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科学理论

现代科学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科学理论

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理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高校管理队伍是一座联接着高校教学、科研丁作的立交桥,肩负着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程序化、科学化、人本化运作的重任。我国高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相比于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协调发展,管理的滞后成了制约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脚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3省理队伍专业知识偏低。南于高校决策层观念陈旧,对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从属心理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院系中层管理队伍中,提拔了一批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到管理岗位上,这些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管能力,更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提拔到管理岗位后,自恃学历高,霸气十足,专断偏激,仅凭一技之就想操控一切,严重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使工作陷入被动。

二、管理学思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1.以人为本。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校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科学进步的摇篮,高校更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有学者甚至将高校形象地比喻为”人文精神荟萃,科学精神勃发”的”精神殿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场”。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中,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很难汇聚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守旧的经验式管理弊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结合我国高校管理的实际,创新高校管理理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丰十会化、同际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在各高校中引起_广足够的重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激励措施纷纷台,许多高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津贴、福利待遇。高校因此汇聚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专长,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生活环境,创造求实、创新、进取的_丁作氛罔,构建自由、独立、协作、均衡发展的人文环境,无疑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主旨。

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进步的保障。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理性地认识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现代科学管理意识,主动出击,应对挑战,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任人唯贤,重视中层管理队伍的选拔。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必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相比之下,专业知识倒在其次。其次,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把管理干部用人关。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所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该校管理者能否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因此,一定要遵循管理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校工作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验、组织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管理队伍。最后,重心下移,强化中层管理队伍,创建一流管理。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校级管理部门人才集中,实力雄厚,而作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院系管理队伍人才缺乏,特别是在院系结构调整和学生扩招以后,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队伍等许多方面都成倍扩大和增加,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十分繁重,管理职能部门不健全,管理人员紧缺,工作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校级管理部门机构重叠,人满为患,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一线教学单位管理职能的提高和效能发挥。高校决策层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以此建设一支人际关系和谐、知识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群体效能较高的管理队伍。

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第2篇

1.1生产效率低下

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企业的战略方针的制定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方向把握,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生产力同样是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整个企业虽然拥有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但是生产力无法跟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企业在自身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备的理论支持,只是一味的跟从主流管理形式,从别的企业直接照搬管理模式,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造成管理理论与企业自身不适合。既没有使企业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还制约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大大的阻滞了企业的发展。

1.2员工缺乏工作热情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员工工作主观能动性差,对工作缺乏热情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没有合理有效、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员工感受不到企业的目标与方向,缺乏基础的物质保障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采用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本身是不错的企业管理理论,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在很多企业中都只是落在口头标语上,没有实际的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以及员工激励上。员工会认为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理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注重员工本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对工作失去热情,对企业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怠工的心理,只是为了纯粹的薪酬而被动的工作着。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整个企业的效率降低,经营绩效受到严重影响,工作氛围被破坏,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一纸空谈。员工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科学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员工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新时代的企业科学管理

2.1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相结合

新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应当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形势,符合企业自身文化特色,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多元化的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形式。就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而言,两者各有各的特色,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又显得尤为重要,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因此,采取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补足,从物质与精神双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是新时代企业管理的绝佳选择。

2.2科学管理的新内容

时代在发展,旧时的科学发展管理理论自然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保留旧有理论的精华之处,进行时代更新,对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满足时代需求,为科学管理理论注入新鲜血液,使其保持长久的活力,以更加适应新时代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模式进步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开创新的企业发展时代。

三、结语

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理性;现代性;合法化;思维方式;解释原则

一、近代西方哲学中自由、主体、

科学理性的共生性

现代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时代性的主体意识、时代意识,这种意识深深扎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之中。这种意识或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在启蒙现代性中得以升华,但实质上,它是沿袭了古希腊时期的西方认识论传统。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认知理性就已经有了认识论的雏形。然而,成为对象认知的理论反思形式的认识论却是现代性的产物。正是科学革命对西方启蒙现代性的助推,才使得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科学理性与主体意识和自由价值理想坚固地凝铸在一起。以实证主义和机械论为标志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论模式,正是在理性哲学的主体、自由的主导下,为了对确定性的寻求和把世界确定为对象,认识论才充当了为科学技术发展寻找根据并作为一种工具的角色。笛卡尔对绝对自我的设定,以及霍布斯、拉普拉斯等对数学和机械力学的宣扬和推崇,洛克、休谟等对经验世界的着迷,使哥白尼对世界描绘的理性原则推向了现实世界。

