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与新媒体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闻学类专业;工学结合;应用型;教学模式;网络与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8)05-0019-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教育部要求全国约200所高校试点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作为应用专业的新闻学,理应倡导学理与术理并重、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结盟,培养既有深厚人文功底,又有系统社科知识,还能掌握现代传播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这是当下政策的导向,也是市场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闻学教育还存在诸多盲点,尤其表现在新闻教学的实践环节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够重视、不够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与职业竞争意识相对薄弱等方面。可见,传统的新闻教学模式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与新媒体时代媒体实践的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逻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构建以系统化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等为基础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将是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类专业办学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国内新闻院系的新闻学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新闻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改变“新闻实践”就是“放羊”的现状,如何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等居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以惠州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实践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新闻学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一、基于职业分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实践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网络+新闻”的阶段,设置的课程虽然兼顾了新闻和计算机网络的内容,但是各门课程之间融合不够,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1]。本课程群在针对网站和新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的基础上,发现本课程群的实践课程直接面对的岗位为网络与新媒体采写、版面编排、专题策划、论坛管理、内容传输等技术岗位。这些技术岗位对应的人才培养技能要求为网络与新媒体的“采、写、编、评、传”五个方面的技能。
按照“采、写、编、评、传”五个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规律,经过多次的课程改革和实践,逐渐提炼出了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了网络与新媒体编辑专业技术课程体系(见图1)。该课程体系按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四个阶段。基础能力包括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使用和软件的应用学习,学生在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完成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辑评论和传输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完成经验层面的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注重策略层面的技能培养,包括第三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和第四阶段的拓展能力培养。
二、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它直接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我们教育的效果。课程设计思路包括六个步骤:①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新闻采编活动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东江传媒网、新浪乐居网、惠州西子网进行深度合作以及在毕业生回访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②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业界专家的指导下,集合专家的理论知识、业界的工作需要和教师的经验,共同设计课程,确定课程培养目标;③根据岗位能力培养、职业要求、工作任务选取课程内容和学习项目;④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合作、省市共建等手段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和设计教学方法;⑤采用工学交替,专兼职教学团队,全真(仿真)实训展开教学;⑥最后,采用理论与实操双标准进行考核和评估。这样,才能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改革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具体见图2所示)。
三、根据工作任务分析,选取教学内容
我国拥有网络与新媒体从业人员多达300万人,未来10年总增长量将超过26%[2],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已经成为新兴的职业之一。其从业人员担负着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选题策划、内容选择和审核加工、信息组织、服务设计与论坛管理等工作,是我国网络与新媒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课程群紧跟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每年修订一次教学计划。每次修订教学计划,课程组教师与传媒业精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学生代表一起共同讨论,按照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需要、岗位需要、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性地选取了网络与新媒体采编中最为常见和实用的采编技能為教学内容模块。
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实际,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并通过让学生学习知识点、掌握技能点来达到教学要求。针对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引入双证教育,即引入国家“网络与新媒体”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让学生走出校门不仅有毕业证还有职业资格证,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四、按照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联系实际
网络与新媒体编辑是一门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网络与新媒体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强调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将理论融入实践,不但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实现教、学、做、用一体化学习项目的教学组织如图4所示)。
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该课程应该以实现专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教学的组织实施应该以实现专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例如,将学生分组模拟编辑部创办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新闻站点、电子期刊、论坛等,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媒介工作流程一致,教师在课堂上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对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新闻站点、电子期刊、论坛进行市场定位分析、选题策划、选稿组稿、制作校对,最后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情境式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服务专业教学,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逐步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要求。
