教育的理念系统主要包括学校信仰(相信愿望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学校愿景(学校充满成长的气息,师生拥有坚持的品质)、培养目标(内修外炼、能恒乐成的汾小学子)、行为准则(“五不文化”,即“不拖拉,追求力行的文化;不推诿,追求担当的文化;不等待,追求主动的文化;不抱怨,追求乐观的文化;不放弃,追求坚持的文化”),以及与上述理念相一致的课程与教学、校园生活。

2.成长教育的操作系统

成长教育的操作系统包括相互贯通的“教师六事”与“学生六事”。教师六事包括成长课程(开发合理的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习不止于课本)、成长课堂(建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让课堂增值)、成长班队(建设以“成长”为主题的班队文化)、成长论坛(包括7项内容:学科教学细揣摩、教学反思每月谈、如蚕食叶读专著、聚沙成塔做课题、窗外声音听后思、成长话题大家谈、趣闻轶事话汾小)、成长讲坛(打造汾湖实小的“百家讲坛”)、成长著述(包括过程性的博客周新与成果性的“土书著述”);学生六事,包括学名家风范(逐步开发名家课程)、说天下大事(组织学生“大话天下”)、读经典名著、赏名曲名画、办汾小展事、塑恒成形象(包括“633”基础工程:6个整齐、3个整洁、3个文明)。

3.成长教育的保障系统

成长教育的保障系统包括组织保障(除行政性组织外,建立“学术委员会”“教―学―评一致性课例开发中心”“恒成课程研发中心”“德育中心组”等学术研究组织)、制度保障(形成一系列的指向核心价值追求的制度体系)、评价保障(形成汾湖实小的评价体系)。

二、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实践探索

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实践探索,即GIOS模式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反复地、曲折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这种推进的行为方式即“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

1.开展规划设计:聚向“内修外炼、能恒乐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汾小的历史是从“规划与设计”开始的。2009年8月,学校举办第一次“学校发展咨询会”,主题为“从现实基础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汾湖实小办学框架的初步构想”。之后,每年暑假举办学校发展咨询会,进行新的规划与设计。这些规划与设计,一是具有主题性。主题包括“探索成长教育,培养汾小特质”“校园文化的整体追求”“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学校课程规划”等。7年中,重要的咨询会已经举办过10次。二是强调过程性。在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师生的研讨形成规划的初稿,提交咨询会请求专家的指导,以利于之后的工作不走弯路,良性发展。这一完整的研究过程已然成了汾小的“规划文化”。

2.探索有效课堂: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成长课堂

2010年6月,我们举办首届“成长课堂研讨会”,探寻“成长课堂”的基本特质。之后的每一个学期,我们都举办“成长课堂研讨会”。这些研讨会本身颇具特色。一是主题鲜明。至2016年底14届研讨会研究了14个主题,包括成长课堂的基本特质,教学目标的设计、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中核心任务的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评价任务的预设与实施,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促进深度学习的评价任务等。二是贯穿始终。每个主题贯穿近一个学期,最后以研讨会的方式进行总结。“台上一分钟”,台下要花更多的功夫,最后的精彩来自于一学期的努力。三是组织紧密。课堂观摩―观点分享(教师报告与学校主报告)―观察报告―深度研讨(与专家的互动)已经成为研讨会的“传统版块”。在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专家团队的合作中,逐步形成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基本范式,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汾湖实小课堂警词》广泛传播。

在探索成长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范式:课后说课(执教老师的课后说课,与课前说课不同,体验更深刻)、观点呈现(在教研活动中,应该避免一种现象:看似谁都发言了,却谁也没有把观点说完整,“观点呈现”就是鼓励教师把观点说完整)、互动议课(互动议课是智慧的启迪与分享,但每个人的短暂发言,仍然应该是有“主}”的)、分享收获(每一个组员诉说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总结评述(主持人进行总结与提升)。

