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第1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最高领导层与决策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系统性总体要求,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考察我国的发展,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虽然也提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内容,但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单独列出。而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早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或环境教育。因此,生态文明观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体现和要求,有助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和养成环保习惯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

1.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规范不够系统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规范的缺失和现有规范的执行不力导致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不强。2007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草案)。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环境教育法》出台。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规范缺失现象,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不明晰、相关教育课程无法实施,因此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养成。

2.大多数高校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没有形成体系,而且也没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过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到达高度融合。而且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授内容的需要穿插一些生态文明的知识和理念,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和亲身实践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更谈不上将生态意识有效的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提出和诉诸实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足现实生活资源,通过思想道德实践,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生态文明意识应当成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认知生态现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谈”,不再是“真空”教学,才能使课堂学到的东西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

3.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不高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态文明素养是指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保持的敬畏之心和平素养成的良好习惯。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不高,保护生态也未成为所有社会群众的共识,加之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行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高校应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相关的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教材,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包括我国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约束性及潜在的生态危机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经典书籍,或者通过观看反映生态破坏的纪录片,从而以鲜活的资料和实地情景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高校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把权利与义务扩展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用一种极强的责任心来看待人和社会的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把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其次将大学生的社会生态责任观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适当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

3.以生态校园建设为抓手,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积极构建生态校园,为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潜心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构筑生态校园工程,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积极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优美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第2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民族传统特色去完善适宜的教育内容。首先,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哲学根基。一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思想渊源。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相吻合,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思想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完整的系统,不能分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目标层面,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面对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遵从自然法则是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二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的方法论。道家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主张人类社会实践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基础。其次,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人为一体,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天人”共存发展的境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与永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一体”思想对矫正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过度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资源节约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传统生态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系统观,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与资源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第三,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仁爱万物”,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美德,这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在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力,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作为自然界的关键成员,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和我国传统生态文化提倡的生态道德观是一致的。因此,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既要以现代生态观念为指导,更要在全民中积极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道德观,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渠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传播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的冲击,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认知不足,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理念障碍。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学生理念的培育者,肩负着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历史使命。然而,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导入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着理念障碍。一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内容设计时是以考研重点、政策热点为导向,而对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讲解重视相对不足;二是部分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对孔、孟、荀等儒家思想和道家、墨家、法家生态文化思想的系统学习不足,缺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的现代价值辨识能力,难以将传统生态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评价观念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回答缺少充实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交流中的评价性语言难以起到反馈、诊断与激励作用。传统优秀生态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传统生态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难以做到全面和系统,只是点缀和陪衬,不能充分发挥现代生态文明的引导作用。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障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传统生态文化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需要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象生动和富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相长”“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学方法。而现阶段,基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进行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仅有极少数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图片、故事短片和现代化多媒体声、光、影教学设备,或者采用课堂小组辩论、课外信息收集等生动形象、富有乐趣的形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启发性教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丰富而优秀的生态智慧,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偶然的课堂提问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网络环境因素。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存在方式、社会互动与精神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与沟通渠道,大学生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大学生开阔视野、探究新知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联网是继课堂教学和家长教育之外对大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造成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遭遇障碍。第四,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生态文化学习既需要教师主动在课堂上推动,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且多数父母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大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教育观念的陈旧与错误,导致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无知与幼稚,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家庭教育的误区加大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功利化趋势,注重个人利益忽略社会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利轻义的思想严重。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传统生态文化导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生态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在培育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生态文化素养与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生态文化素养、职业责任感的教师对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积极学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知识,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在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树立生态文明思维和创新精神,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价值多元化,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新内容、新形式进行讲授、讨论,提升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接受、学习和内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共生理念,使学生“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共建和谐世界。其次,鼓励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整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兴趣和提升大学生传统生态文化素养的先决条件,可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形成完善的生态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益于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甚至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反感等负面影响。针对追求新奇、思想多元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教师在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选择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兴趣。孔子曾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愤”与“悱”对学生进行传统生态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启迪、引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学习目的。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层面,要让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感受传统生态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如在讲授“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仁爱万物”等传统生态文化内容时,可通过图片对比,或者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测,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会真正领悟传统生态文化的现实价值,赋予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内涵,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第三,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05-01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现有的教学体系中不乏相关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内容,如二年级的《让家园更美好》、四年级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五年级的《不堪重负的地球》、六年级的《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从而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传播与生活体验平台。

