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形势;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技术;设计与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与应用要能够综合自动化技术来进行发展。对此,本文展开了研究与分析,首先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效率、实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和全面推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应用提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等策略,希望能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应用起到作用。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现阶段,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是整个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上,逐渐形成了与各类电子技术十分重要的关系和紧密的联系。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要能够不断与自动化技术相连接,尤其是针对不同的电子信息工程,要能够应用不同的电子技术来实现电子工程的应用效率。在此方面,为了能够将电子信息工程的运行效率进行提高,要不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自踊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尽管在现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未得到完美的成熟,整个技术还未得到完善发展,但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整个现代工业发展的常态,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效率。在信息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是利用CAD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CAM进行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应用OA实现综合办公管理控制的自动化这三个具体方面,虽然整个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存在一定的范围小的弊端,但是应用这三种形式的自动化技术仍然能够促使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生产和使用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效率得到提高。在电子信息工程的使用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工业发展来得以展示。在进行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在石油、冶金、化工、轻工业和重工业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之中进行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提高这些领域的发展效益。其中在工业化自动化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提高整个工业生产设备的管理方式,将整个工业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在另外一方面,通过CAD、CAM以及OA软件能够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整个电字信息工程的管理效率。通过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天宫对事务的处理自动化和提高整个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控制,在另外一方面,为了能够加强对生产备和生产流程的控制力度,同时也为了工业生产得到连续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
二、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效率
为了保证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要能够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效率。通常来说,在进行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工作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提高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能够将人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有利于将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的效率,能够不断促进整个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表现形式往往多种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够将单一的机械控制技术和单一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电子技术等控制技术有效的组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将整个控制技术的优点进行合理发挥,这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将多种控制技术的有效方面进行整合,以一种优化排列的方式来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高效运转。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增加自动化技术的利用程度,能够不断工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从而能够为电子工程设计效率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
众所周知,为了能够将整个电子信息工程利用效率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挥,要能够将整个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进行合理增加。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优化组合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对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控制。其中对于电子信息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对其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在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处理中,主要是利用自动化的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来达到对整个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将信息如何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以达到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的效果。在进行信息处理方面,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主要是利用人工手段来达到对信息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计算错误等问题,通过自动化的技术进行处理,同时借助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处理过程中的错误事件的出现,大大提高整个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工作效率。
(三)全面推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发展
现阶段,在电子信息工程上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提高电子工程设计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都是借助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整个电子工程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时能够将整个电子工程中的设计效率带动起来,有效的推动整个电子工程设计的发展。
三、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应用的策略
(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现阶段,针对电子工程设计要能够不断地应用更多种层次的自动化技术。只有将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子工程设计之中,才能够丰富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形式,不断提高设计档次和设计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最常用的就是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不仅仅能够将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处理技术得到更大速度的提高,同时能够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进行提高。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上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符合要求和使用规范。
(二)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制造方面,要能够不断更新技术系统,以达到不断提高技术生产水平的目的。现阶段,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不断发展,其中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支持生产。而软件设备主要是为了将整个电子信息工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和编程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控制优化等作用。所以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要提高对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利用力度,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生产效率,能够更好的去验证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从而有助于完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过程。
结语:总体来说,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应用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趋势,在此基础上,要能够不断加深对自动化技术的理解,在实际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中,能够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化和全面推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发展,所以要能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来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孟晗.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125.
[2]潘茜茜.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06:296.
