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上科技的发展,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应的发生改变。对于我国初中数学与网络结合起来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学理论虽多,但都集中在宏观的层面上,难以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其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以传播工具为主,并没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教学方法还处于传统形式;其三,由于初中数学函数较为抽象,很多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函数,对于很多概念不理解,而网络仅仅作为其中的传播工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鉴于此种情况,必须对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改善。
一、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的重要意义及其设计原则
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初中函数教学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同时还能够促进对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改变,促进教学改革。网络技术在初中数学函数中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能够为学生展现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及其表现力,将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接受;其次,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其信息交流。这主要是因为利用网络环境,将以前教师所叙述的知识通过图像或者表格直观的呈现在全班学生面前,实现函数知识的共享。再次,通过网络环境可以更好的实现自主型及协作型学习,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
一方面,应坚持学生是主体,学是教学活动核心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时课堂的主体,教师仅仅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监控者、评价者即促进者的角色,尤其实施网络教学后,不可转换师生角色,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另一方面,坚持驱动任务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确立学习技能及学习策略,并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不可颠倒原有的教学目标。
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初中数学函数教学
由于传统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需求。同时,加上传统的网络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下面着重从函数概念中的应用、在函数图像及性质的应用、函数应用的具体应用三方面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
1、函数概念中的应用
初中函数是通过引入变量的概念进而逐步展开的,对于这一部分的概念知识是学习函数的入门知识,主要学习的是简单的一二次函数以及正反比例函数,这些函数都是最基本的函数,大多是通过变量进而展开的数学研究活动。同时也是对常量的学习转移到变量学习中,通过引用网络技术,很自然及直观的引出函数的相关概念。根据概念同化的原理,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及组合学习等,无论哪一中学习都是通过提供一些函数概念的反例或正例来促进学生的辨别及概括,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利用网络技术下应打开学生的思维,对各项变量的概念进行区分,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如:可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图像、故事、活动等方法,将看似简单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原有的问题情境进行交换教学。学习《变量》这一节内容时,可运用动画及图片等手段,直观的将变量概念及关系直观展示出来,进而启发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确立变量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2、函数图像及性质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函数一般都是一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无论哪一种函数性质,都必须与函数图像相结合。在函数性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作大量的图形,帮助学生做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几何画板就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几何画板是一个较为优秀的实验演示平台,可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直观的进行实验及演示,将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较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几何画板可绘制函数图像,可静可动、精确及直观的显示函数变化。不仅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及实验中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形成更独立的思考,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初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中实验是重点,而课堂环境并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实验条件。而网络环境刚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模仿式训练,帮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及试验的乐趣,在兴趣中强化问题的解决能力。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这一节内容时,可采用几何画板的功能。通过改变表达式中变量系数及常数时可直观的看到图像的位置、大小及其开口方向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
3、函数应用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的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对各种函数的具体应用进行掌握,尤其对于抽象函数应通过具体的应用加以深刻理解,通过函数性质来求取方程不等式或证明方程不等式。如:在学习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时,常常将原来的一次方程与二次方程相结合起来,或者与几何知识相结合,特别是三角形的面积与函数知识的融合。此外,初中函数学习是注重将函数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数字建模能力,在进行数学建模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变量、方程式的理解,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及认知工具。
通常情况,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有着较大的相似性,极为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利于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较重要的。尤其,当前新型的网络聊天手段,如微信、微博、QQ、邮箱及网络会议等工具,通过利用这些网络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将函数知识到这些聊天工具中,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可在这些聊天工具中进行交流,实现角色互利竞争及同伴协作的局面。如:在学习《函数应用》这一节时,函数应用是初中函数教学领域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目标。相应的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每一个函数的是如何应用的,或者是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而在网络环境下,则可相应的为学生创设协作情境,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加深问题理解的目的。
4、其他策略
网络技术与初中数学函数的结合一般需要以多媒体为基础,在此过程中应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对学生的知识进行重构。利用网络技术可实现与教学的整合,突破书本知识,不断优化生成的教学资源(实验模型、背景材料及实验过程等),而这些资源都能够优化课堂内容。此外,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工具,如绩效支持工具、静态及动态知识建模工具及信息搜集工具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要不断创新,不仅将网络技术作为实用工具,而且还应发挥其重要的辅助作用。进而使数学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起到冰山一隅的效果,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对函数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熊久香.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提出[J].大观周刊,2011,(2):99.
