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产业;企业管理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步伐,现代科学企业管理助益文化产业,尤其是企业文化的科学管理与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狂潮中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约翰•科特曾表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它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2企业文化与文化产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在实践经营中长期的沉淀和创造,塑造出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在引导、激励、内在认同等方面发挥着优势。价值观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属于企业文化的外显形式,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则是其物质承载者。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表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重点行业全面发展,其中包括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艺术品业、文化会展业、文化装备制造业等,这些囊括大部分的文化产业内容。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它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产业理论、创意产业以及具体的文化产业实践;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但它更多的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与微观企业文化应用上。在针对文化产业与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只有一些企业文化在具体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的实例,比如易旭明、喻兰淳的《迪士尼传媒企业文化管理研究》,两者相兼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按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一、管理规划水平参差不齐。3.1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认识。工业企业管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系统化,文化产业却是年轻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大量成果,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却备受忽略,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深入认识和强烈意识。大型企业对企业文化已有一定的意识和认识,但时展会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这是一个持续过程。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多、意识不足,更有甚者缺乏意识或存在错误的认识。3.2企业文化制定与管理。工业企业在其成熟的现代管理中,已经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量身制定与科学管理。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的制定与管理尚处于“求关注”及“初学中”的状态,水平也参差不齐。文化产业内,大型企业有完整、科学的企业管理系统,企业文化有所建树,但大多缺乏灵活性,并“一劳永逸”;中型企业多关注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企业文化制定与管理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小型企业更是为了存活,几乎顾不上考虑企业文化,更别提企业文化构建了。3.3企业文化培训与参与度。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企业的普通员工,既是传播主体也是受众。此外,与企业有联系的顾客,以及有可能接触企业的社会普通大众,都是企业文化的受众。然而,大多数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文化构建参与程度低、参与面窄。企业员工仅在入职培训中了解企业文化,在工作实践中贯彻企业文化内涵。乐观地说,企业员工及客户通过产品及企业宣传,接受隐性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员工及客户通过企业调查研究受众需求,间接参与企业文化构建。

4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管理拙见

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构建与管理应符合企业发展定位,充分考虑文化产业及企业自身的独特性,发挥行业与创意优势,并能对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及短期具体目标具有指导意义。4.1增强意识,增强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并具有引导、激励、内在认同等积极作用。新一代员工,他们的牵绊更少、诉求更纯粹,更加看重企业的组织气氛和企业文化。文化产业内企业客户也非常看重企业文化赋予产品的品牌文化和积极内涵。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避免缺乏认识或错误认识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应意识到,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征,要根据企业长期战略而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内涵与管理。4.2制订计划,科学管理。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自身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摆脱“求关注”与“初学中”的状态。对企业文化的制定与管理,首先要对企业及企业文化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自身特色价值观。价值观是清晰的、获得广泛接受的,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就能够做出快速应对以解决问题。同时,对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的构建,不能只局限在企业或行业本身,要提升到世界格局,构建生态、健康的企业文化。4.3积极培训,全员参与。大多数企业仅将企业文化针对文化产业企业内部员工及客户,这难免局限。企业管理者、企业文化及内部相关部门、企业普通员工、企业客户,以及接触企业的社会大众,都可以是企业文化的受众。对员工及客户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及鼓励参与企业文化构建,是提高员工与客户忠诚度及归属感、避免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文化积极作用、培养吸纳相同价值观员工与客户的有效途径。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产业中企业文化的现状,从意识与认识、规划与管理、培训与参与度三个方面谈起,提出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构建的拙见。

作者:于燕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栾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7(1).

