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第1篇

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找准起点

在我们第一学段教学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刚刚开了个头,一些学生就脱口而出把后面的知识讲了出来,弄得教师很尴尬。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如果我们还按教材的起点去设计,显然不符合实际。

例如:教学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这是……

生:这是1元。

师:你能拿出和1元同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两张5角的。

生2:10张1角的。

生3:5张2角的。

……

师:为什么5张2角的和一张1元的一样多呢?

生:因为5张2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小明想买1元钱的尺子,小亮想买1角钱的卡纸,你能帮帮他们吗?

(1)拿一拿,你有几种方法?(在学具中拿)

(2)小组交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拿法,是不是和你一样?把你的拿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3)全班交流。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师:看到小朋友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从而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师始终扶着学生走,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好学习的起点,经过调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各种纸币、硬币,或多或少都用钱买过东西,大多数还会使用、换算,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尝试付1元、1角钱。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有不同的付钱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不同的付钱方法时,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学定教”,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失为有效学习的一剂良方。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探究难点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时,我选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这一内容,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根据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也知道同一事物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能从不同统计表中分析表中各数据,那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出示情境图后提问:请你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图上有小兔、小狗和小猴。

生2: 我看到有的小动物在跳高,有的小动物在跑步。

师补充:是的,有的小动物参加跳高,有的小动物参加了长跑比赛。

师: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 我想知道有几只小兔。

生2: 我想知道有几只小狗,我还想知道有几只小猴。

生3: 我想知道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4: 我想知道跳高的有几只小动物,长跑的有几只小动物。

师: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请你把你想知道的记录下来。

让学生记录在事先准备的格子纸上。

师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其中有的没有记录完,有的记录得有点凌乱,最后展示一个学生的记录单:

小兔 2只 小狗 5只 小猴 6只

跳高 5只 长跑 8只

一共 13只

师问:你觉得这张记录单记录得怎么样?

生:很清楚。

师问:能说说他是怎么记录的吗?

生:分类。

师:怎么分的呢?

生:按照比赛的项目可以分为跳高和长跑。

生:按照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小兔、小狗、小猴。

师:是的,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制成不同的统计表。

师:你们看到这两张表格有什么要和大家说的呢?

生1:小猴最多。

生2:小兔最少。

生3:长跑的比跳高的多。

......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我让学生从图中先数一数、填一填,发现书上给出的统计表的数据非常容易,但是学生对这张统计表的含义理解不深,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因此在这个片段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上。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并亲身经历记录下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其次,我先让学生试着把自己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加深理解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最后,让学生分析统计表的内容,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过程。

三、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验概念

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

例如:“米的认识”教学

第一次教学时,我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这把米尺的长度记在脑子里。结果第二天上课,我请学生伸出手表示1米的长度,很多学生对“1米”的概念模糊不清,看旁边的同学怎么伸,他就怎么伸。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木工修课桌椅,修到一张桌子时,少了一个桌面,这可怎么办呢?

生:再做一个桌面。

师:是呀!木工师傅准备用木头做一个桌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桌面有多长吗?

生:有这么长。(用手势表示)

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东西来比一比、量一量桌面有多长?

(小朋友们一下子忙开了,都在量桌面的长度)

……

汇报:

生1:我量出有5个多的铅笔盒那么长。

生2:我量出有4本多的数学书那么长。

生3:我量出有8个多的手掌那么长。

生4:我量出有13张多的小卡片那么长。

……

师:同样长的桌面,可你们量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量的东西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怎么办呢?

生1:都用铅笔盒量。

生2:不行,不行,铅笔盒有长有短。

生3:那就用数学书量,数学书一样长。

这时,其他小朋友似乎同意了他的看法,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可没过一会儿,马上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样也不行,我们有数学书,可木工师傅没有啊!”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腔固定修复实训 示教及指导 教学改革 考试改革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各类口腔修复体设计、制作及修补的一门技术,是口腔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仅通过实训课培养动手能力已达不到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懈怠等自身问题也导致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脱节,达不到工作的要求。以下是对实训课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的对策。

1 实训课中出现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模式不足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传统教育采用“两年在校理论知识+ 一年技工厂实践”的模式。受到该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重点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口腔技术的岗位核心能力不够突出。课程时间安排上,虽然实训课时较多,但是,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练习时间间隔长,在实际操作中需重复讲解知识要点,影响实训效果。此外,理论与实训没有及时的交叉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对修复体制作流程的认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1.2 教师示教与指导的范围过窄

