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网络游戏

大学生网络游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网络游戏

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第1篇

1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真正原因及危害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时间充足,缓解高中带来的压力以及虚拟世界带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1.1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网络游戏能给玩家很多荣誉感和满足感,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在网络中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所谓的兄弟,好似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与现实生活脱节,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学生会出现抵触现实生活的心态,忘记自己所在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如此的吸引人?本人认为大概有这几方面:首先是动画效果逼真,设计者抓住了多数人的心理,有新鲜感。其次,在游戏中可以随性自由,玩家可以体验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事,还可以有多重身份,从而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最后,网络游戏是虚拟的,可以随意发挥,在游戏中,不同的人物角色有着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不同的发展方向,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所要表达的东西也不同,游戏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玩家的要求,只要玩家不主动放弃游戏,就会一直有配合人物的剧情发生。游戏里的残暴有时恰好可以与玩家的心理达成一致。很多网络游戏中还设有社交情节,把很多陌生人联系在一起,有的还可以在游戏里结婚,然后再去完成情侣任务,从而获得感情基础和默契程度,以此满足玩家的心理需求。

1.2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

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对游戏的痴迷已经超过自己控制力,会使自己的饮食作息无规律、内分泌失调、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一系列疾病的产生。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中还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依赖,导致心理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同学摆脱不了自己在网络世界里的状态,会出现情绪暴躁,甚至自残的现象。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成绩直线下降。在游戏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就会耽误学习时机,长此下去,学生就慢慢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严重的还会厌学。这样的后果不单单是受不到更高的教育,还会导致自己无法毕业或者是延缓毕业。

2如何教导大学生走出网络游戏

在大学期间可以多让大学生参加一些户外郊游考察并写出自己的考察总结。大学生应该多参加一些自己本专业的技能创新比赛。找到自己的兴趣。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游戏的欲望,可以出去跑跑步,打打篮球,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在自己想玩游戏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科创上面去,多培养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兴趣,慢慢地让自己不再厌学,从而慢慢地喜欢学习。每个人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不同,受危害程度也不同。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危害的讨论会,让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对国家的重要性,大学并不是学业的终点,反之,大学只是学生另一个学业生涯的起点,是走向国家政治、走向更深的学术研究、走向社会的一个阶梯。

3总结

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游戏(网游);大学生;任务

一、网游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游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许多游戏讲究合作,比如说魔兽世界,里面有60人的团队一起刷一个BOSS(大怪),大家必须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重视合作精神和配合技巧,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网游的平等和公平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平等,但网游中的世界却是平等和公平的,对于每一个人,游戏中的规则都是相同的,玩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成为的角色,不受条件的限制,不必担心别人的眼光,这个时候不仅心理上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激发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道德情感,于是,他们在网游的虚拟社会中寻求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等道德情感。

3.网游规则的遵守利于大学生遵循社会道德规则。据有关调查发现,游戏中的规则玩家基本上都会遵循社会道德。因为游戏有很严格的规章,而且大家会很严格地执行,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下,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遵守现实社会中的规则。

(二)消极影响

1.行为方面的不良影响。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游,对网游的依赖就像吸食鸦片一样,一接触网游便异常亢奋,整天沉溺于虚拟世界中,荒废学业,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阻碍了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

2.学业方面的不良影响。统计显示:有近86%的学生因过度迷恋网游而导致学习下降,有1/3的学生因无节制地上网致使成绩挂红灯而重修,有3.6%的学生因过度沉迷上瘾最终荒废学业,勒令退学。由此可见,网游对大学生学业影响尤为严重。

3.身体方面的不良影响。长期网游的学生通常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孤僻,长时间面对电脑,不注意劳逸结合,甚至通宵达旦,容易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身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4.人生价值观方面的消极影响