事实上,在西方现代性的演进中无不都带有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的主体性和自由思想的影子,并逐渐地被普遍化为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主体性、自由价值理想都通过科学理性在世俗中找到了落脚点,因为这些恰恰都符合了科学理性思维寻求的确定性、实证性、计算性、统治性和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世俗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价值观。

康德式的先验主体以及由此设定的先验的自由,成了近代以来科学理性化的逻辑起点。科学理性同时也成了被主体性和自由所捆绑在一起的东西。正如哈贝马斯所分析的:“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既然不能归之为逻辑的不变规则和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活动的不变规则,难道它本身不是早已把一种历史上形成的因而是暂时的先验论(apriori)内容包含在自身了吗?”正是因为这样先验的主体、自由以及科学理性的合理性形式才固化了现代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十分牢固的,因为它有着坚实的逻辑基础。在此根基上,近代哲学中的主体、自由和科学理性结合成三维一体的坚固堡垒。尽管20世纪的哲学反思和转向预示着人类自身的某种觉醒,以及后现代主义旨在对现代性形而上学理性思维的“消解”,但这种状况并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因为,现代性思维和意识本身就是建立在严格的因果设定和取得确定性的实效原则基础上的。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在指向同一性和绝对普遍性上始终是一致的,这也是现代性意义上的理性信条。始于古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律,即a=a,就已经奠定了逻辑的第一准则,同时它也成为统摄其他逻辑形式的绝对准则。这也是西方理性思维不可更改的戒律。但在古代哲学形态中,这一逻辑准则并未成为主导社会普遍行为的思维方式。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的颠倒是笛卡尔的理性对魅化的神学理性的颠倒,从而,理性成为本体论意义的形而上学。随着18世纪科学的振兴,牛顿和洛克式的科学理性走向彻底化、普世化。

不难看出,理性之间的张力总是围绕着形而上学的本体性而展开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系统化是康德完成的。康德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是为了给知识的确定性寻找先天条件。他将理性区分为先天的先验理性和知性两个层面。从而赋予纯粹理性以主体性的意义。这样既能捍卫主体性的权威,又能克服休谟式的经验论所带来的知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他的“哥白尼革命”表征了现代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同时也把自由价值理想确定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而真正实现西方现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是由黑格尔完成的,他彻底实现了对以往理性的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统一,也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以往理性的颠倒。因为,“黑格尔将理性彻底地本体化,他完成了对一切的一切的颠倒,完成了对世界的‘理性的颠倒’,并在绝对唯心论基础上实现了理性的自我和解”。从此,世界成了逻辑统摄下的世界。按照黑格尔的话说,就是“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黑格尔为近代西方哲学中自由、主体、科学理性的共生性提供了完美的理论形式。

二、科学理性使现代性思想合法化

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线性代数;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都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类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线性代数课程时,需要注意用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抽象的数学理论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如何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重视线性代数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线性代数思想的发展、各分支的关联及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数学文化中原始而生动的内容,因此,在线性代数课程理论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数学文化教育。了解线性代数的文化,可追溯到其产生的知识背景,探讨其产生的过程,分析当初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及办法,带领学生重新将课本上的知识发现一遍,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想。任课教师除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补充书本上没有但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有一定作用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引申和扩展学生对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了解与分析线性代数的历史资料与历史过程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其精髓思想、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的观念方法和对教学的设计处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在线性代数日常教学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创新教育为主。在教学中渗透线性代数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热情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非齐次方程(组)与其齐次方程(组)解的关系基本结论是: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等于对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加上非齐次方程的任一特解。在线性代数课程中有结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等于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加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任一特解。由此可以推理得出结论:在矩阵理论中,非齐次的矩阵微分方程的通解等于其齐次方程的通解加上非齐次方程的任一特解。也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融会贯通、善于总结、举一反三,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促使学生既学到知识,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自身追求创新能力提高的自觉程度和能力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创新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激励举措。

三、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全方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线性代数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应该是根据课程的基本内容、知识结构,遵从后续课程及时展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数学的应用性,也要注意学生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数学理论形成过程中丰富的思维训练因素、知识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通过猜想、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广、抽象等挖掘出来,进行抽象和概括。