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了一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进步的作用,启发实践与主要就是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学习的结论,老师让学生自主地探讨所学的结论性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并能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而启发式教学对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应用来说更加的实用与有效,而且这作为一种新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老师在课堂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器材,通过老师与学生不断的推理,从而得出所学的公式,尤其是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就是需要应用到计算机,而老师可以通过程序的编排,将学生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使学生逐步得到所学结论的整个操作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每一步程序都熟记于心,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在学习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兴趣的培养也是老师不可忽视的一点,学生只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使学生更加有学习的认真度,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先问学生关于这节课要学的问题,通过学生不断的回答问题,来逐步推进问题的难度,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学习相关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式,当然在这期间也需要老师的相互提醒。
3.老师是这个启发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因此,老师就要做好准备,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堂知识,而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是一种逐步的过程,是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地使学生理解学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主要就是关于以电子类的信息工程知识,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细心程度,知识逻辑理解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而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老师的教学,首先老师就要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老师要明白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老师要尊重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促进其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1.当然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之中老师在课堂授课中起到主要作用,因此,老师要不断促进其教育教学的水平,首先就是要使学生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老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制造课堂的活跃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视频,以及相关有趣的编写程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首先就要了解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老师就要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样老师也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将相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当中,保证了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到系统的提高。
3.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电子信息工程除了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其相关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打好基础。
三、启发式教学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对于专业型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因为一些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也间接导致了严重缺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型人才的现状。由于中国电子信息工程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长久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型人才培养制度。只有专业型人才的供给发到需求,才不会给中国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研究留下后顾之忧,可见,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力度势在必行。文章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当前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以及教学观念等思想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改革体系既要根据实际的基础情况,又要紧跟当今时代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并且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改革和优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显现出来,这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的思想观念落后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途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需要按照课程相关性组件分实验室,充分利用和共享实验设备,建设能支持基础性、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实验平台。但是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老师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没有按照课程的重点特色确定各个层次的训练重点和培养目标,也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没有确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和精准化,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却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没有依据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要求做出及时调整。多数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比较务虚,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目标,这使得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所差距,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难以达到就业的要求。
2优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2.1优化课程设置,设置和专业有关的重点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深受社会发展影响的新型电子信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于人才的要求来进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是复杂的问题,必须要遵循严谨的治学原则,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对于中职学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主要应以其所确定的核心能力为依据,本着“必须、够用”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学校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量,合理安排学生的上课时间,避免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非专业课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开阔学生的视野而设置的,学校要适量的给学生进行安排,为学生的提供充足的专业课学习时间。
2.2明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目标
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问题,学生的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应从社会的需求出发,提高专业的实用性。在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岗位教育和实践教育。教师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开展能力训练,使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论知识的研究,更可以胜任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实践工作,比如电子信息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
2.3课程体系的制定要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的特点
我国大部分的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不同的工科院校具有自己独具优势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为不同的学生所爱好和所擅长的专业各有不同,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结构要和学校的教学科研特点结合起来,在加强专业技术基础的同时要办出自己院校的特点,主动创新,不能墨守陈规,改变传统的百校一样的僵化局面,这也利于创新体制的行成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能脱离学校教学科研的特点。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应该侧重于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电子信息工程企业对于招聘人员一般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目前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毕业生毕业之前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实践训练”。各个工科院校积极打造供给学生进行实习工作的平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加实验课程数量的设置,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强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高水平的设计竞赛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5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人才规划的重要内容。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必将是企业未来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要素,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需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学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可以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来自由选择专业发展的方向。复合型人才需要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并且在专业技能方面具有突出的经验;其次,各个高效需要树立大学生的几层观念,使大学生明白成才必须从基层做起,通过基层锻炼使学生获得工作经验,提升自身能力,树立信心,为今后应聘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
2.6优化教学方法
各个高校积极响应革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多媒体的运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和空间,增强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自学或者交流,共享海量的知识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询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资料进行探讨,这非常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2.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不断的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逐渐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群体要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互换交流,在职进修等方式,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校还要鼓励教师多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新教学方法,将学术的研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充分电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结束语
因为市场在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上也提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要更好的结合专业特点,试图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期发展方向的具备创新精神的应用电子人才新途径,为培养出专业型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8-120.
[2]王宁章,谢敏.深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广西大学学报,2005,(Z1):7-8.
[3]李永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江汉石油学报,2003,(3):68-69.
[4]谢云.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4-135.
[5]徐振方,孟艳花,王艳.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6.
