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学环境

现代教学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学环境

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第1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创新,强调对受教育对象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和信息素养,因此,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第二。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并能在教学中熟练运用;第三,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而不是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的观念。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开拓大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突破了学习对象和人的感觉本身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情绪感染力和对心灵的震撼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追求真实、互动,让数学课堂在生成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现代多媒体赋予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而课堂教学也完全因为多媒体辅助而变得异彩纷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每节课的新授部分必须保证在前25分钟内完成。教师这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数学广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关于排列组合的初步知识,这一知识很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为此,笔者创设了这一情景,以春节联欢会为主线,让学生去当主持人,模仿电视中的场景抽取幸运观众等,一环扣一环,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学生之所以会如此地集中注意力去听讲,这功劳要归功于课件。这节课笔者制作了如下课件:多媒体屏幕跳出两个小朋友,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主持人朱晓军。”“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主持人周小涛。”“今年的春节联欢会由我们俩主持,第一个节目是男女生小合唱,现在想从我们班里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各小组想一想如果让你当主持人的话,你会怎么安排呢?”班里学生兴奋极了,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讨论起来。然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巩固练习部分,笔者又用课件出示了唐僧师徒4人图片,给学生介绍道:“唐僧师徒4人今天也来到了晚会现场,他们看到晚会这么精彩,想在这合影留念。如果唐僧想给他的3个徒弟照合影的话,试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学生动起来了,有的小组成员用现场表演的方式加以解决,有的小组用图片代替来摆一摆……这时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响起,所有的学生学习兴趣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从头到尾给学生留下的只是短暂的回忆,学生对于一些过程的由来只能知其然;还有的教师纯粹以多媒体代替黑板与挂图。这一切都是不可取的。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特性。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

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软件 教学模式改革 创新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07-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了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而开设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虽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但仍摆脱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以下的问题:1.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狭窄,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教学评价单一,教学互动有限,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3.实践教学与专业特点契合不紧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应有限等。

为了解决日常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高教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一书为设计依据,自主开发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软件”。

该软件是一款富有情境、互动直观、多元高效的教学软件,它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环境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转变,既提高了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又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能力成长奠定了基础。下面就对本软件如何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一个详尽的介绍。

一、巧妙构思,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软件”旨在解决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成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登陆主界面后,我们准备了多个专业入口,供师生自主选择。

在进入专业教学界面后,我们设计了七个功能模块:1.单元内容:包括情景教学、实战训练、考核评价。本模块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个性化设计,实现了实践教学与专业特点的紧密结合,有效突出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2.微博:教师博客构成了课堂的有效延伸。3.论坛:实现师生、生生的良好互动。4.资源库:可浏览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链接资源网站,实现自主学习。5.在线笔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知识积累。6.资源搜索:帮助师生在本软件的资源库中检索到所需要的帮助信息。7.财富值累积: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于各功能模块的应用,师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要求,进行灵活掌控、调整,实现寓教于乐。

二、灵活运用,打造创新教学环境

下面以教材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中的“计算与数据处理”一节为例,介绍本软件如何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辅助功能。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表格中数据的公式和函数计算。结合学生特点,我们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结合引导探究法及建构式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登入相应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学习界面。在“单元内容”模块,选择学习内容——计算与数据处理。根据专业特点,进入“情景教学”子模块,调入以学校网店为背景的后台数据,了解网店近期的销售情况,导出销售表格。通过营造与学生专业贴近的教学情境,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数据的计算。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出的创新教学环境下,引领学生进入“实战练习”环节,利用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的网店销售后台常见数据报表形式来进行数据处理练习。在模拟实战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实战任务而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兴趣。

第三,及时评价反馈,为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模式提供依据。本软件依托人机交互的技术支撑,采用“职场大闯关”游戏形式完成考核评价,通过模拟应聘过程,及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寓教于乐。在游戏过程中,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业意识。

三、多管齐下,丰富课堂知识延伸

软件设置的“微博”“论坛”模块,可以帮助教师随时作业,进行教学反思,将专业知识、职业指导分享给学习群体中的每个人。学生可在论坛中自主留言,提出疑难问题,分享学习必得,参与问题讨论。这些形式不仅实现了师生、生生的良好互动,而且使课堂得到更好的延伸。

学生利用“在线笔记”模块,可以随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错题、解题技巧等,并以记事本的形式存储,可随时导出、修改、到论坛中,与老师和同学共享,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资源库”模块,浏览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其他课内外教学资源,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有效补充,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资源搜索”功能到本软件中查找答案,得到帮助。

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第3篇

1 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优化

1.1 便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恰当的、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学情境只能依靠教师用语言或板书去创设,这样就显得单调、枯燥。此时,现代教育技术便为课堂带来了无限张力,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的画面展示、切换、暂停、聚焦等多种功能以及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使抽象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例如,一节小学数学课,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将数字加减计算设计为热播动画剧“羊羊运动会”,贴近了学生生活,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将学习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整堂课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讨论、有合作、有交流,寓学于乐之中。