教学方法可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改为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发现式、讨论式。线性代数课程因内容多,课时紧,一般互动较少,所以要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在介绍了逆矩阵的概念后,可问学生下一步有可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矩阵可逆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什么,有没有充要条件”、“如何求逆矩阵”等等,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方法也不必仅拘泥于笔试,可尝试口试、小论文、大作业或开展集体讨论、学生讲教师总结等形式。

四、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增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线性方程组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了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线性代数教学不要局限于矩阵、行列式等线性代数自身的知识和理论,避免乏味枯燥的教学,而应该多与应用相结合,尽可能地吸纳来自物理、工程、经济等学科的实例与知识,也包括数学其他分支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线性代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一些院校已开设了数学实验课,虽然还不普遍,但效果还是不错的。数学实验课利用计算机显示几何图形、讲授方程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对非数学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线性代数教学而言,改善了以往只重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会应用、不会计算的现象,数学学习的意义也更深刻和广泛。数学软件正逐步走进数学实验教材与课堂中,线性代数实验教学可以把数学软件的使用与数学建模纳入其中,并组织好这些内容和线性代数本身的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钻研计算技巧,掌握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编程、设计,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项很重要且实用的技能。

五、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扩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在线性代数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能节约时间,线性代数与几何密切相关,几何图形能形象演示,具有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等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可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艰深的数学定理的理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网络教学的普及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如果线性代数的教材、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可能不听课堂讲授,而通过计算机、视频学习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信息技术使用的同时,应该提高教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还应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与线性代数课程相关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等数学类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教师科研项目等,以扩展数学的用武之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参考文献:

[1] 皋古之.线性代数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思

路,2011,(10):38-39.

[2] 张海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J].天中学刊,2011,(2):83-84.

[3] 杜燕飞,肖鹏.加强线性代数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J].数学教学研究,2008,27(8):54-55.

[4] 陈建华,李立斌,凌智,等.基于问题解决的线性代数课

程教学设计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4):117-119.

现代科学理论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范晨虹,女,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媒介与社会研究;谢方芳,女,新华社陕西分社新媒体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新媒体业务研究。

摘 要: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开拓者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价值目标。科学素养是衡量人的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众科学素养较低,同时大众媒介又是我国民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公众“现代人格”的“放大器”,媒介在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的现代化人格养成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因此媒介应努力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并开拓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016-03

一、现代化理论概说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认为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强调人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其民众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只有当其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只有其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实现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才可以说其国民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培育,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并非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在《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况与过程。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既指一个过程,也是指一种应具备的素质。当今世界,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的都是使其全体国民获得幸福康乐的生活。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讲,即一切社会发展的起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在我国,尤其是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客观现实情况下,13亿民众的现代化无疑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应该。

二、科学素养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衡量指标,不同学科、不同流派有着不尽相同的阐释。从笔者的文献梳理过程来看,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征都是从多维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在英克尔斯提出的12项构成了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现代化素质中就有“尊重科学技术”的一项指标,学者金奇指出的人的现代化具有的12个方面的内容中也提到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共存”的内容,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征阐释所倚靠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但是“科学素养”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科学虽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既会影响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又会影响其自身的生活质量。

纵观30年来世界范围的科学素养研究,科学素养的概念经历了不断精确化与可操作化历程,从成人层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推进过程。郭传杰、汤书昆在《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中做了如下阐述:强调基础教育的科学素养概念来自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其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包括:拥有科学知识及运用科学知识识别科学问题、获取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对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和探究形式的典型特征的理解程度;了解科学技术形成物质的、智力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过程;参与科学和进行科学思维的意愿。

另一个层面的定义强调可操作性。一般来讲,美国学者米勒(Miller)的观点接受度较为广泛,他认为公众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三个相关维度:(1)个人知识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或在杂志上竞争(competing)的基础科学概念;(2)能够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或本质;(3)某种程度上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什么是科学素养”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仍在不断探索,寻求科学素养概念的新突破、新发展。2006年3月,我国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下文简称《纲要》)中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公民科学素养”的概念。《纲要》明确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判断公民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一般有以下指标:是否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否树立了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不仅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民众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人的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大众媒介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关系探析

回顾米勒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概括,他将定义的三重维度中“个人知识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或在杂志上竞争的那些基本科学概念”作为衡量公众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第一指标,可见大众媒介之于公众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大众媒介可以成为测试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工具。