[2]胡晓明,肖春晔.艺术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3]陈致中,王肖莉.企业文化的传播机制分析——基于5W模式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7).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重要性 存在问题 政府 建议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各国围绕着综合国力展开激烈竞争。文化产业的兴旺与否意味着综合国力的强于弱,它作为文化战略的工具和朝阳产业,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97年以来,世界前500强企业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文化产业卓然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重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正如丹麦学家沃尔夫·伦森说的那样:“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一个关注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文化社会。人们的消费注意力将从物质需求转移到文化需求上”。通过大力的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文化产业具有产业融合的特点,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十分明显。例如,横店影视城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殷旭说过,五年前,“千人团”赴横店旅游在业内颇为轰动,如今“千人团”已成为常态,“万人团”开赴横店成为新的景观。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丰富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经验少,与西方发达多家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如在电影方面,中国出口到国外特别是好莱坞的电影少之又少,而国外利用中国元素拍摄的《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却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把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第二,文化产业市场不规范。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市场运行十分不规范。如文化产品盗版十分严重,关于知识文化盗版的法律纠纷经常存在;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刊物和网站随处可见。文化产业市场的不规范不仅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第三,文化产业人才的缺失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有关文化产业的研发人才、融资人才、管理人才、销售人才都是非常缺乏的,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面对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少人特别是政府官员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忽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让人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组织政府官员学习十六届七中全会中关于文化方面的文件,把中央对文化产业的要求落到实处;鼓励各大高校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课程,培养更多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我国的文化资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其次,规范文化产业市场。针对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综合的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的效能,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严厉的打击文化盗版行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营造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大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努力的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要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缺乏是厄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的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规格宏大的文化产业人才。国家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方面的投入:如扶持资助有关文化产业的课题、培养善于开拓文化领域的创新人才、鼓励高等学校优化文化产业的专业结构同时要完善有关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和奖励机制。总之要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情,党的十七家六中全会也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政府更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我国的文化产业产生质的飞跃,使其真正的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

[2]郑春玲.经济学史[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易克等.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8):65-68

[4]侯建民.论文化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J].天府新论,2003,(4):97-99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3篇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日趋提高,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但离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差距还很大。陕西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但就其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产业效果和发展规模都不很理想。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观念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

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保守,对异质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抵御力和同化力极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陕西在精神文化形态上早就形成了一系列不能适应工商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目前,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结构仍未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汁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事业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进文化工作的结构。如基层文化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统一规划、预算、拨款的方式,既不利于使文化建设走向市场,又不利于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既不为国家减负,又不能扩大文化建设规模。在人才结构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工作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严重束缚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在创作管理上,仍使用行政手段来规划艺术生产,而不是按市场需求进行。剧团的主要运营是靠财政拨款,更有甚者,一些无观众、无市场、长年不演出靠财政拨款维持的剧团还有不少。经费的拮据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缺乏,艺术人才的断层又严重地阻碍了演出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思想观念保守,文化格局的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文化产业发展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非公有制比重过小;文化事业的财力保障力度总量增长缓慢,保障和建设重点不明确,力度不够;文化艺术生产要素优化重组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合理结构和规模优势,致使丰富的文化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有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几十万,只获奖不增收;有的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极低(如出租场地、门面房等),失去了文化产业本身的“双为”效益的社会意义。所以,陕西文化产业的开发,首要的问题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社会综合实力的不足和政府投资能力的低下是制约陕西文化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陕西省对文化艺术建设的投资逐渐加大,但投资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低,从未达到过1%。造成陕西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除了陕西整体经济发展滞后、投资力度过小外,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从全局上看,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缺乏明晰性。作为一种产业,尚未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原则和目标。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没有根据自身文化的优势确立重点扶植和发展的产业。如陕西的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艺术中介业和音像制品业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应给予重点扶植发展和推举,同时,要在实现优秀剧(节)目多层次增值、拓展影视市场、改善经营管理活动上下大力气。在产业发展形态上,由于陕西文化产业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导致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不稳定性,出现了社会力量抢滩文化产业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规范性。如在社会文化产业中,群众通俗文化发展迅速,但由于一些经营者急功近利,违规操作,娱乐市场的和赌博现象屡禁不止,音像市场的盗版,演出市场的无序,书报刊市场和录像放映市场的“黄”、“非”等现象,致使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活动频繁,而那些守法经营者也遭受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减弱。此外,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偌大的陕西文化领域里,文化艺术经纪与机构极少,说明真正将文化视为一种产业来投资和运作的人还很少,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无论是观念认识问题,还是投资经营和管理运作问题,都刘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起了阻滞作用。