(1)网游模糊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我国的网游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数还是引进韩国、日本及欧美的网游,游戏中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会与中国固有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出现冲突,而且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完善的地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在形成时期,他们面对着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激荡,难以正确地抉择,这时玩网络游戏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2)网游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和独立性。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慑于道德自律手段,道德意识相对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而在网络空间,外在的约束机制已经减弱,甚至有时不起任何作用。有调查显示,10.77%的学生认为具有暴力情节的游戏很好玩,并没有什么不好,这说明网游中大量的暴力情节会逐渐淡化大学生的是非标准。

(3)迷恋网游导致大学生自杀和犯罪。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刘华山教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指出,迷恋网游可能诱发大学生自杀。长期沉溺于网络可以导致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引发犯罪和其他暴力行为。

二、大学生纷纷网游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

1.学校原因。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是高校硬件设施越发先进,可是管理却未能及时到位,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有漏洞,对于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行为查处力度不够,不少工作由学生会出面,往往效果较差,给学生上夜网提供了便利。

2.家庭原因。由于目前高校生源多数还是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甚至城市学生的父母也有过多欠缺,在科技发达加速度过快的今天,家庭方面不能给予较好的指导。另外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或管教过严,会刺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自己做主,但这种独立的愿望又得不到满足;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孩子为所欲为,不能抗拒外界的诱惑和刺激。

3.网络环境原因。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的当今社会,在学校周围布满了网吧,他们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专门针对高校特点大搞活动吸引大学生光顾,好社会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廉价的游戏成本。

(二)个人诸多因素和网游的特征

大学生远离亲人,面对着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周围亲人朋友的远离,环境文化的差别,心理的断乳,使得刚入校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往往有一种迷茫感。而网游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社会化全球化、多媒体化、超乎现实又最逼近现实,即虚拟化、平等化、自由化、超越时空化。以上网游的特征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虚荣心、从众心、好胜心、自尊心及孤独感、失控感、挫折感、迷茫感等,促使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泛滥。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游成瘾中的任务

(一)首先,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如果辅导员自身都没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触网”的体验的话,我们将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彻底地解决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也很难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信息社会学生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尽快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充分了解网游,便于因材施教,做到趋利避害,更多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不仅关心网游者,更要注意有网游趋势的学生的转化。

(二)其次,要搞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培训。习惯和嗜好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因此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尤为重要。做好大学生的入学辅导,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进行校风、学风教育,强调学校规章制度,以学风促考风;作为辅导员,要对新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意识到大学学习与高中方法的区别,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安排学习与休闲的时间,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搞好班级网络建设,建立班级学生电子档案,因材施教。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辅导员就可以随时从计算机调出任何同学的档案了解状况,从而使辅导员可以对每一位同学的基本状况了如指掌。同学们在辅导员本人面前难以敞开心扉,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家则可平等交流,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学们都可以在辅导员网页的留言板上进行交流,在这种相对独立自由的条件下,甚至匿名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辅导员也可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给予答复,从而实现师生不见面的感情交流。

(四)开展班级电子竞技活动,提高网游者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国家都有专门的电子竞技比赛,电视上也有专门的解说,那么当然可以将电子游戏纳入班级文化活动,不要一味地禁止,而要正确地面对网络游戏的存在,使学生具有归属感、成就感。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网络创业,成为网络创业人才。

(五)辅导员应该多了解网游学生的近况,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慎独意识。

(六)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宿舍电脑的管理,要以宿舍为单位,制定相关的条例和规范,同学间相互监督,辅导员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引导宿舍电脑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寝室间的学生差异,也可采取把玩游戏的学生分开,把他们调到学习氛围好的寝室中,良好的寝室氛围会有助于他们的改变。

(七)加强班级纪律建设。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现象加大查处力度,尤其夜不归宿更是严惩不贷。

结论

网游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仅靠辅导员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们相信,在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网络游戏的建设和发展会日渐成熟和完善,网络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文明。这不仅仅对当代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健康成长有益,更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杨丹.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8)28.

[2]赵彤.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34.