五、按照教学规律,设计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群基于工学结合模式、双证书制度、核心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按照教学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向媒体从业人员的转型,设计了工作和学习交替的六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图5所示)。六个实践环节包括:选择实训项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准备素材和设备、实施实训、撰写报告。教师通过设计方案的答辩和实训报告的答辩两个环节介入实训中,在实训开展前进行选题和方案的把关,对实训的结果进行考评,以保证实训的效果。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有两种:一是项目导向法,二是任务驱动法。
(一)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
“项目”是指以完成一个具体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为目的的任务,在完成此课题过程中,能将此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项目导向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开发过程转换为教学过程,把企业的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的载体,实现校企的零距离对接[3]。网络与新媒体编辑专业立足编辑岗位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实训中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过程完全按媒体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实训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协调,且每个小组的组长采用轮流制。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责任心,实现了校内教学与媒体岗位间的直接对接。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的日常教学由课程组教师首先按课程要求把知识点提炼成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学生必须完成每一个学习项目或者是工作任务,课堂上就是让学生寻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每一个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教师只做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最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份角色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生产流程一致。课程的综合训练教学则采用了两种任务驱动方式,一是将媒体的实际工作任务放到课堂上,由学生根据媒体要求进行新闻产品的策划和制作,学生完成新闻作品后,由媒体进行评选与采用;二是进行产训结合,学校利用现有设备,主动承接新闻业界各种业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等。
关键词: 《印制材料与适性》 实验教学 网络平台
1.引言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课程主要针对印刷过程所涉及的纸张及油墨的结构、组成、生产工艺和印刷适性进行深入系统的讲授,将常见印刷的原料、结构和性能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掌握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充实,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传统的围绕课堂教学设置实验的形式进行改革探索,建立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成为目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时效性、交互性、教学个别化等优势日益明显,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探索将网络教学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依据网络教学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丰富传统的先讲后做的单一模式,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辅助作用,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实验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所开实验主要针对《印刷材料与适性》课堂教学中的纸张和油墨基本性能的测试,多为验证性实验。
实验前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预习。传统的实验指导书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较好地对实验原理进行学习和掌握,但是学生无法通过指导书直观地了解实际仪器的操作过程和步骤。因此实验前还需要老师对仪器操作进行演示讲解,降低课堂效率。
实验一般为老师先做演示性示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复实验,对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受到场地及设备台套数的限制,存在学生多集中围站在一起,大部分同学无法记笔记,后排同学有时无法看清具体仪器操作等问题,使得老师的演示质量大打折扣。
小组实验结束后,由于受到实验室开放时间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同学任意时间开放,因此学生无法实现实验过程和仪器操作的复习和重复联系。一方面,实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3.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实现
依托校园网络建设《印刷材料与适性》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准备、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流程多媒体化,实现网络共享。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实现实验室主要实验设备网络预约功能。由于受到实验设备台套数较少的限制,无法满足多组学生同时实验的需要。传统的实验过程只能采用分组分时段的组织形式,但是存在实验课学时内分组密度较大,各组时间只能保证顺利完成实验,讨论和分析实验问题的时间较少的问题。开通网络预约功能之后,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选择时间段,选择实验仪器完成实验的预习、实施和复习等内容,降低实验分组密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讨论结果、分析原因。另外,利用实验预约,还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2)丰富实验内容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实验目的要求、实验仪器介绍、实验流程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外,还有多媒体教学内容。讲实验仪器介绍和实验流程步骤等内容制作成视频直播或点播的形式共享于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手段,远程传递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灵活、生动和丰富。针对“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实验,专门制作了抗张强度仪、耐折度仪、光泽度计、旋转黏度计等设备的演示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直观地了解仪器的操作和实验过程的实现,增强了实验预习效果,减少了教师在实验前的讲授量,尤其是对分组较多的情况,效率更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协作,依靠网络与多媒体手段对实验进行情景再现和情景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制订方案、探究原因、资源共享和互助协作的学习精神。在课后的实验报告提交方面,可以实现电子版实验报告的提交,依靠网络互动功能,实现及时的师生交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除了完成课程内容要求的实验任务外,还可以在课下对实验内容进行复习和再现。