从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其改革力度尚不到位。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上来讲,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责任是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监督、矫正文化产业运行和发展方向,在防止、克服文化产业发展完全商业化弊端的同时,主要是大胆采用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两个效益。从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从直接管理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太慢,力度不够,尚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

从文化市场的管理角度看,管理体制较混乱,管理部门主次错位,职责不清。一些管理部门擅自扩大自己的职权范围,越位越权,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有的假公济私,公报私仇,致使经营者常常难以招架,苦不堪言,使那些欲有心涉足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资者望而生畏。管理上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阻塞了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投资渠道,抑制了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也使得文化产业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存活力。

要使陕西文化事业有一个大发展,仅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够的,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多方位增加对文化的投入,形成投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法治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的格局,才是文化产业所必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这个基本环境尚未发育成熟。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有序

文化法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文化工作运作管理的基本规则。但目前可供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依据的文化法规严重缺乏。如许多文化建设缺乏法规保障的规范秩序,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政策不足,文化建设准人及吸纳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政策措施的缺乏,文化资源保护法的严重滞后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首先导致文化市场秩序的混乱,非法经营者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而政策与法规的缺乏与不到位,使违法者得不到有力的惩处,守法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合法经营处于无助状态,不仅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进程。

其次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文化部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下,近年来虽已有一些产业政策相继出台,但落到实处的却不多,有的因相关政策变化而难以实施。如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保证农民看电影的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而被搁浅。

政策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尤其如此。对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既是适应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所必须的要求。因此,促使现有政策法规的落实到位,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的发展政策是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问题,因为稳定而优惠的政策不仅维持着产业发展的秩序,而且也维持着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保护着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我县文化事业单位及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文化系统共有在职职工52人。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歌舞团、文物管理所5个事业单位。

全县社会办的文化产业较为繁荣,书报刊市场、音像、网络、印刷、娱乐休闲市场发展较快,有的已形成规模。据统计,全县书报刊摊点16家,印刷厂5家,音像制品出售16家,打字复印7家,网络经营户11家,电子游戏室6家,桌球3家,娱乐休闲业6家。

二、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对文化的产业化存在错误的认识。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调,没有把文化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种观念导致对文化产业的政策理解不透。同时,文化产业市场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头管理,无利益没人管理,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

2、对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规划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约大部分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整体档次不高,许多经营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活、经营项目单一,消费者光顾少,导致经营情况差,时开时停,造成了文化资源极大的浪费。

3、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滞后,财政投入力度不大,公办文化产业没有起到主导地位。引导民意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4、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需要高素质人才,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1、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宽松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适合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产业组织、投资融资、财政税收、分配激励等措施,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用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2、加强总体发展战略,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要在制定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

3、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布局文化基础设施。目前我县文化基础建设薄弱,文化阵地少,不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4、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

5、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现实,抓住机遇,还要充分利用文化自身资源,利用现有的阵地,改扩、新建的文化设施。

四、解放思想,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增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1、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活力、彰显文化魅力、永葆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呈现文化建设新的亮点。积极推动文化体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文化,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积极推动文化主体创新,通过完善文化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文化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积极发现、大胆启用文化创新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新之本的思想,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创新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使之成为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积极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们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时,始终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文化权益的共享,推动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弱势群体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文化权益。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努力创造文化精品,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今后几年,我们应以扎实推进以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档次。与此同时,我们要围绕丰富__特色文化内涵,发展特色艺术,打造文化精品,培育特色品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加强思想舆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打造__山歌等文化品牌。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以传媒、文化旅游、体育、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信息网络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大力提升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县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我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深入挖掘我县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制定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建立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打造__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我县的文化品位,塑造我县的优秀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为我县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挥群众文化创新精神、增强文化创新活力的需要,是推进改革,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现代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坚持群众自发与精心组织相结合,专业文化与业余文化相结合,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结合,城市文化活动与乡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的普及率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档次,深化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使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我省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文化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三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