[2]张红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感悟[J].黑河教育,2011,(2):64.
关键词:问题引导;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173-02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在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包含较多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推导,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来讲,由于其基础相对薄弱,常常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只能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不能领悟其实际意义,从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2]。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难以理解[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消化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实际问题,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借此过程展开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5]。
二、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五个过程来实施。由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越性[6],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字音乐和计算机系统等。而自然界通过传感器感知的信号,通常都是连续时间信号,如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等。为了能够利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和处理连续时间信号,需要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本文通过本课程中“信号的时域抽样与信号的重建”小节的内容具体分析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2.问题的引导。教师通过引导以及学生的观察,学生普遍能够得到三段音乐片段的不同,第一段音乐优美,流畅;第二段音乐尽管能够听出片段内容,但有明显的卡顿;第三段的音乐效果明显地要好于第二段,卡顿效果减弱。此时教师就会带着问题来启发学生:这三段音乐片段是通过对连续时间的同一音乐片段抽样之后恢复出来的,那如何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参数对恢复出来的信号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4.问题的回顾。通过对抽样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抽样频率不同,恢复出来的信号有的无失真,有的产生了失真。第二段音乐片段不满足抽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了抽样,产生了频谱混叠,从而产生了失真。这就对三段音乐片段为什么会有不同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为了改善频谱混叠情况,在对连续时间信号抽样之前,先进行抗混叠滤波。尽管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抗混叠滤波器后会产生截断误差,但通常截断误差是远远小于混叠误差的,如图3所示。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第三段和第二段音乐片段相比,具有同样的采样频率,但失真要小于第二段的原因。
5.問题的总结。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为什么要进行抽样?什么是信号的抽样?如何进行信号抽样?让学生回顾实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回答,加深和巩固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授课过程都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始终使学生保持着探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等特点,从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本文提出了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详细展示了该方法在课程授课中的实施方法,体现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倩.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中创新性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5-146.
[2]霍铖宇,卢怡,吴正阳,等.PBL教学模式在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47-148.
[3]刘婷,王帆,杨婷.《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山西电子技术,2015,(2):82-84.
[4]李敏通,赵继政,迟茜,等.问题教学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21):70-71.
[5]杨智明,彭喜元,俞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型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180-183.
一、坚持“以人为本”来发展与创新教育技术学学科
坚持“以人为本”来发展与创新教育技术学学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m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研究正逐步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向转移,如倡导“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IT智能、虚拟现实、知识工程等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而要不断培养和塑造新一代教育技术学工作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动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乃至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动力
1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
它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及研究领域都得以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使其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以及智能等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和教育软件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育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要使该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就应把教育技术学学科意识和现论模式与信息技术及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以推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不断创新。