(3)依托此平台的实验组织实施功能,在课下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学生通过课程实验的教学,拓展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兴趣,提出研究内容的实验方案;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师生之间充分交流,分析问题,研究实验方案可行性,修正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实验方案后,学生利用实验教学网络平台自行学习掌握所需实验设备的操作,并通过网络平台对实验设备及时间安排进行预约;指导教师通过网络预约内容即可进一步掌握学生实验安排,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通过以上过程,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将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随着平台建设的完善,突破课程实验内容及设备的限制,整合学院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设备,丰富课外创新活动资源,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关键词 IMS;移动核心网;现状及问题;方向;方案;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39-0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旨在建立一个与接入无关、基于开放的SIP/IP协议及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类型的平台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它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传统固定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未来的基于全IP网络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智能平台,也为未来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IMS的诸多特点使得其一经提出就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是业界普遍认同的解决未来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和发展方向,但对于IMS将来如何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全业务运营,IMS的标准化及安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IMS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它可以满足终端客户对多媒体业务所提出的更加多样、更加新颖的需求。IMS被公认为网络的一种核心技术,它是解决固网与移动互相融合,引入数据、视频、语音三重融合以及其他一些差异化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IMS大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其应用的方式方法也还处于探索当中,所以在IMS技术中仍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IMS技术的发展还不够稳定,不够成熟;②各种网络与IMS的互相融合,必然会使其功能变得更加复杂;③IMS的安全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的完善;④到目前为止,IMS技术大多是属于实验阶段,其综合用途尚待开发;⑤IMS技术的开发速度还可以加快,以满足网建规模日渐扩大的需求。只有有效解决了以上的种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明确IMS的发展方向,找准IMS的建设方案,使IMS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由于该项技术的这一系列特点,直接影响着当代移动网,要想实现TMS与移动核心网两者的融合共赢,就必须把该方面的建设纳入战略地位,实现有机突破。
2 移动核心网建设方向及建议
2.1 安全建设
安全建设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是两个方面:①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②网络稳定性问题。即对客户在网络上保存或者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予以加密或者其他保护,包括客户的人身信息、账户信息、个人隐私、财务状况等,以及其他一些客户不愿意透露的信息。同时,确保网络在既定时间能够稳定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努力确保这种服务状态的持续性。可以通过优化软硬件设施引入,或者是通过自主研发程序等,扩大防火墙功能(万兆防火墙、超万兆防火墙),加强隔离设施和保密服务的实用性和智能性,能够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或者自主保护。此外,要落实客户的实名制认证机制,确保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方面,应当加强日常维护及运行监管力度,及时参考防火墙、移动核心网等的承载能力、性能等,对异常状况采取及时隔离维护措施。此外,加强研发力度,争取在网络接入和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安全性能。
2.2 客户服务平台建设
客户服务平台,是指移动核心网下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或者指导的虚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必须考虑如下方面:①努力使移动核心网与IMS融合,参照IMS的综合功能,科学地对平台功能和效果进行完善,实现网络多媒体服务。②为客户预留自主管理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期望在成为受众的时候,有同时能够成为信息的者或传播者,为满足客户的此等愿望,同实现个性化的移动核心网络建设,因此必须为客户预留一定的自主管理空间,构建类似于QQ空间、博客等一类的终端平台。③创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平台。当代网络的特点之一便是资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拓展核心网的存储、转换等功能,构建一个核心资源库存中心,并建立相关的检索功能,确保资源的有效放送,此外还可以建立以客户端为资源站点的辐射式资源库,确保资源共享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2.3 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当树立起对移动通信相关的责任心,努力思考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除了上述提及的实名制问题之外,还可以与国家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例如公安机关,实现公安部分与企业联防监管,深入、及时地打击网络不良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管理数据反馈、客户、信息量的自动量化统计分析等,科学计算出网络当前的负载数,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预测,自动采取相应的风险或故障规避措施。
3 保障机制的构建
3.1 人才及技术保障
人才和技术的保障是各种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IMS技术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保障,因此,培养和锻炼IMS技术人才是发展IMS技术的当务之急,有关的各界人士必须加以关注与重视。国家应该加大对移动网络技术的投资力度,重视高校的信息技术专业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IMS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关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技术人才,IMS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3.2 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也是IMS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资源的投入,IM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无法进行,把IMS作为移动的核心网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对IMS的研究和实验投入更多的相关资源。在前面所提到的校企合作就是扩大资源的一种可行方式,在学校资金和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与各大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就能给IMS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信息和资源,然后在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之下,就会有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诞生,在无形当中对IMS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4 总结
以IMS为基准的移动核心网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代通信行业人员应当站在科学、求实的立场,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以技术为依托,寻求内部突破。IMS的融入,使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获得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样亟需人们考量,重点主要在于安全保障相关以及核心服务体系的构建。整体看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仍旧相当乐观。
参考文献
[1]彭明亮.关于移动核心网的发展与演进的探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
[2]李冶文,李威.移动核心网引入IMS后的维护管理探讨[J].电信技术,2009(08).