1.2 教学环境开放,利于师生互动

教育技术为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三者提供了交互平台,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相对开放,实现了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协调发展。电子白板独有的拖放、隐藏、书写、涂色、复制等功能,提高了学生的视觉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多元智能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例如,在教学初中“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中,公式推导这一环节,教师在白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接着又复制一个,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到白板上旋转其中一个三角形,进行移动拼组,可得到多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展现出三角形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学生轻松简单地利用已学知识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提高了知识构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1.3 直观形象,有助于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综合运用其多种功能和效果,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课上利用电子白板的制图功能添加辅助线、复制图形,快捷方便;地理课上可利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地图上某一位置,学生看得清,印象深;理化生无法演示的实验可以从资源库中查找视频,进行播放,真实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实验角度,让学生观察实验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归纳总结规律,有助于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手段,把微观运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进入微观的动态情境,感触“真情实景”,有助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运用教育技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也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2.2 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具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

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技术媒体,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最大化与选择性,使教学时空的拓展成为现实,为教师重组知识、再造课程、创新课堂开辟了新途径,使师生的思维和视野更广阔。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可实现及时反馈、共同批改、互相学习的目标。一节化学实验课,教师利用录像、拍照的方式将学生的实验过程搬到屏幕,让全班学生看到同学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互动学习。以现场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极佳。课堂上教师利用计数器软件开展学生知识应用竞赛,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2.3 教育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工具所营造的认知环境中,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对象和学习过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引起了学生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过程发生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资源自主学习;也可借助网络搜集信息,并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让强大的互联网成为自己学习的平台。由信息技术架起的信息高速公路,让学生对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大拓展了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的资源。

2.4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和教研能力、资源开发能力以及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多媒体录播教室为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审视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电子备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备课方式,它不仅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备课效率,而且能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环境的建设为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的时滞,扩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成就学者型、专业型的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教育者,有义务使自己和学生保持对技术的清醒认识,并始终有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意识。

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83-03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以建立整机概念为目的,深入介绍了计算机各功能子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机制。从课程的地位来说,它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的先导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由于这门课抽象且逻辑性很强,学生在学习上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得“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取得最优化的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思的问题。结合多年“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体会和经验,本文就现代技术教育环境下的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1]

二、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育目标的确定问题上,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需求,鼓励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应该在研究学生的兴趣、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

国家教指委2005规范规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使学生能从本质上来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且初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基础,也为将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知识基础。根据这个规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整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能系统而完整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及开发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教材内容滞后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教学内容概念抽象、难懂;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等等。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模型机为背景,脱开具体机型,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以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传送和控制方法为主线,按基础,组成,系统三个层次阐述计算机组成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每块知识时,都知道所学内容在整个计算机工作中的作用,对全局的影响,不断诱发学生对尚未学习的部件产生认知的欲望,通过实验教学的配合,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必须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对重点内容要讲解清楚,而针对其它内容,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有些次要的章节教师不但可以概括讲解,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合理设计进行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2]通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传统教学研究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缺乏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传递灌输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要求由被动接受转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

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3]

2. 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环境范文第5篇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分类

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可以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大至分为三类: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性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应用性计算机课程。对于不同类的课程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方式,那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教学需要。

1.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这类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题,具有普及性。对于现在的信息社会要求每个人都掌握的基础知识课程,比如说计算机基础教程、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入门教程、Internet上网入门教程等等这些入门的课程都可以视为计算机基础课程。

2.理论性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

这类课程具有课论性、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他们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核心技术。比如: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3.应用性计算机课程

应用性计算机课程主要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应用软件课程,主要是指那些行业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比如:3DMAX、PHOTOSHOP、CAD绘画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应用性软件课程。它具有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理论水平不要求很深,但涉及面要广,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娴熟。

二、现代教学方法研究

在信息技术的今天,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培养方式,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

1.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了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

强化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建立“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备课、答疑、阅卷,不仅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程基础。

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规范实践内容,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的培养,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采取“实践―查漏―再实践”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

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实验,着眼于全课程,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任务驱动”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下,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

4.课件多媒体教学法,加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中的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控制性,是教学应用中最普遍的特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5.多媒体与网络结合,形成开放式教学和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是关系到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因素。我们的教师在基本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问题自主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网络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条件。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因为它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一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方法,把一些基础课程相关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相关的电子教案及知识难点,习题等都放在网络上,以页面的形式存在提供给学生学习,在网络上开通在线论坛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给学校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又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理论性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则注重理论教学,它需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合,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类课程如果一谓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只会事倍功半。结合问题式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使用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用课件多媒体教学,使枯燥的理论教学达到生动形象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纯理论性的知识,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开放式教学平台,巩固与加深学习内容;对于应用性计算机课程则更多的是使用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加强基础实例的练习的教学方法,这样学习更加容易通过实验掌握应用软件的操作过程,熟练操作与使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态式实例的操作过程演示,达到比传统的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