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理学的基本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作为药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掌握相对“枯燥”的药理学知识非常重要。
1 唤起兴趣
结合药理课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前人发现和开发药物的过程,如青霉素的发现。这样,教师将一个个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故事;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药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常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如脑白金是什么药,药理作用究竟是什么?使学生感到药理学知识不仅考试中要用到,而且能够加强自己和家人在用药中的安全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用。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因死记硬背抽象的药理学知识点而窒息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学习动机。
2 配合药理作用,以点带面,帮助理解记忆。
绝大多数药物的药理作用都是通过影响机体的原有生理生化功能产生的,我们在讲有关章节的课程时,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复习本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可能造成病理状态的原因来帮助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而帮助理解记忆。例如在讲传出神经系统药一章时,首先要求同学课外预习传出神经系统生理及解剖学,把神经、受体、递质、生理效应及相应效应器官等基本理论搞清楚,在课堂帮助同学简单复习后,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的基本作用:拟似作用――促进或加强生理效应,拮抗作用――抑制或降低生理效应,一一列出,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小节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相应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就清楚易懂了。特别是这一章的拟肾上腺素药,书上分了3类:(1)作用于α、β的拟肾上腺素药;(2)主要作用于α1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3)主要作用于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3类药都主要表现在对血管、心脏、血压的影响,但又各有特点,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一点:兴奋什么受体就产生什么效应,对应就把看似繁乱的3类18种药弄懂,阐明药物的基本作用、相应的用途、不良反应。每一章节结束后,对分类较多的、药物较多的章节,再让同学疏理一遍,找出异同点,归纳一个简表,这样能起事半功倍之效果。
3 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方法 导入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思想意识活跃,但求知欲不够强,注意力障碍,接受能力差,要学好药理学存在一些困难,因为药理学作用机理抽象复杂,药物繁多容易混淆。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入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电视上常见的药品广告导入
现在电视上药品广告越来越多,许多常见的药品广告学生耳熟能详,可以借助常见的广告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如解热镇痛药可以用退热安瑞克,儿童退热小安瑞克的布洛芬颗粒,和芬必得胶囊导入,从广告词中学生可以说出解热镇痛药的基本作用是解热作用和镇痛作用,继而向学生提问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用药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讲到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时,可以借用“胃痛、胃酸、胃胀,请用斯达舒”这个广告词先引出溃疡病的几个常见症状,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该药的主要成分及简单的作用机理,由此导入新课。
二、用历史人物或事件导入
教师在讲抗精神病药的时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观看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男主人公终生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但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学生们通过电影了解到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状?影片中男主人公接受了哪些治疗方法。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增大,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那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是什么?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历史是对过去人物活动及重大事件的记述,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青霉素知识前,先提问学生:“有一种药物,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成千上万伤员的生命,甚至有人将其与原子弹、雷达的发明共同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药物吗?”该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顺势引出药物青霉素的知识。
三、用病例导入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一门临床学科,为以后学习临床学科打下基础。利用病例导入新课,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如我们在讲有机磷中毒及其解救时,就已经完成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剂》《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M胆碱受体阻断剂》《N胆碱受体阻断剂》等章节的学习。具体引入病例如下:患者,女,64岁,因自服氧化乐果100ml后10分钟左右入院。入院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无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查体:T36.5℃,P60次/分,R 21次/分,BP120/80mmHg。急性中毒状,意识清楚,面色苍白,流涎,大汗淋漓,皮肤黏膜湿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1cm,对光反射灵敏,口腔充满大蒜味,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心电图显示房内传导阻滞,其余(-)。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治疗:洗胃、导泻、利尿、吸氧、加速毒物排泄等,同时立即予阿托品5mg静脉推注,每5分钟1次,首剂加倍,解磷定1.0静脉推注。2小时后患者心率逐渐升至100次/分,皮肤黏膜干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5cm,对光反射消失,颜面潮红,神志清楚,达到阿托品化。结合病案设计系列讨论题:①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何产生上述症状? ②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原则是什么? ③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④为何阿托品和解磷定合用?