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更宽广的获得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代大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个全新的信息交流渠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时尚,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广泛应用的网络背景下,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网络带来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分析;探究

前言:

互联网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功能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为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引发命案,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习惯,是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及必要性

1.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高校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采取各项措施来增强其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各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开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1.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策略,忽略了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正是因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精神失常,甚至有些会引发命案。网络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在不断增加,在当今形势下,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提醒他们要安全使用网络,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将网络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促进大学生地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内容

2.1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绝大多数取决于人为因素,由于用户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其网络道德行为严重失范,从而引发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单纯地依赖法律来维护网络安全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在大范围内影响到大学生的用网习惯。又由于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很多用户在使用网络使不自觉得就会弱化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从而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将如何从道德教育入手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自觉地规范网络行为,减少网络安全问题。

2.2计算机法律、法规教育

互联网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约束性和相对自由性,但是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一样,它的自由性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已经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要重视对其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法律,加强大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网络法规、安全管理通知、保密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条文的学习,完善大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法律知识,使其自觉地遵守规定,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

2.3网络安全自律教育

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自律教育,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自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正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才给不法分子留有空隙,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

2.4改善教育方法,采取疏导方式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反思教育方式,改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疏导交流的方式使其通过正常渠道来宣泄自身经历中的困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对于网络时代中的文化侵略问题,要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外来意识形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之间的关系。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用网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人际交往问题,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交往的关系,采取灵活的教育和疏导策略,充分实施网络安全教育。

2.5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意识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安全扩展到涵盖政治、经济及社会安全等的综合性安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国家科技、政治及等的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维护我国的社会安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对于确保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应当担负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当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自觉地担任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责任。

2.6身心健康教育

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到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会中,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度越来越小,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已经渐渐脱离现实生活,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文化在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应当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使其合理、适度的运用网络资源。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对策

3.1增强师生防范能力, 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增强师生防范能力,营造效益安全环境是确保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应当在师生中普及网络防范知识,使其树立自觉、主动的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网吧的规章制度,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以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安全网络行为。

3.2坚持完善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营造校园的安全环境,也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网络安全制度,通过网络安全制度的完善,在制度的制约下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更加有效地落实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用网习惯。高校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不断改进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高校应当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对各种网络信息层层筛选,设置防火墙等,有效组织不良信息的进入,确保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健康性。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素质教育,通过网络法制、网络伦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完善的网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机制结合在一起,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3.3坚持提高认识和健全队伍相结合

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学校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肩负起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任务,通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当健全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团队,高校教师应当充分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教师、学生中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同时又懂得信息网络技术思想教育工作的队伍,确保队伍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3.4坚持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垃圾不断增加,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我国大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部分只是技术理论知识,并没有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缺乏教育,将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日常宣传工作,让学生知道安全用网的常识,并且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融入到教育系统中,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有效结合在一起,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健全师生队伍,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结合在一起,不断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增强其网络素养,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03):117-119.

[2] 张成军.校园网络行为道德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0 (02):123-125.

[3] 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 (14):211-213.

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信息资源;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4-3246-03

Discussion on Barriers and Advi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Utilization Effectively of Individual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HUANG Li-do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Huaian 223300, China)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utilize individual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some investigative papers' case concerned on using web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try to summarize some factors that effect university students to utilize network resources. Some advice and methods to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on using network resources is discussed in the end.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effective utilization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量迅猛增多。信息资源已成为继土地、资本、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资源。网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相对于纸质文献信息资源,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其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能够直接为社会或个人创造价值、带来财富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未来信息社会中信息利用的主要群体,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如何获取、组织、有效利用个人资源,既是体现大学生个人信息素养与个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必然要求。

1 个人网络信息资源与有效利用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没有统一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1]。这里讨论的个人网络信息资源,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上存在的个人用户关注的专业知识、博文热帖、新闻资讯等,它以文本、图片、视音频、组合媒体等形式存在,以扩充个人知识量、丰富个人知识结构,提高个人自身竞争力为目的网络优质资源的集合。

个人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强调了对个人的知识或能力的促进作用,它属于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部分,其范畴仅限于网络知识的管理。个人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价值的个体性,也就是说,因专业、兴趣点、知识水平的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所理解的有效资源。对于甲是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对乙就不一定是有效资源,甚至是垃圾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个人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竞争能力,更新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能力,以及对个人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影响大学生个人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