1.2.1 固定修复体的制作在于细节,技能操作初期学生以认识、模仿为主,该时期应要求学生对于操作的每个环节有清晰的认识。但是,由于每组学员较多,模型较小,学生看到的示教空间过窄,导致示教时强调的重、难点较难掌握。而且,义齿的制作工序复杂繁琐,一道工序不合格将导致义齿的变形、残破等问题,老师在进行巡视教学时不能保证对于每个学生的每一步操作进行监督指导,也不能进行及时纠正。

1.2.2操作模型不够精确,练习得不到更大提高。反复的练习,可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可促使学生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时使用的模型是重要的操作工具。受到离体牙数量少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练习模型是取自自己或同学的全口模型,模型基本上无牙体缺损或牙体缺失,从而,增加了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的难度。

1.3 实训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长期以来,期末考核形式单一,忽略了对学生制作过程、方法及职业道德素养的考核。考核对象仅仅是对最终修复体进行评判,重结果轻过程,当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时,就会出现制作修复体“金玉其外”实则“败絮其中”的现象。

1.4 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制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地练习,方可由量变达到质变。在学习期间,仅靠老师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也很大。在实训课练习中,学生暴露出一些共同的问题:理论知识不扎实。对于制作步骤及流程一知半解,训练时一味地模仿示教,不明白制作原理且缺乏自信和耐心。尤其体现在制作蜡型熔模这一步骤中,长时间的制作学生会烦躁失去耐心,若经过“千难万阻”的制作后,作品仍不达标,自信心受到打击,更没有了耐心。练习时间不足。练习时间只局限于上课期间,忽略了课外时间的利用。

2 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2.1进行有效的实训教学改革

2.1.1打破传统教学,利用资源展开“工学结合”模式,即实训操作走进课堂,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实训,这样既巩固理论又熟悉操作。工序化教学,把学习内容拆分为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工序,把每一工序的完成程度作为评判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判断。

2.1.2注重“校企联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阶段性地进入企业见习,熟悉制作流程,理论、实践交叉渗透,循序渐进学习,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与记忆。此外,企业可提供不同病例的临床模型给予学生练习,提高操作能力。

2.1.3重构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学计划,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训中模拟真实工作流程,强化规范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2.2改进示教方式、方法

2.2.1方法:利用分步模型进行示教。分步模型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更清楚地学习每一步的制作及注意点,掌握制作方法更容易。尤以铸造冠熔模制作的教学中最适合。

2.2.2方式:理论教学中,侧重技术操作方法的讲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扩大示教空间;分组学习,对于制作方法互相总结、进行实验,对于制作的修复体进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

2.3考试体系改革

根据口腔修复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对初、中、高级口腔修复工的具体考核提出要求,确立专业典型考核任务。首先是考核分数比例的改革:基础知识占40%、专业实践能力60%,专业实践能力包括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是考核对象的改革,不仅考核最终修复体质量,同时也针对制作的每道工序给予考核。最后考核方式应多元化,以团队为一组,每人负责一道工序制作,同时参与其他工序的制作,增加互评,在给予团队分数基础上给予个人分数。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 定义

一、引言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将定义的方式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在我国,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同时具备“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这种形势表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内对“教育技术”定义仍未有统一的界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自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等教育名家将美国20年代产生的的“视听教育”概念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就如雨后春笋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教育技术定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并且时至今日还在根据国际学术动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演变着。

二、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一)定义

1936年,“电化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被首次提出,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教学中使用到的幻灯、电影、广播等设备都要用到电,另一方面,电化教育的叫法表明现有教育手段已经区别于传统教育而进入了教育的现代化。

1、1981年定义

“所谓电化教育,主要是指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做教学工作,以提高学习效率,用的除视听工具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电气化的嗅觉、肤觉、味觉等工具,以获得最大效果。”(萧树滋)

2、1983年定义

“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

3、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

4、1988年定义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

5、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

6、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

“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章伟民)

7、1999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

8、2000年定义

“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黎加厚)

“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技术可起到支持教与学和优化教与学的作用,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习”。(彭绍东)

9、2001年定义

“结合AECT’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祝智庭)