一、亲近自然,感受和谐之美

自然是陶冶学生品德和情操的最好去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正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开始领略与体验自然的生态之美。例如,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失时机地安排了“春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秋游去”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模块的设置为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特点,带领学生到自然中去习得知识。如在“走进春天”这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可组织开展“找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郊游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激发爱春天、爱家乡的情感。然后,进行“话春天”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充满生机的大好春色之余,抒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感受自然的美。又如,在“秋天”相关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入到一片金黄、处处充满收获的场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相机、思维甚至是歌声去记忆、感知、体验美丽的秋色,让学生与自然交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二、动手作业,加深体验与感悟

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所说的那样:“情感是一种心理力量,没有它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知识的传递与素质的提升不仅仅依靠课堂,生活与实践应该成为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只有走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形成最为深刻的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多布置与动手实践相关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教学学科不同的是,品德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引导学生加深自身的体验与认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播放《我们的生存环境》《从一滴水说起》等视频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总结生活经验,进行节约用水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会在相关的比赛活动中想出用淘米水清洗碗筷、随手关闭水龙头等节约用水的办法。这时,教师再号召学生当“节水小卫士”,向周围的人广泛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知行合一,组织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生活性、活动性的内在要求。只有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将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鸿沟,需要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由此可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模块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在的思想与意识。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不堪重负的地球》章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对周边的厂矿企业进行“三废”污染社会调查,并且组织成立“小学生绿色行动宣传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街头公益行动、倡议书签名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第4篇

一、继续推进 “习惯养成教育”,践行文明礼仪,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本学期,政教处把推行“习惯养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养成教育。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开展多种活动。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跟踪“问题”学生,做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

认真开展评价,设立监督岗,重视值日岗队伍建设,继续推行教师值日、教师护校、家长护校、大队值日岗、中队值周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考核优胜班级,评选“和雅中队”。

二、开展喜迎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培育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好少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政教处利用重要节日扎实开展活动。

1、以清明节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网络签名寄语的形式,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传统习俗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2、5月31日上午,伴着花的芬芳,踏着歌的节拍,校园内欢歌笑语,莺燕纷飞。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学校以“诵经典·传文明”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书香润童年,经典咏流传,全校近1600多名师生和家长观看了这场六一盛宴。

3、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纪念日, 我校开展了庆祝建国70周年和建队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喜迎建国七十周年——我是小小追梦人”歌咏比赛。通过此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三、通过对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今年按照市读书活动办公室的要求,组织实施了“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次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引导广大青少年时刻关心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激发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爱国热情。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大力开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19年春节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少先队员寒假学习、实践系列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等本地传统民俗活动,了解本地春节传统和风俗习惯。通过本次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新发展、新成就、新变化;熟悉了本地春节传统和风俗习惯。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了家庭成员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低碳的出行,自觉践行节能环保行动,共筑碧水蓝天,培养了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端午节来临之际,召开《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班会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了丹青绘古诗 书香能致远 ——“雅·悦读纪”之诗词知识大赛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生的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也是祖国文化的命脉,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全校开展生态小公民“六个一”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由课堂走进生活。

7-12月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暑假期间,政教处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主题为“爱我枝江”的暑假实践作业,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每月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清扫美家园”家庭卫生大扫除活动,评选出了一批“洁家小能手”,和“最美我的家”;以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普及,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让学生带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教育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 生态安全 教育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度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0-02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确实,高校是知识生产者和管理者,是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知识的构建、整合、创新和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就是对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的过程。而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方式与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因此,现代高校的生态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

一、对知识管理及高校生态安全的界定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

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如41页图所示。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10% 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总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要重视第一课堂的正面引导以及高校的内外结合,使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和提升,真正持续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