从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的有关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影响大学生个人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个体内部的因素,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与效率。

2.1 网络支撑条件

网络支撑条件包括网络设备设施等硬件与相关软件的支撑,它是个人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条件。参考文献[2]研究指出,“校园局域网和广域网分离造成的使用不方便” 与“网络速度太慢” 是当前最影响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两大问题。有些学校的校园局域网络并没有覆盖到学生宿舍,学生无法方便使用校园网络资源。参考文献[3]研究结果指出,网络资源种类与数量不足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有些非常专业的学术资源库,学校没有购买,导致资源利用不起来。另外,学生是否拥有个人计算机电脑,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网络资源的使用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基本保障。网络具有开放性,网上包括太多的干扰因素,如:网络娱乐、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病毒、木马等等,使得网络资源使用环境并不纯净。参考文献[4]研究中提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的思考,有时不能专心的学习,边学习边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参考文献[2]研究中指出,拥有个人电脑小于3年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另外网络上病毒、木马、流氓软件也在网上流行,有些同学怕感染或免遭木马攻击,对网络资源下载利用也是小心翼翼。由此可见,网络资源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影响了个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要求个体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有一定的是非鉴别力和定力。

2.3 大学生对网络资源利用的主动意识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是个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基本前提,拒绝使用网络或沉溺于网络都不可取。可以假设,个人信息能力即使再强,如果在进行网络活动时,网络利用意识不到位,或上网的目的出现偏差,花费宝贵时间在网游、视频、聊天等活动,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提高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5]提到,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最新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一半以上的时间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上, 如聊天、 看电影、玩游戏等。还有的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6)。

网络环境具有交互性,网上论坛或 BBS 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寻求帮助,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之一,参考文献[4]指出,大多数大学生对论坛或BBS 的使用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遇到问题时,有60%的人还局限在求助老师或上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等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适应用网络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学校还有图书馆网络数据库,更谈不上去有效利用了。

2.4 大学生个人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反映一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个人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要求。未掌握相关基本技术与技巧,不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是不能保证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参考文献[6]提到,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无用信息,而大多数专业并没有开设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 对许多专业或国外的数据库了解甚少,使得学生在检索时不能恰当的选用检索工具、灵活的组织检索策略以致检索效率低下,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考文献[7]提到:通过学生使用网络能查到所需资源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能够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40.1%的学生能获取大部分所需的资源,有 46.7%的学生经常查不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2.5 优质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

了解和熟悉一定的优质网络资源的获取途径是个人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保证。网络资源信息太多,缺乏一定的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出现的一种通病,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网络资源的获取途径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网络搜索引擎与图书馆网站就能解决问题。如今的“信息过载”很容易使人处于一种“信息迷茫”的环境之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很少利用网络资源,成为了一个个“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孤岛。参考文献[8]指出:目前学生利用网络所进行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学习的随意性很大,根本不知道按自己的需求去何处找优质资源,网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学习的需要。

3 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相关策略

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工具、一种学习环境、一种生活方式。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不仅要靠学校保证投入,加强引导与管理,关键还需要靠大学生自身提高认识,积极主动的提高个人信息素养,这样才能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

3.1 加强学校硬件与软件的投入,构建良好的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环境

首先,学校资源管理与建设部门需要向以学为主的“学教并重”的全新服务理念和体系转变,从学生需求出发,加强网络硬件环境的建设与投入。其次,购买引进学术性和权威性较强的国内外数据库, 如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Springer电子期刊全文库等, 整合分散在不同数据库间的具有某种关联的电子信息资源, 使之有序化, 相互链接, 实现跨库检索, 提供更集中、更便捷的电子信息资源。再次,对经常出现问题的资源网站及时维护等等。进一步丰富、更新自建资源内容,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整合,加强管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快速了解、访问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的渠道。最后,加强资源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沟通。通过留言板、电子信箱等方式建立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联系,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资源服务发展计划,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