5、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主干、以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为中心点,覆盖全县的文化设施网络。一要整合全县资源,集中在县城建设集艺术性、标志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辐射功能。二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上以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为中心点,以点辐射面。加强中心点的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中心点文化设施为载体,为周边区域提供文化服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管理 发展 就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一词最近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下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和就业

1.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

“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初的英国提到过。但是在当时文化产业仅仅是代表文化产品的生产,贮存以及销售,更多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还并不是一种意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深深地影响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文化产业也渐渐地和“文化软实力”一词相关联,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软实力。”

2.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就业前景

我国“十二五”规划后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开始茁壮成长起来。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设置学科来发展文化产业,例如:中国文化史、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政策等。“文化产业”这一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这样的设置为以后的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就业渠道,在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中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出路,甚至在以后的高校或者国家科研事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文化产业学科在我校的设置和发展

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于音乐学院,为我们学习音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学校设置的文化史、管理学这些课程中文产业学科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更专业的管理方法。

可以说文化产业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或许我们不会发觉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接触。我相信文化产业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广大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其生命力会愈发强大,慢慢地成为除经济和政治外又一大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

二、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价值以及认知程度

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和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越来国际化。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政府清晰地认识其重要性,近年来加大对教育为主的文化产业扶植和支持,孔庙在世界大范围的建造;中俄文化年,中日中韩的歌友交流会等这些无疑对我国的文化事业是很好的补充,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和发展文化产业,像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使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又提供了可能。

2.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和潜在危机

据统计,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800亿元,但是我们实际份额却只有1800亿元。原来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引资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这些资本都是国内人民消费国外文化产品带来的效应,并不是我国独立的产品,所以也不存在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消费了,而这些也是国外人士投资所看重的。两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是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极大损害。

3.我国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采取的行动

我国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怎能因为西方的百年文化而被消磨呢?回答一定是不可能的。面对我国文化安全的挑战,国家在启动“非物质遗产工程”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法律。而这些法律和政策也必须要靠文化产业来实现。从近年来我国加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不难看出我国的文化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和法律的制定中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强化剂。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

三、文化产业的挑战和资源的利用以及人才培养

1.文化资源在民间的投资和利用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传统戏曲、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构成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从2011年10亿元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文化正能能量正在释放。文化产业的确立,为国家增值提供了新的渠道。就像现在湖北省黄冈市里的遗爱湖公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虽然还未完成但已经吸引众多的游客甚至国外游客的广泛好评。文化资源一旦得到挖掘,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新的元素和内容加入市场,诞生了文化产业;将新的产品投入到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这就是很显著地体现。

2.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

文化产业兴起的背后当然是众多的新型人才。管理方向培养更多具有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基础知识方向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文化传播上产生更多富有创意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理想的就业岗位,我们还可以选择继续考研或者出国深造。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文化产业性质突出的专业去考,当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还可以选择考经纪人资格证书当经纪人;考出版社这种部门的专业资格证。都是很好的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挑战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我国正在向发达的社会迈进,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有待发展。仅从文化市场来看,我们就能看到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国内的学士人才交流不够广泛;文化元素不充分。这种状态的中国在走向国际化的征程中,充满荆棘和无限的可能。加速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及全广大人民身上的重大责任。世界以后的经济发展会重新加入新的血液,文化的概念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细胞,为了细胞更好地繁殖和生长我们须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

四、结束语

可以说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满足大众群体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以上的种种形势表明不管文化产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应得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5

[2]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玉忠.《文化市场概述》.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