根据目前最新的中国科协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下文简称《调查》),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公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科学素养水平基本上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关系,因此,形成的普遍共识是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科学教育。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在每个社会发展时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公众数量必然是少数,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外的公众数量是占主体的,这部分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这个责任就需要大众媒介来承担。这一点正好契合了上述《调查》的另一项结果: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过程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工厂和教育等因素对人的现代性的塑造具有显著的作用。除此之外,个人的现代性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密切相关,学者依锡尔・普尔和卡尔・杜茨都特别强调大众传媒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者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认为,大众传媒的接触和使用不仅能够激发公众产生现代人格,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大众传媒可以在公众中普及此种人格,故而他将大众传媒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由此可见,在人的现代化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中,大众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大众媒介作为现代人格的“放大器”,其在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其现代化人格的塑造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

其实,大众媒介本身就具备提供教育的社会功能, 对国民进行科普教育, 正是履行这一职能、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目前,大众传媒主要通过参与科技传播来提高民众科学素养,这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进入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也因为其快速和高效的特点而在科技传播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众传媒, 都已经把传播科学新闻和科学信息列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综上,一方面我们指出,大众媒介既是检测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同时它又承担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或者进一步讲,它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另一方面,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随着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具备现代化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媒介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大众媒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分析

郭传杰、汤书昆指出,公众的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从人的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来看,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目标是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保证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增长,最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在我国,大众媒介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关联一般是通过科学传播来实现的,这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科学主义的科普策略,人们对科学家、科学普遍怀有崇敬态度,还远未到达社会性地质疑科学技术的程度。另外,大众媒介目前存在的传播观念落后、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却都制约着民众科学素养的真正提高。而因此,本文拟从大众媒介的科学精神、新闻生产的过程和媒介人的科学素养等层面提供大众媒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

(一)大众媒介要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精神

提供高质量的媒介产品要求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著名科学家默顿指出了科学精神包含的四项基本原则:普遍性,它强调科学的标准是普遍的一致的,科学原理和定律不会随国家、种族、阶级、宗教,性别、年龄而改变;公有性,认为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一切称得起知识的东西都应是公共所有的;祛私利性,指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有组织的怀疑,指科学研究不承认有绝对神圣的、不能批判的东西,科学强调永恒的批判精神。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类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体现在诸多方面,非严格意义来讲,它可以包含以下内容: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可重复和可检验性、求真精神以及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等,并自觉将这些精神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要提高和促进公众的科学素养,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新闻的内涵、科学精神的内涵。从一系列的新闻失实、虚假报道事件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新闻事实、检验新闻事实,在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杜绝一切虚假报道,在日常报道中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采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的新闻生产手段

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媒介在业务层面上要采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的新闻生产手段,来增强媒介产品的传播效果。比如,采用事件科普来强化传播效果。

目前在国内非常活跃的非官方的科普组织非“科学松鼠会”莫属。纵观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路径会发现,其绝大多数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迎着热点上”,不断地为读者制造兴趣点。在突发公共事件或时事热点中,总是有他们的科普专辑,如汶川地震、“毒牛奶”、“甲型H1N1”、“奥运”等。这就要求媒体的新闻生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上,而应进一步报道与社会热点事件或公共事件相关的内容。事实上,公众也将越来越多地从公共事件中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值得媒体借鉴的是,虽然事件本身并没有体现出科普概念,但科学传播和公共事件相结合便可以产生出极强的传播效果。出于信息不对称、满足求知欲以及与他人交流等原因,受众有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媒体就可推动公众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参与到公共事件中,这样,在信息饥渴的状态下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媒体人的科学素养,实现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在大众媒介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媒体人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对其科学传播和互联网的一项调查,如果能够雇佣到有新闻工作背景和技巧的记者来采访和编辑科学信息,则向公众传播科学的能力将会加强。目前,科技记者的科技素养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结构性不足导致的科学素养不高。从事科技传播的编辑记者普遍缺乏对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基础的科学定理定律和基本的原理掌握相对匮乏。再者,是缺乏科学态度和学习的意愿。目前新闻业态是媒体间的竞争激烈,一方面,媒体提供给编辑记者的周期性培训和再教育越来越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许多媒体对编辑记者进行量化考核,奔波和疲劳成为生活常态,一线采编人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所以,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具备的一是和普通公众一样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二是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来自于人类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和实证传统。三是媒体人应具备思想和视野前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3 郭传杰,汤书昆.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王苏华.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新闻媒体的职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5).

6 徐立永,徐若菲.大众传媒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导向作用探究[J].科技传播,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