3.2 宣传教育大学生转变观念,抵制诱惑,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大学生现在处于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拥有个人电脑与宽带网络等信息技术产品已不是什么梦想。年轻人自制力不强,容易被各种网络诱惑吸引,学校在这方面更是要切合时机的教育他们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宣传引导他们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不宜采用堵而不疏的态度。具体的来说,一是可以联合相关的教学部门共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与道德或负责方面宣传或讲座, 增强对网络的正面与负面的认识。二是需要改变信息检索课程的设置定位, 确立信息检索课重要的地位,组织开展网络资源检索竞赛,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可以开展信息检索和网络资源利用的系列讲座, 正面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四是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和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认识与运用水平, 利用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的特点, 由教师指引学生自觉地利用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

3.3 大学生需要主动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处理能力

要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对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课堂上学的一些计算机过级知识往往是不够的,它并非一日之功,是个人平时多实践操作的积累与课外学习的共同结果。课外学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之外,还可以依靠开放的网络教程。事实上,像网易、新浪、搜狐等这些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都有相应的免费IT技术学习课堂,如新浪学园(.cn/soft/)、网易学院(/school/)、搜狐学院(/lesson.shtml)。其栏目里面包含了像电脑入门、网络应用、病毒防治、办公技巧、操作系统、冲浪宝典、办公一族等许多栏目,内容经典、更新速度快。部分网站还有在线视频教程,学习起来比较直观轻松。

3.4 大学生需要拓展各种优质资源渠道,组织个人知识网络与资源使用环境

熟悉了解优质网络资源的来源是促进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有效办法,也是解决“信息孤岛”与“信息迷茫”症状的一剂良药。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学会个人知识管理,搭建个人知识网络,主动积累与利用起有效的信息资源。

3.4.1 利用校本资源与优质课程资源

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与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是大学生优质资源的重要来源。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是高校学生与老师开展学习与科研的一个重要平台。资源一般都是由学校统一购买,在校园网中对全校师生免费使用,包含了很多电子期刊、科技数据库、学习平台、专业资源库等,是人类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结晶。在这里,大学生可以找到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与学习资源。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它是在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背景下,在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建设的要求下,面向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一种应用。目前集成的4000门国家精品课程,免费对外开放,供师生自主学习利用,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索引地址(/jpkc.asp)。当然还有省级的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这些都是免费资源,可以直接下载、学习、利用。

3.4.2 利用垂直服务网络资源

垂直服务资源网站区别于综合服务资源网站,它仅针对并服务于特定的群体,提供特定的专业的服务。“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其实大学生如果要找专业的知识与资料,一些服务于专业群体的垂直论坛、网站、博客、维基、聚合网,这些网络资料相对来说有质量,下面举一些代表性的网站来说明。

论坛:研学论坛(),定位并服务于理工科大学生,是独立的纯学术交流网站,倡导自由,开放,交流,创新,诚信,奉献,目标为打造中国科研网络交流第一平台,吸引诸多研究生和博士。其它如水木清华、小百合、天涯也都是知名度非度高的论坛值得常去。

网站:5Q地带教育资源下载BT总站(),专注于大学生资源共享,与水木清华久负盛名,提供免费的BT资源下载服务,网站包含大量的相关专业、英语、软件等学习资料及相关视频,是大学生不可少去的资源网站之一。

博客:新浪教育博客(.cn/lm/edu/),全国最大的教育类博客网站,其栏目有:考试博客、教育名人、考试资源、家长博客圈、考友圈、考公务员、四六级、四级、六级、托福、雅思、司法考试等教育博客。

维基:如维基百科()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是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主导网络共享精神。基金会旗下尚有其他数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维基计划:维基物种(自由的物种资料库)、维基共享资源(共享的多媒体资料库)、维基教科书(教科书和手册)、维基语录(名人名言的集锦)、维基词典(多语言字典和词典)、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等