2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创新的牵引力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在现代教育的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引进和应用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和理论支撑,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中起着引导作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既包括创造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又包括知识建构主义等许多新的学习和认识方面的理论。正是这些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引导和激励人们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激发人们对于教学领域中先进信息工具的需求和渴望,从而使这些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得以在教学实践中大展其优越性。
三、实习教学是创新的关键
实习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实习教学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关键词]教育技术;著作;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71-00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14
根据目前文献,我国最早教育技术著作当推1930年由浙江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俞雍衡和锺伯庸翻译的《广播无线电化与成人教育》。我国最早以“教育技术”为名的专著是科学出版社1981年赵仲芬的《电化教育技术》一书。如果从20世纪初作为教育技术起点,那至今已100多年了。但我国现代意义上教育技术始于1994年“教育技术”学科确立。为此,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思考,这也为21世纪教育技术著作创作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这时期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发展时期,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逐渐呈现出一种繁荣趋势,其中重要标志就是教育技术学著作陆续问世。从出版著作数量和理论建树上说,这时期我国教育技术在理论上达到了世界一流国家地位。
一、著作形式与地域的统计分析
1.著作的形式
2000-2012这段时期,我国教育技术著作数量逐渐增多,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宽,并且作者类型上也呈现了新的特色,著作形式上也改变了以往以单纯理论研究为主著作格局,形式日趋多样化。
(1)按作者的形式分类
我们根据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和国家图书馆以及超星图书馆等多种渠道,到2013年1月不完全统计(表1),在2000-2012年593部著作中,个人独著共202部,占著作总数的34.1%;合著著作共266部,占著作总数61.7%;译著15部,占著作总数2.5%。由此可见,有关教育技术著作中,独著和合著作为两大形式,两者占据了著作总数的95.8%。总体上,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著者们取长补短,较为广泛采取了合著形式。同时,著者也倾向于采用独著来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现在教育技术处于信息化发展和深化时期,能发表一家之言,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术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译著显得很少。
(2)按著作编排形式分类
这阶段,著作数量不仅迅速增加,形式也展现了多样化特点。除单纯理论研究著作,还有其他丰富的形式。但也暴露了一些缺陷,有些形式尚未有权威性著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①教育技术教材
在以上所统计著作中,教材占绝大部分,大约占总数60%左右。一般书名上都有“教程”、“基础”、“导论”等字眼,有的还冠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等。譬如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南京师大李艺等人主编的《教育技术教程》和北京师大乌美娜、李芒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②教育技术工具书
教育工具书是著作一部分,反映了这时期该学科学术规范化和理论化程度。例如2004年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编的《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及设备实用手册》,北京师大刘美凤和宋继华译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技术》,。前者重教育技术设备介绍,后者重教育技术理论梳理。
③教育技术实践培训著作
培训重于实践技能的训练,因而理论性上弱些。主要是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一般技能的普及,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汪琼2006年主编的7本《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备考指南》,还有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祝智庭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④教育技术论文集
论文集的论文学术前沿性较新,是学科发展一种标志。它们又分两类:一是以众多作者汇集的集子,占绝对优势。例如2010年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进展》这部著作简要登载了该校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特稿,诸如何克抗、杨开城、黄荣怀、刘美凤和陈丽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还介绍了2009年国际知名期刊教育技术专论。这些著作收集了近几年了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过程的论文集,为以后教育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借鉴的依据。二是以某一个作者论文结集出版文献,属于极个别现象,譬如,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李龙教育技术文选》。它展现了我国老一辈教育技术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多年来教育技术的探索。
⑤教育技术丛书
丛书是大部头的专著,往往是一个学科标志性的著作。它反映了教育技术专业群体的思考和实践。李克东和何克抗出版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丛书——教育技术分卷》2001年,“以新颖性、精炼性、系统性和应用性为重点”,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丛书》等。还有,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程系列丛书”共4本,《教育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教育影视技术》和《网络技术》。
2.著作地域分布
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其出版地分布也明显不均。对于参与出版教育技术著作的机构进行统计,逐年统计结果显示(见图1),随着教育著作的逐年增多,所涉及出版社数量也相应增多。但涉及出版社数量的增长慢于著作数量,并呈现出日趋集中态势。
(1)出版地
这时期,从我国教育技术著作所在城市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以北京、上海、济南、哈尔滨等为代表的发达省市,其中北京出版340著作,遥遥领先,占著作总数的57.3%;其次上海29部,占总数的4.9%;再次济南和哈尔滨分别为15部,分别占出版总数2.5%;另外是广州、武汉、合肥、长春和南京等地。作为直辖市的天津,也榜上无名。兰州出版数量虽不及以上城市也相对较多,形成西部一高峰。出版地域与我国的地势呈反向,即东高西低。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出版著作的数量则相对很少。这给我国研究者的启示是要加大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同时,也要扩展其地域影响力,把更多理论应用于实践,来提高我国偏远地区的教学成果,进而达到教育协调发展。
(2)主要出版机构