3.开发校本课程:以体验成长为取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立足于“体验成长”,而不是过度追求结果。一是强化指向性,即指向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开发培养“内修外炼、能恒乐成的汾小学子”。二是追求多样性,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建设结合起来。目前学校成立各类社团74个,校本课程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三是追求特色化,将“成长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比如“竹文化剪纸课程”“竹文化衍纸课程”,开发者将学校的文化意象(竹子)与剪纸、衍纸结合起来,在过程中不断培养“能恒乐成”的品质。四是追求整合性,我们追求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程建设”目标的同步实现。

4.建设校园文化:聚魂

2012年,我们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我们深入挖掘办学过程的文化意蕴,一致化思考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追求,通过全体师生的参与,形成校园文化的整体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召开教代会、学校发展咨询会,进行论证,之后又分各项细节召开10余次深度座谈会,最后才付诸实施。工程完成之后,及时编写校园文化读本《风景与意蕴》,并组织师生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寓含“恒、成”的竹子作为学校的文化意像,形成了“汾小八景”,并以诗画碑刻纪之。校园文化凸显师生的文化印迹,是师生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环境,为学校聚魂。

5.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线学术”

在成长教育的设计中,教师与学生是成长伙伴的关系。我们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学生成长的教师成长,教师成长的意义对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们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一线学术”。让教师首先“拥有成长的感觉”,是学校的一贯追求。一是进行专业阅读。2009年,学校以390道思考题、历时301天、每周推进的方式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开启教师专业阅读。之后新入职教师不断地“再走读苏路”,“如蚕食叶读专著”成为常态。二是加强小课题研究,短平快的小课题研究人人参与。学校建立“会诊式学生研究”组织,探索通过个案研究提高学业质量的途径。三是开辟“学术讲坛”。学校通过“月末讲坛”及各种研究活动鼓励教师作“学术微报告”。据统计,仅2013、2014两年就有教师报告59个,其中30个为“课堂观察报告”。四是鼓励教师特色发展,有18位教师在校报或校刊开设“专栏”。学校注重教师研究成果的积累,到2016年底,出版校报83期,校刊14期,汇编研究成果30种。五是开展“土书著述”。“我在汾小丛书”完成9辑378种。每学年放暑假前的总结大会,就是“土书发行仪式”,老师们共庆收获,共享“成长的感觉”。

6.深化学生文化:探索关注个体成长的平台

学校文化最终体现为学生素质。学校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在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的同时,不断探索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新平台。一是举办“个性化展板展”。从第1届文化艺术节开始,我们设计了“学生个展”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展板展。至第7届文化艺术节(2016年6月),有705块展版参展,这些展版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二是大屏“推送”。我们利用学校大屏幕,推送“成长之星”。2013年开始,已经推送66人。三是开展学生沙龙。2012年10月开始举办“童眼看天下”主题沙龙,在校报发表29期。四是组织学生专场。2013年开始,结合文化艺术节推进学生“个展”。

三、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我们审慎地思考特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审慎地探索特色文化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又毫不含糊地去坚持,在坚持中不断反思,取得了成长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深化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与体会。

1.学校文化是学校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基本问题的个性化解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成L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告诉我们,学校一定是有文化的,文化一定是有特色的,特色文化的实质是在自身情境中回答教育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刻意地做出“另类”的样子。一所学校,在此时而非彼时,在此处而非彼处,由这些人而非那些人组成,这些人在此时此处该情境中追求教育真谛,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行动方式、思维习惯以及支撑的价值观,那是必然的。所以,学校文化特色是必然的。就像我们学校,建校之初,一所全新的学校,清一色的青年教师,全部的“新学生”(所有学生都由附近几所学校因为施教区划分而重组),充满着成长的渴望,于是,“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追求成长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验到“恒”与“成”的必然逻辑,于是,“恒”也就必然地成了我们崇尚的意志品质。而把“恒”与“成”作为“成长教育文化特色”的关键词,就是我们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为什么、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做什么、教育规律谓何等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解,而不是刻意去追求什么“新奇古怪”。