10、2005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译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

(二)原因分析

1、 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影响

从AECT1994定义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定义的界定几乎都是采用翻译过来的版本,包括“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概念上的表述。“电化教育”自1998年起就不复存在,在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e-Education”等模棱两可的概念之后,“教育技术”最终在质疑和争议中站稳脚跟,很大原因就在于美国AECT定义的影响。从媒体论-媒体论、方法论并存-领域论-过程论-理论和实践论,这一过程标志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AECT定义的引进,方便了我国同教育技术发展先进的国家进行交流,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水平向国际水平的靠拢。

2、科技的发展

从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开始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方面下功夫。战争使得幻灯、无声电影用于教学中,也使得培养人才变得不那么吃力;有声电影、录音机等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更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教育轻易地实现了全面化、独立化、自主化、国际化,更达到了终身化学习的目标,使得知识激增,文化繁荣。正是科技的不断发展,才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占得比重越来越明显,从辅助学习到促进学习,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生活及学习方式。每一次定义的演化就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映射。

3、 教育改革的呼声

教育技术真正的实现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二战期间对培养大批的军事化人才的需要,我国电化教育的出现也正是为了实现教育改革,正是其教育方式改革的呼声使得教育技术拥有了生长的乐土。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人员的目标在不断的发证着变化:从“提高教学效率”到“优化教学效果”,从“促进学习”到“提高绩效”,教育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主旨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反应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4、社会需要――后现代主义异军突起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把批判作为认识的工具。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教学渐渐淡出主旨,技术至上主义一直弥漫在教育技术的领域之中,一些技术至上者一味盲目追求技术的创新应用,不考虑现实问题,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教育技术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实践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在行业间对相关著作能给予准确的评价,教育技术定义首次在表述中将道德问题列入其中,不得不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三、启示

(一)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

南国农老教授曾经说:“中国的电化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适应着我国的国情,走着自己发展的道路,即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发展道路。”的确,自1963年电化教育被确立就一直朝着定义所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发展,一度受到重视,并取得长远发展,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刚被引入国内时,反对的呼声高涨,很多教育人士感到无法接受,并称国外引进的东西必定会水土不服,事实证明,这种不服确实存在过。最明显的就是概念的模糊化,很多专业人士分不清“电化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等的区别,甚至有人将这些名词同一而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中随意套用,造成极大混乱,反映出来的对教育技术定位不明确恰恰体现了这种“水土不服”的严重性。

“拿来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国情,借鉴其名称与定义以及与之相随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思想体系等精华时也要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使其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逐渐转化,在以国际接轨、追求学科统一化为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技术的本质,将优化教学效果作为最终目的方能真正的为我所用,发挥出教育技术应有的价值。

(二)做好创新研究工作

教育技术的诞生源自于对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信念,也正是这种创新的源起,使得教育技术将系统论、传播学、电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纳入其中,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育技术不但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使得教育自主化、全民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教育技术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更要有创新的实践基础。

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是教育技术学排名位于前列的高校,曾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赵勇博士提出“教育技术要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但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恒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盛行,由行为主义提倡的行为管理、程序教学、教学机器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领域使“视听教学”的名称为人们认识并认可;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90年代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时机再次到来,互联网的学习环境,网络化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的范围大大延伸,也将教育主体创新为机器和网络;如今,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现实,远程教育、各种教学资源等等汇聚并应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教学工具的不断翻新、教学手段与环境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创造等等使得使得教学改革有了实践的基础,也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只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技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明晰。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Alan Januszewski与Michael MoleIlda将职业道德的含义分为三种:“对个体成员的尊重,比如对材料使用权的保护,以及尽力保护职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公共社会的尊重,比如对教育事务应该真实的舆论,或者对本行业应该提供公正而平等的服务: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比如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准确评价出版的作品和观点等。”总之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有人把教育技术比作双刃剑,因为它在改善我们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2005美国AECT新定义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向我们传递了三个信息:(1)职业道德问题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已经开始影响教育技术的声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2)职业道德问题受到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视与关注说明教育技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个人来讲,素质不但包括业务水平更包括道德修养;(3)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相对存在的弊端,我们在懂得自我保护的同时也切记不侵犯他人权益,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丰富,职业道德也会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的树立平等、合作、诚信、服务的意识,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诚实守信,合理的使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才是的教育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的实践过程历史悠久,在它系统地作为一个领域、一种理论来研究的阶段中,许多国家以脉络清晰完整的美国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鉴,深化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