[3]魏武,IMS业务平台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关键词】数字媒体产业 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9-01
数字媒体产业(the digital media industry)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媒体内容的设计和制作为中心,包括多媒体,软件,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也包括对传统文化艺术娱乐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媒体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在影视特效,数字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
数字媒体产业是科技文化娱乐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的数字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基础比较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数字媒体的内容平台”列为重点领域,数字媒体产业具有 “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科技部通过国家 “863计划”在动漫和网络游戏两个领域率先进行了布局,2005年5月13日以国科高发字(2005)150号文件批准北京、上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组建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我国IT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影视、游戏、出版、图书、新闻和信息技术等各类文化和技术产业。可是,相关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并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设计人才更是稀有。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失成为了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职院校应如何来培养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是当前应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数字媒体产业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媒体产业是本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涉及的领域范围广阔,因此,对所需人才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具有很高的标准:
首先,应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然后,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运用艺术思维进行对象策划与包装,动画、广告、多媒体交互艺术、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多媒体艺术创作。第三具备良好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熟悉各类设计软件的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工作流程和使用方法。第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充分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具备道德完善的人格。善于沟通和交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教学的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数字媒体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计算机、艺术设计和多媒体等多门学科。数字媒体产业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产业,用“文化为体、科技为媒”准确地反映了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培养的人才两极分化,懂艺术的人不熟悉技术,而懂得技术的人则缺少艺术素质,培养懂艺术又熟悉技术,兼通“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字媒体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艺术设计为依托,将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3.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能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培养动手能力。(2)培养综合能力。(3)培养设计能力。 (4)培养研究能力,该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项目的制作,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实践教学的对策
(1)以适应数字媒体产业对创作设计人才、制作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从具有艺术与技术特点密切融合的数字媒体产业需要出发,高职院校应在传统的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注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视听艺术的融合,注重在影视、动画、设计、计算机等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复合。
(2)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实验设备的优势,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符合时展要求和数字媒体技术前沿的先进实验室和实践教师队伍。
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字媒体新技术,使他们紧跟数字媒体技术前沿和迎合时展要求,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跟上市场发展行情,随着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技术手段,要求实践仪器设备的不断升级。
健全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数字媒体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档次普遍较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有技术、有专长。他们既要掌握实践技术,又要懂得使用仪器设备、维护和开发的能力。实践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素质,不但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必须有综合性实践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能力。
5.通过搭建数字媒体实验基地,为数字艺术人才系统的实践训练培养提供发展平台
一、研究背景
“混合学习”来源于“Blended learning”,指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技术与学习方法、不同学习媒体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一种策略。[1]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对各种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环境等要素的有效混合,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和经济效益。而混合学习引起广泛关注在于“E-learning”远程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师生之间面对面教学的有机混合。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教育技术领域短期的研究目标:在一到两年内,将更加关注学习评价的方法,提高对混合学习设计的实践应用。混合学习以其便捷性、易于实现,将复杂的媒体与技术、新方法与新思潮进行整合,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有较高的吸引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师范类学生的教师技能类公共必修课,是一门集教育技术理论、媒体应用、教学技能实践于一体的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将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学习效益的一个新思路。
二、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
1.构建混合学习模式的需求性分析
(1)课程内容多学时少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繁多,涉及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媒体技术、网络资源获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技术与教学融合等。传统教学的课程学时一般为36-48,课时相对不足,学生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学完课程后,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不到提升,难以有效将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2)教学组织方式较单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教师教育类的公共必修课,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每年约有2500位师范生必修该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学生人数众多,且来自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按学校常规的开课情况,每位教师通常要兼顾多个班级,为方便教学,通常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各个教学班的教学内容也大致相同,难以顾及学生的专业特性和个体差异。
(3)评价指标单一片面
《现代教育技术》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多数院校以闭卷考试和学生课件作品为主,这种单一的总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且课程中涉及的教学设计、技术支持教学、多元评价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得不到体现,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弊端,有必要对“教”与“学”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构建混合学习模式,[2]以改善课时不足、学习欠缺个性化、内容缺少针对性、评价方式单一、师生之间交互不足等问题。当然,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精心地设计与实施。
2.构建三合一的混合学习模式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能力、水平是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构建混合学习模式应以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前提,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混合教学,延伸课堂教学时间,给不同专业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支持,促进学生各层面的学习和体验,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3]基于这种思想,我们构建如图 1所示的三合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
三合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整合了课堂教学、网络学习与交互和技能实训三种学习形态,将传统教学面对面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现场技能训练整合在一起,融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形式。 [4]