2.学校文化在学校工作的一切之中,是全在的,而不是“单列”的

在规划学校、描述学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方面,将学校文化与课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等并列起来讲述,但这是为了讲述的方便。事实上,学校文化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贯串于学校一切工作之中的一种特质,做所有的事情,无不有着这种特质。比如成长教育特色文化的建设中,追求成长的感觉,追求坚持的品质,这怎么会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一门独立的课程、一些独立的活动呢?无论是开展规划设计还是探索课堂教学,无论是开发校本课程还是建设校园文化,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学生生命成长,我们的所有内涵,我们的所有过程,无不指向“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无不是在“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中做成的。换言之,我们不可能在学校教育的框架内专门辟出一块地来,叫作“成长教育”,不是的,“成长教育”的实质是我们在自身情境中对教育的理解,这是我们理解教育的一种角度,所以在教育的所有领域、所有过程中都会体现,可以说,文化特质会投射在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上。因此,学校文化不是几张皮的叠加,而是在各种因素的“一致性”实践中形成,这个“一致性”,就是“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视角,就是“特色”,就是“文化”。

3.学校文化具有相对恒定的特色,是在各种矛盾中历久弥新的,而不是暂时的昙花一现

特色不是一阵风,而是在“一贯性”的长期实践与反思中形成的。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如果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与失败,从来没有遇到过矛盾与纠结,从来没有体验过风风雨雨,从来没有在这些风风雨雨中让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越发显现出强大的个性,那么,这样的所谓“文化”是不牢固的,是脆弱的。永远的“一帆风顺”,永远的“莺歌燕舞”,那只能造就“文化假象”。在成长教育文化特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比如曾经让很多学校经受考验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我们也曾经有过“风雨”,那些日子,激情汇聚的“学校论坛”一度停滞,情绪如暗流涌动,当此之时,学校行政与所有老师一个个交流,直面意见,最终不仅仅形成新的考核方案,更是形成了“沟通与改进:学校矛盾解决方式”的文化共识。之后,学校遇到的各种矛盾,大家都以“沟通与改进”的方式去朝向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在时光的历练中日见风采。学校文化不是温室里的花,而是风雨中的竹。

4.学校文化最终体现在文化情境中“人”的特质,舍此,文化就毫无意义可言。无论是出发点还是归宿点,学校文化最终体现在文化情境中“人”的特质。学校文化是“人为”的――是人造就了文化,学校文化是“为人”的――学校文化能造就人。在成长教育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人”这个核心,且将“人”与“事”紧密联系起来,帮助人在成事中拥有“成长的感觉”与“坚持的品质”。2009年建校伊始我们提出“五不文化”(不拖拉,不推诿,不等待,不抱怨,不放弃),一直到后来我们提出“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始终将“人”与“事”紧密结合,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无论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还是短期内完成的活动,从“成长教育”的行事方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的成长,比如“我在汾小丛书”的写作之于教师的重要性,比如一届一届各具特色的“学生个展”之于学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我期望“成长教育文化”造就的师生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拥有成长的感觉,都能拥有坚持的品质,将“不轻易开启,不轻言放弃”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才是“特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人成就着文化,文化成就着人,这是多么美好的辩证法!

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一、特色教育理念

世界性的特色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多元主义”(pluralism)的文化价值观逐步地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其主要表达的方面是尊重教育中的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模式,就自然要求承认并尊重教育的差异性与个性,同时自然要求用多元价值标准评价教育,当教育的差异性与个性得到尊重并得以提升的时候,当然就形成了特色教育。从我国历史传统来说,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尊重“孔孟之道”,更是尊重“儒家思想”,所以我国一直都是讲究的中庸之道,在教育这方面也有忽视了孩子们的多元化发展。所以,对于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原国际哲学联合国主席E・柯希(Venant Cauthy)对于特色教育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概括对于特色教育理念的定义,多元性的特色教育并非让孩子们胡乱地进行自我彰显个性,更不是自我的一种膨胀表现。它强调的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些观念的交流中可以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观念会丰富自己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让学生们可以从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跟他人进行合作。但是学生们受到教育的根源是学校,学校是学生们生长的最美好的沃土。所以,特色教育首先是学校拥有“特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当今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都注重的是升学率、分数段,这和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家长们也会是选择可以带给孩子们更高分数的学校。这让学校本身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是可喜的是近些年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在不断注重向素质教育方面发展,在不断调整中考、高考的改革方案,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在这样改革浪潮和大背景之下,学校就应当抓住契机,更好地调整自己,寻找自身特色之处。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和大学并没有升学考试这方面的压力,所以更加容易进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对学校课程、老师的培养都进行全方位的深造,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二、特色教育的特点