聚合网:聚合网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网址聚合,聚合口碑较好,信誉较高网站的网址,即首页导航网站。如hao123()、谷歌265()、114啦()等;另一种是内容聚合,它将众多论坛、门户、博客网站中的热点或加精内容于一站,如“口碑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的大旗网()等。这些网站聚合人的力量,把精华内容与知识及口碑聚合在一起,分享信息与知识,每天都会及时更新。

3.4.3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资源

搜索引擎是一类网站,主要任务是主动搜索其它Web 站点中的信息并对其自动索引,向用户提供通向该网站的链接。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搜索引擎网站,其实,每一种搜索引擎都有它的特点,稍加利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性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有道()、必应()、中搜()、奇虎()等。在搜索外文资源时推荐用谷歌,中文综合搜索推荐用百度,搜索论坛与博客推荐用有道和奇虎,搜索社会精英人物信息及行业信息推荐用中搜,搜索微软公司的相关信息或帮助信息推荐用必应搜索。

另外,还有相关垂直搜索引擎,如地图搜索推荐用图吧()或Google Earth;学术搜索推荐用中国知网();文档搜索推荐用百度文档()、百度文库(/)及天网();BT搜索推荐用讯雷狗狗()、电骡()、天网Maze()等等。

3.4.4 利用网络社区资源

Web2.0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户贡献与社会圈,它强调了用户的参与、互动与分享。这个虚拟的社区,没有地域限制。特别是社区中的达人资源,是信息来源与利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常见的几种网络社区形式有:网络聊天群(如QQ群),同学社区(如搜狐同学录),虚拟人际关系网(如开心网、人人网),网络圈子(如豆瓣网),知识问答系统(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奇虎问答、网易问问,雅虎知识堂、谷歌天涯问答),除此之外,网摘与个人经验百科全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强调分享的网络社区。

网摘又名网页书签,它是一种服务,提供收藏、分类、排序、分享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方式。通俗地说,网摘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摘将网络上零散的信息资源有目的的进行汇聚整理然后再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访问收藏利用其他人网摘。它的核心价值已经从保存浏览的网页,发展成为新的信息共享中心,能够真正做到“共享中收藏,收藏中分享”,呈现出一种以知识分类的社群的景象,积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用户间彼此分享收藏信息,形成交流群体,通过交流和分享互相增强知识,满足沟通、表达等社会性需要。代表性的网摘网站有新浪vivi收藏(.cn)、百度收藏()、谷歌书签(/bookmarks)、奇客发现()、代推()等。

个人经验百科全书,它是个人搜索、收集、保存、分享、转载信息的一个平台。与网摘区别的是,网摘是对网址进行分类、整理、共享及收藏,而个人经验百科全书是面对信息内容分类、整理、共享及收藏。所以,平时上网时,发现并收集到一些有用的资料,保存到个人经验百科全书上,同时也可以查阅、转藏他人的信息。提供这一类网站有:个人图书馆()、Googol笔记本(/notebook)、奇虎经验口袋()。

4 结束语

大学生是未来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只有提高其对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主动积极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才能够逐步学会有效地、批判性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管理好信息,才能创造性地利用好信息为未来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晓斌.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艳. 影响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障碍因素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08(4).

[3] 张国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调查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

[4] 周雪莉. 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调查[J]. 大众科技,2009(3).

[5] 邱翠云. 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矛盾[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5).

[6] 程欢. 关于大学生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11).

[7] 冯天敏. 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 实践探索, 2009(6).

[8] 陈波. 宁波大学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5(1).