1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电子信息工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具体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很好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这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化,加快信息的交流,从而很好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促进了智能化发展。目前社会上很多行业都进行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实现了操作的智能化,而且现在也出现了许多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检测机器等,这些都很好实现了生产技术发展[1]。
2当前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技术人才缺乏,作为一项非常综合的产业,其涉及了非常多知识,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要想实现这方面良好发展,工程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电子技术,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需要进行全面的理解,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员工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掌握。这不仅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许多员工在这方面只会简单的操作,对其中工作原理和其他的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握。
2.2技术发展基础条件落后。除了技术人才缺乏外,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非常落后。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的缘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如缺乏相应鼓励创新机制,对于那些勇于探索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奖励,从而严重影响研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现在很多工程部门在一些基础硬件设施配备上出现很大问题,没有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有效的建设,从而使得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
2.3市场环境不规范。市场环境不规范也是现在电子信息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这给消费者利益带来了严重的侵害。同时这种现象对于产业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得现在市场环境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很多商家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和研究,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市场营销方面,这也相应的影响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
3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措施
3.1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为了更好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相关部门加强人才的培养。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人才可以更好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相应的生产效率。因此,信息工程人员应该建立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奖金或者职位晋升方式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主动学习的意识,实现人才培养。同时相关工程部门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可以采用统一集中培训方式来提升员工的电子信息能力。3.2加大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外,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人员还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在实际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资源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备,如网络计算机、电子设备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向国家进行申请,从而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实现电子信息基础设施良好建设。同时相关人员应该对此进行正确的认识,知道只有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完好才可以实现产业后期可持续发展,转变原先不重视的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3.3规范电子信息市场环境。要想实现电子信息工程良好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对当下的市场环境进行有效的规范。在实际中,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工程良好的发展。首先,电子信息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专利管理,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严厉的惩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国家应该对当下市场环境进行相应引导,避免恶性竞争环境情况出现,可以对电子信息安全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安全的电子信息环境对产业发展和自身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中,国家可以通过电子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的知识宣传,加大人们的认可度。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对于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问题。在实际中,相关部门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集中培训方式来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最后国家应该对当下的电子信息市场环境进行有效规范,可以采用法律制度方式进行假冒伪劣行为处罚,为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解添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乃丰,滕海宇,杨保林.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6(02):159~198.
关键词:工程型 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73-02b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一个核心、三个层次、三条主线、六个方向构成:
一个核心就是以培养掌握“工程控制论”的具有系统思维方式、工程实现方法的人才为核心。
三个层次是:(1)以专业基础课教学为前导、专业课教学为重点的工程知识基础构建层面,奠定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2)以课程设计为兴趣引导、实习环节为能力强化的工程应用基础提升层面,积累工程实践的经验方法;(3)以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专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毕业设计为过程的工程问题分析解决凝练层面,形成工程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条主线是:(1)以电子电路为脉络的传感器适配与功能驱动分析设计的教学实践主线;(2)以信号处理为脉络的微控制器与可编程器件分析设计的教学实践主线;(3)以网络通信为脉络的嵌入式系统与数字通信分析设计的教学实践主线。
六个方向包含三个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和三个产品应用研发方向:(1)光电传感检测机理研究方向;(2)全数字电视架构研究方向;(3)在系统可编程芯片研究方向;(4)汽车电子应用研发方向;(5)网络终端应用研发方向;(6)智能家居应用研发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遵循目标明确、脉络清晰、标准科学、约束合理、方法优化、过程完整、途径有效的原则来进行,通过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及时反馈调整,达到成效显著的目的。
1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本着培养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的目标,按照下列流程进行实施。
1.1 理清人才培养标准与实际教学操作的关系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标准:
(1)具备工程背景――了解工程问题的特征:可实现性、可操作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价比。
(2)具备工程基础――掌握扎实的工程问题解析理论与技术。
(3)具备系统思维方式――形成系统的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
(4)具备工程实现方法――强化工程实现能力与构建工程实现的科学方法。
实际教学操作的任务:
(1)传道――讲解工程问题分析机理。
(2)授业――教授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3)解惑――解释工程问题的相互关联与系统解决途径。
(4)答疑――提升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标准与教学操作的关系:
培养标准是数学期望,教学实践是逼近过程,学生是教学对象主体,教师是教学控制算法,培养模式是过程优化的约束,教学效果是算法实现的性能指标。