特色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校在进行特色教育改革的时候都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把国际上的特色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受,以免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那样,只会把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扼杀掉。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特色教育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叙述。

首先,特色教育相对的就是中国一直以来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不管从小学还是到大学都更加注重“制度化”、“模式化”、“同一化”的教育模式,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上都会被要求记笔记,学生都拿老师讲的课为“圣旨”,一个字不差地背诵下来,不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所以特色教育注重的就是学生们的特色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做到独立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面对一个问题,想法比答案更为重要。

其次,每一个具有特色教育的学校之所以能够具有特色,是因为它拥有一批具有“特色”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拥有“个性”的老师才能够带领自己的学生更有“个性”地发展,只会填鸭式教育的老师怎么可能更好地贯彻“特色教育”理念?老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灵魂”,应当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更好的,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自上而下建立起一个特色的“教育模式”。当今社会对于老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应当要求其能力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给学生什么,领导学生做什么。

最后,创办学校特有的“特色课程”,这是一个特色学校的最终表现形式,一个学校的特色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以及最终展现给所有人的成绩单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特色课程”。拿小学来说,家长们如何选择一个学校来提高自己孩子的综合能力,也同时可以免除假期“特长班”的困扰,就是凭借学校“特色课程”。北京市一中的“12年一贯制、滑动学制”。其课程结构包括: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这几门同样重要,都从一年级就开设;综合课包括“综合理科”:以小学自然为基础,融入中学理、化、生的内容、“综合文科”:以小学品德课为基本,融合品德、伦理、心理、人生观等知识、“动手与动脑”创造、培养创新思维方法、手工、泥工、纸工、木工、打字、摄影等基本技能操作。除此,还有美育、音乐、美术、形体以及课外活动课等。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方案中,唯有立足于当今国情,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我国孩子们的思维模式相结合,才能创办出属于我国的特色教育,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建设更美好的校园。

【参考文献】

[1]俞水易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3(3).

[2]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

教研究,2014(1).

[3]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特色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通识教育 教育理念 发展现状

20世纪末,中国的大学院校普遍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改革运动。应时展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适时进行着结构性转型:从局于一隅过于强调专门的教育模式,过渡为以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为大学本科教育主流的教育模式。自此,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而在这一转变的浪潮中,工科院校对于人文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此前旨在打造精通工程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等院校,强烈意识到逐渐摆脱单一专门教育的必要性,尝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则是培养素质全面且具有较高工程科技专业水准的综合知识型高级人才。

然而不同工科类大学,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校园环境、教学风格及学科优势不同,其办学风格及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各有特色。通识教育亦受此影响,体现学校特色,故往往有所差别。同时,目前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对通识教育理念、认知各有不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影响到当前工科类院校通识教育实践。

一、工科类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相通之处

1.重视人文素养。最初,工科院校设置初衷就是为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因此教育多偏向于职业训练,重在专门化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才能与个体发展的潜能培养。工科类院校创造的知识,也往往可以发挥巨大的实际效益,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工科毕业生,可以获得求职的基本能力,在社会的分工体系中找到自我定位,加入生产与再生产行列。于是,工科大学教育就演变为职前训练,大学渐渐异化。

当大多数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先行者发现,在工科类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民族文化失根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过于功利性等缺失,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遂着意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就曾经谈到,在美国有华人教授提出:“你们培养出来的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知道《史记》、《四书》,这种人能不能为中国服务?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很明显“对祖国知之甚少,对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能不能够产生深厚的感情?能不能学成以后为自己的国家、民族服务呢?”[1]这种状况若不在教育改革中加以改变,其恶果是无法想象的。由于工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因而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尤为强调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是简单知识的传送,更多的是通过互动的人文学习,激发学生的自我人文意识。甘阳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如果在课程和教学方式上无法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那么其他方面的所有改革,例如成立‘文理学院’等,未必有太大意义;反过来,如果课程和教学方式上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理念,那么其他外在形式方面未必一定要作大规模的变动。”[2]