大学生网络游戏范文第5篇

一、能量获得途径:大学生对人人网接触度和使用度高,成为日常生活惯常活动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校园 SNS 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大学生向外获取能量的途径。通过对武汉某高校大学生关于人人网登录频率和使用时间的问卷调查将以上两表对照来看,大多数用户会经常登录,其比例高达73%,甚至只要上网就会登录; 而且至少有一半以上用户平均每天花在人人网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也就是说,人人网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项惯例活动。SNS 网站作为一种媒介的传播目的或叫媒体功能在于构建关系,将个人空间、兴趣圈子、院系专业、地域等多种不同纬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搭建起一个更加立体化、更具多样化的人际交往平台。而这一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向外获取信息和能量的途径。

二、注意力指向: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更多关注细节和个人私人领域,对宏观和公共时事关注度不够

从人人网热门的主题来看,无论是关注或分享他人信息还是进行自我表达,大学生都更倾向于个人的生活现状和内心感悟等内容。从下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人网上聊得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学业、生活琐事、兴趣爱好、校园生活、情感、未来发展、社会公共事件、八卦娱乐等内容。大学生就是利用人人网这个网络社交平台,完成情感的互动和交流。然而其互动和交流都暂只停留在私人领域范围之内,大学生对社会公共时事,尤其对政治、经济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度非常低。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44. 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于在人人网上发表对时事政治和社会公共事件没有特别的意愿,持一般态度; 除此以外,有31.8%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和不太愿意发表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看法。同样,在大学生最愿意分享的信息类型中,喜欢社会新闻类、政治经济军事类别的大学生的数量在所有选项中是比例最低的。可见,人人网对大学生而言,其定位更多属于私人领域,而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等严肃题材和公共领域的内容关注甚少,即便有关注,也仍局限于民生新闻或者社会新闻,对严肃的、较宏观的信息内容无论在感兴趣程度、新闻敏感程度还是信息驾驭能力上都相对薄弱。

三、决策判断方式: 多数大学生能理性看待人人网的影响

人人网的实名制特征使得个体的虚拟形象直接关系到真实形象。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在人人网上展示的形象与现实生活相差无异,的状态大部分也是内心真实的状态,同时也会为了自身形象而有意识地在人人网上传播和信息,并对之有所控制。调查结果显示,78. 9% 的大学生认为人人网扩大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范围,愿意在人人网上与好友探讨交流私人情感和相关校园生活的内容,承认通过人人网增强了与朋友间在网络空间的互动,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能满足多种需要的真实的多功能社交平台,也是娱乐、休闲的工具。但是,也有调查对象认为人人网的内容越来越商业化,担心个人信息会泄露; 网络中娱乐、休闲的信息比较泛滥,容易使人深陷其中,浪费时间和精力。69%的用户表示,人人网虽对个人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的影响范围毕竟有限,也不是人人都特别强烈需要的工具。70.1%的调查对象表示,人人网上其他用户的观点和价值判断对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的影响不太大。人人网因为其服务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网站内容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良莠不齐,加大了学生信息辨别难度。综上,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可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的交流沟通、情感释放、了解信息的功能,乐于接受人人网作为媒介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体,为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能理性看待人人网在生活中的定位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行动方式维度: 大学生使用人人网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

虽然人际互动是大学生使用人人网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在使用人人网的主要目的中排在前位的分别是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获取信息资讯、跟熟人互动、交流学习、生活心得、表达个人情绪和状态、个人形象展示等) ,但大学生在浏览他人个人页面时,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关注的公共主页和分享的页面信息较多的是目前社会上的焦点人物、影视或者体育明星、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等,因为这些人的公共主页拥有较强的信息传播张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和方式获取社会热点信息,提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此外,调查显示大学生也十分愿意分享历史文学类、电脑科技类、自我提高类( 语言、考试、就业等资讯) 、时尚资讯、社会百科、健康养生类等内容,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对信息的传播和分享能力,人人网也对大学生社会认知在开拓视野与提供社会经验等方面比较有帮助。然而,人人网的实名制特征与用户的理性化从某种意义上制约了大学生在人人网意见表达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因为在实名制下,个体的虚拟形象直接关系到真实形象,个体会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表现自己的微内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不会仅仅期望在娱乐层面上获得满足,而是更多地希望通过网络便捷、高效、互动的特点,使个人的形象和发展得到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园 SNS 网络平台中的交往给了大学生更多的在现实中进行接触的机会,通过虚拟网络的真实化操作,信息传递因为熟人来源,可信度得到增加,构建了相对安全的网络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