按照出版著作数量的多少,对出版社进行排序,得到了前9名出版社排序表,对这些出版社的著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它们出版著作总数为267部,占这个时期著作总数45.01%。并且前八名出版社地址均在北京。其中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最具有竞争的优势,两家出版社共出版著作115部。此外教育技术著作在逐渐集中出版的同时,也扩大其分布领域,并且主要出版机构分布在高校,譬如北京师大出版社和北大出版社等。
出版社呈现一种缓慢增长趋势,这与图书数量不太吻合。特别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表现十分突出,教育技术类图书猛增。原因是教育技术属于专业性较强图书,一般出版社编辑力量不很充分。
作者中,河北省吴疆主编或者合编了13本著作,平均每年一本,数量最多。北师大何克抗主编或者副主编著作共有11本,平均将近每年一本,第二名。第三名是华东师大祝智庭,出版10本。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从图2可知,2000-2005年我国教育技术著作增长比较缓慢。2006年教育技术学本、专科专业已超过150个,硕士学位点已经达到38个,博士学位点达到8个,还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至此开始了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时期,教育技术著作量也骤然增长。自此,著作数量也大幅度增加。2009年之后教育技术著作呈现了稳步增加的趋势。总体看,2000-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专著数量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以上教育技术著作中,集中研究领域是媒体应用、教育技术理论、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方法和远程教育等方面。
1.媒体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重要领域。媒体应用研究具体用包括媒体、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等。根据资料分析,教育技术领域中有关媒体应用著作数量居于首位,并占相当大比重。李运林和徐福荫2003年编著的《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这部著作面世后,为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提供了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作为新世纪高校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主干系列教材。这时期,我国具有完备教学理念教育工作者,逐步明确了教育技术学中媒体应用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界定了相对独立媒体应用于教学模式、原理、概念,探讨了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中媒体应用思想、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了此领域理论框架。此外,美国的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主译的《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以世界上的媒体技术为线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学习的方方面面”,对我们传统教育观具有震撼的作用。这本书数据翔实,观点新颖,技术先进,时代感很强,同时翻译得也非常流畅达意,堪称翻译的范本。
2.教育技术理论研究
教育技术理论著作代表着当前技术和理论水平。若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还在“借鉴”,那进入21世纪我们已经开始“创新”。有学者在对比中外教育技术专业以后指出:“在考察中国与外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时,我们发现中国与外国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因而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经验”。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首先,互联网世界领先。截至2010年3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09年底,中国国际出口带宽超过每秒86万M字节,是全球第二大拥有IP国。2012年底,全国网民数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4.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通讯技术是教育技术的基础,基础都已经世界领先,基础理论更是如此。其次,在国际上有创新。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并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种论断在国际上具有超前的意识。根据德国的Springerlinks数据库,检索“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前10个有作者的文献在中,3个是中国人。ProquestResearch Library数据库检索如前,前10个文献中有1个是中国人。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在国家教育技术领域较高的地位。再次,理论上有突破。中国教育学者逐步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技术学理论,又结合本国教育技术学特色,教育技术学理论有了新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是何克抗编著的《教育技术学》一书,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和05定义之后,提出了自己新定义,“技术化教育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整本书,作者在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方面做了卓有成效探索。另外,我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共同论著。2008年黄荣怀教授与芬兰学者Jyri Salomaa合著了《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反映了我国学者的理论自信和世界目光。另外,我们教育技术的理论成熟度不断提高。黄立志等主编的《创新与借鉴:中国教育技术路径研究》(2012年)等,详细论述我国从原始社会至今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美国的教育技术史多停留在点滴的理论层面,缺乏系统地论述其教育技术的历史。
3.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中,人才培养研究历来受到研究者高度重视,特别是在21世纪,在教育技术实践和理论的推动下,人才培养的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论著,包括甘肃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西北师大杨改学等人撰写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重点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进行人才培养的。胡来林编著的《现代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2007年)等。这一领域显著特点是有比较丰富教育著作,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界限划分不明显,尚没有较为权威的论著,教育学者在给予此领域重视的同时,也需要集思广益,不断吸收与总结经验成果。
4.信息技术教育
自2000年至今,这方面著作数量逐渐增加,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代表性著作有:祝智庭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为主线,以教育革新思维为指导,以学习过程设计与学习资源利用为重点,将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融入教学设计与开发过程。北师大黄荣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2006年)探讨了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问题。它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是按照国际教育技术领域发展所形成的基础上编写的,其突出的特点是内容新、体系新。傅德容等编著的《教育信息处理》(2011年),该著作是对“教育信息”进行学习、进行教学与研究总结著作,全面介绍了教育信息处理发展与成果,对所涉及各种教育信息处理进行深入定量与定性分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该书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之一。