2.强调自主性。目前,大部分工科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本大学的发展出发,强调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同时也兼顾学生的需求,给予其创造性,确保师生双方共同获得良性进步。这些高校通识教育理念是,大学的存在不仅仅是职业化训练场所,更是为了教育本身而存在。因而通识教育需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支撑。故而,在每个必修的领域内,往往只提供相应的主要方法和能力训练,并无统一规范。与此同时,各工科院校在赞成加强人文教育、承认文理互补的基础上,还特别关注专业之外同科类知识的广泛了解,关注现代知识与传统学问的均衡教育。通识教育也应该照顾到专业特色,要对专业发展有辅助作用。

3.强调地域特色。迄今为止,我国实施的通识教育,“无论是理念引进、理论研究,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许多高校都存在课程内容缺乏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论证、教学局限于基本知识等问题”[3]。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现状、教育资源、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工科类院校必须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对现代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理念进行全盘思考、揣摩,构建适合自己国家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只有充分展现各校特色,才能培养出独具风格的人才。

二、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发展现状

各工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理念,虽有相通但也有众多不同之处。从目前学术界来看,对于通识教育的认知大概有如下几种:一是通识教育就是通才教育,培养专门知识为基础的通才;二是通识教育就是文化素质教育,主张在专业教育之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三是通识教育就是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四是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一般教育与普通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科类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

不同的认知导致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如下差异。

1.有的工科院校把通识课程看作 “只是教学计划之外附加的一些东西,甚至成为课外活动的代名词”[4]。“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没有完全融合到一起,是‘两张皮’。管文化素质教育的与管教学计划的好像是两条不相关的线条,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虽然我们在文章里讲得头头是道,也做过一些课程改革,但大都是一些修修补补,没有真正地将文化素质教育深入落实到教学计划和课程改革的具体环节上去”[5]。因此,这类工科院校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并不是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文化素质课”(“公选课”)。学分机制来着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这些课因此大多没有任何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或者提高课外兴趣的课。目前的实际结果是,由于公选课只是本科生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因此在教学体系中多被看成是额外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最多是锦上添花的课。公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就越不当回事,因为反正不是主课,而且一般都很容易混学分,而各院系对这些通选课同样不重视,学校本身也不重视。

2.有的工科院校主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当他从学校走出,他首先是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在此思想指导下,这类工科院校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体制。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在1999年《关于制订199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指出,通识教育基础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既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又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在工科专业中,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社科(含两课、文化素质教育)、体育、外语、计算机、数学等,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和经济、管理等。近年来,不少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工科类的大学,如同济大学等纷纷提出类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2004年开始,同济大学制订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具有同济特色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低年级学生按学院或专业大类设置通识教育与基础必修课程,对高年级学生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让学生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拓宽专业面向,增强发展后劲。

3.还有一部分工科院校主张大学教育的“统一性”。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顾问胡显章教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中国社会以至于世界文明有机进程中的一部分,个人如果想有效参与社会生活与和谐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就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心智特点。这些与公共旨趣、公民性格有关的共同的心智特点就是所谓“统一性”的重要内涵,它来自于对中国优秀文化和世界文明价值的体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必须确立“通专结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为人”与“为学”的并进。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6]。

4.主张通识教育是贯通各类知识,培养融通的思维与广阔的视野,并将其贯通于全部的大学教育中。在通识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以完整人格、高尚情操、坚强意志的人文教育理念及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贯穿其中,作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广东工业大学始终认为通识教育的“通”即为贯通,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

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工科院校,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在推行文化素质、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道路上成功起步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不平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水平差异。在整个高校的教育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缺失。如何正确认识困难,调整发展策略,将成为通识教育继续走下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永必求真,方应重善——21世纪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A].朱永新,徐亚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C].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3]苗文利.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4][5]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