四、用复习回顾导入
药理学已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必然有着某种联系,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慢慢导入新的知识。当然“温故”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尤其对于中职学生,借此反复复习和强化已学知识非常必要。教师再讲M受体阻断药的时候,可以复习M受体激动药的作用,激动作用和阻断作用恰好相反,顺势启发,从而了解M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和应用。讲解热镇痛药的时候,先复习氯丙嗪的降温特点和中枢性镇痛药的镇痛特点,然后进一步提问解热镇痛药可以改变正常体温吗?长期使用会有成瘾性吗?通过复习以前的药物知识,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药物知识,并通过两药对比加深记忆。
五、用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就是结合新课内容,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心生疑虑,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直指新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可激发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善思多辩的习惯,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 从而产生求知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精心设计问题, 将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地层层揭示出来,再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序地逐步释疑解难,然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在讲胰岛素时,先引导学生分别复习已学过的生理学的内容。询问学生胰岛素是在哪个部位分泌的,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当胰岛素缺乏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危害?使用胰岛素能否口服?学生给出各种答案,顺势导入胰岛素的体内过程、作用、应用、不良反应。教师在使用该种方法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心理愿望。
六、用图片导入
利用几张图片,简单明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糖皮质激素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在讲授的时候先放几张典型激素不良反应的图片,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学生都会思考为什么用了激素会有这样的不良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应用模式
本学科PBL案例教学自2003年开展至今已有近9年。在本院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的支持下,在本学科主任的领导和带领下,在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下,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尤其近两年随着年轻老师的加盟,开展规模愈来愈大,如2009级中药学专业本科班、2009级针推专业专升本2班、2009级中医专业仲景班、2009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全科医师5班,2010级中医专业中医3班、2010级针推本科2班、2010级中医学留学生本科班等班级开展了PBL教学,基本上每年有2~4个班级开展。现将本学科的开展模式简要介绍于同仁分享,以期共同学习,互相提高。
1.1开展流程
选取中药学案例分组讨论每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含理由)指导教师总结问卷调查、分析。
1.2中药学案例纳入及证型讨论
目前本学科中药学案例教学纳入的案例均是经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临床医师提供。案例既来源于临床,又依托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知识需求。如针对表证的案例,本学科采用多组临床中的真实感冒案例,选取一般性的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虚证、风热表证、少阳证、阳虚表证、气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证兼有湿困脾证等多种类型的感冒证型,给出不同患者的主诉(临床的望、闻、问、切)信息,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开展针对证型的讨论。
1.3药物选取的讨论
结合前期讨论过程的问题、分歧及共识,在理念的指导下形成每个案例的具体证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具体证型选取药物的讨论。在讨论时,指导教师可适度引导同学们首先抓住主证优先选取主药,其次针对兼证适当选药,最后统筹全方整体取舍所选药物。在讨论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对药物药性、功效、应用的认识,尤其是药物个性特征的认识;同时,还能加强学生主证及药物寒、热等个性特征的认识;此外,还能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等。
1.4陈述讨论结果
每组选派1~3名代表就本组讨论形成的共识进行陈述发言,要求其到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和指导教师发言,每人限时6~8min,陈述内容要求有理有据即可。本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面对众多同学台前表达观点的机会,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1.5指导教师总结
指导教师陈述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及思路,指出自己是怎么入手分析、如何选定证型、为何选取具体药物的,在总结讲解过程中可以有学生提问互动。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思路,为其总结自己的不足及为以后案例的思维打下基础。
2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就开展PBL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出本学科最新中药学案例教学模式,以期为基于PBL的中药学案例乃至其他学科科目的教学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信息。
2.1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组学生数
如图1所示,约77%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组学生数应为6~10名,少数人认为1~5名或11~15名,而没有学生认为每组多于15名的,说明同学们希望每组以6~10名学生为宜。因此,我学院本学科下阶段中药学PBL案例教学将会由原来常采用的每组9~12名做适当调整。
2.2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组指导教师数
如图2所示,约55%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组指导教师数应为每组1名,31%的学生认为应两组1名,少数人认为应四组1名,极个别认为应每组2名,没有人认为8组1名,说明学生希望最好每组1名指导教师。因此,本学科下阶段中药学PBL案例教学将会坚持之前采用的每组1名指导教师制度。
2.3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个案例所需学时数
如图3所示,约49%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每个案例教学应有4学时,33%的学生认为应2学时,少数人认为应为4~10学时,说明应以每个案例4学时最为适宜。因此,本学科下阶段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每个案例将会由之前的2~4学时均调整为4学时。
2.4中药学PBL案例教学中指导教师的作用
如图4所示,约67%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案例教学中指导教师为引导作用,17%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应参与讨论,12%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应仅观摩而不参与,说明多数人认同指导教师在中药学PBL案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2.5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案例内容
如图5所示,约49%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案例教学案例内容很好,30%的学生认为好,即有79%的人认为案例内容好,有少数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较差,说明本学科之前所采用的案例内容较为满意,但依然有完善的空间。
2.6中药学PBL案例教学的收获
如图6所示,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中药学PBL案例教学能起到将中药知识与临床接轨、强化辨证要点意识、强化对中医四诊的知识、强化主证意识及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的作用,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此外还可强化中医组方技能及对药物个性特点认识。说明本学科开展的中药学PBL案例教学中,同学们收获颇多。
2.7中药学PBL案例教学的建议
如图7所示,约44%的学生认为中药学PBL案例教学应纳入正常课时来开展,24%的学生认为应增设次数,少数人认为应同一案例分两次开展。本学科之前开展的PBL案例教学是额外申请的课时,有时会占用同学们周末休息的时间。通过本问卷调查提示,在之后的教学中,本学科将采纳多数同学希望将其纳入正常课时的建议。
2.8中药学PBL案例教学评分方式
如图8所示,约75%的学生认为本学科在中药学PBL案例教学中采用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分方式较好,少数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较差,说明本学科之前所采用的评分方式较为满意,但依然有完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