5.教学设计与研究
教育技术产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了更好促进教学绩效,提高教学成果。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是现在强劲的教育思潮,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教学设计研究越来越多,且研究成果比较显著,譬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技术领域的绩效专著张祖忻的《绩效技术概论》。它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论述了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并且我国学者还翻译了外国的相关教育著作,诸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李芒等编译《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等。
6.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自1924年美国学者吉特著、郑宗海译的《教育之科学的研究》(商务印书馆)算起,我国共有教育研究方法的著作80多种,其中“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种,后者多是这时期出版的。李克东编著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2003年)总结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领域中的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教育技术中相关的研究方法等知识,界定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模式框架。此外比较著名的著作还有谢幼如和李克东主编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2006年),张屹和黄磊编著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2010年)等著作,为我国的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完善作了补充和更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方法路体系完善和发展。
三、今后出版与主题趋势
通过21世纪初叶相关文献调研、统计与分析,我们可预测我国教育技术著作编写和出版的趋势。总体讲,有增长有下降,增长是主要趋势。
1.对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的持续的关注
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教育技术不断推陈,其实践和理论的框架仍在不断完善中。教育技术理论仍是并将一直是重要研究领域,重点是结合我国的发展与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它们不单单传播引进国外相关理论,更多是将中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推向国外。诚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说,中美“彼此不存在谁先进或落后、谁科学或不科学、谁现代或传统的差别,都非至善至美,应互相借鉴,共同发展。”换言之,当前中国在教育技术方面与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不分伯仲。故今后我国教育技术专著的外译将有所开始和增多。
如果从20世纪80年中期代电化教育学科的设立算起,教育技术学科在我国已经30多年了。学科基本成熟后,教育技术历史的研究便提上议事日程。南京大学的梁林梅和郑旭东撰写的《领域开创者学科奠基人——美国教育技术专业群英谱》介绍了威瑞特·查特斯等百年来10位教育技术领域的顶尖人物,堪称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史。但是这些方面远不如我国职业教育历史研究比较充分。因此,今后中外教育技术史将是热点问题,此类著作将会有所增加。
2.对应用领域衍射逐渐增多
教育技术著作统计过程中,尤其2012年类型趋势越发明显,从最初关注教育技术在汉语、科学课程教学、双语教学等单一学科应用研究发展到中小学甚至所有学科领域。应用教育技术来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学绩效,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方面著作将增加。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指出:“21世纪头二十年,教育信息化必须走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前列,成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随之,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将会增多。
由于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技术在教育上广泛运用,加之教育技术是交叉学科,具有边际效应,故今后教育传播理论著作将有所增加。
3.对某些理论著作结构性减少
从2000年以来教育技术著作数量分析,由图2可知,并非直线上升趋势,而是波浪起伏状况。据此,从总体说,我国此类专著将会在近两年内有一定幅度增长,之后亦即2015年或2016年将会有所下降。随着电子教案增多,大学生购买教材热情锐减,相关教材逐渐减少。鉴于我国教育技术更多偏向实践层面,单纯教学设计之类著作将会减少。由于版权问题以及我国学术界外语水平提高,翻译国外著作情况将会保持现状或者下降。
4.对研究地域分布将会更加广泛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的广泛化,各地的教育学者开始了对教育技术的广泛研究,虽然目前教育技术的重点的地域分布主要的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但是从以上的著作统计分析来看,其他地区的教育技术著作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教育技术具有衍射性,很快会随着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将逐步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辐射。特别是2010年天津师大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教育技术成为了其一方向。由于天津市无论在出版机构还是作者源地都比较低,这与天津的经济发展形势不相匹配。这样,今后天津的教育技术专著将会有所增加。但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研究总的格局不会改变。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其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代表着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我国一样,日本教育技术学也是受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影响而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在日本被称为“教育工学”。1962年,日本教育工学奠基人坂元昂先生在日本的《学习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教授工学”与“教育工学”这些日本特有的概念。1971年,坂元昂先生在他的著作《教育工学的原理与方法》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学的定义。1984年,日本成立了教育工学协会(Japan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Technology,简称JAET),作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机构。
二、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