通过“网络学习与交流”与“课堂教学”的混合,利用在线学习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学容量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问题,而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监控网络教学的质量,解决网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偏离和深度不足问题。“技能实训”则是通过真实环境感受技术应用实际情况,通过作品演练或微格训练,使学生感受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体验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通过这样的混合学习模式,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补的混合学习模式,共同促进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三、混合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1.制定混合学习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在于促?M师范生形成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把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课程的混合学习任务的主线,课程任务以完成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开发配套的学习资源,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中实施方案,并加以交流评价。具体任务可分解为: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为方案获取相关网络资源、设计配套的课件、为课件采集与处理多媒体素材、制作配套课件、熟悉相关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微格训练实施方案。
2.搭建混合学习环境
搭建混合学习环境,就是整合各种真实的和数字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现场体验。[5]《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混合环境设计也充分体现这一点。
课堂学习环境是在网络交互课室中实施教学,在这里教师对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进行要点讲解,为每个知识模块提供学习指导、任务要求、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等,开展各种师生实时交互活动,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构建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
网络学习与交流环境,在这里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课程、相关网络资源、教程、虚拟实验等网络学习资源,便于学生配合课堂学习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协作、学习反思等活动。同时,在交互环境中教师提出问题、发起讨论、进行答疑、批改作业等活动;学生能进行在线留言、异步讨论、作业递交、资源分享等活动。
技能实训环境,则为学生提供各种媒体实操系统,在这里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管理等实验项目,熟悉各种信息化的媒体操作与教学应用,以及进行各种信息化教师技能训练。
通过营造多重混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研讨中学、在反思评价中学、在训练中学,使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3.建设混合学习资源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都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为此,《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了丰富的混合学习资源,设计开发了立体化的配套资源,包括新编教程、配套课件、相关电子书、媒体操作虚拟软件、工具软件等,并给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相关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学科教学软件等资源。同时教学平台还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学习作品,供学生观摩共享。此外,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覆盖面较广,还提供相关资源如摄影学习专题网站、PHOTOSHOP视频教程、PPT设计教程、微课设计与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等相关的教学站点的链接等,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与便捷的学习机会,便于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得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
4.设计和组织混合学习活动
混合学习活动无疑是开展混合学习的核心。从图1的模式中可以发现,本课程把混合学习理念融入整个教与学过程之中,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中以教师为主导、网络学习与交流中以学生为主导,技能实训中以学生为主体;对于不同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既有课堂学习中面对面的教与学,也混合网络的远程学习与支持;对于不同的学习主题,有的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有的应用小组协作。
在课程教学上充分运用技术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目标的任务驱动,注重活动的综合性和开放性。[6]
在网络与交流上设计了认识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学科教学与技术融合五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由学习任务、学习指南、活动要求和学习资源构成,在每个任务活动设计上,根据不同专业学科需求,并充分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提供不同学科教学软件和层次的学习资源,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水平的?W生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混合学习活动。
本课程的学习组织主要围绕任务开展,任务包括个体任务和小组任务。个体学习任务除了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为方案收集资料和设计开发配套资源外,每个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网络学习情况、参与交流、完成相关作业并提交到网络平台中。小组协作则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每组学习团队由4-6人构成,在混合学习环境中进行协作与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团队任务。课程设计了不同的团队任务,有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微课的设计开发、微课程设计开发等综合性较强的任务供各组选择,各小组将作品全部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互相学习与借鉴。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和成果。这样,在学习交流平台上,可以建构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自我之间多层面全方位的互动。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同学可以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不仅拓展学习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加大协作学习的纬度和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5.实施混合式学习评价
(1)多元混合的评价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课程,内容不仅涵盖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到各种教学媒体操作、应用技能,更重要还有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能力,其学习结果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混合不同的评价方式,才能有效的对相关学习结果进行准确评价。因此,在课程中采取多元化混合的学习评价,课程对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分成以下四个部分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1)综合知识测试
这部分内容是将教育技术能力划分为50个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建立试题库,考试时每个知识点出一道题自动生成试卷,综合测试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教学媒体应用考核
教学媒体应用是学生规范操作各种教学媒体的技能,采用现场实操的方式进行评价无疑更加具体有效。在这项考核中,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对投影机、展示台、音响设备和多媒体系统、交互电子白板等媒体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各种教学信息,教师通过考核量表考核学生独立操作信息化教学环境能力。
3)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无疑是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能力。课程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专业选择一个教学单元或教学专题,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4)教学课件设计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设计开发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参照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对学生课件进行评价。
在教案与配套课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学生综合应用到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网络教学资源检索与下载、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加工、课件设计与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比较综合考察学生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过程性评价贯穿课程教学
过程性评价不仅能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态度进行混合评价。[7]
网络记录: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就有登录课程网站的用户和密码,借助交互平台会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学习笔记、学习成果,参与讨论等信息。 利用Moodle平台的活动报表、参与报表与日志可以查看、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每个任务的次数、停留时间以及进行了哪些操作,统计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也可以通过活动模块回顾前一天参与活动的情况。
评价表:对于各项任务和技能,都设计了相应的各项评价量表,利用Moodle“互动评价”或“投票”功能,学生即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混合评价制度。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8]教师通过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既可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情况,还可以评价学生与人协作的态度和沟通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