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作者:朱蕾 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研究”是研究所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相关研究可以做以下归纳:
1.“广义狭义”说。即研究视野的不同。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各种形式教育,又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如刘经纬等人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的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专门教育。”[1]相关的观点还有,单纯广义的表述:如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2]狭义的理解:如余志健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3]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分别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界定,有利于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要求选择教育内容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已有的概念表述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区别,缺乏对教育内涵的揭示。2.“素质教育”说。如郑世英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对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帮助人们建立起人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伦理观念,能促进人们的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4]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准确定位,然而,该表述对师生作为教育主体在表述上显得有些模糊。3.“生态道德说”。如王世民等人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5]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强调从德育的角度对待生态文明教育,但是对二者之间关联的认识有待深化,对相关的教育内容有待丰富。以上对“生态文明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为此必须高度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其中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教育,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与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为此,进一步探讨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学校德育为载体,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有要求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素质教育及高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必然性。“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素质教育正式纳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6]而新时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它丰富了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指高校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与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
二、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视角的评析
审阅有关文献可以看出,由于学者对问题关注的角度不同,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同理解。归纳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对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对此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纳入论”。从德育的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教育,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联系密切,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机组成,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比如王景明在《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在高校德育中,把树立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看,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2.“创新论”。主要是从生态文明教育的角度审视高校德育,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高校德育改革创新。比如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高校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构建生态德育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新课题。”杨怀祥在《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中认为,“生态文明为学校德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具有新的价值取向。”3.“要素论”。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2007年以来,从德育视角来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献大约有17篇,其中核心期刊有6篇。学者们对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如内涵、必要性、途径措施等要素,本文作了以下归纳:(1)从内涵、内容等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引起学校德育内容和模式的重新建构。比如周卫平等在《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吴存兵等在《高校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培养》中认为,“在新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必须加入生态因素,重新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内容。”(2)从必要性和应然性来看,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之中,是时展的需要。比如刘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综述》中认为,“纵观目前的文章,论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首先强调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应然性是:生态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突围路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必然性是:生态文化对高校生态德育具有规范、渗透、凝聚和认知的功能。”。(3)从途径措施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高校德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观念的培养与行为的养成。比如唐晓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认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强化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强环保体验,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皇甫艳玲在《生态文明:学校德育的新视域》中认为,“要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创建生态文明基地,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依托,构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体系来实施生态文明观德育教育。”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和价值,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学者们从德育内容、目标、内涵、体系等方面来全面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然而内容比较散、论述较简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也要加强。第二,学者们提倡从“德育”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有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后如何丰富学校德育新体系、如何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但其研究内容并未真正地对“两者的密切联系与影响关系”作详细深入地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需要从理念、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和充实,以实现创新。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十上又正式确立了它的指导思想地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从此视角探讨,以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涉及高校的文献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等。学者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提出具体的路径。比如,黄平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7]刘甜甜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中论述了“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并且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加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这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些专家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角度,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比如赵秀芳、苏宝梅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也是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认为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陶小模、秦佩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而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措施,有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科技伦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高校普及科技伦理知识,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最终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如薛建明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体现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道德伦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科技价值伦理,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助于解决科技的双重性带来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五)其他视角
1.运用复杂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素华等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复杂科学主张用整体思维、关系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来考察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复杂科学的理论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具备的复杂科学的特征,进而启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2.运用经济学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苏畅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认为,“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可以更深刻认识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于冰的《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朱佳佳的《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并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现状,并提出途径措施。4.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辰等在《基于人文素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中认为“从提高人文素养着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以上的视角研究,还有从其他角度展开研究的。如王为科等的《中国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黄治东的《论社会转型视阈下高校的生态教育》;郭岩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李俊斌的《论环境法治视阈下生态文明实现之路径》;盛雅焜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肖克艳等人的《议程设置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等。
总之,无论是从哪个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者们都是试图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并且企图从国家提出的一些理论思想,以及基于生态文明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找寻一些理论支撑,从中找到它们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进而运用这些理论来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理论研究上并不太成熟,势必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尤其是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探寻有效的途径措施方面。
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内容的评析
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其模式、主体性建构、载体等方面。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目前研究普遍的观点,如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8]具体目标,如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主旨。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行为两个方面。[9]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概括来讲,普遍认为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教育方面。当然也涉及理念、观念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如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9]曹迎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8]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应该以“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10]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9]陈新亮、王英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中提出通过校园载体、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制定生态教育方案和相应的行为规范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1]曹迎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8]黄平芳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7]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提出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10]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进行分阶段教育”、“网上生态文明教育”、“在‘对话’德育教学方式中创造意境并探索相应的方法”、“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等方法和途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内容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但是目前研究出现一定的雷同现象,研究也比较浅,需要深入、详细、创新性研究。
四、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各种视角研究了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而德育与其他视角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一切教育中处于先导地位。从学科角度来讲,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起着统帅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别是,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围,侧重点不同。联系则是每门学科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无论从哪个学科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最终在途径措施方面都要通过德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来开展。比如王素华、马健芳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开展开放性的生态道德课程、要求打破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对于其他理论视角,它们最终也要通过学科的宣传,纳入到学科中来,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学科来开展,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之,相比较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联系最为密切,而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研究视角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德育始终处于优先和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研究内容上,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需要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对有关研究的整合与提升,同时,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从已有成果来看,相关的文献仅侧重于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单独分析,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家庭、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合力,强化学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效果,这方面有待研究。第三,目前,与德育视角相比,其他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是比较少的,总的来说,这些视角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各个视角研究的都不是很深入。对于德育的视角,虽有研究,但是内容零散、不全面,研究的内容尚浅,并未详细深入、系统性研究。
(二)前瞻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对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一、
活动目的
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毕寨的行动中。
二、活动内容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在全校深入开展活动。
(一)学校层面: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二)个人层面:
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动员家长少开一次车活动。积极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校园、绿色家庭等活动与环保相结合,不断增强个人践行环保理念的自觉行动。
三、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推动我校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相协调、互促进。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年级、班级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活动,努力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3.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要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活动典型。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