形象的说: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就是一个自适应滤波器的工作过程。
1.2 确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过程的约束
本着事实求是的原则,认清学生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分布呈现由正态分布向均匀分布发展的趋势,但均值较高;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呈现程式化的态势,高学历高智商,缺少工程背景与意识;针对这一状况,提出对二者的关联约束是模式创新的关键。
1.3 提出学生的普适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的一致性准则
对于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上,学习方法采用课上听讲与课后研习强化的方法比较适宜,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采用课堂引导与课后思考强化的方法获得认同。对于教学来说,前期以基础知识和专业背景的强化为主,后期以知识融合和工程意识的方法构建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普适的,据此,构成了教与学的一致性准则。
1.4 调整教学与实践方式并引导学生建立系统思维方式
在教与学的一致性准则衡量下,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和配套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上,建立课程信息关联与反馈机制,通过三个层面与三条主线的认知与实践,做到解决问题时“瞻前顾后”、“统一协调”,逐步使学生建立并形成工程问题解决的系统思维方式方法。(表1)
1.5 强化工程控制论对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理念的影响
理论问题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根据选择或改变研究途径、设定假设或约束来绕开难点往前走,寻求解决方法,得出指导性原理与方案;
而工程问题的解决由于受到可实现性、可操作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价比的硬性约束,必须做到模块化与系统化的统一,即模块要做的精细,系统要做到优化,模块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中各模块的相互协调来解决。
这一思想在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中得以阐述并成为中外系统工程界的思想基石。这一工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工程创新理念产生影响,通过专业教学与实践不断深化工程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法的理解,形成系统工程意识。
1.6 形成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从以下三点上体现有效性:
(1)从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与实践环节的建立与完善上,根据学生的能力与特点,不断调整与更新,达到针对核心培养目标下的有效。
(2)从教师教学工作与实践指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上,根据专业培养主线与方向的归结凝练,不断强化与更新,达到适应三个层面教学实践的有效。
(3)从提高学生工程知识学习能力与工程问题系统解决方法的实践上,根据依托背景来学习与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思路,不断优化与更新,达到构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有效。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经过近五年的不断探索和反馈调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面向电子信息学科的、工程型培养方向的、具有系统思维方式与工程实现方法的人才培育方式方法,培养出大量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印证了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2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提出了掌握“工程控制论”、具备系统思维方式、工程实现方法的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做为支撑在年轻教师队伍中倡导踏实进取、勇于奉献、团队互助、乐观向上的精神,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践工作任务,创造了宽松施展空间与创新氛围。
构建了由一个核心、三个层次、三条主线、六个方向组成的全新的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架构;
做为支撑先后公开出版了四本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凸显了专业培养层面、主线与方向,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系统工程教学水平的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做为支撑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业务实习、生产实习内容、毕业设计内容上,针对能力培养和水平提升逐年进行了调整与优化,编写了系列实践教材。
3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实践成效
数字验证了电子信息工程三个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光电传感检测机理研究方向、数字电视架构研究方向、在系统可编程芯片研究方向)和三个应用产品研发方向(汽车电子应用研发方向、网络终端应用研发方向、智能家居应用研发方向)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在专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上崭露头角的杰出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数已达到专业人数的15%以上,成为学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业务经理和部门负责人。
毕业生信息反馈显示,一个核心、三个层面、三条主线、六个方向的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技术上的前瞻性,在人才素质与能力提升上的潜在作用显著,工程意识与系统工程理念的潜移默化,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参与的大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表2)。
3.2 建设成果
(1)形成了针对性强的专业培养方向:网络终端、汽车电子、智能家居。
(2)编写并出版了系列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电子工程师―制图与制版技术》、《电子系统―仿真分析教程》、《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实用电子电路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电视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构建了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工程背景建立――理论教学知识传授――课程实验验证强化――实习环节能力培养――设计环节建立工程意识。
(4)高素质教学与实践团队的形成与凝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充实,已形成一支由年轻博士组成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团队,并经历多年繁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锻炼,凝聚成为踏实进取的团队作风。
(5)构建了高效的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年的创新与实践,凝练出工程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并经受了人才市场变化的检验。
(6)杰出人才层出不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有香江学者1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研精英12人,科研骨干16人,教学骨干4人。
4 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多年来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与凝炼,反映了电子信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近五年来,按照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显著,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杰出人才不断涌现,这一点印证了“具有系统思维方式、工程实现方法”的培养核心以及从三个教学层面、三条专业主线、六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型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与创新性。
坚持工程型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教学与实践过程,使培养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争取各级建设资源,将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王效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2011,30(2):85-89.
[3] 李学农.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4):188.
[4] 万丹梅.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174.
[5] 李松松,郭显久,曹立杰,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51-52.
[6] 沈献博,姚文华.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见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9):91-93.
[7] 潘君.浅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4-46.
[8] 覃焕昌,潘大胜,颜锦.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1):131-133.