一、教育技术研究的内涵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长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的内涵定义也经历了相应的演变。从以“视听传播”来定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到1994年定义:“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再到200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设、使用与管理恰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利于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的演变,加之它提出该定义是能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的一般性定义而不是专门用精确的技术性术语来描述现象的科学定义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教育技术的定义更加确切,通俗易懂,也更加强调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内容。

二、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理论研究、资源开发研究、教与学的应用研究,也包括技术开发、绩效提高与知识工程等。将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活动中的最终目的,体现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深化教育改革。

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作为标志的。它历经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以及最终的系统发展阶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几经迁移:从强调设备(教学手段)到强调资源(教学内容),再到强调教学(优化教)与到强调学习(优化学),最后到强调绩效(优化教学系统)。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开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等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者要从整体出发,在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教学以外的因素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把握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做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它提出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技术改革教学,课程整合以及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能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再者它强调了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要能够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课程开发。所以,教育技术在强调资源的同时也强调了教学中的绩效问题。这样的转变显示出绩效技术的新势头。

《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对绩效技术做了如下界定:“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成就。”绩效技术强调整体的系统性并对过程实施的各目标环节进行干预以提升绩效。

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中绩效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好地解决教育的投入、产出和最优化的问题。教学活动从绩效差距入手,分析学生现有水平与预期所能达到的水平的差距,找出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尔后,量体裁衣,有效地消除绩效差距。再者,注重成本—效益比。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寻找到以低投入求得高效益的方法。这就要求教育者及其管理者把握改革的整体布局,调整教学环境、资源等来提高实施的质量。

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一些高校相继建立了CAI中心、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等。但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体制的不健全,教学媒体使用率低下使得这些机构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达不到预期功效。同时教育技术重装备轻实践、重教轻学、重硬轻软、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误区依旧存在并亟待澄清。因此,我们关注硬件建设也要注重软件开发,重视科学技术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在灵活应用媒体手段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绩效评价对教与学的效果综合分析,最终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去。考虑到上述情况,破解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技术的发展将迈进新方向。

总之,不管是绩效技术或是教育技术都是能够加以利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教育教学问题以及技术使用条件来优化教学。相信在未来一阶段,通过研究与探索,绩效技术在教与学中的运用会日趋成熟,进而引领着教育技术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中师“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多年,但看了近期《中国电化教育》及相关电教书籍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相关论述后,却被有关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搞昏了头脑:李康在他的《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一文中认为[1],教育技术是最大的概念,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是它的下位概念,而现代教育技术又是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另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化教育学》一书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概括为[2]: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作者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而李龙在他的《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文[3],又提出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虽然有不同之处,但完全兼容,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不再是两样皮的观点。另有《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一文[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电化教育今天已演变为教育技术”。上述三个概念到底应怎样定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认为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仁指教。

二、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两种分歧观点,关键在于对三个概念的定位。第一种观点,把电化教育看成教育技术的下位概念,是把教育技术定位在美国AECT1994定义上,而把电化教育定位在必须采用现代教育媒体才算电化教育这个基本条件上。认为教育技术探讨的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整体优化。而电化教育探讨的只是与电教资源交织在一起的教学资源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尽管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最优化,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不同。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电化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因为狭义地定义了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认为现代教育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而把常规电教媒体排除在外;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涉及的资源主要指与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相联系的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只是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第二种观点,把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定位为同一概念,一是因为把系统的教育技术概念,人为地分为实践和理论实践研究两个领域,从而狭义地定义了教育技术概念(1998定义);二是把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扩大。

三、对三个概念的定位及相互关系的看法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现在应该说统一在了AECT1994定义上,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有人认为这个定义不符合我国国情,应该按照我国国情重新定义,从而得出1998新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但赞成梅家驹在他的《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教育技术的定位在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对有关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几个环节。对技术方面的术语表述不应该强调国情的差别,重在对本质的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技术概念应该统一在AECT1994定义上。

2.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早,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概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当今在对定义的论述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已形成了共识。梁育腾主编的《电化教育基础》将其论述为: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以求实现教育最优化,叫电化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二是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必须有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四是电化教育的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3.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