明确的学科定位对于一门学科能否快速高效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坂元昂先生认为,广义的教育工学不仅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包括班级管理、学校经营、教育计划的研究在内,囊括了在教育领域中积极地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一切尝试。而狭义的教育工学研究对象仅限于教学方法,它属于旨在提高教学方法的效率而研究并阐发引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方法论领域。最终,教育工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可操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性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学科的定位要依据其教育对象、研究范畴和领域来确定。日本的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研究范畴和领域都是以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的思想和手法的研究,因此,日本的教育技术学是定位于教育的。
三、日本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术理论体系,下面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领域来进行阐述:
1.认知领域
教育技术学以人的学习过程为研究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最大。1983年,日本成立认知科学学会。近年来,除了关于人的内部知识的处理,关于人与外界事物及他人关系的研究也大大增多,提出了很多新概念。现阶段日本把教育改革目标由为经济服务转向了注重人本主义精神,希望建立一个尊重个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2.媒体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十分重视教育媒体及应用的研究。日本教育媒体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媒体种类(应用于教育最突出的广播电视教育);视听觉教育(以视听觉教育机器为首的学习研究曾是日本教育技术学的一大领域);媒体研究(包含影像技术与影像本体研究);知觉认知(进一步探讨媒体、学习与人类信息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3.计算机网络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关注重点从前的“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这是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学校教学,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而不是单一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学习。日本各级教育系统中也开始使用新的支持系统,如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信息素养成为日本教育信息技术网络领域的研究重点。可见网络学习在将来的信息教育的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4.教学设计领域
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设计、开发、评价、管理,以促使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发生的系统过程。教学设计有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课题的确定;②学习者特征分析;③确定教学内容;④制定教学目标;⑤对教学内容排序;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有利于传输的教学信息;⑧选择适合于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信息的信息传递方式;⑨设计测验,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5.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
一般理论的研究项目与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例如“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拓宽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此领域还会用到科学认识论、现代教育思想等研究思想。
四、日本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
日本教育技术学明确定位于教学,培养目标面向企业和学校。由于没有本科层次的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会通过开设先导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按照AECT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对课程进行分析,由于在日本评价和管理常在同一科目,因此可归为评价管理类,再加上每门课程必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将课程分为六类。本文对日本12所大学的课程进行了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其中,设计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设计包括过程设计和资源设计,在实践中往往主要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过程中。日本的大学中设计类课程有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媒体设计、项目设计、课件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等科目。开发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20%,可见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开发类课程占有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开发就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类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工作和就业十分有帮助,熟练的开发技术反过来也可以改善先前的设计。开发类课程包括硬件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如动画制作、编程语言等)、教学材料开发等科目。评价和管理类的课程在六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少,仅为5%,但这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评价过程不仅有检测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功能,同时也能够确定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是否合理,为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提供反馈以改进这三个过程。这类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开设的科目有教学和学习评价、项目和产品评价等;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设本科课程,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30%。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通过设置基础理论课,使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学习理论、系统科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导论等科目。研究方法是一门通用课程,是对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研究生必需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因此这方面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其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科目。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